1965年4月2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社论

做革命的乐观主义者
——论云南化工部门生产和推广磷肥的成功经验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从来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反复的斗争:同阻碍它成长起来的种种困难作斗争;也同它本身存在的种种缺点作斗争。新生事物在斗争中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逐步壮大,逐步完善,逐步为广大群众认识和接受,逐步成为广大群众自己的行动。现在,工农业生产新高潮正在发展,新生事物大量涌现。怎样正确地对待新生事物?这是一个必须正确解决的问题。云南化工部门生产磷肥和推广磷肥的曲折经过,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生产和使用磷肥,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是一件新事物。根据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增施磷肥就能显著提高产量,这是经过科学实验早已证明了的。可以断定,这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事物,是富有生命力的一件新事物。但是,正由于这是一件新事物,在大量生产和使用方面还缺乏经验,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困难和缺点。云南化工部门初期生产的磷肥,质量是不高的。而且他们既不懂得农业生产,又没有掌握施用磷肥的办法,因此,虽有支援农业的一片好心,却没有得到好结果。在挫折面前,有人劝他们就此罢休,说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没有退缩,认为真正“识时务”就是工业必须坚决支援农业。他们没有悲观失望,坚信磷肥一定会有肥效,同时也承认已经生产的磷肥不受欢迎,是由于没有掌握生产的规律和使用的方法。他们坚持种试验田,向农民学种庄稼,终于摸索到真知识,作出了丰产的样板,得到了成功。经过四年多来的努力,使用磷肥促进农业生产这件新事物,已经在云南广大群众中站稳了脚根。
对新生事物必须全面分析,认真对待,热情支持,大力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对于一个革命者来说,只是一般地支持新生事物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当新生事物的成长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对待,对于新生事物本身的一些缺点又是如何看待?是采取悲观的观点,还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观点?有人虽然也表示赞助新生事物,但是一碰到困难,看到缺点,就否定新生事物成长的可能和存在的价值。这样,他们自己就在事实上成为新生事物成长的一种阻力。革命的乐观主义者与此恰恰相反,他们懂得: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有困难、有缺点,这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常规。他们也懂得,克服困难和缺点的斗争,正是事物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他们敢于正视困难和缺点,也善于在斗争中扶持新生事物。这样,他们就成为促进新生事物成长的一种革命力量。云南化工部门的同志们正是这种新生事物的革命促进派。他们在困难面前采取了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顶住了各式各样悲观论的干扰。这是因为他们看清了磷肥的应用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新事物。他们经过调查研究,认清当地有很好的磷肥资源,有数量很大的严重缺磷的低产田。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改造这种低产田是广大农民的革命要求。当地改造低产田的重要出路之一就是增施磷肥。抓住生产和推广磷肥这件新生事物,也就抓住了改造低产田的矛盾的主导方面,抓住了事物的主流。
如果不是发扬了革命乐观主义,而是在困难面前后退了,犯了悲观论的错误,云南化工部门就会扼杀磷肥成功的可能性。当然,如果只有高度的革命热情而没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就是说如果看不到磷肥生产和使用还没有过关的一面,不去作艰苦踏实的工作使其过关,仅仅把理想当作现实,就会犯盲目乐观的错误,其结果也同样会扼杀磷肥成功的可能性。革命乐观主义和悲观论根本不同,和盲目乐观也根本不同。只有坚定地站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才能有真正的革命乐观主义。盲目乐观的观点同革命乐观主义完全相反,是以主观臆断为基础,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盲目乐观必然要跌跤的,结果也就为悲观的论点提供了资本。云南化工部门的同志既不是悲观论者,又不是盲目乐观论者,而是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密切地结合起来了。云南化工部门在支持生产磷肥和使用磷肥这件新生事物的时候,不是仅仅作一般的政治动员和号召,不是热中于形式主义地造声势,而是用革命的乐观主义引导人们去做具体工作,去同农民群众一起坚持进行科学实验,去克服自己不了解农业生产的弱点。他们花了四年时间为推广磷肥而反复实践、反复调查研究,终于在原先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了越来越宽广的道路。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科学实验必须有步骤地进行,不能主观主义地急于求成,一味贪大贪快。他们从一点实验逐步到多点实验,从小片实验到大片实验,从向农民进行示范性的实验到帮助农民自己去实验,从实验性的生产到大面积的正式生产。实验的成功也就为普遍推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个基础上,云南省很快地出现了生产磷肥和推广磷肥的高潮。
为新生事物成长创造条件,种试验田是个好办法。云南化工部门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就,是同他们实行群众、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三结合,坚持种试验田分不开的。但是,也不能以为任何一种种试验田的方法都是好的。云南的经验告诉我们,种试验田有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和作法:一种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闭门造车的作法,他们开始的时候是这样作的,结果,施磷肥的试验田反而比不施磷肥的产量低。另一种作法是他们在接受教训后坚持实行的,就是同低产区农民摘掉低产帽子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到农村去向农民学习,向实际作调查研究,结果,找到了使用磷肥的成功经验,找到了“面向瘦田”的正确方针。这种作法好处很多:一是从人民的革命要求出发,为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革命运动服务,目标明确,旗帜鲜明,方向对头;二是走群众路线,做了群众工作,找到了在群众中推广磷肥的好方法;三是改造了科学人员和机关干部的思想,丰富了科学实验的内容,把实验、示范和推广结合起来。这样的作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有了这样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试验田才可能种得成功。
磷肥在云南从冷货变成了热货。生产大发展,产品供不应求,农民排队买磷肥。在这样的成功面前,是满足于现状呢,还是应该继续前进呢?正确的态度当然是后者。对于成功,也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看。要肯定成绩,同时,更要认识事物发展无止境,在成功的另一方面还有许多不成功的地方。譬如,云南化工部门认为,当前生产的磷肥成本高,价格贵,产量还不能适应需要,为节约运输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生产高效磷肥,推广磷肥的工作还不平衡,磷肥的使用方法也还需要再加改进,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同样要发扬革命的乐观主义,敢于继续斗争,敢于争取更大的胜利。一切新生事物都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我们不能用绝对的、静止的、孤立的眼光去看问题,而要以辩证的观点去促使新生事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不能正确地对待困难,固然可以使人不敢有所作为,作了悲观论的俘虏。不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也有可能使人陶醉于已有的成绩,安于现状,故步自封,不愿更多有所作为,这样在实际上也是一种悲观论。革命乐观主义就是要人不作懦夫、不作懒汉,而作改天换地的英雄。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对头,就要真干、实干、苦干、坚持干,一定要干出结果来;干出一些结果来以后,还要干出更多更好的结果来,真正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云南化工部门提出“跟到底”的口号,决心克服现有磷肥的缺点,同时向着生产高效、低价磷肥的方向继续前进。这种前进不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值得学习的。用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就会使自己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同工农业生产新高潮相适应,就会在大好形势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第2版()
专栏:

云南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普遍使用磷肥 低产变成高产
实践证明,以农家肥为主,配合使用磷肥,粮棉油料普遍增产,为扩大稳产高产田,加速发展农业生产,打下了可靠基础
本报讯 今年云南省各地在大抓农家肥料的同时,正狠抓化学磷肥的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生产的加速发展。
几年来,云南省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经过多年兴修水利工程,到一九六四年,能够控制的引、蓄水量比解放初期增加四倍多;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为解放初期的三倍。由于兴修了水利,全省粮食产量普遍提高。但是许多地区在解决了水利问题以后,肥料缺少、土壤贫瘠又成了新的突出矛盾,继续增产受到了限制。
去冬今春,云南各地充分发动群众积肥造肥,使全省肥料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二十,肥料质量也有了提高。但云南全省有三分之二的耕地,因缺少有效磷而产量较低。经过多年试验证明,不少地方以农家肥为主,又配合使用磷肥,能使低产田增产三五成,对改造低产田有显著效果。
云南气候适合发展多种经济作物,而在烤烟、棉花、甘蔗、花生等经济作物上使用磷肥,经过玉溪、大理、红河等地实践证明,也都获得了大面积增产。大春作物上施用磷肥能够大幅度增产,配合农家肥,在蚕豆、豌豆、油菜、小麦等小春作物上使用磷肥,也都有显著效果。
磷肥对水稻低产田增产作用大,对低产旱地和水稻的高产田,也有很大作用。据云南农业科学研究部门近三年试验,实行“以磷增氮”的办法,在旱地绿肥“苕子”、水田绿肥“苦草”上加施磷肥,都可成倍地增加作物的产量。利用轮歇地、二荒地、冬闲田大量种植绿肥,实行以磷增氮,对提高低产旱地产量和水稻高产田进一步稳产高产,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云南全省已有四十多个县大面积使用了磷肥,并且掌握了施肥技术,省内磷矿资源又非常丰富,在今年生产高潮中,云南省领导部门已把生产和推广使用磷肥作为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把磷肥推广工作做得深入细致,从省到专区、自治州、市和重点县,都由农业、化工、供销等有关部门组成了专门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组织协作,及时解决在推广磷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凡是生产磷肥所需要的交通、电力、煤焦,都由省里统一负责安排。连同去年库存和今年下调的磷肥,各地目前已有磷肥比去年多一倍以上。
云南各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业、化工领导部门,还继续发扬过去几年认真、切实支援农业的精神,进行大量的试验、推广工作。只是十二个磷肥厂即抽调出三十九名工程技术人员,与农业科学研究部门一起,在九个县市十三个点的二万七千多亩水田上和农民一起种试验田、样板田。
由于磷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需要量越来越大。今年全省化工部门在大力挖掘企业设备潜力增产磷肥的同时,还对很多磷肥厂进行了扩建改建。去年开始动工新建改建的六座生产钙镁磷肥的高炉,最近已全部完工投产。今年计划生产的磷肥将由去年的七万多吨,增加到二十万吨。
云南全省一九六四年的粮食生产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最高年产量。在今年全省大抓农家肥料的同时,配合在大面积上推广使用磷肥后,不但可以促进今年的农业进一步增产,而且将为今后改造全省低产田、逐年扩大稳产高产农田,加速发展农业生产,打下可靠的基础。


第2版()
专栏:

磷肥落户记
——记云南推广磷肥的思想斗争和生产斗争
本报记者 雨困 清泉 于明
工业部门怎样有效地支援了农业?云南省化工部门在生产和推广磷肥的过程中,进行过曲折的斗争,有比较深刻的体会。
群众为什么不喜欢磷肥
一九六○年,云南省生产七万多吨磷肥,有四万多吨销到农村。当时,省化工厅的同志认为,只要生产出化肥,就算完成了支援农业的任务。
可是,事与愿违。磷肥送到农村以后,既无详细的使用说明,又无人作技术指导。有的农民根据施农家肥的经验,认为施得越多越好,就一车一车往地里倒,造成了土地结板。群众说:“我们的田都快变成篮球场了。”有的工厂生产的钙镁磷没有经过研磨,送到田里满田都是玻璃渣渣,妇女下田栽秧刺破了脚。这样,有不少地方使用磷肥,并没有达到增产的效果。有些省级机关下乡的同志回来也劝告化工厅的同志:“不要再制造混乱了,识时务者为俊杰!”
化工厅的同志们并没有甘心。他们想:工业支援农业是党中央的既定方针,无论如何不能动摇;化工部门支援农业主要是化肥,主角唱不成戏还成?困难再大也要克服。再说,磷肥有肥效是有科学根据的,为什么在云南就无效?那么多农民使用了磷肥,总会有一两个增产的例子吧?于是,派了许多人下去作调查,跑了很多地方,才在陆良、玉溪、沾益找到了三个增产的例子。大家高兴得如获至宝,写成总结,印成小册子,分送有关部门,到处宣传。由于生产磷肥的人不懂农业生产知识,调查时只抓了几个数字,对耕作情况、管理条件,都没有问清楚。结果还是说服不了人。
怎么办呢?他们想亲自试试看。管磷肥生产的化工处的几个技术人员,在机关院子里种了两小块萝卜,一块地施了大粪又施了磷肥,另一块光施大粪,对照试验。但他们既不懂农业生产知识,也不知道磷肥使用方法,和农民一样,一把一把将磷肥盖在萝卜塘里,没有和土壤、农家肥搅拌在一起。因此施了磷肥的萝卜长得并不好。到收获时候,挖出来一看,磷肥原封未动,一称萝卜,比施大粪的还少收四斤。这时,连搞磷肥生产的技术人员也摇头了,说:“看来,磷肥就是不如大粪好!”
同农民一起种试验田
天天叫支援农业的人,却“闭门造车”对农业一窍不通,结果使党的事业受到损失。这时他们才下了决心:老老实实走出办公室和农民一起种试验田,由一位副厅长组织工作组,一个化工工程师和两个技术员参加,到昆明郊区大树营和菠萝村长期驻点种试验田。在下去以前,他们访问了省农林学院,向农业科学研究人员学习了使用磷肥的知识。
工作组最初不论是在大树营还是在菠萝村,都遇到了不少阻力,干部和群众都不欢迎。经过工作组再三动员,并向干部和群众说明:化肥无代价供应,试验时减了产照赔。这时,大家才勉强答应试一试。
最初,试验田的秧苗比社员早栽的长得又黄又瘦,可是工作组的人并没有泄气。工程师袁绩棠,技术员陈光、杨志中,虚心向老农请教,不论阴天下雨都守在田边,精心管理。到秧苗开始发棵时,大树营的社员们发现施过磷肥的秧苗比不施的根长、发棵多,颜色也变绿,才高兴地说:“你们的肥料来劲了!”要求工作组在四十一亩刚发棵的稻田上追施了磷肥。菠萝村施过磷肥的试验田也长得很好,这个生产队也在一百一十亩稻田中追施了磷肥。
试验田里的稻谷比生产队的稻谷提前成熟。收打的结果,由于菠萝村在大部分田中用磷肥,水稻平均单产比一九六○年增产百分之三十八。大树营这年也由于在一半的田里用了磷肥,水稻总产由一九六○年的五万斤提高到六万四千斤。
丰收了,大家都欢天喜地地说:“明年再多给我们一些化肥吧!”化工厅并请省、市委负责同志当场验收。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同志指示他们说:“这个方法很好,你们要坚持下去,继续搞三年。”
从群众实践经验中找到办法
这时,有一个情况引起了化工厅同志的注意。当不少地区不愿意使用磷肥的时候,陆良县恰恰相反,他们年年都要求增加供应量。一九六二年春耕时,经常有一二千农民进城买磷肥。这一年,在这个县销售的磷肥占全省当年产量的一半还多。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陆良县有一个大桥公社的沙埂生产队最早推广了磷肥。这个生产队的“发红田”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一九六○年栽下稻秧,遇上干旱,秧苗更加发红,眼看要不行了。干部和社员都很着急。当时队长正在县上开会,打电话回去告诉社员,实在不行就干脆把秧拔掉,改种荞麦。这时,公社党委书记刚来到这里,认为不妨用磷肥试一试,把积压在公社的九吨磷肥运来施到田里。才过九天,秧苗就逐步转青,以后长得一天比一天好。秋收时,由于低产田大幅度增产,全队当年粮食总产量增产百分之四十多。县委发现这个情况后,立即召开现场会议加以推广。从此,磷肥就在陆良县安家落户了。
陆良县是云南著名的“四大穷州”之一,而穷就穷在严重缺磷的“发红田”比重过大上。所以磷肥在这里一用就灵,用磷肥改造的田,一般都能增产百分之五十以上。
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启发了化工部门的领导人员,帮助他们改变了化肥只有用在粮食的高产区才能收到更大经济效果的老概念。磷肥施在高产田上,因为土壤缺磷少,只能增产百分之十左右,而用在严重缺磷的土地上,就能使产量成倍地翻上去。据统计,云南省严重缺磷的低产田近二千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这些低产田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这样,云南省化工厅才明确了:磷肥应该首先面向穷瘦,改造低产田。
取得改造低产田的系统经验
经过两年的摸索,磷肥主要用于改造低产田这一条是看准了。但是,究竟会产生些什么问题?他们还是没有直接的经验,决定继续种试验田。
为了用科学的事实说服群众,工程师袁绩棠带领青年技术人员下田下地,收集了大量当地土壤、气候、水利的资料,又调查了历年产量、作物品种和耕作习惯,并在二千多亩耕地上分片分点进行土壤化验。据对别处高产田的化验,一亩田的土壤中含有效磷四十八斤,而这里每亩土壤只有四斤半,最低的只有六两,证明土壤严重缺磷是当地低产的主要原因。他们掌握了这个科学根据以后,接着访问了十多个生产队的七十多位老农,从老农提供的情况了解到,当地历史上采取的增产措施主要是压火土、挖垡子和施草木灰,这些增产措施全都与增加土壤磷素和解放土壤中的无效磷有关。科学的分析,和农民的实践经验完全相符,这对群众有很大的说服力。他们又根据调查的资料,画出了一张土壤缺磷的详图,注明哪一块田缺什么肥料,需要补充多少,都作出了具体规划。同时,他们还办了个训练班,训练了四十四个基层干部、老农和青年农民,给他们讲农业科学的基本知识,用磷肥可以改造低产田的道理,并结合现场参观,当场化验分析土壤性质,介绍作物需要些什么养分,现场表演磷肥使用的方法等。这样一来,这些人很快就成了一支改造低产田的积极分子,通过他们向群众广泛宣传。以后试验田上进行的每项技术措施,又都在工作组的指导下由农民自己来做。外地来人参观,也请农民根据自己的经验作介绍。这样,使用磷肥的工作,就很顺利地开展了。
这一年,韩家营大队一千四百多亩水田有一千二百多亩施用了磷肥。收获以后,全大队的粮食总产量从一九六二年的五十二万斤提高到八十一万九千斤,增产百分之五十七。这个过去一向被称为生产落后的大队,一跃而成了生产先进的大队。
磷肥工业出现了生产高潮
到了一九六四年,推广磷肥的工作,得到了从省到县、区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全省各磷肥工厂也都派人深入生产队种试验田。许多使用磷肥的地方,响起了赞美的歌声。农民在插秧时唱道:“月亮出来圆又圆,磷肥改造低产田,往年产量二百斤,如今一年抵两年。”农民也唱出对工作组的感谢之情:“工作组来好作风,天天一起去出工,共同努力搞生产,试验磷肥打先锋!”
工业部门试验推广使用磷肥,促进了农业生产增产;随着磷肥需要量的增加,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生产迅速地发展。一九六○年全省生产了磷肥七万吨,由于农民不喜欢,结果大量积压,生产磷肥的化工厂绝大部分被迫停产。到一九六一年,年产磷肥减少到一万八千吨。一九六四年,全省的磷肥厂由一九六一年的四个又增加到十二个,产量达到七万四千吨,全省已有一百十五个县开始使用磷肥,其中四十多县已大面积使用,磷肥已经供不应求了。今年,很多地区的农民排队到各个化工厂去购买磷肥。磷肥生产出来刚包装好,还未入仓就被等在工厂里的农民运走了。一些山区的农民天不亮就到公路边来等待背运磷肥。这几年,全省化工部门已与九个县市的五十六个生产队的农民一起种过试验田,第一年都是由国家赠送磷肥作试验的,现在都主动地拿出钱来买磷肥了。
由于磷肥在广阔的农村有了市场,全省的磷肥工业目前已出现了新的生产高潮。
支援农业要支援到底
云南省化工部门,并没有因为磷肥在全省落户而沾沾自喜,故步自封。他们懂得,支援农业生产,过去做到的,只不过是微小的一部分,更艰巨、光荣的任务还在后面。他们的这种思想,是在和农民一起种试验田受到启示后才意识到的。
提到他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生产高效磷肥。原来用低效磷肥,每亩地需要八十斤,云南省交通不便,主要运输工具是汽车,只能把磷肥拉到一定的点上,然后靠人背、马驮分散到各地。在山区,男男女女要跑几十里背磷肥,劳动强度大,运送的数量又少。由于大批磷肥靠汽车输送,运费很高,往往运费与出厂的价格相等,或者超过出厂价格,最近便的地方运费也要占售价的一半。这种情况,在许多低产地区农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矛盾:想大量使用磷肥,又怕买不起、运不起。怎么解决呢?他们决定根据群众的要求,进一步通过试验,为农民生产高效、廉价、方便、适应性强的产品。他们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个是在施肥上寻找经济合理的方法。他们从农谚“十成谷子九成秧”得到启发,分别在四个点上和农民一起种试验田,试验成功了“秧田施肥”“秧根蘸磷”的办法,使每亩地的施肥量由过去的八十斤降到二十斤,而增产的效果却基本上相同。过去一吨磷肥只施到二十五亩,用上述两个办法可施到一二百亩,每斤磷肥增产的粮食由过去一斤增加到四斤。这样就等于本来要花四元钱办的事情,只要一元钱就行了。这也有利于缩小产需之间的矛盾,扩大来说,等于一个磷肥工厂变成了四个。
另一个措施是试制高效磷肥。过去他们生产的普通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一般含有效磷百分之十四到十八左右。近年来他们试制成功了重过磷酸钙,含有效磷百分之四十八,一吨可以抵三吨普通过磷酸钙。还试制成功了沉淀磷酸钙、氮磷复合肥料等,也都可以一吨抵两吨用。这样,磷肥的运费和包装费可减少到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同时也大大减轻了运输上的压力。这些新的品种,目前虽还在试验阶段,但看来成功是有把握的。


第2版()
专栏:

决心攀登世界先进技术高峰
创造“双水内冷”新技术的几点体会
上海电机厂总工程师 孟庆元
世界电机工业的一项新技术——汽轮发电机转子、定子双水内冷,被我国发明了。这个重大创造,把我国汽轮发电机的制造技术大大推进了一步,迎头赶上和超过了世界先进的水平。
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造成功,体现了我们党的英明、正确的领导,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它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也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以往,我们这些搞技术工作的人,看到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很发达,就盲目迷信他们的技术,认为他们有的,我们还好学;他们没有的,我们何必多想。后来,党和毛主席提出: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发扬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我们通过学习,思想上有很大启发。我当时回想起了一段故事:抗战时,我到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去学习,满想多收集一些大型发电机的资料,国外一些老工程师却嘲笑我说:“你还是看看几百瓩的吧,不必看大的。你们中国能做出这种小电机来已经蛮好了。”事实也确是这样,在解放前的旧中国,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我们根本没有电机工业。可是解放后,从一九五四年开始,仅仅只有几年,我们就成批生产出了六千瓩、一万二千瓩的机组,还正在试制二万五千瓩的电机,电机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到这里,信心就大为提高,觉得我们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有党的正确领导,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技术上超过西方国家呢?这样才克服了自卑心理,解放了思想,决心探索这项新技术,攀登世界技术高峰。由于思想革了命,树立了雄心壮志,在整个试制过程中,我们才能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不断攻克试制中的各种技术关键,在汽轮发电机制造技术上闯出了一条我国自己的道路。
过去,我们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搞试验研究工作,常常凭着书上学到的一些东西,关起门来自己搞,不重视群众从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不大愿意和工人一起商量。这次在创造双水内冷新技术的过程中,党一再教育我们,要依靠群众,实行技术上的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三结合”办法。厂党委还组织大家到生产现场,跟班劳动,和群众一起搞设计,一起解决技术难题。采取了这种做法以后,工作进展很快。很多复杂的技术关键问题,原来大家觉得毫无办法,困难重重,可是当我们把问题一拿到群众之中,和大家一起集体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这些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有些问题通过讨论,一时还没有把握,就一起动手,根据不同的方案,进行反复试验,也很快得出了结论。从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做任何技术工作,都要充分发扬民主,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特别是要在技术上闯出一条我们中国自己的道路,迎头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就更需要这样做。
试制“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涉及多方面的技术,还需要有多种新材料,决不是我们一家电机厂所能解决的。在整个过程中,先后有三十多个单位和我们进行了协作,其中包括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关、材料和检测仪表配套制造工厂等等。这些单位承担的协作任务对他们来说往往也是新的东西,在完成这些任务中有许多困难。可是,他们都把解决“双水内冷”的关键,引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尽一切努力要为这一新技术的及早创造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情况,如果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只有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才有可能。社会主义经济本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单位的目标和利益都是一致的。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不仅是一个厂的愿望,也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不仅是一个厂的事情,也是大家的共同事业。因此,在发展新技术中,我们不仅要依靠企业内部的力量,还要看到各个兄弟单位的积极性,运用我们优越的社会制度,尽可能争取有更多的单位协作,有更多的人来参加发展新技术的实践。
现在,双水内冷新技术虽然已经被我们掌握了,但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只要我们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进一步解放思想,树雄心,立壮志,依靠群众,大搞三结合,不断实践,不断革命,我们一定能够前进再前进,在发展新技术方面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2版()
专栏:资料

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
汽轮发电机是火力发电站的主机之一。火力发电站利用锅炉烧出蒸气来推动汽轮机,汽轮机再拖动汽轮发电机发出电力。汽轮发电机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静止不动的部分,称为定子(或称静子);随同汽轮机高速旋转的,称为转子。转子和定子里面都嵌有导线外面包有绝缘层的线圈。发电机发电的时候,由于强大的电流通过导线,导线就会发热,包扎在导线外面的绝缘层的温度就会升高。通过的电流越大,散热就越困难。高压线圈的绝缘材料能长期承受的温度一般在摄氏一百三十度以下,温度过高,绝缘性能就会减弱,电机就会发生事故。因此,发电机的发电能力(或容量),就受到线圈绝缘层正常承受的温度的限制。要增加发电机的能力,通常有两个途径;第一,用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制造线圈,使线圈能够安全地通过更大的电流。第二,用冷却的办法为线圈散热,使线圈能通过更大的电流,给提高电机的发电能力创造条件。
冷却有“外冷”和“内冷”两种方法。外冷又称“间接冷却”,即在线圈绝缘层外面,用吹风的办法来吹冷线圈。这种办法散热效能不好。后来,有的国家就用上“内冷”的办法,就是把线圈导线做成凹凸形或空心的让风直接吹到铜线上,对线圈进行直接冷却。这种冷却方法比外冷的效果好。用来冷却的气体,开始是空气,后来改用氢气。
近十年来,又出现了液体内冷,即用油或水来代替空气或氢。其中,以水的冷却能力为最高。假若空气的冷却能力为一,氢气冷却能力为十二至十五,水冷却能力就为五十。
国际上第一次出现水内冷是在一九五六年。当时的水内冷只是用在定子上。对于转子水内冷,在国际文献上虽然有过讨论,但是由于某些重大技术问题难解决,所以至今还没有听到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实际采用过这种冷却方法。一九五八年,在制造汽轮发电机只有四年历史的我国,首先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定子、转子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