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社论

自力更生精神无往不胜
——论安徽兴建淠史杭水利工程的宝贵经验
在水利建设战线上,我们既有大中型工程,也有为数众多的小型工程。大中小结合是我们进行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不管大中型的还是小型工程,同样都要求按照总路线精神做到多快好省。小型工程是要充分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来兴办。大中型工程需要国家不同程度的投资,但是也应该贯彻群众路线,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不仅对大中型水利工程中的小型工程(如灌区的下级渠道)应该尽量由群众自办,就是对大中型工程中的大型建筑物,也要作到尽量减少国家投资,也要使国家投资发挥最大的效能。不仅是大中型的水利工程应该如此,大中型的其他建设工程也应该如此。今天本报报道的安徽江淮地区淠史杭大型水利工程,在兴建的过程中始终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这对其他大中型水利工程和各种大中型建设工程的建设者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的范例。
淠史杭工程是我国水利战线上正在兴建的而且已经卓有成效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动员了上百万群众,劈山削岭,筑坝挖渠,经过了七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完成了全部工程的三分之一,灌溉面积已扩大到三百四十多万亩。工程全部完成以后,灌溉面积将达一千二百万亩。尽管过去六年之内有五年遭受了程度不等的旱灾,但是,旱天不旱地,灌区内的庄稼岁岁丰收,年年增产,六年之内增产粮食累计二十亿斤以上。淠史杭工程在不长的时间内,灌溉了大量农田,收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而且发展了综合利用,造价比较低,国家投资比较省,工程质量比较好,这说明整个淠史杭水利工程中比较鲜明地贯彻了多快好省的总路线精神。淠史杭工程所以能够如此多快好省,关键就在于贯彻了依靠群众自力更生的方针。
修建象淠史杭这样大型的水利工程,需要大量的材料、大量的资金和大量的技术力量,如果处处依赖国家,是难于作到多快好省的。修建淠史杭水利工程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在国家给以一定的投资和支援下,充分发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事实证明,这样做,比单纯依靠国家,建设得更快、更好。
从淠史杭的经验来看,大中型水利工程要贯彻执行自力更生方针,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是如何对待资金问题。兴办大中型水利工程,要不要国家花钱呢?我们说,是要国家花钱的,正因为如此,十多年来,国家对一些大中型工程,都在资金上给予了不同的支持,这种支持是必要的。但这不等于说,大中型工程就一定要花很多很多的钱,大中型工程只能由国家完全包下来。我们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就不可能也不应该“钱”字当头,我们必须按照党的政策,尽量利用我国庞大的人力资源,通过劳动的积累,来代替资金,弥补资金的不足。淠史杭正是这样做的。
淠史杭水利工程是个以灌溉为主的大型综合利用工程,凡是可以投放大量劳动力的地方,淠史杭工程领导部门,都尽量依靠人民公社组织社员参加施工,一个公社不能干下来的工程,便组织几个或十几个公社联合起来干。淠史杭这个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但小型渠道完全由人民公社负担挖掘,就是大型渠道,国家的投资也是较少的,按土方单价计算,国家补助只占百分之十五到四十;在建设过程中,人的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广大社员积极参加施工,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同时也为国家节约了大批资金。淠史杭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使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只要奋发图强,胸怀全局,眼睛向下,依靠群众,按照党的政策适当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就能够把工程办得多快好省。
第二,是如何对待建筑材料问题。建设一个大中型工程,是需要一批相当数量的标准较高的材料的。这是因为,现代化工程本身对建筑材料有一定的标准要求,忽视现代化工程这个特点是不对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大中型工程和大中型工程的所有部分,都需要高标准的材料。有一些人只要动手设计涵闸建筑物,不管工程大小,要求高低,就先考虑用多少钢筋水泥,好象没有钢筋水泥,工程就建不起来似的。这是不正确的。须知,材料的好坏是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一座涵闸,流量不大,用木石材料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工程,那么,对这座涵闸来说,木石材料就是合乎标准的好材料。淠史杭在这方面的经验是,他们认真地审核了工程的各项设计,不管大小建筑物,以经济合用又能保证安全为着眼点,可以不用钢筋水泥的,就不用钢筋水泥;可以用低标号水泥的,就不用高标号水泥;可以用青砖的就不用块石。在这里,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必须坚决破除只有洋材料好的迷信。不管洋材料还是土材料,只要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就都是好材料。只要我们使用得当,劳动人民创造的各种代用品也是好材料,一切适用的民间材料也都是好材料。特别是这种土材料所以好,不仅因为它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而且由于成本低、来源广,可以使工程建设得更省和更快。
第三,是如何看待技术力量问题。兴建现代化的大中型水利工程,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相应的也需要一支有效率的技术力量。这支力量从何而来?是眼睛向上,向上级要工程师,要专家,要各种各样的技术人材呢?还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自己动手,帮助和提高现有的技术力量和培养新的技术力量呢?淠史杭的经验是:群众不仅能够解决技术问题,而且解决得很好;群众中技术力量的潜力也是很大的。为了完成工程初期的勘测设计任务,淠史杭工程领导部门,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技术干部的领导,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群众学技术。他们采取各种方式,培训了一千五百多名农民技术员。这些农民技术员参加到技术队伍里去之后,只四个月时间,便完成了原计划要四年才能完成的全部渠道的测绘任务。
什么是水平高的技术人材呢?只要在治山治水改变自然面貌的斗争中,能够有效地解决技术上存在的各种问题的人,他的水平就是比较高的。这样的人可能是专业的技术干部,也可能是经过实践锻炼出来的工农群众。那种把只有书本知识的人当做唯一水平高的人材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恰恰相反,这些人如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中存在的各种技术疑难问题,尽管他的书本知识多,也不能认为他的技术水平是高的。在这里,应该认识到:广大工农群众是科学技术队伍的一支庞大的后备力量,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这样一支力量。
当然,我们在解决如何对待资金问题、材料问题和技术问题的时候,也不能绝对化。比如在用劳动积累代替部分资金的时候,要照顾人民公社抽调劳动力的可能情况;在解决建筑材料的困难利用代用品的时候,也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依靠群众解决技术力量不足问题的时候,还要充分发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和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等等。
淠史杭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把群众充分发动起来,除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外,他们还善于把群众的长远利益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淠史杭水利工程一九五八年动工,从一九五九年起每年都有几十万亩农田受益,就是说每年都要给广大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淠史杭一方面大抓配套工程,一方面改进施工方法。比如开挖渠道,他们改变了那种“一年挖一段,多年挖不通”的作法,采取“一年挖通,多年完成”的作法,这样,第一年就挖通的渠道,当年即可放水灌溉,使部分农田受益,以后,按照设计标准,逐年挖宽挖深,逐年扩大灌溉面积。农民群众是最现实的,要善于把暂时看不见的长远利益同看得见的眼前利益相结合起来,才能使他们更积极地为长远利益而奋斗。淠史杭水利工程是在国家投资兴办同时又依靠群众自力更生的产物,是群策群力的产物,没有广大群众出力献策,不可能多快好省地进行这项工程。毛泽东同志说:“只要上面善于提出任务,放手让下面自力更生,问题就解决了,而且能够更加完善地解决它。如果上面不去这样作,而把一切事实上担负不起来的担子老是由自己担起来,不敢放手让下面去做,不去发动广大群众自力更生的积极性,虽然上面费尽了气力,结果将是上下交困,在目前条件下永远也不能解决问题。”淠史杭水利工程就是毛泽东同志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这一思想的最好的证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我们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以后,各项现代化的大中型建设工程一定会逐渐增多,国家在这方面的投资也会适当地增加,这就特别值得学习象淠史杭建设者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坚决贯彻党的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多快好省的方针,尽可能地节约使用国家的资金和建筑材料,尽可能合理使用技术力量,使自力更生的精神无往而不胜,使我们的一切现代化的大中型工程建设得更加合乎总路线的多快好省的原则。


第2版()
专栏:

上海标准件六厂职工用革命思想迎接生产新高潮
发扬“半克料”精神 以节约求增产
从每一个螺帽上挖潜力 第一季度节约钢材十一吨
据新华社上海电 专门生产黑铁螺帽的上海标准件六厂职工,在开展了一场关于节约半克钢材的讨论以后,决心在今年生产新高潮中,少动用国家的材料,以节约求增产。
今年,机械工业、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对螺帽需要量剧增。这个厂在讨论今年生产计划时,提出产品产量应比去年有所增长;同时,原料的单位消耗(每生产一个螺帽所需的原料消耗量)也要比去年实际水平增加百分之一点五。以后,上级主管部门下达了今年的计划指标,不仅要求螺帽的产量比去年有较大增长,还要求单位耗用钢材量比去年降低百分之一点五。
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要上级修改指标,多动用国家材料,还是挖掘潜力,以节约求增产?当时,人们看法很不一致。有的干部说,现在螺帽生产满足不了需要,国家钢材有的是,只要抓增产好了。去年厂里已经挖了不少潜力,节约了不少原料材料,今年哪还有多少潜力可挖?管计划的干部还算了一笔账:去年全厂的废品率只有百分之一点三,今年就是不出一只废品,单位消耗也降低不了百分之一点五。因此,他们主张,趁早要求上级修改消耗定额,保证增产。
厂里另一部分工人和干部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本厂还大有节约潜力。有人提出,以前每个螺帽的坯料都额外多加半克料,预防出次品。如果认真操作,这半克料完全可以省下来,并不影响产品的质量。这意见一提出,工人、干部反应强烈,讨论深入展开。
“就是省下半克料,能不能解决增产的需要?”一个管财务的干部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说:单位消耗降低百分之一点五,一年就要少用几十吨钢材。半克料,只有千分之零点五公斤,还没有图钉帽的一半大,能有多大油水?他这么一说,有人也觉得“半克料变不出大戏法”。然而,其他一些职工却认为,半克料,一片心,这是迎接今年生产新高潮的一个实际行动。一只螺帽上节约半克,一个月生产几百万只,节约的钢材就很可观。作了一番调查以后,他们也算了一笔细账:全厂一天生产螺帽二十万只,每只节约半克,一天就节约一百公斤,一年就是三十多吨,而且有的螺帽节约下的还不止半克。这么一算,不仅可以实现降低百分之一点五的消耗指标,降低成本,增产任务也完全可以完成。
节约半克料的争论即将结束的时候,厂里有的干部又提出了“节约对本厂没有好处,还要增加麻烦,值得不值得”的问题。这个厂生产的螺帽,出厂不是按只、而是论斤计价的。每只螺帽坯料少半克,一年虽能多做几万只,总重量却不增加,本厂并不增加收入,而且还要修订工艺和改进操作,增添麻烦。许多职工一讨论,觉得这个看法不对头。他们说,自己添麻烦,对国家大有好处,为什么不值得?这样做,本厂虽未增加收入,但用户增加了收入。而且,同样一百公斤螺帽,只数多了,可以派更多的用场,这岂不为国家节约了钢材!冲床工樊宝乾操作的一部冲床,原来一班冲三百公斤毛坯,共一万二千只,现在要多冲二百四十多只,的确麻烦一些。他说,当家才知柴米贵,我们工人要处处为国家精打细算,不能只算一个厂的小账,不算整个国家的大账。
在这场争论中,工厂党支部坚决支持大部分职工的正确意见,启发部分持不同意见的职工提高觉悟。领导干部、科室技术人员和工人一道研究措施,落实方案,一手狠抓增产,一手狠抓节约。
许多职工为了节约半克料,改变老的操作习惯,宁愿自己困难一些,努力掌握新的工艺。司炉工人勤加勤出料,控制加热时间;冲床工人改进操作,努力作到不出次品;技术人员跟班劳动解决操作技术和工艺方面的新问题。各工序密切配合,不仅创造了新的班产纪录,产品合格率也大有提高。
到目前为止,这个工厂经过验证,已在十五档规格的螺帽上开始实行了半克料的节约,有些规格的螺帽省下的还不止半克,而是一克、两克,最多的有三克、四克。今年第一季度,这个厂共节省钢材十一吨,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三点六,产品质量一般稳定在优等水平,成本比去年最低的水平下降百分之九点五七。


第2版()
专栏:答读者

怎样看待这些正常消费?
我们在讨论生活领域里的“兴无灭资”过程中,对于日常的消费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穿花衣服、烫头发、照相、进饭馆,等等,都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应当“移风易俗”。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说:资产阶级的思想表现是好逸恶劳、追求享受等的享乐主义。穿花衣服、烫头发、照相、下饭馆等,都是人们习以为常的正常生活。只要这是在自己的工资范围里的正常消费,又是有计划地安排的,既不超出个人收入,又不脱离群众的生活水平,就不能去干涉。这两种说法引起了我们的争论。我们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实际,不知对否?请答复。       读者 李唯英 甄保光李唯英、甄保光同志:
勤俭朴素,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优良作风;铺张浪费,追求享受,是资产阶级的腐败作风。我们一贯提倡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防止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我们应当坚持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原则。
但是,我们党和人民政府历来也主张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并且采取各种措施组织物资供应,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水平。
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把生活安排得好一点,吃的、穿的、用的好一点,都是正当的。只要不是好逸恶劳,不是一味追求吃好穿好,也不是同群众的生活水平过于悬殊,穿花衣服、烫头发、照相、进饭馆,等等,我们就不能认为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
判断一个人的资产阶级思想怎样,主要应该看他在阶级斗争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怎样,看他在对国家、对集体、对工作等等重大问题上态度怎样。离开这些重要问题,仅仅根据一个人吃穿等生活问题,是不能对一个人作出正确的判断的。
因此,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就要注意划清两种界限:
一是要把群众正当的改善生活,同多吃多占、损人利己、不劳而食、只求享受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区别开来;
二是要把群众正当的喜庆、节日活动,同讲阔气、讲排场、挥霍浪费、脱离群众的旧习气区别开来。
如果确是挥霍浪费,确是好逸恶劳,确是追求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也是可以经过思想教育,使他们自觉改正的。 编 者


第2版()
专栏:短评

少少益善和多多益善
上海标准件六厂,为了在每个螺帽上节约“半克料”,展开热烈讨论,做了艰苦努力,取得很大成功,不但能够实现降低原材料消耗的指标,而且能够用节约的原材料完成增产任务。
节约“半克料”,作为物质看,的确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作为一种精神看,却是大可赞扬的。这个厂的广大职工在为节约“半克料”而作的斗争中,表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革命精神。
为什么说一个螺帽节约“半克料”的精神是一种不同寻常的革命精神?因为“见微知著”,小小的“半克料”中包含着巨大的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说,节约就意味着增产。一个企业节约了原材料,就等于生产这种原材料的企业增产了原材料。一个企业节约了原材料,不管是用于本企业的生产,或者用于其他企业的生产,都将变成新的产品。一个企业实行了节约,降低了成本,就相对地为国家增加了利润,积累了资金,这些资金又可以用于发展生产。我们要求,在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的前提下,生产的产品多多益善,而在同样的前提下,消耗的原材料少少益善,节约是能转化为增产的,少少益善是可以转化为“多多益善”的,这就是节约和增产的辩证法。
节约“半克料”的确微乎其微,正因为它微乎其微,节约起来也就比较容易,很多产品都有节约“半克料”的余地,很多人都可以挖掘节约“半克料”的潜力。这就可能寓巨于微,积微成巨。标准件六厂一个螺帽节约“半克料”,一年就节约三十多吨钢材,如果有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工人,都从自己的“半克料”节约起,一年又该节约多少物质财富呢?从“半克料”到三十多吨料,从“半克料”到更大的物质财富,这就是小和大的辩证法。
节约“半克料”的精神,也就是“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这种精神本来可贵,特别是出现在国民经济全面好转之后,生产高潮正在兴起之中,尤其可贵。精神是可以变物质的,上海标准件六厂推广了和贯彻了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年之中就能变出几十吨螺帽的物质来,如果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在全体社会主义建设者中间发扬光大之,身体力行之,时时注意节约,处处注意节约,不但从大处节约,也要从小处节约,那么,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就可以变成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物质吗?这就是精神和物质的辩证法。
厉行节约,这是无产阶级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为了战争和革命,要“节省每一个铜板”;在国民经济尚未全面好转的时期,北京有些工厂为了节约一厘钱而做了种种努力,在工业生产新高潮开始出现的时期,上海标准件六厂为节约“半克料”而不惜艰苦奋斗,都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我们提倡的革命精神。一个铜板、一厘钱、半克料在反映这种革命精神上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先后辉映。这种革命精神我们应该千秋万代的继承和发扬下去!
大哉!“半克料”的革命精神!


第2版()
专栏:

学习石油工业部设计革命经验 敢于同国外最先进的水平较量
国家建委举办报告会,北京近两万设计人员听取典型经验介绍
新华社十日讯 北京地区一万九千多名设计人员八、九两日连续听了设计革命运动中几个典型经验的介绍。
介绍这些经验的报告会,是由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举办的。会上,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康世恩介绍了石油工业部设计工作革命化的经验。来自北京、洛阳、上海、沈阳等地的五位设计人员,介绍了他们参加设计革命运动的收获和体会。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谷牧在报告会开始的时候说,石油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五机械工业部、铁道部以及其他一些部门,在设计革命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石油工业部抓得早,抓得好,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值得全国所有的设计单位学习。其他五位设计人员,曾经在全国设计工作会议上作过发言,并且受到到会同志的称赞,他们的经验也值得向大家介绍。
康世恩在报告中说,石油工业系统的设计队伍很年轻,主要技术干部都是解放后毕业的学生,这支年轻的设计队伍干劲大、朝气足,几年来,不但独立自主地设计了许多大型油田和现代化的大炼油厂,而且还在一些重大工程的设计中,采用了世界上先进的采油、炼油新技术。有些新技术,是在没有国外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己创造成功的。这些工程不但技术上很先进,而且花费的投资也比较节省。可以说是很好地体现了党的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多快好省的方针。
康世恩说,石油工业部门设计工作所以取得这些成绩,首先是设计人员思想革命化的结果。几年来,我们一方面组织和鼓励广大设计人员坚持不懈地学习毛泽东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批判和克服种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名利思想,同时又有计划地组织设计人员下现场,通过劳动锻炼,改造思想。经过几年的努力,多数设计人员都树立了为革命而设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由于政治挂了帅,他们在工作中就敢于打破常规,不怕承担风险,敢于同国外最先进的水平较量,他们说,“别人能搞的,我们就要能搞;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敢搞。”这几年石油设计上能搞出一些象样的东西,就是大多数设计人员发扬了这股革命精神以后取得的。
其次是在设计工作中树立了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革命化作风。石油设计部门除经常派人深入实际,反复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性资料以外,还采取了设计、科学研究、设备制造、施工、生产“五结合”的办法,设计人员不仅根据国家计划和领导意图提出设计方案和图纸,而且参加施工,参加体力劳动,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审核和修改设计,并且进行其他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工作。他们还协同设备制造部门,解决设备生产中的问题;设备安装后,设计人员又参加试运转,解决试车当中的技术问题,确保工程顺利投入生产;投产以后,设计人员还要定期回到这个工程那里去访问,总结经验,提高水平。这样作,就把设计与科学研究、设备制造、施工、生产等单位扭在一起,一股劲、一条心,保证了基本建设工程的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同时也通过实践促使设计部门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加强了对设计工作的领导。对于重大设计,负责干部必须亲自参加,进行具体领导。根据石油工业部这几年实践的经验,对设计工作的具体领导,应当抓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一是务形势,明确设计方针;二是提要求,组织调查研究;三是出主意,反复比较方案;四是正确处理政治、技术、经济的关系;五是确定方案,支持新技术,承担责任;六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这样做,就能够开阔设计人员的思路,冲破设计工作上的框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大会上报告的五位设计人员,有老一辈的专家,也有青年设计人员。他们都用亲身的经历,阐述了设计革命运动前后,自己思想上和工作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二十多年设计工作经验的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林乐义,通过对以往设计的解剖,检查自己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片面地贪大、求洋、仿古等资产阶级设计思想。在这次设计革命运动中,他深入现场、结合实际进行设计之后,这些资产阶级设计思想就开始得到克服。第八机械工业部洛阳工厂设计院技术员葛秀霞,介绍自己在参加一个机器厂的现场设计中,由于认真贯彻了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了思想觉悟,终于做出了质量较高的设计。北京石油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朱康福用生动的事例,介绍他们与抚顺石油设计院等单位的炼油工业设计人员通力合作,不怕一切困难,攀登技术高峰的事迹。曾经在施工现场劳动了两年多的沈阳铝镁设计院工程师颜淑华,报告她在施工现场,如何虚心拜工人为师,找到了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经验。上海化工医药设计院技术员黄咏雪,在设计工作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敢于藐视一切困难,刻苦钻研业务,终于完成了艰巨的设计任务。


第2版()
专栏:

举重选手叶浩波打破两项全国纪录
据新华社广州十日电 广东省举重运动员叶浩波九日下午在广州举行的一次举重比赛中,三次打破了两项全国纪录,并且都创造了目前的全国最高成绩。
叶浩波是最轻量级抓举一零八点五公斤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由于体重增加,九日参加了次轻量级比赛。结果,他在抓举的第三次试举时,举起了一一五点五公斤重的杠铃,刷新了广西选手萧明祥创造的一一五公斤的全国纪录。
叶浩波在挺举时,第一次试举一三七点五公斤成功以后,总成绩就达到了三五七点五公斤(推举一零五公斤、抓举一一五公斤、挺举一三七点五公斤),打破了萧明祥在一九六三年创造的三五五公斤的全国纪录。接着,他在挺举的第二次试举中,又成功地举起了一四二点五公斤,从而又把总成绩提高到三六二点五公斤,超过了著名选手陈镜开今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北京创造的三五七点五公斤的全国新成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