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蔡德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改革教学的经验
教育部调查组整理
编者按:我们觉得,蔡德泰同志改革教学的经验,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和学习。蔡德泰同志的一条最根本的经验,是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来进行教学改革。毛泽东思想是做好一切革命工作,也是办好社会主义教育的指路明灯和锐利武器。蔡德泰同志诚诚恳恳地、老老实实地照着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指示,关于人的正确思想来自实践的指示办事,下厂蹲点,向工人学习,并进而按照“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规律来改革教学。这样,他就克服了忽视政治、轻视劳动、脱离实际的旧思想,摆脱了过去那种从概念到概念、死讲、死记、死背的烦琐哲学,逐步摸出了一些新的门路。
当然,蔡德泰的这些经验还只是一个新的探索,还要进一步加以发展提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能象他这样认真学习,努力探索,勇于革新,就一定能够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也一定能够象毛泽东同志所一再号召的那样,逐步办好社会主义学校,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上海电机制造学校工电教研组青年教师蔡德泰学习毛泽东思想,坚决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进行调查研究,冲破旧的教条主义的教学方法,为本门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找到了门路。
老路走不通了
蔡德泰同志是一九五九年工电专业的毕业生,留校担任“电机电器维护检修”课(以下简称“电修”课)的教学。怎样才能把课教好呢?开头,他学着老教师的做法,要把这门课讲得富有“理论性”,认为,只有加强“理论”内容,才能提高教学水平。他回想起在一九六一年下厂实习时,曾听到有的毕业生反映“绕组的重绕计算和改接理论较困难,最好多讲些”,他便认为找到了改进教学的钥匙,在教学中,大大增加了这部分内容,使它象滚雪球一样越弄越多,竟达到了教学总时数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原来是这门课程的中心内容的“修理工艺”部分,则愈来愈削弱,把一门本来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课程,变成了一门严重脱离生产实际的课程。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蔡德泰与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到许多工厂作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他亲眼见到一位负责车间电修工作的毕业生,当电机发生故障冒烟时,慌张得不知所措,扔下正在冒烟的电机,奔去找老师傅。这件事使蔡德泰深深感到震惊,他想,这是一种很普通的电机故障,为什么他竟不会处理?针对这一情况,蔡德泰对其他毕业生作了类似调查,发现他们都有共同之处。蔡德泰问毕业生:“课堂中不是讲过好几种检修方法吗,怎么不用呢?”有的说:“我不敢用那些方法。”有的说:“用那些方法心中没把握,吃不准。”
在上述事件冲击之下,蔡德泰开始感到过去的老路走不通了,必须下决心进行改革。
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改革教学方法
一九六四年春天,蔡德泰按照毛主席关于教学改革的指示,开始考虑自己的教学到底错在哪里?他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毛主席著作。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他反反复复地读着这段话,对照自己,深深感到自己的教学严重地脱离了实践。过去学生在校学电机修理课时,只是单纯听讲,至多看一二回演示,根本不动手,难怪他们毕业后工作时说“不敢用”或“没有把握”了。毛主席又说:“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毛主席还说:“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对照自己,就发觉自己是只看重书本,轻视实践;教学不是从生产实际出发,不是自觉地从阶级斗争和祖国建设需要出发,而是从追求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出发,追求分数出发。他初步觉悟到这是两种教育思想、两条教育道路的斗争在自己身上的反映。过去由于没有学习毛主席指示,没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一些,也不会正确地分析和处理,至多只能枝节地解决一些皮毛问题,整个教学仍在旧框框里转。现在开始认识到,要彻底从过去的老框框中跳出来,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毛主席有关教育的指示,进行思想革命。
到底怎样改?遵照毛主席指示,他明确认识到第一步必须摸清情况。他利用带学生下厂作毕业实习设计的机会,在去年春末来到了上海电机厂。
在下厂蹲点的过程中,他和工人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和工人打成一片,向工人学习;并利用工余时间,热心为工人服务。他在厂内给全厂一百多位电工老师傅讲“电修”课。在讲课时,他从过去给学生讲过的内容中抽出自己最有心得的十二个题目。但是,老师傅们一看这些题目,一致地把其中不切实际的空洞理论题目勾掉了,另外给他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如“电机拆装”、
“绕组修理”、“故障检查和分析”等,这给了他一次非常深刻的教育。通过进一步共同劳动,他有意识地花了较长时间去观察老师傅经常修理些什么东西,常遇到哪些毛病和问题,这才认识到老师傅们提出的题目都是电机修理中日常遇到的重要问题,相形之下,感到自己的教学的的确确严重地脱离实际,才真切地看清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也知道了改什么和怎样改了。
蔡德泰通过与老师傅的座谈讨论,进一步认识到老师傅不仅有丰富经验,而且说起来头头是道。如老师傅告诉他说:“绕组的‘重绕计算及改接’问题是电修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在生产实践中难得碰到,不是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又一位老师傅告诉他:“工艺内容在电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电机发生的许多问题,究其成因,不少是属于工艺上的问题。”并举封闭式油泵电机拆修后为什么容易烧掉为例,说明了修理中必须非常重视工艺问题。这又一次给蔡德泰以极其深刻的教育,他想到过去认为工人水平低的看法是多么错误,自己是多么无知!
蔡德泰经过这场蹲点调查,深得教益,不仅进一步看清了过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搜集了大量的有关电修工作的实际资料,使今后教学改革有了依靠;更重要的是,他深刻地懂得,今后进行教学工作一定要面向生产,一定要向工人学习。
蔡德泰一面进行调查研究,一面反复学习《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懂得了教师的教学必须符合认识的规律,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时,正好学校号召大学郭兴福教学法,经过学习,他认识到郭兴福的教学经验就是毛泽东思想在练兵方面的具体运用。郭兴福是按照毛主席指示练兵的,他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从实战需要出发,练兵就是为了打胜仗。他也认识到在学校里搞教学工作,也是为了使学生基本功过得硬,到工厂生产时能打胜仗。因此,教学也一定要从实战出发。经过反复思考,他设想出建立一个既有课堂特点、又具有修理现场特点的“讲习室”来。他设想,在这种讲习室中上课,教师应该用实物做讲演和操作,做到有讲有演,学生应该把观察分析实物资料和实际操作练习结合起来,做到有想有练。这样,学生不仅真正在理论上得到提高,而且通过亲自动手,在电机、电器的故障和检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获得了实际技能。
有了这一初步设想,又去向老师傅求教,老师傅们热忱地支持他,一位老师傅说:“这样搞法很对,你们学校中读书就是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并说:“你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东西,尽管对我们说,我们给你想办法。”于是,在校党委领导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从去年五月份起,电机修理讲习室就开始建立起来了。
建立讲习室,这是一件新事情,困难是多的。首先是讲习室的设备问题。为了满足“电修”课基本训练的要求,共需添置各种电机、电器几十件,加之敷设线路、开关安装等等,按常规要花三万多元。蔡德泰坚决按“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带领一批学生,自己动手干,到处搜集废旧电机器材,结果只花了一千多元,而且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勤俭节约的教育。
蔡德泰搞的讲习室的特点是:既是教室,又是资料室;既是教师示范、实验的场所,又是学生实际练习操作的场地。它具备了课堂、实验室、修理现场三方面的特点。有了讲习室,就初步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学生在讲习室里上课,不仅听老师讲,看老师进行示范表演,并且当场动手,具体分析电机故障,并作实际操作的练习。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冲破了旧的一套教学方法,过去那种“从概念到概念”,“教师讲、学生听”,“上课抄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现象一扫而光了。
经过几个月的试验,蔡德泰在教学中创造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例如他讲“感应电机的发热冒烟故障及其检修”一课时,上课一开始,先让学生观察一台有故障的电机,教师接上电钮,电机转动起来,不久就有一阵烟从电机内冒出来,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眼看烟,用鼻嗅味,用耳细听电机转动时发出的异常声音,并看电机轻微的震动,随即关上电机。接着教师就领导学生围绕电机发热冒烟的现象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互相交换意见,共同分析了冒烟和发生故障的原因等,教师一一加以评论,总结;然后又领导学生讨论怎样检查故障,教师和学生一起比较了每一种检查方法的优劣之后,就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应用短路侦察器对许多电机进行实际检查;随后,与学生一起重点讨论“匝间短路”的修复方法,在教师的示范操作下,让学生进行同样的操作练习。最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把课上学习的操作加以熟练。就这样,一个很大的课题,原来计划在六节课中讲的,现在两节课就结束了,而且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质量。
在蔡德泰建立讲习室、开展教法改革以后不久,学校的半工半读运动进一步深入展开了,这一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他的教学改革,使他更向前进了一步,和本组教师一起建立电修车间,作为劳动基地和讲练结合的基地。建立车间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电钻修理是一件较复杂的技术活,有个别教师因此发生动摇。但是蔡德泰一直是坚定的。为了冲破技术关,他来到学校附近的上海电动工具厂,向工人学习电钻制作技术,又组织了八名同学到厂里去学习。此外,蔡德泰又利用空隙时间组织教研组老师在讲习室讨论电钻修理的工艺和原理,并且一起苦练“拆装”和“绕线”的基本功。结果,在很短期内就使电钻修理生产上了马。在试修过程中,蔡德泰又针对修理难点——“火花”问题在现场进行教学,一面分析火花过大原因,一面指出如何在接线工艺上加以控制,学生不久就掌握了。技术的难关冲破了,师生干起活来更起劲,不但修理好许多电钻,并且接受了外地来订的合同,扩大了生产业务。他们劳动的这一成果,最生动地说明了生产现场结合教学的优越性。
经过这一阶段的实践,蔡德泰和本组教师初步总结出电钻修理车间具有如下几点作用。
一、是劳动锻炼基地。学生、教师和工人一起,在车间坚持长期的固定的劳动。
二、是讲练结合的基地。教师和工人相结合,在车间进行现场讲演,学生在现场学习,在实践中锻炼。
三、带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电钻修理车间和讲习室联系起来,使讲习室更加接近现场,并把现场教学和讲习室的教学结合起来。
四、进一步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过去“电修”课的教材离开了生产实际的需要,片面地强调系统性。按照原来教材的系统,电钻是属于“直流电机”的部分,在教材中占的位置很小,甚至讲不到它。现在则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讲。通过电钻修理的讲练,学生不仅全部掌握了修理电钻的技术,并且熟悉了电钻中“整流子”的作用和构造,而后者乃是一切直流电机的共同组成部分,这样,通过“电钻修理”就把整个“直流电机”部分带起来了,这就建立了从生产实际出发的新体系。同时,由于解剖了电钻,其它大型的、复杂的电机也就变得好讲了,为精简教材创造了条件。
几点启示
蔡德泰改革教学的事例,也大大地启发我们:
第一、教学改革必须以毛泽东思想挂帅,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开展两种教育思想的斗争。蔡德泰前几年虽然曾想搞好教学,但是没有思想革命,走了弯路。去年以来,他在教学改革中认真学习毛主席指示,带着问题学毛主席著作,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开展教育思想上两条道路、两种方法的斗争,开始走上正确的道路。在改革过程中,他带着革命的观点、生产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深入工厂,到工人中去,向他们求教,进行调查研究;一边改造思想,一边改革教学,终于作出了显著成绩。
第二、半工半读的讲练结合,是符合革命实践要求的新教学方法。蔡德泰从实际出发,建立一套讲练结合体系,实现了教学和劳动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基本训练和应用训练的结合,工人、学生和教师三结合。
第三、教育工作者立身于工农之中,永不脱离体力劳动,做一个普通劳动者,这是搞好教学改革的可靠保证。蔡德泰在教学改革中所以作出一些成绩,这是与他听党的话,投身于劳动之中,坚决改造自己分不开的。蔡德泰走的道路,不仅是教学改革所必经的道路,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思想改造必走的道路。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半工半读的教育革命不仅给我指出了业务上改革的方向,而且从政治上、思想上大大扩大了我的眼界,给我指出了一条改造自己的光明大道,我要永远听党的话,遵照毛主席指示,坚决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我要向蔡祖泉、陈永康学习,学习他们永远扎根于工农群众之中、永不脱离劳动的阶级本色,做一个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劳动者。”


第6版()
专栏:

掌握主动权
寄纯
在工作中掌握主动权,是一个极端重要的事情。
毛泽东同志说:“这里说的主动性,说的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是用以区别于被迫处于不自由状态的。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为此缘故,战争的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论持久战》)
其实,不仅军队的作战是如此,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力争主动,力避被动,即掌握主动权。有了主动权,便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使我们的工作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丧失了主动权,便没有行动的自由,处处被动,处处挨打碰壁,使工作遭受挫折和失败。
主动权的掌握,同客观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革命斗争中,阶级力量的对比,形势的有利或不利,革命力量占优势还是占劣势,这是能否掌握主动权的客观基础。我们不能脱离客观条件而空谈什么主动权的掌握。但是主动权同主观条件更有密切的关系。客观条件再好,有利因素再多,如果主观指导错误,工作也要失败。反之,尽管客观条件十分困难,只要主观指导正确,也能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化劣势为优势,掌握主动权。
掌握主动权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谁都知道,战争是最难预料的东西。因为双方的行动极端保密,变动性很大,偶然性很多,而且“兵不厌诈”,彼此都故意制造许多假象来迷乱对方,真是难以捉摸。在建设中,也要遇到极端复杂的情况。我们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形势千变万化,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错综交织,有些自然现象和突然事变又难以预测,再加以财力物力有限,建设的经验不足,要时时处处掌握主动权,也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不过,战争不是什么神物,建设也不是什么玄不可测的东西,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可认识的,主动权还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
那么,主动权来自何处呢?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所固有的。它来自实事求是,来自客观情况对于人们头脑的真实反映,即人们对于客观外界的辩证法的认识过程。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字,就是对于客观情况的认识和预见。只有在实践中实事求是,对客观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有科学预见,才能掌握主动权。
当然,掌握主动权,还要充分发挥人的革命精神。如果没有雄心壮志,缺乏革命干劲,不敢斗争,不敢革命,那就根本谈不到什么掌握主动权的问题。
主动与被动是互相排斥的,又是互相联结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在工作中,客观条件很有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处于主动地位,但是如果骄傲自满了,故步自封,轻敌,松劲,和平麻痹;或者不再进行调查研究了,对于新的情况不熟悉,不摸底,决心不大;或者思想方法片面,工作方法不对头,等等,都会使主动变为被动。尽管客观条件不利,困难很大,处于被动地位,但是如果加强调查研究,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又对头,经过主观的努力,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徐寅生打球,有时初战失利,处于被动地位,这时他只要稍微一泄气,想到“不要了”,那就非输不可。可是由于他奋勇前进,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敢拼敢搏,加强进攻,就能争取主动,最后取得胜利。
江南造船厂制造万吨水压机,在没有技术专家、没有重型设备、没有制造经验的困难条件下,确实处于被动地位;但是由于他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为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敢于探索,敢于创造,经过反复的科学实验过程,终于制造成功。
“春秋”时候,鲁国与齐国作战,战于长勺,齐人三鼓,鲁军才开始反攻,结果齐军大败。为什么要等齐人三鼓才反攻呢?曹刿[guì跪]对鲁庄公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是弱军掌握主动权而胜强军的有名战例。
在我国历史上,由于主观指导正确,影响到劣势和优势、被动和主动的变化的,例如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都是以少击多、以弱胜强的出色例子。
前几年,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我们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但是由于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积极方针,在很短的时期内,便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严重困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并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总之,主动权是一切工作的命脉,大自国家大事的办理,小至日常工作问题的解决,都要力争主动权。当形势大好,主动权在握的时候,我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继续牢稳地掌握着主动权。即使在形势不利,工作遇到了挫折和失败,甚至当主观上犯了错误的时候,也不要惊慌失措,悲观丧气,只要能善于总结经验,从中吸取教训,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帮助,主动地检查思想,并且下决心在行动中改正之,也能化被动为主动,变“失败”为“成功之母”。
掌握了主动权,只是具备了工作成功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经过苦干、实干和巧干。我国当前是一片大好形势,我们已经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权,一个新的工农业生产高潮正在形成;但是为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把我国建成为一个极其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还需要做许多许多的艰苦的工作,才能取得节节的胜利。


第6版()
专栏:

通过实践解决装车问题
鞍钢运输部北部站监装员 王玉珠
鞍钢北部站是货运量比较大的一个站,担负着八个轧钢厂的运输任务。要把钢材运到外地,都是由铁路局的车装到灵山站统一检查编组发运;如果货物装载不合乎铁路局的要求,发生偏重、端重、集重、超重或捆帮加固不良等现象,就要返回来重装,这种车叫做“返厂车”。
一九六三年上半年以前,这种车在北部站每月要出一、二百辆,每一辆由灵山站退回重装,平均需要三十多小时。一九六二年因为出现“返厂车”给国家造成近三万元的损失;至于货物不能按时运到使用单位而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计。
一九六三年五月,组织上确定我和其他五个同志做专职的监装员(监督装车),九月份又号召我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消灭“返厂车”。当时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钢材按时发运到全国各地,加速社会主义建设,那有多好啊!可是有不少人都认为“返厂车”是消灭不了的。他们说:“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哪能车车装得好呢”;“出现返厂车不光是我们的事,路局、厂矿都有责任,我们再努力,其他方面不努力也不行。”我一听这些话就没有信心了,特别是有些老工人也说不行,我一个新工人要想消灭“返厂车”那更是妄想了。
有一天孟站长找我谈话,问我对消灭“返厂车”有没有信心,我说:“够呛”。孟站长启发我说:“小王!毛主席著作帮助你解决了思想,也能够帮助你消灭‘返厂车’,你应该学一学《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篇文章我过去学过,但没用上,这次我带着问题学,受到很大的启示。毛主席说:“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两段话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想:对消灭“返厂车”没有信心,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到实践当中去,不了解情况,没找出它的规律性,怎么能有把握呢?车是人装的,只要我们参加到实践中去,认真进行监督和检查,把产生“返厂车”的原因找出来,纠正这些毛病,不就能够不出“返厂车”了吗?我在毛主席哲学思想的启发下,找到了消灭“返厂车”的方向,下决心和同志们共同努力,坚决消灭“返厂车”。
从深入实际入手
最初我当监装员时,有三怕:一怕爬车帮,二怕爬车里,三怕爬车底。没有深入到实践中认真进行监督和检查,只是走马观花,从表面上看一看游间,摇一摇车帮,没有问题就算了。这样发出去的车,怎能不出“返厂车”呢!
以后,我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到各个装车场去,认真负责地进行监督和检查工作,装车以前到车场去指导,装完以后全面检查,不仅看表面装得怎样,还要爬到车里看里面装得怎样,对雨布苫盖的车辆检查得就更细致了。这样发现了很多过去没有发现的问题。比如有的厂装的板材,从外表看雨布苫盖得没啥问题,可是把雨布揭开一看,问题还不少,不是雨布支架折断,就是雨布被支架的立柱尖磨破了,这样容易漏雨,就要被返回;更重要的是板材被雨淋了会生锈,给国家造成损失。还有的厂子常常把短的钢材装在底层,长的装在上层,表面上看装得很整齐,车辆一开动起来,底层的短钢材容易滚动,造成偏重或端重,容易出事故;有一种车往往是车上、车里装得都没有问题,但由于下部车门钩没划好,或者当时虽然划好了,货物装完后又挤开了,也要被返回,而这个问题必须钻到车底下才能发现。发现这些问题以后,我就及时和装卸工人商量处理好,“返厂车”比过去减少了。
发动大家想办法
深入实践,认真进行监督装车,“返厂车”比过去减少了,可是我和群众的关系却紧张起来了。往往在我发现问题、提出重新装车的要求时,有些厂矿的运输员和装卸工人认为是“挑毛病”、“找麻烦”,不予处理。当时我思想很苦恼,我想:同志们反映我太“严”了,严格一些究竟对不对呢?没“严”以前总出“返厂车”,“严”了以后,“返厂车”减少了,可见“严”还是对的,为什么对我有意见呢?想来想去,也找不出原因来。正在这个时候党支部书记找我谈话,启发我要学习毛主席的辩证法思想,对自己的工作也要一分为二,并且要学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于是我又重读了《矛盾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照一下自己的工作,确实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比如,我过去检查车辆时,发现问题不是耐心说服,讲清道理,而是硬不准人家发车,弄得面红耳赤,好事没办好。出现“返厂车”要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但我只是自己知道,没有向群众做宣传解释。这说明我缺乏群众观点,没有发动群众的力量共同来消灭“返厂车”。
思想有了提高,行动就有了转变。从这以后,我主动地加强了和路局驻厂员、检车段的检车员的联系,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及时把领导的指示要求向他们作传达,发挥他们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路局驻厂员都是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我向他们请教,他们也耐心地帮助我。我还主动去各厂访问,征求他们对我监装工作的意见,同时把怎样装才能不出“返厂车”的体会告诉他们;检查发现问题时,也不象过去那样态度生硬了,而是耐心解释,以理服人,和有关人员商量改进。这样做了以后,路局驻厂员和各厂都很满意,在消灭“返厂车”的问题上都积极想办法了。
找到病源才能药到病除
由于深入了现场,又改善了和厂方、路局的关系,在我这个班,“返厂车”由每月二、三十辆降低到一、二十辆。但达到这样程度就再也降不下去了,不管怎样细心检查,也不能消灭。我又有些灰心了,心想:我每天东跑西奔,车上车下的干,使了这么大的劲,还没有解决问题,究竟能不能消灭“返厂车”呢?这时我又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实践论》,领悟到对于工作的环境和内容没有规律性的了解,就不能取得工作的胜利的道理。我过去虽然深入到实践中去了,但掌握了一大堆感性材料,却没有把它进一步上升到理性,找出它的规律。所以虽然费了很多力气,但只能零星解决一些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返厂车”。这么一想,深深感到自己还没有完全按毛主席的教导去做,只是做了一半,这怎能把工作彻底做好呢?于是,我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下功夫研究装车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到车辆厂学习有关车辆构造的原理,向老工人、向路局驻厂员学习装车的经验;另一方面,具体分析经过监督装车以后出现的“返厂车”,反复思考、总结经验,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一步一步透过现象认识了本质,逐步摸出一套装车的规律。
从车的品种来看,不同种类的车,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装,五十吨重的车皮,因为钢材的长度和车体差不多,一般不会有问题。但三十吨重的车体较短,中梁容易下沉,必须在产品规格上加以限制,在装短小钢材时,必须两截装车、中间搭头,使车厢两端的空隙达到最少限度,否则就容易造成集重;装铁帮铁底的车时,必须在底层填上枕木,这样才能使钢材稳稳地压在枕木上,行车时不滑动。路局对枕木的规格有一定要求,但各厂往往忽视这个问题而造成“返厂车”。
从钢材的品种来看,不同种类的钢材,也要注意不同的装车方法,违反了也不行。如大型厂的重轨,每一根重二吨半,必须一根挨一根的装,车帮两端的空隙必须一样宽,差一点就要造成偏重。中型厂的品种较多,有角钢、槽钢、元钢、鱼尾板等,规格不一,混装时必须长短均匀开,否则就要偏重、端重、集重。矽钢片、镀锌板怕雨浇,要蒙雨布,雨布的搭头方向必须按风向来确定。支雨布的支架不牢固、靠支点的雨布没垫好,也要造成“返厂车”。
掌握了这些规律性,就找到了造成“返厂车”的原因,工作主动得多了,监督装车时,在关键环节多下力量,“返厂车”消灭得很快。但在大型十五道和小型八道两条线路上装出的车还是老样子,每发走一批总要退回一、二辆“返厂车”。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一时也找不出原因来。我又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和这段话一对照,我认识到工作上还有问题。过去,我只是孤立地研究“返厂车”,没有把它和有关的事物联系起来综合分析。我开始想到线路是否有问题。走到大型厂十五道口,顺着轨道望去,原来是一段歪曲线,凡是歪曲线,道轨大部是一边高一边低,毛病是不是就出在这上面呢?我和大型厂的装卸工人装了几辆做试验,问题果然在道上面。原来凡是在歪曲线或在道岔子的铁路线上装车最容易发生偏重、端重,在当时还不容易发现,因为线路是一边高一边低,车停在这样线路上也是一边高一边低,装车时因为弹簧的作用显不出偏重来,但车辆运行起来,走到平行的线路时,就显出偏重来了。以后,凡是在这二个路线上装车时,我们就把道轨高的那边的弹簧压靠,低的那边弹簧稍微放松一些,偏重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样,我所管理区域的“返厂车”也就消灭了。
取得这一点点成绩,完全是党和毛主席的教导,党组织的培养和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消灭“返厂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毛主席的哲学著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掌握了它,工作就会有方向、有办法,就可以使精神变成物质。今后我一定下决心好好学习,认真改造思想,把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更好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在生产新高潮中作促进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