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我国植物学工作者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学研究获得重大成果
把野生油瓜培育成家生油料作物
油瓜是一种高脂肪高蛋白的油料作物,目前已在云南南部和中部地区栽培推广
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学工作者,通过引种、驯化,完成了人工栽培油瓜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已开始推广到农、林生产部门,进一步进行生产性的试验和推广。
油瓜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热带野生油料植物,生长在我国南部热带森林的许多低湿荫蔽的地方。一九六○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连续进行了把野生油瓜变为家生油料植物的研究工作,摸索到了人工栽培油瓜的实际可行的方法。目前,云南南部和中部地区,推广油瓜栽培的国营农场、林场、边防军连队,已发展到近二十处,种植面积达数百亩。其中有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分散种植的,有在较大的面积上集中种植的。景洪县国营勐旺林业试验场去年在二百五十亩土地上,种植了七千多株油瓜,大部分生长良好,最高的植株已达五米。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双版纳某部,近几年也在一些田地里和零散的土地上,种植了六百多株油瓜,大部分开花结果,有些植株已结果一百多个。滇南和滇中的墨江林场、化稔农场等都在近几年试种了不少油瓜。西双版纳地区的一些傣族农民,也利用房前屋后的一些空地种起了油瓜。
为了普及油瓜栽培方法,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经常给种植油瓜的单位寄送种子和有关技术资料,经常派研究人员送技术上门、住在试种油瓜的单位,和农场工人、边防战士、傣族农民一起劳动,手把手地教他们栽培油瓜的方法,直到教会为止。驻西双版纳的边防部队常常派人到植物园学习栽培油瓜的方法,植物园采取讲课和参加栽培操作相结合的办法,为他们培养了许多栽培油瓜的人员。去年,勐醒农场试种一百四十多亩油瓜,试种中碰到不少困难,植物园的负责人、植物学家蔡希陶,先后十多次到数十里外的这个农场,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问题。
把野生的油瓜变为用人工栽培,是植物学工作者使植物学研究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负责油瓜研究工作的植物学家蔡希陶,早在一九三三年就在现在的屏边苗族自治县,发现了野生的油瓜。但是,当时的植物学研究走着资产阶级道路,植物学家们没有重视油瓜对农、林生产的经济价值,也没有作过什么研究。一九五九年起,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植物学为生产服务的方针指导下,把人工栽培油瓜列入了重点研究项目。植物学工作者为探索油瓜的生活习性和栽培方法,先后派出了数十人,几乎走遍了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采集了一万多枚野生油瓜的种子和移植了一些野生的油瓜来作试验。由于开始不熟悉这种热带野生植物的习性,有的播种太深,空气、水份不足,出苗率很低;有的荫蔽不适当,缺乏阳光,发育不良或被晒死;有的因缺乏热带森林中丰富的有机肥料而成长不好。他们把霉坏的种子从土中刨出来研究,对植株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不断地根据油瓜的生活习性,从水、土、肥、阳光、温度等各方面来改进栽培方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探索到了油瓜的生长特性,掌握了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管理等一套实际可行的栽培技术。本来,野生的油瓜需要两三年才能开花结果,经过人工栽培,八个月就可开花,第二年就可结果;野生油瓜的结果量只有一二十个,经过人工栽培可增加到五十至一百数十个。人工栽培油瓜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是突破插条繁殖关。油瓜是雌雄异株的,雄株不会结果,用种子来繁殖油瓜,种一千株差不多有五百株是雄的,能结果的不到一半,并且,用种子繁殖的油瓜变异性很大。因此,不解决繁殖问题,油瓜就无法普遍推广。最初,他们企图从种子的外形和化学反应来鉴别雌雄性和控制雌雄株的比例,但是没有成功;后来他们根据植物的无性繁殖规律,从已知的雌株上采取正在发育阶段的枝条作插条繁殖,经过数年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控制它的雌雄株比例,大体每千株油瓜只要两百株雄株授粉,其余的都是可以开花结果的雌株。插条繁殖的成活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用插条移植的油瓜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能成活并且生长良好。这样,使油瓜的推广种植,有了实际的可能。
目前,人工栽培油瓜的科学研究工作,已从试验园地的试验,开始推广到生产单位。但是,群众性的推广种植还没有开展。植物学工作者还没有认真总结群众中有过的栽培油瓜的经验,也没有在群众中建立推广种植的样板田。这方面,还需要植物学工作者继续进行许多工作。同时,许多人对这个新事物的重要价值和栽培方法还不够了解。有的地方满足于这几年油料增产,不重视这个新的油料品种;有的单位由于不了解栽培方法,怕推广不成功会赔本。已经推广的生产部门,在推广经费、土地、劳动力安排和科学研究部门的协作关系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推广种植的面广,工作量大,科学研究部门既管研究、又管推广,也感到力量不足。看来,要把人工栽培油瓜的科学研究成果,逐步运用到生产上去,党政领导机关如何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总结群众经验,在群众中建立推广移植的样板田,及时解决科学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协作关系等等,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附图片)
油瓜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热带野生油料植物,生长在我国南部热带森林的许多低湿荫蔽的地方。一九六○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连续进行了把野生油瓜变为家生油料植物的研究工作,摸索到了人工栽培油瓜的实际可行的方法。图为植物工作者在观察油瓜的成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朱于湖摄


第3版()
专栏:短评

植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把野生的热带油料植物油瓜引种驯化,使它成为可以由人工栽培的家生油料植物,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新的油料植物品种。这是我国热带植物学家为发展国民经济服务、为人民的吃、穿、用服务的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植物学是揭露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使植物资源更好地为社会生产、为人民的生活需要服务的一门科学。这就是说,研究植物的科学人员,不仅仅要去发现、认识植物生长、发育、遗传等等的规律;同时还要运用这些规律,改造植物,使它为人类服务。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第一步的研究工作,谈不上利用,但如果只做了前一步工作,而不考虑利用,也不会有所发展。
从无比丰富的植物资源中,挖掘和提供人民的吃、穿、用的新品种,应该是植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学工作者,几年来,研究了好几种热带经济植物和野生植物,油瓜就是其中的一项。从一九五九年到现在,他们对人工栽培油瓜进行了研究和推广,找到了把这种野生植物变为家生植物的规律,不但在云南的热带地区已有种植,在全国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也做了一些试验和推广,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植物学研究必须同实际结合,不能仅仅局限于试验室里,只研究一些前人没有发现过的奇花异草,研究一些花草的分类、生理、解剖等等;而要从大自然界中,从千千万万的野生植物中寻找对发展国民经济有价值的品种,进行研究工作。要使有价值的野生植物,从野生变为家生、从迟生的变为速生,从低产的变为高产。要运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条件,大大地扩大植物学为人类服务的范围,丰富植物学研究的内容。这是植物学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有些植物研究人员认为,现在林业、农业、园艺及其它一些经济作物都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自己只能研究一些马上不能利用的植物,怀疑自己的工作能有多大价值。这是不对的。油瓜,就是从这中间发现出来的,说明在植物界仍有许多新的资源可以挖掘。也有的人认为让植物学研究为生产服务就是降低了身份,或者认为这不是植物学家的事,而是农、林业生产部门的事,这种思想也是不对的。人民群众殷切企望于科学家的是他们的科学成果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科学家的革命化,集中表现在科学与人民、与生产的关系上。为生产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植物学研究工作证明,植物学为生产、为人民经济生活服务的道路是十分宽广的。问题是要有正确的方向和方法。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做出了良好的成绩,值得所有植物学研究工作者借鉴。


第3版()
专栏:

云南部队积极带头种油瓜
他们已经吃上了油瓜榨出的油,都说,比花生油还好
西双版纳驻军,听到科学工作者们介绍说:油瓜是野生油料植物,每家只要种一棵,一年就可得油五、六斤,栽培得好,可得油十多斤,人们都称它是“油王”。大家便想着手试栽。
一九六一年三月,昆明部队司令员秦基伟来到了边疆。他路过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时,向科学工作者们作了详细的调查,了解了油瓜的种植情况。经过具体研究,当即号召部队学习植物园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进行认真的栽培。他特别强调要大家成为科学工作者推广先进科学的有力助手,在人民群众中起带头作用。
各单位立即响应号召,召开党委会议,作出具体布置,并抽专人去热带植物园学习。驻孟连部队抽出五人,分两批先后在植物园学习了栽培技术。他们在研究所的课堂里学理论,在园林中由科学工作者带领进行实际操作。十几天以后,他们回到部队又当小教员,分头开办了训练班。大家掌握了栽培基本技术后,便在林区挖坑、积肥、修林,作好了准备工作。
驻孟连部队的领导又派人翻山涉水,找回野生油瓜种子一千多颗。团长丁振光、副团长李贵清亲自选种、施肥、浇水。他们和干部战士们一起,侍弄着油瓜幼苗的成长。
油瓜栽下去以后,藤叶茂盛,但是二十多亩油瓜林中,只见开花不见结果。部队领导干部下连检查工作时,常到油瓜园中和战士们一起总结经验,大家体会到:原来的栽培方法,不能保持适当的湿度。他们原来以为供油瓜攀藤的树越大、枝越密越好,实际上这样的树不能使油瓜受到足够的阳光照晒,影响生长。他们又和科学工作者共同研究改进了上述栽培方法,又解决了控制油瓜雌雄株的难题。
孟连部队的油瓜,在第二年就开始结果了,第二次收获就能在一棵油瓜上摘取百多个果。
由于战士们的辛勤劳动,精心栽培的油瓜,开花结果,茁壮地成长,有力地证明了科学工作者们研究的成果。孟连部队在一九六三年收获了油瓜,一九六四年他们收瓜后榨油二百多斤。大家品尝后,油瓜所榨出来的油味道纯正,很似猪油。
几年来,西双版纳驻军在栽培油瓜方面取得了初步的良好的收成。
孟连部队将油瓜榨出的油,装成小瓶,分送给有关单位,吃到油瓜油的人,异口同声称赞:比花生油还好。部队领导召开了种植油瓜的现场会,推广了种植技术。驻地附近的傣族同胞,也来索籽种要瓜藤,请部队介绍经验,一个扩大种植油瓜的准备工作正在西双版纳部队中进行着。
(本报记者 安枫)


第3版()
专栏:资料

油瓜
油瓜是热带森林中一种野生的藤本油料植物,又名油渣果、猪油果。油瓜的自然分布地区在北纬二十四度以南直到赤道线附近。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云南西双版纳、河口、芒市和广东、广西等省部分地区,从拔海几十米的湿热河谷到拔海二千米的温凉高山,都有野生的油瓜。油瓜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广,适宜栽培油瓜的地区比自然分布地区广阔。凡是海拔高度在一千六百米以下、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摄氏零下二度的地区,包括我国长江以南的浙江、江西、四川、贵州等省的不少地区,都可以栽培油瓜。
油瓜是一种高脂肪、高蛋白的油料植物,营养丰富,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瓜结的果象小西瓜一样,每只油瓜有六颗种子,种子有鸭蛋大,因此,人们又称它为“瓜子王”。剖开一层种子的外壳,里面有二至三片肥厚长大的种仁,每片种仁差不多有半片熟鸡蛋大。种仁的含油量高达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比黄豆的含油量高两倍到三倍以上;比油菜籽的含油量高半倍到一倍;比花生的含油量高半倍到两倍。用种仁加工成的油,清澈明亮、清香味美;凝固后油质细腻、状如猪油,吃起来味道也和猪油差不多,因此,它又博得了“猪油果”的称号。种仁加工取油后的油渣,仍然含有百分之七十多的蛋白质,比黄豆的蛋白质含量高一倍左右,可做味美而富有营养的食品,质量可与富含蛋白质的牛肉、鱼肉媲美。
油瓜在植物分类学上和南瓜、西瓜同属一科,但雌雄异株。油瓜的雄株只开花、不结果,雌株每年开花结果两次:第一次,三至四月开花,七至八月成熟;第二次九至十月开花,第二年一至二月成熟。野生油瓜每年结果一二十个,产油一二斤;人工栽培的油瓜,每株每年一般可结果三十个到八十个,产油三至八斤;栽培较好的,每株每年可结果一百几十个,产油十多斤。每家如果栽培两株油瓜,每年就可得油五六斤到十五六斤,管理较好可得油二十多斤。油瓜还具有不与其他作物争地、争肥和花费劳动力很少等优点。油瓜在房前屋后和零散的土地上都可种植,结果的年龄可长达七八十年,只要一次栽培,就可得益数十年,每年每株油瓜的管理只需花几个劳动日,并不耗费很多劳动力。
人工栽培油瓜,过去没有正式记载。我国植物学工作者从一九五九年以来,经过数年的研究和试验,已摸索出了油瓜的生长特性、掌握了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管理等一套实际可行的栽培方法,并通过插条繁殖控制了油瓜的雌雄株比例。人工栽培油瓜,可用播种育苗,也可用插条、压条等方法繁殖,用种子繁殖油瓜,以选用新鲜种子为好,成熟三个月后的种子发芽力就降低;用插条方法繁殖,以每年三至九月期间成苗率最高。野生油瓜两三年才开花结果,人工栽培的油瓜最快的八个月就开花,第二年就可结果;结果数量也由野生状态的一二十个,增加到了六七十个到一百几十个;有些油瓜经过人工栽培后,出现种子壳变薄、种仁增厚、种子、种仁数量增多的情况,有希望培育成更适合人们食用需要的优良品种。目前,我国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浙江、四川、江西、贵州等省区,已有一些地方在试种油瓜,云南南部的一些国营农场和林场,已开始了人工栽培油瓜的推广工作。


第3版()
专栏:

多快好省地培养技术人材
天山林业学校,是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国营天山机械林场办的学校。建校六年多来,学校坚持实行了半工半读,既完成了林场生产任务,又多快好省地培养了大批林业技术工人和管理干部。
阿旗林业技术人材缺乏,一九五八年,全旗只有五个中、初级林业技术人员。从全旗和天山林场的发展来看,光靠全日制中专来培养技术力量,是供不应求的,只有实行以场办校、以校生产、半工半读,才能多快好省地培养林业技术力量。
以全日制中专的扎兰屯林业学校为例,培养一个中专毕业生,除基建费外,仅助学金、实验实习费、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等几项费用就需要一千三百多元。而天山林校培养一个中专学生只需要人员工资和少数设备费共约三百五十元。学生不需要助学金,学生生活费和学校公务费由学生劳动收入解决;实习实验可与本场生产相结合,节省了路费和设备购置。就是教职员工的工资,也可以从全校的劳动所得中得到补偿。
以场办校,也充分发挥了生产部门的办学潜力。天山林校办学六年多以来,除一九六○年和一九六四年,由林业事业费拨给四万元,用于基建和购买部分仪器外,专门拨给的教育经费只有几千元。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四年,学生共参加林场造林劳动五万零三百零六个劳动日,收入七万一千九百九十六元,用这笔钱支付了学生的生活费,解决了学生的学习费用和公杂费开支。用一笔林业事业费,兴办了林业和教育两项事业。林场的一套机构,既为林业生产服务,又为教学服务。造林生产忙季,林场职工和学校师生全力投入生产;忙季过后,林场职工则抽出力量为教学和师生生活服务。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国家的教育经费开支,也减轻了学生的家庭负担,而且同样地为国家培养了林业技术力量。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工作组


第3版()
专栏:

普及农村教育的好制度
我们庄河县的小学,一九六三年已发展到二百八十九所,在校学生七万多人,比解放前增长三倍多。但据一九六四新学年招生之前的统计,校外仍有将近半数学龄儿童不能入学,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贫农下中农子女。上述情况说明,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普及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这是由于我们过去没有很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看不到群众的办学要求和办学的潜力,只重视国家办学的一条腿,只办全日制一种形式的学校,不能适应广大群众,尤其是贫农下中农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普及教育,全由国家包起来是负担不起的,同时,只实行一种教育制度、办一种形式的学校,也不能照顾到所有群众的学习要求。
一九六三年,我们根据群众的要求,试办了多种形式的耕读小学,如半日班,早、午、晚班,还有一揽子班或包教保学等学习形式。一九六四年,我们县除了公办学校招了两万零三百多名儿童入学外,还发动群众,办了一千二百六十二个耕读班,吸收两万七千多名儿童参加学习,学龄儿童入学率由一九六三年的百分之五十一点九,上升到百分之七十八点九。
这些耕读小学学生,如果完全由公办全日制学校招生来解决,就需要增加六百一十一个班(每班按四十五人计算),国家每年就需要增拨教育经费五十四万九千九百元(按每班九百元计算),平均每人需要二十元;而我们全县的中小学教育经费,现在国家每年只能拨给二百多万元。我们一个县每年就需要增拨这么多教育经费,一个省,甚至全国,那数字就更大了。因此,目前完全依靠国家办学还是不可能的。
办耕读小学,情况就不同了,这种学校办学经费开支很少。根据我们在黑岛公社的调查,由于耕读小学因陋就简,勤工俭学,大部分耕读小学的学生,国家不花一个钱,小部分学生,国家补助很少一点钱就够了。因此,培养一个公办学校学生的费用,就可以培养三个、四个甚至更多耕读学校的学生。
所以,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大办耕读小学,既普及了小学教育,又减轻了国家和学生家庭的负担,是多快好省地普及教育的重要途径。
辽宁省庄河县文教局 金凯


第3版()
专栏:

牧读学校提高了牧区儿童升学率
我家住在内蒙古游牧地区。游牧地区的特点之一是,地区辽阔,居住分散,流动性大。拿我们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公社岗更西队来说,在一年当中,必须搬四次家,如果加上走“敖特尔”(远出流动放牧),搬家次数就更多了。搬到新的草场以后,住得也是稀稀落落的,一户一个沙窝,一户一块草滩。在这种环境下,怎么办学校,我们走过弯路。
过去,由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从牧区实际情况出发,强调集中办学,因此,国家虽然在牧区办了不少学校,并且还补助了不少助学金,但学龄儿童入学率却很低。贫苦牧民意见很大,他们说:“孩子离家太不放心;花钱太多念不起”;还批评有些只读书,不参加劳动的学生:“男的拿不起套马杆,女的不会做针线活,不象个草地上的人。”
一九六四年上半年,党中央提出了推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教育制度的指示。旗党委根据党中央这一指示,提出了在牧区兴办半牧半读小学。这一指示得到劳动牧民的热烈欢迎,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三个牧业公社共办起二十六所牧读小学。这种学校的特点是学生一面读书,一面放牧;教师流动教学。牧民走到哪里,教师跟到哪里,教师按自然营子定点。每到一个点,教师吹起“海螺牛子”(一种传音很远的号角),把学生集中到一家贫苦牧民的蒙古包里上课。教师到下一站去上课,这里的学生就参加劳动,亦牧亦读。牧民亲热地称呼牧读小学是“咱们的学校”。
这种牧读小学办起来以后,牧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迅速上升,其中办学较多的两个公社,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劳动牧民说:“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牧区教育。”
现在,从我家的情况谈谈牧读小学为什么深受牧民的欢迎。我的孩子已经十岁,按说该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可是去年才入学。因为学校离家太远,夏季相距四十里。冬天,要到更远的地方放牧,学校离家八十里。让七、八岁的小孩到这样远的地方去住校,实在不放心,尤其是老年人特别爱孩子,不愿意小孙孙离开身边。有了牧读小学,这个问题解决了,我的孩子背起书包上学了。我的老父亲跟我算了一笔账,他说:“你侄子上全日制小学的时候,国家每年给他三十来元的助学金,咱家每年还得拿四十元伙食费、二百个烧柴,加上书籍纸笔等花销,一年得一百多元,这个孩子入牧读小学,只买书籍文具就行了,国家省钱,咱也减轻了负担。”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文教科 巴图


第3版()
专栏:

这些孩子不会忘本
解放前,我们长治县的农民生活很苦,大多数人以糠菜度日,对孩子上学念书的事儿,想都不敢想。解放后,特别是公社化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社员生活的改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全县基本上实现了乡镇有中学,大村有完小,村村有初小。学龄儿童入学的达三万八千多人,占学龄儿童总数四万一千多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但是,由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阶级观点不明,办学方向不亮,只想办全日制一种形式的学校,因此,办得不多。百分之八十五的村庄没有完小,孩子们不能就近入学,一般的要跑六里左右,少数的要跑十里之远。出村上高小,家长有三怕:冬天怕雪,夏天怕河,禾高怕狼。有些人想索性让孩子参加劳动,但又觉得自己当了一辈子“瞎汉”,怎能还让孩子“睁不开这只眼”;有心让孩子也上地也念书吧,又没有这号学校。因此,每年入学的不少,但坚持读完六年的却不多。多数儿童只能念初小,不能上高小。据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学年初统计,全县共有四年级毕业生六千一百多人,升入高小的只有三千七百多人,占百分之六十左右。这些毕业生中的贫农下中农子女只有百分之五十二升入高小。就是入了学的,流动面也很大。据贾掌、东和两所完小统计,一九六二年升入高小的一百八十多人,而到一九六四年暑期只毕业了一百二十多人,占入学时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六。从阶级斗争和发展生产的观点来看,我们县的教育事业还远远不能适应需要。
根据三大革命的需要和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遵循党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与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精神,从去年十月份起,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办起耕读高小四十八所,高、初小复式十三个班(组)。共招收了一千五百四十多名学生,其中,贫农下中农子女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这就使一九六四年学生升入高小的比例,由原来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普及六年制小学教育,打开了一条途径。赵村公社太义大队去年初小毕业了三十一名学生,除四名升入全日制高小外,其余二十七名均因种种原因不能入学。本村办起耕读高小后,上学很方便,就有二十五名先后报名入了学。
举办半耕半读学校,便于培养学生成为新型劳动者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学生入了耕读学校,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学习和劳动紧密结合,从小就可以培养他们的劳动观点和集体观点。屈家山公社辉河耕读高小,去冬在保证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了清除秸秆、拾茬子、打圪垃等劳动,还拾粪三千多斤,劳动中个个争先恐后。贫农下中农称赞说:“这些孩子长大了,一定忘不了本。”八义公社东坪大队耕读高小大部分学生会写一般条据。群众反映说:“耕读学校适合庄户人的口味!”
中共山西省长治县委员会
山西省长治县人民委员会


第3版()
专栏:编后

再谈好在哪里?
上两期专栏里登的许多来信,证明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学校的好处之一,是能使更多青少年入学学习。今天发表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工作组和庄河县文教局金凯同志的来信,进一步说明了这种新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家开办更多的学校。这就使入学和办学的很多矛盾,一举而得到了解决。
衡量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学校好不好,首先要算政治账,以后我们将要逐步讨论这个问题。其次要算经济账。这两封来信告诉我们:半农半读学校,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劳动;教师一面教书,一面劳动。师生劳动收入可以解决大部分学校经费。这样,国家办一个全日制学校的钱,就可以办三所、四所甚至更多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国家供一个全日制学校学生的钱,可以供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学生。这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统计,但很值得大家重视。
我们国家有六亿五千万人口。我们的底子又是“一穷二白”。要使我国的经济和文教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就必须处处贯彻执行多快好省的方针。文教事业的发展必须建筑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如何既不脱离生产基础,又能迅速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出大量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知识的劳动者?半工半读和半农半读的教育制度,是多快好省地实现这个任务的光明大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