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学术研究

稳产高产和农业机械化
项南
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四年间,我们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在农村实地考察了农业机械化问题。从广东、广西到内蒙古和黑龙江,一共看了九个省、区,这当中,有地少人多的地方,也有地多人少的地方;有精耕细作的地方,也有耕作粗放的地方;有集体经济比较强的地方,也有集体经济比较弱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情况,证明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科学论断,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
这次考察,对于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中能够起多大作用,在地少人多的地方要不要实行机械化,机械化究竟能不能增产,经济上合算不合算,实行机械化的速度是慢一点好还是快一点好,农业机械化后会不会发生劳动力“过剩”等等问题,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认识。
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
中南五省,是人多地少的地方。在这次调查中亲眼看到的大面积高额丰产单位,生动地显示出我国农业生产的巨大潜力,也显示出农业技术改革的巨大作用。
这些高额丰产单位,已经不象一九五八年那样,只是出现在几亩试验田、几个生产队,而是出现在整个公社、整个县、整个专区的大片土地上。湖北省的黄岗专区,广东省的佛山专区,就是大面积丰产的典型,也是迅速向稳产高产前进的典型。
黄岗专区的新洲县,是个棉花集中产区,棉多粮少,历来靠国家供应粮食。但是一九六三年却获得粮棉大丰收,棉花产量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五十六。在全县二十多万亩棉田中,亩产皮棉一百斤至一百五十斤的,就有十三万多亩。粮食增产更加突出。不仅作到完全自给,还给国家上交三千七百多万斤小麦和大米。其它的农副业生产,如油料作物、生猪、渔业、烟叶、莲子也获得全面大丰收。这个丰收局面的出现,是贯彻执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结果,是贯彻执行了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方针的结果,是扎扎实实抓了各项措施的结果。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抓了生产力的发展,把水利、良种、农业机械、精耕细作和提高复种指数都认真抓起来了,而且大力地抓了农业机械。这个县到一九六四年初,已拥有排灌动力机械二万一千四百多马力,水泵七百多台,脱粒机五百多台,轧花机一千四百多台,米面加工机械七百多台,油榨七十多筒,拖拉机六十四个标准台。他们从排灌入手,首先解决旱涝保收问题,然后又用排灌动力发展油坊、粉坊、碾米坊、轧花坊,实行综合利用。“四坊”一发展,不仅农业机械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农村经济也活跃起来了。生产队手里有了油饼,有了饲料,养猪就多了,肥料就多了,产量也就高了,因而公共积累和对国家的贡献也就多了,真是“一多十多”。公共积累增多,促进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机械的发展,又促进集体经济的更加巩固。
广东省佛山专区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一九六三年也获得了空前的丰收。这个专区的南海县,更是一个粮食产量逐年稳定上升的好典型。这个县在一九六三年前的五年中,包括一九五九年后的几个灾害多、困难多的年头,粮食产量一直是增长的。请看下表:
年份 单产(斤) 总产(亿斤)
1959 432  3,544
1960 688  3,608
1961 741  3,613
1962 750  4,159
1963 973  5,249
一九六三年,遇到了近几十年来最大的旱灾,但是获得了最好的收成。全县五十二万亩水稻,平均亩产九百七十三斤。什么原因?南海县的同志说,主要是生产条件变了。他们还说,只要人的精神面貌改变了,那么,生产条件改善多少,粮食产量就能增长多少。他们对于水利、肥料、机械、良种、密植等方面都抓得很紧,而还特别抓了机电排灌这一措施。这个县电力排灌站,一九五九年只有十个,一九六三年已发展到三百六十二个。一九六三年年底,南海县已拥有拖拉机一百四十八个标准台,柴油机三十多台,轴流泵四百九十多台,排灌站三百六十多个,农用电力设备达到二万八千多瓩。
事实证明,机械化能够做到稳产和增产。湖北省的黄岗专区有很多公社由于农业机械发展得比较广泛,不仅耕得深,耕得及时,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加上水和肥这两项措施,便使农业生产面貌改观:旱地变水田,粗耕变细作,低产变高产。
可见,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走向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
人多地少的地方需要机械化
新洲和南海的稳产增产的经验,回答了人多地少的地方要不要实行机械化的问题。在地多人少的地方,例如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要实行机械化这是没有什么争论的。但是在地少人多的地方,看法就不一致了。例如新洲县平均每人只有一亩半地,南海县平均每人不到一亩地。有的人便以为这些地方不缺劳动力,不缺耕牛,机械化、电气化可以放慢一步了。实际情况怎样呢?如果让我们的农业生产老是停留在过去的低水平上,停留在手工劳动的基础上,那么,现在这点人力、畜力是可以勉强对付的。如果要抵抗住象南海县一九六三年连续干旱一百多天那样严重的自然灾害,要想发展多种经营,进行精耕细作,要想较快地发展农业生产,较快地提高商品率,要想在一亩地里打出几亩的粮食来,那么,现在这点人力和畜力就非常紧张了。新洲县过去棉、麦两熟,每亩地只用二、三十个工,现在实行精耕细作,就需要七、八十个工,差不多增加了两倍。用工增加这么多,靠增加劳动力,没有这么多的人,靠提高劳动强度,又不能持久。怎么办呢?出路就是发展农业机械,把提水、脱粒、碾米、磨面这些最费劳力的活交给机器去完成,腾出劳力去搞精耕细作。特别是提水这一项,在我国南方,经常是农业生产中花费劳力最多、矛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在丘陵地区,常常要用一大半劳力来车水抗旱,而且顾了车水,顾不了割麦,顾了割麦,顾不了插秧,顾了插秧,又顾不了棉田管理。所以,这个县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对于推行棉、麦两作、双季稻等增产措施总是阻力很大,即使勉强推广,由于劳力紧张,顾此失彼,也收不到增产的效果。现在有了排灌机械,比人工提水的效率增加了几十倍,因而安排割麦、脱粒、插秧、棉田管理等作业就主动多了,相互争劳力的矛盾也就比较好解决了,双季稻也推开了。推开以后,也有足够的水、肥和劳力,保证增产目标的实现了。可见,不发展农业机械,不提高劳动生产率,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就是能够达到,也只能在小面积上达到,不能象广东、湖北那样,在整个县、整个专区使得农业生产稳定地大幅度地增长。
我们在湖北和广东,都获得了这样一个相同的材料。在手工劳动的条件下,一个劳动力如果担负三、四亩地,亩产稻谷可达七、八百斤;担负五、六亩地,只能达到五、六百斤;担负七、八亩地,就只有三、四百斤了。相反的,如果有了充足的农业机械,一个劳动力即使平均担负十几亩、几十亩,也可以较好地做到精耕细作,获得较高的产量。可见,一个劳动力要在较大的面积上获得高产,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产量的增长,特别是稳定地、大幅度地增长,并非自然的恩赐,而是人和自然斗争的结果,是生产斗争的结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新洲和南海迅速提高产量的事实,充分证明了人多地少的地方同样要实行机械化。要不要实行机械化,是能不能较快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问题,而不是以地少地多来决定的。毛泽东同志说:“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通通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①这里指的是“一切”部门和地方,并不是指“人少地多”的地方。我国绝大部分都是人多地少的地方,如果人多地少的地方可以不搞机械化,那岂不等于说,我国农业可以不用机械化了吗?没有农业的机械化,还谈得上农业的现代化吗?
新洲和南海的经验,还回答了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如何找到一条迅速提高粮棉产量和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具体道路的问题。有的人一说到农业机械化,就想到拖拉机,就想到“耕地不用牛”。好象农业机械化,就只是解决用拖拉机耕地的问题,因而便得出结论说:南方地块小、劳力多,机械化可以慢一步。其实问题并不这样简单。我们所说的农业机械化,包括了排灌机械化、耕作机械化、植物保护机械化、农村运输机械化、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以及林业、牧业、渔业机械化,范围是很广的。问题是解决机械化,究竟要从哪方面入手。从哪里入手,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公式,只能因地制宜,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但一般说来,人少地多的地方,例如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内蒙古东部一带,从耕作机械化、运输机械化入手;人多地少的地方,例如在我国的南方,从排灌机械化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入手,可能是比较切合实际的。新洲、南海搞机械化,就是从“水”字入手,解决排灌问题,先做到旱涝保收,然后利用排灌动力,进行农副产品加工。由于他们在最费劳力的车水、脱粒、碾米、磨面、轧花、榨油等作业项目上节约了大量用工,也就是用农业机器解放出大批的劳动力,从而使生产队有力量保证农时需要,不误农时,实行精耕细作,开展多种经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使粮食、棉花的产量能够稳定地、大幅度地增产。目前报刊上有的文章说,使用农业机械只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产量;有的说,我国农业应当先抓水、肥,机械可以放慢一步。对于这些问题,南海和新洲发展农业机械达到稳产和高产的事实,已经给了最有力的回答。如果南海和新洲离开了机电灌溉,又怎么能够解决水的问题呢?水利化不能离开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也离不开机械化。机械化是“四化”的中心,如果把水、肥、机割裂开来,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任何农业产量的增长,都是综合措施的结果,是难以用单一因素来计算的。离开农业机械化来谈农业的出路是行不通的。正如列宁说的一样:“关于农业中使用机器的材料的意义,在经济学书刊中常常是估计不足的。”②
劳动力不愁没有出路
新洲和南海的经验,也回答了机械化以后会不会发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农业机械化最显著的作用,是保证农时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大量的劳动力。新洲和南海在机械化以后,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是怎么处理的呢?他们及时地组织到多犁、多耙、多中耕、多积肥、选种、防止病虫害等精耕细作的活动上;组织到上山下水、搞林业、搞畜牧业、搞渔业、开展多种经营的活动上;组织到修渠、修路、修塘坝、平整土地等农田基本建设的活动上。他们不但没有发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而且仍然感到劳动力的紧张。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由于“生产的规模大了,经营的部门多了,劳动的范围向自然界的广度和深度扩张了,工作做得精致了,劳动力就会感到不足。”③但是为什么又有人要大叫机械化以后要产生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呢?劳动力“过剩”的现象确实是有的。原因是这些人仅仅把机械化理解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可以“闲”一点,实行机械化仅仅是为了“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而没有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结果,机械化不仅没有带来增加产量、增加收入的好处,反而要多支出一笔机耕费用,并造成劳动力的“过剩”。但是,这除了说明这些人的认识上的片面和工作上的缺点之外,哪里能证明这是机械化的过错呢?如果我们采用新洲和南海的经验,用机械化来解决精耕细作、多种经营和农田建设劳力不足的矛盾,做到产量增加、收入增加、积累增加,那不仅不会发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反过来,还会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曾经教导我们:“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毛泽东同志又说:“这里还没有涉及农业机械化。机械化以后,劳动力更会大量节省,是不是有出路呢?根据一些机耕农场的经验仍然是有出路的,因为生产的范围大了,部门多了,工作细了,这就不怕有力无处使。”④新洲和南海的经验,已有力地证明,只要我们认真抓这件事,认真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办事,那么,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是不愁没有出路的。
这次调查的许多事实,特别是新洲和南海稳定增产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农业机械化在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中的巨大作用;它还生动地显示出,在毛泽东思想武装下的人民,一旦掌握了近代技术装备,能够产生多么巨大的威力;它也生动地显示出,当我国农业技术改革一旦成为全党、全民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议事日程的时候,我国农业将会出现一个多么光辉灿烂的前景。要不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是要不要贯彻执行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建设总方针的问题,也是要不要把我国农业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大农业的问题。农业机械化可以慢一步的理论对吗?不对!只有加速农业机械化,加速农业技术改革,才能有利于社会经济面貌的全部改观。
①《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第三三页。
②《列宁全集》,第十六卷,第四三六页。
③《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第六七四页。
④同上书,第五七八页。


第6版()
专栏:

生物的发展和人类对它的认识
方宗熙
生物的产生和发展
地球上到处有生命,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象花啦,草啦,鸟啦,兽啦,细菌啦,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这芸芸众生,对它们所在的环境是适应的。请想一想:这些生物是怎样来的?它们的这种适应性又是怎样来的?是不是一有地球就有这些生物呢?
过去,在漫长的时期中,曾经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说什么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上帝在几天里按照一定的目的分别创造的;说什么各种生物被创造出来以后,就按照上帝的安排来生活。
这种说法是与科学背道而驰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证明了,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有极其悠长的发展历史。现在知道,地球大概是在五十万万年前形成的。起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地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当然也没有任何生物。以后,地球在自己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才形成了地壳,出现了早期的海洋,于是才有了空气和水。这样,不知道又经过多少岁月,才出现了原始的肉眼看不到的生物。
人们从化石认识生物的发展史。最早的化石——古生物是一类绿色植物。这是藻类,是最低等的绿色植物。它们生存在距今约二十六万万年前。
大量古生物出现大约在五、六万万年以前。这全部是生活在水里的多细胞植物和动物。那时,陆地上还是一片荒凉,没有树木,没有昆虫,没有任何生命的活动。
人们从古生物的研究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即有自己的兴衰史。一些新的生物类型出现了,发展了,以后就走下坡路,而且大部分归于绝灭。在这生物发展的长途中,表现着客观的规律性。起初出现的生命总是结构比较简单的,细小的;结构复杂的和大型的生物,是随后逐渐出现的。例如,在地球的历史上首先出现的植物是水生的藻类,以后才有生活在陆上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动物的历史也这样:首先出现的是水生动物,例如海绵动物、腔肠动物和甲壳动物等,以后才有生活在陆上的蚯蚓、昆虫、蜘蛛等。
在动物中,先有无脊椎动物,以后才有脊椎动物。在生物分类上,人类属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历史现在已经大体查明了。我们人类的动物祖先,有一个阶段是生活在水里,类似鱼形动物。这是最早的脊椎动物。它们开始生活的年代距今约四万万年。
大约在三万万年以前,我们的类似鱼形的祖先才离开水到陆上来生活。这就成为两栖类。它们有四肢,有肺,能呼吸空气。
大约在二万万五千万年前,我们的动物祖先发展出更完善的结构:有较强健的四肢和较发达的肺,卵子的结构更细致、更完善。这是爬行类。
大约在二万万年前,我们的动物祖先的身上才长着毛。这是哺乳类。从这以后,它们不再是卵生,而是胎生,并且有更发达的肺和脑,有温热的血液,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后代。
大约在七千万年前,我们的动物祖先才发展成灵长类,成为攀登树木的能手。
古猿是我们比较直接的动物祖先,它们有发达的大脑,前后肢有一些分工,开始出现了“手”,它们生活在距今约一千万年前。大约在一百万年前,我们的动物祖先由于生活的需要,到树下来谋生,才逐渐发展成猿人。猿人继续发展,就成为现代的人类。
从以上简短的材料可以知道,生物是在地球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变化发展的。发展的主流是从水到陆,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少数生物类型到多数生物类型。世界上没有长生不死的生物,没有一成不变的物种。在那里,经常有绝灭,有新生;有斗争,有胜败。新的生物类型开始时总是很微弱,很渺小,但是在历史过程中,它们经常会逐渐发展,排斥旧的生物类型,而成为优势的种类。
这是什么道理呢?回答这个问题是进化论的任务。
对生物发展的早期认识
生物的发展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人类对生物发展的认识本身,也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首先,由于生活的需要,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多少世纪以来,人们观察了许多植物和动物的形态和习性,并在许多地区对生物资源进行了一些调查。这样就逐渐累积了分类的知识。后来经过林奈等人的工作,建立了分类学。林奈拟定了科学的分类,统一了生物的分类方法。
由于矿物的开采和道路的开凿,人们发现了一些化石。由于古生物对地层的鉴别很有价值,人们逐渐累积了古生物的知识。经过拉马克和居维叶对化石的研究,建立了古动物学的基础。
由于跟疾病作斗争的需要,也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人们解剖了许多动物的身体,也解剖了人的尸体。这样就累积了动物体结构的知识。经过弗沙里亚斯等人的努力,奠立了解剖学初步的基础。从此,人们认识了许多动物,虽然物种很不相同,它们却有许多共同的结构。
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生物学知识逐渐丰富了。在这过程中,就有一些学者例如布丰和拉马克,对生物的历史提出了一些看法。这就是早期的进化论。
按照布丰的见解,地球不是以现成的样子一下子出现的,而是通过逐渐演变的过程才达到现在的样子。他认为生物能够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一定变异,从而导致生物类型的变化。
拉马克接受了布丰关于物种可变的看法,也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在于环境。他认为适应是进化的基础,环境的变化引起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久而久之,生物类型就变化、发展。
在历史上,布丰和拉马克的进化论都没有取得胜利。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生产水平比较低,他们未能提出充分的事实来论证生物的进化。
但是,布丰和拉马克进化论的失败,在科学上还有两个深刻的教训。第一,布丰和拉马克都相信上帝在生物进化中有作用,他们都受当时形而上学的生物等级理论的重大影响。所谓生物等级理论,是从古代传下来的、跟宗教观点一致的论点。它主张生物可以按结构的复杂程度排列成一级一级的,是逐级上升的,而这等级是上帝安排好的。拉马克相信,生物天生的具有向上发展的倾向,也相信动物的欲望可以产生变异。这表明,他们的科学研究虽然引导他们去发现进化论,但是他们还不能摆脱自己阶级的传统影响。
第二,由于进化论跟教义相抵触,他们就受到反动势力的不断迫害。布丰是个软骨头,经不起考验,曾公开发表声明,背弃自己的进步观点。这是反动统治对学术的干涉,对真理的摧残。
为生物学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科学又以新的活力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导致了细胞学说和进化论的产生。过去人们只是用肉眼观看生物的整体、生物体内的器官和组织。这时人类借助于显微镜看到一切生物体内的器官和组织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成长是细胞的分化、生长的结果。这就是十九世纪建立起来的细胞学说。从此,人们不仅认识到生物种类之间的差别,又认识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共同性。
解剖学、胚胎学、古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分布学等,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得到了发展。就在这个基础上终于出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在他的名著《物种起源》里不仅用仔细挑选过的科学事实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生物进化的事实,而且提出自然选择来解释生物发展的原因和过程。按照达尔文的见解,生物发生变异是普遍的。不同的生物所发生的变异并不一样,这是不定变异。生物在和外界环境作用中,在生存斗争中,有利的变异,就得到生存和发展,有害的变异,就被淘汰。达尔文把有利变异的保存和有害变异的毁灭叫做自然选择;经过遗传,经过环境的定向变化,在历史过程中,生物类型会朝一定的方向逐渐演变,终于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物和各种各样的适应,同时也导致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性发展。
这样,达尔文用自然选择阐明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和适应的起源。这有力地打击了特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所以它一发表,就遭到反动势力的恶毒围攻,得到进步力量的热情支持。论战的结果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完全胜利。这样,达尔文进化论就推翻了特创论所主张的目的论在科学上的统治。
进一步揭示生物界的秘密
二十世纪的今天,生物科学的发展,比前阶段迅速得多,深入得多。由于广泛地利用化学、物理的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人类对生物界的认识,进入了新的境界。在达尔文时代,人们对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还是一个谜。现代的细胞遗传学已把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初步地弄明白。现在知道,原来生物的遗传特性是和细胞里的核酸物质、特别是脱氧核糖核酸密切相关的。现在,核酸物质被看成是携带遗传信息比较重要的物质,它们分布在染色体上面。比方说,子女象父母是因为子女带有父母的遗传信息,他(她)在个体发育中把父母的特性逐步地表现出来。在二十世纪,特别是在五十到六十年代,化学、物理得到巨大的发展,特别是高度精密仪器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深入一步地认识生命现象。电子显微镜使我们看到了细胞里的大分子的微小结构。核酸和蛋白质就是大分子。核酸是由许许多多的核苷酸连接成的,蛋白质是由一个一个的氨基酸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这就是说,我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分子水平的分析。这是我们现在常听到的分子生物学。这门生物科学正在蓬勃地发展,它是我们逐渐认识生物发展的分子基础。
总起来说,人类对生物发展的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实验的发展,化学、物理方法的广泛运用,步步深入,越来越揭露生物界的秘密。但认识永远是没有尽头的,我们对生物界仍有许多重要问题还弄不明白。比方说,今天还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不能随心所欲地繁殖有益的动植物,消灭有害的动植物;对生物进化的前途究竟如何,也还不十分清楚。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人类对生物发展的认识将不断地深入、提高,我们将会更有效地控制生物的发展,使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6版()
专栏:

分子生物学
张友尚
生命是人人所关心的。但是构成人的生命的细胞中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呢?现在,人们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要了解生命现象,必须深入地进行分析研究,也就是从生命的整体到细胞,再由细胞到细胞组成物质,再进入这些物质的成份——高分子。现在,生物科学已经进入到研究高分子的地步。
构成一个复杂生物体的分子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生物高分子的功能中起主导作用的分子,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恩格斯早已提出的蛋白质;一类是最近二十年来才被人们重视的核酸。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成千上万个以至几十万个原子组成的,所以,我们通通把它们称为生物高分子。
为什么说蛋白质和核酸能在生物体中起主导作用呢?因为它们在生命活动中,担负着一系列重要的功能。蛋白质的种类很多,它们的功能也各不相同。例如,酶蛋白可以促进体内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即新陈代谢),激素蛋白对代谢有调节控制作用,肌肉蛋白是收缩运动的物质基础。核酸的生物功能,直到二十年前才被人们发现,它们的关键作用是传递遗传信息(又叫遗传密码。它指的是子代从亲代所获得的一种“讯号”或“密码”,这种“讯号”或“密码”的任务,是专门控制着将亲代的特点传给子代),以及控制体内的新陈代谢。各种蛋白质在体内的生物合成,也必须有核酸参加。
为什么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有这样重要的生物功能呢?这是由于它们具有特殊结构。
蛋白质分子是由许多氨基酸按一定顺序连成的一条或数条长链,这叫做蛋白质的初级化学结构;这些长链又按一定方式折叠,形成高级的立体结构。一九五五年,有人用化学方法完全阐明了胰岛素(一种激素蛋白)分子中五十一个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一九六一年,有人又利用X光衍射法完全阐明了肌红蛋白(肌肉中储存氧气的蛋白)分子的全部立体结构。
核酸分子是由许多含碱基(碱性有机化合物)的核苷酸(核苷酸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酸是由几十个到几百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按一定顺序连成的长链。碱基主要有五种。核酸又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种。一九五三年,有人根据X光衍射的研究以及其他证据,认为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有两条长链,彼此靠碱基配对相吸引,形成扭在一起的双股螺旋。这种结构可以说明这种核酸传递遗传信息的机制,因而大大推动了分子遗传学的研究。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突出成就,总的说来,就是对于一些生命现象的本质已开始有所了解。比如说,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食物的蛋白质在人体中,可以很快地变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通过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回答。原来,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内,一个受精的卵细胞的染色体内,有一半来源于父代,一半来源于母代,双亲的遗传特性,就是这样传给子代的。染色体内的脱氧核糖核酸就进行复制,每一个分子的双股螺旋,分成了两条单链,然后再通过碱基配对,每条单链各形成一个与原来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完全一样的双股螺旋,并平均分配到新生成的两个细胞核中。细胞核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例如,它们决定细胞合成什么样的蛋白质。在各种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具有不同的、然而又是完全按一定的排列顺序。这种顺序靠什么来决定呢?就是靠着脱氧核糖核酸,更具体一些说,就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相应的碱基排列顺序。细胞内的化学变化,是由酶来促进的,而酶蛋白的合成,又是受脱氧核糖核酸支配的。这样,脱氧核糖核酸就可以通过酶的途径来控制细胞的代谢活动。
在生物的整体内,脱氧核糖核酸对蛋白质生物合成,和它的代谢活动的控制,在正常情况下,不容易被我们意识到。但是,一旦遗传产生了突变,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例如,在一种贫血病人的体内,控制血红蛋白生物合成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有一个碱基发生了变化,因此,合成出来的血红蛋白的五百七十四个氨基酸中,就有两个被另外的两个所代替。这就影响到血红蛋白的立体结构,从而导致严重的贫血。


第6版()
专栏:科学小品

从左江鯆鱼看广西的过去
肖山
最近有关单位在广西左江发现一种“鯆鱼”。鯆鱼体形扁平,拖着一个长鞭似的尾巴,好象小孩玩的风筝,是一种极普通的海洋软骨鱼类。它的肉有一种氨味,有些人不喜欢吃,食用价值不大,但是鳃可作药材。最大的鯆鱼重达数吨,一般打捞到的有几斤至几百斤左右。经过鉴定,更准确点说,它应该叫做魟鱼。它立即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因为它是鲨鱼的近亲,鳐鱼的兄弟,是一种软骨鱼类。本来,所有软骨鱼类都生活在大海,唯独它却生活在淡水河中,这说明它不能不有些奇异的来历。
起初,有人设想它象某些溯河性海水鱼类(如鲥鱼、鲚鱼)一样,从南海溯珠江而上,到广西南宁左江觅食、产卵。可是这一设想立即受到怀疑,因为从珠江口到广西南宁左江,水程迢迢三千多里,象鯆鱼这种底栖鱼类,游泳本领很笨拙,是不可能作如此长途旅行的。何况鯆鱼是胎生鱼类,无须为产卵后的卵子孵化等问题而长途迁徙。同时,洄游性鱼类的活动,有一定的季节、方向和集群性,而左江的鯆鱼并无这种表现,它的活动地区仅限在南宁左江河底,南宁以下就很难发现它的踪影了。而目前所有海产鯆鱼中,还未发现有一种有溯河性的。耐人寻味的是,自一九五八年广西西津水电站兴建拦河坝以后,坝下游的鱼类,特别是鯆鱼已不大容易越坝上游了,而左江的鯆鱼却几年来未见减少。根据这些事实,鯆鱼由南海沿珠江而上的假说被推翻了。
那么,左江的鯆鱼又从何而来呢?世界鱼类学者公认,淡水里是没有鯆鱼的,可是左江却产鯆鱼,岂非奇事!最后,经过考古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的帮助,这个问题才得到明确的解答。原来,古代的广西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鯆鱼那时便优哉游哉地生活在这个海域里。后来地壳变动(约距今七千万年前),广西梧州一带最先成为陆地,堵塞了南宁地区海水的退路,鯆鱼也就来不及撤走了。后来,南宁地区的地壳也慢慢上升,鯆鱼看来走投无路了,幸而这时左江形成,才免一死。经过千万年来的驯化,它也就适应了淡水的生活,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