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五好战士唱英雄
  施南
看完海军某部二中队由文书徐维常、航海兵张世福、轮机兵陈少沂组成的三人演唱组的演出,使我情绪振奋,受到了教育。
这个小小的演唱组怎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仅仅是由于他们小得不能再小,人少节目多,因而觉得难能可贵吗?这的确可以算作一个原因,可是主要的原因还是节目本身。演员既有充沛的革命激情,又有生动细致的表现技巧,运用各种艺术形式都能使它很好地为内容服务,把内容鲜明地揭示出来,使人感到深刻而清新。
二中队所在的部队,是一支威震东海的英雄艇队。为了适应舰艇上的活动条件,战士们以艇为单位由三、五人组成鼓动组,单艇出海执勤时负责读报、广播、教歌、出黑板报、组织甲板晚会等活动。艇队靠岸集中时他们便创作排演节目编成中队的演唱组。这次来京汇报演出的三位同志便是演唱组的成员,他们都是五好战士,都是完成工作和训练任务较好,参加业余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这个艇队和兄弟部队一起,多年来就在东海上执行任务,护渔护航,打过许多漂亮仗。著名的414英雄艇,就在这个艇队,而且就在这个二中队。通过这个演唱组演出的节目,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支英雄艇队的精神面貌:斗志昂扬,英勇善战,继承和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他们的节目很短小,每个节目才十分钟左右。可是他们十分注意塑造英雄形象,而且表现得那么充分恰切。他们并没有多少创作经验,却懂得如何剪裁和集中,把主要力量用在写人物——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活动方面。通过这个小小的晚会,使观众结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有些是有名有姓的,有些是无名无姓的,但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在温州弹词《海上夜老虎》里,我们看到炊事员王学楼提着一把菜刀站在指导员面前,回忆他全家在旧社会所受的迫害,坚决要求批准他参加跳帮组:“指导员啊!不让我去让谁去!跳帮组员,我不参加谁参加!”在战斗中,他第一个跳上匪船,敌人把一包炸药丢在他的脚下,马上就要爆炸,他想:“我牺牲不要紧,身后还有同志们。他们牺牲了,谁来抓敌人!”立即抓起炸药包,扔到大海里去。接着又有一包炸药在他身边爆炸,他身上起火,咬牙站立船头向敌人猛烈射击,打垮了敌人的顽抗。指导员和同志们叫他跳下海去灭火,他在水里想:“我只要有一口气,还要参加战斗!”返身再向匪船游去,忽然看见一个敌人从后舱口冒出来,正要向指导员开枪。王学楼在水里端起冲锋枪,一梭子弹把敌人打了个倒栽葱,跌下舱去。……想当年头门山海战,414艇炊事员陈金堂一面高喊“打得好”,一面掌握一挺机枪,向四艘敌船轮番射击,腹部受伤仍然坚持战斗,不正是这样一位海上英雄吗!英气勃勃、勇敢机智的王学楼,不愧是陈金堂的接班人!
《海上夜老虎》是个温州弹词,但并不因此而受到旧形式的束缚。说到敌人把一包炸药丢在炊事员王学楼面前,为了介绍他当时的思想活动,插了一段节奏鲜明富有部队特点的“对口词”,二者融合无间,突破了框框,也丰富了这个民间形式的表现力。
《夸班长》(上海说唱)唱出了三个轮机兵对班长马土生的尊敬和热爱。通过他们热情洋溢的唱词,使观众感受到浓郁的部队生活气息,觉得这位班长确是可敬可爱。马班长一九五五年参军,“十年机舱献青春”,思想红,技术精,并且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轮机兵小陈刚刚上舰,感到“机舱又小又闷热,浑身上下汗淋淋,干起工作呒没劲,一心想上来看风景”,以致“班长叫我擦电瓶,我马虎呒没擦干净。”心想班长看见一定要挨批评。谁知马班长并没有批评他,反而自己动手,把电瓶擦得又光又亮,照见人影,然后才笑嘻嘻地和小陈讲时刻不能忘记战备的道理:“只有随时准备好,才能保证把敌歼”,使小陈口服心服。在马班长的耐心帮助下,到年终三个轮机兵都被评为五好战士、技术能手。难怪他们要用轻快活泼的调子齐声歌唱:“我高兴里格来,我和班长在一块!我高兴里格来,四好红花年年开!……”
滑稽戏《理发》里的炊事员小周,写的不是真人,却概括了当前在部队中大量涌现的助人为乐的先进人物。他不只是利用业余时间为战友理发,而且利用理发的机会来为人解决“思想疙瘩”,而且解决得那样巧妙,那样实际!
《理发》这个节目用滑?戏这种以夸张为特点的形式来歌颂正面人物,在夸张中注意节制,把每一个理发动作和解决“思想疙瘩”这个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既有健康的笑料,又使观众感到确能解决问题,可以说是较好地解决了内容和形式的矛盾。他们用几片竹板的撞击代替理发工具,点到为止,给人一种新鲜之感。滑?戏容易演得为笑料而笑料,不容易表达比较深刻的主题思想,《理发》却基本上给人以健康、自然的感觉,思想内容没有被笑料所淹没。
表演唱《擦炮号子》载歌载舞,无论从歌的角度看,还是从舞的角度看,都可以说结合得十分贴切。唢呐齐奏《庆胜利》,两支唢呐,一副“十不闲”锣鼓,演奏起来气势磅礴,充分表现了部队在胜利完成任务以后的喜悦心情。演奏接近高潮的时候,两个唢呐吹奏者忽然情不自禁地舞了起来,立刻把欢乐的情绪推到了顶点。
看了三人演唱组的演出,我们仿佛看到了活跃在每一艘舰艇、每一座岛屿上的所有演唱小组的活动。我们应该向这些坚持自己的战斗岗位,又利用业余时间搞文娱活动的同志们学习,学习他们这种对待文艺工作的严肃态度,学习他们坚决贯彻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革命精神。(附图片)
  《夸班长》(上海演唱)   邓钧照摄


第6版()
专栏:厂矿报刊文选

  忘了戴安全帽
  北京铁路局天津机务段 陈俊峰
有一次,钳工赵长江干活,忘记戴安全帽。这事被小组劳动保护员刘振荣看见了,他是个炮筒子脾气,当时就批评了赵长江几句。小赵不服气地说:“别成心找碴好不!”老刘一看他不虚心,晚上交班会又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地又批评了小赵几句。小赵在会上虽然没有表示不同意见,但大嘴一撅,思想并没有搞通。工长、共产党员李宪朝想,批评不是目的,主要是通过批评使他提高认识,现在他撅着大嘴不言语,分明思想上还有疙瘩。于是,散会后,李宪朝没回家,就找小赵去聊天。他说:“小赵,大伙给你提意见,你怎么不言语呢?”“甭提了,反正下次咱戴就是了。”李宪朝说:“你想了没有,干活时不戴安全帽,如果上边东西掉下来,碰了你的头怎么办?不戴安全帽不是小事情,它关系到职工安全和小组制度是否落实了。”经过李宪朝和他耐心地谈心,讲道理,最后小赵说:“对,你甭说了,以前是我错了,明天我在小组会上好好检查……”
第二天,他们在开小组会之前,又学习了一段《为人民服务》,通过学习,赵长江和刘振荣都认识了自己的缺点。刘振荣说:“我们为了革命走到一起来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同志有了缺点,就应耐心帮助,不该态度生硬。”赵长江说:“我们是做革命工作的,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可我以前总计较别人态度,不考虑对方意见,这种思想是不对头的。”通过学习帮助,不但解决了小赵的思想问题,也增强了小组同志之间的团结。
〔选自《京铁工人》〕


第6版()
专栏:石矿报刊文选

  这种“大方”要不得
  旅大市五好职工、大连机车车辆厂钳工 夏清海
有些人说,我们国家经济情况很好,东西有的是,应该“大方”点,不要抠抠索索地节约那么一星半点的了。我不同意这些说法。社会上的物质财富,是广大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每一块煤炭,每一个螺丝钉、每一滴油,我们都应该爱惜。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国家积累更多的建设资金,精打细算地使用现有的物质财富。如果我们看到东西多了就大方起来,就会造成浪费。这种“大方”是勤俭节约观念淡薄的表现,长期下去就会丢掉国家主人翁的思想,丢掉了无产阶级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我们车间过去给机车点一次火需要二三百公斤木头,为了节约木材,从一九六一年,我和几位老师傅试验用煤气给机车点火,当时有个别人说:“一斤木头二三分钱,省下来有啥用!”我没有因为这些风凉话失去信心,同时车间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都大力支持我,因此经过三年多研究试验,终于在去年九月份实现了用氧气助燃给机车点火。这样每给机车点一次火就可节省二百多公斤木材。
我们不能有怕麻烦的思想,要把有效的节约措施利用起来,坚持下去,一点一滴地为国家节约财富。
〔选自《前进报》〕


第6版()
专栏:

  颂“好人好事簿”
  王熠打开“好人好事簿”,一代春风迎面扑,百花园里发新枝,向阳花开千万朵,革新能手啊,英雄计无数!老张拾来螺丝钉,老李巧手制拖布,小赵使破旧的减速机,发出了再生的欢呼。昨天,孟师傅才攻克了一道技术难关,今天,刘师傅又突破了一项生产纪录。“好人好事簿”啊,共产主义思想铺成的路。耿耿的红心,坚实的脚步,正填写着,我们伟大时代的纪录!
〔选自《吉化工人》〕


第6版()
专栏:

  昆仑汽车兵(二首)
  廖代谦
  我们的性格别看我们身上油迹多,一颗心又红又亮象团火;别看我们脸上黑浊浊,经受着风霜扑打烈日灼。踩在脚下的是雪山,甩在身后的是冰河;迎着困难碾过去,这就是高原汽车兵的性 晨星夜月伴着我们车灯亮,暴雪寒风永远不能挡住我;啊,坚强的意志推着车轮飞转,我们谱写着钢铁运输线上的新歌。
  夜深了夜深了,兵站赶不到;汽车靠边停下来,昆仑山头睡一觉。羊皮大衣盖住脚,驾驶室中椅上靠;临睡之前谈谈吧,天南海北都扯到:谈了公社好庄稼,又谈昆仑山中宝;南越人民的新胜利,非洲怒火烛天烧……宇宙的风雷革命的鼓,时刻在战士心中敲;紧靠银色的仪表灯啊,《毛主席语录》再读两条。


第6版()
专栏:

  《一颗红心》的诞生
  刘佩珩
山西省临猗[yi一]县郿鄠[méi-hù 眉护]剧团演出的《一颗红心》,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维护集体利益的饲养员许老三的形象。从剧本内容到演员表演,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们一种清新的感觉。
这个剧是怎样诞生的?山西省临猗县郿鄠剧团的同志回答得好:农村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若关起门来坐在剧团里硬编,一辈子也写不出这样的戏来。这几句话确实是他们的经验总结。原来,这个县剧团十多年来上山下乡,一直坚持演出现代戏,大小剧目上百个,却没有自己创作的,都是从别的剧种或兄弟剧团移植改编的。当时县委曾几次提出:你们不能只吃现成饭,也要自己创作。于是他们就动手写戏,但是不了解深入工农兵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的道理,只是在县城里找个队干部谈上两三个钟头,或者看了一篇小说,就坐在办公室里编戏。他们虽然陆续写出了几个剧本,也想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新的英雄人物,却没血没肉不成个戏。结果群众不欢迎,演出几场,就自动停演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觉得小小的县剧团,既不象大剧院的水平,又没有剧作家,怎能写出戏呢?去年八月山西省晋南专区准备举行现代戏会演。县委又给他们出了个题目:咱们县那么多英雄人物,应该好好写他们,好好演他们。
当时县委同志特地给他们介绍了全县许多先进人物。临猗县槽头“十大状元”的模范事迹又激起他们写戏的热情。这回,他们接受过去的教训,再没有拿到材料就坐在房子里编剧。由剧团团长、导演等组成创作小组深入农村,到城西人民公社好义大队了解模范饲养员王传合的事迹。他们决心要在舞台上塑造出我们社会主义时代光辉灿烂的英雄人物形象。在动笔之前,他们又先后到三管庄人民公社陆喜营大队、牛杜人民公社裴家营大队访问了全县闻名的饲养员,为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当他们动手写剧本的时候,再不象过去那样“空想硬编”,而是如何选择素材,创造比生活更高的英雄人物形象。《一颗红心》的剧本写出来了。演出时,特意邀请贫下中农、老饲养员和基层干部观看,又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座谈会,听取大家的意见。有些人说,这个戏反映了现实生活,唯独剧中许老三这个人物腰板不硬。临猗县城关公社有位饲养员看完戏也说,戏中的队长凭白无故地让许老三停职,他一句不吭,挟着铺盖就走了,叫我可不行,非和他讲个道理不可。
为什么没写好许老三这个人物呢?许多观众的反映引起编剧人员的认真思考。他们决心第二次下农村“落户”,到贫下中农群众中找答案。在城西人民公社好义大队里,他们跟老贫农王传合一起喂牲口,当谈起这段戏时,王传合却说:“队长撤你职,你卷铺盖就走,光知道委屈难受,一点儿斗争性都没有。要我就不这么办。你撤我的职,我自己可没寻思我被撤了职,还要找领导上说说”。原来,王传合过去就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这时,他们才发现编剧时以自己的思想感情代替了剧中人许老三的思想感情,没有抓住老贫农真正的思想本质。在富裕中农潘发家抱着个人私心趁机当上饲养员时,剧中过分强调正面人物许老三含冤受屈的悲愤心情,不仅没有斗争,还表现出一副好心肠,盼望潘发家把牲口喂好。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看到的贫下中农却不是这样的态度。这时,编剧人员才深深体会到深入生活也有两种态度,是抱着写戏的目的下去单单搜集材料呢,还是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努力改造自己的思想,和贫下中农建立起阶级感情?没有阶级分析观点和阶级感情,又怎能在舞台上塑造出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呢!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剧本进行了修改,演员也受到了教育。扮演许老三的演员李英杰深深感到,现实生活中的王传合不就是剧中许老三那样风格高尚的老贫农吗?从此,他常常是演着许老三,想着王传合,对扮演的人物有了阶级感情。在台上演出,他的心也实了,胆也壮啦。尤其是在许老三被撤职后深夜去探槽的一场戏中,李英杰通过台步、表情和那发自肺腑、深沉抑扬的大段独唱,揭示了剧中人许老三一心为集体的宽阔胸怀,显示出老贫农的坚强性格。


第6版()
专栏:

  军民共饮“同心酒”
  〔第八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品〕
              鄢朝中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