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思想要适合我们所处的环境
要不要到现场去设计?答复是肯定的。为什么还有些人对此发生怀疑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忘记了或者是不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
在十一期“关于用革命精神改进设计工作”的讨论专栏里,沈道清同志在他的文章里提出:只要设计人员在设计大楼里采取一些革命措施,现场设计的种种优点,同样可以在院内设计中体现出来;相反,在设计院里做设计的好处,现场设计未必具备。据此,他提出了“是否一定要到现场去设计”的问题。
要不要到现场去设计呢?我们的答复是肯定的。为什么还有人对此发生怀疑呢?这是由于他们往往只是从枝枝节节上去了解现场设计,没有正确理解现场设计的重要意义,否定了现场设计是一个关系到设计人员革命化和设计工作革命化的重大原则问题。
为什么我们要提倡现场设计呢?这是与我们当前的具体历史环境密切有关的。二十多年前,毛主席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文中说过:“有一个问题必须再一次引起大家注意的,就是我们的思想要适合于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有很多同志,虽然天天处在农村中,甚至自以为了解农村,但是他们并没有了解农村,至少是了解得不深刻。”这段话是对当时解放区的农村工作者说的,今天仍然有着普遍的意义。我们设计工作者不妨回忆一下,建国以来我们所做的设计,凡是成功的,符合多快好省原则的,不正是记取了毛主席的教导,自己的思想比较适合于我们所处的环境么?反之,坐在办公室里,指手划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设计做得少慢差费,一个重要的原因不正是因为没有充分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么?
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呢?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这就是我们所处环境的一个最基本的情况。我们天天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里,难道不了解这一点吗?可是,正如毛主席在二十年前批评当时农村工作的许多同志那样,天天住在农村,实际上并不完全了解农村。今天,我们许多做设计工作的同志,往往也不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们就要按照社会主义原则设计;我国落后的经济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过来,那么,我们的设计就要从现有经济水平出发。但是,许多同志并没有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并从现有的经济水平出发来办事。例如我们院在为上海某工厂设计工具车间时,仅仅为了使建筑物的线条美观,就要施工部门斩碎一万九千块砖,为此施工部门派出五位高级技工工作了五十天。后来工人们看到斩下的一堆残砖十分痛心,就贴了张大字报批评我们。这是明显的浪费,为什么我们没有这种珍惜国家建设物资的感情呢?这还不是由于我们长年坐在办公室里,动动笔头,发发图纸,对一穷二白的国情,对勤俭建国的方针,对工人的思想感情都缺乏具体的感受吗?如果不深入现场,不和工人“三同”,这种感受又从哪儿来呢?
我们做工厂设计的,要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除了上述这个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就是建设现场。不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就不能落实。要了解建设现场,就需要到现场去观察;一般的观察还不行,还要花工夫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去年为开封设计一个工厂,原来那里有旧厂房可以利用,我们自己没有去看,只是凭这个厂送来的资料和图样作依据。这个厂原有的一个厂房内有一座隔墙,厂里送来的图样上没有画出来,我们在设计时也没想到需要加一道隔墙,结果,施工单位就把这道原有的隔墙拆掉了。后来,厂里的工人到上海来告诉我们说,这个车间最好有一道隔墙,我们觉得这个意见对,就在设计图上补上了一笔,但是,那道原有的墙已拆去,只得花钱重造了。设计人员由于不到现场去观察、调查,设计图纸上只是一笔之漏,损失的往往是成千上万元的钱。这对我们的教训是很深刻的。
要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不仅要了解物,更要了解人。在党的教育下,我国工人群众的创造力真是无穷无尽,他们的觉悟程度决不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拉拉计算尺可以算出来的。我在负责一个工厂的设计时,根据“本本”计算了工具车间的设备数量,各级领导在审查的时候,也都批准了。最近,又请这个车间的工人审查设计。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只要健全工具保管制度,就不需要这么多机床,至少可以减少十五台,这就可以少花投资几十万元。这次审查对我帮助很大,正如毛主席所教导的:“许多东西单从书本上学是不成的,要向生产者学习”。节省十五台机床的办法,书本上没有,我脑子里也没有,工人那里就是有。不下现场,能指望了解这样具体的环境吗?能做出多快好省的设计来吗?
无论从大的方面,从具体的方面来看,都说明:设计人员不是不需要到现场去,而是非去不可;不但要身到现场,而且要放下架子,下定与工农群众结合的决心,拜工农为师,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设计。 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 潘耆芬


第2版()
专栏:

什么是设计的“快”和“好”?
沈道清同志在《是否一定要到现场去设计》一文中,有许多含糊不清的说法。例如他说:“现场设计快,院里设计也可以采取革命措施,同样做到快。”这就是说,现场设计快,设计大楼里做设计也不慢,同样是快,何必下现场呢!
什么叫做设计的快慢?是不是仅仅出图快就算设计快了呢?不能。衡量一个设计是否真正达到了“快”的要求,应当以整个工程建设得快为前提。设计出图快了,整个建设工程也快了,工厂迅速地建成并投入了生产,这才是真正的快,我们所要求的快。反之,设计出图快了,但是设计不符合实际,给施工带来了一大堆困难,建设工程的进度因此被推迟了,这种快又有什么好呢?一个脱离实际,无法施工的设计,出图再快,结果还是几张图纸,它不能变成建筑物。我们就有过教训。不久前,某地新建一座拖拉机修理厂,一开始设计人员主观上很想快,于是就从主观愿望出发,搞预制件,搞装配式厂房,什么薄腹梁、大型屋面板、预制吊车梁柱等新技术都用上了,图纸画了一大堆。可是他们却忽视了建设地点是个距铁路六十公里的小县城,从车站到建设现场,中间要通过几十座载重量很小的桥涵,吊车根本就无法开进去。这还不算,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许多预制构件无法在工地成批生产。这个设计出图的时间并不慢,可是,由于设计人员没有下现场深入了解运输条件、现场制作条件、起重条件,整个工期因此大大延长。这样的设计是快还是慢,不是十分清楚吗?
沈道清同志关于设计质量的说法也是如此。他说:“在院内只要提高思想,加强协作,如成立综合组,加强出图前的汇签工作等,也可以达到(在现场设计)同样的质量水平。”他所说的质量,就是指“设计图面的质量”和制图的“技术水平”等,这种说法显然也是不对的。我们认为,衡量一个设计质量好坏,主要应当看它是否体现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党的各项有关政策。例如在生产技术上是否先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是否贯彻了专业化协作的方针,非生产性建筑是否体现了勤俭办企业的精神,等等。至于设计图纸画得质量如何,那是次要的,第二位的问题。如果按照沈道清同志的说法来衡量,那么上面所说的那个脱离实际的拖拉机修理厂的设计,就应当认为是一个高质量的设计。因为仅仅从图面上和“技术水平”上看,那个设计可以说画得相当好。
所以,设计的好坏和快慢,不能光就设计来谈设计,而必须以它的客观实际效果来检验。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党的政策,设计才能做到真正的好和快。总的说来,沈道清同志的许多说法,都离开了现场设计的实质,片面地、单纯地从一些枝节性的技术问题上来看待现场设计,这样就必然钻进了死胡同。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 书力图


第2版()
专栏:

现场设计可以打破烦琐哲学
在设计大楼里闭门做设计,为什么会来来回回踢“皮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大家不了解现场实际,都是“纸上谈兵”。到现场去设计,烦琐哲学就失去了市场……有些人对现场设计提出了种种否定的理由,认为现场设计没有优越性。这种说法我们不能同意。我们从最近的一次实践中深深感到,现场设计具有许多重大的优点,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打破“闭门设计”的一整套烦琐哲学,解放出许多劳动力,大大加快设计的进度,提高设计的质量。当然,烦琐哲学在机关里只要贯彻了革命精神,同样是可以破除和应当破除的,但是在机关里进行这场革命,会比现场上困难得多。
过去,我院所作的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差不多都是在北京办公大楼里做的。由于关起门来设计,又加专业过多,分工过细,层次重叠,一个大中型水电站,往往要涉及二十多个专业,要做几十个方案,设计书洋洋数十万言,图纸数百张。在工作过程中,头绪多,涉及面宽,往往形成你等我,我等他,一个专业未完,另一个专业就得“停工待料”。各专业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靠开会与联系合同来解决,彼此委托,手续繁多,一份勘探任务书,要经过近十道手续,开会一百多人次,才能初步定案。在院里闭门做设计,工作联系强调“正规”,本来可以用口头联系的,也要文字往返,甚至有些很简单的事情,唯恐口说无凭,也要写成文字,立“字”为据。遇到涉及几个专业的事情,情况更是复杂。
总之,关起门来设计,大家把许多精力都花在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上,来来回回踢“皮球”,扯皮,结果延缓了设计进度,拖长了建设时间。以前一般大中型水电工程的初步设计,往往要花二、三年时间。
最近,我们院做某水电站初步设计,一变以往做法,设计和勘测地质人员一起下现场做初步设计。从形式上看,这仅是由设计大楼搬到了现场。可是这一变,仅是确定勘探任务书的手续,就由以前的十道减为四道,会议由一百多人次减为二十多人次。同时,由于大家在一起办公,互相了解情况,一个见得着摸得到的工程任务,就是大家共同劳动的目标。通过劳动建立了感情,协作配合就加强了,扯皮减少,设计时间大大缩短。这个电站的第一期勘探任务书是在院里编制的,花了约三个月的时间;第二期勘探任务是在工地上做的,仅花了几天时间就把任务落实到了机组。由于打破了种种烦琐的工作方法,使设计人员得以集中精力设计,进度大为加快。如我们在初步设计选坝阶段,当地质初步资料整理出来以后,设计工作就跟地质平行交叉作业,只用两个多月时间,地质与设计成果就先后完成。而类似工作在过去却要做八、九个月。
由于在现场设计,对实际情况摸得比较透,这样,就可能做到方案少又比较切合实际;文字报告和图纸也比在办公大楼里“纸上谈兵”的作法要简练。如我们的选坝报告只出了二万字十六张图,在过去就要几十万字,几百张图。
在现场设计,审查也就随之到现场。以往在院里设计时,由于层次多,专业细,审查工作常常是层层汇报,逐级审查,一个小组长得向大组长、专业总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分别汇报好多次。有些审查人员没有到过现场,提意见还难免主观。这次在现场设计,在现场审查,不仅提高了审查质量,而且大大减少了层次。
沈道清同志认为新建工程不一定去现场设计。从我们的切身体会来看,新建工程到现场设计同样有必要,仅就打破烦琐哲学这一点来看,就是一件大好事。
水利电力部北京勘测设计院
黄模 龚贵焘


第2版()
专栏:编后

抓住实质展开讨论
今天登的三封来信,围绕着“设计讨论”十一期上《是否一定要到现场去设计?》一文,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我们欢迎大家就现场设计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深入的讨论,以便通过讨论,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
现场设计是个新问题,总的说来,我们的经验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个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考虑和不同的意见,是很自然的。真理愈辩愈明,现场设计问题也只有经过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的交锋和争论,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要讨论得好,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抓住问题的实质,作具体的分析。今天的来信,就现场设计的实质作了一些阐述,这样,就可能把问题讨论得集中一些,深入一些。


第2版()
专栏:

抓备耕薄弱环节 促生产平衡发展
南海县根据后进队贫下中农把集体生产搞好、要求迅速改变面貌的积极性,加强领导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了全县备耕生产运动全面扎实地发展
据新华社广州二十六日电广东南海县大抓后进队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促进了全县备耕生产运动的平衡发展。
备耕开始时,南海县的水利、积肥、犁冬、改土等工作搞得热气腾腾,但各公社仍然有少数生产队行动迟缓,局面冷冷清清。县委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去年遭受台风和寒露风袭击,晚造减产,原来推广的一套先进技术,没有开花结果,有些干部和社员因而泄气,干劲不足;二是有些干部的思想认识跟不上当前大好形势,按常规布置备耕工作,标准不高,自以为工作做得“差不多”了。这两种原因造成的后进队虽然是个少数,但这个少数却关系到全盘工作的好坏。
为了解决后进队的问题,县委首先是总结去年的生产经验,特别是去年晚造生产的经验,以此来提高干部和社员的认识。
接着,县委又抽调一批干部组成工作队,采取抓两头、重点帮助后进的办法,加强对后进队的领导。这些工作队首先树立各种样板,然后组织后进队的干部和贫农下中农去参观,现场评比、算账,然后再住到后进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并带头参加生产,组织备耕。大沥公社的凤池大队,原来以为建立电动排灌站后,消除了水旱灾害,不打算再搞小型水利。这个片的工作队在盐步公社平地大队树立了一个样板后,组织他们去参观,使他们亲眼看到别地怎样在已有的排灌系统的基础上,继续填坑、开渠、挖沟,把大片农田纵横交错地隔成很多块,这样可以速排速灌,合理用水,减少大排大灌的电力消耗,又降低了地下水位,利于禾苗根群的生长,利于增产。通过这样一次参观评比教育后,使他们认识到在水利工作这点上落后了,打掉了自满情绪,学到了榜样,积极兴修小型水利。
在工作队分片包干下去加强对后进队的领导以后,专区、县、社三级的领导干部,又组织了一批检查组,巡回各地,采取走马观花和重点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又听汇报,又看现场,又提意见,又介绍各地经验,又动手帮助改进工作,掀起一个全县性的备耕工作大评比、大检查。例如里水公社的里水大队是个先进队,积肥工作搞得很不错,这次检查组下去后,一算细账,发现每个生产队都有一批水利未过关的农田,春雨一来,会被淹掉,还有一批冬种作物生长较迟的农田,如不采取措施,便会影响开耕。检查组便向这个大队介绍各地的先进经验,并且亲自参加劳动,推动他们及时把备耕工作搞好。
南海县委认为,后进队的工作虽然落后,但后进队的贫农下中农是不落后的,他们都有把集体生产搞好,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要求和积极性。正是由于这些后进队的干部看不到这点,不敢大胆领导,不敢放手发动他们,让他们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才没有搞好工作。于是,他们紧紧地依靠贫农下中农,把干部带动起来。
经过大抓后进队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后,南海县现在的备耕生产运动得到了全面的扎实的发展。到一月十六日,全县投入备耕生产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七、八成。全县已提前一个节令完成了犁冬工作,进度比去年同期快了三倍,冬种绿肥面积比去年增加了六倍,积肥工作搞得较好,堤围岁修任务也已基本完成。


第2版()
专栏:

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市场的需要
重庆一千多种新产品投入生产
常州加强厂际之间的协作,使许多试制成功的新产品迅速投入生产
据新华社重庆二十六日电 重庆市今年一二月份有一千五百多种新品种新规格和新花色的工业产品投入生产,并且开始供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市场。
这批由钢铁、机械、轻工、纺织、化工等工业部门生产的新产品,都是一九六四年试制成功的,有些还是国内第一次成批生产。
重庆钢铁公司已经生产供应国内各造船厂、用作远洋巨轮和破冰船船身的耐低温钢板,是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贯彻自力更生方针的一项巨大成就。这种具有特殊性能的钢板,过去在国内不能生产。重钢在试制这项产品的过程中,集中了有关的科学研究人员、工人、工程师、生产管理干部,分析了七炉与这种钢板性能相近似的钢,研究了大约五百块近似的钢板,从上万个数据中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特性,积累资料,最后终于试制成功。
重庆红旗化工机械厂目前正在生产的卡普伦喷丝计量泵和聚氯乙烯纺丝泵,是我国发展新兴的合成纤维工业和塑料工业的两种精密设备。其中曾获得国家授予新产品奖的卡普伦喷丝计量泵,外形结构简单,但精密度要求很高,误差限于一根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并且能耐摄氏三四百度的高温。这种产品今年已正式生产供应本省和北京、云南等地。
原为重庆市空白点的合成纤维工业,由于去年试制成功了一些新品种、新规格和新花色的产品,已经得到了填补,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去年在重庆市和省内各专区试销的、用合成纤维和粘胶纤维同羊毛混纺的一些新产品,今年的总产量将增长好几倍。塑料工业也增加了大批新产品。
今年重庆市生产供应的新产品中,许多是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改革的。
据新华社南京二十六日电 江苏省常州市九个机械工厂加强厂际之间的协作,使去年试制成功的手扶拖拉机、一九五柴油机和工矿电机车、内燃机车等主要新产品,迅速成批生产或小批生产。
各机械工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各自特长,不但使新产品迅速投入生产,而且做到了花钱少。


第2版()
专栏:

实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领导方法
河北组织群众切实防治小麦锈病
酒泉采用药剂拌种办法预防春小麦腥黑穗病
新华社天津二十六日电 河北省冬小麦产区目前普遍开展小麦锈病防治活动。
这个省去年小麦锈病严重。去冬以来,气温偏高,有利于锈病菌过冬。为防患于未然,各地在最近期间都发动群众认真总结去年灭锈斗争的经验,决定趁早动手消灭锈病菌源。保定专区各社队细致检查麦田,对十一万亩发现少数染有锈病的小麦,采取了摘埋病叶和铲土封埋等办法进行除治。高阳县有很多社队以农业技术员为骨干力量,开展小麦锈病大检查,并追施肥料,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邯郸、邢台、沧州等地区对麦田普遍进行轧、耙、锄和追施肥料,全部麦田已有五分之一轧、耙了一遍。
各地在消灭锈病菌源的同时,还积极为进行药剂防治作准备。供销部门已经为人民公社生产队备好防治小麦锈病的高效农药“氟矽酸钠”和“对氨基苯磺酸”等一百多万斤、药械五万多架。手工业部门都组织工人下乡串队修配药械。许多地区安排了灭锈农药以及药械零件的生产任务。
为了做好小麦锈病防治工作,河北省有关领导部门在二十六个县建立了防治小麦锈病示范区,各专区和县在重点地区建立了防治锈病样板田,不少社队建立了试验田。河北农业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院校都有一批教师和学生到一些县里帮助社队搞好锈病防治工作。唐山、保定、石家庄、衡水等地区都组织农业技术干部为生产队培训灭锈技术人员。全省还建立了二十三个锈病测报站,各个产麦县建立了测报点,不少生产队配备了小麦病情检查员。
据新华社兰州二十六日电 甘肃省酒泉县各公社生产队为预防小麦腥黑穗病,在最近突击完成了药剂拌种工作。
小麦腥黑穗病是酒泉县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解放后,由于普遍实行药剂拌种,已将这种病的平均发病率压低到百分之零点几。近几年来,有少数公社生产队认为小麦腥黑穗病已经基本消灭,不太必要再进行防治,对药剂拌种工作做得不认真,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病率又有所回升。今年,这个县用活的事实教育群众认真对待小麦腥黑穗病。全县约有一万多人用十多天的时间,就将春播所需小麦种子全部完成了拌药工作,接着又全面进行了检查验收。


第2版()
专栏:

北京征求农业专家对春季生产意见
他们对当前麦田管理、防治病虫害、春季造林、作物栽培、良种繁育等问题提出不少建议。有关部门已开始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实施一些重要建议
新华社二十五日讯 北京郊区的春耕生产活动即将全面展开。最近,北京市人民委员会邀请一些农业科学工作者座谈,征求他们对搞好当前春季生产的意见。
不久前,小麦专家蔡旭、曾道孝等人到京郊主要产麦区的顺义、通县、大兴等地调查了小麦生长情况。他们分析了北京地区小麦增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认为当前麦田管理的关键问题是要立即动手,让小麦过好返青关,特别要适时施好返青肥。如果能提早在三月初以前施完返青肥,对小麦增产有重大作用。同时要做好耧麦、耙麦等保墒工作。
一些植物保护专家再三提出要树立对病虫害的高度敌情观念。小麦锈病专家陆师义、汪可宁建议立即准备多种药剂,抓好锈病早期防治工作,三四月间先集中消灭病源,以减少锈病的发生和危害。昆虫专家丘式邦说,北京市去年发动群众防治玉米螟(即玉米钻心虫)成绩很大,今年幼虫越冬是近几年来最少的,但决不能因此放松对虫害的警惕。他说,玉米螟一遇到适合的条件还会大量发生,千万不可麻痹轻敌。专家们认为市领导机关最近组织技术服务队下乡突击检修喷雾器的做法很好。
水土保持专家关君蔚针对荒山春季造林问题提出了一项重要建议。这位专家曾在京郊怀柔县等地做过调查,了解到一些向来被称为“秃山”的山上,实际上生长着许多小树,只要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幼树会很快成长起来,十多年就可以成林成材。这样,既可加速郊区荒山的绿化进度,又能节省荒山造林的人力财力。
许多专家还在作物栽培、良种繁育、畜牧以及农业机械等方面提出不少重要的建议。
这些建议受到了北京市领导机关的重视,有关部门已经着手进行研究,并开始采取措施把一些重要的建议因地制宜地付诸实行。


第2版()
专栏:

美国垄断影剧市场
台湾文化界人士穷困潦倒
据台湾报纸最近透露,在美国侵略者和蒋匪帮黑暗统治下,台湾许多从事文化艺术和新闻工作的人员,长期过着贫病交迫,穷困潦倒的凄惨生活。
台北市《民族晚报》一月二十五日以《全家陷入困境,幼儿嗷嗷待哺》为题,报道一个“颇负盛名的音乐家”谷学宽的近况说,这位早年毕业于“国立”音乐学院的音乐家,在台湾因家境贫困,衣物悉被典当一空。数日前,他的妻子由于生活所迫为人操作劳碌过度,加上营养不良,突患急性肝炎。现在,他们一家老小陷入绝境,情况极为悲惨。另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曾在东京日本大学艺术部留学的李如璋,毕业后回到台湾,一直穷愁潦倒,卖油为生。目前,这个在台湾“最具才华的作曲者”,已把“老本赔光”,囊空如洗,躲在家中过着最难熬的日子,也无人伸出援手。这家报纸还说,另一个二十五岁的台湾“一流小提琴手”李泰祥,从“国立”艺专毕业后,即长期失业,穷得连一条棉被都没有。
在台湾,由于诲淫诲盗的美国电影和黄色歌舞垄断了影剧市场,严重地打击和摧残了台湾的电影、话剧和京剧,使许多编导和演员遭到失业。有的人靠卖血或典当衣物糊口,有的人在走投无路时愤而自杀,有的女演员被逼“沦落风尘”或“改行下嫁”。据台湾报纸报道,“终身从事影剧工作”的“老牌剧人”谭汶,在贫病煎熬下,两个月前死于台北。消息说,谭汶原来在台湾被称为“能编能导的全才”,但是台湾制片厂在三年拍不上一部影片的情况下,一九五七年把他“裁遣”下来,从此长期失业,穷困潦倒。不久前患病后,无钱医治致死,身后十分萧条。台湾报纸还透露,过去在北京有“青衣名票”之称的艺名“啸云馆主”的京剧老艺人王振祖,数月前,在把演出的行头和自己身穿的衣服送进台北当铺以后,仍然还不清欠债,因而自杀。有将近三十年舞台生活经历的京剧女演员、“台湾省剧艺协会理事长”金素琴,最近在台湾一家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也不得不承认:如今在台湾的京剧“面临空前未有的危机”,许多京剧演员长期失业,生活贫困。
台湾报纸说,就是曾经是蒋匪帮宣传工具的新闻记者,一旦年老体衰或卧病床榻,也被一脚踢开,掉进饥寒交迫的苦海之中。一月中旬,台湾一家报纸说,从事新闻工作四十八年的老记者蔡嘉树,在患高血压症后,由于贫寒无钱医治,病情日趋严重,左眼失明。现在,这个骨瘦如柴的“新闻界老兵”,躺在一间破漏的小屋里,终日痛苦呻吟,希望“早日离开人间”。


第2版()
专栏:

美国大量倾销奶粉
台湾酪农提出强烈抗议
台北消息:台湾乳酪业在美国乳制品的倾销下,遭到严重摧残,激起台湾酪农的强烈抗议。
据台湾《联合报》十三日报道,现在台湾市场上的乳制品,由台湾制乳业生产的仅占六分之一左右,其余大部分是美国货。消息说,大批外国散装奶粉充斥台湾市场,以低价与台湾自制奶粉进行“恶性竞争”,使台湾制乳业受到沉重打击,其中最大的民营味全公司亏损达数百万元台币。最近,这家公司被迫减产,并宣布停止收购酪农生产的鲜乳,引起了全省酪农的恐慌不安。
台湾报纸透露,台湾各地酪农五百多人,二月十一日下午在台北市集会,抗议美国向台湾大量倾销奶粉,打击本省乳酪业。据报道,早在一月中下旬,台北县、高雄县、台中县和彰化县等地酪农,先后派出代表分赴蒋匪帮
“立法院”、“台湾省政府”和当地“县议会”等处请愿,要求禁止美国奶粉在台湾倾销,以挽救台湾乳酪业的严重危机。
 (据新华社二十六日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