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一处开花四处香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推广“三沟”经验前后
“三沟”经验是中共阜新县委从本县三个队总结出来的经验。他们通过总结经验,提高了认识水平和领导水平,跳出了过去领导农业生产的老圈子,找到了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途径。
要真正把大寨精神学到手,使大寨精神在本地开花结果,就必须认真培养自己的“大寨”。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为群众作出活生生的样板,才能把大寨精神变成当地群众前进的动力。阜新县委经过一系列的工作,在全县范围总结、推广“三沟”经验,把它作为学大寨的具体措施,全县生产面貌迅速改变,粮棉产量连年增长。阜新事实证明,对于外地先进经验,必须活学活用。领导部门对这方面自觉性越高,先进经验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各族人民,以革命精神全面推广“三沟”经验,大规模地开展以治理坡耕地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改变风沙干旱和严重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农业低产面貌,取得了重大成就。
两年来,全县人民在外学大寨,内赶“三沟”,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口号下,充分发扬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全县半数坡耕地进行了治理,修成各种梯田八十万亩;在童山秃岭上封山育林七十五万亩;进行荒山和河边造林二十五万亩,基本上控制了大范围土地的水土流失,减轻了水旱灾害。同时,狠抓了“三种”:大种草苜蓿、紫穗槐和甘薯。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积肥基本建设,带动了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县的粮、棉产量连年获得大幅度增长。去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三亿二千万斤,比一九六三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八。棉花总产量达到二万一千担,比一九六三年增长二倍多。今年,虽然遇到了几十年未有的严重干旱,粮食、棉花仍获得了比去年较好的收成。
从揭露矛盾入手
阜新自治县在辽宁省西部风沙干旱地区,荒山秃岭占全县总面积的一半,森林覆被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有一半以上的耕地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加上人少地多、耕作粗放,粮食产量很低,一九六四年前平均粮食亩产只有七、八十斤,是辽宁粮食单产最低的一个县。合作化和公社化以来,全县人民曾经采取修水库、截山沟、打深井等办法,蓄水防旱,控制水土流失。但由于没有进行综合治理,收效很差。也曾试图通过发展畜牧业,以牧促农。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牛羊头数增加了,农林收的矛盾更加尖锐了,增加一些粪肥,远抵不住流失的土壤肥力。因此,农业生产一直发展很慢。一九六四年初,县委得到中央工作组的帮助,在制定全县农业生产长远规划时,从揭露和分析矛盾入手,研究本县低产的原因,认真地总结了几年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的经验教训,开始认识到当前农业低产的根本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士地破碎,地力减退,耕地缩小,牧场退化。从主观上检查,主要是:农、林、牧没有统一安排,各自为政,农、林、牧本身又只抓当前生产,不抓基本建设,以致土地继续破碎,水土流失继续加剧,河道继续扩宽,地力逐年减退,耕地逐年减少,农业生产的基础不断被削弱。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不但实现农业稳产高产没有保证,并且还将继续向坏的方面发展。
“老”经验重提
全县农业低产的根本原因找到了,县委又研究了农、林、牧结合难不难?控制水土流失难不难?提高产量难不难?经过对本县现有经验的分析排队,答案很快找到了。“三沟”经验就是这样被重新提出的。“三沟”经验是:七家子公社毛岭沟大队的封山育林控制水土流失的经验;招束沟公社后拉格拉生产队治理坡耕地连年增产的经验;蜘蛛山公社塔子沟大队营造护岸林保田增产的经验。“三沟”的经验充分说明,尽管自然条件是恶劣的,只要有敢于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制止水土流失并不难,提高产量也不难,农、林、牧结合更不难。
层层树样板
从一九六四年二月,县委以大塞精神重新总结和评价了“三沟”经验,认为“三沟”人民所走过的道路,就是改变全县农业低产面貌的根本道路;“三沟”人民所创造的经验,就是实现全县农业稳产高产的方向性经验,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三沟”经验。县委认为,推广“三沟”经验,是一场治山治水、改造自然的革命斗争,光靠影响是不行的;必须以革命精神加强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通过各种会议和组织现场参观,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大张旗鼓的宣传“三沟”经验,县委书记和常委并带头下乡蹲点,培养典型,搞大面积治理坡耕地的样板,加强推广“三沟”经验的具体领导。在县委的带动下,各公社和生产大队也都根据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地树立了本社本队推广“三沟”经验的样板。两年来,全县共树立了八十六个综合推广“三沟”经验的样板,基本上达到县有公社的“三沟”样板,公社有大队的“三沟”样板,大队有生产队的“三沟”样板,生产队有“三沟”的样板地块。通过层层树样板,使群众亲眼看到学“三沟”的好处,促进了“三沟”经验在全县农村迅速推广。
活学活用先进经验
全县的改造自然、低产变高产的“三沟”样板树立起来了,各地推广“三沟”经验的样板也有了,群众推广“三沟”经验,改天换地的积极性也发动起来了,这时在领导面前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怎样按照总路线的精神,使“三沟”经验推广得更快一些,更加迅速而普遍地收到提高农业生产的实效。围绕这个问题,去年秋前在全县干部和社员中间,对于采取什么办法治理坡耕地的问题,曾经展开了一场争论。一部分人学大寨以后,主张一次修成水平梯田,一劳永逸;另一部分人认为水平梯田是好,可是太费工,还是推广招束沟的经验,修水平撩壕,省工,见效快。他本扎兰公社按照招束沟治坡的原理又创造出一种修“过渡式水平梯田”的新形式。修这种梯田和修撩壕工程的区别在于,修撩壕是从上往下取土培埂,修“过渡式水平梯田”是从下往上取土培埂。因此,修这样的梯田用工少,成本低,收效快。县委对这种形式进行了全面分析:水平撩壕,是一种既简单省工,又能够迅速控制水土流失的好办法;“过渡式水平梯田”,是适宜土层较厚的十五度坡以下丘陵地区大面积治理,并逐步达到水平梯田的一种好办法。水平梯田的增产幅度很大,可是它的工程标准高,用工量大,修一亩水平梯田要四、五十个工,坡度大、地少人多的地区可以修,在地多人少地区短时间难以完成。经过分析比较后,县委确定从本县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先“过渡化”后“水平化”逐步建成“大寨田”的方针。对当前治理坡耕地提出了“一为主、两结合、三配套”的综合治理方法:“一为主”就是以“过渡式”水平梯田为主;“两结合”是“过渡式水平梯田”和水平撩壕相结合,“过渡式水平梯田”和水平梯田相结合;“三配套”是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配套。这种作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治坡的速度大大加快。今年全县一秋治理的坡耕地,比去年一年治的还多。
还得突出重点
在推广“三沟”经验,开展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运动中,阜新自治县还注意全面安排,重点突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努力提高工程效益。在治山、治水、治坡工作中,各个社、队都采取统一规划、集中治理的方法,一个山头、一面坡、一道沟、一条河地由上而下地集中成片治理,治一坡是一坡,治一沟是一沟,沟坡兼治,沿河两岸都造林。对几个生产队受益的较大的工程,由大队统一规划,实行“联合协作,等价换工”,各生产队一齐出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施工方面,实行春秋两季突击,常年维护的办法。每年春季解冻以后和秋季封冻以前,搞两个大的战役,突击治理;平时组织专业队进行工程养护和维修,把群众性的治理和专业队伍的治理结合起来,做到了当前生产和长远建设两不悞。为了打好春秋两个治坡、造林的歼灭战,事前注意从各方面做好准备。现在,全县训练使用测量仪器的技术员四百二十名,农民技术员一千五百名。全县每个大队都办了苗圃。
阜新自治县在推广“三沟”经验中,认真接受过去几年农林牧各自为政,农牧挤林,加剧水土流失的教训,贯彻“以粮为纲,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林业先行”的方针,在全县范围内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对农林牧进行了全面规划,统筹安排,重新调整了农林牧业生产的布局,划清了农田、牧场、林地的界限,基本上做到了各得其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为了尽快增加荒山坡地的覆被,在大力进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的同时,全县合理固定牧场和实行划区轮流放牧,并适当调整和控制了羊群的发展,坚决淘汰了危害山林的山羊,积极改良和发展绵羊。为了补充山羊减少带来的粪肥不足和加强长远的积肥基本建设,各地大抓了“三种”(种草苜蓿、紫穗槐、甘薯),建立和扩大绿肥基地。两年来,全县种草苜蓿七万多亩,紫穗槐四万七千多亩;甘薯七万亩,办起粉坊八百九十六个,大大发展了养猪事业。全县现有的猪只头数比一九六三年末增长了百分之九十八点八。
两年来,阜新自治县以推广“三沟”经验为中心,打了一个农田基本建设的大歼灭战,取得了重大胜利。目前,县、社、队正在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做好准备,争取从明年开始掀起一个以治理坡耕地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的第二个更大的歼灭战,争取三年内把坡耕地全部治完,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有更大的扩展,农业生产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本报记者 高 方 马启智(附图片)
塔子沟大队在汤头河岸营造的长十二华里、宽一华里的护岸林。 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雪山脚下建良田
——云南黄山公社战胜严寒提高复种指数
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黄山人民公社,自力更生,奋斗九年,在洪涝灾害频繁的雪山脚下建设起大片稳产高产农田;在拔海两千四百米的高原上,克服天寒低温,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全公社粮食总产量比解放初期增长了三倍,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增长一点六倍。集体总收入和社员每人平均收入,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了三倍左右。全公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黄山人民公社是大寨式的农业先进单位,黄山人民公社为云南各族人民树立了敢于向自然斗争、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榜样。
黄山人民公社位于滇西北高原的丽江坝子,它的西北面是著名的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每年冬天,这里终日刮着大寒风,重霜期长达一百五十天左右。一到雨季,又是终日雨雾迷蒙,平均每大日照时间不足两个小时。每年一千多毫米的降雨量,大部分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雪山融化的雪水,这时直泻平坝,加上这里的耕地大部分是不渗水的重粘土和耕作层只有三四寸的石板土,因此,一到雨季就洪涝成灾。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这里的作物不仅生长期长,产量低,而且大片土地每年只能种一季越冬作物,无法种上秋庄稼。许多上地上的越冬作物,亩产只有一百多斤。
大家研究怎么办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面前,解放前的黄山纳西族人民是无能为力的。那时,全公社二百五十多户就有二百一十八户被迫流落外地谋生。解放后,特别是建立高级社后,黄山纳西族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贫困面貌,但在对待不利的自然条件上,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主张:一种是党支部经过和部分贫下中农酝酿的主张,他们认为在全公社四千五百多亩耕地上,开凿出纵横交错的大小沟渠,形成一个人工的水利沟网,以便天旱灌溉,雨多排涝,同时挑土垫田,增加地温和土壤肥力。另一种主张则认为开沟、改土费工费力,人又吃苦,主张开荒扩种,以广种薄收来顺应不利的自然条件。党支部于是提出“走什么道路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发动广大社员讨论,启发大家敢于向自然斗争,树立彻底改造自然、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经过讨论,大多数贫下中农都赞成第一种主张,他们说:开沟、改土是费工,可这是百年大计,是治本措施;开荒扩种是只图眼前利益,不顾将来,老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哪一年才能根治洪涝灾害呢?
征服自然
思想认识一致了,一九五六年冬天,黄山纳西族人民第一次打破了冬闲习惯,冒着严寒重霜,破冰开沟,背土垫田,揭开了向大自然斗争的序幕。这是一场极为艰巨的斗争,勤劳勇敢的黄山纳西族人民,一直把这场斗争坚持了九年。党支部书记和茂林从一九五六年起,就不断学习毛主席《愚公移山》、《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著作,一有困难,就带领干部、社员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革命力量。有几年,有的生产队开沟任务特别艰巨,要从好几尺深的石头地里开出沟来,一人一天开不了一尺沟;有的沟道挖了几人深,连挖起来的泥巴也甩不上沟来,有的沟道里稀泥浆半人深,人站在泥浆里两腿冷得刺骨。在这样的困难面前,少数人动摇了。党支部看到这种现象,立即引导大家回忆旧社会的苦,对比新社会的甜,并大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来鼓舞大家。经过党支部不断耐心教育,广大社员战胜困难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年年冬季,都有几百名社员坚持这场艰巨斗争。黄山纳西族人民九年来每年总有四十五天到两个月时间开沟、改土,坚持不懈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他们总共用了三十多万个工,兴修大小沟渠一千六百七十四条,总长达一百九十八公里,在全公社数千亩耕地上,形成了一幅人工开凿的水利沟网,基本上控制了洪涝灾害。全部耕地除九十亩尚不能灌溉外,其余的也都变成了水浇地和水田。与此同时,全公社还改良土壤二千三百亩,每亩掺客土二十万斤左右,足足垫厚了三寸。
提高复种指数
开沟排涝、改良土壤为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高原上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为了实现一年两熟,黄山纳西族人民又在科学实验的领域内,展开了另一场寻找早熟、高产小麦、包谷良种的斗争。一九五六年,当人们全力投入农田基本建设的时候,党支部就决定由支部委员、副社长木自华带领几个社员,进行培育良种的科学实验。那一年,木自华到处奔波,弄来了十七个小麦品种进行小区试验。他不识字,在试验中碰到很多困难。但是,他认识到开沟、改土是向自然斗争,科学实验同样是向自然斗争,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劳动。他在试验中经常细心观察,终于发现了适于本地生长的小麦良种,这种小麦单产比本地品种高一百多斤,早熟半个月到一个月。到今年夏收,这个品种已从最初的十七斤籽种、半分地试验,推广到全公社一千三百多亩,并且还根据它的特性,总结了一整套种植经验和栽培技术。过去,黄山公社只有两种包谷,这两个品种各有缺点,都不利于既要高产、又便于实行两熟制。于是,公社和生产队干部又进行了高脚包谷和矮脚包谷杂交试验,培育出了既能高产、生长期又短的包谷优良品种——二黄包谷。早熟高产良种科学实验的成功,为黄山公社腾出了土地和时间,克服了气温低、生长期长的困难,使许多耕地都由原来的一年一熟变成了一年两熟,现在,这里的复种指数已由原来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三,增加到百分之一百九十三。随着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粮食产量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
牧业副业齐发展
在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同时,黄山公社还因地制宜大抓多种经营,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社员的个人收入。目前,全公社平均每户有大牲畜一点九头。去年全公社畜牧业收入达三万六千元,其中大部分是出售骡马的收入。此外,各生产队还组织了马车运输和铁匠、瓦匠、木匠、皮匠等副业生产,公社也办起联队经营的瓦厂、榨油厂、粉坊和粮食加工厂等。由于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各生产队的现金收入增加了,集体家底更厚实了,社员的个人收入也增多了。各生产队先后添置了电动碾米机、小钢磨、脱粒机和胶轮车等。平均每户有猪五头多,平均每人收入由七十五元增长到二百一十六元。
黄山纳西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改造了不利的自然条件,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的经验向人们证明:只要敢于向自然斗争,善于把不利的自然条件变成有利的自然条件,贫困落后的地方就能出现新的景象。
本报记者 陈渭庚 徐秀峰


第3版()
专栏:

涝洼地变成好田园
——记佟家花园大队修筑台田改造涝洼地
佟家花园大队的“南大荒”,有一大块涝洼盐碱地。去年年初,这个大队的干部、社员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决定用修台田的办法来改造它。他们第一批修好的台田,当年就收到了显著的抗灾增产效果。水平梯田、园田化农田、台田和林网畦田,是华北农村推广的“四田”。佟家花园是建设台田的一个榜样。
河北省沧州市陈屯公社佟家花园大队把一部分涝洼地修成了台田,在一九六四年大涝的情况下获得了丰收。去冬今春,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继续发扬苦干的革命精神,把全大队的涝洼地都修成了台田,今年又在大旱的情况下获得了丰收: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七百零七斤。台田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五百七十三斤,比附近涝洼地高出三四倍。 洼地之战
沧州一带是河北省一个有名的涝洼区。耕地含盐重,夏秋雨涝时一片汪洋,冬春干旱时盐分上升又片片泛白。修家花园大队共有一百四十二户人家、六百八十多口人,去年以前有集体耕地三百八十亩,其中有菜园二百八十九亩、树木苗圃二十亩,粮田只有七十一亩。另外,有叫做“南大荒”的涝洼盐碱地一百六十亩,根本不长庄稼。因此,两年前这个大队的口粮不足,每年要由国家供应很多粮食。
佟家花园人早就想把“南大荒”改造过来种粮食作物。去年初春,干部和社员在党支部领导下学习了大寨人的革命精神,决心改造那一百六十亩涝洼地,让涝洼地也能生长庄稼。有一天,大队党支部书记马振东发现靠近坑边有块地面平整的地方,有几棵庄稼长得比较好,他如获至宝,蹲下来刨刨看看。这时候,老贫农社员孙万春告诉他:“过去我在芦台扛活,见人家在盐碱地上挖沟垒台子,庄稼长得好。”马振东觉得这个办法好,立刻召开支委会,研究了孙万春的意见,并派人到沧州市有关部门去请教,弄明白修台田治涝碱的道理以后,向社员提出了修建台田改造洼碱地的建议。
这个建议立即轰动全村,并展开了一场大讨论。经过几次讨论,这个大队订出了三年改造好全部洼碱地的计划,当年就要修成四十亩台田。紧接着,党支部书记马振东和民兵连长张振焕就带领了一支修台田的专业队,在一片涝洼地上干起来了。
春天,大地还没有解冻,不断有寒潮侵来。修台田的工程相当艰巨,镢头抡下去,有的地方只砍出个白印,刨了半天才能打开冻土层。但是,人们的革命干劲足,不怕艰苦,马振东一直领着大家苦干实干。他们一连干了五十天,终于在六十亩涝洼地上修成了四十亩台田。这四十亩台田适时种上了玉米、棉花、向日葵,苗子长得格外好。这一年夏秋之间连续降雨一千多毫米,台田周围的庄稼全部淹毁了,这四十亩台田却收获了近三千斤粮食、七百斤籽棉、一千八百斤油料、十四万多斤蔬菜,加上其它副产品,总产值达四千四百多元。半年前还是种不保收的涝洼地,修成台田以后,在这大涝之年竟然每亩地获得了一百元的收入。这件事引起许多人赶来参观学习。中共沧州地委和河北省委总结了佟家花园的这项经验,给予很高的评价,说它给改造涝洼地闯出了一条道路,给涝洼地区提高粮食产量“搭好了梯子”。从此,佟家花园用大寨精神治理涝洼地的经验就在河北平原很快地传播开去。 不断革命
去年新台田第一次获得较好收成以后,大队党支部又组织干部和社员学习毛主席《纪念白求恩》等几篇文章,要大家有了成绩不自满,要继续前进,当彻底革命派。大家总结了一年生产上的经验教训,订出全部改造涝洼地的计划。大家不怕风雪严寒,用了五十五天的时间,挖了五十七条排水沟,把平地垫高了一米半,还搬走七个大碱堆,又在剩下的一百亩涝洼地上修成五十四亩新台田。这个大队改造涝洼地的三年计划,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实现了。
怎样在台田上种好麦子,争取丰收,对佟家花园大队来说,是个新课题。大队党支部提出,要坚决摸清台田种麦子的规律,创造麦子丰产经验。新台田地阴土寒,人们在播种前就刨土晒垡,促使土壤风化;播种时多施暖性肥料。社员们还利用台田通风透光的有利条件,实行合理密植,每亩植株比过去增多五六万株。结果,今年夏季,台田上的小麦平均亩产三百四十六斤。这个大队也就成了沧州地区小麦高额丰产的一个先进典型。
叫盐碱地出粮食的胜利,坚定了人们治理涝洼地的信心。广大社员积极想办法扩大耕地面积,为实现粮食自给和为国家多生产粮食而努力。今年春天,经沧州市领导上同意,佟家花园大队队长孙凤鸣又带领一批社员在津浦路东侧的一片老盐碱地上修建了四十五亩新台田。到这时候,全大队的粮田面积便由一九六三年的七十一亩扩大到二百一十亩。 两手准备
春庄稼种完以后,天旱不雨,气候反常。大队党支部提出,要做好防旱防涝的两手准备。党支部书记马振东对社员们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台田涝了能排水,旱了怎么办?运河有水好浇地,没水怎么办?种庄稼不能光靠风调雨顺。可是,有的人认为:天哪能长期不下雨?公社还没布置抗旱,还是等等吧!党支部分析了群众中的各种“等雨”思想,认为这是消极的,为革命种田不能靠“等”。于是便一面发动党员、干部向“等”的思想作斗争,一面因地制宜积极进行各种防旱准备。七月间,运河水越来越少,刚浇了一点地就见了河底。刚开花的夏玉米已开始卷叶。
这时候,马振东等大队干部又拿着铁锨到台田里去。他们不时蹲下来挖挖这看看那。晚上,他们召集台田专业队社员开会,提出把村里两个坑里的水引来浇地的建议,让大家讨论。多数人都说这是个好办法,一致同意这么办。第二天,马振东、孙凤鸣和副大队长徐子江就带领社员动手开渠,不到半天,一条长达四里的引水渠就挖成了。八十亩台田上的玉米,两天全部浇完了一遍。抗旱的胜利一个接着一个。仅佟家花园大队就浇了台田庄稼五十多亩,加上原有的水利工程,全部台田庄稼都浇了二到五遍。今年秋天,为了多种冬小麦,他们又在一条两百米长的排水沟里深挖了两米,找到了水源。现在,全大队二百四十多亩冬小麦生长良好。
现在,佟家花园大队党支部正在领导社员讨论全大队生产建设的远景规划。这个大队本来是专门经营蔬菜生产的大队,今年就为国家生产了新鲜蔬菜一百八十多万斤。但是,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决心要发扬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以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争取在明年做到粮食自给有余。
新华社记者 周志清(附图片)
右图:佟家花园大队在“南大荒”修起的台田
左图:“南大荒”的旧貌
新华社记者 工旭东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