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戈壁红柳
梁鸣达
踏上茫茫的戈壁沙滩,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沙包滚滚而来,白茫茫的黄沙,一直铺到视线尽头,灼热的风不时从身边掠过,卷起雾一般的沙尘,隔几步远就看不见人。这里,看不见一株青草,找不到一滴水,扑眼而来的,尽是荒凉景色。可是,就在那干旱瘠瘦的沙包上,竟生长着红柳,那么壮实,一簇簇,一丛丛,红艳艳的,在阳光照耀下,象一团团火焰。有时,风沙压弯了它的腰,风沙过后,它抖掉身上的沙尘,依然迎风屹立。
此刻,我们行走在伸向沙漠深处的羊肠道上,面对着一株株挺拔秀丽的红柳,我更加急于想见到维吾尔族老人沙的克了。四年前,六十二岁的老贫农沙的克,就是顺着这条刚刚踩出的路,背着铺盖卷儿,深入到沙包深处的名叫阿克塔孜东的地方,用红柳枝条搭起一个人字形的棚子,在里面住下来。以后,他在荒凉的沙滩上植树造林,硬是在草也不生的阿克塔孜东抚育出一片葱茏的树木。阿克塔孜东的原意是“光秃秃的白沙梁”,现在已改名叫英艾波斯坦,意思是新绿洲。
说也怪,由红柳的性格我联想起人们告诉我的那些沙的克的事迹来了。沙的克出发去沙滩的那天,他背着铺盖刚要出村,迎面碰上了村子里自私得有名的富裕中农。他见沙的克要去阿克塔孜东,惊讶地问道:
“昨天会上,干部和社员不是都主张不让白胡子老汉去的吗?”
“今天一早我去找了支书和队长,总算让他们点了头!”沙的克愉快地回答。
“沙的克阿卡(大哥),你不当五保户也罢了,何苦又自己找这份罪受,那里现在吃水还得用葫芦老远去背,还说种树呢!”
“人有水吃树就能活!”沙的克依然愉快地回答。
“一个人在戈壁滩上和黄羊做伴多苦哟!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呢?老邻居!”
“那就让阿克塔孜东给我老汉留个名吧!”沙的克老人回答,毅然向沙包起伏的远方前进了。
有一次,沙的克正在给一片桑树浇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刹那间天昏地暗,几步外便看不清东西,也辨不清方向。大风吹得他站不住脚,把他一直推到离村庄不远的地方。本来沙的克满可以回村避风,可是,他担心无人照管树木,抖掉身上的沙尘,又顶着风回到了阿克塔孜东。
人们说,沙的克老人就象耐旱耐碱、抗风抗沙,不畏寒暑的红柳。去年,那八百棵树苗压上后,八十多天没浇上水,眼看要变成干柴棒子,沙的克便到三里外的一个涝坝里,用葫芦—葫芦—葫芦地提水。沙地旱得渗水吱吱响,一葫芦浇一株树苗也不够,要让树苗喝够,该花多少时间呀!怎么办?他就用一根木棍,紧挨树根戳一个深洞,小心地把水倒进洞里,然后把洞用土填好,用这种方法救活了全部树苗。
我刚来得及回味沙的克老人事迹中的一鳞半爪,英艾波斯坦象一块翡翠似的映入眼帘。沙梁脚下树木成荫,果园成片,把庄稼地挡了个严严实实。沙的克老人的住宅座落在绿洲中间。
沙的克老人正在一条防风的杨树林带下锄草。白花花的胡须有半尺长,满脸是太阳晒成的紫红颜色,穿着过膝的白袷祥,赤着脚,宽大的红腰带束在腰上,越发显得精神抖擞。象许多朴实淳厚的维吾尔老人一样,说话嘴角老挂着笑。
我们对他瀚海辟绿洲的业绩表示敬意,他却笑呵呵地回答说:“树苗是大家运来的,渠道是大伙挖的,连我那三间新房也是队里派人修的,我自己嘛,胡子都白了!”言下之意是他自己实在没有多大功劳。
谈起栽树的事,沙的克老人对我们说:“第一年栽了三百多棵树,只活了二十棵,我灰心过,想回村,走到半道我就回来了,我丢不开这二十棵树,也舍不得离开阿克塔孜东呀!”
“以后呢?”我们问。
“我没回村,支书却来了,他说:‘沙的克阿卡,当初,我劝过你不要来,现在我要劝你不要走,可不能从这阵地退回去,你是贫农!’他还和我一起研究这二十棵树成活的问题。”
“再以后呢?”
“想办法让栽下的树都活呀!我是贫农!”沙的克简单地回答。
我问他这四年多栽了多少树,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揉皱了的桑皮纸,上面全是用铅笔划的横直长短不同的道道。他不识字,数字大了记不住,便每数十棵划一道道。一尺见方的桑皮纸上,半根火柴长短的道道密密麻麻。他认真数着,十多种树木的具体数字都能说出来。一些零星培育的杨柳刚放芽不久,数字不好计算,来他这里作客的妹妹黑力其罕插嘴叫他估计一下,他摇头说:“不行,你能知道哪棵活了,哪棵没活?等会儿数数再说,说话要实在!”
我们请他谈谈克服艰难困苦的情况——试想想,这里不是一般的地方,是沙漠,这里风多、沙大,有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有着零上四十多度的酷热;这里干旱得出奇,有多少次黄沙填平了林垅?多少回狂风卷走了幼苗?他谈了,谈得再简单不过。比方说,这里种树比栽树容易活,但是队里缺种籽,沙的克便把自己吃的桃杏核一颗不丢地保存起来;村里果子熟了,哪一家有好种,他就上门去一把把地要果核;赶巴扎时总在水果摊附近转,捡拾别人扔掉的果核。在第一次栽树失败以后,沙的克连续好几天围着那侥幸活了的二十多棵树苗转呀,看呀,把那死去的树苗一棵棵刨出来,左琢磨,右琢磨,研究出一套防风抗沙栽树的方法。
我们一起在地头吃过饭,又喝了两碗沙枣汤之后,沙的克老人站起来带领我们参观,我们穿花拂柳行走在林带果园间,树木绿得那样鲜,那样润,好象要溢出水来。树上挂的杏儿正在泛黄,几棵早栽的桃树也挂上了果,生机勃勃的小绿洲显示出繁荣的景色。沙的克满面笑容,神色焕发。走着走着,他说:“我老了,要给后代留个纪念。我要栽活十万棵树,要知道,这里是有树就有地呀!”
就在这一瞬间,我们似乎看见了他那一颗跳动着的红心。他的形象蓦地高大起来。我又想起了红柳。可是,红柳比起老贫农的形象,却要逊色得多了!


第6版()
专栏:新书架

长篇小说《古城春色》出版
北京这座庄严雄伟的古城,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从敌强我弱转为敌弱我强、从运动战转为正规战之后第一个和平解放的城市。北京的解放,象征着旧中国几千年反动统治的结束;象征着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的开始。这一胜利,在政治上、军事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古城春色》(林晞著)就是反映这一光辉历程的。一九四八年东北大捷之后,我人民解放军某部乘胜前进,兼程进关。在上级的英明指挥下,大战烽火台,炮打黑松林,打得敌人打不敢打,逃不敢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接受了我党中央的八项和平条件。
小说通过这一史实的描写,体现了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的真理。同时也清楚地告诉人们,对付武装的阶级敌人,必须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武装之后,才能迫使敌人坐下来谈判。小说还通过部队的行军、打仗等细节以及对战士之间、官兵之间、军民之间关系的描写,表现了我军吃大苦、耐大劳,坚决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读者从小说中塑造的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里,可以学习到人民军队很多可贵的革命品质。
(文宣)


第6版()
专栏:

王传河的“勇”
戈中
山西省临猗县有个养牛模范王传河,他为集体喂牲口,有许多勇敢的行为。他不怕牲口难侍弄,把老牛、瘦牛、跛牛都牵到自己的槽上;他不怕队长批评,只要对集体有利,还是给老牛配种;他不怕人家说多管闲事,经常到别人管的槽头去照看,看到不痛快的事,还要劝说几句。总之,王传河见困难就上,并且敢于和旧思想、旧习惯、旧传统势力作斗争,衣现了极大的勇气,是个敢作敢为的“勇夫”。
王传河这个“勇夫”与旧观念中的“勇夫”不同。旧时代的勇夫,有的为了个人显名扬威也能奋不顾身,有的为了报知遇之恩也能勇往直前。然而,他们与王传河相比就都黯然失色了。因为他们没有远大理想,争的是个人名誉地位,他们的勇只能是匹夫之勇。王传河“勇”的特点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从不吝惜自己,从不计较报酬,勇于为人民服务,勇于维护集体利益,勇于牺牲个人一切。他的“勇”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大智大勇。
王传河的“勇”是从哪里来的?他自己说:“我懂得了革命,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热爱共产党,热爱新社会,党分配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总想一心一意搞好,恨不得把心血放进去。”王传河正是以忠于革命,热爱集体的思想支配自己的一切,“懂得了革命”,把自己的工作与社会主义事业联系在一起,与世界革命联系在一起,就“限不得把心血放进去”,因而产生了勇气,只要对革命有利,对集体有利,就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有一种说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种说法认为勇是从重赏中来的。请看,王传河是怎样对待“赏”的。一九五九年秋罢,队里奖给他奖状以及脸盆、暖壶、毛巾等实物和十一块钱。当时他别的都不要,只要奖状。有人说:“给东西你不要,偏要那张纸,要纸,你拿一角钱,我给你买三张来。”他说:“别说一角钱买三张,这是千金难买,这是党对咱的信任,要上这张纸是要上责任,不要这张纸是推卸责任,我就是要这张纸哩!”当他不得已收下奖品和奖金后,却又把奖金买了苜蓿作牛的饲料,脸盆、暖壶等也放在饲养室里公用。王传河对党的忠心,对集体的热爱真是千金难买,他的“勇”岂是“重赏’所能刺激的!
我们应该学习王传河,忠于革命、热爱集体,与个人主义思想彻底决裂,做一个为人民利益不畏任何困难和牺牲的“勇夫”!


第6版()
专栏:厂矿报刊文选


骆驼营水泥厂工人 李文富
笔,磨秃了的笔,
纸上画满了字迹。
又捡起一根铁条,
划着车间的空白地。
十几双眼睛,
投射在一个图案上;
十几个人的心弦,
拨动着一个频率。
面对着一个个难关,
目盯着一道道难题,
写呀、画呀,
铁条指向了不同的标记。
这样,才能提高产量,
这样,才能质量第一。
大家抬起头来,
眉宇间充满了笑意:
别看每小时仅仅增产零点一,
那么,一天呢,一月呢,一年呢?
算算这道题!
十几颗心紧紧连在一起,
十几只手合拿一枝“笔”,
画呀、画呀!画的是: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社会主义!
〔选自《锦铁消息》〕


第6版()
专栏:厂矿报刊文选

从磨刀谈起
开滦矿务局青年电工 张玉丰
有一欢,一位青年电工磨刀,时间不大就拿去使。结果,刀还很钝。他不得不去再磨;就这样磨了三次才把刀磨好。他的师傅问他为什么不一次就磨好呢?
他说:“任务紧,我想差不离了,对付着先使吧!没想到……。”
“没想到时间反而更长了!”青年人听了师傅的话低下了头。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很值得我们深思。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往往有人摆得不正,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反而使工作受了损失。不注重质量,虽然用了较短的时间,完成了一项任务,但出了次品,还得用更长的时间返工,岂不是弄巧成拙了吗?如果出了废品,那不仅是丧失了时间,而且还浪费了材料。
我们无论干什么活,也不管任务如何紧迫,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争取速度和数量。
〔选自《开滦矿工》〕


第6版()
专栏:厂矿报刊文选

不能生锈
第一拖拉机厂工人 王炳彦
有一次,检查员老李对我说:“小王啊,你这螺钉孔没有吹干呀,这样会生锈的!”我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可想:你这个人也真够吹毛求疵了,这么热的天,就是不用压缩空气吹也会干的,怎么能说上生锈呢。
有一个星期天,我到郊区拖拉机站有事,在那里看到一台出了毛病的拖拉机。这台拖拉机是有紧急任务的,因为螺钉出毛病,不得不停下来足足修理了一个下午。把那个断了的螺钉取出来一看,原来里外的螺纹都生锈了。
“锈”!这家伙可真厉害呀,在这节骨眼上简直成了“敌人”啦!检查员老李的话又在我脑子里出现了。我望着那个生锈的螺孔想:这个毛病虽不是我造成的,可是自己干活时不把螺孔吹干吹净,螺纹生了锈,不是也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故吗?
螺钉不能生锈,脑子里的锈更不能生。
〔选自《拖拉机报》〕


第6版()
专栏:

飞车射击
济南机车厂 唐兆迪
掌声灌满了靶场,
场上飞出一只快箭;
快箭牵着掌声飞,
啤,叱咤风雷卷云天!
擦眼望,呵,
是那个“质量标兵”姑娘,
自行车上显身手,
端枪、蹬车飞向前。
一串尘浪滚滚,
象条金龙跟后面;
一团杀气腾腾,
威风凛凛多不凡!
只见她钢枪一举,
砰砰枪声震山岗,
牛鬼蛇神应声倒,
靶子打得稀巴烂……
为啥她枪法这么准?
——汗水洗亮了枪杆;
为啥她枪法这么狠?
——仇恨凝上了子弹!


第6版()
专栏:

草原欢歌(木刻)  牧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