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从新洲办机械看集体经济的潜力
编者按:大寨精神无往不胜。在农村人民公社,搞梯田靠大寨精神,修水利靠大寨精神,办机械同样靠大寨精神。有了大寨精神,就能看到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也就能看到集体经济内部的巨大潜力。新洲县委紧紧抓住群众的迫切要求,依靠集体经济力量,自力更全办机械,修水利,改革耕作枝术。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农业生产面貌大为改观。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说:“在资金方面,国家应当给予农民以必要的援助,……但是资金的主要的大量的部分,还是应当依靠农民自己筹集。而这是完全可能的。对于农民的潜在力量估计不足,是错误的。”新洲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几年来在办机械的过程中,由集体经济自筹的资金达一千二百多万元,占总投资的百分之七十九点三。但是,有一些人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潜力总是估计不足,谈到生产和建设,总是眼睛向上,单纯依赖国家支援。这些同志应当从新洲的经验中得到启发,改变这种错误的想法。当然,办什么事情,都应该根据本身的条件,分期分批地办;不能不顾具体条件,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把自力更生的革命情神和求实态度相结合,我们的建段工作就会做得快一些好一些。
湖北省新洲县发场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依靠集体力量,增添机械,发展水利,改革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使农业生产跃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过去的新洲,丘陵易旱,平原易涝。现在的新洲,拥有动力排灌机械三万零七百多马力,加上自流灌溉,使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耕地有了水利排灌设施,既能抗旱,又可防洪。
过去的新洲,单季稻多,产量低而不稳,粮食平均亩产三四百斤,棉花平均亩产二三十斤(皮棉)。现在的新洲,双季稻发展到三十七万亩,占水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七,粮棉双双获得高产。今年新洲大旱,一月到九月的降雨量比大旱的一九五九年同期少一半,可是粮食平均亩产八百零五斤,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棉获平均亩产一百四十斤(皮棉),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五十。比起一九五九年,粮食总产量增加一倍,棉花总产量增加五倍。
认识特点 胸中有数
新洲县在一九六○年以前,就修起了大小水库十一个,并开始受益;农业技术改革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当时正是连续三年干旱的第二年,生产下降,一些干部中产生了畏难情绪。有些人认为新洲县人稠地窄,平均一人不到一亩半地,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生产差的丘陵地区的人,认为自己地势高、水源低、土质坏,是天生的困难。
在人多地少的地方,究竞有没有发展前途?县委总结了本县丘陵地区楼寨公社第一大队的经验。这个大队每人平均只有一亩地,他们从一九五八年起就兴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做到年年增产,年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一九六○年,这个大队平均每人向国家提供三百斤商品粮。
先进的典型教育了县委领导,也教育了广大干部和群众,使大家认识到:客观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的关键,是充分利用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紧紧抓住贫农下中农和广大社员的革命要求,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彻底改变小农经济的面貌。在这个基础上,县委又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分析出本县的生产有四个特点:一、生产不稳定。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六○年,十一年里就有六个年头遭受水旱灾害;二、生产不平衡。全县有百分之六十的地区是丘陵,百分之四十的地区是平畈。平畈产量高,丘陵产量低;在同样的地区,由于工作情况不同,产量也有高有低。三、人稠地窄。耕地少,劳力多。四、全县有水田,有旱地,既产粮食,又产棉花,同时还有大量的水面和山林,适合于发展多种经营。
根据本县的特点,县委在发展农业生产中,抓住了“稳定、干衡、高产、全面”八个字。抓稳定,是解决抗旱防涝问题,保证稳产;抓平衡,是丘陵赶平畈,后进队赶先进队,做到平衡增产;抓高产,是利用地少人多的条件,抓紧改革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抓全面,是贯彻执行“以粮为纲,粮棉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粮良生产,同时发展棉花生产,并开展多种经营。
一场抗旱斗争的启示
要抓好八个字,关键是抓水利。这是县委领导到社队蹲点以后,才明确起来的。
一九六一年初,县委分别率领四个工作组到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蹲点。这年早稻还没有栽下,就遇到大旱,许多田都是靠车水栽秧。接着,旱情继续发展,许多塘堰都被车干,必须搬大水,抗大旱。位于张渡湖和武湖之间的仓埠区,因为地势高、水源低,全区利用起三千多架水车和出动了百分之七十的劳力,协作抗旱,一架接一架地搬湖水上岗,非常吃力,效果却不大。
这时,县委研究全县抗旱斗争情况,发现阳逻区搞的不错。县委几个负责同志马上就到阳逻去“取经”,一进这个区,便看见田边新开起一道道小沟,到处流水潺潺,水稻长得又绿又壮。为什么阳逻区抗住了这样大的干旱呢?是他们搞起了一千七百多马力的抽水机,大搞提水灌溉,将湖水搬上了高岗。
县委在全县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大抓机械提水抗旱,挽救了一部分早稻,也保住了晚稻的收成。
经过这场斗争,县委对全县的水利工作重新作了研究。新洲境内有三河、两湖、四岗,水源丰富,地形复杂。过去,虽然整理了三大水系,兴修了十一座大小水库,在一部分地区实现了自流灌溉,可是,大部分丘陡岗地,因为地势高亢,缺水灌溉,年年受到干早的威胁。如何切实解决好这部分地区的灌溉保收问题,是促进全县生产高涨的根本环节,也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党中央和毛主席早就指出的: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因此,县委提出了实行提水灌溉和自流灌溉相结合的方针,每年冬春都抽出一部分劳力修建水库配套工程,每年都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发展一批排灌机械。
由于抓住了群众的迫切要求,群众的积极性很大,经过几年的努力,新洲县的动力机械已由一九六○年的三千六百多马力,发展到三万零七百多马力,自流灌溉面积也扩大到二十多万亩。两者加在一起,全县的灌溉保收面积已达全县耕地面积百分之八十左右。
自力更生办机械
县委决定大力发展农业机械以后,对全县六百多个大队的生产、地形、水源等条件,逐个地进行了调查,制订出了发展机械的全盘规划。农业机械的资金从那里来?一种意见是主张靠国家投资来办,另一种意见主张集体自办为主,国家帮助为辅。这时,县委总结了刘集公社自力更生办机械的经验,进一步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以集体经济自办为主,国家辅助为辅,是发展农业机械的根本道路。
刘集公社的经验证明:大力发展集体生产,开展多种经营,增加集体收入,使集体经济力量不断壮大,才能为发展机械提供更多的资金。新洲县是个粮棉集中产区,队队都种棉,棉花占全县农副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占现金收入百分之六十。在发展粮食的同时,大力发展棉花,既能迅速增加集体的收入,又能促进粮食和其他作物的生产。一九六二年,棉花总产量比上一年增加百分之六十,收入增加五百多万元。当年集体购置机械的投资也由头年的四十多万元增加为六十多万元。机械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粮棉进一步增产。这样,生产增长与机械发展相互促进。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机械总投资便达一千六百多万元,其中集体投资为一千二百多万元,占百分之七十九点三。
在贯彻自力更生办机械的方针的同时,对条件困难、生产落后的地区,采用首先由国家举办抽水机站,扶持生产的办法,生产上去了,再逐渐发展为以集体为主。这样扶持困难地区的结果,使全县的机械发展比较普遍。全县六百二十五个大队中,有六百二十一个大队购置了动力机;全县七十一个公社,有四十七个公社购置了拖拉机。
在群众热情购置机械的时候,也有些社队不顾自己的经济条件,想“一口吃成胖子”,影响了补员当年收入。县委发现这一问题后,一再强调办机械必须分期分批,量力而为。把自力更生办机械的积极性,及时地引导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
配套成龙用机械
在农业机械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新洲县曾经出现过两个问题:一是机械只用于抽水,一年用不上多少天便闲置起来,使用率很低;一是机械管理和维护很差,油料消耗大,机件损坏多。两个问题凑在一起,便造成成本高、亏损大。社员们反映用机械是“嗵嗵嗵,捅了个大窟窿”,说机械好,就是用不起。
县委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生产条件已经改变的新情况下,有些干部还习惯于用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对组织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缺乏思想准备。因此,在新的形势面前,没有认真研究机械增多以后出现的新问题,依靠群众扎扎实实地解决这些问题,守着“人稠地窄”劳力多,农业机械用处不大的老观念,不能设法从多方面发挥机械的作用。
这时,县委又总结和推广了刘集人民公社管好用好机械的经验,举办技术训练班,为各社队培养机务人员,各区又以公社为单位设立技术辅导网,帮助各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技术水平。同时,以县农业机械修配厂为中心,在各区设立修配站,在公社设立保养间,在全县形成了农机修配网,尽可能自己解决机器修理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工作以后,全县的机械完好率便由百分之六十上升到百分之八十左右,保证了正常出勤,油耗率也显著下降了。
与这同时,县委还提出以动力机为中心进行配套,开展多项作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县各社队陆续置办了脱粒机、磨粉机、碾米机、碎饼机等五千四百多台,在夏粮脱粒、轧花、碾米、磨面上实现了机械化,同时办起了五百二十八个机械加工企业。这不仅使社队增加了大批经济收入,而且解决了农忙期间劳力不足的问题。今年的夏粮总产量比一九六○年增加一倍多,比一九五七年增加将近两倍,他们全部用机械脱粒,二十天内就脱完。机械加工米面,也解除了社员夜晚加工粮食的劳果。这样,劳动力就集中投入田间管理,抢住了季节,提高了农活质量,为今年棉花、水稻丰收打下了基础。
一着带全局
由于农业机械发挥作用,全县去年节约出七万劳力,今年节约出十万劳力。新洲县本来就是“人稠地窄”,劳力比较多,再节约出这么多劳力,会不会出现劳力过剩的现象?县委认为,劳力终究是有限的,技术改革和精耕细作则没有止境,再加上农副业全面发展,需要的劳力就更多。每当机械发展一批,水利条件改善一步,他们的技术改革也紧跟一步,使改善生产条件和改革农业技术相辅而行。
在改革新作制度上,主要抓了双季稻。使双季稻面积由原来的十二万多亩发展到三十七万多亩,占水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七。种双季稻可以多收一季粮,又可以在晚稻田里套种绿肥,增收肥料。双季稻的发展,也解决了均衡使用劳力的问题,改变了长期存在的“大忙大闲”状况。
今年新洲县是个罕见的干旱年。一至九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少一半。从五月开始,旱情就很严重。能够自流灌溉二十多万亩水田的五十三座水库,因为蓄水不足,很快放干了,只剩下一些“死水”。全县组织了二万八千马力的动力机,大搬湖水、河水、江水,全面开展抗旱斗争,一直抗到九月底。水路最远的达四十华里。抗旱中,既灌了水稻,也灌了棉花。许多过去没灌过水的高岗棉地,今年也灌水五六次。在这样大规模的抗旱斗争中,社员依然坚持精耕细作,坚持贯彻新技术、新措施,保证粮棉又进一步增产。
× × ×
在大好形势面前,新洲县委特别强调“一分为二”看问题,比先进,找差距,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全县生产还不稳定、不平衡,有几万亩高岗田的灌溉问题没有解决,近十多万亩低洼地的抗洪排涝能力有待提高;还有一部分社队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较低,养猪很少。因此,要求各级干部用不断革命的精神,抓革命,促生产,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力争明年有更好的收成。
本报记者 张 碨 胡烈斌


第2版()
专栏:

修建渡槽 畅流百里
新洲水利建设之一——尾头山水康渡槽 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会供稿


第2版()
专栏:

善于同自然进行斗争
记黑龙江省农业战线一面红旗——太平大队
太平大队在党的镇导下,依靠集体力量,同风沙干旱等恶劣自然条件作斗争,改变了“光腚屯”面貌,集体经济日益巩固壮大,几年来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一万斤左右。
这个大队力了同风沙干旱作斗争,除了治山、治水、造林、治沙以外,还特别重视改进种地技术,创造了“三看三定”耕作法。他们的这种总结、发展当地传统耕作技术,使它更有系统、更加完善的作法,是值得各地学习的。
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兴公社大平大队,是黑龙江省农业战线上第一面红旗,也是东北地区的“大寨”。一九六四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先后发出号召,要求整个东北地区和黑龙江省各级党的组织,认真学习这个大队先进事迹和经验,深入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从那时开始,不仅黑龙江省许多县、社和生产队,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省(自洽区)的农业生产单位也陆续派干部前来学习,有的单位还把太平大队党支部书记吕和请去传授经验。太平大队的经验,正由近反远地迅速地传播着,就象一个燃烧中心向四外扩散着热力。仅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一九六四年吕和耕作法推广面积是二百八十万亩,今年推广面积增加到四百八十万亩,收到了显著效果。
太平大队为什么具有这样大的威力,具有这样强烈的吸引力呢?
这是因为这个大队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并不优越的条件下,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办到了别人还没有办到的许多事情,并且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最为突出和最引人注意的是,他们那种坚持自力更生、勤奋创业的革命精神,掌握自然规律,巧种庄稼的科学态度,以及胸怀全局,坚持支援国家建设和积极帮助兄弟单位的共产主义风格。
这个大队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的低山丘陵地区,春旱严重,农业生产很不稳定。从自然条件看,在全县属于中等,在全省属于中下等。所属六个自然屯在旧社会里被叫做“光腚屯”——山光(山上无树)、地光(满地露石头)、人光(小孩穿不上衣服,大人衣服褴褛)。农业合作化以前,生产水平仍很低,人民生活仍较贫困。一九五六年建立高级合作社以后,太平大队的人们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凭着广大社员的劳动热情,向大自然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改造穷山恶水
这个大队共有耕地二万三千亩,有一半以上是山坡瘠薄地,这些地年年被蛇牛河水冲刷,水土流失一年比一年严重,几十斤重的大石头,半截埋在地里,半截露出地面,小鹅卵石遍地都有,所以,人们管这些地呼“露骨地”。这是太平大队发展集体生产、创造集体家业碰到的一个难关。为了寻求战胜穷山恶水办法,大队党支部书记吕和走遍了各个生产队,查看了所有地块,开了几十次座谈会,登门拜访了几十位老农,由于集中了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最后终于琢磨出了三个办法:第一、在山坡上半部广挖鱼鳞坑,让雨水储在水坑里,减少山洪下泻;第二、把顺山垄改成横山垄,把雨水拦在垄沟里,慢慢渗在土里,不让它顺着垄沟冲;第二、把满地的大石头搬到山下去,再把山沟里的淤土运到山上来,彻底改造土壤。办法虽好,但人们心里还是没底,有些人犹豫不决,党支部决定在四队七十五亩地块上搞试验,做出样子,吕和亲自带领社员在山顶上挖鱼鳞坑,垒石谷坊,改顺山垄为横山垄,并在地里铺上一层淤土。这年这块地种的玉米比相邻地块每亩平均多打一百斤。这次试验成功,大大教育了干部和社员群众,从此一场治山改土的战斗序幕揭开了。从一九五七年到现在的近九年时间内,这个大队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顺山垄改成了横山垄;把三万多车沟淤土拉上山坡地,把七千多车石头搬下了山,使冲下来的土又回到了“老家”;同时,在山坡上还挖了两万五千多个鱼鳞坑、五万多米长的山洪缓冲沟,垒起了一百多个石谷坊,植树造林一千八百多亩……。山沟面貌改变了,四分五裂的山坡不见了。这不仅给增产粮食打下了基础,而且为改造穷山恶水闯出了一条出路。 战胜风沙干旱
治山改土,这只是征服自然取得的第一步胜利,这里干旱就象恶魔一样折磨着太平庄的几个山村。因为这个大队位于大兴安岭风口地带,经常刮七、八级大风,沙土飞扬,遮天盖地,春天雨量稀少,十年九春旱,种地抓苗难。一遇春旱,等雨播种就违悞农时,影响及时铲趟;不顾干旱硬种,往往一种再种,历年毁种、补种的庄稼就占播种面积百分之三十左右,秋后严重减产。能不能战胜干旱呢?吕和说得好:“不怕天有灾人意,就怕人没革命心”。为了战胜干旱多收一粒粮,人们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绞了多少脑汁,吕和心想:“种地不能象开火车一样,顺着一条道路,要学会观天看地,摸透庄稼的脾气。”他根据四十年来种地经验,访问过当地许多老农,同社员在一起商量,总结了太平庄二十年来的气候变化规律和各种作物的脾气,找到了在没有水利条件下,战胜干旱的办法,创造了“三看三定”耕作法。“三看三定”就是:看天时定作物比例,看雨情定播种顺序,看墒情定播种方法。这种耕作方法的特点是,充分考虑气候、墒情、雨情及作物特性等因素,以农时墒情为中心,以抓苗为纲,机动灵活地安排种植作物的比例和种植方法。九年来,太平大队运用“三看三定”耕作法,除个别年份外,连年获得丰收,粮豆亩产量由一九五六年的一百五十七斤,到一九六三年达到二百八十二斤,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年虽有严重灾害,仍达到二百六十斤左右。过去认为太平大队抗旱保苗得丰收是“押宝”、“闯大运”的人,现在心服口服了。太平大队“三看三定”的耕作经验,影响由近及远,到这里“取经”、向吕和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了。 生产面貌有了显著变化
太平大队由于坚持自力更生、勤奋创业的革命精神,在生产上,又善于观天看地,根据自然特点巧种庄稼,因而使这里的生产面貌和自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稳步上升,集体经济日益兴旺,一九六四年粮食每亩平均产量比解放前增长两倍多,比高级社时增长一倍左右。公共财产总值已达一百多万元,平均每户两千元左右。每个生产队都有集体的马群、牛群、猪群、羊群,还有联营的粮米加工厂、粉房和烘炉。大队还用公共积累架设了高压输电线,实现了铡草、磨面、碾米等电动机械化,运输已经用大汽车和胶轮车代替了铁轮车。随着集体生产的发展,社员收入也不断增加,生活越过越好。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社员分配总金额比初级合作社时增长三四倍,每人平均收入接近二百元,比一九五六年高级社时每人平均收入增长两倍左右。全大队四百二十三户社员,生活都比较富裕,每家都装有电灯、广播喇叭。全村有收音机一百一十二台、自行车一百多辆,缝纫机九十九台。百分之七、八十的社员户在银行里有存款。 想着国家,想着兄弟社队
生产发展了,社员生活改善了,太平大队总是想着国家,想着周围兄弟生产队。他们年年都把超额完成粮食交售任务,看作是支援国家建设、支援世界革命的光荣职责。九年来,这个大队共向国家交售粮豆两千五百四十多万斤。这几年每个劳动力平均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一万斤左右,平均每人交售粮食两千斤左右,粮食商品率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这九年里,太平大队还交售了大量的其它农副产品,仅羊毛就有八千三百多斤,肥猪二千九百九十六头。在这同时,太平大队还给兄弟队以很多帮助。几年来,在自己耕畜不太充裕的情况下,支援兄弟队一百三十头耕畜。大队的烘炉、碾米厂为附近的十三个大队热情服务,做到了做活优先,取货快、产品质量好、价格低。中四大队是个移民新村,头几年打粮不够吃,吕和同志经常去那里指导,传授耕作经验,近几年这个队连续获得增产,由一个缺粮队变成余粮队,每年都向国家交售六、七十万斤粮食。社员感激地说:“我们多打了粮,也有太平大队一份功劳哩!”不断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不学习就得落后,骄傲自满就得失败”,这是太平大队党支部书记吕和同志经常向干部和社员讲的一句话。太平大队从一九六四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农业战线上第一面红旗,接着又被誉为东北地区的“大寨”之后,越发感到担子更重,任务更艰巨了。荣誉,对这个大队来说,既是一个极大鼓舞,又是一种严格的鞭策。他们不断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找差距,向兄弟单位学习。吕和说得好:“有了‘三看三定’,年年都能增产,但要获得更大增产,还得在增施粪肥、培育良种、搞好水土保持上下功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吕和先后到肇东县红光大队、龙江县合山大队等八个县十四个公社的大队、生产队和林牧场参观学习。太平大队不仅学习外地经验积极认真,就是兄弟社、队运用“三看三定”耕作法有发展时,他们也虚心学习。一九六四年龙江县发达公社长发大队,在运用吕和耕作法的墓础上,又研究出在垄沟里刨埯点播、覆土压种苞米的办法,解决压种苞米等距苗匀问题。吕和看到后感到很好,今年就在部分苞米地里采用这种办法,获得了增产。太平大队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革命精神,已成为这个大队继续前进的动力。
本报记者 康伟中(附图片)
太平大队党支部书记吕和(左二)和社员一起看墒情定播种方法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