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看了《收租院》……
——记京郊一位老贫农的话
袁水拍我心头痛,两眼酸,一桩桩过去的事儿,象一幕幕电影演个没完。这些个泥塑可塑得真象,就跟我、我的家、咱村的贫下中农一个样。我家三辈子扛活,娘儿仨吃不上,喝不上,缺衣少穿,十冬腊月,破棉被也没一床。我十三岁就给地主干活,经常挨打受骂。看了展览,我真想说话,可就是说不好,没有文化。小时候,背粪箕,走过私塾门口,只为我往屋里多瞅了几瞅,就挨了老师一顿揍。要不是解放,今儿个还不照旧是《收租院》里的情况?没有共产党,这地还不是归活阎王?没有革命,哪会有咱穷人的命?!天下乌鸦一般黑,川南、河北地主一样狠。阎王只是人世有,地下并无人吃人。东西南北四霸天,到处的恶霸喝人血。大斗进,小斗出,出是九五,进是加一。高租重押利滚利,卖儿挖肉顶租米。想活命怎能靠央求,要翻身只有跟党走。不知牺牲了多少烈士,才换来今天劳动人民的自由。这日子真是来之不易啊,咱可千万不能忘记过去哪!不记从前苦,哪知今日甜!看看这《收租院》,比比咱新社会,你们年轻人没有受过这份罪,可你们会相信我身上的伤疤、眼中的泪。咱们今天住着的百花园,可不就是当年蒋家的水牢、刑房!只有恨得透,才能爱得深。树高不怕风,只为有条根。知道了这印把子是怎么得的,也就懂得该怎么将它保卫。想倒算咱分得的房子的,是村里的地富四类;想反攻大陆的,是逃在台湾的蒋匪;指望咱变颜色的,是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反动派;成百上千个军事基地包围、日夜盘算要吃掉我们的,是世界人民的头号敌人美国鬼。同志们,弟兄们,让我们再认一认,让我们再看一看,这条一抽一寸深的弹簧钢鞭,这副一百二十斤重的手铐铁镣,它提醒我们要时刻紧握枪杆,要站稳立场,经得起困难和胜利的考验。咱贫下中农回到村子里,要提高思想,加紧生产,做好工作,搞臭资本主义,反对懒、馋、贪;搞好社会主义家业,把好社会主义的关。咱要好好听党的话,听群众的话,工作扑上去干。不但自己带头,还要团结广大群众。戏由人唱,地由人种,人由思想支配,人变地才会变,高产来自思想红。我文化低也要学主席思想,学了马上用。有了主心骨,方向不会偏。做事要问个为什么,我们为什么抡铁锨?我们为中国人民种田,为建设社会主义多作贡献,不许收租院再出现;我们为世界人民种田,为社会主义大楼把砖瓦添,革命到底永向前!


第6版()
专栏:

牢记阶级仇 永做革命派
——工农兵座谈《收租院》
编者按: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的文艺应当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四川省大邑县地主庄园陈列馆的大型泥塑群象《收租院》,就是这样的有力的武器。它通过栩栩如生的雕象和激动人心的情节,激发人民的阶级仇恨,提高人民的阶级觉悟,加强人民的革命意识,激励人民的革命斗志。
《收租院》的展览,前天在首都的中国美术馆开幕。在预展期间,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了北京市部分工人、农民和战士前往参观,并分别举行了座谈。正式展出以后,不少工人、农民、战士又在观众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下面这个记录主要是根据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的,也包括少数观众的留言。从这个记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组泥塑群象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艺术力量。
阶级教育的课堂
看了《收租院》,更加痛恨旧社会,更加痛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更加痛恨反动派,更加热爱新社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更加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
战士们普遍认为这个展览会是一个生动的阶级教育的课堂:“进入展厅,就象进入旧社会一样,这不只是刘文彩一家地主的罪恶,而是旧社会的缩影。”有一个观众这样说:“我是穿着大棉衣进来参观的,但我感到非常的寒冷,这一群塑象把我引到了另一个天地。”许多人看了展览,勾起了他们对自己家庭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的回忆,战士杨福在谈到他父亲在旧社会被迫逃到外面不敢回家时,痛哭流涕。有的战士参观以后,激动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昔日重现泪满眶,万丈烈火烧胸膛”,“收租院,鬼门关,吸尽农民血和汗;阶级苦,血泪仇,永远牢记在心头!”
农民们纷纷联系自己的家史发了言。老雇农赵发说:“咱们那里的地主也和刘文彩一样,也有收租房,交租的情形差不多。我哥哥就是给地主当把式,被车轧死的。看了这个展览,心里真愤恨!”副支书陈乐庭第一次发言,说到“……地主恶霸是多么坏!我家共四口人,在旧社会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的时候,泣不成声,只好先让别人发言,他第二次才把话说完。他说:“今天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不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闹革命,怎么会有今天!我们要永远跟着党走!”
工人同志看了这个展览会心情十分激动,老年女工于秀美结合自己的遭遇激动地在会上发了言。她一开始发言就声泪俱下,听了她的哭诉,许多与会者也掉了泪。她说:“我是山东人,山东的地主也和四川地主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九四七年,国民党反动派、地主还乡团进攻解放区,我的两个孩子就被敌人活活地埋了。看了展览会里那个两个孩子的母亲被关在牢里,不能和儿女团聚,抛下孩子无人管,就想起我把孩子从土里挖出来的时候,那时我两眼什么也看不见!
(说到这里泣不成声)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咱们推倒了三座大山,咱们才翻了身。咱们不要忘记阶级仇,要听毛主席的话!”
青年社员?克起说:“我是新社会里成长起来的,没有受过旧社会的苦,对新社会、对劳动人民爱得就不深,好象在百花园里长大,反而闻不见花香了。看了这个展览会,才更体会到新社会的甜。看见展览中那么小的孩子饿得骨瘦如柴,还要拉车子,真是难过!我们现在的小孩都吃得红红胖胖,我们从小就在毛主席的关怀下生活,这是多么幸福!”青年女工赵桂芬说:“看了这个展览,好象自己也被逼着交租去了。我生长在新社会,没有亲身体验过旧社会的苦,这个展览会大大地教育了我。使我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党和毛主席领导人民作斗争,许多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
激励斗志的号角
看了《收租院》,激起了强烈的阶级仇恨,激起了昂扬的革命斗志,决心保卫好人民的江山,决心把我国的革命进行到底,决心大力支援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决心做一个彻底的革命派!
工人孙才广说:“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美术展览,对我教育很大。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这么狠毒,令人痛恨!我们是工人阶级,要加紧生产,为咱们自己的国家创造财富,支援农民兄弟,让他们多穿一些布。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没有获得解放,我们也要支援他们。”老工人张文华说:“第三个五年计划就要开始了,我一定要听党和毛主席的话,把徒工同志带好,多多出力,搞好生产,多快好省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青年女工赵桂芬说:“今后我一定要象王杰同志一样,当火车头,老黄牛,做一个红色的接班人,把班接好。我是基干民兵,一定练好杀敌本领,一旦打起仗来,就敢于冲锋陷阵。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也一定要大干特干,完成领导上交给的生产任务。”
农民?克起说:“刘文彩已经消灭了,地主阶级已被打倒了。但是,坚持反动立场的地富分子是不死心的,不老实的,他们还在妄想变天,我们一定要敢于和这些坏人坏事作斗争,保住我们的胜利果实。”老雇农赵发表示,他回村后,“一定团结社员把生产搞好,建设社会主义!”
战士杨福说:“我们要回想一下过去,现在我们掌握了枪杆子,就要保卫好人民的江山,把革命进行到底!”战士李西林在发言中强调指出:“我国的领土台湾还没有解放,全世界还有三分之二的劳动人民没有解放,他们还在过着象《收租院》描写的那种生活,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我们一定要支援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一位战士参观以后,在观众留言簿上写了一首诗:“几多血泪几多仇,千年深恨长河流。主席领导夺大印,受苦人民高昂头。翻身不忘旧日苦,更看世界兄弟愁。紧握枪杆干革命,不灭豺狼誓不休!”许多战士表示:“我们要牢记阶级仇,紧握手中枪”,“我们要把思想的枪擦亮,手中的枪握紧。帝国主义还想侵略我们,国内的阶级敌人也不死心,还想复辟,我们一时一刻也不能麻痹大意,必须苦练过硬本领,只要祖国一声号召,就挺身而出!”“帝国主义者和现代修正主义者妄想把希望寄托在我们第三代第四代身上,我们年青的一代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一个彻底的革命派!”
文艺工作的榜样
《收租院》,是革命的雕塑,是美术工作者和工农兵相结合的产物,是执行毛主席文艺方针的成果!
参观《收租院》的工人、农民、战士们对这些泥塑评价很高。有的观众说:《收租院》,既是阶级教育的生动教材,又是雕塑艺术的独特创作。有一位观众在留言簿上写道:“有悠久历史的泥塑艺术,在旧社会里只是塑些罗汉观音,菩萨天神。这古老的艺术今天投入了阶级斗争,为社会主义服务,令人鼓舞,使人赞叹!”
战士李忠友说:“只有美术工作者和工农兵相结合,对劳动人民有了深厚的阶级感情,才能搞出这么好的作品来,我对他们的成就表示感谢!”战士齐思宪说:这个展览会中的作品“使泥塑革命化了,使这一传统的形式能够为当前的阶级斗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了,这是执行毛主席文艺方针的成果。”
工人同志们还建议美术家再做一些资本家和帝国主义者如何压迫剥削工人的泥塑,向人民进行教育。


第6版()
专栏:

工农大众最知音
美术馆外是等候参观《收租院》的长长的行列,馆内是满怀激动的观众。解放军战士们,看过展览之后举起愤怒的拳头高呼口号!有位女观众看到老爷爷卖孙女的场面痛哭失声地说:“她和我一样!”这不是一个平常的美术展览会,这是一个阶级教育的课堂。什么作品能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和激动人心的力量呢!当记者也怀着激动的心情访问创作人员的时候,他们又讲了《收租院》在创作过程中有关工农兵群众反映的几个故事。
敞门做泥塑
泥塑《收租院》的创作,进行到上泥的时候,创作人员每天下午都打开收租院的后门,欢迎过往的农民或正在田边休息的农民进来参观,请他们提意见。农民对于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和斗争的创作都非常关心,他们随时参观,随时加以指点。有的人说泥人的姿态不对了;有的人说农民的衣服太新了;有的人抢着借给箩筐等作泥塑的道具;有的人争着为创作人员摆姿势,请雕塑工作者参考他的形体和肖象,还带着骄傲的口吻跟人说:“他们要给我上象了。”当年,给地主喂过奶的罗二娘,在地主庄园坐过水牢的冷月英同志,都不止一次地来这里参观。《收租院》第四部分“逼租”中的一位老年妇女捶胸的动作,便是接受了冷月英提出的意见加上去的。她对创作人员说:“当时,我们把最后的一点粮食全都交了租,真是心疼哟!心疼,我们就这样双手捶胸……。”
过去,雕塑人员从事创作,往往是在生活中取得素材以后,便回到城市,关在工作室里苦心思索,手里拿着一块泥巴慢慢地碰“灵感”,找“效果”。完成的作品,农民也看不到。如今,他们敞开大门,就在农民中间从事创作,群众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和智慧,他们的创作才能也真正得到了发挥。
他在泥塑面前徘徊不去
今年国庆节,《收租院》的创作还没有完全结束,为了广泛征求观众的意见,特地开放三天。观众走到收租院里,有的人面含怒色,有的人严肃思索,有的人扶着栏杆激动得双手发抖,有的人顿足咒骂剥削阶级的罪恶。这天,在拥挤的人群中,创作人员发现了一位青年工人,他参观以后仍然在泥塑前面徘徊不去。最后他在意见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我一看到这些泥塑就想起了我家的苦难。为了年三十借了地主的一升高粱,利滚利地把我一家八口人逼死了五口……。同志们看完了这段话再找他,但已追寻不见了。不想,隔了一会儿工夫他又转来了。看到了泥塑,他欲行又止,盘桓再三。这次,同志们赶上前去问他因何转来,为什么又不再看下去了呢?他无限感叹地说:“你们塑得太好了,我真想再看一遍;可是一到跟前又矛盾起来,心里沉重得实在看不下去呀!”
老大娘的仇恨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有六位年纪相仿的老大娘踏进了收租院的大门。她们头上围着新帕子,身上穿着新的蓝布衫,每人都拿着一根行路用的竹棍子。脚上、裤腿管上还沾满了泥泞,一看便知道这六位老大娘是远道步行而来的。当她们走到泥塑跟前,看到地主狗腿子正在强逼农民的时候,一位六十六岁的张大娘举起了竹棍就照它打去。恰好被人拦住了,同来的老大娘就劝她:“你莫要打,这是泥巴做的!”张大娘的竹棍虽然放下了,但她仇恨地说:“要不是想到同志们还在看,它就是泥巴做的我今天也要打烂它!”张大娘的出人意外的行动和意味深长的一席话,惊动了周围的人们。它证明了革命的艺术创作可以产生多么巨大的教育力量!
六位老大娘彼此照应着继续看下去。一组组泥塑,都勾起了她们一件件的往事,她们自然而然地指点着这些泥塑控诉起来了。阚大娘看到抓壮丁的场面,掩面失声痛哭起来,她想起了丈夫被抓丁和自己的遭遇。她向人们诉说了血泪的往事。六位老大娘成了临时讲解员,人们紧紧地围上来,惊异她们对这套泥塑理解得深刻,讲得周全。其实,她们就是泥塑作品的主人,她们是最有权利来解释这些作品了。工农兵群众是我们这时代的主人,也是我们这时代革命文艺的最知音。
创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这六位陌生的客人,向她们打听,才知道她们步行了八十里,从崇庆县羊马公社第六大队赶来。为首那位是秦大娘,今年也六十出头了,从解放初办互助组,到现在仍担任生产队的妇女队长。解放前,她也给地主的小老婆喂过奶,而自己的孩子却饿死在床上。这次,她听儿媳妇说收租院里为农民塑了一百多个象,特地组织了几位阶级姊妹一起来参观。并且每人买了一册揭露地主庄园罪恶的图书,她们说:“虽然我们都不识字,拿回去可以教育年青人不要忘记旧社会的苦。”
战士的誓言
当《收租院》的创作即将完成,同志们正在赶制最后一部分泥塑的时候,接连几天都有成批的新入伍的战士来参观。一位政治教员提前来了几天,他整天在泥塑中间琢磨,给每个泥人写了小传,编写了一套解说词。这收租院已经变成了阶级教育的课堂。新战士大多来自农村,很多人是贫下中农的子女,有人看了泥塑,联系到自己的家庭、父兄;有人见了泥塑的孩子,便想起了自己的悲惨的童年……战士有泪不轻弹,阶级的苦难却激动得他们落泪了。这是愤怒的眼泪,是复仇的眼泪,他们一边呼口号,一边表示决心:一定要保卫人民的江山,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一定要支持世界上一切被压迫剥削的人民。
遇到这种时候,在一旁紧张塑象的创作人员都跟战士们同呼吸,共悲欢。他们制做的泥塑感动、教育了观众,观众的反映又反转来教育、感动了他们。他们满怀阶级感情做泥塑,往往一边流泪,一边上泥……。这是他们创作生活中从未有过的事,这是他们投身工农大众中所换取来的最珍贵的东西,有了工农兵的感情,有了毛主席指引的方向,他们就可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属于工农兵群众需要的作品来。
本报记者 姜德明


第6版()
专栏:

不懂得阶级 不懂得剥削 就不懂得革命《收租院》泥塑群象观后


第6版()
专栏:

阚大娘看了泥塑,想起旧社会的遭遇,掩面痛哭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