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社论

“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
农村青年要积极参加科学实验
当前,在我们国家,一个新的农业生产高潮正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日益深入,群众性的科学实验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三大革命运动正在全国城乡深入发展。
随着广大农民和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与集体生产积极性的高涨,“为革命种田,用科学种田”,已经成为社员群众的强烈要求和自觉行动。大批农业科学工作者到农村办样板田,成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家落户,加以半农半读教育制度的进一步推行,这就为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在这种形势下,广泛组织农村青年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许多参加农村科学实验的青年,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在科学技术人员和老农帮助下,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出现了不少青年优秀人物和先进青年小组。象坚持科学实验十年,为农业生产服务有显著成绩的山东省掖县王贾大队技术队;象坚持育种十年,在培育水稻良种方面有重要贡献的广东省新会县的邓炎棠、吉林省的柳昌银;象坚持改造低产田,使全队产量提高几倍的江西省金溪县的宋喜明科学实验组;象刻苦钻研,摸索害虫生长规律,有效地治服了八种害虫的河北省遵化县的席瑞华科学实验组;象善于向群众学习,科学地分析大量民间测天法,被称为“管天能手”的湖南省南县的气象员段春作;以及山西的李枝荣,黑龙江省的赵淑清,新疆的田淑珍等,在培育良种,改造低产田,防治病虫害和作物栽培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少有益的贡献。广东新会县团委、陕西华县赤水公社团委等先进单位,在组织、领导青年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广大青年在科学实验中的积极作用,完全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论断,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力量。我们组织青年参加科学实验,正是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按照青年的特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斗争中,发挥青年的巨大潜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青年是农村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中的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敢想敢干,对新鲜事物敏感,对探讨大自然的奥秘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不愿意仅仅从事体力劳动,他们要求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社会主义作出更多的贡献。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青年都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这是他们参加科学实验的有利条件。只要加强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他们的热情和智慧,就能在科学实验运动中创造更多的成绩。
许多青年在农村科学实验的锻炼中,得到较快的成长。我们的任务,是正确地领导三大革命运动,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培养一代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个接班人,必须具有毛泽东思想,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就是要又红又专。教育青年为革命种田,用科学种田,积极参加科学实验,可以提高青年的革命觉悟,提高青年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促进青年革命化。无数事实说明:青年参加科学实验,可以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和解决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地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在实践中学习辩证法;可以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的传统生产经验;可以使知识青年学会劳动生产本领,使劳动青年学会科学知识,实现知识青年劳动化,劳动青年知识化,逐步把农村青年培养成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新型农民。
事实说明,许多知识青年到农村参加农业劳动,特别是参加科学实验以后,真正对农业发生了兴趣,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劳动人民不仅有优良品德,而且有丰富的生产知识;认识到“农业生产奥妙无穷,热爱它就大有可为,钻进去就有无穷的学问”;认识到自己参加农业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小材大用”。特别是当他们在科学实验中取得了成绩,看到了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就更加体会到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的深远意义。这种认识上的大变化,是一个思想上的大革命,它为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为了充分发挥青年在科学实验中的积极作用,首先必须把青年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根据各地的经验,农村青年的科学实验,应当以“八字宪法”为内容,以种子田、试验田、样板田为阵地,因地制宜地、有计划有重点地为当地当前生产服务,为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服务。实验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当地当前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引导青年有重点地进行试验研究。不能脱离当地当前的实际需要,脱离生产的急需,单纯进行一些长期不能用于生产的所谓“尖端”实验。更不能从个人爱好和兴趣出发,搞那些违背科学,没有增产价值,稀奇古怪的实验。不论搞什么项目的试验,都应当以学习推广现有的科学成果为主,把学习推广和创造发明结合起来。青年人只有在学习和继承已有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明创造。
青年在科学实验中,除了向书本学习,向科学技术人员学习,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外,还要向群众学习,特别是向有经验的老农学习。老农一代一代地继承和发扬了祖国的传统生产经验,又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里,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新的生产经验。他们的生产实践是科学的源泉。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总结提高老农的经验,是群众性科学实验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级党委、各级团委和其它有关部门,对青年从事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应该大力支持。只有把社会主义革命同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结合起来,才能把群众的政治积极性及时引导到生产中,才能把社会主义教育的成果落实到建设上。各地应当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要求,积极地有计划地在生产队里倡导和创办群众性科学实验小组,满足青年和群众搞科学实验的要求。对青年在科学实验中的发明创造,要积极支持,正确引导。对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认真帮助解决。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表扬鼓励,同时又要一分为二,不断指出前进的方向。在他们顺利的时候、成功的时候要给以支持;在他们碰到困难,遭到失败,信心不足的时候,更要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农业科学技术部门,应当积极为农村科学实验供应必要的技术资料,指导他们的实验活动,帮助他们鉴定实验成果,总结经验,促使青年科学技术队伍更快地成长。
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是搞好科学实验的保证。几年来,青年在科学实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今后应当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指导青年的科学实验。青年只有认真读毛主席的书,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种庄稼、搞实验,才能有一个“身在田间,胸怀全国,放眼世界”的理想,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不为陈规旧律所束缚,不为名人权威所吓倒,不听自然的摆布,敢于破除迷信,敢于大胆革新,敢于做自然的主人。用毛泽东思想把青年武装起来,把农村青年的科学实验活动更广泛更扎实地开展起来!


第5版()
专栏:

以活样板促进农村青年科学实验活动
共青团中央推广三个典型经验
据新华社二十二日讯 共青团中央今天在一项通知中,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认真宣传和推广农村青年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三个典型经验,领导青年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
这三个典型经验是:广东省新会县团委和陕西省华县赤水公社团委组织农村青年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经验,以及山东掖县西由公社王贾大队技术队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经验。
广东省新会县团委
一九五四年以来,积极地、主动地领导青年开展以培育良种为中心的科学实验活动,结果既推动了生产,又培养了人材。现在,全县绝大部分生产队都建立了种子员、种子田制度,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种子员是青年,百分之七十四的生产队建立了综合性的青年科学实验小组。全县参加科学实验活动的青年已近四万人,出现了一支近万人的青年种子员专业队伍。十一年来,全县青年先后引进了一百多个优良品种,每年繁育出百万到千万斤良种。他们还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其中有五十多个新品种已经推广试种。一九五七年全县就实现了良种化。通过科学实验活动,青年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感到“农村大有前途,农业大有钻头”,说科学实验提高了技术,炼红了思想,决心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一批既懂科学知识、思想又好、又会劳动的农村青年已经成长起来。团县委在组织青年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时候,工作积极主动,他们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基层总结经验,并且把发现的问题向中共县委反映,取得党的及时指导。团的干部们也在这一工作中受到了锻炼,学到了工作方法,全县团的工作也比过去更加活跃,受到了各方面的赞扬。
陕西省华县赤水公社团委
从一九六二年开始组织青年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现在全公社一百零五个生产队中,已经建立了一百二十五个科学实验小组,参加的有一千四百多人,其中青年占百分之七十左右。全公社有种子田、试验田和丰产田三千七百多亩。在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中,团组织注意用毛主席思想来解决青年们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中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他们通过组织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帮助青年树立为革命搞科学实验的思想和人定胜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树立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相结合的科学态度。三年来,他们引进和选育的小麦、棉花、玉米优良品种就有四十九种,经过试验适合在本地推广的有八种,繁育了各种良种六十九万斤。同时,还推广新技术和外地的先进经验共十二项,创造了适合当地情况的增产措施六项,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青年们通过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也促进了自己的革命化。有些知识青年过去认为在农村无所作为,现在觉得大有可为,而且还感到过去学的东西现在不够用,要继续努力学习,做一个有文化、有觉悟、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农民。
山东省西由公社王贾大队技术队
有二十五个队员,其中二十个是知识青年。他们在当地党组织的教育下,树立了为革命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思想,坚持为当前当地的生产服务。几年来,他们对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生产中有重大争论的技术问题和群众有怀疑的技术措施,都一一进行了实验,解决了推广和培育良种、消灭病虫害、作物栽培以及牲畜的繁殖、防疫等方面的一些重要技术问题。在这过程中,技术队不断抓住大家的活思想,组织队员学习毛主席著作,使队员们能经常保持饱满的革命热情。这个技术队对促进生产所起的作用,受到了群众的热烈赞扬。
共青团中央的通知说,这三个典型经验,可以作为县、社、大队团组织领导青年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活样板。通知中希望各地团组织认真学习他们的经验,特别是学习他们突出政治,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在青年中树立为革命搞科学实验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干,敢摸自然规律的大无畏创造精神;学习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学习他们从当前当地生产需要出发,认真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坚持劳动,虚心学习,善于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通知最后要求省、市、自治区团委要办好一个县,团县委要办好一个公社,团支部要办好一个科学实验小组,总结经验,树立样板,推动工作。


第5版()
专栏:

“毛孩子”可以办科学
——王贾大队技术队科学实验的经验
山东掖县西由公社王贾大队技术队,是一九五六年成立高级社时举办的技术组逐步发展起来的,现有二十五个成员,其中二十个是知识青年,有五十三亩试验田。
十年前,当青年们组织起来向科学进军时,有人抱怀疑态度,说“连二十四节气都不分的毛孩子还能搞科学!做梦娶媳妇——想的挺好。”但是,事实打破了这种怀疑。这伙“毛孩子”,在党的领导和团组织的带动下,依靠集体化的优越条件,依靠贫下中农的支持和农业科学技术部门的指导,他们充分发挥了敢想敢干、刻苦钻研的革命精神,解决了当地农作物的良种、病虫害、作物栽培和牲畜的繁殖、防疫等一系列的重要技术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全大队的平均亩产量,一九六三年就过了“长江”。今年大旱之年,又获得了大丰收,创造了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多斤的新纪录。
十年来,他们搞科学实验的经验是丰富的,但最根本的经验,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以唯物辩证法指导自己的活动,从实际出发,为当前当地生产服务。
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为当前当地生产服务,是不容易的。他们走过弯路,碰过钉子,经过多年的实践,才摸到以下几点经验。
一、凡是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就实验。以前,这里农作物品种混杂退化,一块地里,“老少几辈”,高低不齐,成熟不一,产量很低,群众迫切要求解决良种问题。因此,技术组一成立,就大抓优良品种。十年来,他们先后引进各种品种二百五十多个,大面积推广二十个,全大队主要农作物进行了三次品种大更换,实现了良种、纯种化。同时全大队向国家交售和直接支援外地优良品种二百多万斤。
在种子工作中,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引进推广现有良种,费力小、花钱少、见效快,是为当前生产服务的好办法。
也许有人会说,引进良种是吃现成饭,没有什么搞头。其实不然。一九五九年,从河南引进小麦品种“辉县红”,经过小区试验,表现很好,他们当年就推广下去。结果秆矮、穗小,比其他品种一亩减产百十斤。“吃一堑,长一智”。从这件事以后,他们不论搞什么实验,都坚持仔细观察、具体分析、反复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且根据全大队的土质条件,选了四个有代表性的生产队,作为技术队的示范基点。用“小区反复实验——四个基点示范——再到大田”的方法,克服了盲目性,增加了自觉性,收到了良好效果。近几年来,他们年年坚持进行选种、留种,提纯复壮,使全队大田作物的种子纯度,经常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种子工作上的胜利,使青年们懂得了,凡是生产上迫切需要、群众又一致要求解决的问题,抓住就干,才是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为当前当地生产服务。但是,这个思想也是经过斗争才牢固地树立起来的。有一个时期,由于科学实验的成绩,使青年们的头脑发热了,感到原来搞的那一套,“项目简单”,“设备土气”,一心想搞新玩艺。提出“向尖端进军”,扩大实验项目,搞了许多稀奇古怪的远缘杂交。为此,还盖了一座价值一千多元的大温室。由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结果一事无成。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群众意见很大,说:“技术队是败家子!”
从这段弯路中,他们吸取了深刻教训,懂得了搞科学实验,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考虑个人的名利;任何实验项目都要实事求是,不能违背客观外界的规律性。从此,他们回到了事事听取群众意见,项项实验,从生产需要出发的轨道。
二、生产中有重大争论的问题就实验。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产量的不断提高,这二年在群众中有这样一个争论:有的说,现在用科学种田,土地的潜力算挖不完;但是,也有不少人说:“古辈以来没见过打这么多粮食,庄稼‘神长’,地劲出尽,再挖潜力是难啦!”
真是这样吗?技术队的青年觉得要打破这种生产到顶的思想,必须拿出科学的根据。因此,今年四月,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他们花了二十二天功夫,在三千一百亩的土地上,取了一百一十个化验点,进行了二百五十多次化验,摸清了每片土地的全氮量、速效氮量、速效磷量、酸碱度、土壤质地,第一次测绘出了王贾大队同大地斗争的“作战地图”,为各生产队提供了因地种植、合理施肥、改良土壤的技术资料,使他们有可能“知己知彼”,掌握领导生产的主动权。比如,化验结果证明,多数土质缺磷,今年各生产队就增施过磷酸钙七万多斤。这就为今年农业丰收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群众有怀疑的技术措施要实验。几年来,凡是大队采用某项新的技术措施,总有些人不相信,推广不下去,技术队就带头实验,做出样子。比如,一九六三年以来,供销社购进大批“氨水”,由于使用技术不当,肥效大量流失。群众说:“氨水”是
“无效肥”。当时技术队对“氨水”进行了化验,找出了肥效丢失的原因。采取运输加盖,开沟施肥,施后盖土的方法,在第六生产队的一块麦田里,作了施“氨水”与“硫酸铵”的对比试验。结果,施用“氨水”的小麦,比施用“硫酸铵”的小麦长得还好。
群众相信了“氨水”,更信任了技术队。现在,不论是选种、治虫、浇水,都要跑去问问技术队。他们说,技术队叫咋干,咱就咋干,没错。今年,技术队向群众宣传推广花生扒根蹲苗的增产办法,开始,有人不大相信,但一想技术队不会给出瞎主意,就照办了。结果,一棵花生结三四十个果。人人都说,想不到扒扒根土就那么大劲。
四、对不科学的生产经验要实验。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必须是科学的,不能把适用于某一个时期的经验到处乱搬乱用。人人都知道小麦浇冻水能增产,但在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适合浇水,并不都明确。一九六三年冬季,下着小雪,上级号召给小麦浇冻水。这个大队社员,认为地气湿,不愿浇。大队干部很着急。技术队对麦田的含水量进行了化验,发现麦田土壤含水量为百分之十八到十九。根据有关资料,百分之十六就够用了,再浇就会降低地温,不利麦苗生长。当技术队长张焕英向大队提出停止浇麦的建议时,有人“好心”地劝解说:“上级说浇了好,你说不浇好,不是寻着犯错误?!”她说:“这是科学,要实事求是。”大队根据他们的调查和建议,决定暂不浇水。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结论,他们又做了实验,结果浇水的比不浇水的减产百分之九点五。今年三月,天旱墒缺,大队动员浇小麦返青水。群众嫌天气冷,怕浇了冻死麦苗,不愿干。技术队又普遍化验了土壤含水量,观察麦子根系的发育情况,证明大部分麦田土壤含水量只有百分之八到十,而返青时期却需要百分之十五,有些缺水严重的小麦,已影响到根系的发育。事实最能说服人。大队把这个情况告诉给干部群众以后,浇麦运动很快就开展起来了。
由于技术队能从实际出发,及时提出一些重要的科学技术上的建议,大队党支部和管委会很满意。大队副队长张永茂说:“这几年有了技术队使我们少吃亏,少走弯路,少犯许多瞎指挥的错误。”
科学实验这项伟大的革命运动,促进了生产,发展了科学,也造就了人材。这伙原来二十四个节气都不懂、耕耧刨割都不会的小青年,现在正在成为种地的“行家”。有些青年成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全把式;有部分青年分别学会了小麦、玉米等当地主要作物的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和牲畜的繁殖、防疫等新技术;有的人还被省农业科学院聘请为农民研究员;还有些人被邀请到外地去当技术指导。同时,青年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都成了既有觉悟、又有文化,既会体力劳动、又会脑力劳动的新型农民。他们从实践中看到农业有无穷的学问,农村有无限的前途,真正体会到了在这个“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的深刻意义。
共青团中央青农部
共青团山东省委
共青团掖县县委 工作组


第5版()
专栏:

育种十年
我只读过小学,家里是城镇的贫苦居民,一九五二年到农村落户,从学种田开始,逐步搞丰产田,后来走上了科学实验——育种的道路。我搞水稻育种试验十年了,碰过不少困难,走过一些弯路,由于学习了毛主席著作,在党和群众的教育帮助下,初步摸出一些规律,减少了盲目性,路子才走得比较顺当。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体会。
人和种子
选种育种就是要利用作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的规律,变革种子,创造良种,为粮食增产服务。我越来越体会到,在育种的过程中,人的因素第一,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获得优良品种。记得一九五五年,当我动手试验水稻杂交的时候,屡次失败,有人劝我说:“不要不自量力,这是专家、大学生的事。”说实在的,那个时候,我对水稻杂交技术一窍不通。不过,我看过米丘林的传记,知道米丘林原先不过是中学生,心想:米丘林在旧社会能做到的,难道我这一个小学生在新社会还学不到吗?因此,我回答他说:“今天不懂的,明天一定能懂!”我坚持试验下去,不断总结,不断向群众请教,也向书本请教,终于获得了杂交育种知识。
搞科学实验要有雄心壮志,才能够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战斗到底。种子虽小,到底是有生命的东西,有一个复杂的世界让我们去探索。因而,搞科学实验,就一定会有失败,而且失败不是一次半次,往往是几十次,千百次,半途而废,就搞不出东西来。我在育种的道路上,就不知碰过了多少次失败。比如在试验水稻和高粱无性杂交时,嫁接了一万四千零三次,最后才嫁接成功了一棵。为了摸索稻子开花时间,就一连站了三十个通宵的
“夜哨”,才得出结果。在遭到困难和失败的时候,我也曾经动摇泄气过。但在党的不断教育下,我一想起要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干劲就又来了。我有这个体会:失败中孕育着成功的因素,失败在前,成功在后。我在育种中每失败一次,都要总结一下,再试验,再失败,再总结,直到试验成功,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政治和技术
搞育种要解决技术问题,但首先必须解决为谁育种,为谁服务的政治方向问题。方向一错,整个试验就会走岔路。我在育种的过程中,思想上就经历着兴无灭资的斗争。
农业合作化以后,为了解决水稻丰产的倒伏问题,我开始搞育种试验。我和社里的一些青年组成了一个青年种子队,繁育良种,我们培育的一块丰产田获得了全县最高的产量。那时候,我又搞了水稻远缘杂交的试验,搞出了一点点成绩,得到专家的赞扬,我的思想就出了轨,对个人荣誉发生了兴趣,便不专心致志于解决生产问题,而把全部精力都放到远缘杂交上,钻进了牛角尖。
这时,老农看了我的试验,说我的试验是高脚灯笼,照远不照近。群众的批评,真是一针见血呀!可是我当时还想不通。后来,当时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找着我,对我说:“群众的意见是正确的,你现在试验的东西,在科学理论上虽然有些研究价值,但是对当前生产并无实效。搞科学实验最重要的,是为当前生产服务,应该针对大田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踏踏实实地进行试验,才能对农业生产做出贡献。”县委书记一席话,使我的思想震动起来。我回想几年来,逐渐走进个人的小圈子里搞试验,希望搞出一鸣惊人的东西,结果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丢了为大田生产服务、为群众需要服务这个大西瓜。可是要转过来为当前生产服务,一切就得从头做起,这样会不会影响自己当模范,影响过去获得的荣誉呢?思想又有斗争。县委书记指示我学习《为人民服务》。读了毛主席这篇文章以后,我思想就亮堂了。我开始明白育种工作是为千百万群众服务的事业,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认识到要培育出一个为群众所需要、为当前生产服务的良种,首先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思想一摆正,技术的力量就发挥出来了。我在群众帮助下确定了培育中熟抗病高产矮种的育种方案。试验很快也就跟上去,取得了成果。至今六年已有七个新品种先后推广到大田生产中去,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南高广”,今年在广东广西种植面积达七十万亩。当我看到自己培育出来的良种推广出去,得到丰收,社员喜悦的时候,我感到最大的幸福。
当前和长远
为当地当前生产服务,这是育种的方向。但是,育出一个新品种需要几年时间。因此,着手培育一个品种时,要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就是说既要从当前生产需要出发,又要有预见性,设想几年后的发展,培育出来的品种才能够为当前生产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怎样体现为当前生产服务呢?
首先,要根据当地当前生产的需要来确定育种课题。一九五八年之后,我在党的教育下懂得了育种要为当前生产服务,便根据当前生产需要确定研究培育抗倒伏的品种。当时广东早造水稻品种中,还缺乏中熟矮种,我就决定搞个中熟抗倒伏矮种,培育出“南高广”这个品种。后来,我又感到需要育出能抗倒伏的晚稻矮种,就搞了个“矮澄”,今年已经试种。
其次,设计育种方案时,要有目的性和预见性。我每设计一个新品种时,就预想一下几年以后生产发展的形势,来确定品种的目标。如设计晚稻抗倒伏矮种“矮澄”时,我根据当时的晚稻的品种“澄秋5号”产量五百斤和今后几年生产发展的要求,确定“矮澄”的设计目标是不倒伏,产量七百斤。以后就按照这个设计目的,进行杂交和选育。
第三,用打歼灭战的方法,重点突破,及时把良种拿出来。一九五九年之前,我贪多贪大,每年都杂交几十个组合。由于组合多,类型多,每年到了选种的时候,还未观察完毕,选种时间就过去了。结果,精力花得很多,最好的家系都选不到手。后来,我从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思想中得到启示,就采用打歼灭战的方法,逐步收缩计划,效果较好。
我这样看:育种要做到为当前生产服务,就必须目的明确,预见正确,方法对头,三者不可缺一。
广东省新会县环城公社农科所副所长
邓炎棠
(邓炎棠同志的文章,是他最近在广东省新会县召开的全国农村青年科学实验会议上的发言摘要。——编者)
(附图片)
从左至右:河北省遵化县建明公社刁庄子大队科学实验组组长席瑞华、广东省新会县环城公社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邓炎棠、吉林省安图县万宝公社新兴大队团支部书记柳昌银和山东省掖县西由公社王贾大队技术队长张焕英等,在邓炎棠的试验田里交流经验。
狄祥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