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这是为人民的大事,不是“生活小事”
  ——记南充县龙桥公社认真解决群众烧柴问题
他们联系活生生的事实,学习《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用毛泽东思想挂帅,批判了把群众缺柴问题看成是“鸡毛蒜皮小事”的错误观点,树立了正确的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为群众、靠群众,找到了解决烧柴问题的途径。
四川省南充县龙桥公社,四处红山秃岭,林木稀少,历来缺柴。三年前,全社一千四百多户社员,主要以豌豆秸、稻桩、玉米秆等做燃料,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生产队每年缺柴达半年到八个月之久。这不仅是社员生活中很大的困难问题,也成了发展农业生产的阻碍。
一九六二年,在公社党委的领导和组织下,全社社员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大种一种生长快、出草好的野生芭茅草,三年来共种植了大约一百二十万窝。去年,每户社员除分到农作物秸秆外,还平均分到干草一千斤左右,绝大多数社员的烧柴问题解决了。
  “小事”带来了大变化
种草,看来是件“小事”,却给全社生产和社员生活带来了许多重大的变化。
第一,解放出大批劳力投入了农业生产,推动了精耕细作和农田基本建设。过去,全社每年拣柴占用的劳动力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耕作管理经常迟误季节,农活质量粗糙。现在,这批劳动力绝大部分投入了农业生产,不仅做到了耕作适时,而且加强了推行先进生产技术和农田基本建设的力量。近两年,全社三千多亩冬水田的田坎普遍加高加厚,新修、整修了几十处塘堰工程,水稻面积由三千亩左右扩大到三千五百多亩。
第二,增加了猪、牛饲草,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过去由于燃料缺乏,青草用于烧柴,饲草不足,发展畜牧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三年前,全社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社员没有养猪,有的队只有一两头猪。耕牛除了吃稻草外,夏季放牧吃到的青草很少。现在,有了芭茅,猪、牛不再缺草,加上其他方面的措施,绝大多数社员养了猪,全社猪只三年间增加了一点四倍,耕牛也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猪、牛粪肥增多,耕地施肥量一般由过去的六七百斤增加到一千五六百斤以上。
第三,保护了林木,促进了林业生产发展。过去,由于缺柴,社员们上山打柴割草,经常损伤林木。年年植树造林,种的多,长大的少。近几年缺柴矛盾缓和,全社新种的桑树、油桐大都成长起来,现在每人平均有经济林木从三年前的十一株增加到六十株左右。黄荆、马桑等速生灌木林,是很好的水田压青的林木。前几年,社员们不等这些林木长大,便砍做烧柴,冬水田压青面积减少到只占百分之十几。去年,社员们不再过早砍伐了,冬水田压青面积便扩大到百分之六十,每亩压青一千五百斤以上。种草,还直接加强了水土保持,起了护山和护坎的作用。
第四,促进了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加上出工增加,烧柴不缺,社员生活显著改善。近三年间,全社各生产队集体收入和社员收入年年增长,同一九六一年相比,去年少的增加一半,多的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是生产和生活上的大事
解决烧柴问题,也经过了一段曲折的过程。他们的经验表明,正确认识烧柴问题与农村人民生产、生活相互间的关系,把这一工作认真抓起来,是首要的关键。
一九六一年以前,群众虽然不断反映要求解决烧柴问题,但是不少干部始终认为这是群众的“生活小事”,不加重视。
第五大队第四生产队是缺柴较多的地方。当社员向干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的干部却说:“我们是管生产大事的,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你们自己解决吧!”因此,社员们只有上山拣柴一法。山上的林木一年比一年减少,缺柴情况一年比一年严重。
一九六一年一次全区生产大检查,龙桥公社在全区的五个公社中被评为倒数第一。公社党委委员分头到几个生产进度最慢的生产队进行了调查,发现共同的原因是出工的劳动力太少:第一大队四百八十多人,经常外出拣柴的就有一百八十多人;第五大队三百六十多人,每天拣柴的一百二三十人。大家由劳动力问题谈到林木破坏,牲畜缺草,水土流失等严重情况,把日常看到的许多现象联系起来,才恍然大悟:烧柴问题已经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全社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大事了!
公社党委联系到这些活生生的事实,组织干部们重新学习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用毛泽东思想挂帅,批判了那种认为群众烧柴问题是“鸡毛蒜皮小事”的错误观点,树立了正确的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他们决心认真为群众和靠群众来解决这个问题,大搞植树造林。
从一九六一年起,公社、大队、生产队都有一个干部专门负责抓烧柴的工作,抓植树造林。造林的重点,也从过去的抓经济林木转到薪炭林方面,迈开了解决烧柴问题的第一步。
  当前和长远要兼顾好
一九六一年秋天,龙桥公社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山丘上,从坡上到坡下,种上了十万多株柏树苗。但是,过了几个月,到了冬天缺柴季节,社员们上山拣柴,大部分树苗又被砍掉了。
为了解决缺柴问题需要种树,但是当前缺柴的情况又无法保证树木培育成林,这是又一个新的矛盾。这就要求:必须首先解决好当前烧柴问题,才能巩固植树造林的成绩。
就在这个时候,公社党委发现了第一大队第七生产队与众不同的变化。这个队在一九六一年春天栽树的同时,种了一部分芭茅草。虽然每人不过一百来窝,每个社员却平均分到了三百多斤干草。因此,当其他队缺柴时,他们仍然有柴烧。上山砍柴的人少,树苗成活的多,出工的社员也多,生产面貌一年间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七队同时种草和植树,解决了烧柴问题的当前和长远的矛盾。草,生长快,每窝芭茅当年就可收草一两斤,第二年就收五斤以上,多的有一二十斤的。这样,当前的烧柴问题解决了,林木发展也有保证了。
这时有人对种草也有顾虑:芭茅根系发达,钻进地里影响庄稼,加以枝叶高大茂盛,遮蔽阳光,影响作物生长。第七队的社员创造一个好办法:在地边挖上一条深沟,隔断了茅根,使它无法伸向地里;在芭茅盛长时把茎叶一齐捆起来,使它无法荫地。
公社党委从第七队的经验中得到了启发:解决烧柴问题,必须植树;植树必先种草,以草促树,以草保树。他们教育干部社员正确认识种草和农业生产的利和害两个方面,做到去害兴利。种草,就在全社普遍地开展起来了。
  首先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
有些人认为:“种草不象种树,更不象种庄稼,号召一声,大家种就对了!”因此,在开始领导群众种芭茅时,只是把任务一布置,每人多少窝就完了。结果,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生产队不重视种草;有些社员到处乱种;有些不懂技术,只会采取分蔸移栽的老办法,不会播种育苗;有的地方芭茅刚发起叶子来就割回晒干烧了,使芭茅生长大受影响,甚至死亡。
公社党委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认真地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关系到广大群众生活的,既不是小事,就要象抓大事一样来抓。因此,必须象种树、种粮一样,首先要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提高干部和群众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并且有领导、有计划地解决劳力组织、技术传授、管理培护一系列问题,才能确保在短时期内,不但草种得多,而且长得好。
公社和大队干部分头到生产队去帮助发动群众,制订规划,研究芭茅种植方法。由于领导得好、人心齐、力量大,全社在一九六二年春天,只用了半个多月便栽种了八十多万窝芭茅;接着连续两个春天补种,到一九六四年平均每人就达到有芭茅四百窝。队队还订立了护草公约,依靠群众管树管草,效果很好。
三年来,龙桥公社在大种芭茅同时,大力发展了其他林木,其中包括三十万窝左右的黄荆、马桑等速生薪炭林,二十多万株油桐、桑树等经济林木。有了草,这些林木也普遍成长了起来。但是,林木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全社进一步发展生产和用材的需要,还不能彻底解决烧柴问题。今年,队队都建立了苗圃,培育了一批柏树、桑树和另外一些速生树苗,新的植树造林活动正在全社逐步展开。
本报记者 李家寻 于竞祁(附图片)
  南充县龙桥公社第一大队利用田边地埂种植的一片芭茅草。
              新华社记者 金勖琪摄


第1版()
专栏:

  南充县把烧柴问题当作大事来抓
本报讯 四川省南充县委会,领导全县各级干部,总结多年来解决农村烧柴的经验教训,决定把烧柴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切实实推广龙桥公社和其他先进社队的好经验,发动全县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争取在几年内达到烧柴自给。
南充县境丘陵密布,红壤满坡,耕地百分之八十以上分布在山坡上。全县林木稀少,植被面积仅占百分之三左右,是历史上的缺柴地区,群众烧柴十分困难。解放以来,由于干部中有人认为,烧柴问题是群众生活中的“小事”,不值得大力去抓,历年来虽然开展了植树造林,但偏重于经济林和用材林,对薪炭林抓的不够,农村烧柴问题长期不能解决,主要靠国家供应煤炭。
最近,南充县委领导全县各级干部,通过总结龙桥公社等社队解决烧柴问题的经验和采取揭露矛盾、分析矛盾的方法,使大家明确地认识到:群众缺柴问题绝不是什么“生活小事”,而是关系到全县农业生产、群众生活的一件大事。这些年来,农村烧柴问题,除农作物秸秆外,实际上主要是靠买煤、挖树根草根、收集枯枝败叶来解决。这样,原有不多的草山、薪炭林愈砍愈少,缺柴情况就愈来愈严重,需要的煤炭就越来越多。全县每年用于运煤、拣柴的劳力达到农村劳力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投入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和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力大大减少了。为了买煤,群众开支增加了,少的每户四五元,多的达几十元。社员们反映:“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就愁柴,钱都塞到灶孔里烧掉了。”在见柴就砍的情况下,林木保不住,水土流失也加重了。青草被大量用于燃料,猪、牛饲料不足,圈肥减少。特别是黄荆、马桑等水田压青的灌木林用于烧柴,冬水田压青面积大大减少了。烧柴缺乏,还造成没有足够的劳力和资源更好地开展多种经营,又影响了农业生产资金的积累。
各级干部通过总结和讨论,一致认识到:必须象龙桥公社一样关心群众烧柴问题这件大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用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大力植树、种草。
现在,南充县委已提出了全县解决农村烧柴问题的规划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植树种草的步骤。各社、队也层层制订了造林种草规划,并已发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


第1版()
专栏:社论

  把群众生活同革命任务联系起来
  ——论龙桥公社解决烧柴问题的经验
南充县龙桥公社历来是个缺柴的地区,经过全公社干部和社员几年的努力,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现在已经达到烧柴自给。龙桥公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和经验,颇能引人深思,它使我们进一步考虑怎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样一个重大问题。
关心群众生活,改善群众生活,对于一个革命者来说,这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大事。远在三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说过:“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当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正在激烈进行,毛泽东同志强调提出改善群众生活的任务,并且把它作为动员群众参加和支援革命战争的前提。为什么关心群众生活具有这样重要的意义呢?毛泽东同志指出:这是“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指示,是我们解决革命任务和群众生活的关系的最高依据。
我们为什么要领导群众闹革命呢?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推翻世界上一切剥削阶级,实现群众的彻底解放,就是为了给最广大群众谋最长远的利益,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活。革命是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过去群众在我们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战争,现在群众在我们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是自己解放自己的自觉自愿的行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群众认识自己的长远利益,要有一个过程。怎样使我们提出的革命任务,即群众的长远利益,为群众所了解、所接受、所拥护,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参加革命斗争呢?群众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来接受革命思想的。要把群众动员起来,就要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关心群众生活,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使他们认识革命任务同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齐心一致地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毛泽东同志一再教导我们要与群众痛痒相关,呼吸相通,要深切地关心群众的生活,成为“群众生活的组织者”。我们的广大县、社干部,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把关心群众生活,当作革命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他们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因而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各项工作也就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有些时候,有一些人,往往把做好革命工作和关心群众生活割裂开来,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做好革命工作,而把关心群众生活,当作不必过问的“小事”。龙桥公社有的干部过去对于群众缺少烧柴的问题,就是这样认识的。当群众终年为烧柴发愁,希望干部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的干部却说:“我们是管生产大事的,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你们自己解决吧!”
毛泽东同志把改善群众生活这件事情,看作“两大任务”之一。而龙桥公社的一些同志,过去却把群众缺少烧柴这样的事情看作“小事”。这不明明是违反了毛泽东同志的教导么?什么是这些同志所谓的大事呢?生产。当然,生产是大事,是改善群众生活的基础。干部确实要管生产大事,要千方百计地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果离开生产的发展,离开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把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任务,片面地强调改善群众的生活,那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谁这样做,谁就不是一个革命者。但是,生产是要靠群众来搞的,要把群众的精力集中到生产上来,要群众在生产中拿出最大的干劲,就得关心群众的生活。如果把群众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放在一边,不帮助他们解决,而只是单纯地发出生产号召,空口进行生产动员,群众就会因为自己的迫切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不理解这些号召和这些动员的意义;这样,生产也决不会搞好。龙桥公社前几年缺柴烧,社员群众每年用于解决烧柴问题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左右。这样,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精耕细作的劳动力自然就少了。由于缺柴,社员上山见“柴”就砍,不仅原有的林木保不住,新植的树木也是边植边毁,造林造不起来,水土流失随之加重;由于山上的青草被割来作烧柴,灶口抢了牲畜的草,畜牧业的发展也受了影响;由于缺柴就要买煤,结果,把开展多种经营的许多资金塞到灶眼里去了。在这种情况下,不解决社员群众这个生活问题,怎样能把生产搞好呢?在这种情况下,烧柴问题就不是“小事”,而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大事。龙桥公社的同志们认识了这个道理,把这件大事抓起来,结果也就促进了生产那件大事。
衡量事情的大小,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群众的标准,就是群众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统一的标准。一般地说,某个地区的群众在某个时候向我们干部提出的迫切要求,必然是和当地当时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就是我们应该慎重处理的大事。什么叫为群众服务?就是切切实实地研究群众的这些迫切要求,研究群众中的生产问题、生活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并领导和组织群众解决这些问题。群众的迫切要求,就是我们需要为之服务的重要工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长冈乡政府工作人员,帮助一些贫苦农民解决了一些没有房子住、没有米吃的“小事”,毛泽东同志称赞他们是“可尊敬的长冈乡工作人员!”长冈乡的工作人员之所以值得我们尊敬,就在于他们有深厚的阶级感情,真正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了群众的迫切问题。现在,我国农民都是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社员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集体的生产和分配。人民公社不仅是社员生产的组织者,而且是社员生活的组织者。人民公社的各级干部,负有全面安排社员的生产、生活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安排群众生活的责任,不是更轻了,而是更重了。我们如果主动地、细心地把社员的生活安排好,社员就会从切身经验中体会社会主义的温暖,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提高集体生产的积极性。如果我们不关心群众生活,群众的许多实际困难不能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集体生产积极性,这样,生产当然就不可能搞好了。
龙桥公社的经验证明: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服务得好,服务得对头,就得有坚强的群众观点,深厚的阶级感情,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深入了解群众的要求。“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只有时时刻刻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了解群众的迫切要求是什么,才能使人民群众通过我们的工作,得到看得见的利益。这样,群众就能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了解、接受和拥护“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党的领导下,奋勇直前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彻底胜利而斗争,为支援世界革命而斗争。


第1版()
专栏:

  印军侵入我境发动武装进攻的人证物证俱在
  印方造谣惑众妄图逃脱罪责绝对办不到
  我边防人员警告印方: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我们将坚决迎头痛击印方的入侵挑衅
新华社拉萨十五日电 本社记者报道:印度军队十二日侵入中国境内,向我边防值勤人员发动武装进攻被打退以后,印度当局竟然造谣惑众、颠倒黑白,反诬中国军队“入侵”,说什么这天有三百名中国军队越过边界进入锡金境内,并向印度巡逻队开火,妄图混淆视听,逃脱罪责。
事实是怎样的呢?
十二日下午,我国边防值勤人员李文荣等七人,在中锡边界达吉山口我国一侧进行例行巡逻。十四时三十五分,当他们来到距边界五百米我国牧民经常放牧的低洼草地时,突然遭到一阵密集的炮弹和枪弹的射击。他们当即隐蔽,发现三十余名印军已越过中锡边界线向他们包围过来,其中十多名印军竟迂回我边防人员的后侧,并不停地用轻机枪、冲锋枪猛烈射击。在此同时,驻扎在中锡边界锡金一侧的印度炮兵,也向我边防值勤人员猛烈轰击。在印军突然袭击下,我边防值勤人员李文荣不幸中弹牺牲。其他中国边防值勤人员,被迫进行自卫还击,当场击毙入侵印军五名。印度侵略军见势不妙,仓惶丢下死伤人员,抱头鼠窜,逃回锡金境内。三名印军(其中两名负伤)被中国边防人员当场捉住。
记者到达达吉山口现场时,只见我国这片积雪的草场上,到处都是印军炮弹爆炸的痕迹。在一个炮弹坑里,记者还找到一块印军炮弹弹片,有九公分长。入侵印军向我边防人员射击后留下的一堆英式步枪弹壳,也留在边界线我国一侧距边界线五百米的地方。这里还有印军逃跑时丢下的各种武器和弹药,其中有英式步枪五支、冲锋枪一支、轻机枪一挺、迫击炮弹十一发、手榴弹六枚、各种子弹一千余发,以及其他军用物品一部分。印军丢弃的五具尸体,全部在中锡边界我国一侧纵深一百米、三百米、四百米和五百米的地方。
现在,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印度当局想逃脱罪责,是绝对办不到的。
印度国防部还说什么在这次冲突中,中国军队有三十名被打死。这更是彻头彻尾的捏造,打肿了脸充胖子。实际上,我七名边防人员,就把三十余名印军入侵者打得人滚马翻,死的死,伤的伤,被俘的被俘。印度入侵者是不堪一击的。
中国边防人员对于印度军队这样猖狂地向我边防人员发动武装进攻,极为愤怒。他们警告说,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不容侵犯的。如果印度当局一定要疯狂采用武力手段,继续对中国进行入侵挑衅,我们将坚决予以迎头痛击。印度反动派要想从这里捞到什么便宜,是绝对办不到的。


第1版()
专栏:

“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么?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