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翻身农奴创新天
——访西藏乃东县“朗生互助组”
  在西藏高原的乃东县,有十一户翻身奴隶紧紧团结在一起,成立了一个互助组。他们读毛主席的书,走大寨人的路,苦干、穷干,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崭新的生活。朗生互助组的组员们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改造了自己的思想。他们开始自觉地摆脱种种封建迷信思想和落后习惯的束缚,决心走社会主义道路,做西藏高原上的大寨人。在这个互助组里,社会主义的萌芽,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正在不断发荣、滋长、壮大!
西藏乃东县有十一户朗生
(奴隶),民主改革后组织起互助组,以冲天的革命干劲,穷干苦干五年,使农业生产成倍增长,创造了崭新的生活。他们正以跃进的速度,追赶着全国历史前进的步伐。
乃东县结巴乡的“朗生互助组”,在党的领导下,提出一不怕穷二不怕苦的口号,凭着自己的双手,五年如一日地和贫穷、落后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一九六一年以来,他们的粮食连年获得丰收,今年青稞、小麦、豌豆等单季作物的产量,平均每克(亩)达到四百多斤,比民主改革前增长了一倍多。互助组也从十一户发展到了十六户,有了十四头耕牛和其他大小牲畜二百多头(只),大小农具两百多件,许多社员家里有了余粮。其中九户人家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水平,赶上和超过了中等农民。这些过去“光着身子出世,光着身子死去”的翻身奴隶,为创造美好生活所表现的革命精神,为西藏广大翻身农奴树立了光辉榜样。
最近,记者来到雅鲁藏布江畔的乃东县结巴乡,访问了这个以穷干出名的互助组。虽然已是初冬,这个互助组里却是生气勃勃。打麦场上堆着高高的庄稼垛。田野上,人们用新式步犁在翻耕土地,试种的冬小麦一片翠绿,河畔的草场上放牧着羊群。
翻身奴隶们取得的这些成就,是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以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同自己的旧思想和贫瘠的土地进行顽强斗争的结果。
挺直腰杆起来干
一九六一年春,西藏的翻身农奴在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度后,开始了一场同一穷二白作斗争的大革命。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坚决走组织起来的道路。当时,在结巴乡,人们的阶级觉悟还不高,大家都找“门当户对”的人串连在一起办互助组,孤单单地丢下了全乡最穷的十一户翻身奴隶。这十一户翻身奴隶的耕畜、农具,加起来还不如两户中等翻身农奴的多。而且他们半辈子给领主放羊喂马,烧茶倒尿,不懂农业生产。虽然他们更加迫切地要求组织起来,却没有人来找他们。他们该怎么办呢?
在旧社会为争取起码的生活权利被农奴主监禁、转卖而从来没有屈服过的土登,这时找到强巴、占堆、索朗顿珠等翻身奴隶谈心。他说:“有人看不起我们,我们可不能轻视自己。我们一不缺手脚,二不少力气,有再大的困难总比过去强!”他这几句激励人心的话,鼓起了大家的勇气。他们决定挺起腰来,单独办互助组,并且去找奴隶出身的共产党员次仁拉姆商量。次仁拉姆说:“党的政策就是要带领贫苦农奴走社会主义道路。只要我们大家拧成一股绳,羊毛也能拴住雄狮,靠我们的志气和双手,有党给我们撑腰,一定能把互助组办好。”
党的区委会知道这一事后,坚决支持这伙穷棒子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且立即派出干部前来帮助。县委会也指示区委会一定要领导他们把这个
“穷棒子”互助组办好。
“穷棒子”组刚成立,春播季节到了。一个个困难摆在他们面前。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吓倒他们。大家在组长土登和党员次仁拉姆的带动下,自己背运肥料,用人拉犁代替耕牛。每天天不亮,他们就冒着春寒,铲开冻硬的肥堆,大筐大袋地往地里背粪肥。当村里人醒来背水时,朗生互助组的人早已往地里背运了五六趟粪。本来他们的条件最差,但是因为大伙干劲大,反而提前完成了春播。这件事教育了他们:有利条件是人创造出来的,只要心齐肯干,生产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播种刚结束,互助组的十一户中有五户断了口粮。这时候,次仁拉姆和几家还没有断粮的组员,就挤出口粮送给缺粮的人,自己挖些野菜吃。大家就这样一不向国家伸手,二不向外组借贷,咬咬牙度过了困难,而且没有误一样农活。当年秋后,互助组夺得了粮食大丰收。
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封建农奴制度的长期统治下,农奴们受着种种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要发展生产,人们还必须从各种迷信思想和落后的习惯中解放出来。
办组头一年夏天,锄草季节到了,需要大批人力才能除净田里丛生的杂草。但是,西藏长期以来流行着“男不锄草,女不扶犁”的旧习惯。
锄草的头一天,男组员们好歹鼓起勇气来到地里。外组人见了又取笑他们。休息的时候,次仁拉姆让妇女们给大家讲怎样认杂草,怎样省力气。她还鼓励大家说:“我们不懂技术,是三大领主造成的。‘男不锄草,女不扶犁’就是他们编的鬼话。今天我们当家作主,甚么也难不倒我们,为了打粮食,不能怕笑,不会的一定要学会。”在男组员积极参加下,半个月全组就锄完了头遍草。
“朗生互助组”的组员们就是这样不断地同落后的习惯决裂。几年来,他们改变了不浇水就播种和不松土、不施追肥等等不合理的耕作方法。
迷信鬼神也曾阻碍过人们进一步发展生产。离“朗生互助组”几十里外的地方,有一种名叫“古荣”的良种青稞。次仁拉姆弄了一些种籽回来,却没有人敢种,因为过去农奴主说,这种青稞必须是有洪福的大农奴主才能种,吃这种青稞面的也只有他们。农奴们种了它,神鬼就会降灾祸。
次仁拉姆看到大家不敢种,她就决定先在自己地里试种。头一年,她试种了一克,获得丰收,并无灾难降临。第二年,她种了三克,每克地收二十八克粮食,仍然人畜平安,生活向上。这时,人们才确信次仁拉姆说的:农奴主的话半句也信不得。
就这样,人们在生产斗争中不断改造着自然,也改造着自己的思想。在短短五年里,这批从前很少种过庄稼的翻身奴隶,不但学会了成套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从许多落后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敢于大胆地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方法。他们决心既不做农奴主的奴隶,也不做大自然的奴隶。
走大寨人的路
“朗生互助组”的组员们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夺得了粮食的连年丰收,到去年,平均每克单产已由一九六一年的二百二十多斤,提高到三百四十多斤。全组都成了余粮户或者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同时,全组已积累一批数量可观的集体财产。“朗生互助组”翻身了,可是今后还要不要穷干苦干呢?
去年秋收后,大家在乡党支部领导下,细致地总结了生产经验,检查了自己不足的地方,发现粮食单产还没有赶上全乡的最高产量,原因是有些地经常受旱,有些地砂石多、土层薄,有些地低洼积水。而几年来,全组在这些地上搞的农田基本建设还很不够。原因找到了,组员们又围在一起,学习毛主席写的《愚公移山》等文章,学习大寨人改天换地的英雄事迹,他们越学心里越亮堂,越学志气越壮,干劲越大。大家决心要做高原上的新愚公,走大寨人的路,做西藏高原上的大寨人。
经过总结和学习以后,组员们又抖擞精神上阵。他们组成积肥队,到几十里外的大雪山和高寒牧场捡牛羊粪;组成副业队到深山密林里伐木烧炭,增加收入;还冒着春寒,修渠、开沟排水、改造低洼地。人们看到他们这样穷干苦干,都热烈地称赞说:“有这股劲儿,雪山也要低头哩!”
五年来,“朗生互助组”在党的领导下,就这样不断地同大自然和自己的旧思想进行斗争,为建设新的生活而不停的战斗。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热情地赞扬了他们这种革命精神,认为他们的英雄行为,“给朗生的真正解放树立了榜样,指明了道路”。
新华社记者 李世义 宋厚清(附图片)
  “朗生互助组”最初发起户的代表
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会供稿


第3版()
专栏:

  十年改河山 生产大变样
  ——安徽龙泉公社治山治水治田,五业大发展
安徽省怀宁县龙泉人民公社,依靠集体经济力量,艰苦创业,发扬不断革命精神,连续十年坚持治山治水治田,使生产面貌起了巨大的变化。
十一月中旬,记者来到了龙泉公社,一幅河山巨变的画图呈现在眼前:
八千多亩荒山秃岭已经披上新装;恶水变成了清泉;过去瘠薄的耕地,经过铺河沙、盖塘泥、加厚土层、种绿肥作物,变成了良田,种上了双季稻。
龙泉人在治山治水治田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副业、渔业和畜牧业生产。
过去,龙泉是个什么样子呢?
祖祖辈辈,龙泉周围流传着一首歌谣:有女莫嫁砂子坡,嫁到此地泪成河;糠菜当粮草当被,人如牛马苦难多。
砂子坡就是解放前龙泉的旧名。这里山岗面积虽有八千多亩,可是在解放以前百分之八十都是“兔子跑过露尾巴”的荒山。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全社有九十九个山凹,五十八个山冲。四千多亩耕地中,绝大部分是黄泥巴、砂子土、青岗泥。这些地“天旱硬得象石头,下雨粘得卡锄头,翻犁三寸碰石头,长出庄稼不钩头。”最好年成亩产也不上三百斤。那时候,这里一千多户人家,依靠讨饭为生的就有四百多户。
解放以后,龙泉人依靠集体力量的壮大,改造自然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变水害为水利
一九五六年高级社一成立,他们就凭着集体的力量动手修建金山水库。使龙泉公社的八百亩农田得到自流灌溉。龙泉人尝到了依靠自力更生治水的甜头,增强了改造自然的信心。在人民公社成立第二年,一九五九年,开始兴修第二个水库——青年水库。这一年秋季,龙泉公社的晚稻受灾减产,但是没有影响他们自力更生修水库的劲头。
在这项工程中,龙泉人遇到了许多困难。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也没有吓住龙泉公社的干部和社员,终于建成了又一座库容三十万方水、可以灌溉两千多亩农田的青年水库。
变荒山为绿山
龙泉人民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同时,向荒山秃岭进军。
一九五六年高级社刚成立时,社里就决定在八千多亩荒山上植树造林。万事开头难,谁打这个头阵呢?李生节,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带着黄雅松、黄家存、黄凤鸣和杨玉华几个社员,一不向国家要钱,二不向国家要东西,扛起锄头就上了山。
在那艰苦创业的日子里,李生节他们在山上的窑洞里住,摸黑进、摸黑出,连灯也舍不得点。社员很关心他们,给他们送来了一块五毛钱的灯油费。一块五毛钱,对集体经济来说,是算不了什么。可是,李生节他们拿在手里却觉得很重很重。他们掂了又掂、算了又算,想来想去舍不得拿去买灯油。后来,他们用这钱买了豌豆种在林地里。第二年,这一元五角的豌豆种子,就收获了一千五百斤豌豆。
龙泉人就是这样不怕苦,不怕难,一心在穷山沟里闹革命。现在,龙泉公社八千亩荒山已经披上了翠绿的衣衫,松树都长得有一丈多高。
变薄田为沃土
在治水治山的同时,以改良土壤为主要内容的治田工作也跟着开展起来。龙泉公社有两千六百多亩薄田,其中有五百亩是板结的青岗泥。根据试验,改造这样的土壤,最好的办法是挑河沙压田。这种河沙只有离这里两里多路的大河边才有。一九五六年,他们修筑一条通到河边的大路。从此,每年冬天,牛拉、人挑,一车车,一担担,人来车往给薄地添河沙。同时,还组织社员到三十里以外拾野粪,上山砍青槎,下湖打湖草,千方百计寻找有机肥料施到田里。经过人们年复一年的努力,终于使这些过去亩产只有百把斤的薄田变成了沃土。
从单一经营
到多种经营
治山治水治田,使龙泉的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经济收入仍然不高。社领导决定发动社员开展多种经营。有人说:“家有二业,必有一丢,粮食生产刚搞好一点,就抽调劳力搞副业,不久又要跌下去。”是不是搞了副业就要耽误农业呢?领导上就先后到山区的新塘生产队和圩区的新建生产队,进行调查。
龙泉这地方,到底可以开展哪些多种经营呢?经过深入地调查摸底,广泛征求贫农下中农的意见,发现多种经营的门路是很多的。多种经营的门路找出来了,人们很快行动起来。现在,全社已有石灰窑、砖瓦窑、火炉窑、粉丝坊、油坊等集体副业生产二十多项,多种经营的收入已达十五万八千八百多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八多。
龙泉公社多种经营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一九五六年平均亩产量只有四百五十三斤,今年粮食亩产平均达到八百七十八斤。社员的收入也逐步提高,一九五六年平均每人收入只四十元,去年每人收入达八十元。
由于粮食产量的逐年上升和多种经营的日益发展,龙泉人“糠菜当粮草当被”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龙泉人早就结束了要国家供应粮食的历史,而且对国家的贡献一年比一年大。一九五六年第一次向国家交售粮食十六万九千多斤,一九六三年向国家交售的粮食就达一百三十万斤。
龙泉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天换地的成就,受到安徽省广大群众和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一九六四年,安庆地委号召安庆地区的社队,开展学龙泉、赶龙泉的活动。接着,安徽全省社队也以龙泉为榜样,开展学习活动。
十年的艰苦奋斗,把龙泉人磨炼得更加坚强,也使他们心胸更加广阔,目光更加远大。在全省学习龙泉声中,龙泉人以不断革命的思想武装自己,鼓起干劲,继续前进。
新华社记者 李明回 萧美俊


第3版()
专栏:

  思想高 产量高
  ——湖南筻口公社用不断革命精神争稳产高产
  思想停滞了,产量也就停滞了,思想提高了,产量也跟着上升了。筻口公社的经历,生动地具体地说明了思想革命和生产建设的关系。大寨精神,是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坚持不懈、不断革命的精神。筻口公社的干部和社员发扬了大寨精神,因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湖南省岳阳县新墙河上游沙港和游港两条支流汇合处,舒展着一大片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聚居着二千八百多户人家,一万一千一百多口人。这里就是大寨式农业先进典型——筻[gàng 钢]口人民公社。
解放以前,筻口是个“下雨水为害,天晴旱成灾”的地方。这里一万二千多亩耕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生产极不稳定,常年粮食亩产量只有三百斤到四百斤。
现在,筻口变了样。一个水库、水塘、渠道、河港相连的排灌网出现了,光秃的山头长起了草木,漫长的河岸修起了堤防,河水不易泛滥了,干旱不能肆虐了。农田逐渐稳产,并正在进一步向高产前进。一九六四年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上升到八百三十斤,其中有四分之一的生产队亩产量超过了千斤。
随着生产的发展,筻口人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了,向国家交售的粮食逐年增多。一九五五年他们还没有棉花卖给国家,今年却交售了十二万五千斤。
集体经济也越来越巩固和壮大。近几年来,全公社添置了抽水机、榨油机、脱粒机等大型机械四十五台,大型农具三百八十多件,还新建了许多仓库、棚舍。一九六四年集体储备了粮食三十万斤,积累资金十六万五千元。
筻口公社农业生产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呢?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发扬不断革命精神,十年来坚持治水治山,建设稳定高产农田,改革耕作制度,推行新技术。筻口人说:搞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永不知足。
在旱涝灾害面前怎么办?
筻口解放后,地主、富农被打倒了,可是水旱灾害却继续阻碍着人们发展生产。在旱涝灾害面前怎么办?
党组织清楚地认识到:推翻了阶级敌人,只是为发展生产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条件;要实现发展生产的要求,还得领导群众,组织起来,和大自然作斗争。
头一个战役是修河堤。一九五四年冬季,修河堤的工程一开始,党委的同志们扛着大红旗上阵了;农业社的干部们带着工具上阵了;广大贫农下中农和其他社员背着锄头,挑着箢箕,也上了阵。尽管数九寒天,北风呼啸,但是人们却浑身是劲。干部们打先锋,出工在前,收工在后。贫农下中农巴不得一个抵两个,一天当两天。
经过两个冬春,大堤在沙港河和游港河岸矗立起来了,它从东南到西北蜿蜒四十里,保卫着筻口。
一九五六年,筻口人民乘胜前进,又展开了第二个战役:治理烂山。筻口东北面有百来个小山头,由于山洪年年冲刷,小山头之间形成了数十条小山冲,小山冲又汇集成七条大山冲。这七条大山冲,就象七张大口,对准着筻口平原。
治水难,治山也不易。山上尽是红砂岩,被雨水冲刷得百孔千疮,不好对付。开始,在山下筑拦沙坝,但刚修好,有的就被雨水冲垮了。怎么办?干部找社员们开了个“诸葛亮会”,经过一番讨论,提出了一套治山的办法。社员们又按照七条大山冲组成七个治山专业组,在山上修起了房子,一年四季住在山上治山。这样年复一年,到底降服了烂山。
一九五八年,这里成立了人民公社,公社社员们在治好烂山后,又回过头来继续治水,打了第三个战役。经过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五九年一个冬春,修起了一个能够蓄水三百万方的南沅水库。
从一九五四年冬天起,筻口的劳动力每人每年在水利建设方面投工五十多个,连续奋斗六个冬春,终于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或机械排灌。社员们形容说:“万亩粮田自灌流,百日无雨保丰收”。
是歇一下气,还是继续前进?
水利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大家兴高采烈,议论纷纷。
有的人说:“水利修好了,也该歇一下气了。”还有人说:“过去一亩产三百多斤,如今有了水,一亩能产六百多斤,还喊要前进,要增产,莫人心不知足!”
有的人不是这样的看法,他们要求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生产队与生产队也不同。不搞水利了,有的生产队感到劳力派不出去,实行轮流出工,轮流休息。广大社员特别是贫农下中农社员感到有劲没处使了。有的生产队就不是这样。他们集体出工多,粮食产量高,社员收入多。古许大队第八生产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田种上了双季稻,种了绿肥作物,开展了多种经营,结果,粮食亩产九百多斤,社员收入也增多。
这时候,公社党委一方面抓住这些活典型、活思想,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向干部、社员进行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的思想教育;另方面总结了古许大队第八队的经验,号召大家学习。到一九六二年全公社种双季稻的面积,达到了全部水田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扩种双季稻碰到许多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出现,都引起部分社员的思想波动;但每一个矛盾的解决,又都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一步,促进社员觉悟提高一步。在各种矛盾中,最突出的是肥料不足。推广双季稻以后,如果等收割晚稻后再种,就赶不上季节。于是,有的人对种双季稻发生了动摇。
是见难而退,还是迎难而进?大多数人坚持革命,坚持前进。有的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未必只能种一季禾,一季绿肥,能不能既种双季稻,又种一季绿肥?”“能不能不等收割晚稻,就在晚稻中间撒播绿肥?”
这些大胆的设想,立刻得到党委的支持。党委一方面派人到外地学习,一方面发动干部、群众进行多点、多样的试种。通过群众性的试验,又通过群众性的鉴定总结,晚稻田不能种绿肥的迷信破除了,什么时候种和怎样种的问题也摸出门路来了。到一九六二年,筻口公社一万零八百多亩水田,种植早稻、晚稻、绿肥的面积达到一万亩以上。
绿肥生产的发展,对提高大面积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起了重大的作用。首先,是从肥料上保证了双季稻的发展,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变,使种一季变成了种两季。其次,是为改造低产田提供了条件。再次,是为农业生产节省了大批劳动力和成本。种一亩绿肥只需四至五个劳动日,与积土肥比较,要节省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用工量;种一亩绿肥,只花成本七至八元,比买同样肥效的化肥节省百分之五十左右。他们最近几年来,每年种植绿肥一万多亩,比买化肥节省农业成本八万多元。
筻口公社推行又种双季稻又种绿肥的经验说明,土地的数量虽然有限,但土地的利用率是可以提高的。筻口公社党委的同志说得好:“土地的数量虽然不能任意增加,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可以不断提高。”
永不满足,不断向高产进军
一九六三年春天,地委在岳阳县毛田区召开了现场会。筻口公社的干部和社员在毛田人革命精神的鼓舞下,立志学毛田,鼓劲赶毛田,继续向高产进军。
可是,怎么赶法呢?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书记们热烈地讨论着。
有的社员说:“水利过了关,双季稻、绿肥发展到了顶,再进也油水不大了。”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呢?大家反复分析:水利问题是基本解决了,双季稻、绿肥是扩大了,但是产量提高得不快,特别是晚稻,几年来一直停留在二百多斤。为什么晚稻产量上不去呢?是肥料不足吗?不是。相反的,许多田禾苗受不住肥料,倒伏了。李何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举出这个大队第七生产队采用“浙场九号”种子获得高产的事实,说明晚稻低产的主要原因是种子不好。大家把情况一凑合,发现全社试种“浙场九号”种子的二百亩晚稻,平均亩产三百一十多斤,比原来的稻种高百分之二十;最高的亩产四百五十多斤。“会种田,勤换种”。大家一致认为,要晚稻高产就要在种子上下功夫。
公社党委及时提出“种子大革命,破除低产论”的号召。全社当年就试种和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获得了更高的产量。
筻口公社党委从晚稻种子连续革命、产量连续上升的实践中,看到了过去对待早稻生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过去,他们认为早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差不多了。因此,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四年的早稻品种基本上是以南特号为主。思想一停滞,产量也就停滞了,所以这几年早稻的亩产量,一直停留在五百二十斤左右。
物质变精神,精神又变物质。思想一提高,生产也跟着发生变化。一九六五年,筻口公社的早稻亩产量比一九六四年增产一成以上。公社党委的同志说得好:“生产上闹革命,首先要思想上闹革命。种子革命的结果,使人们的思想大大解放了。这不但革掉了低产的种子,更重要的是革掉了人们因循守旧、不求上进的保守思想。”
筻口公社在进行种子革命的同时,还大抓精耕细作,实行了技术革命。为了精耕细作,全公社大力发展耕牛。
经过十年来不断革命,筻口人革出了四个“好”:一套好水利设施;一个好耕作制度;一片好红花草子(绿肥);一手好田间功夫。四个“好”的结果,集中表现在粮、棉、油的产量不断提高。
现在,筻口人仍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岳阳地委通讯组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筻口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干部和老农,在筻口大队十四生产队的早稻品种试验田里,检查评比优良品种。新华社记者 孙丕永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