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更好地反映当前农村的火热斗争
——从青年作者几个短篇小说谈谈反映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缪俊杰 一
革命的文艺,应该“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达到这个目的,在现阶段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正确地去反映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在整个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作为我们国内主要矛盾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除了在某些范围内表现为非常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似外,在我国目前的具体条件下,大多数则表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这种矛盾尽管表规形式各不相同,但归根结底,还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曲折反映。因此,我们当前的文艺创作在明确以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为纲、强调兴无灭资的前提下,除了反映敌我矛盾以外,更多的是要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反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思想斗争、热情地赞扬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工农兵英雄人物,对受资产阶级想想和其他旧社会习惯势力影响的落后人物,也要积极地进行教育、帮助和批评,团结他们,改造他们。
革命文艺对群众的教育作用,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英雄人物的形象来实现的。而要塑造好社会主义的英雄形象,只有大胆地揭露矛盾,通过描写两条道路的斗争,两个阶级的思想斗争,真理与谬误的斗争,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斗争,才能更好地完成。害怕接触矛盾,或者只是一船地揭露了矛盾,却没有进一步展开矛盾和解决矛盾,英雄人物的形象就树立不起来。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和反映敌我矛盾一样,也是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而且真正表现好了这种矛盾,它的教育意义也并不比反映敌我矛盾的效果差。最近来首都演出的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就是很好的证明。近年来出现的反映当前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也有一些是从这方面提出问题的,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了当前农村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新旧意识以及新旧道德风尚之间的矛盾,在如何反映当前农村人民内部矛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在这些作品里,有的反映的问题此较严重,所揭露的矛盾也比较尖锐,揭示了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性质,牵涉到改造和教育上中农的问题,例如王杏元的《铁笔御史》、玉利滨的《一座油榨房的诞生》和彭伦乎的《烘房飘香》。这三篇作品的作者,都是从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中反映广大农民群众和李万本、聂油匠、乔眯子这类人的矛盾的,比较深刻地揭露了李万本、聂油匠、乔眯子这种人自以为得计的狡猾手段,拆穿了其自私自利的用心。与此同时,还以更大的热情表现了广大贫下中农坚定的阶级立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勇气魄。这里所反映的是农村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矛盾的提出和解决,对广大群众和干部来说,是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我们需要更多这类作品。但是,在当前农村中还有大量的矛盾是在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领域里表现出来的,李德复的《高高的山上》、徐绍武的《夜宿落凤寨》和曾毓秋的《三月清明》等作品,就是描写这方面矛盾的。
《高高的山上》的作者把主人公置于极为严峻的环境中,通过人与大自然的搏斗,展开了以民兵连长刘志红为代表的先进思想和以生产队长刘志富为代表的保守思想的矛盾冲突。在表现革命人民战胜天灾改造自然的斗争中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和牺牲的英勇气概的同时,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是做一个敢于藐视一切困难、和困难作坚持不懈斗争的革命闯将,还是做一个害怕困难、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的庸人?《夜宿落凤塞》表面看来,只不过写了一对夫妻的谈话,但作者却透过这场富有喜剧色彩的性格化的谈话,相当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劳动人民的斗争风貌,表现了他们夫妻之间——生产队长和支部书记之间在建设社会生义新农村的斗争中的性格冲突。他们都是农村中的好干部,但是生产队长为了保持自己“先进队”的名誉,滋长了本位主义思想,贷化肥的时候他要争,找肥源的时候他不让;支部书记却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处处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样,便构成了基层干部之间共产主义风格和本位主义的矛盾。《三月清明》主要是写年青的一代在前辈的帮助下,在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中锻炼成长;但这里面也接触到人民内部通常容易遇到的矛盾——革命的先进思想与落后的保守思想的矛盾。老农洪盘叔一方面对青年人的力量表示怀疑,不相信连清他们在育种实验中会有所成就;而另一方面又怕青年人真的超过老年人,担心老模范显满叔输在年青人手里。作品的矛盾就是通过这位老农的复杂心情和行动展开的。这三篇作品由于抓住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并通过这种矛盾冲突的展开,提出了比较重大的或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塑造了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形象,因而在反映我们的社会现实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
还有一种作品,如沙丙德的《三月三》,它所描写的矛盾似乎是家庭生活中的小事,但作者却把它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一定的社会问题,构成了表现新的生活风貌和旧的习惯势力矛盾的主题,也不失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作品。
这些作品所接触到的矛盾,是多种多样的: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思想利益的矛盾;有先进的革命思想与落后的保守思想的矛盾;有共产主义风格与本位主义的矛盾;有新的生活风尚与旧的习惯势力的矛盾。而它们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表现在兄弟之间,有的表现在夫妻之间,有的表现在母女之间,有的表现在叔侄之间。有的是在重大的斗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的则在日常生活里表现出来。尽管有着这些五光十色的外表,但是它们却具有共同的特点,即:这些矛盾都是与当前农村的“兴无灭资”斗争相联系,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相联系的。作家们抓住了生活中那些富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并加以典型化,造成了文学作品,因而富有教育意义。这些青年作者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作品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着重描写了与三大革命运动相联系的各种矛盾冲突,写出了新旧事物斗争中新事物必然胜利的趋势,在严肃批判落后事物、落后思想的同时,热情歌颂了新事物,新思想,而不是如右派分子和修正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单纯去揭露所谓“社会的阴暗面”,也不是如“写中间人物”论者所主张的那样,只去表现人民群众身上的“落后的东西”。这些作品生动、亲切地反映了我国当前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面貌,真实地展现了我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革,通过这些作品所描述的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看到了农村的光辉前景。这些作品不仅给了读者积极的教育,而且有力地回答了文学作品能不能写、能不能写好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二
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必然牵涉到写什么人为主的问题。在这方面,“写中间人物”论者曾经提出“矛盾往往集中在中间人物身上”的观点,并要求作家大写“性格错综复杂”的“中间人物”。这种理论显然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也是与毛主席的思想背道而驰的。毛主席说:“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论》)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的时代,在广大工农群众中已经涌现了成千上万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人物。这些人是时代的精华,人民的精华,阶级的精华,是革命的新生力量,是群众的带头人,代表着广大群众的今天和明天。工农兵英雄人物不仅在敌我斗争中占据着矛盾的主导地位,就是在人民内部矛盾中也占据着矛盾的主导地位、掌握着解决矛盾的关键,他们体现着我们时代的精神面貌。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歪曲的客观事实。
文艺作品要正确地反映社会生活,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就不能不着重描写矛盾的主导方面,着重描写站在矛盾主导方面解决矛盾、推动生活前进的英雄人物,表现我们时代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有些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作品所以写得比较成功,主要是由于作者比较准确地把握了矛盾,突出地表现了矛盾的主导方面,写出了社会主义英雄人物的精神威力。《夜宿落凤寨》感人的力量,不仅在于描写了农村基层干部先进与落后思想的冲突本身,主要在于通过这种矛盾冲突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女支部书记的形象。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个人物,作者除去描写了她同丈夫、生产队长大良的几场思想冲突以外,还特意安排了一个插曲,由于她不主张贷化肥受到了“两面夹攻”,一是挨老贫农寿长爷的骂,二是受富农宗老富的“冷嘲热哈哈”。她出色地处理了这种复杂关系。对寿长爷是三次登门拜访,耐心细致地说服,打通他的思想;而对宗老富则展开了不调和的斗争。作品通过这些描写,把她作为一个党的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优秀品质——立场坚定,是非分明,热爱集体,依靠群众,目光远大,风格高尚——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个农村新人的思想和风格,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同样,《高高的山上》也是因为写出了两个英雄人物,才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感人的艺术力量。那位敢闯敢拼有雄心大志的民兵连长刘志红,给读者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虽然他还不是那么成熟,但是,他能够站得高、看得远,认识到改造河滩不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生产队的困难,主要的是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子孙万代的长远利益着想。支部书记余诚和这个人物也写得比较生动。质朴的外表和火热的内心;远大的理想和踏实的作风;巨大的魄力和细致的方法,都比较和谐地统一在他的身上。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出于对党的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他已经意识到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重要性,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积极地培养着年青的干部。这个人物在作者洋溢着革命感情的笔触下,被表现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三月清明》既写了年老的革命农民形象,也写了年青的红色革命接班人。谁说老一代的农民都是落后的呢?谁说他们身上都有“个体农民的精神负担”呢?显满叔这个人物不正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农村新人吗?他有远大的理想,充满着革命的朝气,对新生事物有无限的热情,并且有不断革命精神。他也把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工作,放在自己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不仅注意年青人业务知识和生产技能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积极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使他们树立革命的理想。而年青的一代如连清这些人也是十分可爱的,他们朝气蓬勃,敢于创造,在农村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党的教育和革命前辈的帮助下,正在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
这些英雄人物虽然有着不同的个性,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具有“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崇高思想。无论是《高高的山上》中的余诚和、刘志红,或者是《夜宿落凤寨》中的女支部书记,无论是《三月清明》中的显满叔、连清,或者是《三月三》中的柳春燕,他们都有着一颗革命的红心,在他们的心目中,不是只有自己的家庭,或者是自己的生产队小集体,而是有贫下中农的大家庭,有整个国家以至整个世界的大集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已经在他们的身上播下了种子,并开始生根、发芽。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所以他们才有大无畏的精神,才敢于和旧世界作最彻底的决裂,敢于和旧世界的腐朽力量作最坚决的斗争,才会对待同志身上的缺点采取严肃的态度,才具有无产阶级的进攻的性格。当然,这不是说,这些人物已经塑造得完美无缺,但是通过这些活跃在农业战线上的英雄人物,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辉煌的现实:农村新人正在诞生和成长,用毛主席思想武装起来的新人正在诞生和成长。正是他们代表着时代的主流。社会的前进,矛盾的解决,也正是依靠这样一些人来完成的。 三
文学艺术反映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如何写好落后人物和有缺点的人物的问题。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绝大多数干部和群众都是好的,但由于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和旧社会习惯势力的影响,有些人还残存着某些落后思想或落后意识。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些人在革命现实的影响和冲击下,在他们身上一定积极因素的自我冲击下,正处在深刻的改造过程中,这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党的思想武器之一的文艺,应该描写这个改造过程,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提高思想觉悟,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毛主席说:人民也有缺点的,但他们在斗争中已经改造或正在改造自己,“我们的文艺应该描写他们的这个改造过程。只要不是坚持错误的人,我们就不应该只看到片面就去错误地讥笑他们,甚至敌视他们。我们所写的东西,应该是使他们团结,使他们进步,使他们同心同德,向前奋斗,去掉落后的东西,发扬革命的东西,而决不是相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作品如何写好落后人物和有缺点的人物,这是必须在艺术实践中探索的问题。我们觉得,上述青年作者的作品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第一,作者能够遵循着生活本身的逻辑,用阶级分析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价和描写落后人物和有缺点的人物,既看到这些人物消极的一面,也看到他们积极的一面。此如《高高的山上》对于刘志富这个人物,既描写了他的缺点:右倾保守思想,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目光比较短浅等;然而也没有忽视他身上积极的东西: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先进生产队的队长,对群众赤胆忠心,对工作积极负责,而且也还能够接受群众的意见,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为他的转变提供了基础。《夜宿落凤寨》对生产队长大良也作了“一分为二,的描写,一方面写他身上沾染了本位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又写了他工作积极,希望搞好集体生产。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的作者写出了这些人物身上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客观条件下所发生的尖锐斗争反其转化。
第二,作者对落后人物,有缺点的人物身上的积极和消极因素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他们身上落后的消极的东西,如刘志富的右倾保守、害怕困难,大良的本位主义等错误思想进行了严肃的批判。这种批判不仅通过作家的态度流露出来,而且通过作品中的先进人物对他们的批评以及本身的目我批评表现出来。但是在批评斗争中,对于他们身上的积极的东西又作了肯定和培植,例如余诚和对刘志富,就在批评他的错误思想的同时,肯定他工作积极,办事老练,考虑问题比较全面,比较善于估计最坏的可能性等方面的优点,从而使他发扬了优点,克服了缺点。
作者对他们笔下的落后人物和有缺点的人物的错误的批判,是持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和采用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进行的。即使在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斗争的时侯,态度也是热情的,力求做到毛主席所说的,“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保护人民、教育人民的满腔热情来说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以,这些有缺点的人物,就其完整的形象来说,留给人们的印象还是好的,不会使人象对待坏人那样产生厌恶的感情。
第三,作者们都比较令人信服地写出了落后人物的转变和克服缺点的过程。现实生活中那些落后人物、有缺点的人物中的绝大多数,随着革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会有所前进的。客观现实的本身和革命利益,都要求我们的作家能够写出他们的转变和改正缺点。要写好人物的转变,主要是写好英雄人物的模范行动,写好英雄人物对落后人物的关怀和帮助,写好英雄人物身上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对落后人物的影响,写好英雄人物对缺点错误的不迁就、不妥协的原则态度,以及写好现实生活对他们的教育。有些作品之所以把人物的转变写得非常生硬、概念化,主要原因恐怕是缺乏这些方面的描写,浅有让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交锋,把落后思想驳倒,因而使人感到落后人物的转变不符合生活本身的必然逻辑。
当然,不转变的或转变得不彻底的落后人物,在生活中也是存在的,文学作品也完全可以写,但必须在充分表现正面人物、正面力量的前提下去描写他们,而且不管转变也好,不转变也好,都必须鲜明有力地批判错误思想,宣传正确思想,充分显示社会主义思想的胜利,绝对不能象小说《赖大嫂》那样,既不写赖大嫂的转变,也不批判她的资产阶级思想,使读者在这篇作品中看不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力量。这样,就失去了写落后人物的意义。 四
以上仅就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角度,谈到了青年作者的几个短篇。当然,近年来出现的反映农村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远不止这些,象《补充材料》、《三人下棋》、《老冯回乡那天》、《贫协组长》、《彩色的田野》等也是写得较好的。青年作者们把自己的热情倾注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描绘和对社会主义新人性格的刻划上,并且写出了洋溢着时代激情的作品,是值得高兴的。但是,严格说来,即使有些写得比较好的作品,也仍然存在着一些弱点。其中有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还显得不够,塑造的英雄人物的性格也还不那么丰满。有些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作品只是一般地揭露了矛盾,而没有进一步展开矛盾和解决矛盾;有的作品描写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但没有充分表现出正面力量的光辉,没有塑造出更高大的英雄人物形象,因而还不能给人以更深刻的教育。还有的作品由于作家站得不够高,或者深入生活不够,解决矛盾就显得过于容易,人物转变过于生硬,给读者一种不够真实的感觉。这些都说明,我们在艺术创作上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反映当前农村生活的作品,与我们当前农村火热斗争的伟大现实比较起来,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的。在我们的国家里,不只出现了大寨这样光辉的典型,而且有着千千万万个大寨式的新农村。象陈永贵这样的大寨式的英雄人物在全国千百万个农村都有。然而,在我们的短篇小说创作里却没有得到更多、更充分、更深刻的反映。这说明我们的创作远远落后于现实。这是不能长期落后下去的。一九五五年,毛主席在《合作化的带头人陈学孟》一文的按语中指出:“在中国,这类英雄人物何止成千上万,可惜文学家们还没有去找他们。”时间过去了那么多年,我们的文学创作还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近年来,在文学艺术领域里出现了一派崭新的气象,大批工农兵业余作者带着他们朝气蓬勃、散发着革命光彩的作品,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文学阵地,从而开始改变着我国文艺创作和文艺队伍的面貌。我们热烈期望在社会主义文艺园地里出现更多更好的作品。


第6版()
专栏:

象欧阳海那样生活和战斗
——读《欧阳海之歌》
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学生 彭毅
读完金敬迈同志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依然在眼前浮现:在关系数百人生命的紧要关头,一名解放军战士冲上去,拼尽全力把暴烈的战马推出了铁轨!一场马死车翻的事故避免了,人民的财产保住了,六百位乘客的生命得救了!可是,舍身救列车的战士,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的英雄挺立在天地间。他那宽阔的胸膛里,翻滚着革命的风云;他那深邃的眼睛中,闪烁着战斗的火光,它包含着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也包含着一个共产党员对毛主席、对党的赤胆忠心。他,就是欧阳海!
欧阳海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献出了自已一生。在他那暂短的生命中,闪耀着革命的光辉,放射着共产主义精神的光芒。
在欧阳海面前,没有打不死的老虎、挖不平的山。他不知疲倦、不觉艰苦,永远迎着困难走,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有一次,欧阳海的肠炎犯了半个多月了,可是他瞒着首长,瞒着同志们,仍然投入到紧张的抢修路基的战斗中。身体越来越支持不住了,可他仍然挑着担子跑在最前面,喊着:“为了社会主义早建成,干哪!”心里提醒着自己:“要坚持,要坚持住呵!很多同志病倒了,欧阳海呀,你万万不能在这关键的关键时刻……”话没说完,他眼前一阵发黑,栽倒在土坡上,醒来的时候,装着无所谓的样子说:“真倒霉,一脚踩空了,摔了一跤……”,这是怎样的战士!这是怎样的精神!共产党员的毅力,不是一般生理限度所能解释的。当他认清了自己的责任,把自己的一铲土、一筐石和我们伟大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从他身上爆发出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在欧阳海回家的十几天当中,他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帮助贫农老大爷砍柴;向社员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从水井里救出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当时,周围没有人,他就托着小孩,在齐下巴的冷水里站了一个多钟头,直到老乡们来了,他才出了水。老乡问他的姓名,他只说:“我叫解放军。”
他就是这样,默默地做着。不用上级命令,不要别人知道,只要是对党、对人民有利的事,他就自觉地干,不停地干。他懂得,共产党员的责任不仅是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每时每刻发挥自己的战斗作用,带着群众一起前进。他看到战友高翼身上缺点比较多,就感到自己没有尽到责任,火热的阶级友爱激励着欧阳海,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行动去教育他,帮助他,使他追上了同志们,和同志们齐步前进。他看到副指导员工作上、思想上的问题,就毫无保留地提出来。不怕别人有成见,直到副指导员改正了错误。他看到七班问题多、困难大,就主动担起了这副担子,把落后班带成了呱呱叫的四好班。……欧阳海象火车头,带着车厢在革命的轨道上飞奔。
欧阳海永远朝前看,永不满足已有的成绩。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受过多少次表扬,立了多少功啊!可是,每当别人夸赞他的时侯,他心里总是很不安。荣誉越多,他越觉得自己做的太少,荣誉越高,他越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他说:“立功,不是在胸前挂了一朵红花,而是在肩上挑起了一副重担;上级对立功的同志,不是让你拿着红花站着不动,而是要求你挑起重担往前跑。”
这就是我们的欧阳海。他心胸里永远燃着斗争的烈焰,他从里到外通明透亮,周身放着光和热,感染着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
是什么力量使他这样心红骨硬朝气蓬勃?
是强烈的阶级感情。罪恶的旧社会,在他的心灵里烙下了仇恨的印记,埋下了复仇的火种。地主家的狗把他的腿咬得鲜血淋淋;地主使他可爱的四妹子活活饿死在妈妈怀里;……他恨透了吃人的地主和旧社会。解放了,红彤彤的太阳光照进了阴暗的小茅棚。党救了他,又拉着他的手,扶着他的腰领他走路。党的教导,使他懂得了阶级苦、阶级恨,懂得了革命道理,使他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成为无产阶级的一名先锋战士。
是无数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激励着他。欧阳海从他刚听到“革命”两个字的时候,脑子里就树起了一个又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白求恩、江姐……,他无时不想着他们,就连在睡梦里,英雄也站在他的身边。每当他遇到困难,受了挫折,每当他要做一件事的时候,英雄就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就明白了自己应当怎样去干。他照英雄那样说,照英雄那样做,跟着英雄,望着英雄,迈进了英雄的光荣行列。
但是,欧阳海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最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武装了他的头脑。他说:“火车头靠煤靠水才能带动车厢,人要多读毛主席的书才有前进的力量”。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抱着改造世界和改造思想的革命热望,如饥似渴地读着毛主席的书。毛主席的话象阳光照亮了他的心,象雨露哺育着他成长。他的眼界更开阔了,理想更远大了。他开始真正懂得了革命,懂得了“革命英雄”的意义,懂得了为世界的受苦人而奋斗终生。毛泽东思想象艳阳甘露,哺育着千千万万革命的幼苗,千千万万的英雄的出现,又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伟大时代,我们的事业,需要千千万万雷锋、欧阳海、王杰式的英雄后代。让我们向前去接过那英雄的战旗,象欧阳海那样生活,象欧阳海那样战斗。
金敬迈同志的《欧阳海之歌》(发表在今年《收获》第周期上,即将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是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的一大收获。这部小说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概括和提炼,细致地展现了欧阳海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的成长过程,热情地歌颂了英雄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最持久、最顽强、最难得的英勇精神,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一心一意为革命的精神,塑造了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典型形象,可以说,这是雷锋、欧阳海,王杰式的革命战士在艺术上较完整的概括。
小说发表以后,获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这里发表的是选自北京师大二附中一位同学的作文,文章写得很热情,它反映了这部小说对读者的现实教育意义。对于小说,本报将继续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