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纪录电影为农民服务
——谈纪录片《北京农业的大跃进》
高汉
看了《北京农业的大跃进》这部纪录片,心里热呼呼的。强烈的政治性,深刻的思想性,光辉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艺术手法,很有感染力。这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第一部全面报道农业生产的彩色长纪录片。
这部影片是在中共北京市委的直接指导和郊区农民群众的热情帮助下完成的;可以说是领导、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和农民群众三结合的创作。
从影片里,观众可以看到:南韩继的麦浪,东高村的棉田,一渡河的果木,陈各庄和南惠庄的大肥猪,四季青公社常年不败的蔬果,红星公社的肥鸭、壮牛、骏马和碧油油的稻田,还有全郊区一个又一个的水库,一条又一条的渠道……。连长城脚下,从来就只有荒砂卵石的古战场,也是浓荫处处,长满了拳头大的水蜜桃和玛瑙般的紫葡萄。这真正是人间的奇迹!但是影片告诉我们,这是历史的必然:
“北京的农业,象全国各地一样,经过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特别是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成立以来,生产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从一九六一年起,北京郊区连续五年大增产,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十六。”
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迅速发展,全国人民意气风发,迈开了前无古人的脚步。特别是一九五八年,我们有了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国家的进步更是一天一个模样。影片所表现出来的,南韩继人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志气;富合大队在石头缝里也要挖出土来的韧性;得田沟农民宁可拧榆树梢当绳抬石头,也不舍得花国家一分钱的风格;一渡河大队把水引上八十米高坡浇地的劲头……,正是这个时代农民典型的精神状态。因为有了这一切,所以当一九六一年自然灾害和现代修正主义者,把重重困难压到中国人民头上来的时候,我们丝毫没有动摇,紧紧跟随着党中央、毛主席走自己的路。影片告诉我们,北京农业大增产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影片所概括的,也正是北京郊区农民在这几年中所走过的那条艰难而伟大的路程,大跃进的路程!这就决定了这部影片的重大政治意义。虽然北京只是全国的一个地区,但它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影片《北京农业的大跃进》可以把它看成是全国农业大跃进的缩影。
影片用农民最熟悉、最关心的东西,形象地体现了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许多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而且,人和事选得典型;总路线的精神讲得突出而生动;方针政策介绍得准确、全面,甚至连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商业工作和发展农业的关系都涉及了。虽然总的说起来,新闻纪录电影都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然而,在安排和设计上象这部片子那样精到,却不多见。
当银幕上出现了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同群众一起劳动的场面,给人以更加巨大的鼓舞和力量。“劳动创造世界”的伟大真理和我们亲爱的党、亲爱的领袖的伟大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观众。影片象一根纽带,它把党和人民,领袖和群众,真理和生活紧紧地联在一起。
看完这部影片以后,有很多观众以本地区的生产同电影所介绍的先进地区的生产来对比。有人说,看了电影,好比照了镜子,一定要把冬闲变冬忙,修旧渠、挖新渠,梯田也整起来,把满街乱跑的猪也管起来,让它们给咱们积肥。学习学习人家种地的先进经验,多锄草,多上粪,说不定明年就能“过黄河!”
有的说,咱们靠天吃饭,人家靠学习毛泽东思想,大家都学好了主席著作,就会超过南韩继!
有的说,只要政治思想工作跟得上,拿出咱当年打日本和国民党的精神种田,落后帽子一定摘得掉,能“过黄河”,也能“过长江”。一年不行二年,二年不行五年……。
从观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影片所渗透着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比、学、赶、帮、超的思想,的确具有伟大的威力。它不但以这种思想教育和启发了观众,同时,又以它自己的内容构成了观众进行比、学、赶、帮、超的对象。
《北京农业的大跃进》是一部成功的影片。从思想内容上讲,最可取的一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红旗、总路线的红旗举得高。从表现上讲,这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结构方式、逻辑的力量和精炼的程度,也都是很出色的。不过,对纪录片已有的一套手法的突破好象还不够。为了让今天的农民看懂纪录片,还应该在手法上作更大胆的突破。根据观众的反应来看,在表现手法上还可以更朴素、更自然一些。有的地方镜头太短、太快,这一组材料和另一组材料的分隔还不太清楚。克服困难的过程表现得还不够。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联想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席指示我们,把实际生活中的日常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艺作品,其目的就是为了把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又变为物质的过程;也是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的过程。虽然新闻纪录电影有它自己特殊的拍摄原则和方法,但是除开特殊部分,其它道理和别的文艺则是一样的。从它的摄制到放映,同样体现为这样两个过程。从新闻纪录电影的特点出发,以毛主席所说的去“惊醒”、“感奋”和“推动”群众进行三大革命运动的斗争为目的,正确解决选择典型、反映典型和如何集中等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就可以找到我们自己的道路。要做到这一点,当然离不开毛泽东思想,也离不开今天的工农兵群众,特别是数量最大的农民群众。要想让农民看起我们的影片来不头晕、不眼花,不太快,全能懂,就要批判对待从外国传入的、和我们已经相当熟悉了的各种表现手法和框框,寻求新的、真正适应我国今天的工农兵群众的艺术形式。这样,我们的影片才可能充分起到精神变物质的作用,同时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新闻纪录电影的道路来。


第6版()
专栏:

亲切感人的《教育新篇》
凤子
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是我国教育战线上一次深刻的革命,是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措施。正如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所指出的:试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一次深刻的革命。它不仅可以多快好省地普及小学教育和发展中等教育,还为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创造条件,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防止在我国发生资本主义复辟的根本措施之一。然而,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思想认识并不一致。究竟为谁办学?办什么样的学?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话剧《教育新篇》严肃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一场革命,矛盾斗争是多方面的。这里有属于人民内部的两种教育思想的冲突;有新生事物和落后的习惯势力的冲突。同时,对待新事物,阶级敌人决不会冷眼旁观,而是一定要乘机捣乱。《教育新篇》没有回避矛盾,随着小学教师刘玉兰来到梨树湾,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成堆的问题,困难就象拦路虎,不解决,就迈不开步。怎么办?要工作,就得斗争。毛泽东思想给这个青年教师指明了方向,贫下中农的愿望坚定了她的信心。作者用饱和着阶级感情的笔墨,创造了这样一个先进的乡村女教师的形象。第二场刘玉兰来到梨树湾,从牛娃在教室窗外听课、许志学跟牛娃打架和牛娃的笔记本上,锐敏地发现了一些贫下中农子女不能上全日制的严重问题。她按照贫下中农的意愿,坚决地办起了耕读班。由于没有经验,她在教学如何结合实际、做到学用结合,还需要一个摸索过程。这些属于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总结、研究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学校校长的阻挠,这实质上反映了教育思想上两条路线的斗争。思想落后的周子明受富农许明堂的影响,故意不教耕读班珠算,将玉兰的军;玉兰勇敢地接受了挑战,现学现教。当她从公社回来赶上识字班的课,在黑板上写下“贫下中农一条心”,当学员齐声读着这七个大字的时候,一个一心为贫下中农的青年教师的形象,生动而鲜明地站在人们的眼前。可是斗争还远没有结束,阶级敌人还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破坏。第五场许明堂的造谣活动,将刘玉兰和李校长卷进了一场人事纠纷,一直未能解决的教育路线的矛盾和既存的裂痕更加扩大化了,矛盾冲突发展到一个高潮。正是通过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冲突,创造出这样一个坚决听党的话、一心为贫下中农,敢于承担重担、勇于克服困难、经受考验而成长了起来的青年女教师刘玉兰的形象。
刘玉兰的对立面李校长,这个人物的创造也是可信的。他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材”,他的理论是“知识就是力量”,所谓只要有了知识就有了社会主义。他的教学方法是坚持正规、重点培养。经他精心栽培的羊娃,为了努力达到校长指定的目标——全校第一名,几乎变成为一个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孩子了。第四场李校长上羊娃家,对羊娃进行个别辅导,引起杨二婶家的一场纠纷,点出了李校长错误的教学思想所造成的后果;同时,也揭示出李校长所坚持的错误的教育路线,是多么严重地脱离实际!如果发展下去,后果将更严重。这是一场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斗争,这是一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教育路线上的一场斗争。具体到李校长这个人物,他的问题还是思想认识问题。他从一九四七年就来到这个山沟沟,辛辛苦苦办了十几年的学,的确不是为了个人名利。问题是他人在山沟沟,心还没有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例如牛娃这个贫农的孩子,为什么两进两出不能坚持读下去?为什么对牛爷爷的批评听不入耳?这是群众路线问题,这是阶级路线问题。问题不在全日制或耕读班,农村既需要半农半读的学校,也需要全日制的学校,问题在于以什么指导思想去办学。作为人民内部的思想冲突,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批判掌握了一定的分寸。
富农许明堂着笔不多,而敌对阶级的本性却刻划得相当深刻。教育许志学的斗争,反映了阶级敌人正在处心积虑地培养他们的下一代。而非无产阶级出身的青年,怎样领会党的重在表现的政策,坚定地接受改造,许志学这个人物的行动,正可以给人不少启发。
代理会计、兼小学珠算教师周子明的面目是不够清楚的,他的一些行动似乎是富农的代言人。剧中交代他过去卖过肉、会打算盘;他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成为学校和生产队里的一员?推敲起来,就感到写的不足了。
剧本的结构似乎还可以紧凑些,例如第一场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是可以考虑的。第一场中刘母和清莲这两个人物同剧情发展关系也不大。至于林洁,在第六场作为新人出现未尝不可,如有必要,前面也可以重作安排。
冯书记、张队长的形象,特别是他们的语言,不太象基层干部和不脱离生产的队干部。他们的出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需要给他们一点动作和行动。尤其是张队长,象队里有周子明这样的会计,他应该是有些工作可做的。
虽然有上面提到的某些不足,但总的来看,《教育新篇》是个好戏。题材新、主题新,艺术处理是生动感人的。第三场、第四场中刘玉兰的几场戏,特别是当她遇到困难思潮起伏的时候,人物内心的激情引起观众由衷的共鸣。这时候的音乐也起到了烘托气氛的效果。
整个戏的节奏是明快的,有些细节处理能突出时代的气氛。例如第六场杨德福牵马送羊娃去邻村上高小,牵马的动作是个大胆的设计。它反映了贫下中农要求文化上翻身的迫切心情,也反映了今天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梨树湾小学改为完全小学,公社也将要试办一个半农半读的农业中学了,这里也展示了农村文化发展的远景。正如冯书记在最后宣布这一喜讯时说的:“实行两种教育制度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场革命,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指示,把这场革命进行到底!”
甘肃省话剧团创作演出的《教育新篇》,为话剧舞台提供了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剧目。这是一个为贫下中农说话的戏,一个为农村知识青年立传的戏,值得向广大观众推荐。


第6版()
专栏:

比学赶帮超的好样板
——怀柔县一渡河贫下中农谈《北京农业的大跃进》赵连城:
过去我们坐井观天,以为我们一渡河已经不错了。可不是吗,早几年我们每年都要国家供应几万斤粮食才够吃,现在不但粮食自给了,还有些余粮卖给国家。瞧了电影《北京农业的大跃进》,才知道天外还有天。不要光拿粮食产量多少来同人家比,因为各个地方的具体条件不同,粮食打多打少不会完全一个样。但是革命干劲是可以比的。我瞅人家那干劲可真足。南韩继原来是个有名的旱高台,可是从一九五七年冬季以来一共打了六十多眼井。当初打井的时候,有人笑话他们说:“旱蛤蟆还想吃天鹅肉”,可他们就是凭着这“旱蛤蟆非吃天鹅肉不可”的劲头,把井打出来了。
再看看得田沟人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真叫人佩服。他们改天换地,把穷山沟变富山沟,不要国家一分钱,就连抬石头的绳子,也是自己用榆树梢拧成的。他们砸大石头,铁钎打得当当响;他们起大石头,不怕万斤重,真把我们社员的志气显出来了。
瞅人家,想自己。我们的山坡地整治得怎么样?我们的水利化够不够?我们自力更生的革命干劲比人家还差多少?社会主义建设进展很快,我们一步不学,就跟不上。我们应该以先进队作样板,走一步、学一步,甩开大步来走。我们要多增水、多增肥,就能多打粮食;我们多打一粒粮食,就是为国家多增添一粒子弹。因为现在美帝国主义正在侵略越南,随时想来侵略我国,我们农民不能只顾种地,忘了敌人。刘桂芝:
我是饲养员,我要喂好牲口多积肥,队上才能多打粮。我们要年年增产,步步升高,可不能光瞅着自己鼻子尖的一点,认为现在有点余粮卖给国家了,就认为很了不起。我们国家的粮食要越多越好。国家号召要储粮备荒,一渡河有条件多打粮,多储粮。这条件就是要水有水,要肥有肥;可是,水多水少,肥料足不足,就要靠大伙的干劲来决定了。赵连顺:
我特别喜欢这部片子,它反映了我们农村社员的革命干劲。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就得有这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志气。南韩继、得田沟、富合大队和岗上大队社员们的志气真大,他们都是好样的!这些地方的自然条件都比一渡河差,可是他们的干劲超过了我们。富合和得田沟的坝阶比我们打得有规格;南韩继的水利化搞得好;岗上大队的驴马养得膘满毛亮。要不是他们的干劲,那能在穷山沟里做出这些成绩来?这是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才把荒山乱石沟改造成这番好模样。
我是个青年人,在村里还作共青团的工作,我应该多和我们村里的青年们一起,向这些先进队学习。大大地赶上他们,超过他们。我们青年人更应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听党的话,把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好。赵广悦:
电影上说北京郊区都在学一渡河、赶一渡河、超一渡河,咱一渡河可不能躺在这儿等人家赶。我们也应该老实地向人家学,一渡河若不努力,非要让人超过不行。
得田沟没有一块平地,一共只三百多亩地,又被几十道大沟小沟劈散得瓢一块、碗一块。可是他们没花国家一分钱,就把梯田闹得挺平整。这是他们学大寨学得好。咱们要学得田沟,也要学大寨。
《北京农业的大跃进》教我们想到不学别人不行。这电影就是我们比、学、赶、帮、超的好样板。
(杨昌凤 沙浪 整理)


第6版()
专栏:

依靠群众 依靠领导
——参加摄制《北京农业的大跃进》的点滴体会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辑 段洪
当我接受参加拍摄《北京农业的大跃进》任务的时候,心情一直很不平静。我觉得作为一个党的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能有机会投身到三大革命运动的火热的斗争之中,直接去为五亿农民服务,是十分光荣和幸福的事。
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同志对我们的工作十分关心,除了具体指示以外,还为我们聘请了四位顾问,引导我们深入郊区生活。
我们摄制组一到农村,便感到北京地区旱情特别严重,开初的那两天,我们真为夏收作物的收成担心。可是到地头一看,却发现无边的庄稼长得十分茁壮,这是由于北京郊区人民高举了总路线的旗帜,依靠了人民公社的力量,从一九五八年大搞了水利的结果。目前,北京郊区水浇地的面积已经扩大到解放初期的十七倍,有一半左右的耕地已经基本上做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今年北京地区夏粮收成不仅没有减产,相反地还比去年增加了四成多。一个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的比、学、赶、帮、超运动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到处在找差距,赶先进,不断革命,热气腾腾。这种革命气势,给了我们创作人员很大的教育,使我们对郊区社员的革命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也激发了我们的创作热情。
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最生动、最丰富的东西。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深入生活,把北京郊区这样沸腾的跃进形势,鲜明、准确、生动地在银幕上再现出来。在深入生活的同时,我们反复学习了党的有关农村工作的若干政策,初步熟悉了北京农村工作概况以及北京地区的农业知识。
对于影片的主题,我们也是逐步明确起来的。最初我们只是笼统地认为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反映北京农业的大跃进,至于怎样去概括这一内容,主题应该落脚在那里,还是模糊的。比如我曾想:应该通过大丰收来体现。也曾想,用大搞水利化把影片串起来。甚至还想过影片可以落到“变”字上——新旧社会的变化,大跃进前后的变化。但是所有这些设想,还都不能深刻地准确地揭示出影片的思想内容。这正反映了我们对于客观事物还没有充分地理解,还没有能深刻地理解拍摄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还没有把过去的一套习惯做法丢掉,仍然存在着不少旧框框。过去我们拍片子,常常是蜻蜓点水似地下到生活里,接触实际少,联系群众少,调查研究做得很差,结合自己思想改造做得更不够。因此拍摄影片,往往从兴趣出发,用感情代替政策,表现方法是形式主义的。例如,我原先想以十三陵水库的场面作为影片的开始,然后突出表现郊区的水利化……。总之,还是想在大场面上来做文章,考虑的是那些内容可以入镜头,那些镜头有画面,而不是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从表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出发,从表现党的政策出发。这样拍出的影片,也可能有一些动人的画面,热闹是热闹了,场面是雄伟了;但思想内容却很肤浅。不能让人认识到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因此教育意义也不大,很容易使人淡忘。
经过中共北京市委的帮助,在这段时间,我们又重点深入到一些典型社队;同时,还带着问题学了毛主席著作,学了党的方针政策,学习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经过了反复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我们对生活作了进一步的概括提炼,使我们逐步明确了影片的主题思想:反映北京郊区人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直接关怀下,高举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坚决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持续跃进。
在影片的结构方法上,我们也相应地作了改变,采取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深入解剖的方法来反映北京的农业大跃进。这样便避免了浮光掠影和没有特点的毛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具体地、形象地阐明主题思想,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例如影片重点反映了象南韩继、富合、得田沟、一渡河、陈各庄等先进单位的典型事迹。这些先进的单位,作为一个火车头,带动了北京郊区千百个生产单位飞跃前进,促进了北京郊区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深入开展。他们是生活中的主流。同时,通过这些单位的革命精神和先进事迹,必将进一步鼓舞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热情。
主题思想明确之后,如何表现生活的问题,就成了我们拍摄工作中的关键问题。怎样表现生活呢?最根本的一条是必须到群众中去!
这次下去,领导上再三指示我们,到农村去做工作,不论吃饭、睡觉、拍电影,脑子里一定要想到“为农民服务”,有事要跟贫下中农商量。我们不论到那个点,不论呆多长时间,就本着甘当小学生的态度,虚心向群众学习求教,倾听他们可歌可泣的“四史”,观摩他们在生产斗争与科学实验上的成就,跟贫下中农交朋友,学习他们的长处,逐步使自己与农民的思想感情接近。社员再不把我们看作外人了。他们把拍电影当成了自己的事情,镜头开拍前,他们自动来提建议;拍摄后,他们又来提意见。还帮我们逐字逐句地推敲解说词,力求做到事说得准,话说得清,使农民听起来入耳。
有一次,我在得田沟听到贫农马洪陆大爷在学习《愚公移山》的时候说:“古时老愚公开山是为个人开路,而我们是干革命,是改造大自然,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开路。我们要多打粮食,支援前方,支援越南兄弟狠揍美国鬼子。”马大爷的这席话,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当我睡在贫农家的热炕头上,马大爷的话一次又一次地在我心中回响。后来,在影片的解说词上,我便把他的几句原话写上去了。如果让我坐在屋里,不管怎么苦想,也是写不出这样有力的话的。
群众对我们的帮助,不仅限于具体的拍摄工作上,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和改天换地的丰功伟绩,充实和丰富了我们的影片。应该说,这部影片的真正作者就是农民群众。
影片完成之后,曾在北京郊区放映,征求社员群众的意见。他们又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批评,证明影片还存在着一些缺点。这些意见和批评同样是对我们的一种帮助。
(附图片)
房山县蒲洼公社富合大队是一面大寨式的红旗,从一九六一年起,苦战四年,垒坝治沟,改变了生产面貌。
门头沟灵山顶上,过去一片荒凉;现在出现了大批新疆细毛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