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在革命面前真正负起责任来
——结合县委领导革命化的讨论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带着问题学
在关于县委领导革命化的讨论中,许多同志提出,县委领导的革命化,要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同志认为,我们主观上还是想把工作做好,不管是到上边开会,还是下去跑跑转转,实际上都是干革命工作,怎么能说不是为群众服务呢?
有的同志认为,县委年年忙的是组织生产,催耕催种,抓的是解决粮食问题,也是革命的大事,群众生产的大事。生产的好坏,又是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怎么能说抓革命任务,抓生产任务不是关心群众生活,不为群众服务呢?
这些意见,一般讲,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对于县委来说,现在还能够满足于这样的领导水平吗?
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写的。当时,革命根据地正遭到国民党反动派一百万大军的第五次围攻,党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和支援革命战争,粉碎第五次围攻。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毛泽东同志向到会代表提出,为了动员广大群众进行革命战争,战胜敌人,会议要着重注意关于群众生活的问题和工作方法的问题。毛泽东同志通过汀州市和兴国县两个相反的材料,从实际到理论,透彻地论述了怎样才能把关心群众生活和进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又怎样才能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做到在革命面前真正负起责任来。
今天的情况,同一九三四年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革命的中心任务是要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是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对于县委来说,就是领导农村的三大革命运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我国的农村建设成为巩固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地和世界革命的根据地。县委怎样才能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呢?在目前的情况下,又怎样把关心群众生活同完成革命任务联系起来,把革命工作方法同革命任务问题同时解决,在革命面前真正负起责任来呢?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联系我们当前的情况,认真想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里,给我们举出了两个县市工作的对比。
汀州市的同志,为了支援革命战争,扩大红军、扩充运输队,收土地税,不是也很努力,很辛苦吗?能说这些同志不是在干革命,不是在为群众服务吗?可是,他们取得的成绩很少,到后来,由于群众不高兴,连汀州市工农代表会议也召集不成了。
兴国呢?恰恰相反,无论扩大红军,推销公债,所有的工作都得到了很大成绩。
同样都是为了革命,为什么竟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这个区别的发生,就在于汀州市的同志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革命战争,对于群众实际存在、十分盼望党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却不关心,不讨论,不解决。而兴国的同志们对于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采取的是另一种态度。他们热情地关切群众生活问题,提出讨论,作出决定,坚决实行,及时检查,认真地在那里进行工作。
两种态度,两种做法,汀州市的同志脱离了群众,兴国县的同志得到群众的拥护。
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今天在我们县委工作中,不是同样存在着吗?
陕西一位同志来信说,他所在的县,县委只空谈政策,很少解决实际问题,尽忙那些不解决农民问题的“公事”。县委坐在那里笼统地向下发指示,要报告。可是,对于有的农民劳力少人口多,生活困难,有的人住房困难,生产不起劲,却不大了解,只是一般地强调努力生产。——你看,这个县的同志们不也是在为努力生产,忙忙碌碌吗?可是群众对生产却不起劲。
东台县委提出,过去在他们那里存在过单纯任务观点,把上级领导机关下达的任务看成是硬任务,对来自群众要求的任务看成是软任务,只重视上级下达的任务,不重视来自农民的合理要求。——想想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单纯任务观点,能不能说这也是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呢?
乳山县一个同志来信说,乳山县地瓜种植面积占总耕地的一半,每年因黑斑病造成的损失,折合粮食达七八十万斤。建国十六年了,这成了个老、大、难的问题。三大敌人都被我们打倒了,连一个地瓜黑斑病都解决不了。——你看,对于造成这样严重减产的问题,县委不抓,那么,年年催耕催种又为的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为的生产有黑斑病的地瓜吗?
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县委的领导思想在为谁服务、怎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问题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如果我们领导生产,满足于老一套的催耕催种,就会脱离群众,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再看看,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里是怎样写的。他说:
“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么?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
读了这一段,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这样做的呢?为了解决革命任务,自己是从什么观点出发的。是单单为了完成任务,要群众这样做,那样做的呢?还是同群众一起,关心群众痛痒,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群众通过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认识当前的革命任务呢?
为了完成革命的任务,强调关心群众生活,只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吗?不是的。我们所以要把完成革命任务和关心群众生活结合起来,正是因为我们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无论是领导革命和建设,无论是关心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同样是我们的责任,对每一个革命者来说,这两大任务,是密切不可分的。我们要正确处理革命的长远利益同群众的眼前利益,革命的整体利益同群众的局部利益的关系,使群众认识到革命的利益同自己的利益是密切不可分的,共产党是代表他们利益的,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事的。只有这样做了,才能提高群众觉悟,发动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这样,群众就会坚决地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齐心一致,为中国革命、为世界革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反之,如果谁不是满怀阶级感情真正关心群众生活,不了解群众的要求,不为群众谋利益,那末,就谈不到真正为人民,也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在这种情况下,一切革命的任务,都将由于得不到群众的拥护而落空。
强调关心群众生活,是不是可以把完成革命和建设的任务放到次要地位呢?当然不是的。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满足群众生活上的要求。所以要关心群众生活,正是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的积极性,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同革命的联系,坚决地拥护革命,完成革命所提出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突出政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群众明白为什么要革命,革命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不断提高群众的觉悟程度。这就是“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如果不注意这一方面,又会把群众的眼光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圈子里。
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结合汀州和兴国两个典型,对于革命利益同群众利益的关系,完成革命任务和关心群众生活的关系,作了极其深刻的论述。我们要用毛泽东思想来纠正自己头脑里的形而上学。只把上级给的任务看成是硬的,却不重视群众的要求;满足于开会,下去跑跑转转,停留于催耕催种,却不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所有这些老一套的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这些都属于片面的、停止的、骄傲自满和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观点。
真正的铜墙铁壁
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文章里,一再强调提出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的论点。
毛泽东同志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这就是说,我们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取得群众的拥护,不能脱离群众。只要依靠群众,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打败任何强大的敌人。
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文章里,正是这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你不信吗?请看历史!几千年来,封建皇帝的城池宫殿,似乎很坚固,但是并非铜墙铁壁,群众一起来,一个个都倒了。俄国皇帝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一个统治者,当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起来的时候,就没有了。只有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群众对于革命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可以一个时候依靠,一个时候不依靠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从来都把革命的事业看成是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依靠群众自己解放自己。革命的成功,人民的解放,都不能指望别人的恩赐。这个道理,是任何革命的政党、任何革命工作人员都必须采取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的理论基础。如果我们把群众的要求看成是软任务,轻视群众的力量,不相信群众,觉得自己比群众高明,群众一切都得听自己的,那就直接违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把自己看成是圣人,自以为是,包办代替。
为什么在有的党员和干部中,会产生这些错误思想呢?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的一切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都是在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广大农民要取得革命的胜利,要坚定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党正是通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革命干部,向群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政策,来提高群众的觉悟程度,激发群众参加革命的决心。党是群众革命斗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这些,当然都是对的。但是,这种情况反映到党内来,特别是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就可能使得有的干部和党员,把事情颠倒过来,夸大自己的作用,轻视群众,居功自傲,高踞于群众之上,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久而久之,忘掉了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成了官老爷,滋长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
因之,毛泽东同志总是经常教育全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汀州市的教训,就是犯了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毛泽东同志尖锐地提出,我们要“反对汀州市那样的官僚主义领导者!”象汀州市那样的领导者,在我们的县委之中,也不是没有的。而有的同志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主要是由于只看到已得的成就的一面,背上了骄傲自满的包袱。
福清县委在学习毛泽东同志著作的过程中,觉悟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一方面肯定了十几年来的工作成绩:全县十年九旱的农田,大部分建成了稳产高产田,缺粮县变成了余粮县;千百年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消灭了。党的威信越来越高。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同志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领导干部有了架子,总以为自己比群众高一等,比群众高明,自己是带“领”、教“导”群众的,忘记了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
从福清县委的检查中,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世界观的问题。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确立为人民的立场;对于县委来说,就是要牢牢地树立起为农村中占人口大多数的贫下中农的立场。县委的领导干部,要永远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分,同群众一起,去领导群众进行革命,同时又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把千百万革命群众团结起来,成为真正的铜墙铁壁,组成一支无坚不摧的进行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革命大军。因之,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县委同志就需要不断进行思想改造。
先进的更加前进,落后的赶上去
对于县委来说,学习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能够明确认识到,自己担负着领导革命,改善群众生活两大任务。我们要努力成为革命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成为群众生活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当前,我们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积极地领导和组织群众,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树立雄心壮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革命任务明确了,还要解决工作方法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不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
关于县委的工作方法问题,在关于县委革命化的讨论中,是一个重要问题,以后还要全面深入地进行讨论,这里不打算多讲。不过,需要着重提一下的,就是要解决革命工作的方法,首先要解决思想的革命化。只有具有了革命的精神,才能学会和掌握革命的工作方法,才能从实践中不断有所创造。
盂县县委介绍了自己学大寨的一段曲折过程。开始,他们学习大寨,由于领导思想没有革命化,怕出毛病,结果没有形成群众运动。以后,首先学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有了这种革命精神,又结合盂县的具体情况,在几年里,就把全县建成了一个大寨式的县。
东台县委从自己领导革命化的体会中,提出了革命必须要有闯劲,只要是对群众有益的事,群众要求办而又可能办到的事,就要抱定天不怕、地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不怕的大无畏精神去办。要划清正确指挥和瞎指挥的界限,敢于革命,敢于斗争。他们发扬了革命的精神,领导全县人民向改造大自然进军。他们不是盲目地闯,而是有目的、有方向地闯,是在科学精神指导下的闯,也是结合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的闯。他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盂县和东台两个县委,在革命思想指导下,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了。从他们亲身的经历中,为我们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事例,说明了革命的工作方法和革命思想的关系。
学习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使我们进一步懂得了毛泽东同志说的,“全体革命工作人员担负着绝大的责任。”我们一定要结合学习这一篇文章,在“用”字上下功夫。为谁服务的问题,实质上是要求县委在革命面前真正负起责任来,为了完成革命的中心任务,必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先进的县有责任总结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别的同志;落后的地方,要努力赶上去,首先从思想上解决革命化的问题,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用切实的办法来改善我们的工作,先进的地方应该更加前进,落后的地方应该赶上先进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努力这样去做。这是检验我们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文章,能不能活学活用的标准。 (陈浚)


第3版()
专栏:

在革命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中共万荣县委书记 阎广洪
敢想敢干还是无所作为
作为县的战斗司令部的县委会,它本身能不能革命化,这是关系到全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重大问题。如果县委会能够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具有敢想敢干、改天换地的革命气概,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比学赶帮超的雄心壮志,能够把搞好一个县的工作同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支援世界革命联系起来,这样,它就会永远朝气勃勃,不断革命,不断前进。全县人民的精神面貌和自然面貌,就会迅速得到改变。反之,如果县委领导胸无大志、满足现状、甘居中游、缺乏干劲和钻劲,工作四平八稳,怕担风险,不求上进,这样,全县工作就不会有什么起色,自然条件就得不到改变,群众的干劲就不能充分发挥,生产就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回顾我县几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就是这样的。在一九五八年,由于我们高高地举起了总路线的红旗,县委领导敢想、敢干、敢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翻天覆地的斗争,大闹生产革命,所以,全县的工作就搞得非常活跃。生产条件有所改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但是,在一九六○年以后,由于我们对工作上所发生的一些缺点和错误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产生了怕犯错误的情绪,工作中缩手缩脚,不敢积极领导。同时,又觉得万荣这个丘陵干旱地区,产量再也高不到那里,因而满足现状、沾沾自喜起来。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心安理得,无所作为,缺乏改天换地的革命思想和革命干劲,曾一度出现粮食生产稳而不高的情况。就以整修土地来说,虽然叫喊改造自然面貌,却不敢提出高标准的要求,不进行长远规划,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零敲碎打,小片治理。结果出力不小,收效不大。年年治理、年年倒塌,没有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
一九六三年,省委发出学大寨的号召后,我们一方面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划清了正确和错误的界限,认识到:要高举总路线红旗,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要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以大寨为镜子,对照自己找差距。我们的产量不如大寨高,不是条件比大寨差,而是我们没有陈永贵那种改天换地的远大理想,没有大寨人民那种藐视困难、敢于革命的英雄气概。经过总结和对比,思想认识提高了,工作的差距找到了。就从过去的四平八稳、怕担风险、满足现状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以敢想敢干、不怕风险、奋发图强、力争上游的革命精神,经过调查研究制订了科学的远景规划:五年全部地埂化,建成大寨田六十万亩;每人平均猪、羊一口半;每年植树五百万(株);实现粮食产量过黄河。由于有了远大的理想和长期的建设规划,大大激发了全县人民的革命干劲,一个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群众运动,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起来。不到两年时间,整修土地四十多万亩,相当于前五年修地的总和。全县所有生产队都搞了苗圃,共育苗一万多亩,基本上为实现规划备足了树苗。今年全县遭受了解放以来所未有过的严重干旱,粮食产量仍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全县工作的好坏,和县委领导的精神状态关系极大。只有县委领导思想革命化,才能够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改天换地的斗争,才能促使各项工作大踏步地前进。否则,就象毛主席所说的那样:“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
带头实干还是光说不干
作为一个县委领导成员来说,不光要有敢想敢干的雄心壮志,还得要有实干苦干的革命精神,不能当空头的政治家,要当革命的实干家。农民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干部看的是党支部。”广而言之,全县的干部、群众都在看着县委领导。县委领导的一言一行,对全县的干部、群众都直接发生影响。如果县委领导成员不怕吃苦,不畏困难,经常深入到火热斗争中去,站在群众运动的前列,和群众一起改造山河。群众看到县委领导成员能说到做到,带头实干,就增强了斗争的信心,就会指向那里,干到那里。县委领导成员也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的同时,丰富领导思想;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好地提高领导水平。如果县委领导成员只号召群众干,自己不身体力行,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发指示,不到群众斗争中去,号召就变成耳边风,指示就变成一纸空文,工作中的先进经验总结不起来,工作中的问题也发现不了。
前几年,我们虽然多次强调干部参加劳动,但因为县委领导成员没有带头参加劳动,给大家做出榜样,对干部参加劳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就了解的不多,解决的不好。因为县委领导成员下不去,“五多”现象也得不到克服。结果,多数干部参加劳动仍然不够好。去年以来,县委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劳动,带头种试验田,带动了各级干部参加劳动,认真种试验田,全县的县、社两级干部参加劳动的情况,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
前几年,县委虽然一再强调,要抓两头带中间,抓大村带小村,因为县委领导没有以身作则带头到落后村、大村镇去蹲点,仍是多到先进村、小村去,没有给大家作出榜样,对改造大村和落后村的困难问题了解不够,因而大村、落后村的面貌改变不大。今年县委常委委员带头到大村去蹲点,五个常委蹲的点都是五百户以上的大村。县委的这种行动成了无声的命令,带动了公社书记、主任和县级各部门负责干部,都到大村去工作,使大村工作大有起色,生产落后面貌得到显著改变。全县五十一个三百户以上的大村,去年小麦平均亩产一百八十四斤,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百分之十,今年达到二百九十一斤,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百分之八。去年棉花平均亩产三十八斤,低于全县平均亩产量百分之十八,今年达到五十八斤,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百分之十。
这些活的事实教育了我们,使我们认识到,要把党的方针政策、指示、决议和各项任务贯彻和落实到群众中去,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收到预期的效果,县委领导不能只说在会议上,写在文件上,作一般性的号召。必须深入实际,亲自实践、作出样子、取得经验、个别指导,以点带面。只有这样做,县委才能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广大群众才能动员和组织起来,党的方针政策才能真正得到贯彻,各项任务才能圆满完成。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过去有些工作是说了没做到,或者没做好,正是犯了这个毛病。近年来,我们许多工作能够说到做到,也正是听了毛主席的话,深入实际,带头做起,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相信群众还是高踞群众之上
建设社会主义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我们党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自己起来解放自己,任何少数人的包办代替、强迫命令都是错误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看做是真正的英雄,把自己当做群众的小学生,置身于群众之中,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一道闹革命搞建设。另一种是总以为自己高明,把自己放在群众之上,只愿当群众的先生,不愿当群众的学生,主观主义地发号施令,遇事不同群众商量,自己热心什么就抓什么,想搞什么就要求群众干什么。这样两种不同的态度,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九六三年,我们在领导土地基本建设上,就犯了主观主义的毛病。当时,发现丁村大队用样板帮埝,高标准地整修农田,既好看又结实。我们就要求全县普遍推广。有些地方由于地块过小、崖面过高,干部思想不通,坚持要里切外填。我们只是强调整齐划一,对他们的意见不但听不进去,反而批评他们是小手小脚,缺乏革命干劲,没有远大理想。结果用工很大,帮埝不多。过了一冬,大部倒塌。群众意见很大。后来,我们接受了这个教训,坚持了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分地区召开了干部、群众座谈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研究了沿山、沿河、沟坡、平川、丘陵等不同地区的整修土地办法。分类做出样板,然后进行推广。使整修土地变成了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一个群众性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便在全县普遍开展起来。
实践证明,组织农业生产,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因为农民直接参加生产斗争,他们最富于实际经验,最了解实际情况。我们只有向他们学习,把他们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领导。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个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问题,更主要的是要从思想深处挖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根子。不仅要走出机关,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更主要的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相信群众的智慧,依靠群众的力量,不耻下问地向群众学习。
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长期任务。我们在这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这只能是个开端,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工农业生产高潮已经形成,到处是一片比学赶帮超的跃进局面。为了赶上形势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学好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


第3版()
专栏:

走上步看下步
中共陕西扶风县委书记 董志强
毛主席说:“那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指导方式,对于政治是不利的,对于战争也是不利的。”
农业生产有它一定的周期性,必须要作长远打算,决不能只抓今年不管明年,只抓当前不管长远。实际上这一年和下一年,这一季和下一季的关系,就是现实和理想的统一,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统一。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对于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意义。如果我们不是踏踏实实地搞好当年、当季生产,便要影响下一年、下一季的丰收。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不管下一年、下一季,忘记了我们长远的目标,便要使当年、当季的生产工作迷失方向。有的事要到下年、下季才能做,不能勉强拉到当年、当季来做,但是,在当年、当季就要为下年、下季准备条件。
过去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十分清楚的。往往片面地、绝对地认为一个时期只能有一个中心工作,不能分散精力。因而,在领导方法上就往往站得不高,看得不远,摸得不透,想得不宽,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局面。相反地,当我们注意了这个问题,既走好当前这一步棋,又看好下一步棋,把当前和长远很好结合起来的时候,工作情况就大不相同。今年夏收即将开始之前,我到天度、南阳等公社,和社员一起商量安排“三夏”工作,发现很多地方缺肥问题相当严重。对此我提出要一面搜肥,一面动员社员投肥。队干部说:“办法是好的,就是集体和社员养猪太少,没有肥源。”队干部的话提醒了我,缺肥是现象,根本的问题是养猪太少。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我和一些县、社干部交谈时,他们都说:“咱们今年在夏田生产上出了力,丰收是十拿九稳了,至于养猪积肥那是下一季的问题。”下一季的问题,是不是就不应该提早注意呢?在抓好这一季时,能不能抓好下一季?我想这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毛主席说:“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用毛主席的话,对照检查我们的工作,问题就在于我们没有把各项工作统盘加以考虑,缺乏长远打算。
思想明确了,就立即采取措施赶上去。我自己首先深入到天度公社晁留、晁东两个生产队,对养猪工作进行了调查。这两个队,今年第一季度,不论集体或个人的养猪头数,都大为减少,象晁东队共四十二户社员,今年一至四月份仅养猪八头,每十户还平均不到两头,比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八十。主要原因是去年因灾减产,饲料缺乏,社员经济困难,无力购买仔猪,加上我们工作抓的不够紧,所以养猪不断下降。从我县养猪的历史看,可以得出这样两条经验:一条是随着粮食形势的发展,养猪事业也就随着发展,象一九五七年、一九五八年生猪存栏五万至五万六千头,比全县今年一至四月份存栏二万七千头,多达一倍。第二条是只要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抓紧不放,虽然粮食遭灾减产,养猪同样能够得到发展,象一九五九年、一九六○年虽然连续遭到两个百日大旱,这两年养猪存栏头数仍在四万八千头左右。从当前情况看,夏田生长良好,丰收在望,群众的养猪要求也随着增长,加上银行要发放扶助困难户养猪的预付定金,都为发展养猪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于是我就向县委提出每个生产队都要帮助社员解决猪源问题。县委同意,社、队同志也很积极,截至现在统计,全县集体和个人生猪存栏数已发展到近四万头。更重要的是每头猪每年平均可以积肥三十车,这对今年的秋田和明年的小麦丰收,都有很大的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