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社论

  积极地、有步骤地改革生产队会计制度
生产队的会计工作,是办好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记账、算账和审查收支,反映生产队的经济活动情况,帮助生产队的领导者管好、用好队的财力物力,正确贯彻党的分配政策,为农村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服务。生产队的会计工作,是五亿农民十分关心的一件大事。
近几年来,各地生产队的会计工作是有成绩的。但是,许多地方使用的以现金为主体的收付账和各种复式账,存在着不少问题。社员认为这两种账有“三多”——账簿多,科目多,重复记账多。这样烦琐的账,难学,难懂,会计不好记,领导不好管,社员不便于实行财务民主,却容易给阶级敌人造成破坏集体经济的机会。因此,改革生产队会计制度,不只是一个技术改革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两条道路斗争的政治问题。
广大贫农下中农迫切要求改革生产队的会计制度。他们说:“让我们掌握财权,监督收支,这样的账叫我们怎么管?”农村各级财务会计人员,也逐渐认识这样的会计制度应该加以改革。为适应广大群众的需要,农业部、财政部和农业银行最近召开了全国人民公社生产队会计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进一步促进生产队会计制度改革工作。
各地改革生产队会计制度的经验表明,要实现生产队会计工作的革命化,最重要的一条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突出政治。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想斗争过程。许多同志对于会计制度要不要改革?应该怎样改革?是从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还是从会计学的概念和定义出发?等等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的同志担心“复式账改成单式账,不是前进而是后退了”。担心“账改的简明了,同经济工作越作越细的要求,会不会发生矛盾”?这些思想的实质,是对会计工作为谁服务的问题认识不清,是两种思想在生产队会计工作中的反映。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会计这一工具是为资本家服务的。我国农村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社员是生产队的主人,而贫农下中农占社员的绝大多数。因此,生产队会计这一工具,首先应该为贫农下中农服务,为广大社员服务,会计账目应当便于贫农下中农进行监督,实行财务民主,以便不断发展和巩固集体经济。所有财务会计辅导人员和社队会计人员,应该切实遵循毛主席的教导,从全国五亿农民的要求出发,为贫农下中农着想,在生产队会计制度改革中当促进派,把这项改革进行得又好、又快。
当前生产队会计制度的主要矛盾,是烦琐、难学、难懂,妨碍群众监督财务。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办法,就是把它改为简明、适用、易学、易懂的会计制度;把关门记账,改为经常向群众公开账目;使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会计制度,改为适合我国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实际情况的会计制度。这就是说,要通过会计的记账和算账,如实地反映生产队的经济活动情况,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分配政策。既要便于监督,又要便于实行核算。从当前会计制度的实际情况看,使账目便于群众监督,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绝不能让会计学上的一套旧概念捆住群众的手脚。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因此而对核算的基本要求有所偏废。这些精神应当贯串于整个会计制度改革工作中。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条:(一)将复式账改为单式账,使记账的概念符合我国农民群众的收、支概念;(二)钱、物分记,适应大多数生产队钱、物并重的实际情况;(三)根据贫农下中农的需要公布账目,怎样公布就怎样记账;(四)简化会计账簿和科目;(五)提倡按原始单据记账;(六)会计术语力求通俗易懂。这些规定是“简明、适用、易学、易懂、公开账目、便于监督”方针的具体化,是一般农村人民公社可以适用的。当然,由于各地生产队的生产情况和社队的规模不尽相同,在全国范围内,或者在一省范围内,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几种类型的改革方案;随着生产队集体经济的发展,不断加以改进,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会计制度。
生产队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急躁从事、随意改革,束手束脚、不积极改革,都是不对的。正确的作法是加强领导,把它当作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革命任务,列入议事日程,积极地、有步骤地加以改革。有些地方,已经订出规划,采取领导、群众和专业人员三结合的办法,选择不同类型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进行试点,并且出现了一些象孝感县卧龙公社金星大队第八生产队那样会计制度改革得好的先进单位。有些领导同志和辅导会计的工作人员亲自下队蹲点,发动社员群众,提出切实可行的会计制度改革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充实和修改,这些经验是十分重要的。经过反复的认识和实践,就可以把社队的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搞得更扎实、更完善。
会计制度改革工作是关系集体经济巩固发展的一件大事,只能作好,不能作乱。它的关键在于发动群众。农村人民公社财会工作人员是一支几百万人的队伍,不把这个巨大力量动员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革命积极性,是不可能把改革工作搞好的。领导者的责任,在于通过各种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和训练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改革方法,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同领导别的群众运动一样,领导会计制度的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掌握“一分为二”的方法,既要勇于革命,敢于创造,打破老框框的束缚;又要踏踏实实,抱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继承和发展原有的一些有用的东西。
目前农村蓬勃发展着的生产高潮,要求生产队会计制度的改革,赶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财会人员,要充分认识这次会计改革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辅导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只是帮助农民学会记账、算账、公布账目,更重要的是帮助生产队管好和用好钱、物,促进生产,增加收入;要虚心学习会计改革先进社、队的勇于揭发矛盾,破除陈规,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积极进行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总之,要加强领导,全面规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地进行改革,争取在两三年内基本上完成生产队会计制度的改革任务。少数民族地区、渔区、牧区、经济作物和市郊蔬菜区,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步骤和方式,贯彻“简明、适用、易学、易懂、公开账目、便于监督”的改革方针。部分已经改革的地方,要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不断提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改革只是整个社队财务会计工作改革的第一步。希望全体农村财会工作者,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发扬革命精神,为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而努力!


第2版()
专栏:

  从五亿农民出发,从当前集体经济实际出发
  分期分批地改革生产队会计制度
  全国农村公社生产队会计制度改革会议认为,必须把烦琐、难学、难懂的会计制度,改革成简明适用、易学易懂的会计制度,便于群众监督,便于民主理财
据新华社讯 最近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会计制度改革会议提出:必须发扬革命精神,分期分批地有步骤地帮助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把烦琐、难学、难懂的会计制度,改革成简明适用、易学易懂的会计制度。对于农村各级财务会计部门和社队财务会计人员来说,这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
会议认为,改革目前许多生产队的烦琐、难学、难懂的会计制度,是实行财务民主的一个重要条件。烦琐的会计制度,象多数生产队目前使用的现金收付记账、借贷复式记账等,生产队会计不容易学会,社员看不懂听不懂,很难从账面上监督财务,不便于民主理财。建立一个便于群众监督、便于民主理财的会计制度,对调动社员群众的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巩固集体经济,都将起重要的作用。
这次会议是农业部、财政部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召开的。出席会议的代表交流了经验,统一了改革生产队会计制度的认识。大家认为,湖北省孝感县卧龙公社金星大队第八生产队和群益大队改革会计制度的作法较好。这两个单位的经验表明,改革生产队的会计制度,应该贯彻简明、适用、易学、易懂和便于贫农下中农监督的原则。这就是:一、收入、支出、结存的概念要求符合群众的习惯,符合生产队对现金、实物并重的经营实况,要能及时反映出社员的出工、投肥情况。记出的账,要为群众所欢迎;公布出去,要使贫农下中农和所有社员能够看懂、听懂,能够检查,便于他们监督和管理。二、要使会计人员容易学,能够正确记账、算账、报账,如实反映生产队的经济活动情况,正确进行生产、财务和分配的计算,促进生产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
会议指出,改革生产队会计制度,对农村各级财务会计部门和社队财务会计人员来说,首先是一场思想革命。农村各级财务会计人员必须明确认识,生产队的财务会计工作要从五亿农民出发,从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出发,树立为农民服务的观点,克服单纯从会计学的概念、定义出发的思想,创造出一套农民易于掌握,符合我国人民公社生产队经济要求的会计制度。因此,必须破除部分财务会计人员死守簿记学的老框框。会计制度的粗和细、科学不科学,都要用群众观点、生产观点、政治观点去衡量。能反映经济活动实际,又容易为群众所看懂的会计制度,简明了不为粗;反之,不是细而是烦琐。
会议认为,目前各地虽已进行了一些会计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有的地方还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了试验,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就全国范围来说,这一工作还处在初期阶段,有待进一步加强领导,结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积极开展。
会议要求各地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结合生产队年末年初的结账和建账工作,分期分批地、有步骤地进行面上的会计制度改革,争取在两、三年内基本上完成生产队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为此,农村各级财务会计人员要继续到生产队蹲点,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采取领导干部、专业人员和群众三结合的方法,作出逐步推广的规划,然后组织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并发动群众共同进行。
这次会议还要求农业银行担任生产队会计辅导工作的人员切实做好辅导工作。会议认为,会计辅导工作不但是帮助生产队会计学会写账、算账和公布账目,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学会在会计工作中如何正确执行勤俭办社的方针,如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收入增加,这就是如何充分发挥人的劳动积极性,如何用钱和用物的问题,也是如何做好一个红管家的问题。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厅和农业银行的有关负责人,部分地区的财务会计辅导人员,以及有关出版机关和高等院校的代表。


第2版()
专栏:

  金星八队账目简明易懂
湖北省孝感县卧龙公社金星大队第八生产队,根据群众的要求和习惯,对烦琐复杂的账目进行了改革,使账目能为群众听懂、看懂,便于社员检查监督,实行民主理财。这个队自一九六二年改革账目以来,年年账目清楚,社员对队里的收支心中有数。
这个生产队早先用的是“西式账”,共分三簿、三册、两账、九个科目。原想搞得科学些,可以堵塞漏洞、加强核算,提高会计质量。队里的经济活动本来比较单纯,而账上却分了许多科目,搞得烦琐复杂,结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例如,队里的资金有限,用钱都是按照需要,集中使用,解决了一个问题,再解决一个问题。那时的账目却把有限的资金分得很细,又是农业投资、副业投资,又是管理费等等,名目繁多,并且规定得很死,往往用一笔钱得反复走好几笔账。
怎样才能把账办好?八队社员分析了前段没办好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按生产需要和群众意见办事。从一九六二年春天起,八队就实行群众办账,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有利生产和方便群众出发,把“西式账”改成了“中式账”。
八队改革后的账目有四个特点:一是重点突出,二是钱和物分开,三是实收实付,四是段段清楚。因为社员最关心的是现金、粮食和工分账目,他们就把记账重点放在这三个方面,按群众的习惯记账,使会计的“账路”,同群众的“思路”一致。过去,他们把实物折钱同现金记在一本账上,钱数内有实物折价,实物数内又有折价的现金,弄不清楚,容易错账。现在他们分别设立现金收付和实物收付两本账,物不折钱,各记各账。记账时,收就记收,付就记付,一事一记,直来直去,不走虚账。现金账,按段查清核实;工分账,天天清。
八队社员办的这套账,有人瞧不起,称它为“豆腐账”,但是群众却非常喜爱它,说什么也要坚持办下去。最初,大队会计认为八队的账不合“规格”,与大队的账对不上口,又把八队的账目重新登记一番,做出样子,要八队会计以后照办。八队社员不同意大队会计的办法,他们说:我们怎样想的,就希望会计怎样记;会计记在账上,我们记在心上,有问题,一查就清楚了。
由于有了简明易懂的账目,社员对队里的收支心中有数,因而进一步注意了开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勤俭办队的精神,使队里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支出一年比一年省。以往,队里不合理的开支比较多。群众办账第一年,就把这样的开支“卡”住了。过去要花钱才能办到的事,现在八队用不花钱或少花钱的办法做到了。
本报记者 胡烈斌 田庄


第2版()
专栏:

  群益大队账目挂牌公布财务全面公开
湖北省孝感县卧龙公社群益大队各生产队,实行财务全面公开的制度,将现金、实物、工分、肥料四项账目天天挂牌公布。这一办法实行以后,便于群众当家作主管好财务,在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贯彻勤俭办队方针,进一步调动社员生产积极性等方面,收到显著效果。
群益大队根据群众习惯的“中式”记账方法,共有现金收付、实物收付、劳动工分、肥料工分和暂收暂付的往来账五种账目。他们按照前四种账目设计了四个表格,项目简单扼要,识字的社员能看懂,不识字的社员能听懂。现金和实物,每天有几笔收支,都要如实地记在牌子上。工分牌是记每个社员当天做的活路及所得工分。肥料牌是把每户社员交的肥料名称、等级、数量和应得的报酬登记清楚。这四项账目公布牌都挂在队屋或社员经常聚集的地方,他们在休息或吃饭的时候,边看边议,全队的财务活动就了解清楚了。社员普遍反映:这真是当家理财的好办法。
群益大队这个挂牌公开财务的制度,是经过社会主义教育以后建立起来的。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各个生产队发动群众,认真总结了自己队里财务工作的经验教训。他们发现,各队的财务账目中,劳动工分账都比较清楚,而其他账目就不如劳动工分账清楚。为什么劳动工分账搞得好?大家认为,重要原因是实行了“工分挂牌制”,工分上了墙,天天同群众见面,错记漏记了,群众能够马上发现,及时纠正。而其他账目是会计一人经办,很长时间才公布一次。公布得细一点,收支账要贴一大屋子,社员看得眼花缭乱,也看不清楚;公布得粗一点,收支搞几个大综合,社员看也看不懂,查又无从查。第二生产队的贫农下中农社员说工分挂牌的经验好,应该再增加几块牌子,把现金、实物、肥料账也跟工分账一样天天公布,当天账,当天清。队委会按照贫农下中农社员的意见办了。其他生产队看二队的办法好,效果显著,也都照样学。与此同时,他们还建立了重大开支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等民主管理制度。
最初,也有一部分干部嫌天天公布账目麻烦。究竟麻烦不麻烦?记者访问这里一些生产队的会计,他们说:过去记账往往不及时。账目一压好多天,记起账来不是错就是漏,一个月总得专门花三四天时间记账,效果还不好,社员有意见。现在,把记账时间“化整为零”,每天只有几笔账,社员记得清,经手人又在场。四项账目,由会计、记工员、收肥员三人分管,记起来快,十几分钟就把全天账目搞得清清楚楚。这样天天记,每月专门记账的时间少,反而有更多时间参加劳动。现在天天记账成了习惯,也不觉得麻烦了。
财务全面公开,不仅便于社员监督干部认真执行财务制度,而且帮助干部搞清账目。前不久,四队会计把购置一千三百块红砖的十三元支出错写成了一元三角,收支相碰差十几元钱,会计和保管员找得满头大汗找不出,群众看了账目说:一块砖一分钱,一千三百块砖怎么才一元三角呢?会计和保管员感激地说:“公开账目就是好。”
全面公开账目,社员了解家底,就能够按轻重缓急,计划开支,勤俭办队。二队前些时候既要运肥又要送粮,干部主张买两部板车,解决运输问题,以后还可以用来搞副业。这个意见提交社员讨论时,大多数社员认为运肥不是天天运,送粮又有季节性,如果买两部板车,就没有钱买急需的化肥,主张先买一部板车,不够用,秋后再买。结果只买了一部板车。社员说:“要是我们不了解家底,事前提不出意见,到时候化肥买不回,再说话就迟了。”
本报记者 周世浩


第2版()
专栏:

  革了“洋”账命 社员都高兴
我是一九六一年担任生产队会计的。原来,我们生产队共有四账、五簿、三表、两册和五种公布榜。搞这些复杂的账,我不知熬了多少夜,误了多少工。前几年的账,从表面上看,既“正规”又“整齐”,其实是吃力不讨好。
一九六三年的夏天,贫农社员梁学桥,拿着手册来找我对账。在几本账簿上,共查出六笔付大麦一百斤的账。这时,梁学桥忍不住地问:“学武啊!怎么搞的,我付一百斤粮食,你怎么替我记了六笔账,弄成六百斤呢?”我告诉他:“不错,你付的还是一百斤。不过要走六笔账,这是按账理记的。”他不耐烦地说:“什么账理不账理,反正你们这种账,别人看不明白。”
梁学桥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别的社员对我的账也普遍反映:“这一套洋账象块芝麻饼,看不清,听不懂,不好检查。”没过几天,孙昌彦等贫农下中农社员对我说:“这些东扯西拉的账,把你的心都操碎了,能不能把这个‘洋’账改造一下?”他们的话提醒了我,决心要把账册改革一下。
账究竟如何改,从那里改起?心里没个底。后来,还是从梁学桥的批评中找到了原因。于是,我先把三个专栏的日记账,改为现金流水账和粮食物资账,把账本上用不着的部分干脆去掉。平时记账实行粮、钱分开,粮不折钱,取消转账。
我改了账以后,心里老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怕上级发现,追查责任,受到批评。不久,还是被公社组织的大队会计互查小组发现了,大家都说我的账不对头,给我戴上一顶“账务不合乎规格”的帽子。
上压下挤,弄得我进退两难,不改,社员有意见,改了,上级又批评。我究竟听谁的话好呢?心里很苦闷。我父亲是共产党员,他对我说:“干革命不要怕困难,凡事要同群众商量,从群众利益出发,还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父亲的话启发了我,我就带着问题去学习,毛主席的话,照亮了我的心,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这时,我向贫农下中农社员倾吐了心里话,大家都支持我说:“你改,天塌下来我们撑着。”“现在的账,我们看得懂,大家都欢迎,你千万不要走回头路。”听了贫农下中农这番热情的话,我激动地向大家表示:“一定听你们的话,把账改得适合大家的口味。”
经过一个时期的试行,公社和县的有关部门,也认为简化后的账册有不少优点。目前,我们队里的账,已取消了十八个会计科目,精简了往来登记簿和一些烦琐的报表。
账册改革以后,识字的人看得懂,不识字的人听得懂,促进了民主理财。全队二十八户社员,已有十五名社员会记账,查账,因此,参加管理财务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社员们反映:现在的账,不转弯抹角,一看就懂,这才是我们社员的账本本。随着账册的改革,我也少了很多麻烦,能够利用晚上或雨天把账记好。参加集体劳动的时间也比过去多了。江苏阜宁县吴滩公社冒港大
队东庄生产队会计 梁学武
(仇培良 芮湘月代笔)


第2版()
专栏:

  按社员要求改革财会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孝感县支行副行长 徐继祖
湖北孝感县卧龙公社金星大队第八生产队,从一九六二年春天开始改革账目,实行民主理财以来,没有少过粮食,丢过农具,基本上做到了钱清、物清、工分清、仓库清。
这个队在一九六一年实行经济核算时,社员们以为全队只有二十三户人家百把口人,大家住在一个湾子里,满可以当家做主把财经大权管起来。没想到生产队用的一套账簿,是从大队原封不动搬过来的。共有现金日记账、分类账、社员往来账等十本账,很多科目。会计学不会,说:“科目多、好罗索,一笔账要转几个回合,真是账好记,科目难学。”社员看不懂,说:“一堆洋名词,念半天听不出什么名堂。”
为什么不懂?主要是实行的以现金为主的收付账,实物与现金混在一起记,钱里有物,物又折钱,粮食收进记成“付”,付出记成“收”,转来转去,记了个“空头账”,把人闹糊涂了。查起账来更使人头痛。有一次队里查账,查了三天三夜,还是查不清。只好把账簿丢到一边,大家一事一事地回想,一笔一笔地记,把收入、支出和库存现金、实物相碰才弄清。社员说这套账是“混账”,想管也管不了。
社员不懂账,摸不清家底,管不了财物,总是不放心。一九六二年春天,大家着手改革账目。
社员最关心现金和实物账的记法。一九六二年全县统一把钱、物混合记账法改为分开记账;后来说这办法不能统一核算,不能反映全年生产成果,又决定改成混合记账。但是,金星八队的社员对这种混合记账不满,坚持实行了钱粮分开记账。他们说:现金一元写一元,粮食一斤写一斤,清楚明白。钱粮混合记账糊里糊涂。
账改了,科目还没动,社员还不大懂,见了科目都叫脑壳痛。大家又议论开了:“钱、粮能够分开记,未必科目就动不得。是什么事写什么事,要事实,不要那个洋板眼。”他们这年就把科目砍掉了一半。一九六三年,队里选举了下中农出身的回乡知识青年、共青团员李正柏担任会计。他斗争性强,肯学肯钻,和社员一起进行了许多方面改革,使账目逐步做到了群众听得懂、看得懂、查得明。
金星八队经过改革的账目,有四个特点。第一,重点突出。社员最关心的是现金收付、粮食收付和工分登记,他们就把记账的重点放在这三个方面。第二,钱物分开设账。钱记钱,物记物,物不折钱,各记各的账。第三,实收实付。收记收,付记付,实事实记,一事一记,直来直去,不走虚账。第四,段段清。把全年现金收付,按副业收入和售粮收入分成几段,按段查清核实,清一段,记住一个收付余额,就把这段账放开。
今年春天,社员又提出账上有时还发生差错,不好查。他们决定学习群益大队的经验,天天挂四块牌把现金、工分、实物、肥料的收支账公布出来。
金星八队除了有简明易懂的账簿以外,还由干部和群众一起商量制订了许多管理制度。钱有钱的管法,物有物的管法。对于现金,就采用钱账分管的办法:管账的人不管钱,管钱的人不用钱,不准一个人又拿票据又拿款。对于粮食,则采取集体管理,集体监督的办法。队里的日常经济活动,不管大小,人人知道,人人有提意见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一套清查制度,一年大清两次,小清四次,平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清查。大清时每户参加一个劳力,会计一笔一笔地向社员报告现金和粮食的收付情况。报得不清的地方,要会计拿出原始单据,解释清楚。小清和临时清查,由群众选出清算小组进行,清算小组向群众报告清查情况。
这个队的干部为社员服务的自觉性高,会计经常白天劳动晚上记账。会计不记自己和亲属的工分,保管不称自己和亲属的粮。群众说,干部独断专行,有了好制度也白搭。干部作风好,民主理财的好制度才能贯彻。
这个队的账簿虽然比较简便适用,但是社员对实物收付账还有意见,认为太笼统,要求能够看出公粮、余粮、种子、饲料、储备粮等各有多少。经过大家研究,准备把实物收付账在库存项内分别记载。


第2版()
专栏:贫农下中农来信

  看不懂的账,公布也没用
我们队的贫农下中农社员对现在会计记的账目很有意见。每月月底,贫农下中农代表审查账目时,没有人看得懂;会计每次口头公布账目,社员也光是张着嘴巴听。有些账目,会计还不按照账理记,比如队里收获粮食,按理讲应当记“收入”,而会计却把它记成“付出”。会计记账时,还把钱粮混在一起记,钱里面有粮食折的款,粮食里还包括着一些现金。问会计为什么这样记?他说:“县里和公社都是这样教的,别的生产队也都是这样记的。”这样记账,即使初中毕业生也看不出头绪。还有,记账的手续也太烦琐。每一笔收入或付出账,要经过四五道手续,先根据单据编现金收入、现金付出、转账收入和转账付出传票,然后再根据传票登记日记账,最后根据日记账过总账和明细账。有的账还要登记备查登记簿。贫农李凤长说:“我们生产队的账只有会计一个人懂,社员根本不懂。”我们队的会计汪世余也是贫农,他已经干了两年多会计工作,每当贫农下中农说看不懂、听不懂账时,他思想上也很苦恼。但又没有其他好的记账办法,想改也改不了。
我们队的贫农下中农社员都要求:有关部门能够帮助生产队建立一套看得懂,听得懂,简单易行,便于查看监督的账目,改变现在这种难学、难懂、难做的记账办法。
安徽舒城县孔集公社
匡圩大队美满生产队贫农李凤年
(朱安全代笔)


第2版()
专栏:

山西省襄汾县南贾公社荀董大队第八生产队,财务管理做到日清月结,工分、财务收支月月公布在墙上,接受社员监督。图为社员在工余时间,观看去年收益分配决算公布单。 乔金寿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