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学术研究

到广阔的天地中去飞翔
孙泱
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如何联系实际、面向农村,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经济理论总是随着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在不断地发展。在我国的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我们在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造性的、卓越的理论贡献。全国解放以前,从中央苏区算起,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了二十二年的经济建设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已经有了解放后十六年经济建设的经验。这些经验,需要我们很好地加以总结。比如说,毛泽东同志从中央苏区起就提出自力更生的思想,全国各个解放区就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之下,组织了人民生活和支前工作,并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今天,就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之下,出现了象大寨这样的典型,许多农村社队正在向大寨学习,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里,蕴藏着极其生动活泼的、宝贵的经验,亟待我们去学习和整理。
在社会主义的工农业关系中,不是孤立地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而是辩证地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在国民经济计划中,不是孤立地强调工业和突出重工业,而是全面地按照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次序来进行安排。这就给我国的国民经济生活各方面带来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并使我们在执行这个方针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和非常丰富的经验。这些,也迫切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整理。
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更为我们开辟了广阔的眼界。“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广大的新农村,正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昂首阔步地向前迈进。这里,更有无限丰富的、极其生动的、重要的经验,亟需我们去学习、研究、综合、分析和整理。
不难理解,离开了农村的经济情况,我们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中国的经济情况;不理解农村的经济发展规律,也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律。因此,农村经济工作中的实际,就成为我们经济理论研究的广阔的天地。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应当冲破自己的鸽子笼,飞翔到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去。
要总结好这些实际斗争中的经验,就要到实际斗争中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运动,怎么能够认识和总结这几个革命实践的经验呢?人们的正确思想,科学的理论,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经济理论研究工作的成果,也只能从这三项实践中来。因此,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应当参加这三大革命的实践,首先应当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一伟大的阶级斗争的实践。
我们很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有相当丰富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书本知识,有不少的间接经验。但是,这些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还不是我们亲自参加社会实践而得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能真正地理解它和感觉它。我们研究它们的时候,总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好比隔靴搔痒,解决不了问题。这正是产生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根源。其实,人们的间接经验都是通过直接经验起作用的,没有直接经验,对间接经验就接受不了,或者理解不深。有了一定的直接经验,才能把有关的间接经验变为自己的、活的东西,才能够使自己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从我自己的体会来看,由于我在农村半年多,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从而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意义。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事事都取得直接经验,在很多地方,我们还得依靠间接经验,并且根据这些间接经验来作出分析和判断。但是,当我们进行这种分析和判断的时候,总还是要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没有这种直接经验,就不可能有全面的知识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不难设想,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实际经验,我们怎么能够正确地分析研究三大革命运动的经验呢?革命运动的经验,总是要革命者来总结的。我们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应当到广阔的天地里去经风雨,见世面,这将大大地有助于我们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
到基层去做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到农村去搞经济调查,是学习和总结经验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克服我们思想中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一个有效手段。你对于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情况没有作过调查,你怎么能够取得对于它的发言权呢?经济理论只能从对于经济情况的大量材料的科学分析中产生出来,没有大量的对于社会主义农业的经济调查,没有对于这些调查的科学分析,是总结不出什么科学的经验来的,是探索不出什么经济规律来的。这里说的经济调查,不是走马观花的印象,这种东西是不能作为科学的根据的,而是指的扎扎实实的、深入的调查。没有革命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取不到这种调查材料的。因此,我们应当提倡进行农村的经济调查,研究农村经济的规律。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有些理论工作者,总是喜欢从若干间接经验中抽出一般规律,从而一般地去解决问题。这种办法实际上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人们的认识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们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都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提高一步。这里,每一个循环都要对事物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或者是从我们调查的每一特殊事物的共同方面抽出它的一般性,或者是将我们所了解的一般的道理验证于某一特殊的具体事物,这里,都离不开对于个别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离开了这一点,就一定要犯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有些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喜欢专门向有关部门要实际资料,我认为,这虽然是必要的,但是,最重要的资料,仍然是我们在调查研究中获得的典型资料,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实现由特殊到一般和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都不完全,怎么能够全面地总结经验呢?从这个意义说,我们也应当到农村去,对一个生产大队或生产队进行经济调查,解剖一个麻雀,从中看出经济运动的共同规律;或者,把我们所获得的某一认识运用于一个生产大队或生产队的实践,从中验证这一认识是否真正反映了客观的规律。这样做,既能克服我们认识中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又能够真正地学习到经验,能够有根据地把这些经验加以综合分析,总结提高。
我想,只要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有参加革命实践的决心,而且方法对头,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能够认真地对农村进行经济调查,那末,我们就好比长了两个翅膀,能够在经济理论研究的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飞翔。


第5版()
专栏:学术研究

经济理论工作者的新课题
李经
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研究农村中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经验和问题,这是当前摆在经济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目前,我国农村是一派大好形势。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深入开展,波澜壮阔的农业生产高潮已经形成并在进一步向前发展;全国各地人民公社的广大社员群众精神振奋,正在进一步学习和发扬大寨的自力更生精神,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当前农村中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是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众运动。这是一个有五亿农民参加的伟大的革命实践。在这个伟大的实践中,创造了而且还将要创造许多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而且还将要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这些经验和问题,迫切需要加以研究和总结,用来指导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农村中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是经济理论一个极其重要的源泉。经济理论工作者应当研究五亿农民在当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概括、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经济理论。
经济理论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当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毛泽东同志说过:“哲学的命运,要看哲学满足社会阶级的需要的程度如何而定。”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经济理论。经济理论只有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服务,才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正是经济理论为当前革命和建设服务,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服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问题还不仅止于此。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还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要完成许多重大的历史任务。其中,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任务,就是要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如何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这三大差别呢?一方面,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城市的建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革,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农业国家。同时,采取若干根本性的措施,例如,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半工(农)半读的教育制度和贯彻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制度,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实现劳动人民知识化。当然,消灭三大差别,这是长期的事情,需要五代十代的时间。但是,未来从今天开始。今天,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就应当有一个战略打算,就应当着眼于如何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三大差别问题。全国解放以来,我国农村的文化技术水平已经大大的提高了,但是,同城市比较起来,农村的文化技术水平仍然是落后的。因此,从着眼于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三大差别问题来看,应当更多地着眼于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各项工作都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这样,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三大差别将不是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最后将趋于消灭。这是一项有着深远意义的工作。与此相适应,经济理论工作者应当面向农村,根据我国的经验,研究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三大差别的具体途径和与此有关的经济理论问题。
经济理论面向农村,还有一个通俗化的问题。这就是说,经济理论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不仅在内容上要阐述农村经济问题,为当前农村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服务,而且在形式上也要通俗易懂,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经济理论工作者应当学习人民的语言,学习工人、农民的语言,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写一些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的经济理论书籍。
我们的经济理论工作,从总的方面来说,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是按照毛泽东思想来进行研究的。但是,今天,我们的经济理论工作,还不能够和当前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相适应,还不能够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适应,这是一个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全心全意地投身到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去,投身到农村的三大革命中去,去锻炼,去学习,去调查,去熟悉农村,去熟悉农民,去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工作。“优秀诗篇那里寻?奉劝诗人下农村。”这是一个农民送给诗人的诗句。同样,对于经济理论工作者来说,也应当到农村去,研究农村中三大革命运动的经验。作为一个革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不熟悉农村,不熟悉农民,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坐在书斋里搞“研究”,只能在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的死胡同里兜圈子。那种经济理论,搞出来也是没有用处的。当然,要熟悉农村和农民,要在经济理论研究工作上有所前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相当多的时间,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气力。“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要我们经济理论工作者反复地参加当前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深入地进行调查工作,掌握大量的现实材料,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进行分析、研究和概括,就一定会做出成绩来的。


第5版()
专栏:学术研究

经济理论要为五亿农民服务
宋涛
我参加了一期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自己受到一次极大的教育和锻炼。我深深地感到经济理论工作者,需要到农村中去,需要到广大的贫下中农中去,同广大的贫下中农和农村基层干部在一起参加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同广大的贫下中农和农村基层干部在一起研究生产的经营管理,使经济理论在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个指示,对于经济理论工作者,是完全适用的。
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对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已经作过一些研究工作。但是,从我所接触到的情况看,在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经济理论问题,需要运用毛泽东同志的经济思想,继续进行研究。例如:
在农村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中,应当继续研究怎样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去战胜资本主义。即使在生产资料已经实现集体化的条件下,被推翻的阶级敌人,也并不甘心他们的死亡,他们破坏集体经济,梦想复辟;受资本主义思想影响比较严重的一小部分富裕中农,一遇到某种机会,就企图发展资本主义。我们应当继续深入地研究两条道路斗争发展的趋势,研究怎样从经济方面更彻底地去消灭资本主义,使社会主义得到巩固和发展。
实现农业现代化,现在已经提到我国的议事日程上来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中有不少问题是需要继续进行研究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资金,国家需要进行投资,人民公社也必须进行投资,应当研究国家和公社各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投资,怎样进行投资,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才能使我国农业现代化得到更快的发展。
进行农业扩大再生产和实现农业现代化,都需要人民公社内部进行积累,但是,农村人民公社各级组织,生产队、生产大队和公社,应当如何进行积累,在生产发展的条件下,公社各级组织,各应占有的积累数量,也需要进行研究;怎样才能更有利于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
人民公社内部各级组织,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在产品分配方面,也有不少问题,需要更深入地进行研究。
总之,农村有很多经济问题,是需要经济理论工作者,去继续进行研究的,我觉得这是一项很迫切的任务。
同时,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广大的农村干部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知识青年,很需要学习一些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需要用毛主席的经济思想去武装他们。经济理论工作者,要担负起这项重要的任务。农村的广大干部和知识青年,学习一些毛泽东同志的经济思想之后,使他们能更正确地更深刻地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在两条道路的斗争中,他们就能更加清楚地认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更加清楚地认识一小部分富裕中农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从而采取有力的措施与之斗争。他们学习了一些毛泽东同志的经济思想,提高了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鼓舞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加强经营管理,使农业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我们应当供给适合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知识青年需要的通俗的政治经济学读物,并组织和帮助他们进行学习。
我国的农村有五亿多农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充分调动五亿多农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广大劳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如果农业生产不发展,农村经济落后,就会影响到工业的发展,影响到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影响到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也不可能使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因此,经济理论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是一项十分伟大而光荣的任务。
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要面向农村,重要的问题是,经济理论工作者,应当深入到农村去。毛泽东同志说过:“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又说:“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实践论》)要研究农村的经济问题,就必须到农村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实践中去。一个经济理论工作者,如果只是坐在房间里去研究农村经济问题,而不参加农村的实际斗争,绝不可能得出什么正确的结论来。只有参加农村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才能对许多重要问题体会得更深刻,才能对一些实际材料理解得更透彻,从而才能在大量的材料中,经过反复研究,抽象出正确的结论。
经济理论工作者,去参加农村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能亲自检验出我们从实际材料中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在实际斗争中纠正那些不正确的看法,使那些正确的看法继续得到发展,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研究成果。毛泽东同志说:“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我们进行理论研究,是为了指导实际行动,研究的结果,必须对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有用处,如果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就没有用处,我们绝不需要这种研究。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研究结果是否正确的标准。
深入到农村的实际斗争中去,才能真正了解广大贫下中农和其他劳动群众的真实需要,真实的思想动态。这是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知识青年进行宣传教育的必要条件。要向农村干部和知识青年宣传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就首先要深入到他们中间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要。
经济理论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还要改进文风。文章一定要写得简短些、生动些,所用的语言,应当是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这样才能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知识青年所乐于接受。


第5版()
专栏:学术文化动态

本报理论宣传部邀请北京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
座谈经济理论工作联系实际面向农村问题
不久以前,本报理论宣传部邀请北京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杨述、孙泱、杨波、宋涛、秦柳方、史敬棠、渭涛等同志。会上,结合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体会,座谈了经济理论研究如何联系实际、面向农村,以及经济理论如何普及和通俗化等问题。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经济理论研究工作
大家谈到,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于经济理论研究工作有重大意义。我们常说社会主义农业比资本主义农业有巨大的优越性,例如,社会主义农业是为社会的需要而生产的,而不是为利润而生产的,它是有计划按比例地生产的,它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它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比资本主义快,它是集体经济,等等。这些优越性,只有在农业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可以说,没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便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农业的优越性。这是一个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我们在农村搞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保证了我国农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对此,经济理论工作者必须有深刻的认识,积极参加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经济理论工作要研究当前革命和建设问题,
首先要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
大家谈到,目前经济理论工作者面临着一个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
首先,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在农村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以总结和解决。其次,广大的农村社队干部和回乡知识青年,迫切地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包括经济理论)来武装头脑。特别是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贫、下中农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需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包括经济理论)来教育他们。再次,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整个历史时期中的一项重大的任务,其中,有许多问题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
目前经济理论工作的现状,总的说来,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来进行研究的。但是,我们对于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经济思想,学习得还很不够,体会也很不深,研究工作还做得很少。拿报刊上发表的经济理论文章来说,有的文章没有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加以概括、提高,从理论上加以阐明,存在着理论和实际的脱节的现象。
理论工作不仅要说明解释问题,还要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理论就是要为当前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服务,要适应当前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需要。我国正在深入开展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理论指导。理论也只有在总结、概括实践经验,指导实际斗争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经济理论工作要研究当前革命和建设问题,首先要面向农村,研究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实践经验和问题,研究农村中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经验和问题,为五亿农民服务。如果离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离开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来进行经济理论研究,就会出偏差。我们的经济理论工作者,要有这样一个革命的精神状态:全心全意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去,不仅要改造我们的思想,还要改造我们的经济理论工作。
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些课题
大家谈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和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下列问题就需要我们加以研究。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的特点是什么?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有哪些不同?怎样才能消灭阶级?
如何从理论上概括大寨等先进社队,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的经验?
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经营管理应当如何搞?
如何在分配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社员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何因地制宜地搞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来?
如何从理论上阐述毛泽东同志关于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思想?
根据我国的经验,在我国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的具体途径是怎样的?怎样从理论上加以概括?
经济理论的普及、通俗化和文风问题
大家谈到,我们的县区干部、农村基层干部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他们中间有些人因为理论水平低,常常不能使自己的经验条理化,上升成为理论;有的人还因为不懂得政治经济学的某些基本知识,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这几年,农村社队的回乡知识青年增加了,他们同样需要学点政治经济学。特别重要的是,广大的农民群众需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需要懂得一些政治经济学的道理。经济理论为五亿农民服务,就有一个普及问题、通俗化问题。
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只要加以通俗化,农民群众是可以接受的。毛泽东同志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理论高,思想深,而且很通俗,给农民一念,都能听懂,听了后,受到很大的教育。
有的同志反映,在农村看不到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通俗书籍,没有在文化馆和社队的图书室里看到这类书,也没有看到新华书店下乡卖这类书。这类书籍写得不多,出得很少。建议经济理论工作者写一些通俗的经济理论的东西,供广大农民群众、农村基层干部和回乡知识青年阅读。
大家谈到,经济理论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不仅在内容上要为农民服务,而且在形式上也要为农民所喜闻乐见。这里,有一个文风问题。目前,某些经济理论文章写得呆板,语言无味,词句生硬。大家认为,经济理论工作者应当学习工农群众的语言,改进我们的文风。


第5版()
专栏:学术文化动态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河北财经学院教师举行座谈会
最近,河北财经学院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归来的部分教师,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围绕着财经教学工作如何联系实际,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以及如何为农村人民公社和财贸基层培养红色管家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座谈。
一些体会
从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中,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贫下中农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决拥护者。财经教学工作必须系统地深入地学习毛主席的经济思想和教育思想,以端正方向。财经教学工作者,要为政治、为生产、为群众服务,要参加三大革命实践,首先应当深入农村,全心全意地为五亿农民服务。面向农村,不仅是为了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且对于逐步缩小和最终消灭三大差别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面向农村,深入实际,深入贫下中农群众,对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也有重大的作用。这是财经科学的方向性问题,也是关系到财经教学工作者世界观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大家不仅受到一次极为深刻的政治教育,使自己在革命化、劳动化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对于教学工作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有了新的认识。首先,必须以毛泽东思想挂帅,参加到三大革命运动中去,从书斋里和课堂上解放出来,不能为教学而教学。要把教学作为阶级斗争工具,就必须真正联系实际、深入群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生动活泼,更有生命力。其次,必须干中学,学中干,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比如,在运动中和运动后,广大贫下中农迫切需要熟悉会计业务的红管家。下乡的同志们认识到,搞好账目,搞好经营管理,搞好分配,对于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农村社、队举办了会计训练班。这样,不仅为广大贫下中农做了一件应当做的事,而且使自己的教学从内容、文字到语言都更加联系了实际。这种小事虽然只是财经科学为农民服务的一种形式,但是,却使大家懂得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学工作,必须深入群众,密切联系实际,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丰富和发展经济科学。
几个问题
当前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财经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
一、在组织农业生产、分配、交换方面,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储备?
二、关于农业生产计划问题。(一)如何因地、因时制宜地贯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方针?(二)国家计划如何更加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按比例发展?(三)在制定农业生产规划时,如何把长远同目前、地力同社队规划密切结合、相互协调?
三、如何建立和健全革命化、群众化、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制度?
四、农村商业问题。(一)如何具体地阐述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村市场的思想?(二)商业部门如何促进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巩固,加强工农联盟,组织农村人民经济生活?(三)在规定农副产品价格的时候,如何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四)农村商业部门如何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按照经济区划,合理组织商品流通?
两点建议
大家还谈到今后在面向农村方面的一些建议。第一,应当在力量许可条件下,组织专业队伍下乡,送理论、送技术上门,当前,先为农村人民公社各级组织培养“红管家”——会计,为将来成立的“社来社去农业经济系”做好准备。第二,编写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教材。这种教材,在内容上要反对烦琐哲学,讲求实效,讲求解决实际问题;在文风上要用农民的语言,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种种形式,来表达有关财经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必备的专业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