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下楼出院 深入农村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文昂
一九六四年下半年,我们学习了中央有关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先后组织了一百多名科学研究人员下楼出院,去十几个工农业生产单位蹲点,与工农群众实行“三同”,并通过生产劳动,从实际出发,研究设计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农业机械,总结实行衣业机械化的经验。现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在十几个点上因地制宜地研究设计或者改进了包括耕地、种植、施肥、中耕、脱粒、清选、粮食烘干、运输,以及梯田整修等多种作业的八十多项农机具,并且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做出了过去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
农业生产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
下楼出院、上山下乡搞科学研究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带上事先订好的课题,要求农民、工人以研究人员带去的课题为中心,实行“三结合”,完成所带课题的研究任务;一种是研究人员不带课题,下到农村工厂与工农群众实行“三同”,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农业生产上需要解 决什么,就研究什么。我们针对着目前大部分科学研究人员都是刚出校门不久的青年,对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缺乏应有的知识,而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又是十分复杂的,所以采取了后一种做法。经过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效果是比较好的。比如在春耕、春种期间,在施肥作业上,各个点就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麦田要施化肥,大田要施底肥,播种玉米、棉花要兼施种肥,肥料是因地而异,撒施技术也各有不同。这些广大群众最关切的、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科学研究人员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科学研究人员在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的情况下,只能从农村设备差材料缺经费少的实际出发,开动脑筋想办法。结果,在十几个点上,凡是提出要求解决施肥机具问题的,毫无例外地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解决。这在我们农业机械科学研究人员看来,确实是一个奇迹。
几年来,用机械施肥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过去也曾有专家为了解决一部施碳酸氢氨的机械下过乡,但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没有解决,原因就在于没有了解群众真正的需要,东抓些数据,西找些材料,带着框框去套。这次下楼出院的青年技术人员,比起有经验的专家来,技术上是较幼稚的,但是,他们到了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本着生产上需要解决什么,就研究什么的精神,在向群众学习,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从生产实际出发,就为当地因地制宜地解决了机械施肥的问题。他们的胜利显然是思想上的胜利,而不是技术上比有经验的专家更为高明。这些施肥机械都具有结构简单,花钱少(利用原机增加附件或利用废材料自己动手制造出来的),修理容易,使用方便,群众容易掌握的优点。所以,当一个生产队使用起来发挥了作用,其它队的群众就闻风赶来参观,回去就动起手来干。机械不推而自广。事实证明,只有从群众中来的课题,才能得到群众支持,才能为群众所欢迎,才能多快好省地解决生产问题。
农业生产需要什么,就研究解决什么,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工作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情况。过去,科学研究机关研究出来的东西,群众不需要;群众在生产上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却又不研究。现在,科学研究和生产要求的口径一致了,科学技术工作在农业生产中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例如,在山西太谷县程家庄蹲点的同志,只是帮助大队对现有的灌溉系统和提水机具进行了合理改造,灌溉周期就从过去的一个月缩短到半个月,耗电量降低了百分之四十五。因此尽管今年久旱不雨,由于浇水次数增加了,仍然保证了农业增产。从这里,科学研究人员亲身体验到,由于科学技术下乡,实行了生产技术改革,大大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目然灾害的力量。因此,更坚定了为农民群众服务的信心。
许多过去被科学研究人员认为不好解决的问题,现在由于他们面向生产,向实际作调查,也都找到了解决的途径。象山区的运输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全国人民的学习榜样——大寨,在一九六三年遇上特大洪灾,也没有接受过国家的援助,但是,一九六四年当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八百多斤的时候,却遇到了自己所克服不了的困难:地里的粮食依靠人背、肩挑,运不下山来,只能请城里职工前来支援。今年春季,沤肥任务十分繁重,困难也是在于运输。起初,有些同志认为,要解决山区运输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非用机器、非实现机械化不成。但是,经过调查和具体分析,觉得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大寨的地理条件不允许,经济条件也不行。在大寨蹲点的同志通过劳动了解了实际情况,与群众共同商量,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办法,把山上现有的人行窄道,规划整理成可以通行手推车和马车的道路。这条环山道路,基本上可以贯穿全部山地。在村中心通往山上的陡坡上修筑一段长六十米的缆车道,用电力缆车运输,并拟定了一个“分区定点,分段联运”的运输规划。他们在春季首先把水、电输送上山,秸秆在山上就地铡碎沤制,肥料就地分散,近二百万斤肥料的运输任务就免除了。这样,今年大寨的施肥量虽然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五,但用工量却节省了一千多个。象这样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少花钱、多办事的做法,过去坐办公室是绝不可能设计出来的。
根据群众的经济负担能力,尽可能地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为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是科学研究工作为生产服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手推胶轮车在我们院内可以算是一件相当简单实用、造价低廉的研究成果了,在国内已生产推广了成百万辆,但是研究设计这个车子的研究人员在河北邢台县胡家楼蹲点以后发现,这样的车子,在那里还是不能大量推广。原因一是买不起,二是不适用。社员运土修地,还是肩挑、人背,劳动强度很大,效率也很低。他们就根据实际情况,为当地设计了一种木轮手推车,车轴、轮毂、轴承等铁制件,由县农机厂统一制造供应,其余车架子,车轮等统由生产队用自己
的木料制作装配。这样,生产队只需花二十二元就可以装备一辆手推车,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容易办到。胡家楼大队有了这样的车子运土修滩地,大大加快了修滩地的进度。
对农民、对生产负责到底
科学研究人员在生产第一线研究设计出适合群众需要的农
机具,是否就算完成了自己的蹲点“使命”呢?没有。完成农机具的设计,仅仅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始,重要的还在于研究人员应该继续亲自参加机具的试制,亲自参加机具的示范、推广,保证农机具过好“制造关”和“使用关”。假如认为只需把机器设计图纸往工厂一交,工厂就能一丝不错地制造出来;或者认为工厂把机器制造出来,附上一张使用操作说明书,往农村一送,农民就能使用,那就想得太简单、太容易了。我们在陕北绥德蹲点的同志,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为当地设计了一个修梯田用的刮子,群众使用后感到比当地原有的刮子轻便,顺手。但是铁业生产合作社正式生产这种刮子以后,群众又反映同老刮子差不多,还是不大好使。经过仔细分析,原来刮子的刮板曲面没有达到图纸要求,而新刮子之所以比老刮子好用,其关键也正是在这个曲面上,而铁业社恰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后,研究人员又专为制造刮板曲面设计了一个“靠样”,供铁业社使用,质量才达到了原设计要求。
推广一种新农具,实质上就是对农民传统耕作方法的一次改革。而农民群众是最讲求实际的,他们对于一种新技术,在通过实践认识到它的优越性之前,是不容易接受的。在山西绛县南柳大队蹲点的同志为当地设计了一种可以兼施厩肥的棉花播种耧,经过试验,机具性能很好,大队就为每一个生产队都定制了一部,要求推广使用。棉花播种季节到了,而有的生产队开始就没有使用这种耧。原来,群众感到用耧播种,质量没有把握。过去人工播种,分开沟、撒籽、下肥、覆土四道工序先后进行,种籽肥料下沟的情况一目了然。现在用耧播种,四道工序一次完成,群众见不到下籽、下肥的情况,不知道籽、肥究竟下去没有,下的分量又不知道是否合适,感到不放心,所以就不愿用新耧播种。研究人员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就在地里表演,多次把耧腿从土里拔出来,在地表上撒籽、下肥,同时,又把已经种上的表土刨开,请农民观看籽、肥在沟里的情况。经过多次示范表演,群众才相信耧播要比手播强得多。最后全大队八百多亩棉花全部都用了耧播。
科学研究人员在农村从事农机具推广工作,同时也就把科学技术知识带到了农村。推广一个农具,就要讲一讲有关的机械原理,有些用电动机或内燃机带动的农具,还要讲一讲电和内燃机的知识。这样,推广一件农具,就讲授、宣传一套知识,还要捂养几个操作手,农民群众的科学技术知识就多起来了,农村的技术队伍就壮大起来了。
科学研究人员参加农机具的制造、示范、推广工作,不只是帮助工厂掌握机具的制造要求,帮助农民掌握机具的使用技术;同时也是进一步检验和改进机具的结构性能,使之更好地符合工厂的制造条件和农村的生产和使用条件。我们目前在贵州推广的内燃水泵,就是在工厂试制和在农村示范推广的过程中,根据工农群众的意见,对其中四十三个零部件,作了一百二十七处改进以后,才达到了目前的水平的。并且在原来那个品种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两个新的品种。大量的事实表明,科学工作只有从生产中来、群众中来,又到生产中去、群众中去,对农民、对农业生产负责到底,在生产的不断发展中,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干什么、学什么、边干边学
农业生产需要什么,就研究解决什么的做法,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但是,对于科学研究人员来讲,一开始也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问题面宽,同研究人员专业知识面窄的矛盾。生产上的问题什么都有,而研究人员的专业分工却是很细的,搞电气化的,只熟悉电气化;搞机械化的,只熟悉机械化,而且在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的每一个方面,又都按不同作业分了工。现在,要求这些只专一行的研究人员,去解决多种行业的问题,困难确实不少。
比如,在山西汾阳贾家庄蹲点的四个同志,都是研究农业电气化问题的。但是,当地贫下中农向他们提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他们设计粮食烘干机,解决汾阳县每年有大量粮食霉烂变质的问题。这几个同志对于烘干机,过去连见都没见过,对于粮食烘干的技术要求,烘干机的结构原理一无所知。但是,现在不但要求他们搞,而且要搞得比现有的烘干设备还要好,确实使他们感到困难重重。这几个同志以实际行动响应了党的号召,发扬了刻苦钻研的精神,终于在山西省农机局和汾阳县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前后只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设计和试制成功一台烘干机,而且性能超过了以前仿制国外的烘干机,造价也只是仿制品的十分之一。
“干什丛学什么,干起来再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前科学技术人员在业务知识上越搞越窄,只能“一专”,不会“多能”,死钻牛角尖的偏向。在汾阳贾家庄蹲点的几个搞农业电气化的同志,在农村搞了几个月的农业机械以后,不是荒废了自己的业务,而是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更清楚地认识了农业电气化的途径,更丰富了自己的业务知识,研究方向更加明确了。
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许多过去被科学研究人员认为是不好掌握的技术,现在通过实干,很快都学会了。今年五月,南柳大队仅有的两台柴油机都坏了,送到工厂也没有修好。生产队很着急,要求蹲点人员修好它。这几个同志都不是学内燃机的,有的虽然使用过柴油机,可是没有拆过,更没有修理过。但是他们在困难面前没有后退,本着不会就学的精神,边干边学,访问操作手,访问过去修理过这两台柴油机的工厂,经过多次拆装、试验,最后还是找到了毛病的所在,把两台柴油机全部修好,及时地支援了农业生产。
电,对于我们大多数蹲点同志来讲,也是比较生疏的,特别是有关农村架设电网的问题,更是一窍不通,但是今年恰好有好几个地方都遇上了架设低压输电网、整修线路的问题。农村没有电工,同志们也都积极地承担了这些任务。不懂架线、接线技术,他们就去外村参观学习;不会爬电杆,就多练习几次,结果也都完成了任务。
参加体力劳动是科学工作者革命化的前提
许多科学研究人员虽然是学习和研究农业机械的,但是不懂得农业生产,不熟悉农民的生活,不了解五亿农民的愿望。他们头脑里装的只有书本上的东西,书上有的,就能搞;书上没有的,就搞不了;所谓科学研究有的也就是翻翻书本,查查手册,照葫芦画瓢。现在,要让这些同志离开城市,走向农村,从天天同书本、计算尺、图板打交道,到天天同机器、庄稼、泥土打交道;从遇事向本本请教,到遇事向群众请教,对于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讲,既是一场科学研究方法的革命,更是一场世界观的革命。有一些研究人员初到基点的时候,由于他们说起话来,满嘴技术术语,干起活来笨手笨脚,谷草不分,群众看不惯,就叫他们“太”学生、“洋博士”。有的同志因为被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难住过,所以一进生产现场就提心吊胆,唯恐再遇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群众面前不好看。但是在实际劳动中是来不得一点虚假的,劳动非参加不可,群众非接近不可,唯一的出路就是放下架子,“不耻下问”,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就这样,从不自觉到自觉,我们绝大部分同志都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洪流中,经受住了考验,过好了“劳动关”。许多同志通过同农民的共同劳动,熟悉了农业生产,了解了农民群众,认识到自己比起工农群众来确实是“比较地最无知识的。”劳动人民勤劳纯朴的品质强烈地感染着科学研究人员,他们的阶级感情开始起了变化。有一个研究人员下乡时带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原打算是劳动之余听听音乐戏曲,但是,只是过了几个月,爱好就变了,天气预报、农业技术知识成了他的专听节目。
研究人员通过劳动,直接体会到了农民群众要求改变生产面貌的迫切心情,对生产负责、对群众负责的事业心、责任感增强了。许多同志发扬了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精神,为了研究设计出合乎生产要求,合乎群众愿望的农机具,跋山涉水向群众作调查,反复试验,反复改进,不成功,决不罢休。有一个过去死钻书本的研究人员,这次在陕北绥德蹲点,因为解决不了山地犁入土性能不好,工作不稳定等问题,曾几个晚上睡不好觉。他白天背了犁翻山越岭做试验,晚上就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连续奋战了一个星期,最后终于把存在的技术问题解决了。人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来,许多研究人员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对这条真理的认识更深刻了。


第5版()
专栏:思想评论

种地就是革命
白夜
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开展中,种地就是革命的思想逐步树立起来,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就能赢得物质的丰收。在赵庄的八个月中,我深深受到启发和教育,懂得了这个道理。
前些日子,赵庄生产大队长来京,同我谈起了赵庄小麦丰收的喜事。一九六四年小麦平均每亩二百斤,一九六五年翻了一番,最多每亩达到六百多斤。在京郊通县西集公社里,赵庄的小麦产量最高。我从去年种麦时,到了赵庄,今年麦收前离开。在这八个月中间,我们共同参加生产,朝夕相处。对于赵庄小麦的丰收,自然都非常高兴。
赵庄,目然条件很好,土地肥美。旱可以浇,涝可以排,村里人可以说是丰衣足食。同附近村庄比较起来,这里不怎么穷,宁可说是有些富。我们动员社员搞增产,帮他们想办法。有的社员就说:“还要增产?除非把地吊起来,上下四方都种上。”炕头暖,粮囤满,多拿到一些工分,有许多农民就知足了。这种小康思想,小农经济的思想残余,把他们的脚拉住,动弹不得;把他们的眼遮住,不见远景。
赵庄农民的视野,不能只限在赵庄的地平线上,必须突出政治,开阔眼界,看得远,看得高。看得远,就是不只看到现在,也要看到将来;看得高,就是不只看到自己,而要看到全国、全世界。我们认为,赵庄是需要革命的;有革命的要求,也有革命的力量。问题是要去启发他们的自觉,提高他们的政治认识。政治突出了,一切办法就来了。不然,光我们想了办法,即使再好,人们不用,也奈何不得。于是,赵庄党支部就提出了“种地就是革命”这个口号。
开始,有些农民感到诧异,他们认为:拿起枪来才是革命;打日本鬼子,打蒋介石,打美帝国主义,才是革命。
他们这种认识是可以理解的,是从切身体会出发的。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然而,它并不是革命的唯一形式。在党支部的启发下,社员群众展开了生动活拨的自我教育。他们热气腾腾地议论道,改天换地,呼风唤雨,怎么不是革命?在生产中,还要进行阶级斗争,防止阶级敌人复辟,怎么不是革命?要把地种好,不能只靠老天爷,要靠科学,革掉老天爷的命,怎么不是革命?难道一定拿枪上前线才是革命?我们农民的前线,就在地里;我们农民的枪,就是锄头。再说,我们赵庄的生产不错,可是也不算太好。我们要碰上荒年,怎么办?得多增产一些,以防万一。我国很大,哪年都有些地方碰到灾荒,不能只管自己肚子饱。更重要的,我们要看到,离共产主义还远哩!我们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支援国家工业化,支援国防建设,为共产主义奠定基础。这就是要看得远。还有,要看得高。站在个人主义立场上,就在锅底洼里,只看到自己。站在集体主义立场上,就登上了泰山,不但看到了天安门,而且看到了全世界。我们多生产粮食,壮大自己的力量,对中国革命有好处。同时,我们的力量壮大了,就可以更好地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更好地进行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对世界革命也有好处。
群众的心中蕴藏着革命的火种,问题要用革命的理论去点燃。经过自我教育的赵庄的群众说:“对,种地就是革命。不能戴木头眼镜——看不透呀!”人们看到,种地有一条线,同共产主义的未来联系起来,同中国革命、世界革命联系起来。他们行动起来了,到处讲,墙上也出现了“种地就是革命”的美术字。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基础上,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调整了,人们的觉悟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赵庄人们的干劲就起来了。有些干部说:“豁出去于革命啦!”
从“工分就是命根”,到“种地就是革命”;从“站在家门口,看到家中粮”,到“看到天安门”,再到“看到全世界”,这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转变,而是一个革命的转变,一个根本的转变。这个思想自觉的过程,是矛盾的、曲折的。实现这个转变,必须经过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锻炼。劳动农民,特别是贫农下中农,在这方面,是经过锻炼了的。他们在这些锻炼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然而,这个锻炼还不够,往往只取得局部的感性认识,不能取得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比如说,“工分就是命根”这个认识,就是片面的。当然,农民讲究实际,应该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启发和教育他们。可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正确的、抽象的概括,却更能够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反映现实的本质。应该使他们去认识本质,了解各种联系——现在与将来,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
这些关系,都是抽象的,看不到、摸不着。然而,它却是一门社会科学,一门政治经济学,非学不可。这门复杂的学问,又高又远。如果按照学院式的讲授,当然不成。不过,它也可以讲得又亲又近。那就是高,要从赵庄高起;远,要从赵庄出发。这也就是说,要为世界革命,先把我国革命搞好;要为我国革命,先把赵庄革命搞好;要为赵庄革命,先把每个人的革命搞好,那就是把地种好,把牲口喂好,把豆腐坊办好,……这也就是说,要为共产主义革命,先把社会主义革命搞好;要为社会主义革命,先把当前的生产搞好,也就是把小麦种好,把水浇好,把肥料上好……这样一来,就不显其高,不显其远了,就把关系安排得准确了。这些道理,我们可以讲个序言,正文还是由群众来讲,目己来教育目己,更生动、更深刻、更有力。自然,要农民接受这些道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许多功课一样,需要反复讲授,不断温习。
种地就是革命,可以延伸到,做工也是革命,一切工作都是革命。一切工作都同共产主义的未来有联系,都同全国,全世界的革命有联系。这样联系,真是千丝万缕,不一而足。一切工作都是革命,一切工作为了革命,这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革命人民同一切工作的关系的科学概括。这个思想深入人心,就可以把六亿五千万人的力量,从各个岗位上更好地组织起来,汇成一条巨流,奔向一个目标,为中国革命、为世界革命而奋斗。我们在一切为了革命这个原则指导下,大兴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思想,横扫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人民群从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我们从一切为了革命的思想出发去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的觉悟,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建设,就将更好地为共产主义准备条件。
赵庄物质的丰收,一定会产生新的精神力量,去争取更大的物质的丰收。果然,赵庄最近又传来秋季更大丰收的喜讯。我想,在赵庄农民群众的心中,种地就是革命思想的根子,又一定扎得更深了。


第5版()
专栏:

我们是怎样学习科学种田的?
黑龙江省双城县农丰人民公社农丰大队社员 赵淑清
我是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那时候,党支部和社员为了发挥我们这伙刚刚回乡的知识青年的作用,探索出一条多打粮食的路子来,成立了一个农业科学研究室,让我们一面参加生产劳动,一面进行科学实验。几年来,我们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经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科学实验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也不断地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我们农业科学研究室成立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我们大队北门外种的二十垧谷子减产的原因找出来。这二十垧谷子,原米长得很好,秆粗、叶肥、穗头大。社员们都说,一垧地起码能打二十石。可是,事情竟出乎人们意料,到秋每垧地只打了四石五斗粮。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是秋雨灌的;有人说,是东北风刮的。议论纷纷,其说不一。为了揭开这个谜,党支部就叫我们进行研究。找了几个论据,都觉得站不住脚。说是雨水灌的、东北风刮的吗,别的队也遭了同样的雨和风,为啥没减产呢?说是种籽有毛病吗,别的地块种的是同样的种籽,为啥没少打粮呢?若说地不好吧,就更不对,这二十垧地是全村数一数二的。到底为啥减产?我们回答不出来。当初,我们只是想,有热情,有干劲,就能干成功;那知这里边这么复杂呀。我们当中有的人就泄气了,想打退堂鼓。我当时的思想也动摇起米,想继续搞吧,又怕不成功;不搞吧,又觉得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正在这个时候,县委书记王德均同志来了,他一方面表扬了我们敢想敢干的精神,鼓励我们要坚持搞下去,不能半途而废;一方面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一学《实践论》。
我们决心把谷子减产的原因找出来。带着这个问题,开始学习《实践论》。毛主席说,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家感到毛主席的话生动形象地道破了我们研究工作中的问题。有人说:“毛主席告诉我们,不入虎穴,就得不到虎子,可是咱们在通向虎穴的路上,就不敢往里边走了,那怎么能掏到虎子呢!”有的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要真的求得知识,不去反复实践是不行的。既然正确的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那末,我们不老老实实地参加实践的变革,浅尝即止,怎么能够找到问题的所在呢。”这样,我们又在前两次试验的基础上,重新对土壤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反复化验对比,终于找到了减产的原因。原来这块地离屯较近,长久被烟熏火燎,土质有很大变化,含氮肥过多,含磷钾肥过少。所以谷秧子长得好,籽粒催不上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深翻、多上磷钾肥的解决办法。社员们听了都觉得有道理,第二年生产队接受了我们的建议,进行深翻,上了一些磷钾肥,播种了大豆,结果获得了好收成,比一般地块增产了百分之三十多。
不吃一堑,不长一智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到,农业科学研究是十分复杂的,不管是培育良种,还是植物保护,这里边道理很多。比如我们研究的种籽,它是有生命的东西,下到地里,从小苗变成庄稼,要有相应的条件,它需要水、肥、阳光,象人要吃饭、要喝水、要晒太阳一样。可是它又不同于人,它吃什么饭,喝多少水,冷了热了,都不会说,全靠人去摸它的脾气。有病了吃什么药,怎么给它吃,也得有些办法。事物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认识事物也要一个过程。要摸到庄稼的脾性,需要时间。有时搞了一年,费劲不小,但成效不大。因此,搞科学试验,在成功和失败这个问题上,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而我们在这方面,是有不少教训的。一九五九年,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拨给我们大队一部分化肥,当时人们对化肥不了解,谁也不愿意用,我们农业科学研究室的同志就向群众宣传使用化肥的好处。可是,由于我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又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宣传起来没说服力。怎么才能使群众信服呢?我们想,农民是最相信现实的,只有取得实践经验,才能使人信服。一九六一年,我们和一个生产队协作,进行大面积试验推广。结果,小苗长得好,比邻近的地块高出一头。到秋一计算,每垧包米上二百到二百五十斤化肥,可增产一千多斤粮食。这样一来,社员信服了,就大面积推广了。可是,没想到在第三年出了差头,在头一年上化肥的五垧谷槎上种的大豆全瞎了。这下子社员对使用化肥又动摇了,有的说,使用化肥头两年能借上力,第三年就烧苗了。我们也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前两年适用,偏偏到第三年就失败了呢?当时,我们研究室有的人也懵了。他们说:“搞了三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鸡飞蛋打了。”到底应该怎样对待这次失败呢?为了统一认识,我们反复学习了《实践论》、《矛盾论》。毛主席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从这里,我们领悟到在人们的实践中,本来就有成功和失败的两种可能性。把成功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就要掌握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这次失败正是因为我们的主观还没有符合客观,没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这样,我们在毛主席思想指导下,又继续坚持试验,反复地化验这块地的土壤,经过分析,原来是这块地头一年种谷子时上的化肥多,残存了许多化肥,春天缺雨,水分少,残存的化肥和小苗争水喝,小苗缺水死掉了。这件事使我们认识到,庄稼生长的条件是千变万化的,有的年头雨水勤,有的年头旱,上化肥也要根据土地情况、自然变化来定,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有了这个教训,一九六三年,我们就深入到生产队,亲自指导上化肥。这样,化肥果真发挥作用了。六队施用化肥的七十二垧八亩地,到秋每垧地比没施用化肥时增产了百分之二十六。
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积累
我们农业科学研究室,几年来,培育良种,全是通过引育、小区域栽培、试验,从中找出适合当地种的良种,逐步推广。开始,因为小区域试验面积小,数量少,所以在怎样看待小和少的问题上,有过不同的认识。一九六○年春天,我们根据党委的指示和群众的要求,从省农业科学院引进来九个糜子品种,每个品种一两多,分别用信封装着。刚开始试验,人们都认为太少,“不解渴”,试验劲头不大。针对这种认识,我们学习了《矛盾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反复学习,我们懂得了:“大和小”“多和少”是对立的统一。矛盾是可以转化的,大和小,多和少不是一成不变的,小可以变大,少可以变多。新生的事物总是由小变大;腐朽的事物总是由大变小以至灭亡。我们做种子研究工作,就是要把那看来是小的、少的,但是好的、有生命力的、有发展前途的品种,变大变多,使其“星火燎原”;把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品种逐渐加以淘汰。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培育良种的信心就足了。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和细心观祭,从中选出粘性较强、产量较高的“哈59117”糜种来,一两多种子,经过一年收了三斤半,和一两比,增了三十五倍,可是要和大面积作物此,还是太少。下一年就不同了,收了四百四十斤。第三年就在全大队推广了,共种了十二垧,收了四万四千多斤。第四年,这品种扩展到水泉、太平等六个公社的五十多个生产队,播种面积达七十多垧,共繁殖了二十三万斤,现在还正在继续发展。
一两多到二十三万斤,只经过四年多的时间。从这里使我们对小和大,少和多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清除了我们脑子里的形而上学和急躁情绪,坚定了进行小区域试验的信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