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工人阶级要在阶级斗争中和向自然界的斗争中改造整个社会,同时也就改造自己。工人阶级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永远也不能停止。”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2版()
专栏:

真正走在前头
领导自以为走在群众前头,往往是落在后头;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落在群众后头,才有可能真正走在前头
面对农业生产的大好形势,作为领导三大革命运动战斗司令部的县委会,应该走在群众前头,积极领导全县人民不断前进。这好象不成问题了。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已经落在群众和形势的后头,还自以为走在前头。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大农业,不破除这种自以为走在前头的思想,就不能真正走在前头。
嘉定县地处上海近郊,生产条件相当优越,市委领导又抓得很紧。我们完全应该把工作搞得更好些,生产发展得更快些。可是,前几年我们县委的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生产一度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一九五九年,全县粮食亩产量已经达到九百多斤,直到一九六二年,粮食生产还是停留在这个水平。
为什么生产上不去呢?主要是县委满足于这个粮食产量已“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认为“过得去”了,“差不多”了,九百多斤再上去就难了。只要稳住这个产量,已经是“走在前头了”。这种自以为走在前头的思想,反映到领导生产上是,缺乏一股干革命的闯劲,不能大胆创造,常常按常规办事。结果粮食生产发展速度就滞步不前,甚至于稳也稳不住。一九六二年夏熟增产较多,思想一自满,工作一放松,秋熟就减产。真是不进则退,不前则后,教训深刻。
经过市委的一再教育,我们总结检查了领导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认真清理了这种自以为走在前头的思想,树立了“再上去”、“向社会主义大农业进军”的不断革命思想。精神面貌一变,生产步子就迈开了。一九六四年全县粮食亩产闯出千斤关(亩产一千一百多斤),每亩增产二百五十斤。今年夏粮丰收(麦子亩产四百多斤),秋季收成也不坏,预计比去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增产。
四年的停滞到这两年的连续大幅度增产,使我们得到这样一个认识:自以为走在前头(只不过是走在小农经济水平的前头),恰恰是落在后头;只有领导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已经远远落在后头(落在群众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的后头,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形势的后头),我们才能真正走在前头。
自以为走在前头,实质上是小农思想的一种反映。我们今天要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工作的对象是农民。尽管我们的农民已走上集体化道路,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还往往难于摆脱小生产者的思想,看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生产斗争中,他们的思想往往随着气候好坏,作物苗头好差和产量高低的变化而起伏。遇到气候正常,苗头好、产量高,就自满起来;反之,又消极畏难。农民有小生产者思想,不足为怪。问题在于:作为县级党组织的领导,不能以无产阶级不断革命的思想去改变农民的小生产者思想,相反,自己还受到小生产者思想的感染。由于我们大部分同志来自农村,自己固有的小生产者思想没有彻底改造,一不警惕,最容易被感染。有了这种思想,县委领导就站不高,看不远,胸无全局,目光短浅;对本单位工作估价过高,对周围形势估计过低,犹如坐井观天,自满自足;看不到工作中的缺点,也不能深知群众的要求,更不能为群众指引前进的道路。以这种小生产者思想来领导社会主义大农业经济,显然是格格不入,岂能真正走在前头。
我们体会所谓领导走在前头,不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领导,也不是无计划的空洞领导,而是高瞻远瞩、有计划、有雄心壮志的领导。就一个县来说,要有一个逐步建设起社会主义县的长期规划,以此作为全党全民的奋斗目标。要有具体的实施步骤,领导和组织群众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最近,我们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和社员,讨论了五年规划。我们启发群众不光向后看,更要向前看。向后看,回忆对比,提高觉悟;向前看,指明前途,激励前进。我们发动群众不光敢于赶先进,更要敢于超先进。经过这场讨论,在全县范围内,大破“过得去”和“差不多”的思想,全党全民站得高了,看得远了,革命精神发扬了,奋斗目标明确了,生产有奔头,增产途径有数了。社员说:“向后看,过得去;向前看,简直过不去”“向后看,变化大,信心足;向前看,方向明,劲头足”。
领导走在前头,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做一个冷静的促进派。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有了成绩,要一分为二,不骄傲自满,要常常和自己“过不去”,常常给自己“出难题”丢掉“过得去”的包袱。这样,才能真正走在前头。
上海市嘉定县委书记 牟敦高


第2版()
专栏:

没有斗争,就没有革命化
实现领导革命化,不会风平浪静,两种思想斗争,贯串整个过程
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是不会风平浪静的。每走一步,都会遇到两种思想的斗争,在那方面的斗争有所胜利,在那方面就有所发展;那个方面没有这个斗争,那方面就会出现停滞的局面。没有斗争,就没有革命化。没有革命化,就没有高产量。体会到这一点,对提高我们的自觉性很有好处。
今年偃师农业生产上就有鲜明的对比。偃师是个以产小麦为主的县,过去种好棉花的经验不多。今年在棉花生产上,由于县委坚持了革命的精神,采取了革命的措施,虽然在棉花播种以来大旱一百五十天,很多粮食作物因旱严重减产,棉花却比去年增产了。因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收入的,全县达一百七十万元。而小麦的生产情况,正好相反。今年春天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各种客观条件也比较好,但是,由于县委领导上自满保守,精神状态不振作,小麦产量比起大幅度增产的兄弟县却是落后了。
这几年我们深深感到要提高粮食的产量,必须搞好棉花生产。因为不能够扩大生产投资,粮食生产上长期以来只能实行简单再生产,产量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而能够给农业生产提供资金的十几万亩棉花,产量长期以来很低,收入很少,成为发展生产薄弱环节。
县委一提起抓棉花,就有人听着不顺劲,他们看不到抓棉花对促粮食的重要作用,反而提出来说:“抓紧了棉花,就会挤掉了粮食。”这方面分歧还不是很严重。一提出棉花的增产计划,矛盾就尖锐了。去年县委提出棉花要由三十一斤增加到五十斤,就有人说:“这是‘高指标’,这是‘吹牛皮放大炮’”。是不是高指标呢?当时的情况是:所有的产棉公社都有亩产超过五十斤皮棉的生产队,群众向这些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去年入秋以来,在阴雨连绵六十天,棉桃烂掉三分之一的情况下,有四百八十一个生产队亩产超过了县委提出的增产计划,全县平均亩产达四十一斤。但是,这些同志没有看到这个发展的新形势,以领导“要稳”为名,实际上主张站在那里不动。连一个革命的想法都不敢有,那里会有革命的行动?
这时,要不要革命,敢不敢革命,摆在县委的面前。县委的多数同志主张用革命的态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主张首先改变“棉花地里卧下牛”这种因循守旧的小农耕作习惯,变严重的稀植缺苗为合理密植,这是棉花增产的关键。一说密植,那些原来“要稳”的同志就起来尖锐的反对,提倡密植要“合理”。什么叫“合理”呢?只有实践才能回答。但是他们又不积极去领导群众进行实践,别人一实践,他们就跑出来说,什么地只准种多少苗,不准种多少苗,规定个死框框,束缚住别人的手脚。既提倡“合理”,又不叫实践,这实际上是固守稀植的旧思想,利用了合理密植的新名词。我们觉得有这种思想也不怕,而且还有好处,它促使我们在强调敢于革命的同时,特别注意科学实验,以便作出有理有据的回答。
去年我们学了山西杨谈大队合理密植的经验。本县王窑大队在山岭瘠薄地实行合理密植,也取得了亩产百斤皮棉的经验。同样的经验内外都有,还不足以说服人,因为广大干部和广大群众还没有直接的实践。因此,去年县委就根据王窑经验,进行广泛的密植试验。县委估计这种工作要进行两、三年才能取得胜利。后来证明,我们把旧思想估计得太大了。试验的第一年,却成了历史上棉花大丰收的一年。许多群众看到王窑的经验,结合本地的条件,一下子就在全部棉田里增加了株数,找到了比较合理的密植幅度。真正合理密植的思想,在群众中间扎了根,那些反对的人也没有群众基础了。
有了棉花上的斗争,我们对小麦问题也看得清楚了。过去,偃师小麦产量较高,名望较大,我们虽不表示骄傲自满,实际上觉得很不错。而群众对这种现状是不满足的。岳滩大队多年来坚持小麦增产的科学研究,受到各地的重视,而岳滩的经验在我们县却是“隔墙吹喇叭,外响里不响”。我们只看到岳滩的水肥条件,为大面积生产所不及,却没有看到岳滩的党支部用革命化态度,探索小麦丰产的精神的可贵。事实上有很多群众都在自发地向岳滩学习。几年来各地群众自发地到岳滩兑换了一百八十多万斤良种,没有引起过我们的注意。而种子的混杂和退化却是我们县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从这一点我们得到了一个启示:群众的斗争是推动我们伟大事业前进的动力,县委要使自己革命化,应该向革命化的群众虚心学习。
在小麦生产的领导上,倒是风平浪静,每年都是老种子,老密度,老耕作,老管理。一句话,老思想,老产量,按着陈年旧规去办事。看起来,大家的意见好象都一致,实际上是没有革命化的表现。今年种麦,进行一系列生产改革,也是通过不断的思想斗争进行的。
偃师县委书记 胡兆群
县长 徐元卿


第2版()
专栏:来信摘要

要革除这些不良作风
靠“秀才”助长“懒风”
我认为,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的关键,是彻底克服“机关化”“会风”和“懒风”。现在从上到下会议成“风”,事无大小都要开会;有的人是“开会迷”,离开了会议就觉得没事干了。还有一种一切文件依赖“秀才”起稿的“懒风”。有些领导同志对重要的报告,指示,自己提笔起草。但有些单位的领导人,开会不作记录,一切依赖“秀才”。有的人离开了“秀才”似乎就觉得言不成文,令不出户。“会风”加“懒风”,就是“机关化”。这是一种精神状态不振,革命意志不旺的表现。
不能设想,一个只靠开会,一切依靠“秀才”履行职务的人,能够胜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
江苏常熟县委 刘昔非


第2版()
专栏:来信摘要

县级机关何能例外
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除了县委领导机关革命化以外,县级机关也应当同时减少会议,不发那些可发可不发的文件、材料。如我县科技协会和科普协会举办了一个“镇赉科技”的小刊物,内容不是谈镇赉的科技活动,而是从其他资料中摘引或翻印来的。我觉得这样转载、摘引、翻版,浪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同时又给基层干部增加了经济负担。不印这些小册子,我们也可以从其他报纸材料上看到这些文章。当然,我们也赞成出一些内容切合当地实际的小册子。
吉林镇赉县青山公社 楚年利


第2版()
专栏:来信摘要

根子在那里?
表报多,会议多,我们县很严重。去年秋天,县委救灾指挥部发了一个提纲,要公社汇报粮棉收入和社员生活安排计划。我们计算了一下,共一百三十多个项目,很烦琐。
通常,我们一接到要材料的通知时,总是听到“为贯彻地专某某会议精神”,而在接到开会的通知时,又总听到“材料要于某日送来,以便汇总上报”这样的嘱咐。请问,会议多、表报多的根子究竟在那里?
山东单县李半庄公社 朱经玉


第2版()
专栏:短评

位置和立场
毛主席在他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曾经提出过站在群众“前头”、“后头”还是“对面”的问题。虽然这是指的几十年前民主革命时期的情况,今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看来仍然十分亲切。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任务,在革命的群众运动里,革命者的态度应当怎样?这看去好象只是个位置问题,实质上却同立场这样重大问题有关。为什么这样说?道理并不复杂。群众要搞社会主义,作为党的领导者却不去领导他们,你说这立场站到那里去了?
当然,我们的干部,今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群众运动中,站在群众“对面”的是极少数;但是,究竟是站在群众“前头”还是站在群众“后头”,这里有很大的区别。
为什么有些县的领导同志落在群众后头而不自知?嘉定县委谈到这个原因时说,主要是用小生产者的思想,来领导社会主义大农业。他们说,农民为小生产思想所局限还不足为怪;而作为县级党组织把领导停留于小生产者的水平,这是领导落后于群众、思想落后于形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际情况正是这样,他们在生产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自以为是走在前头,恰恰在这时,他们已经落在后边了。而当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落在后头的时候,他们才又开始前进。可见,领导者的位置,对革命和建设事业关系之重大。
偃师县委从另一个角度谈到这个问题。他们提出,没有斗争就没有革命化。这种说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我们的实际是什么?是建设社会主义。在这个历史时期内,充满着复杂的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就说是领导生产吧,也同样贯串着各种各样的斗争。有两条道路之争,也有先进落后之争。在这些斗争中,领导者站在那一头?这同样涉及到立场、观点问题。群众要求革命,领导却停滞不动;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现状,领导上却安于现状;这不是立场问题么!
有些同志也许会说,革了这么多年命,难道还会发生“立场”的问题吗?既然叫作“领导”,那“位置”当然就是在“前头”了,还能是别的吗?实际情况并不这样简单。我们早就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代了,有些同志思想习惯和精神状态还停留于民主革命阶段或小农经济时代,这怎么能领导好社会主义革命呢!
在当前革命和建设高潮中,县委是在前头呢,还是站在后头?究竟是站在什么位置?希望大家联系到立场、观点问题来研究。


第2版()
专栏:

打破只管供应不管使用的框框
津沪物资部门主动帮助工厂厉行节约
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物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向前发展
本报讯 近几个月来,天津市物资部门的服务队员,活跃在各个工厂的下料车间、废料堆旁,在实地劳动当中,看到了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发现了一些浪费物资的现象。他们和工人、技术人员一道,针对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合理使用物资的建议。这些建议,有些已经实现,效果很好,有力地支持了生产高潮。
物资部门应该不应该具体地去抓企业对物资的节约使用?抓节约使用对组织供应有什么作用?在一部分公司经理和科长之间,是有不同看法的。有的说:“抓节约,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工厂的需要,少给一点也不行”。有的说:“服务队只有大抓余缺调剂,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做好供应。”不少的同志认为:我们是管供应的,抓节约,是需用单位的责任。我们去抓,是“干涉内政”,是“多管闲事”。
广大的服务队员,在市物资局的领导下,认清了物资部门必须突破“只管供应,不管使用”的框框,在抓好余缺调剂的同时,在节约使用上大作文章,才能适应生产建设高潮的需要。他们这样做以后,效果很好。例如:在一个专门生产自行车车铃的工厂里,服务队员在下料车间跟班劳动中,发现车铃的铃盆坯料之间的间隙较大,材料没能充分利用,就和工人一起商量,改进办法。工人非常支持,几番设计,几番试验,又取得技术部门的指导,终于找到了比较理想的下料方法。制造车铃用的材料是带钢,采用新的下料方法,可以使材料利用率从百分之四十六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八。
木材公司的服务队员提出了“向改革木箱结构要木材”的口号,协助用箱单位算细账,帮助设计,改进结构,改进装箱方法。他们从三月到五月,已为七十三户改进了二百二十多种木箱结构,预计全年可节约木材五千五百多立米,可降低包装费用七十多万元。
组织各厂之间综合利用边脚余料,代替大宗钢材的供应,是物资部门深入抓节约以后的新创造。例如,在一个电器开关厂里,服务队员发现做补偿器的衬管,只有一节手指那么长,但是却用一米多长的整根无缝管下料。他们想到,这种钢管和自行车上的后衣架所用的钢管差不多,自行车厂是不是会有下脚料可以给这个厂用呢?他们立刻跑到自行车厂一看,发现自行车厂正好有这种下脚料,完全可做补偿器的衬管使用。自行车厂答应马上可以拨出一吨给开关厂,并愿意和开关厂建立固定供应关系。一吨无缝管要四千多元,一吨下脚料仅八十元。很明显,这对于开关厂降低产品成本是有利的。更重要的是,这样做了,就可以节约整根整根的无缝钢管,供应其他单位的需要。
为了把全市的节约工作组织得更好,现在,服务队员正从各厂往队部带回各种下脚料和零部件的样品,以便集中对比,找出在全市范围内更合理地综合利用原材料的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物资资源,保证生产,促进生产。
据新华社上海电 不久前的一天,上海市煤炭供应公司一位服务队员,到上钢十厂轧钢车间,忽听得半空中发出“哗、哗”的响声,抬头一看,只见一股又浓又白的蒸汽向天空直冲。他想:“这么好的蒸汽白白放掉,太可惜了”。一了解,原来这家钢厂的烘钢炉采用“气化冷却”的先进技术以后,发出了大量蒸汽,厂里用不完。当下,他就在这家工厂做了调查研究,并在取得工厂领导支持后,立即去附近的工厂联系,把这些废蒸汽介绍给他们使用。从四月份开始,淮海化工厂用了上钢十厂的废蒸汽,每月能节约五吨用于蒸饭和烧洗澡水的煤。
目前,上海物资部门一共有七百多名服务队员奔忙在全市的车间里、工地上和仓库中,为企业供好、管好、用好原材料效劳,为增产、节约原材料操心。他们不仅按计划组织供应企业生产需要的各种物资,还经常注视着各行各业阴沟里的下脚料,垃圾堆里的废料,烟囱里的浓烟,让它们重新在生产高潮中发挥作用。
很多工厂反映:当他们使用的原材料质量不稳定的时候,服务队员立即推动生产原材料的工厂提高质量;当他们急需一项原材料的时候,服务队员千方百计把原材料调到,连夜送去;当他们进行技术革新或维修设备,临时需要一些特殊材料的时候,服务队员也帮助他们寻找。今年一至六月,仅金属材料公司和化工轻工公司,通过调剂、串换,就把一万来吨原来积压在仓库里的所谓“死材料”变成了“活材料”,用于生产,为工厂解决了一千九百多个问题。
物资服务队不仅管原材料供应,而且管使用,设法帮助工厂企业用得好、用得省、用得合理。
上海玻璃搪瓷工业行业有百分之八十的玻璃熔炉,现在已改用华东地区产的煤,代替了一向使用的山西大同煤。由于华东煤就近供应,价格便宜,每年可节约燃料费二十多万元,省下几万吨质量较好的大同煤。这一成绩,是上海市煤炭供应公司的服务队员深入玻璃工厂,和职工们一起总结了一套新的烧煤操作规程,又协助上海市玻璃搪瓷工业公司,在玻璃搪瓷行业推广后取得的。


第2版()
专栏:

周总理出席纪念聂耳冼星海音乐会
新华社三十一日讯 周恩来总理今晚出席了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在首都剧场为纪念聂耳逝世三十周年、冼星海逝世二十周年联合举办的音乐会。
首都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和业余音乐爱好者在这次晚会上演出了《码头工人歌》、《卖报歌》、《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聂耳、冼星海的声乐、器乐作品,以及业余音乐爱好者集体创作的《我是养路工》、《歌唱先进六病区》等革命歌曲。在演出结束时,周恩来总理同演员和全体观众一起高唱了《义勇军进行曲》。
出席音乐会的还有廖承志、张际春、林默涵、颜金生、吕骥、李伯钊、严文井、马思聪等。


第2版()
专栏:编后

既要抓供应,又要抓使用
“我是管物资供应的,物资使用问题是需用单位的事,我们去管,是多管闲事,是干涉企业‘内政’。”这种思想,在一部分物资工作人员中存在着,束缚着他们的头脑。
物资部门要不要管物资使用?天津、上海物资服务队抓节约的报道,都作了肯定的回答。
物资的使用问题,不仅同供应部门有关,而且关系甚大。随着工农业生产建设高潮的发展,物资的需要量增加了,原来供应给企业的物资,能不能保证需要?物资工作人员不抓物资使用,心里就没有底。在抓使用以后,由于原材料进一步得到合理使用,同样数量的物资,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不仅眼前的生产有了保证,增产的需要也解决了。
上海市的物资服务队,在用好、用省、用得合理上下了功夫,把废蒸汽综合利用起来,把玻璃搪瓷行业多少年来不够合理的用煤习惯也改变了。把物资供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认为做物资供应工作的人抓物资使用是“干涉企业‘内政’”的想法,是某些物资工作人员长期坐在办公室里,搞计划,搞数字,脱离实际的产物;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观察问题的形而上学思想的反映。为了使国家的每一件物资都用得合理,发挥最高的效用,更好地支持工农业生产高潮的发展,现在是应当破除这种旧思想的时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