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赞伟大时代 颂革命英雄何左文
——谈“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新人新事”征文
《解放军文艺》编辑部遵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文化部党委的指示,从一九六三年年初开始发起了“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新人新事”征文创作活动,到今年六月,第一期征文已经结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解放军文艺》编辑部和《解放军报》编辑部共收到征文来稿五千多件,共发表征文作品三百多篇。经过评选,共有一百零五篇优秀征文作品获奖。评奖结果已在《解放军文艺》九月号揭晓。
这次征文的目的,编辑部在征文启事中规定得非常明确,是为了“进一步加强部队文艺创作的革命性、战斗性和现实性,更好地配合创造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运动的开展,迅速地反映部队生气蓬勃、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宣扬我军近几年来的辉煌成就,歌颂我军英雄模范人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德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征文的艺术形式包括报告文学、散文、短篇小说、小型剧本和曲艺作品。可以看得出来,这几种艺术形式都是便于迅速地反映现实斗争生活的。
这次征文,是在全军范围内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的。各部队首长、政治机关、宣传文化部门,对征文工作十分重视,建立征文组织,拟订写作计划,认真地组织创作力量,提出具体要求,采取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部队专业创作人员和广大业余作者,纷纷执笔,踊跃应征,写出了大量征文作品。这些作品在《解放军文艺》和《解放军报》发表之后,受到了部队广大官兵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读者对征文作品的评语是:反映现实快,宣扬的好人好事多,战斗性强,教育意义大。
从第一期征文创作活动中可以看出,部队的专业创作人员和广大业余作者,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举得高,对党中央、军委的指示跟得紧,对于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针,贯彻执行得坚决,对于反映社会主义伟大时代,反映部队的现实斗争生活,讴歌革命英雄人物,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这正是征文创作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也是征文作品具有强烈的鼓舞教育作用,从而受到读者欢迎的根本原因。
“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新人新事”征文作品的一个最鲜明最可贵的特点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共同反映了部队龙腾虎跃、丰富多彩的现实斗争生活,热情洋溢地歌颂了部队新人物、新思想、新风尚,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鼓舞了部队的广大官兵,有力地发挥了兴无灭资、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作用。
征文作品的题材范围很宽阔,反映的生活内容很丰富,从部队守卫陆海空防到训练、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从西南边境到东北原始森林,从西北高原到东南沿海,各军、兵种的斗争生活,征文作品都有所反映。这些作品共同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部队现实生活的画卷。从这幅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部队在各个战线上所进行的忘我劳动和英勇斗争,可以看到部队在革命化和现代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可以看到部队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可以看到部队指战员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限忠诚。读了这些作品,我们会更深刻地感觉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真正无愧于“伟大的军队”这个光荣的称号。
征文作品描写了许多部队的活典型、活榜样,塑造了许多先进人物、英雄人物的鲜明形象。
部队在坚持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开展创造四好连队、五好战士的运动中,在各项斗争活动中,涌现了许许多多英雄模范人物,征文中的报告文学作品,生动逼真地记录了他们崇高的思想品质和感人的事迹。如《欧阳海》中所写的为抢救客车而英勇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郭兴福和他的战士们》中所写的优秀连长郭兴福,《三“战”三捷》中所写的空中神炮手、飞行大队长鲍寿根,《将军传经记》中所写的“神炮将军”赵章成,《女神箭手》中所写的打破五项世界纪录的射箭运动员李淑兰,《红薯地头》中所写的优秀共产党员龙成华,《飞毛腿》中所写的苦练过硬本领的通信员覃祖长,《枪声就是命令》中所写的主动参战歼灭美蒋武装特务的炊事班长史世子,《红色驾驶员》中所写的舍身救战友的炮兵驾驶班长王安保,等等,无不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成为人们效仿的活榜样。
欧阳海这个出生于世代贫农之家,在旧社会饱受饥饿与贫穷的煎熬的青年农民,怀着强烈的阶级仇恨和对党的无限感激与热爱入伍,把全身心都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他忘我地苦练过硬杀敌本领;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他带病参加劳动;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冒着生命危险,跳进深井之中、钻进浓烟烈火里救人,他甘愿牺牲睡眠,夜间帮助小学教员批改作业,为房东的孩子当“义务保育员”。他刻苦勤奋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把伟大领袖的教导变成个人的誓言:“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他终于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为抢救客车和五百多名旅客的生命,奋力推开横在路轨中的战马,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欧阳海》这篇报告文学,感情饱满,笔墨细腻,不仅写出了欧阳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而且写出了他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迅速成长的生动过程。许多战士读了这篇报告文学,都被欧阳海的崇高思想和英雄行为感动得流下泪来,并表示向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学习。
《郭兴福和他的战士们》这篇报告文学,同样在部队广大战士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郭兴福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值得人们学习的品质,是他善于抓活的思想,善于做人的工作,善于以毛泽东思想指导训练,教育战士。他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使“爱哭的,变坚强”,“飘浮的,变踏实”,“笨气的,变聪明”,“假铁虎,成了真铁虎”,“空谈的,行动起来”。他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农民和知识青年,训练成为思想红、作风硬、技术高、战术活的钢铁战士。这篇报告文学虽只写了几个生活小故事,但却生动地表现了郭兴福教学法的思想实质,显示了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大威力。部队中的许多军政干部,都把这篇报告文学当作“抓活的思想”的活教材,反复阅读,并联系自己,反躬自问,找出自己和郭兴福的差距,决心向郭兴福学习。
空中神炮手鲍寿根,为了能在实战中打败敌人,在训练中,专找技术硬的“尖子”比武,而且在比赛之前,总是把自己的“绝招”和弱点在自己的对手面前和盘托出,毫不计较个人的输赢,毫不计较个人荣誉的得失。他说得好:“缺点反正是客观存在,你不在战友跟前暴露,将来就会在敌人跟前暴露。在训练中,把缺点在战友跟前都暴露出来,学到了本领,等到对付敌人的时候,就能打胜仗。”他的这段意味深长的话,正道出了他全部行动的目的。《三“战”三捷》这篇报告文学,以生动典型的情节和引人深思的语言,表现了鲍寿根高瞻远瞩的革命气概和一切从实战要求出发的训练精神。鲍寿根“不怕输”的精神,已在部队中广泛传播,开花结果。
被战士们誉为“神炮将军”和“迫击炮专家”的炮兵副司令员赵章成,年近六旬,老当益壮,不辞辛劳地带病到各炮兵部队培养革命接班人。他根据军委和林彪元帅的指示,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教育战士们:“在未来战争中,不管出现了什么新式武器,最后解决战斗还是要靠二百米内过硬本领,靠常规武器,靠刺刀见红,靠人的勇敢,迫击炮,正是伴随步兵在近战中硬过敌人的最有效的武器之一。”他在荆棘丛生的旷野,在峻峭起伏的山岭,在暴风雨中,和战士们一起跋山涉水,摸爬滚打。他一丝不苟地给战士们做迫击炮射击的示范动作。几年来,他几乎走遍了全国,亲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迫击炮干部和神炮手。他所传授的不仅仅是迫击炮射击技术,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真经。《将军传经记》这篇报告文学不只是赵章成将军的传经事迹的纪实,而且是解放军高级干部高度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热情赞歌。部队读者、特别是炮兵部队的读者,读了这篇报告文学都深为感动。有的战士写信给赵章成将军,表示自己努力学习军事技术的决心,并要求他珍视自己的健康。
女神箭手李淑兰,为了攀越世界高峰,为祖国争取荣誉,知难而进,百折不挠,苦练射箭技术。她日复一日地蹲在沙砾地上用右手五指抓沙子,千百次地面对墙壁用手指弹墙,她的手指磨出血泡,发炎化脓,依然苦练不息。凭着这种惊人的意志力和坚毅顽强的学习精神,她终于打破了五项世界射箭纪录。战士们读了报告文学《女神箭手》之后说:“只要我们有李淑兰这种学习精神,什么过硬功夫都能练出来。”
通信员覃祖长,为了能够在战场上完成通信任务,腿上绑上沙袋,在野地、山洼和荆棘丛中练长跑,跨河、越沟、翻墙、爬坡,和汽车比赛,终于练出了一双行走神速的“飞毛腿”,四个小时往返一百里,轻松自如,不觉疲倦。炊事班长史世子,回家探望父病,听说美蒋武装特务登陆,把枪声当作命令,主动参加战斗,歼灭敌人。驾驶班长王安保,冒着最大的生命危险,钻进驾驶室,把顷刻间就要坠入山涧的炮车煞在悬崖的边沿,挽救了十六位战友的生命……所有以上这些先进人物的思想和行为,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辉,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本色,成为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许多干部战士,都表示向这些先进人物学习。这些先进人物的名字经常出现在课堂上、训练场地上和学习讨论会上。他们的事迹已经为部队广大干部和战士所熟知了。
征文中的短篇小说,则通过典型化的方法,塑造了一系列先进人物形象。如《开顶风船的角色》中的神炮手鲁牛子,《沉船礁》中的大队长严明,《五十大关》中的指导员章有法,《在师指挥所里》的师长黎镇江,《对手之间》中的老战士姚大冷,《高高的天线杆》中的电台台长铁健和指导员魏震海,《“吹破天”》中的司号员邬振中,《边卡驼铃》中的班长陈桂山等等。其中有新战士、老战士,也有初级干部,中、高级指挥员、政治工作者。作者们真实地表现了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优良的思想品质,美好的精神世界和宽阔坦荡的革命者的胸怀。他们也象报告文学中所写的活典型、活榜样一样,在广大读者的心中扎下了根,发挥着活生生的鼓舞教育作用。如:《开顶风船的角色》中的主人公鲁牛子,在许多部队中已几乎成为无人不知的人物。许多战士经常以鲁牛子的革命精神对照和检验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开顶风船”已成为广大战士自我勉励和相互鞭策的日常用语和行动口号。鲁牛子的性格集中地概括了广大战士共同的思想品质:为了消灭敢于进犯的敌人,对自己的军事技术永不满足。他专开“顶风船”,专撒“迎头网”,以知难而进的革命精神,勇敢地向各种困难冲击。为了改变自己的急性子,锻炼自己的耐性和持久不懈的毅力,他学大姑娘拿绣花针缝袜底,缝好扯掉,扯掉再缝。他长久地趴在地上,既不瞄准,也不击发,只是为了磨掉自己的急性子。他以最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五枪五中”仅仅当作起点,他所追求的是“几十个五枪五中,几百个、几千个五枪五中”,而且要枪枪命中敌人的要害。为了达到自己所规定的这个最高训练目标,他的子弹打在野鸭的翅膀上,射在“敌人”的耳朵上,他统统算作不及格。“打在耳朵上能打死敌人?”——这句话道出了这个战士满腔的阶级仇恨和保卫祖国的高度责任感。《沉船礁》中的大队长严明,《在师指挥所里》的师长黎镇江,高度的战争观念,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和训练部属的精神;《对手之间》中的姚大冷,不计个人得失,主动热情地帮助比赛对手的革命风格;《高高的天线杆》中的电台台长铁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革命实干家的作风;《“吹破天”》中的司号员邬振中,百折不挠、永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的惊人毅力;《边卡驼铃》中的班长陈桂山,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能奋不顾身、克己为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五十大关》中的指导员章有法和《高高的天线杆》中的指导员魏震海,洞幽烛微的政治敏感和观察能力,事事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鲜明态度;以及其他作品(包括剧本和曲艺)中的先进人物所表现的先进思想,都从本质上反映了革命战士的精神面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
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先进人物共有的革命性格,而且也刻划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些作品既有饱满的革命激情,也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些作品通过典型生动的情节和细节,并借助巧妙的构思,把看似平凡的部队生活写得多彩多姿,引人入胜。因此,这些作品中的先进人物形象,是鲜明的,动人的,栩栩如生的。
塑造社会主义伟大时代的革命英雄形象,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广大官兵,这是部队文艺工作者所一向视为头等重要的创作任务。征文作品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特别值得称赞的,是特别可贵的。
“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新人新事”征文所取得的成绩,不仅仅表现在产生了一大批反映部队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而且表现在通过这一群众性的创作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新作者。我们所以要特别指出这一点,是因为积极地培养新作者,不断地充实和壮大创作队伍,这是发展我们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一项重要任务。老作家和专业创作人员,固然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创作力量,但是,仅仅依靠为数不多的一部分老作家和专业创作人员,而不积极地培养一大批思想红、生活底子厚的青年作者,要想充分地反映我们的伟大时代,要想描绘现实生活中多如繁星的英雄人物,是不可能的。
我们浏览一下征文作品的目录,就可以看到,其中固然有些是老作家和专业创作人员写的,但更多的则是出自新作者的笔下。这些新作者的名字,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但他们所写出的作品,却有许多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作品中所洋溢着的饱满的革命激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令人读之不能不深深受到感染的。
这些新作者所以能够一开始就写出受人欢迎的作品,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是和领导上和群众的热情帮助分不开的。首先,部队各级领导同志,一向把文艺创作当作政治思想工作的有力工具,给予充分的支持。他们帮助作者明确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生活的动向,认清生活的主流,辨明生活的是非,把握并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本质。他们并发动群众给作者出主意,想办法,使作者所写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得以不断提高。同时,部队老作家和专业创作人员,也热情地对新作者进行辅导。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共同帮助,就使得新作者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并在创作实践中迅速地成长起来,成为创作队伍中的新生力量。
《解放军文艺》编辑部举办的“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新人新事”征文,在结束了第一期之后,第二期又已从今年七月开始。通过第一期征文评奖,编辑部总结了经验,并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相信,部队作家和广大业余作者,在第二期征文创作活动中,必定会为我们部队伟大壮丽的现实,为当代的革命英雄人物,画出色彩更加绚丽的图画。


第5版()
专栏:

新人物新思想新风尚的颂歌
——第一期“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新人新事”征文选集序 萧 华
《解放军文艺》编辑部举办的“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新人新事”征文,是一项群众性的创作活动。它直接反映部队当前的斗争生活,为创造四好连队运动服务,为部队建设服务,受到了部队各级领导机关和广大官兵的积极支持,取得了很大成绩。
我军在军委、林彪元帅的正确领导下,大抓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广泛开展创造四好连队运动以来,好八连式的四好连队,雷锋式的五好战士,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和各种各样的英雄、模范人物、好人好事,大量涌现,层出不穷。我们部队的政治水平和军事素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部队广大官兵在执行捍卫祖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各项任务中,表现了高度的革命干劲和坚强的战斗意志;在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所掀起的反华、反共浪潮面前,表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这就是我们部队的伟大现实,这是值得我们部队文艺工作者大书特书的。“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新人新事”征文,正是反映我们部队这种伟大现实的有效方法。我们部队许多作者在征文写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政治热情,是值得赞扬的。
自开展征文活动以来,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解放军文艺》和《解放军报》已经发表了三百多篇报告文学、散文、短篇小说、小型剧本和曲艺等征文作品。这些作品热情地歌颂了我们部队的新人物、新思想、新风尚。这些作品写得真实、自然、亲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昂扬的革命斗争精神和浓郁的部队生活气息,可以引导人们向先进人物学习,可以培养人们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可以激发人们的战斗意志。
现在,第一期征文评奖工作已经结束,解放军文艺社将优秀征文作品分类汇编出版,我想它必定会受到部队广大读者的欢迎。这些征文作品所描写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都是值得效法的活典型,活榜样。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革命战士对党的衷心热爱,对祖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对阶级敌人的高度仇恨和警惕,对革命理想的热烈向往和追求。他们自觉地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胸中只有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此,他们可以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深知“练为战”的目的和“苦练出精兵”的道理,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怕困难、不避辛劳地锻炼杀敌的过硬本领。他们珍惜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以艰苦朴素为荣,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能够一尘不染、保持无产阶级战士的本色。他们在任何岗位上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嘱托,克尽职守,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履行一个革命战士应尽的义务。他们的这些优良的思想品质,是值得我们每一个革命同志学习的。
希望大家认真地阅读这些作品,从中获得教益。
希望我们部队的作家和广大业余作者,更积极地参加征文作品的写作,更热情地讴歌我们部队的新人物、新思想、新风尚。并希望大家进一步学好毛主席著作,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更勤奋地深入生活,更刻苦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艺术技巧,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进行艺术创造,以便写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作品来,用以教育部队,鼓舞士气。
一九六四年八一建军节


第5版()
专栏:

塑造英雄人物一感
——读书札记 萧枫
在文学艺术作品里,英雄人物能否塑造得好,尽管需要各方面的因素,但是从目前有些创作,特别是最近所讨论的《北国江南》里,我们可以突出地感到,关键的、核心的问题,在于作者能否正确地深刻地理解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进一步把他们正确地、深刻地表现出来。问题的实质是: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及其思想感情,来理解英雄人物呢?还是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思想感情来理解英雄人物?
最近重读了《红岩》,深有启发。《红岩》在塑造英雄人物上有着多方面的创新,在这个问题上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正如许多评论家所指出,《红岩》是以对英雄人物成功的心理刻划见长,这也是《红岩》动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向读者打开了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而且常常是把读者直接带进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红岩》里写到许许多多表现英雄人物感情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接触到英雄人物思想感情最尖锐、最丰富的部分,如生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最能够检验作者自己的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如果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有问题,那是很容易流露出来的。《红岩》称得起是大手笔,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世界观也称得起有很高水平。
在革命中特别是在监狱斗争中,牺牲是免不了的,也是吓不倒英雄的革命战士的。毛主席说:“一切反动派的企图是想用屠杀的办法消灭革命……但是和这种反动的主观愿望相反,事实是反动派杀人越多,革命的力量就越大,反动派就越接近于灭亡。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法则。”《红岩》的作者,并不回避写革命者的牺牲,而且写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牺牲,但没有一点悲伤之感。整个作品有着高昂的战斗激情,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激情。
试看,江姐过城楼看见丈夫被示众的一章。丈夫牺牲了,而且是被敌人“斩首示众”,事情又来得这么突然,有这么严重。怎么表现此时此刻江姐的心情?怎样理解江姐此时此刻的心情?如果对英雄的精神世界缺乏正确理解,那么就很容易表现出不健康的东西。《红岩》的作者在这里,基于对江姐这个英雄人物有着深刻、细致、正确的理解,用无产阶级的观点和感情来表现英雄。作者也没有简单化概念化去表现,而是从江姐这个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作风、性格及其此时的典型环境来描写。他写出了江姐的激动和悲痛,但着重是刻划了她的化悲痛为力量,刻划她前仆后继的精神;也写到此时此刻她想到对老彭的怀念,但不是一般的温情,伤感,而是想到两个人的革命理想,同约“战斗到明天”的誓愿没有实现;不是放纵自己的感情,痛哭流涕,而是立刻意识到此时此地不是久留之地,为了革命利益,应该飞快走开。
试看,许云峰和成岗在敌人的牢房里相遇的描写。敌人把成岗折磨得遍体鳞伤,企图用此来打动许云峰的感情。敌人想用资产阶级的“人性”来动摇许云峰。这时,怎样来理解和表现许云峰和成岗的精神世界?也是个考验。
试看,许云峰牺牲之前,与徐鹏飞的一场激烈的精神交战。敌人企图用在胜利前夕而自己又要牺牲、看不到胜利来为许云峰“惋惜”,从而来动摇他。怎样理解和表现许云峰此时此刻的心情?对于有个人主义情绪的人,对于觉悟不是很高的人,对于还没有无产阶级广阔的胸怀的人,很可能把此时此刻的许云峰也会写上一些不健康的惋惜情绪。而事实上,这时,作为这样有广阔胸怀,对共产主义事业有高度感情与热爱的英雄,许云峰他是毫无遗憾之情,而是充满着幸福和愉快,与人民共同欢庆的感情。作者用这样一段话来描写许云峰的心情,是非常高超的:“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何止是许云峰?《红岩》里许多烈士,江姐,齐晓轩,龙光华,刘思扬……,他们都是在胜利前夕牺牲的。而《红岩》作者,非常正确地理解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那些以自己顽强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感情来强加给英雄人物的文艺工作者,实在应该从《红岩》中受到启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