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真正合格的产品
重庆农药厂生产的农药,经过严格检验,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可是拿到农村使用,却发生了药物腻杆和堵塞喷雾器的现象。检验合格的产品为什么竟然不合格了呢?后来,厂里的职工亲自到农村去种棉花、用农药,才发现是因为产品包装没有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每包装的过多,引起药物变质。以后他们作了改进,产品很受农民欢迎。
四川日报发表评论说:这件事,对人们很有启发。它说明了经得住实践检验的产品,才是真正合格的产品。
做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发,要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当我们进行工作、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事物的共同点,还要努力掌握它的特殊点。这样才能弄清真象,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重庆农药厂的同志原来就是只看到事物的共性,认为产品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就完事了。后来,他们亲自去种棉花试验田,才发现农村需用农药,每次数量不多,包装过大,散开供应,农药就会变质,合格的产品也会变得不合格。他们了解到农村使用农药的这一特点,就找到了产品变质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就找到了改进生产的方向。可见,我们办任何事情,如果只是注意一般情况,不去深入地研究事物的特性,或者只是远远地站一站、看一看,不去亲自动手试验一下,是很难把事情办好的。
“卖饭人”和“大肚汉”
一天,太原市新道街面食馆来了四位顾客,点了十盘菜。面食馆的营业员心里想道,这四位顾客吃得了这么多的菜吗?他详细地向顾客介绍了菜的品种和数量,还告诉顾客各种菜可以随要随送,并主动地为这四位顾客配了四盘菜,结果,这四个顾客吃得畅快、适意,既实惠,又经济。
山西日报在发表《喜见饭店传新风》通讯的同时,发表短评说,“卖饭的不怕大肚汉”,这是旧社会商人的生意经。那时候的饭店,就是为了赚钱。顾客吃得越多,花得越多,饭店赚钱越多。然而,我们的饭店,事事处处为顾客着想,劝说“大肚汉”注意勤俭节约,不做有害于自己身心健康、有害于社会风尚的事情。
短评说,社会主义的商业工作,绝不是单纯的买卖,而是一件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商业和服务行业的职工,每天都在同广大消费者接触,这些消费者属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各有各的观点、爱好和生活习惯,在人与人接触的时候,就有一个互相影响和谁影响谁的问题。因此,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商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人员,应该象新道街面食馆职工那样,用社会主义思想去影响顾客,通过销售活动和服务措施,来提倡新的道德风尚,提倡新的生活作风,以新的东西去战胜旧的习俗。
“蹲”到群众中去
解放军某部团政委杨绍华深入三连蹲点,住在班里两个多月,发现这个连所以三年没有被评上四好连队,主要是由于政治思想工作不落实,而政治思想工作不落实又主要是干部工作作风有毛病,于是以实际行动做出样子,帮助连队干部改进工作作风,使连队面貌迅速改观,上半年已接近四好连队水平。
解放军报在“编后”中说:杨绍华政委蹲点蹲得好,因为他真正蹲到群众中去了。他不是住在连部,呆在干部圈子里,只靠听干部的汇报来了解情况;而是住在班里,跟战士“五同”,从下头看上头,从群众看领导,脚踏实地地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材料。所以,他就能够准确地了解情况,弄清问题的症结。
领导干部蹲点,是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可是,有的干部蹲下去以后,并没有真正了解情况,抓住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蹲在群众之中,深入连队只是“深入连部”。
连队干部汇报当然是要听的,但是,听汇报只能是作为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一条线索,还须去接触战士,生活在战士之中,才能真正了解情况。


第2版()
专栏:

光荣的公安战士——林成 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
青年民警林成冒强台风抢救群众英勇牺牲
中共湛江市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广东省公安厅追授他为“爱民模范”
据新华社广州四日电 广东省湛江市公安局中华派出所青年户籍民警林成,七月二日在强台风袭击湛江市的时候为抢救遇险群众而英勇牺牲。最近,中共湛江市委根据他生前的要求和表现,决定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广东省公安厅也在最近作出决定,追授他为“爱民模范”,并号召全省公安人员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共青团广东省委最近也追授林成为“优秀共青团员”,并号召全省团员向林成烈士学习,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题词纪念他。题词说:“林成同志之死又再一次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出来的新人,是如何的伟大!他们的行动是如何的感动人!让我们骄傲地怀念着:象林成同志这样的永远活在人们心里的光辉的共产主义战士!”
有这样一个普通民警,他在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工作中,为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受到群众的热爱和尊敬。他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以后,成千上万的居民出于内心的悲痛,自动赶来送殡,并且要求把他生前的事迹上报毛主席。这个光荣的公安战士,就是广东省湛江市中华派出所年青的户籍民警林成。
活在人们的心里
今年七月二日,滨海的湛江市遭到强大台风和海潮的袭击。全市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紧张的抗风抢险斗争。林成不顾个人的疲劳和安危,夜以继日地参加抢险工作。一次,在抢救被海潮围困在一处沙滩上的两个看鸭老人时,由于攀缘的绳缆被巨浪冲脱了接头,年仅二十二岁的林成被无情的风浪吞没了。
消息迅速传开了。这天晚上,中华派出所管辖的整个地区里弥漫着焦灼不安的气氛。群众虽然明知林成是不可能回来了,但仍然络绎不绝地到派出所来,盼望能听到一点好消息。
第二天早晨,林成的遗体被打捞起来了。人们成群结队地前来向烈士遗体告别。有的人抚摸着烈士的头,伤心地痛哭起来,有的老大娘扶棺号哭,就象失去自己的亲人一样,有的人被劝走了又回来。在一天多时间里,中华路上人流不绝,约有一万多人陆续前来向林成烈士的遗体告别。人们说:“只有在毛泽东时代,才有这样好的民警。”
在赤坎为他举行了公祭大会。公祭后,约有两万多人冒着烈日前来送殡,行列长达六里。林成的双亲虽然悲痛万分,但为有这样一个好儿子而感到自豪。他的父亲在公祭仪式上说:“我的儿子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为群众办事不怕麻烦,不怕牺牲,他虽然死了,但他的一生是光荣的。”
林成的事迹鼓舞着人们。他生前工作过的湛江市公安局赤坎分局和中华派出所的干部、民警,纷纷表示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为争当五好干部、五好民警而努力。许多街道居民和其他单位的干部,也纷纷表示要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努力搞好生产和工作。
处处为群众着想
林成当户籍民警只有九个月。他随时随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着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在他的管区内,只要他发现哪家有困难,就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处处表现了为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今年春节过后,亚热带的湛江出现了少有的严寒天气。林成有次发现六十多岁的居民陈梅家里的被子比较薄,就把自己的被子送去,但陈梅执意不肯接受。他怕陈梅夫妇年老受病,就替他们到百货公司去买棉胎。当时正遇百货公司休假,他就天天到百货公司等候,一连跑了三天。当陈梅接到棉胎的时候,感激得流下了眼泪,逢人便说:“只有新社会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好人。”林成对患病的居民更是关怀备至。今年四月间,他的辖区内有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夫妇都生了病。他考虑到这两位老人的生活上一定会有困难,便立即向街道办事处反映,给他们补助了二十元,并去请来医生给他们看病,还帮助两位老人煮粥煎药,捧到床前。在他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下,经过十多天的治疗,这两个老人逐渐恢复了健康。
林成平时和居民相处,有如一家人。他看到有的孩子在马路上玩,就把孩子抱回家去,并耐心地教育孩子的父母亲要注意安全;晚上看到哪家忘了关门,晒了衣服没收,就帮助居民关门、收好衣服。检查防火时,谁家炉灶不合要求,就动手帮助改搭,放好柴草。谁家的卫生不好,也帮助他们打扫。看到老人挑水、劈柴很吃力,他接过来就干,就象在自己家里干活一样。一天中午他路过中华路,看到居民组长黄绍华在吃力地劈木柴,他走过去拿过柴刀就一口气帮她劈了四百多斤。
林成在工作中能处处为群众着想。他管区的群众非常满意的一件事是,他当户籍民警以来,不论工作多忙,也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上门为群众办理户口手续。去年换发户口簿时,他宁愿自己错过吃午饭时间,趁别人回家吃饭时把户口簿送去。中华路职工陈梅英白天、晚上都不在家,林成到她家等了三个中午才找到她,给她换发了户口簿。
林成热情诚恳、和蔼可亲的作风,给群众的印象极其深刻。男女老幼都愿意接近他,有些人婆媳不和、夫妻打架、邻居吵嘴,都来找他解决。他总是耐心地劝解,帮助人们搞好团结。
林成工作一向深入细致,善于走群众路线,因而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近一年来这个管区不但交通事故没有发生一件,连火警也没有发生过,群众十分满意。
我们时代的好青年
林成出生于湛江郊区石头村的一个贫农家里。解放前,他的父母亲辛苦一年还吃不饱,穿不暖。解放后翻了身,一家六口不愁吃不愁穿,弟弟妹妹都上了学。父亲是个勤劳忠实的农民,会做木匠活,一九五九年进了工厂,是个先进生产者。母亲是公社的五好社员。林成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爱集体的品质。一九五二年,他家乡进行土地改革,林成当了儿童团的小队长。他对工作积极负责,经受了一定的阶级斗争的锻炼。土改结束后,他一面带领儿童团的小朋友们开荒生产,一面上学。他学习非常认真,每次考试都获得优良成绩。他最爱读罗盛教、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有一天,他读了罗盛教烈士的小传,边读边流泪,他说:“罗盛教为了抢救一个朝鲜小孩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成为英雄,我要向他学习。”他还经常对同学们说:“共产党使我们获得了解放,又让我们上学,将来我们长大了,一定要做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一九五七年,林成高小没毕业就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农业生产。在生产队里劳动,他各种农活都抢先完成。有次,队里派他带一个突击组到离家乡较远的沙涝地去改良土壤,他吃在田边,住在山上,干了几个月,带领大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经常对村里的年轻人说:“只有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才是毛泽东时代的好青年,才能把我国一穷二白这两座大山铲掉。”他一贯热爱集体事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队里修理农具,不记工分,先后为生产队节约二百多元的开支。他担任扫盲教育,曾获得优秀业余扫盲教师的称号。
一九六○年二月,林成参加了公安工作。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经过各次政治运动,他的政治觉悟又大大提高了一步。在他参加工作四年多期间,因为工作需要,曾调动五次,每次变动工作他都愉快接受,总是说:“党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有的人认为“当民警没有前途”,他则感到无上光荣,对人说:“只要对党对人民有利,都是有意义的工作,都应当尽力去做。”林成最初是做卫生民警,有些人怕脏怕臭,不愿干这工作,但他毫不动摇,工作表现很好。以后他又被调去当消防民警。在历次灭火战斗中,他都表现得英勇顽强。不久队里又把他调去当火警电话员,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兢兢业业守候在电话机旁,从没出过任何差错。
林成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除了他有很高的阶级觉悟和党的培养教育外,还由于他一贯积极学习,并且能联系实际,对照检查自己。他在学习了向秀丽、马口英雄、雷锋、韦必江等英雄事迹后,在笔记本上写道:“我时刻准备着,当人民需要的时候,我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他认识到,要做好工作,必须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因此他一有空就手不释卷地学习《毛泽东选集》,他不但自己学,还组织治安保卫干部学,并且能联系实际,学一点用一点。学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后,他在为群众办好事方面就更加自觉。他在学习笔记上写道:“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但活着要有意义,死得要有价值,我愿意牺牲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第2版()
专栏:

“有祖无地”碑的来历
江西乐平县五峰山垦殖场五峰山分场党总支书记陈水生在《解放日报》发表文章,以切身的经历,满腔的仇恨,控诉解放前剥削阶级压榨欺凌贫苦农民的罪恶
新华社上海四日电 《解放日报》在八十一期《回忆对比》专栏里,以《“有祖无地”碑的来历》为题,发表了江西省乐平县五峰山垦殖场五峰山分场党总支书记陈水生写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陈水生以切身的遭遇,控诉了解放前剥削阶级压榨欺凌贫苦农民的罪恶。
文章说:
在江西省乐平县北部,同景德镇接壤处,有个村庄,叫下仙槎村。村子里的屋背石山下,有一座孤坟,坟前竖了一块高一尺八寸许、宽约八寸的红麻石碑,碑面十分粗糙,但它上面刻的“有祖无地”四个大字,却清晰可见。
这块石碑就是我父亲陈福全的墓碑。说起这碑上的“有祖无地”四个字的来历,我有着满腔的仇恨!
我父亲原籍江西清江,一九二八年他三十五岁时,由清江流浪到乐平下仙槎村(现属景德镇),在当地恶霸富农戴观林家当长工。当时他上无片瓦遮身,下无寸土立足,就借宿在一所破祠堂内。每天,我父亲起早摸黑、翻山越岭地劳动,全家还只能过着糠菜化粮半饥半饱的生活,碰到刮风下雨天,父亲不能出工,全家就只有喝野菜汤。这样苦撑了十多年,父亲积劳成疾,一病不起,结果在一九四二年春末我十二岁那年去世了。那时,他还只有四十九岁。
母亲几乎卖去了家里所有值一点钱的东西,才买来了一副薄棺材,草草成殓。仙槎村虽然都是荒山野地,可是我父亲的棺材却没处下葬。因为仙槎村住的都是姓戴的,村上外号“麻老虎”的恶霸富农戴观林,他自立章程:凡仙槎村的土地一律不准外姓人掩埋。
我母亲没有办法,硬着头皮,牵着我跪在戴观林门前的石阶上,央求戴观林给一块地来埋葬我父亲。不料戴观林恶狠狠地说:“放屁!你们这班穷鬼真是梦想,竟想占我们的‘福地’,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们要是今天葬下去,我明天就把尸体挖出来,砍成八八六十四段喂狗吃。”他说完就大声呵斥道:“快给我滚远一点。”一下把大门关上了。
过了三天,我父亲还是无地埋葬,我母亲又去找戴观林,跪在他的脚下,苦苦哀求。可恶的戴观林却别转屁股不理睬。最后他一边抽着烟,一边对母亲说:“你们要葬在仙槎村,那就拿八十担米来,买一块坟地去,任便你葬猪葬狗都可以。”母亲一听,怔住了,自从父亲死后的第二天,她就带着我出去要饭了,哪里买得起什么坟地,这不是故意刁难吗!
这时,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了。过了半个月,我父亲尸体已经腐烂。到了如此地步,是非葬不可了。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就劝我母亲再去求求戴观林。于是母亲带着我们四个儿女第三次跪在戴观林脚下,苦苦哀求,乡亲们也流着泪一起说情。这时,戴观林才假惺惺地说:“好吧!看在你们寡妇孤儿面上,借给你一块荒地埋葬,不过要在坟前立一块碑,上面刻‘有祖无地’四个大字,好让我们的子孙知道,这块地虽然埋了姓陈的人,但土地永远不是姓陈的。”就这样,我向人家讨了一块红麻石,背到坟前。可恶的戴观林还不放心,特地叫他的弟弟戴知水亲手在红麻石上刻了“有祖无地”四个大字。
这就是“有祖无地”碑的来历!这就是我家仇恨的见证!
现在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可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阶级仇恨。这块碑文我要保留下来,用以教育我自己,教育我们的子孙,让这个旧社会阶级压迫的罪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第2版()
专栏:

欢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十周年
伊宁举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几万人观看了赛马、“姑娘追”、刁羊等表演
新华社伊宁四日电 九月三日,伊宁市附近的特库尔安山下,举行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会,几万人在这里观看了赛马、“姑娘追”、刁羊等表演,欢乐地庆祝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十周年。
特库尔安山位于离伊宁约十多公里的伊犁河畔,三日清晨,这里就热闹起来。穿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人民纷纷前来参加盛会。周围数里内烟尘不绝,车水马龙。人们见了面,有的问候“撒拉姆”(您好),有的招呼“塔马下”(玩儿去);午饭过后,山上山下人群拥挤,一片喧闹。
下午三时,人群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运动会开始了。一群矫健的少年,骑着振鬃甩尾的骏马,威武地进入比赛场地,在一杆飘扬着的红旗下面起跑了,跑道上扬起滚滚烟尘。这时,只见银鞭在空中闪动,马儿在草地上飞奔,小骑士在马背上欢跃。跑完几圈以后,一个骑着光背马的哈萨克少年,走在最前面,别的人望尘莫及,观众中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这个才十三岁的少年,名叫阿米尔阿里,来自伊犁河最上游的牧区。陪同他来的牧马人豪迈地对记者说,马和诗歌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我们的男孩会走路就会骑马,我们的女孩会说话就会唱歌。解放以后,这种传统得到了发展。阿米尔阿里和他骑的枣骝马,三年以前曾在内蒙古获得全国赛马冠军。
过了一阵,人声又在鼎沸起来,四个小姑娘登场了。她们不用马鞍,策马如飞。几个银须飘拂的老牧人,兴致勃勃地又是追又是赶,给小姑娘们加油。比赛结束,扎着两根小辫的巴岱得到第一。这个十四岁的胜利者,生长在盛产“伊犁马”的昭苏草原,五岁学骑马,十三岁就初露锋芒,赢得伊犁地区赛马的头名。
欢乐一个接着一个。饶有风趣的“姑娘追”开始了。一对对青年男女骑手进入草坪,个个都是传统的哈萨克打扮:男的身着黑色礼服,头戴白色高顶毡帽;女的胸前挂满银饰,头上鸡翎高翘。鲜艳的服饰,飒爽的英姿,博得了全场的喝彩。“姑娘追”是哈萨克民间传统的节日游戏。一对对青年男女先是并马徐行,一路上有说有笑,当到达指定地点以后,男的策马返回,女的急起直追。要是男的被追上,姑娘便可用马鞭在小伙子身后或头顶摇晃,也可轻轻鞭打,表示胜利者的骄傲。当天参加“姑娘追”的都是当地人民公社的社员。十八岁的哈萨克姑娘吐娜依以她高超的骑术,步步紧随在自己对手的身后,挥动马鞭,轻轻地抽打着对方,逼迫对方东躲西闪,引起了全场观众的一阵阵欢笑。
最后,骑手们表演了精彩的“刁羊”游戏。一位绿衣的哈萨克骑手,首先纵马来到赛场中心,俯身从地上刁起一只割去了头的山羊;另一位骑手策马紧跟,上前争夺。这时,三俩结伴在四周窥视的骑手蜂拥而上。于是,一场剧烈的“争夺战”开始了。“刁羊”的马群在宽广的草坪上奔驰,人们的视线紧紧跟随。骑士们嘶喊着,观众们欢呼着。几分钟后,一名骑手冲破重重阻碍,把山羊扔到主席台前,获得了胜利。运动会上,还表演了射箭。夕阳西下,人们尽欢而散。


第2版()
专栏:

《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大革命》一书出版
内容包括彭真、陆定一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件
新华社四日讯 《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大革命》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彭真、陆定一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的讲话,柯庆施在华东地区话剧观摩演出会上的讲话,以及《红旗》和《人民日报》就京剧现代戏问题发表的三篇社论,即《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大革命》、《京剧艺术发展的新阶段》和《把文艺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这本书从九月五日起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第2版()
专栏:短评

永远活着
二十二岁的青年人民警察、“爱民模范”林成同志,在强台风袭击湛江市的时候,为抢救遇险群众而英勇牺牲了!
林成同志虽死犹生,他的名字,随同他的崇高的共产主义品质,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林成同志的青春光辉,是一个伟大革命战士的光辉。他当卫生民警,不怕脏,不怕臭,坚决完成任务;当消防民警,英勇顽强,对火灾作斗争;当火警电话员,兢兢业业守候电话机,从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当户籍民警,把群众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只要发现谁家有困难,就千方百计帮助解决;直到在大海浪里抢救阶级弟兄而献出宝贵的生命。
林成同志牺牲以后,成千上万的居民向他的遗体告别,表明这位年青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结成了血肉关系,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这样高度的热爱,沉痛的悼念;表明了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这位青年民警,从小受着阶级斗争的锻炼,又努力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不断提高阶级觉悟,具有了高贵的共产主义品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着:“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但活着要有意义,死得要有价值,我愿意牺牲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
这样的豪言壮语,林成同志是身体力行了。他从一九六○年参加公安工作四年多的时间里,因为工作需要,五次调动岗位,每次都能够愉快地接受。他认为:“只要对党对人民有利,都是有意义的工作,都应当尽力去做。”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都是具有革命人生观的巨人,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利益,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虽死犹生。林成同志象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一样,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整个生命献给了人民。我们一定要象林成同志这样,把忠于党、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发扬光大,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永远照耀着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