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影评

战斗的十年,伟大的十年
——赞越南纪录片《胜利的十年》 高 汉
《胜利的十年》是目前正在举行的越南民主共和国电影周中映出的一部纪录片。它概述了越南人民从一九五四年奠边府大捷至今十年来的巨大成就。它雄辩地、生动地告诉我们,这十年的确是胜利的十年,同时,也是战斗的十年、充满伟大意义的十年。
这十年来得不易。当我们从影片中看到它的起点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虽然,自由解放的曙光早在十九年以前就开始照临越南这片苦难的土地,但是,共和国建立不几天,法国殖民主义者就大军压境。不过,毕竟时代变了,这一回他们遭到了意外顽强的抵抗。九年血战使殖民军吃够了败仗;奠边府一役,成了对他们的致命一击。他们撤退了,北方的局势这才得到稳定。
但是影片告诉我们,殖民主义者固然走了,所造成的罪恶却一点也没有带走:农田不修,土地干裂;没有耕牛,用人拉犁;老鼠和人一同住在破草房里,疾病流行;全国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是文盲;……总之,几乎整个经济陷于瘫痪。英勇的越南劳动党就是从这个起点迈开自己的步伐,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强大基础。
影片以浓烈的情感歌颂了医治战争创伤和为社会主义铺下最初基石的人们。只要看一看那些关于战胜干旱、兴修水利工程的镜头,我们就可以了解越南人民确有移山倒海的本事:十年之内,使一半以上耕地得到灌溉,高地上也长出了好庄稼。影片作者捕捉了许多光辉的劳动形象,反映出了雄伟的劳动气概,以致今天我们看起来,有身历其境的感觉,仿佛和他们一起挖渠搬土,一起把清水引入干渴的土地。同样,越南人民也在工业战线上创造奇迹。十年前,整个北方土地上,大小工厂一共只有四十多个,现在变成了一千多个。正如影片所计算的,十年一共是三千六百多天,平均每三天光景,就要新建成一个工厂。这简直是神奇的速度。看了影片,人们就会了解,这却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从胡志明主席起,各级干部亲临工地;老工人在旧社会是牛马不如,现在则成了国家的主人,处处受人尊敬;青少年们广泛地受到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人口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能写会读,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比十年前增加了二十五倍……;总之,社会制度变了,整个社会的情况变了,劳动的效率和生活的节奏当然也会发生激剧的改变。
《胜利的十年》不愧为形象化的史册,它真实生动地记下了英雄的越南人民,在越南劳动党和胡志明主席的英明领导下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光辉形象。《胜利的十年》也不愧为形象化的政论,它明确地表示,要建成一个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国家,必须依靠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同时,它还尖锐地指出:殖民地人民要想翻身过自由幸福的日子,必须首先打掉新老两种殖民主义的枷锁。影片通过越南南北两方的对比,深刻地指出:北方人民在九年殊死战彻底击败老殖民主义之后,才取得了建设祖国的权力;但是在南方,由于新殖民主义者——美帝国主义取代了老殖民主义的位置,人民至今仍然过着非人的生活。深深懂得了只有斗争才有出路的南方人民,因此掀起了不屈不挠的反抗。他们沿着武装革命的道路,十年来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迫使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日益走向土崩瓦解的地步。这也是《胜利的十年》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因为它所指出的这个问题,涉及今天居住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广大土地上的亿万被压迫民族的生死存亡。对于今天的世界来说,有什么能比这个问题更重要呢?
中越两国在历史上有过许多相同和相近的地方。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几十年来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不论在武装革命、在反对美帝国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都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丰功伟绩。所以今天当我们看到这部影片时,自然而然地会感到格外的亲切,就仿佛见到了自己的过去和自己的胜利而受到强烈的鼓舞。由此我们可以相信,对于至今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亿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来说,这部影片就更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从这部纪录片里,革命的人们可以增强对斗争前途的无限信心,可以得到对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争取民族独立的巨大鼓舞。亿万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将和英雄的越南人民一样,在斗争的大道上,高歌猛进!


第6版()
专栏:

朴素 孙士杰
近读一篇短文,其中有关于《国际歌》作曲者比尔·狄盖特的一段历史记述:“狄盖特一直沉默地过他平凡朴素的生活。一九二○年加入法国共产党之后,从未以《国际歌》作曲家的身份向党要求过什么特殊的地位和名誉。他仍旧做他街灯工人的工作,天黑之前沿着街道一盏一盏地点亮那些街灯,天亮之后又照样一盏一盏地把街灯熄灭。”
文字是极其简约的,但却勾划出何等伟大的精神风貌!
《国际歌》,这支国际无产阶级的英雄战歌,从它诞生之日起,就给予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多么巨大的精神力量,然而,它的作曲者却甘愿当一个默默无闻的街灯工人。
真理是朴素的,为真理而斗争的真正战士,也同样是朴素的。这里所谓朴素,不仅穿著而已,更重要的是指思想纯洁,毫无一己的物欲私念。象狄盖特这样,对革命大有贡献,却仍然安于平凡,不知名利为何物,这才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崇高本色。
生活里也有另一种人,当他没有成绩的时候,还算罢了,一旦有所造就,便热中于沽名钓誉,把手伸得老长,向党和人民讨价还价。严格讲来,这种人不能叫做革命者,尤其不能叫做共产主义的革命者。如果他还有革命愿望的话,就该在狄盖特面前感到羞愧,有所醒悟。
我精心地默诵着开头那一段文字,平凡朴素的狄盖特仿佛出现在我的眼前,默默地点燃着一盏一盏的街灯,不,不,那是一个十分高大的形象举着革命火炬在迎面走来,它照亮了我整个思想。


第6版()
专栏:

山高水远战友情
——读古巴诗人比达·罗德里格斯诗集《中国人民的手》 刘岚山
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古巴革命诗人费利克斯·比达·罗德里格斯的诗歌,在他去年冬天访问我国期间报刊上零星发表时,就激动了不少人的心。古巴人民武装起义十一周年纪念前夕,作家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他的诗集《中国人民的手》。读着这些深情似海、坚定如山的战斗诗篇,我们的心怀充满了山高水远战友情谊。
诗集共两部分,前十首为诗人访问我国时所作,后七首是诗人从诗集《史实》中选出的。记得在报刊上第一次读到《关于一个字的诗》时,我的心便被诗人那种炽烈而深沉的友情和美丽诗句所吸引。这首诗是诗人在武汉参观为古巴生产订货的汽车配件厂时,发现“古巴”一字(西班牙语为一个字)在新中国语言中的魅力而写的。“古巴”两字,自从古巴革命胜利以来,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就变成了“英雄”、“革命”、“同志”、“战友”、“兄弟”和“姐妹”等同义语了。因为,正如诗人所说,它意味着:“斗争和牺牲,不屈不挠和意志坚定,刚强和英勇”,“不退后一步,不妥协,不投降”,“哪怕赤着脚赴汤蹈火,也决心奔赴社会主义的幸福目标”。这些斩钉截铁、气势磅礴、顽强豪迈的革命声音和形象,正是中国人民眼中的古巴,也是古巴人民眼中的中国,它们有力地概括了中古两国人民团结战斗的战斗友谊和斗争形象。
诗人说,他在中国所写的诗,“具有见证的价值”,据我理解,这一方面是诗人的谦逊,说它们不过是事实的记录;另方面则是诗人的赞誉,因为他说:“从我刚来到中国的那一时刻起,革命的诗就迎我而来”,他不过把它们收集、概括起来。还有,那就是诗人对于敌人诽谤新中国的斥责。从这里,我们可看出诗人的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革命态度。
诗人在我国访问了北京、武汉、广州、上海等地,他以敏锐的眼睛和热烈的感情,关怀、祝福着新中国机器的转动、时间的运行、小弄堂的变化和农田水利的建设等,凝字炼句,发而为诗,质朴生动,十分感人。这从作为书名的《中国人民的手》一诗中可以看出。这首热情非凡的诗,是一篇对中国人民革命与劳动的颂歌。作者深刻地看出中国人民能从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重压下翻过身来,在一穷二白情况下建设崭新的国家,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依靠人民自己的双手,“紧握光荣的步枪”,推倒压在头上的大山;“高举创造的工具”,建设自己的祖国;并且把这双赤诚的手,“伸向受压迫被掠夺的弟兄,直到地球上最遥远的角落”。
在另外一些诗里,劳动与革命的主题依然贯穿全篇,并且每每赋予新颖的形象。例如他称广州为“劳动不懈的城”,“人们纯朴的欢乐是劳动”,“每个人的脸上闪耀着不屈的意志,仿佛可以看到四个胜利的大字——自力更生”。赞美“上海,是一个先进的工人,不倦的巨人,革命,锻压,铸造,建设,车间彻夜不眠”。歌颂北京街头行人:“他们准备战斗到最后一个时辰,为了全世界人类的自由”。作为中国读者,对于战友的赞扬是深为感奋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每个成就和胜利,都和世界革命人民的支持和斗争分不开;诗人的歌颂也是对一切被压迫民族与被剥削人民的革命胜利斗争的鼓舞。
诗集后七首诗,是反映古巴革命胜利后,人民忘我劳动建设祖国,为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而针锋相对、勇猛斗争的史实的诗,它们大多是通过反复咏叹、步步深入、扣人心弦的。这些诗有着拉丁美洲谣曲的风味。诗人对自己祖国和拉丁美洲的革命感情强烈而执着,例如《一个孩子正在死去》这首诗,以连珠炮似的句子,控诉并描写美帝国主义伸向拉丁美洲的魔手,使拉丁美洲每分钟都有一个孩子死去的事实。最后,诗人怒不可遏地指斥美国侵略者,并告诉自己的人民和全世界:
但是,人民决不会死尽灭绝,
他们团结一致站起来,
烈火的风暴,
席卷着南方和北方,
东方和西方。
为了每一个死去的孩子,
会准备一枝枪,
会站出一个战士,
会有更多的人民投入战斗,
他们的希望的旗帜,
就是古巴。
在《5767号步枪》一诗中,诗人激越地赞颂了古巴民兵,亲切动人,意味深远。一位黑人民兵,站在革命战壕旁,
“以不可战胜的金刚石的手,亲切地握着他的步枪的枪管”,叫着他为枪枝的每个零件所起的自己亲人的名字,他自己为
“枪托”,以致“每一个零件上,有一朵他的血的花朵,有一张他勇猛地保卫着的亲人的脸。”这就是革命的古巴民兵。有着这样举国皆兵的民兵在守卫,有着“武装起来并准备为保卫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人民”,正如《圣地亚哥宣言》重申争取独立的伟大战士安东尼奥·马塞奥将军所说:“企图霸占古巴的人,如果他没有在斗争中死亡,那他所得到的就是浸透鲜血的灰烬。”而有着这样的人民的国家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第6版()
专栏:

月明星稀 湖涌
夏夜,月明星稀。微微的东南风吹来,带来一股泥土香。柳河湾大队副队长郑纯忠吃过晚饭,正坐在当院的小槌布石上打盹,忽然他的爱人秀花走来用手推了他一下:“套都伸好啦,牲口也喂好啦,汽马车轮胎也打足了气,现在是单等一声令下啦。你说什么时候套车吧?”纯忠知道秀花那么个脾性,弄什么事总是怕落到别人后边。这次送公粮、卖余粮她更热火,因为她还是车马队的小组长哩。纯忠故意打趣说:“你真是个慌忙星!慌啥咧,这回总不能还落在其它村子后边。大王庄、杨家店那几个队的车反正得从咱村边过。那些人又好‘烧包’,总是在牲口脖子上戴上串铃,老远就听到他们的响动了。等听到他们的铃响,咱套车还不算晚。往年他欺咱是牛驴,没有骡马大牲口;今年咱们也有了大牲口啦,要是走不到他前头,我就不信。”秀花听了纯忠这番话,扁扁嘴,又推了他一把,说:“你不让套车,那你得到村东头站岗去,啥时听到铃当响,咱好赶快套车。不然送到公社粮站,要叫他们排到前头,又该听他们的风凉话哩。”纯忠被秀花这两推,早把瞌睡推到九霄云外去了。他站起身来,掏出烟来,一边吸烟,一边走:“真是穆桂英挂了帅,杨宗保的先行官就不好当了。好,好,我去看看去。”
纯忠走出院落,一阵微风吹来,顿时感到浑身凉爽许多。他正要往村东头高岗上走,只见东边地内闪起了几道亮光,又听到唿唿的响声。纯忠想:“这是一条便道,平常不跑汽车,今晚为啥有汽车跑呢?”他还没来得及细思再想,汽车已经来到了村头。车上亮起了手电筒,接着就有人喊:“喂,是谁在场里咧?告诉你们的队长说,我们先走了。”纯忠一听,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大王庄大队的队长许合清。纯忠跑过去站在车旁,说:“怎么你们搞了汽车运送呢?”许合清说:“是这样么,同志。我们同供销社订的合同,他们用汽车给我们送化肥,返回时我们趁车送公粮、卖余粮啊!嘿!往年麦子可以用马车送,今年可不行啊,要光凭马车送,就送到八月十五吃月饼啦!”纯忠一听心里慌了,可是他总好说两句犟[jiàng降]话:“您去这样早,恐怕人家粮站不办公、不过磅吧?”“嗨,去年的皇历今年用不着了,粮站过磅昼夜不停,就这还过不及哩。”说罢,捺了一下喇叭,嘟的一声开跑了。纯忠也连忙回头跑,招呼秀花套车。
一会儿,只听到路上的汽车声,马嘶声,人的笑语声,四处震响着,组成了一支丰收的乐曲。


第6版()
专栏:

田头上的歌手 欧阳翎
排灌站,田头上的哨岗,
向茫茫田野,背滚滚江浪;
排灌站,大沙田的歌手,
随潮水涨落,歌声顿挫抑扬。
春夏秋冬,你挺立江旁,
一任它雨暴风狂,
你从不畏缩,从不动摇,
把万顷禾田守望。
千里洪潮,暴雨要淹没庄稼,
你把防洪的战歌唱响;
手一动,
霎时间赶走了恶浪!
万里硝烟,旱魔要吞噬土地,
你把抗旱的战歌唱响;
脚一踩,
霎时间绿波荡漾……
大沙田呀,自古水旱无常,
田头上,一年四季只听水车响,
踩烂几多脚板,磨破几多手掌,
摆不脱贫困,赶不退水旱魔王。
有了你,沙田人有了铁臂膀,
潮水、江浪;可擒,可放;
有了你,沙田人有了铁脚板,
大步踏上一个个生产的高岗。


第6版()
专栏:

炉前(首都国画展作品)
张仁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