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康庄大道 灿烂前程
——访天津、唐山市到农村集体插队的知识青年 伍 杰 王逸之 陈 模 吴期扬
今年四月以来,天津、唐山两市有近四千名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先后到宝坻、武清、蓟县、宁河、遵化五个县的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插队参加劳动。为时不到半年,在这伙年轻人的身上,已经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我们是来干革命的!”
好些地方的干部、社员,对于下乡知识青年都有这样一句赞语:“毛主席派来的好青年。”人们为什么这么称赞他们呢?从宝坻县口东公社梁家胡同大队的下乡知识青年谈起吧:
四月下旬,这里从天津市来了九名知识青年,年龄都在二十上下。乡亲们见他们一个个白面书生的模样,有的人说:这些学生能干啥呀?
青年们进村后,党支部和大队管委会要他们先干些轻活,可青年们却要同社员一样干活。第三天,队里深翻白薯地,他们参加了。听说青年们要干活,这天,来的人格外多。青年们看出社员们的心思,一个个在暗中使劲。女青年罗秋舫拿起铁锨不停地掘,王愈新更不示弱,一个劲儿地翻,汗水从她们的脸上往下直淌,有的人手上打起了泡。大队党支部书记怕把青年们累坏了,连声招呼他们休息,可是谁的铁锨也没停下来。这样坚持了一整天,社员们说:“这些青年,可以啊!”
不管什么累活、脏活、难活,青年们都抢着干。罗秋舫、王愈新两个姑娘住在老贫农、老党员梁瑞的家里。有一天,她俩见梁大娘拿着一把粪杈子,在猪圈旁迟疑了一会儿,又回到屋里来了。她们想,准是要起圈肥,梁大爷有病住院了,她自己起不了啊!她俩把鞋一脱,裤管一挽,就跳进圈里,一人看着猪,一人起粪。齐膝深的粪水,溅了她们一身,她们谁也不去理会,一鼓作气把粪起完了。感动得老大娘不知道说什么好。老支书知道这事后,见人就说,逢会必讲:“起猪圈,对咱庄户人说,算不得啥;对学生们来说,这样的脏活,要不是真心干革命,谁也做不到!”
梁家胡同大队的下乡青年小组,只不过是数百个“集体户”中的一个。凡是青年们插队的地方,几乎都修订了生产计划,为的是“增人也增产”。青年们积极参加科学实验活动,在消灭棉花蚜虫,玉米、高粱钻心虫方面显了身手。他们到了哪里,哪里的文化生活就活跃起来。
到贫下中农中去扎根
幼苗成树需要园丁辛勤抚育,要把下乡知识青年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革命者,离不开贫农、下中农的带领和培养。
天津市有一百多名知识青年来到武清县豆张庄公社以后,就参加了忆苦思甜大会。会上,由豆张庄大队党支部书记讲了村史,两位老贫农和团支书讲了家史。团支书李洪说,他父亲一直给地主扛活,养不活一家人,欠钱又欠粮,还不起,父亲被逼死了。妈妈把妹妹卖掉换了口棺材,把父亲埋了。他随娘改嫁到豆张庄,日子还是过不下去,直到解放才翻身。李洪说到卖妹葬父时,难过得泣不成声,再也说不下去了。青年们都忍不住流下了热泪。在讨论时,下乡知识青年程光璐说:“我过去听说地主如何恶毒,总以为有些夸张;这次参加了诉苦会,才懂得了什么叫剥削,穷人为什么要起来闹革命。我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我决心背叛这个阶级,把自己改造成无产阶级的战士!”
下乡不久,公社党委发现有些下乡青年不爱惜粮食,就又组织了第二次忆苦思甜大会。六十多岁的老贫农、县人民代表苏大娘,给青年们讲了他们一家解放前过的牛马不如的生活。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从此,青年们吃粮有计划了,如有剩饭,先吃剩的,再吃好的;吃油、烧柴也节约了。
贫农、下中农社员为了把自己一身的生产本领传给青年,热心地教他们学农业技术。蓟县下仓公社安各庄大队贫农社员刘奎,主动指点青年干活。下乡青年程广华拜他为师,刘奎说:“我干啥,你就干啥,一年内我保证教会你干主要农活。”从此以后,师徒二人,下地在一块,干活在一块,休息在一块,形影不离。在两个多月中,小程学会了间苗、耪地、托坯、扶耠子等农活。不少生产队,还给下乡女青年预备了针线簸箩,教她们纳鞋底、做鞋和缝补衣服。
宝坻县口东公社梁家胡同大队老贫农、党支部书记刘琪,是下乡知识青年的好带路人。他看到下乡青年劳动好,对办俱乐部也热心,就是不挂事,心里就琢磨:青年人不挂事不行!挂了事,心才能在农村落实。有一次,在下乡青年会上,他讲了梁家胡同大队的全部家底,一再嘱咐他们,要记住这些。后来,他又去参加青年的小组会,问他们:咱们庄上有多少地、多少人,多少头牛,稳产高产田的计划指标是多少?……青年们都答不上来。老支书说:“你们下乡来干革命,咱们的家底都记不住,能当好家吗?”一天夜里,老支书参加下乡青年的生活会,他又提出一大堆“家底”问题来考他们,青年们仍然答得不好。老支书说:“你们太省心啦!你们到农村,不光是为劳动来的,队里的各样事儿,你们都得知道啊!……你们连家底都记不住,怎么能建设咱们梁家胡同呢?”老支书反复地教导,把青年们的心说动了。从此,全组青年都下工夫摸清全大队的家底。现在,他们连谁家生了一个小孩,队上添了几头小猪、牛犊,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了。
新天地里炼新人
赵嬿,在三个月以前,是天津市的一个高中学生。父亲是中学教师。和其他年轻人一样,赵嬿原来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可是,当她看到许多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向农村时,她的面前展示了一条更广阔的革命大道。她报了名,和天津市第一批下乡青年一起来到了宝坻县。她和小组的同志,被分配到口东大队第四生产队。尽管她们怀着满腔革命热情,但在劳动中仍然遇到好些困难。有一次,队里抢种白薯,她主动要求挑水,水桶大,来回二里路,挑了一天,肩就压肿了。第二天,她照常出工,水桶压在肩上,痛得难受。放下吗?如果放下就算在劳动关上服输了。这时她想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觉得浑身来了力量,又坚持干了下来。
赵嬿和她的小组积极劳动和关心集体的行动,引起了村里的地主、富农分子的仇视。他们见赵嬿小组生活俭朴,就讽刺她们是“窝窝头万岁”。赵嬿常利用休息时间写日记,富农分子就在背后恶毒地挑拨说:“你们看,赵嬿天天拿个小本子记你们说的话,今后你们说话可要小心,最好离她远些!”这些话传到赵嬿的耳朵里以后,她不知该怎么对付好。这时她想起党支部书记邢义对她说过的话,想起了村里许许多多老贫农,她感到无形中有一只巨大的手在支持着她。她向党支部检举了地主、富农分子的破坏活动。在党的关怀和鼓舞下,赵嬿经受了这场考验,变得更坚强了。
现实斗争是教育人最好的学校。三个月的农村斗争使赵嬿初步体会到:在农村中,广大贫农、下中农,是自己最可靠的亲人,能为他们办点好事,她就感到高兴。每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赵嬿和她小组的同志,四处巡查,看看生产队的工具有没有丢在外面,再看看贫农、下中农的院子里有没有晒着的衣被和柴草,特别是那些五保户和烈军属家,有啥事需要她们做,她们帮了这家,又帮那家。
象赵嬿这样的自觉锻炼的好青年,在冀东五县四千下乡青年中,真是举不胜举!
刘广秀,是唐山市的一个知识青年,他到遵化县西下营公社西下营大队落户以后,平时注意学习老党员、老贫农的革命精神,在劳动中刻苦锻炼,带领小组学习勤俭过日子。有一次富农分子刘锦秀对他说:“往后热天下地,上头晒,下头曝,看你受得了?”刘广秀立刻答道:“农民兄弟都受得了,我为啥受不了?”富农分子接着又问:“你们在这儿干多久?”刘广秀斩钉截铁地说:“干一辈子!”
赵嬿、刘广秀……这些知识青年,进步所以比较快,就是因为他们有自觉革命的精神,自动投入农村这个革命的大熔炉。
小组——革命的集体
这次城市知识青年下乡的特点,是集体插队,以生产队为单位,建立小组,每组少的五六人,多的十几个人。小组,是下乡知识青年新的“家”,是生产队里的一支小突击队,也是一个小小的学习班。
宝坻县杨家口公社碱场大队青年第六组,有六个人,组长是孟美瑞、刘秀敏。刘秀敏最大,才二十一岁,最小的有三个,都是十七岁;孟美瑞是高中毕业生,其余的人,有三个初中学生,两个高小毕业生;两个男青年,四个女青年。他们有的是工人子弟,有的出身于资产阶级的家庭,大部分人过去互不相识。但是,共同的理想,使他们结合在一起,朝夕相处,亲如一家人。
有一回,杨桂兰左手的手指受了伤,暂时不能下地干活啦。她急得哭了,伙伴们安慰她,老社员用药给她包扎,孟美瑞又送她上医院治疗。孟昭芬每天早晨起来,自己还没有来得及梳洗,先帮她洗脸、梳辫子,洗衣服。秀敏还拿出自己的布,替她补衣服。社员们也不断地来看望她。在这些日子里,有多少只温暖的手伸给了桂兰:用她自己的话说:“大家把心都掏给我了,比亲兄弟姊妹还亲哩!”
在这个小组里,人人互敬互助,充满了团结友爱的气氛。可是,谁有了缺点,大家也毫不放松。同样是杨桂兰。碱场村有个姓樊的富农分子的老婆,有一阵常对桂兰假献殷勤。桂兰的阶级观点模糊,对小组同志说:“这个人对我真好!”在小组生活会上,孟美瑞、刘秀敏严肃地批评道:“杨子,富农婆子和咱不是一家人,她对你好是别有用心的,你要提高警惕啊!”会后,杨桂兰学习了《怎样划分农村阶级》的小册子,提高了警惕性,她不再理睬这个富农婆子了。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青年们逐步地学会了管理自己。他们组内有细致的分工,有的管思想工作,有的管伙食、财务,有的管劳动安全,有的管学习、文娱……小组制订了生活公约和评比表扬制度,大家自觉地执行。宝坻县大中庄公社小于庄大队的下乡青年小组,在这方面做得更突出:他们除了在一起起伙,一周开一次生活会以外,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文化(分初中、高中两个班),学习农业技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都和本队青年一起进行。他们和全国闻名的“铁姑娘”队拧成一股绳,在生产劳动、科学实验以及文化生活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第2版()
专栏:

林业部通知各地采集秋季树种
新华社三日讯林业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作好秋季树木种子的采集工作。
通知说,种子、苗木是发展林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种子供作育苗,就不可能有充足的苗木。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树木种子已经陆续成熟,正是采集树种的良好时机。各地要作好准备工作;妥善安排劳动力,及时组织群众采收。各国营林场、苗圃、经营所、伐木场和公社、生产队办的林场、林业专业队,应当把作好采种工作列为秋季生产的中心任务之一,动员职工、职工家属和社员,开展群众性的采种活动,力争多采多收。种子来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可以组织临时性的专业队伍,划分责任区,有计划地进行采集。有种源地区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要依靠社员群众,本着自采、自育、自造的方针,力争种子自给。
通知强调指出,各地在采种工作中,要切实注意保护母树。在种子调运和加工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以保证种子质量,减少损耗。调运种子前要严格执行检验和检疫制度,防止树木疫病传播。
通知还要求各地在作好采种工作的同时,积极加强种子基地的建设工作,对原有的种子基地要严加保护和管理。


第2版()
专栏:

充分发挥能工巧匠的作用
北京广泛实行群众性技术协作
几个月来已解决一千多项技术课题
据新华社三日讯 群众性的技术协作活动,已经在北京市工业系统里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短短几个月,就有一百多个工厂的一千多项技术课题,包括许多工厂多少年来自己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在这次协作中得到了解决。
今年初,北京市工业系统组织学习团到沈阳学习回来以后,全市群众性的技术协作活动迅速形成热潮。在技术协作委员会所在地——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每到星期假日,几个大厅里坐满了人。助人为乐的能工巧匠很快就增加到八百多人。除了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协作活动以外,许多人还主动访问兄弟工厂,寻找和帮助解决技术关键问题。
北京第一机床厂中型轧辊质硬,加工效率低。这个问题提出后,高速切削能手李昌安、桂育鹏下班就带上刀具前去帮忙。这个厂的工人照着李昌安、桂育鹏带去的刀具,改进了车刀和切刀,又按照他们表演的方法操作,一个中型轧辊加工的时间就由一百三十个小时,缩短到九十五个小时。有三十多年焊接经验的焊接能手薛玉昆,听说北京农业机械厂生产大型拖拉机发动机汽缸有气孔,常常造成废品,几年都解决不了。他就主动找到农业机械厂去帮助焊补。开始时焊补起来的气孔有痕迹,仍然不能用。薛玉昆苦思苦想想出了个办法。他用浇铸汽缸时溢出的铁水,制成焊条去焊,就焊补成功了。这个厂由于这项废品率降低,一年可以节省二十万元。密云水库机械修配厂捎信给薛玉昆说,他们的柴油机因汽缸有裂纹,两年不能开动。薛玉昆接信后,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四点钟,就起身奔往密云水库修配厂。他在那里干了一天,直到晚上八点焊补好,传授了技术才回工厂。今年来,薛玉昆就这样先后帮助二十多个工厂解决了各种技术难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能工巧匠们的作用,使他们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问题,各工厂都把急需解决的技术课题,逐个分析研究后,先由厂里老工人组成若干技术小组,自己努力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时,才把问题提交市的技术协作委员会,交由能工巧匠们去研究解决。不少工厂除了在厂内积极组织人力进行试验外,还把技术协作所需的设备安装好,原料化验好,技术人员组织好,能工巧匠一来就动手干,因此减少了能工巧匠们的往返徒劳,问题解决得快。


第2版()
专栏:

连城实验林场和附近公社生产队订立合同
组织社员农忙务农农闲育林
采用这个办法,对发展林业生产、巩固集体经济和增加社员收入都有好处
新华社兰州三日电 本社记者冯森龄、王昌报道:甘肃连城实验林场和林区、近林区的公社生产队订立育林合同,生产队的社员农忙务农,农闲育林。实践证明,这个办法对发展林业生产、巩固集体经济和增加社员收入都有好处。
连城实验林场位于祁连山东部、永登县境内,有天然次生林四十多万亩,疏林地和宜林地二十多万亩。过去林场以护林为主,一九六二年后改为以成林抚育为主。这时,他们就和当地公社生产队订立了育林合同。具体办法是:林场根据国家计划,制定育林作业设计,由公社生产队承包。承包的队,社员农忙务农、农闲育林,有的还固定一部分劳动力常年参加育林。育林社员的工资由林场直接拨给生产队,作为生产队的集体收入;生产队给参加育林的社员按完成育林定额的多寡记工分。
这个林场采取这种办法,既节约了开支,又育好了林木。近三年来,这个场依靠社员群众共抚育次生林近三万亩,超额完成了国家要求的每年抚育林木一万亩左右的计划。经过抚育的次生林,大部分留的是针叶树,留株均匀,疏密适度,林相整齐,普遍生长良好。经检查验收,抚育质量完全合乎要求。如果不依靠社员育林,要抚育这样大面积的林木,就必须增加固定工人,这样,就要大大增加国家开支。据计算:如果用固定工人育林,单工资一项就要比付给育林社员的工资多百分之五十以上,此外还要相应增加管理干部和修建职工宿舍,开支就更大了。
依靠和组织社员参加育林工作,对巩固、发展林区和近林区公社生产队的集体经济好处更多。过去,林场附近的四个公社,社员们虽有靠山吃山的习惯,但主要是搞些零星副业生产。自从林场组织他们参加育林,这些公社每年都有固定收入。连城公社各生产队近两年来每年育林收入达十万元左右。这个公社原有十三个穷队,一九六二年以后,他们在农闲季节组织百分之三十的劳力育林,现在已有五个生产队改变了穷困面貌。
这个林场除组织社员育林外,还发动社员搞传统的林副业生产,林场、供销社和生产队三方面签订合同,组织社员编制竹木农具、砍把杖、挖药材。连城、永和两个公社,今年一到七月份,共生产竹木山货七万多件,挖药材九千多斤,收入三万九千多元。


第2版()
专栏:

为农村灌溉、加工、照明提供有利条件
吉林山西积极建设农村电力网
新华社长春电 吉林省农村人民公社随着国家电力网的不断伸延,今年上半年,又修建了七十三项电力排灌工程,其中包括一百五十三处电力排灌站和一百九十三处电井,使农田灌溉面积扩大了十四万亩。有些人民公社还使用电力加工米面、饲料和照明。
今年上半年各地完成的工程项目中,有一半是人民公社自办的。修建电力排灌工程最多的通化地区,今年修建的三十一项工程中,公社自筹资金兴办的达百分之八十。
吉林省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援农村办电。今年国家拨给农村电力投资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通化、吉林、四平等地的电业局还把修建的重点电灌工程列入计划,许多工业部门也提前赶制各种器材。
吉林省农村电力事业在人民公社化以后,发展迅速。现在全省农村有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四千多公里,有百分之三十的生产大队用上了电。农村共有电力排灌站五百多处,电井一千多眼。这些工程大部分在粮食主要产区的松辽平原上,对抗御水旱灾害,保证粮食增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新华社太原二日电 山西省最近又有九十七项农村输电、变电和配电工程完工,并陆续投入生产。这些工程的建成,使晋中平川、晋南粮棉油产区的临汾、运城、曲沃,太行山区的晋城,上党盆地的长治和塞上大同等地的农村电网初具规模,为农村灌溉、加工和照明,进一步提供了有利条件。
今年已完成的农村电力工程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在已完工的新建工程中,包括三万五千伏输电、变电工程和一万伏配电线路的工程。


第2版()
专栏:

到革命博物馆参观当年立下功勋的木船
“渡江第一船”老舵手张孝华来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晚,他担任“渡江第一船”的舵手,冒着炮火,把突击爆破手送过了长江;现在是巢县一个船厂的保管员,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最近又被评为五好社员。
新华社三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第一船”的老舵手张孝华,最近到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参观了当年同他一起立下功勋的木船。
这条木船是张孝华自己制造的。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晚,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当时他用这条船同他儿子一起把解放大军的突击队送过了长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他的这条船被征集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展览。政府又另外送了一条载重量大两倍的船给他使用。
张孝华今年六十九岁了,他想念伟大祖国的首都,终于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在这里他受到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文化部的负责同志接见了他,中国革命博物馆的负责同志陪他到博物馆参观。当他看到他久别的“渡江第一船”时,老人一再抚摸着这条船的船身,满怀激情地说:“可惜它不会说话”。
中国革命博物馆仿照“第一船”做了一个模型(原来的七吨船太大),准备在今年国庆时展出。张孝华对模型提出了修改的意见,船上的景物都按照当年渡江时的样子摆列。
张孝华自幼生长在安徽省巢湖岸边的渔村,十三岁便开始了船上生涯,数十年中风里来雨里去,跑遍了长江及内河的大小码头,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一九四九年春节后解放军准备渡江,张孝华在春节第四天就带领他的独生儿子投入了渡江的准备工作。在练兵中,这个年已半百的老人积极要求担任突击队的舵手,请战书、保证书不断送到部队首长的面前。经过各种测验,证明他对沿江的地形、水路最熟悉,便选中他担任渡江第一船(突击队)的舵手。四月二十日夜晚,他接到渡江的命令后,用自己的木船载着二十六个突击爆破手,直向江对岸的荻港驶去。他勇敢沉着,船快到敌人的碉堡下才被敌人发现。敌人向“第一船”射击,船被打了几个洞,老人的儿子腿部受伤,但老人一点也不惊慌,就在这关键时刻,他用尽平生之力,猛划几桨,使解放军迅速登上江岸,拿下了敌人的碉堡。
全国解放以后,张孝华积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一九五六年加入了船民水上运输合作社。党和政府对他关怀备至,合作社的领导上照顾他年纪大,要他休息,他的儿媳妇、女儿也都希望他能回家度过晚年。可是老人不肯,合作社的领导上只好给他安排一个轻便的工作。目前,他在巢县船民水上合作社的一个船厂里任保管员,把仓库管理得有条有理。由于他工作勤勤恳恳,热爱集体,深受社员的尊敬。他曾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最近还被评为五好社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第一船”。(附图片)
这张照片是在这只船送到北京前拍摄的。
张崇岫摄(新华社稿)
“渡江第一船”的老舵手张孝华。 新华社记者 张文礼摄


第2版()
专栏:

青海高寒草原
人工试种优良牧草成功
青海省在高寒草原人工试种的十几种优良牧草生长都很茂盛。这些牧草有一些是从外地引进的,有一些是本省生长的。几种本省牧草单位面积产草量比自然生长的要高几倍到几十倍。


第2版()
专栏:

山东超额完成收购大麻
山东省已在八月二十五日超额百分之十二点四完成了今年的大麻收购任务。
今年山东大麻的播种面积虽比去年减少,但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比去年增加一成以上。为了多交售大麻给国家,麻区社员在收割时,都注意精收细剥,使每亩地比往年多收六斤到八斤大麻。
目前,各产麻地区人民公社生产队在超额完成原定的售麻任务以后,还准备再卖一部分麻给国家。


第2版()
专栏:

塞上江南试种莲藕
夏末秋初,在宁夏引黄灌区的藕塘里,莲花盛开。这是“塞上江南”今年新有的景色。
过去,宁夏引黄灌区没有莲藕。一九五八年试种。今年普遍推广。目前,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和永宁、贺兰、吴忠等地的一些人民公社和国营渔场都建立了藕塘,莲藕普遍生长良好。
近年来南方的水生植物荸荠、慈姑和茭白,也开始在银川试种,生长很好。


第2版()
专栏:

贺兰石刻增新品种
我国著名的宁夏贺兰石刻,出现了许多雕刻革命英雄形象的工艺品。现在生产的新产品中,有描绘红军长征时大批人马翻越巍峨六盘山峰的坐屏“六盘山”,有
“狼牙山五壮士”。毛主席亲笔写的《清平乐(六盘山)》,也被刻在挂屏和坐屏上。此外,艺人们还在贺兰砚石上雕刻了反映宁夏农村新景象的“塞上江南”。这些石刻新产品有些已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宁夏馆展出。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河南襄城县举人杨公社马庄生产队的烟叶,长得棵高叶大。社员们正在打杈、捉虫,加强后期管理。 于惠喜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