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9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南宁“五四”工读学校坚持以工养读以厂养校的勤俭办学方针
既是一所学校又象一座工厂
培养了大批思想觉悟高、有文化科学知识、又懂生产会干活的新型劳动者
新华社南宁十日电 广西南宁市“五四”工读学校,六年来坚持半工半读,培养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新型劳动者,获得了良好成绩。
“五四”工读学校是一所半工半读、以工养读的学校。它的最大特点是:既是一所学校,又象一座工厂,有一套教学制度,学生按照计划学习有关的文化科学知识,到附属的小型工厂从事体力劳动,学习制造各种产品。
南宁市“五四”工读学校开办于一九五八年。当时,中共南宁市委根据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考虑可不可以试办半工半读的学校,把读书与劳动自始至终密切结合起来,为此,市委指示团市委筹办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革命的青年一代的“试验田”。
“五四”工读学校起初招收初中毕业生,今年加招高中毕业生一个班四十名,都为三年毕业。学生在校期间,除假期以外,有一半时间从事体力劳动,一半时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具体安排是,一周内三天劳动,三天上课。他们曾经试行过半天劳动半天学习、隔日、两日、一周劳动或学习的制度,以及生产忙时少上课,闲时再上课等安排。试行结果,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采用三天学习,三天劳动的办法,更能照顾劳动和学习的连贯性,有利于学习和劳动。
自一九六二年起,这所学校根据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确定了面向农村,为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培养技工的办学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学以致用,开设了十二门课程,计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内燃机(电动机)、水轮泵、抽水机和抽水机站、电工基础、金属工艺学和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又根据面向农村的原则作了选择。比如,语文课着重讲授应用文和论说文,帮助学生学会写总结、报告、计划等;数学课着重讲授测量、比例、制图等农村应用的数学。他们还有计划地组织工作组到农村调查,了解农村的需要,把教学与农村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这个学校还先后和南宁市六十多个单位协作,目前和八个工厂有协作关系。
“五四”工读学校从创办以来,就实行以工养读、以厂养校、勤俭办学的方针。学校创办之初,不论经费、校舍、设备都很困难,但是他们除了接受国家拨给的一笔开办费和两间房子等外,主要依靠师生勤工俭学把学校充实、巩固和壮大起来。现在,学校共有专职教职员十八人,在校学生二百一十三人,还建立了一个小型附属工厂,有生产工人五十四人(从历届毕业生留下来的),有四个车间,包括熔化、造型、车、刨、钳、钻、焊、电、木、锻等工种。六年来工业生产总产值共约五十多万元,积累了九万多元的固定资金和三万多元的流动资金。从一九五九年一月份起,教师职工的工资、学生的学杂费、水电费、部分医疗费、二三年级学生的伙食费、文娱体育费等,全部由学校的生产劳动收入解决。
“五四”工读学校的一切事业都贯彻了勤俭创业的精神。新造的礼堂,既是饭厅,又是木工车间;学校里除炊事员外,一切勤杂工都由学生分工负责;每个年级还分工负责养猪、种菜、理发、缝补衣服等,凡是师生能够自己做到的,都自己动手做。这样不仅减轻了国家开支和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为大批工农子弟提供了上学机会,并且使一些城市知识青年养成了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同时,这所学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劳动教育等。
“五四”工读学校到今年已经培养了四届毕业生,共二百五十人,其中除半数以上分配到农、林场和人民公社、拖拉机站以外,其余有的留校,有的应征入伍,有的到手工业合作社或其他行业参加劳动和工作。这些毕业生在校期间,经过三年的劳动和学习,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文化,掌握了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逐步养成了劳动习惯,有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他们有文化和科学知识,能够担任一定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又懂得生产,会干活。在劳动中吃苦耐劳,苦学苦练。分配到南宁市拖拉机站的三十二名毕业生,由于有了一定的文化、技术基础,学习上又特别努力,所以,一般需要六个月学会驾驶拖拉机,而他们只用了三个月就学会了。毕业生黄可观,在拖拉机站工作下乡代耕时,不怕脏不怕累,去年一年耕地面积创广西最高纪录,被评为南宁市先进生产者。毕业生谢丽娥,是拖拉机站的第一节油能手,被评为南宁市“三八”红旗拖拉机手。分配到南宁青年农业科学试验场的四十名毕业生,全部被评为“五好”场员,其中有八人当选为这个场的管理委员和监察委员,成为农场的骨干分子。十二名应征入伍的毕业生,个个评上“五好”战士,有五人担任了班长或副班长的职务。现在,这所学校已经誉满全市,受到群众的普遍赞扬。


第2版()
专栏:

继承和发扬老八路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赤峰皮革厂坚持勤俭办企业十七年
产品由十多种发展到六十多种,上缴国家利润超过全厂投资总额六倍
据新华社赤峰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皮革厂职工,继承和发扬老八路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十七年来一贯坚持勤俭办企业,连续被评为自治区和全国轻工业系统的先进单位。
赤峰皮革厂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冀察热辽军区在一九四七年建立的。一九五○年军区把这个厂移交地方以后,有了很大发展,工人由六十多人发展到四百多人,厂里领导干部先后换了四批,但是,艰苦奋斗勤俭办厂的革命“传家宝”,却一直保留下来。他们没有修建大量的新厂房,仍使用当年八路军修的小厂房。建厂时留下一台满身枪眼的旧锅炉,经过工人几度修补焊接,一直使用到去年才报废。生产上缺少设备,职工们就自己动手修建。建厂十七年,厂里从没有买过沙发、软椅,没有修建俱乐部和会议室。由于贯彻勤俭办厂的方针,生产迅速发展,全厂产品由原来十多种发展到六十多种。从一九五三年到今年上半年,上缴给国家的利润有三百五十六万多元,超过现在全厂投资总额的六倍多。
一九四七年建厂时进厂的一些老工人,今天有的成了厂长、科长和车间主任,这些工人出身的领导干部和其他干部,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九五四年,本来可以由国家投资十万元扩大厂房,厂的领导研究后,认为新厂房不必搞得过多太大,旧厂房经过修理还可使用。于是决定只修当前急需的九个鞣池、三台转鼓、一栋厂房和一个锅炉房,花四万元就使制革生产能力提高二点八倍,把节约下来的六万元还给国家。一九五七年皮革厂扩建植鞣组,国家拨款一万八千元,批准修建土木结构厂房和二十个鞣池。厂里考虑到植鞣组整天和汤水打交道,土木结构厂房不结实,想临时改成砖木结构的厂房。改变修建计划,本来可以再向国家要钱,厂的领导没有这样做,而是发动职工自己干,从书记、厂长、干部到工人,都参加运砖瓦、抬木料、挖土方等修建工程。结果没有再向国家多要一个钱,提前建成了砖木结构厂房和三十一个鞣池。
赤峰皮革厂能够把八路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主要是党组织对职工进行了经常的思想教育。一九五八年厂里增加一批新工人,他们对勤俭办厂的老传统不习惯,认为卡的太紧,太小气。厂党总支委员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思想,决定加强对新工人的政治思想教育。从这开始,每逢一批新工人进厂,党总支就指定一名总支委员,给新工人讲勤俭办厂的重大意义,讲本厂艰苦奋斗的历史,然后领他们参观厂房,说明条件虽差,但产品质量是优等的,这几年生产出口的九万多双皮鞋,质量都合乎标准,这是老工人艰苦奋斗的结果。新工人分配到车间,车间党支部又给讲第二堂课,介绍车间生产情况和制度,介绍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号召新工人向老工人学习,保持车间的荣誉。新工人到生产小组后,又给讲第三堂课,由老工人回忆自己在旧社会当学徒的苦处,说明今天的新工人在党的关怀下是多么幸福,应该听党的话,发奋学习,好好工作。此外,党总支还规定每周星期四晚上为职工政治学习时间,经常邀请老工人和郊区贫下中农社员来报告家史和革命故事。这一切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许多工人养成了勤俭的习惯。有的工人使用的劳动保护手套,正面坏了就用背面,正面和背面都坏了就补着用,一双手套要顶好几双用。厂里机器少,职工们就进行技术革新,几年来制造了一批机器,全厂原来完全用手工操作,现在改为部分机械操作。如制造的洗毡疙瘩机,制鞋万能整理机和蒙靴砸眼机,都成倍地提高了工效。


第2版()
专栏:

共产主义战士永垂不朽
厦门前线举行安业民新墓落成典礼
新华社福建前线十日电 九日上午,厦门前线军民一千多人隆重举行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新墓落成典礼。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前线部队首长左爱海军少将、中共厦门市委书记处书记张渐摩、厦门市副市长施耀和安业民烈士的父母亲,安业民家乡辽宁省开原县副县长任振族以及兄弟部队的代表,参加了落成典礼。
安业民烈士原是福建前线海军某部海岸炮兵战士。六年前在一次激烈的炮战中,药包被敌人打着起火,他冒着烈火抢救火炮,全身被烧伤百分之七十仍坚持战斗,最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学习和发扬他的革命精神,前线军民为他重建了烈士墓。
烈士墓建立在厦门市万石岩。墓区依山傍海,树木成林,风景非常优美。烈士墓后照墙正中央镶嵌着烈士的瓷象,右边刻着烈士生平和英雄事迹,左边刻着烈士生前战斗日记。烈士纪念碑屹立在烈士墓的正前方,上面刻着朱德委员长的题词:“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
在烈士墓落成仪式上,左爱海军少将、施耀副市长先后讲话,号召前线军民要学习和发扬安业民烈士的革命精神,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红旗的光辉照耀下,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第2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烈士子女在庐山度暑假
在江西期间参观了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看到毛主席旧居孩子们很高兴很感动
新华社南昌十日电 阿尔及利亚的七十五名烈士子女在我国著名避暑胜地庐山愉快地度过了暑假,今天离开南昌去广州。
五日黄昏,当阿尔及利亚孩子们乘的汽车登上庐山云中城市——牯岭时,受到中国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第二天晚上,在美丽的花径公园,两国孩子举行了营火晚会。在营火旁边,两国孩子们和应邀参加晚会的解放军官兵、正在庐山休养的劳动模范,一起纵情歌舞。中国少年儿童和解放军官兵为小客人们表演了精彩的歌舞节目,小客人们也应邀表演了阿尔及利亚民间歌舞。十四岁的法蒂哈还为大家演唱了《做革命的接班人》。这首歌是她在看了电影《英雄小八路》以后学会的。法蒂哈来到中国以后,已跟中国小朋友学会了七支中国革命歌曲,她表示要把这些歌带回去教给阿尔及利亚的朋友们。
七日清晨,孩子们从牯岭出发,去攀登庐山第二高峰——海拔一千四百米的五老峰。十时许,爬山开始。两国的孩子们手拉手,穿过树丛,越过溪流,欢叫着直往五老峰奔去。庐山的天气变幻无常,时儿太阳烤人,时儿乌云遮天,浓雾弥漫。太阳出来了,中国孩子就把自己的草帽给阿尔及利亚的小朋友戴上,用毛巾给他们揩汗。阿尔及利亚的小朋友也把自己的水让给中国小朋友喝。快到峰顶时,一股激雾从山底冲上来,淹没了山峰,两国的孩子们拉紧了手,互相鼓励着往峰顶冲去。不一会,孩子们登上峰顶。他们怀着胜利的喜悦,唱起了欢乐的歌。
在庐山度暑假期间,阿尔及利亚烈士的子女们还游览了仙人洞、含鄱口、黄龙寺、小天池等名胜古迹,参观了工人休养所,访问了正在休养的劳动模范。
阿尔及利亚孩子们在江西期间还参观了革命摇篮井冈山。九月一日早晨,他们乘车从井冈山的中心茨坪出发,去毛主席一九二七年十月到一九二九年一月的旧居——大井参观。孩子们听说是去参观毛主席曾经住过的地方,高兴极了,一路上又说又唱。在村口,他们受到当年大井乡工农政府主席余振坤、乡暴动队长邹文楷等老红军战士和群众的热情欢迎。孩子们看到毛主席的卧室里只有一张板床、一张方桌和两条凳子,很受感动。一些孩子参观以后高兴地用中国话唱起了《东方红》。
井冈山的老红军、老干部给孩子们讲了革命故事。小姑娘莎菲娅听了毛主席和红军战士一道吃红米南瓜和毛主席不收群众送给他的鸡蛋的故事以后,高兴地说:“我听懂了,我听懂了!毛主席和红军的生活很艰苦,但是他们打仗很勇敢。”
九月二日,在海拔一千七百米的黄洋界上,井冈山的少年儿童和阿尔及利亚烈士子女进行了联欢。站在黄洋界举目了望,群山绵延起伏,山下白云翻滚,犹如汪洋大海。当天,中阿两国孩子在黄洋界上欢歌漫舞,并兴致勃勃地登上当年红军跟敌人作战的哨口工事,听参加过黄洋界保卫战的老红军邹文楷讲战斗故事。
孩子们在井冈山还参观了毛主席的另一旧居——八角楼和红军医院等革命旧址。


第2版()
专栏:

工业企业降低耗煤定额 机关部队运用先进经验
辽宁节约原煤七十多万吨
新华社沈阳电 辽宁省工厂企业和机关团体今年以来节约煤炭取得了显著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各单位已节约原煤七十七万多吨。
今年,各工业企业的耗煤定额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其中,生铁、电力、机车、水泥、日用陶瓷等行业的耗煤定额,比去年平均降低百分之二十点五。鞍钢炼铁厂由于改革了高炉冶炼技术,今年以来,每吨生铁所耗费的焦炭从去年的六百零七公斤降低到五百五十四公斤。抚顺发电厂掺烧矸子石发电的节约煤炭经验在阜新发电厂推广使用后,近两个月来阜新厂已经掺烧了两万四千吨矸子石。
许多先进节约煤炭单位发扬助人为乐的高尚风格,自觉地开展学先进、送经验的活动。从年初开始,海城煤建公司、海军某部等单位,都先后派出专业小组到全省各地传经改灶。沈阳部队某团创造的“双眼回风灶”先进经验,已经在集体伙食单位普遍推行。据全省统计已经改造的六千多个“双眼回风灶”,就节约煤炭二万吨。


第2版()
专栏:

河南加强苗木培育管理
新华社郑州十日电 河南各地建立了苗圃的人民公社、生产队和国营林场,对苗木加强培育管理,绝大部分树苗生长良好。
今年春季,河南省共培育用材、经济、水果等各种树苗十五万亩,为解放以来最多的一年。育苗较多的西华县,全县四千多亩苗圃,都有专人管理。豫北安阳、新乡和豫东开封等地,有一万多亩杨槐树苗发生蚜虫,虫情刚一发生时,这些地区就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结果避免了危害。淮南大别山区的信阳、新县和南阳专区的桐柏等地,根据历年松树苗容易发生立枯病的情况,在今年四五月份就对八万多亩松树苗圃普遍喷撒了波尔多液,作了预防。此外,各地还普遍给苗圃松土除草,并追施了肥料。
由于管理比较精细,目前不少苗圃达到无草荒、无病虫害、无瘦弱苗的要求,从现在的情况看,今年冬季各地有百分之六十的树苗可以出圃。


第2版()
专栏:

迈上劳动化的历程
——记献身于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张衍斌
新华社记者 田培植
“咱已经是一家人了”
七月的一天,我跟山西省稷山县水利局技术员张衍斌去杨赵公社管村生产大队,参观新建的机灌站。
张衍斌今年二十七岁。从他的外貌上,很难看出他是一个自幼生长在成都和上海,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的知识分子。他穿着一件半新的短袖白汗衫,一条洗了几水的蓝短裤,一双方口的旧布鞋,他那古铜色的脸膛和皮肤,都跟农村普通的小伙子一样。
我们穿过管村的街巷,走出南门,眼前出现了一大片浓绿茁壮的玉米田。南面是汾河,机灌站就设在一间砖瓦房里,隆隆的机声随风传来,一股汾河水,从水管里喷吐起来,顺着纵横的渠道,流进玉米田里。七八个社员手持铁锹,巡视在渠边,忙着浇地。
“老张来啦!”社员一见我们走来,立刻跑上来团团围住。他们不顾手上沾着泥,就跟张衍斌握手,拍他的肩膀。有的问他:“为啥好久不来了,是不是把我们忘了!”有的高兴地告诉他:“机灌站已经能浇一千多亩地了,今年这片地里的小麦收成好,回茬玉米也长得好!”
张衍斌乐得合不上嘴了。忽然一股水冲坏了分水渠道,他急忙跑过去,正好,有位手拿铁锹的小伙子,掘了几锹土,堵住了决口。张衍斌对大家说:“要修个分水闸口,要不控制不了水量,把你们的渠道冲垮了。”说完,他又走到井口,几个社员也跟了过去。他指着架在井口上的那条水管说:“这个水管架得太高了,这样,水的扬程扩大了,浪费马力,浪费燃料。”
听着张衍斌的话,社员们频频点头。
机灌站站长赵古禄笑着对我说:“老张可是个好同志,前年冬天,他给我们设计了这个机灌站,还跟我们一起干活儿修起来,那时又刮风又下雪,他一点也不叫苦……。”
赵古禄还告诉我,这个机灌站的建成使管村的水地扩大了二倍多,去年全大队的粮食和棉花的产量比前年增产了四成多。
当我们告别管村生产大队的时候,社员们再三嘱咐张衍斌,要他经常来看望他们,有位社员说:“咱已经是一家人了,你可用不着客气。”
“咱已经是一家人了”,这是农民对张衍斌在知识分子劳动化道路上,取得出色成绩的崇高赞誉。
劳动是熔炉,群众是老师
张衍斌在一九六二年三月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怀着满腔热情,服从国家分配,来到山西省稷山县水利局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由他设计并且已经修建成的有机灌站、排灌渠等四项水利工程。
管村机灌站是一九六二年冬天开始设计修建的,管村紧靠汾河,可是汾河水却浇不了多少地。因此粮食产量很低,社员经常吃国家的供应粮。社员们迫切希望这位来自北京的大学生能够帮助他们修成一个大型的机灌站,扩大水浇面积,改变生产面貌。
在一次社员大会上,张衍斌对大伙儿说:“我一定要跟大家一起好好干,把机灌站修起来;让我们管村在生产上来个大翻身!”他的话音刚落,一个社员霍地站起来说:“我们一定要修起来!我们是农民,可是老吃国家的供应粮,对不起国家!”当时的党支部书记也表示要决心把机灌站修好,多打粮食,多卖粮食,给国家做出贡献!
社员们的发言,给张衍斌很大的教育。在当地党组织的支持下,张衍斌立即进行设计,不管刮风下雪,他都跑在野外,测量地形;晚上夜深人静,独自坐在油灯下,精心绘图设计。经过半个月,机灌站的蓝图诞生了。
接着,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张衍斌又和管村社员一起,积极参加了兴建工作,社员们看不懂设计图纸,张衍斌耐心地给他们讲解,还照着图纸,在地上放上了线。“放线”本来超出了设计人员的工作范围,这是施工人员的事。可是张衍斌不仅“放线”,还持锹挥?,打夯砌墙,参加了体力劳动。
那年冬天,风雪特别多。管村的二十多个社员,在民兵营长赵古禄的带领下,不管好坏天气,照样修渠的修渠,建站的建站。有一次,他们正在使用混凝土打机座的柱子,大雪突然飘落下来,刺骨的寒风猛烈地吹着。张衍斌心想:这么大的风雪,让大家休息半天再干吧。可是转念一想,打机座柱子一停工,混凝土柱子的接茬上就会造成冷缝,将来安上机器,恐怕要震动,损坏机器。他就把这个道理对社员说了,社员们听后,异口同声地说:“干!今天一定要打好机座!”于是,大家照样干活,狂风吹得更猛,有时连模板都吹得立不住,大家就刨个地坑,插进去。人们的手冻麻了,就用高粱秆燃起一堆火来,轮流着烤一阵,干一阵。就这样,一直干到掌灯时分,把机座打好了,才收工。
在和社员共同的劳动中,张衍斌学到了许多本领。张衍斌的手抓惯了笔杆子,拿起锹?来,总是不如农民得劲,社员们就手把手地教他要领。在用砖头砌水井的时候,张衍斌原先设计的是,用砖头砌好,再灌上水泥沙浆。可是,有三四十年打井经验的老农赵耗胜建议说:“不用了,我打井砌井半辈子,都是用干砖砌的,从来没用水泥,连石灰也不用,也结实得很哩!”张衍斌就虚心地向这位老农请教。只见他把砖头犬牙交错地咬在一起,一块块碎砖浑然成了一个整体。老农告诉张衍斌,这叫“梅花砖”,他用这种砌法几十年前砌的水井,至今还很坚固。这位老人把水井砌成了,比张衍斌原来设计的再灌水泥沙浆的砌法少花了一笔开支。张衍斌分析了“梅花砖”能够均衡承水的压力,完全合乎科学道理。
由于张衍斌参加施工劳动,实践检验了他的设计,使他的设计能够随时得到修改补充,更加符合农村实际生活的需要。同时张衍斌还常把从农民那里学来的土办法,吸收在自己的设计里,使他的设计体现了“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更加符合广大农民的要求。
劳动是熔炉,群众是老师,张衍斌获得了思想和业务双丰收。
他爱上了农民,农民也爱上了他
张衍斌在设计修建管村机灌站之前,还设计修建了一条横贯涧东、东渠等四个大队,全长三千二百米的排水渠。这条排水渠跟管村机灌站一样,效果好,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这样,张衍斌的名声就渐渐传开了,他成了一个受群众欢迎的人物。
汾河岸边的下迪公社的干部和社员,三番五次地给县水利局打电话,要求张衍斌去,也给他们修建个机灌站。
一九六三年九月的一天,张衍斌冒着大风,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下迪公社。他用十几天的工夫,设计成了一个一百马力的机灌站。以后,他又用上了他在管村从赵古禄那里学来的组织劳力,负责施工的本领,成为施工的负责人。在盖机房砌砖墙的时候,社员们见他象老泥瓦匠一样歪着脖子,闭着一只眼,看吊起来的两条线是不是垂直了。就好奇地问:“老张,你还会‘吊线’,你当过泥瓦匠?”他笑着说:“这是在管村刚学会的!”
张衍斌既指挥生产,又参加劳动,他跟社员一起,什么活儿都干,而且拣重活儿干。
有一次,他钻在井底里,和几个青年社员一起挖泥,干得满头大汗,一爬出井口就感冒了,回家后浑身发烧。公社主任赶紧请来医生,社员给他做了鸡蛋面条,细心地照护他。两天过去了,病情还不见好转。社员们急忙派两个年轻人架了一辆小平车把他送进县医院。张衍斌十分感激社员群众对他的关怀和照顾,人在医院里,心还留在工地上。到第五天,下迪的两位社员来到医院探望他,告诉他,自他走后工地暂时停了工。张衍斌立刻从床上跳下来,说:“我的病好了,咱们马上回去!”
在修建机灌站的半年多的日子里,每天晚上,他的家里总有社员来谈心和聊天。社员们告诉他,下迪这个地方,解放前非常贫困,穷人多,他们经常吃的是糠皮拌野菜,几十天见不到一粒粮食。社员们讲的许多在旧社会里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遭遇,和新社会里的自由幸福生活,使张衍斌进一步理解了农民群众为什么思想觉悟高,为什么革命干劲大。他爱上了农民,同农民群众同劳动的决心更大了。
下迪公社这个能灌溉三千多亩土地的机灌站终于建成了。这又一次使张衍斌的思想和业务有了提高。
决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张衍斌生在成都。解放前父亲是个小职员,薪金少,家庭人口多,生活不富裕,他勉勉强强地读完了小学。解放以后,他才读完了中学,而且还享受人民助学金念完了大学。党的关怀和培养,使张衍斌在毕业的时候,立下了这样的宏愿:“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因此,他在稷山工作的这几年中,一直是积极热情,认真负责,做出了显著成绩。
他牢牢记着毛主席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他告诉记者:“这些成绩首先归功于党,归功于群众,我做得太少了,跟党的要求,群众的希望,还差得很远!”他现在正努力和县水利局的同志共同制订水利规划;他将负责设计三个工程。他表示要以更大的努力来建设新的社会主义的农村。
张衍斌说,初到这个偏僻的稷山时,他曾经顾虑自己学的东西能不能用上,自己能不能提高,如今这些顾虑打消了,他反而觉得自己的才能太小了。他愈来愈感到毛主席所说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是一句真理。怎样才能有作为呢?张衍斌的体会是,必须是走毛主席所指出的光辉道路: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知识分子劳动化!


第2版()
专栏:

天津感光胶片厂办工厂也办学校。一九六一年第一届毕业生赵广利(站者)现在是照相化学课教师。这是他在为学生们辅导功课。 新华社记者 梁一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