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8月3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剧评

  评《瘦马记》的演出
  凤子
河南省话剧团来京演出的话剧《瘦马记》,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广大农村在进一步组织起来以后,发挥了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面貌。戏里着力刻划了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公社干部韩芒种的形象,他那爱社如家、忠于集体、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表现了我国勤劳勇敢的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充沛的信心和坚定勇敢的进取精神。
《瘦马记》通过一匹廉价出售的瘦马,展示出柿树沟生产队一场富有生活气息、具有喜剧色彩的尖锐的思想冲突,展示出贫农和富裕中农之间、夫妻之间、干部之间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上一系列的矛盾。柿树沟生产队是个穷队,买健壮的牲口买不起。市场上恰好有一匹廉价的瘦马要卖。队干部芒种说服了不愿买这匹瘦马的副队长李十三,终于把这匹瘦马买了下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笔力,歌颂了芒种的无产阶级高尚情操,令人信服地创造了这样一个性格憨厚、作风朴实、而在关键时刻却能坚持原则的农民形象。例如当他看中那匹“卧倒比起来快”的瘦马时,出现在他想象中的却是一匹能干活、能跑路、能下驹、气壮膘肥的黄骠骏马。当富裕中农饲养员梁斗故意刁难、拒绝接受喂养这匹瘦马时,从来没有养马经验的芒种却挺身而出,接下这个任务。为了喂养这匹瘦马,同妻子蔡秀真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冲突,秀真受不了落后群众的冷嘲热讽,加上梁斗妻刘翠香的挑拨,提出回娘家来要挟芒种辞去喂养瘦马的任务,芒种宁可决裂,却坚持了原则。当李十三受梁斗思想影响提出将马作价卖给个人时,芒种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建议”,而且严肃地批评了梁斗。当秀真被父亲送回家来,让副队长李十三将马送回饲养室,芒种发现后,意识到必须从根本问题上教育妻子,意识到这不只是一般的思想落后,这是忘本。也就在这一场家史的叙述中,我们对芒种的思想性格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他为什么那样一心为集体的阶级感情找到了答案。这是旧社会受剥削的贫农具有的阶级感情,这是新社会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主人翁的态度。芒种的形象,是中国农村有了共产主义觉悟的新型农民的形象。这个形象出现在舞台上是十分可喜、值得重视的。芒种对马的感情和梁斗对马的感情对比鲜明,梁斗盘算的是个人如何发家致富,而芒种却是从马联系到怎样加快步伐来改变穷队的面貌、加快速度建设社会主义。这种忠心耿耿的阶级感情,这种吃苦耐劳,不计个人得失的优秀品质,正是无数象芒种这样的有觉悟的干部坚持原则、辛勤劳动的动力,正是依靠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才能彻底战胜梁斗这类人的资本主义思想。
剧本在正面英雄人物创造了芒种之外,还写了队长长水,五保户韩广才老夫妇,青年群众二夯、秋囤。长水戏不多,作为领导,他的出场都有力地解决了问题,特别是在阶级斗争尖锐化以后,他分析问题立场鲜明,因而给人印象是深刻的。广才夫妇拿出自己不多的粮食给马熬米汤,长水组织秋囤、二夯成立抬马小组,这段细节,从剧情出发,而具有深厚的阶级内容,十分真实、感人。
对比之下,梁斗夫妻的假公济私、损人利己的行为,不仅反映了资产阶级思想多么卑鄙、丑恶,更重要是反映了人民内部思想战线上两条道路斗争的严重性。在翠香的影响下,秀真也有了一套发家计划,从而展开的夫妻间矛盾,说明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腐蚀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作为阶级战士,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必须进行斗争。第五场芒种叙述家史教育秀真,语重心长地说:“难道叫咱的小栓紧,也得过过旧社会的生活吗?”一针见血地挽救了坠向个人主义泥坑的妻子。
副队长李十三是一种胆小怕事的典型人物,“常在河边站,不怕不湿脚”,正好是他的内心自白。实质上他总是前怕龙后怕虎,怕湿了自己的脚。这个人物反映出来的思想情况,分寸较准确。他的错误,是思想问题,梁斗的讨好,让喜鹊拉牲口推磨,他拒绝了,并且批评了梁斗,说明了他的品质是好的。
几个不同性格人物的创造是成功的、特别是在生活细节描写上,水到渠成地流露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情节的发展中展示了人的性格,芒种、长水等同梁斗夫妻、秀真等人展开的一系列戏剧性的冲突,是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和思想的火花的。
那匹不出场的马,是贯串全剧情节发展的一根无形的线,而有关于马的一些细节描写,却那么紧张地吸引着人们,通过这匹马,反映出不同人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态度。观众看不见马,却被舞台上戏的进展拉进到这一场斗争中去,关心着马的命运。当最后这匹黄骠大马套车进城取芝麻,远处传来马蹄声和车轮声,这时,台下观众不禁同台上的人们一块欢呼出声来,这种高昂情绪的汇合,正是形象艺术感染的结果,是经历了一场两种思想、两条道路斗争获得最后胜利的结果。
我们说这个戏富有喜剧色彩,所谓喜剧色彩,决不是外加的噱头。对于喜剧的概念,无产阶级的美学观和资产阶级的美学观是有根本区别的。喜剧是一种表现形式,根源是生活。笑不能只是为暴露而暴露,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不是停止在客观的反映,在揭露某一种落后思想的同时,应有所批判。今天生活中的笑,是有丰富的思想内容的。以秀真从娘家回来那场为例,秀真赌气回娘家时故意把五只鸡交给芒种保管,而芒种呢?却把五只鸡卖了。用卖鸡的钱,买盐喂马。于是个人主义发家计划的小业和集体事业的大家业发生了矛盾,并巧妙地构成戏剧的悬念。这个悬念第五场一开幕通过长水就提出来了,可是一直到叙家史前才揭开这个冲突。夫妻间一长段戏,是迂回曲折的,芒种考虑如何说服妻子怎样把眼睛从这个小家挪到集体大业上,而秀真却更暴露出处处为这个小家的打算。两种思想交锋迸发出的火花,通过针锋相对的对话,十分引人发笑,然而却更引人深思。这样的喜剧手法,是来自新社会的新生活,而且闪耀着新思想的光辉。
梁斗和妻子刘翠香,还有留根,可以说是喜剧性人物,梁斗夫妻和留根的思想还有区别,虽然程度不同,但是他们的行动产生的喜剧效果都是自我嘲讽。对留根的笑,对梁斗、翠香的笑都是对落后思想的批判。但对后者的批判更加尖锐严厉。这笑声是对没落的资产阶级思想的讽刺和鄙视。
观众十分喜爱这个戏,原作提供了很好的文学基础,改编是成功的,整个演出也是成功的。导演、演员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每个演员,特别是几个主要人物,都创造了生动、鲜明的形象,象芒种、长水、秀真、李十三、梁斗、刘翠香、留根,甚至戏不多的秀真爹、韩广才等,给人印象是那么真实,可信。我们说演的象,不单指的形体动作象农民,而是思想感情是剧中人物的,不是演员的。我们感到这些成功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是演员们较长期地深入生活的收获和成果。河南省话剧团在深入生活,进行艺术创造方面的经验,值得话剧界同志们研究学习。


第6版()
专栏:美术欣赏

  洪浪丹心
  张永太 画 白世藻 文
《洪浪丹心》是一幅扣人心弦的美术作品,作者用充满热情的笔,描绘出一幅人民子弟兵在洪涛险浪中救护人民群众的炽热画面。
看!十多个钢铁般的战士,矗立于洪浪之中,肩扛着木梯在湍流急涡上搭起了一座人桥,扶老携幼地把亲人救出了险境。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画境是,拦腰的洪水翻着怒浪在滚滚地上涨,狂风伴着暴雨来势凶猛,可是作者画笔下的军民,个个临危不惧,走在人桥上最前面的老人,一手握木杖,一手握着子弟兵的手,面色从容、脚步不迫;拉着爷爷衣角的红领巾少年,在洪水袭来时刻,还没有忘记带上他的书包。从人物那些镇定的神情里看到,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坚定的信心。最感人的还是那用有力的肩膀和茁壮的巨手扶扛着木梯的人民战士,他们的行动深刻地反映出为了祖国和人民可以赴汤蹈火的人民军队的本质来。在十五年前,我国版画家古元同志也曾创作过一幅《人桥》,那是反映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为了追歼敌人,在河水挡路的情况下,有十名战士不顾水寒敌弹,一齐跳进河水中,把木梯扛在肩上搭起一座人桥,部队踏着人桥迅速冲过对岸消灭了敌人。这两架“人桥”虽出现在不同时期,表现了不同的内容,一个是对敌人的恨,一个是对人民的爱,但十分自然地唤起了人们的联想,因为这恰好表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并且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解放军继承和发挥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这幅画的作者张永太同志是个解放军战士,他在处理和表现抗洪抢险这一题材时,并没有单纯从“险”字上做文章,也没有局限在抗洪斗争表面的情节描述,而是以革命的阶级感情为基础,突破了一般化的框框,透过了斗争的表面,深入而细致地反映了抗洪斗争中军民鱼水关系的重大题材。所以,我们看了这幅画,感到十分亲切,象读到一首富有生命力的诗,使人产生了深远的联想。这幅画是我们社会主义时代讴歌英雄的革命人民和军队的进行曲。


第6版()
专栏:

  要敢于让孩子在风雨中锻炼
  ——一位小学教师的感想
  宋群基
正当放学的时候,下起小雨来了。有些学生毫不在乎,脱下鞋子,挽起裤脚,冲出教室,冒雨而去;有些学生却站在教室门口,辗转徘徊,不敢出门。问他们为什么还不走?答道:“等我爸爸送雨衣。”“我妈妈一定会送来水鞋。”果然,他们的爸爸、妈妈冒雨送来了雨衣、水鞋,孩子们得意洋洋地穿上,爸爸扯着,妈妈扶着,小心翼翼地走出了校门……
观此情景,不能不为孩子们生活在今天的幸福而感到高兴;然而,比较之后却又觉得那些冒雨而去的孩子更可爱些。因为,对孩子们来说,不畏风雨就是一种勇敢的行为,也是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
由此,我又联想起一些类似的情况:有的家长送孩子入学,先问学校有没有暖气,免得孩子冬天“受罪”;夏天,孩子活动多了怕晒黑;怕孩子走路“吃苦”,用车子送孩子上学;怕孩子“劳累”,有些轻微必要的劳动,家长也全然包下来。
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所以,这种“关心”和“爱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其结果却往往与父母的愿望相反:势必娇得孩子怕冷怕热,畏风畏雨;惯得孩子讲吃讲穿,好逸恶劳;不敢正视艰苦,不能克服困难。
此刻,我记起了《红岩》中彭松涛同志离别江姐时嘱咐她的话:“在几亿人口的大国建设共产主义,不是轻而易举的。孩子不要娇生惯养,革命的后代,应该粗茶淡饭,从小过惯艰苦的生活……”(五十九页)江姐离开重庆提到孩子时也说过:“组织上帮我作了安排。我只担心同志们太溺爱孩子,对他过于娇惯了。”(六十一页)如果说革命前辈彭松涛、江姐的革命思想教育着我们,那么,他们对待教育孩子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如果把孩子都培养成“温室中的弱苗”,怎么能担负起未来的革命重担呢?所以,必须把孩子培养成坚强的革命后代。这不仅要培养他们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坚强的革命意志,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具有坚强勇敢的性格,不怕困难,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所以我们必须善于和敢于让孩子们在“暴风雨”中经受锻炼,使他们从小就过惯艰苦的生活。从小就培养他们勇敢,大胆,泼辣,泥水下得去,风雨冲得出,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革命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愿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通力合作,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真正的坚强的革命后代——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第6版()
专栏:

  凤凰岭上
  吴南凯
大路已到尽头,前面就是凤凰岭。我背上沉重的包袱开始登山。
登上山岭,便坐在马尾松下的岩石上歇息。眺望山下,梯田碧绿;侧耳聆听,山泉叮咚。一阵山风吹过,遍体凉爽。深山峻谷里,真是别有一派风光。这时只觉得口渴难熬,却又不敢喝生水。正犹豫间,身后忽然响起个清脆的声音:“叔叔,累了么,喝开水么?”我急回头,眼前站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短袖,短裤,赤脚,头戴草帽,领系红领巾,肩上一根青竹小扁担,一头挑个布袋,一头挑个小竹筒。小脸蛋黑里透红,大眼睛乌黑明亮。他把小竹筒捧给我,原来是半筒凉开水。
我一面喝水,一面向他道谢。他呢,却转悠着两只黑眼珠,好奇地打量着我:“你去哪里?叔叔。”
“我到大港林场去。”
“那还要走三十多里呢。”他顿了一下,又说:“我去凤凰大队,一会就到了。”
“你家在凤凰大队吗?”我随口问道。
“不,我家在山下龙桥大队,离凤凰大队二十八里。”
“那你是到亲戚家去吧?”
“不是,”他指指布袋,说:
“给凤凰大队送豆种去。早间,我听见凤凰大队的人给老支书春生公打电话说,他们豆种不够了,要我们支援一些。恰好今天是星期天,我就向春生公领下这个任务。”
我称赞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呀!”
他一笑,脸颊上露出两个浅浅的小酒窝。
再起身走时,他要帮我背包袱。这哪行呢?可是好说歹说他总不依。他说:“我只有三里路了,送你一段,你还要爬三十多里山路呢。”我只好解下一个小包跟他挂在扁担上。
这是个活泼的爱说话的孩子。一路上,他的话就象山泉般喷出来。
“叔叔,你从哪里来?”
“从抚州来。”
“抚州!”他眉毛一扬,“那是个好地方。”
“你到过抚州?”
“没有,我是听区委赵书记说的。”接着他就滔滔不绝地谈起赵书记来:“去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去车水。天旱了好久,田里急着要水泡田栽禾哩。正车着,突然来了一个大个子叔叔。他跟春生公打个招呼就登上我们的水车踩起来。春生公告诉我们这就是新从抚州调来的区委赵书记。
“赵书记一边车水,一边跟我们谈天。问爸爸家里几口人,粮食够吃么;又问我十几岁,在哪个学校读书?什么都问。他还告诉我:抚州有十几个岭下镇那么大。抽水机,肥田粉,就是那里出的。以后,还要给我们造汽车、拖拉机呢。
“车了好久,春生公走过来说:‘赵书记,你歇一下吧。’他说:‘我不累。’春生公硬要拉他下来,他急了,紧紧抓住车扛,说:‘你莫拉,我……我……你不晓得我的脾气。’一直车到弯弯的月亮爬上来,他才和我们一起歇下来。”
我听他说得很有意思,就问他:“后来呢?”
“后来,爸爸邀他到我家去吃夜饭。他说:‘吃饭可以,有个条件:有什么,吃什么,不准另外弄菜。’回到家里,姆妈要煎几个荷包蛋、切几片腊肉。赵书记急得直摇手:“另外弄菜我就走啦。你们不晓得我的脾气。”爸爸和姆妈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吃辣椒、霉豆腐下饭。第二天清早,他就到凤凰大队去了。嗨,赵书记来过一转后,社员们的抗旱干劲呀就更大起来了!”他越说越兴奋,脸蛋红红的,眼里闪着光,看得出来,他对赵书记是多么尊敬佩服。
我正要答话,他忽然站住了:“哟!我到啦,叔叔,再见。”说着,放下挑子,把小包递给我。
我掏出一包饼干来,招呼他:“坐下歇歇,一块吃点东西吧!”
他急忙往后退,小巴掌一摇,气咻咻地说:“我不吃。……你不晓得我的脾气。”说着,一弯腰,捞起扁担布袋,转身就跑开了。
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向树林,一个小山村掩映在绿树丛中。我站在小路口,看着他箭似的冲进树林里去了。红领巾象团红火,时隐时现,在万绿丛中闪闪跳动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