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一种有利于工农业相互促进的劳动制度
  赵永安 王兆麟
婺源茶厂,是江西省解放后最早兴建的年产出口“婺绿”绿茶两万多担的中型机械化茶厂。这个厂利用每年茶区农时空隙时间进行生产,在劳动制度上实行亦工亦农的合同工制度。即,厂内只有一部分长期固定工人和管理干部,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合同工,合同工人数在生产旺季时占工人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这些合同工开工即来,停工则去,既参加工业生产,又不误农业生产,既当工人,又当农民。这种劳动制度有利于工农业的相互促进。
婺源茶厂亦工亦农制度的特点
婺源茶厂实行的亦工亦农劳动制度的特点,是工业与农业结合得紧密,工厂的生产也经济合理。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工厂不仅利用农产品作原料,还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农闲空隙集中生产。婺源茶厂利用县内各茶区公社提供的初制毛茶进行加工精制,供出口和少数内销。茶叶是“鲜货”,有强烈的季节性,越趁鲜加工,越有助于提高品质。茶厂根据这一情况,从五月底春茶上市,到十月底茶区生产较空的这段时间,吸收茶区剩余劳动力,集中加工。这既使茶厂精制加工与农村茶叶生产之间紧密衔接,相互配合;同时又有助于提高茶叶品质,保证国家快加工、快出口的需要。
第二,婺源茶厂不仅在辅助工段使用了亦工亦农的合同工,而且从长远着想,对生产上的一些主要技术骨干也实行了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婺源茶区的茶农,一般都有丰富的制茶经验和较熟练的技术,过去也有农忙在家务农,农闲出外做工的习惯。婺源茶厂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从一九六三年起,对所需要的合同工,经过短期培训,使他们熟悉机器性能和操作规程,充当生产技术骨干。据统计,目前全厂有八十三名制茶技术工人,其中亦工亦农合同工达四十一人,约占一半。制茶车间是茶厂的重要车间,车间的“四大支柱”——风选工、车色工、拣剔工、簸盘工共有三十二人,其中亦工亦农的合同工就有十三人,占百分之四十。另外,在车间、工段吸收六名合同工担任基层干部,从事检验、司磅、开票等管理工作。茶厂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为工厂减少固定工人、节约劳动力、节省开支找到了途径,也对培养职工成为亦工亦农的多面手,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开创了道路。
第三,工厂与农村人民公社双方通过签订合同,把亦工亦农劳动制度固定下来,形成了长期的工农之间互相协作的制度。茶区公社每年按时向茶厂输送劳动力,支援工业生产,增加自己的收入;茶厂按计划接受工人,完工后送回农村务农,保证农村生产正常进行,同时利用停工季节有计划地派人下乡帮助农村提高茶叶生产技术,安装茶叶初制机械,修理机器,共同提高茶叶生产技术,发展茶叶生产。
婺源茶厂招收亦工亦农合同工的主要原则有两条:一是招收地区只限田少劳动力多的茶叶集中产区,不向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区吸收劳动力。这样既可以招到足够的有制茶技术的工人,又有利于茶区集体经济,而不致影响农业区的生产;二是根据工厂需要和茶区具体情况,经过劳动部门批准,通过农村人民公社统筹安排,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吸收农村劳动力入厂,工作时间限定为四至六个月,从而既保证了茶厂需要的合同工的数量和质量,也便于茶区公社安排生产。
实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必须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
婺源茶厂在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过程中,遇到了下列几个方面的关系问题,需要正确地加以处理。
第一,正确处理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婺源县有六个公社田少茶多,有的生产队主要是经营茶山,采完春茶以后,夏季茶园管理、采制的活不很忙,劳动力有相对的剩余。婺源茶厂根据这一特点,主要同田少茶多的公社签订合同,招收亦工亦农合同工,利用茶区生产空隙,吸收茶区剩余劳动力。这样,既避免了与粮食为主的农业区相互争劳力的矛盾,又使茶叶加工生产与茶园生产之间紧密衔接,使茶区剩余劳力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使工业农业紧密结合。
同时,在使用茶区劳力时,茶厂又根据原料(毛茶)入厂由少到多的规律,采用分期分批入厂的办法,哪里采完了春茶,就先从哪里吸收工人,分批入厂,解决了与茶区生产的配合衔接问题。同时,对工人的训练,也采取分批训练,并采取边生产边培训、老手带新手等措施,使进厂工人较快地熟悉生产过程,掌握生产技术。
第二,正确处理工厂使用亦工亦农合同工与保持工厂生产技术稳定的关系。茶厂亦工亦农合同工来自农村,每个人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不一致,与工厂要求生产技术稳定,保证产品质量有矛盾。同时,亦工亦农合同工在厂工作时间短,矛盾一时又难以解决。婺源茶厂经过摸索,采取如下几个办法:(一)工厂保持一定数量的长期固定工人,充当生产骨干,以便以老手带新手,使生产便于迅速走上正轨。目前,婺源茶厂长期固定工人与合同工的比例为一比二点五,即一个长期固定工人,两个半合同工。茶厂还计划进一步试行一比三,一比三点五的配备比例。(二)在劳力使用上,机务、动力等工种需要长年有人维护管理,不使用合同工,主要由固定工人担任,以利技术稳定,建立专责制;制茶车间需要工人多,并且都是专用设备,有的几个人联合操作,共管一台机器,技术较易掌握,便大量配备亦工亦农合同工担任操作;拣剔工段主要是手工操作,主要配备合同工。这样,使各种工种的技术队伍较为稳定,又利于发挥工人的专长。(三)工厂还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亦工亦农合同工的技术水平。除每年开工之前,对亦工亦农合同工进行短期训练外,平时,结合生产,组织技术研究小组,组织业余学习,组织以老带新,开展互学互帮,采取多种办法,不断提高亦工亦农合同工的技术水平。
第三,正确处理工厂与农村人民公社的关系。工厂实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后,劳动力的主要来源需要依靠农村人民公社提供,有时工厂在劳力需求的数量上和质量上容易与农村人民公社产生一些矛盾。现在茶区都实行春夏两季采茶,春茶量大,最忙,但这时工厂还没开工,劳动力使用上没有矛盾;夏茶量小,但公社也需要一部分技术熟练的人制茶,茶区人民公社从集体利益出发,在夏茶采制季节,有时不大愿意调出较多的技术好、体力强的社员支援工厂,在夏茶采制后劳力剩余多,又希望工厂吸收更多的社员进厂,帮助解决劳力过剩和穷队、困难户增加收入等问题。工厂在春茶上市就进入生产旺季,希望很快地吸收较多的技术好、体力强的社员进厂突击加工。现在,茶厂与各公社采取双方协商,统筹安排,共同挑选的方式,兼顾双方利益,既保证工厂旺季所需要的劳力数量和质量,又照顾公社集体利益,不误农业生产,并适当照顾穷队和困难户社员入厂。例如,今年工厂与各公社签订合同,招收合同工时,除分期分批选择技术较好的社员进厂外,也吸收了一部分技术差、生活有困难的社员进厂作辅助工;人民公社则从整体出发,在安排劳力时,尽量挑选技术好的社员提前入厂满足工厂需要,社队的困难尽量从挖掘内部潜力入手,尽量不给工厂增加负担。这样,双方利益都得到兼顾。
第四,正确处理工厂与回乡后亦工亦农合同工的关系。工厂实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后,每年都有数百人进厂做工,他们之中大部分人第二年又会进厂做工,工厂也希望录用熟练的工人,便于工厂生产技术的稳定。因此,如何做好亦工亦农合同工回乡期间的工作,对巩固亦工亦农劳动制度有重大意义。婺源茶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在合同工回乡之前作出鉴定,向公社介绍他们在厂工作情况,便于当地公社组织对他们进行教育;一方面采取节日下乡慰问、对生活困难的给予补助等办法,经常了解他们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帮助,使他们在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还试行聘请他们担任工厂的业余技术辅导员,向茶区介绍茶叶采制新技术,宣传国家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并向工厂反映农村茶叶生产情况。这样做的效果很好,不仅使合同工与工厂间关系更加亲密,使他们在农村继续发挥作用,尤其通过他们反映的情况,使工厂更容易掌握各茶区生产情况,有助于工厂制订准确的生产计划,有助于有计划地支援茶区。
亦工亦农劳动制度的优越性
婺源茶厂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已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第一,工厂的生产更加经济合理,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工厂实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后,工厂加工与茶区生产衔接得更加紧密,可以趁茶叶新鲜,在短期内吸收大批亦工亦农合同工集中加工,提高茶叶品质,解决了过去因技术力量不足,加工不快,影响茶叶品质的问题。婺源茶厂于一九六三年实行亦工亦农制度后,工厂一开工,就吸收了三百多名合同工,使车色、风选、簸盘、拣剔等各工种人力显著增加,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全年加工出口茶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四点六,正茶产量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六点五。今年五月春茶上市后,茶厂一开工就集中了四百多人,进行加工,至八月中旬,已完成加工出口茶任务的一半左右,茶叶品质由于加工迅速,也有提高。同时,工厂在招收合同工时,有计划地吸收了农村有传统制茶技术的老茶工入厂,运用他们的传统制茶技艺,也使茶叶品质得到提高。如加工绿茶火功的好坏常影响茶叶的色香味,今年工厂吸收了三名有经验的老茶工进厂,他们一边工作,一边传艺,工厂把他们的经验运用到车色、烘炒等工艺过程,使茶叶的色泽、香味都有提高。
第二,工厂在人力、物力使用上更加合理,做到了少花钱、多办事。茶厂从一九六三年实行亦工亦农制度,将过去二百八十四名固定职工减少到一百七十一人,减少了长期固定职工一百一十三人,有的回农村参加农业生产,支援了农业,有的转为亦工亦农合同工,避免了工厂停工期间不必要的人力浪费。这样,每年节省长期固定工人停工期间工资四万七千多元,也相应地减少了其他事业费用。由于亦工亦农合同工在职工中的比例增多,他们的家属都住在农村,没有了家属进城的问题,工厂不需要兴建大批家属宿舍,只需准备部分单身宿舍即可解决问题。这些均使工厂非生产性开支大为缩减,生产成本也有所下降,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九六三年成本比一九六二年下降百分之十一点六,一九六四年一至六月又比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三点五八;全员劳动生产率一九六三年比一九六二年提高百分之十二点二。
第三,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婺源茶厂实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利用茶区生产空隙生产,充分地利用了茶区剩余劳动力。以江湾公社晓起大队新屋生产队为例,全队七十八人,二十四个男女劳动力,只有二十六亩茶园,没有水田,每年茶忙过后,劳动力有剩余,需要找活做。茶厂实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后,该队五名社员进厂当了合同工,既使工厂得到了所需的劳动力,也使队里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安排,仅去年一年就使集体和社员增加了九百九十余元的收入。同时,工厂从农村招收合同工时,还适当照顾了穷队的社员和生活困难的贫下中农社员进厂工作,使这些队和社员收入有所增加。
第四,促进了农业技术改革。工厂一方面通过亦工亦农合同工推广茶叶生产技术,推动农村提高茶叶质量,为工厂提供优质原料;一方面又在停工期间派出大批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在等价交换原则下,帮助公社安装、修理制茶机械,培训技术工人,辅导新技术,大力支援农业。几年来,茶厂帮助全县茶区公社共安装了二百八十多部茶叶初制机械,培训了二百零四名技术工人,还为各公社修理了大批农业机械。
第五,通过亦工亦农劳动制度,每年吸收大批农民进厂做工,使他们受到了工人阶级先进思想的影响,政治觉悟都有显著提高;同时,通过进厂做工,又使他们学到了许多新的生产技术,回农村后,许多人成了初制茶叶的技术骨干,生产中大都能起带头作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当然,婺源茶厂实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工厂管理干部如何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茶厂一部分专用设备在停工期间如何加以利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第5版()
专栏:

  略论财政后备问题
  戈广从
一在安排年度财政预算和长期财政计划中,妥善地考虑财政后备力量,是直接关系到在我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马克思早就指出了后备基金的必要性。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过,在全部社会产品进行分配以前,“从它里面应该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从‘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里扣除这些部分,在经济上是必要的。”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经常教导我们要注意留有余地,争取主动。他说:“一切战争的敌我双方,都力争在战场、战地、战区以至整个战争中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即是军队的自由权。军队失掉了主动权,被逼处于被动地位,这个军队就不自由,就有被消灭或被打败的危险。”①战争如此,搞建设也是这样。如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失掉了主动权,被迫处于被动地位,我们的建设事业也就会遭到困难。妥善地安排财政后备力量,就是我们在建设中留有余地、争取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又明确地提出:“增产、节约、多留后备力量,是巩固国家预算的可靠的三道防线。”②这些话告诉我们,在分配国家财政资金时,妥善地安排财政后备力量,既是一种经济上的必要,又具有它的战略意义。
为什么呢?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收成的丰歉,对财政收支和整个国民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在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中,由农业直接或间接提供的收入,约占全部的一半以上。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农业一遭灾,一方面,来自农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收入就要减少;另一方面,又要增加很多有关的支出。譬如,部分地区遭受一次水灾,国家就要增加救灾、防汛、排涝、复堤、堵口、道路桥涵修复等许多支出。此外,农业遭灾,还会对整个工业、基本建设和市场流通发生影响,这些影响也都会反映到财政收支上来。如果我们在年度财政预算和长期财政计划中,没有保留一定的财政后备,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影响整个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次,工业生产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我们的工业计划,往往只能是接近客观实际或者大体符合客观实际,在执行中临时发现某些缺口,需要进行调整,是难免的。在具体组织生产过程中,产生某些缺点甚至某些错误也是可能的。同时,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情况的变化,也可能给工业的原料、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带来某些预料不到的问题。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有可能影响财政收支。因此,需要有一定的财政后备力量,以资应付。
再次,在今天的地球上,还存在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他们正在推行着战争政策和侵略政策,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美帝国主义还霸占着我国的领土台湾,直接威胁着我国的安全。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以防突然事变的发生。
常言道,“有备无患”,但是,“有备”还不仅仅是为了防“患”,它还可以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性。在必要的时候,把一部分后备力量投到建设事业中最关键的地方去,就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地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经常的、绝对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旧的平衡不断地被打破,不断地出现新的不平衡。譬如,在工业各个部门之间,这个部门很快地发展了,那个部门就会显得不相适应,跟不上去;在一个部门内部,如冶金工业,如果平炉和高炉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矿山采掘就可能会显得不相适应,跟不上去。这样看来,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薄弱环节,出现一些“短线”,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不在于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不平衡,问题在于当出现这种不平衡的时候,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后备。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后备力量,把它用来克服薄弱环节,就能够使这些薄弱环节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建设事业多快好省地发展。因此,在分配财政资金时,适当安排后备力量,留有余地,就能够使我们在建设事业中取得主动权。
有的同志想多搞一些建设事业,想把建设搞得更快一些,总是希望把全部财政资金通统地安排到支出项目上去,不留后备。这种想把建设事业搞得多一些、快一些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年景有丰有歉,国民经济发展经常会出现不平衡,等等,这些都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同时,在一定的时期内,我们的财政资金总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只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只能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在财政资金分配上保留一定的后备力量,这样看起来好象是少安排了一些建设项目,搞得慢一些;但实际上,由于这样做留有余地,掌握了主动权,其结果恰恰是多快好省。
那么,是不是财政后备留得越多越好,财政支出安排的建设项目越少越好呢?当然不是这样。留财政后备,是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财政后备留多少合适,什么时候可以使用财政后备,都要从多快好省来着眼。如果只是单纯地从减少财政开支着眼,过多地保留后备,一些应当安排的支出项目也不去安排;或者留了后备力量以后,到确实必要的时候,不把这些力量使用到最关键的地方去,这必然要延缓国家建设发展的速度,显然是不符合多快好省的精神的。我们的要求应当是:在安排年度财政预算或者长期财政计划的时候,既要鼓足干劲,又要留有余地。
二在我们的国家预算中,属于财政后备力量或者带有财政后备性质的,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总预备费,(二)预算周转金,(三)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四)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五)增拨银行信贷资金。加强财政后备,就是要安排好,并且管好用好这些资金。
总预备费,是在编制预算时没有安排具体支出项目,保留在各级预算中,以备在预算执行中,机动使用的一种财政后备力量。为了保证国家预算不致因临时发生的支出而被突破,在各级预算中保留一定数额的预备费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是预备费,它在预算执行中不能过早地动用;也由于是预备费,它在年度终了以前又总是要动用的。因此,动用预备费,就是一个需要很好掌握的问题。一般地说,在上半年以不动用或少动用预备费为宜,不然,就起不到预备费的作用。我们有些做财政工作的同志常常说“八月十五放光明”,就是到了每年的八、九月间,才动用预备费(和一部分超计划收入),安排一些新的支出项目。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到了八、九月间,当年农业收成的丰歉大体上能看出来了,工业生产和预算执行的情况也能看出一个趋势了,在这个时候动用预备费(和一部分超计划收入)来安排一些新的支出项目,比较稳妥。同时,这个时候离年终还有几个月,安排的支出也还有时间花得出去。
预算周转金,是保留在各级预算的一笔周转资金。它不同于预备费,只能用于周转,不能用以安排开支项目。因为预算收支在各个季度月份之间是不平衡的,有的月份收入多、支出少,有的月份收入少、支出多。预算周转金就是在预算收入少、支出多的时候用出去,预算收入多、支出少的时候收回来,这样循环往复,平衡季度月份之间的预算收支;而从整个年度始终来看,预算周转金仍然保持原有的数额不变。如果没有预算周转金,在预算收入少、支出多的时候,就可能使预算收支发生脱节,影响整个财政资金的调度。因此,保持一定的预算周转金,就增强了财政的后备力量。
国家物资储备支出,是用以建立国家的物资储备的资金。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不间断地进行,以及准备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事变,国家储备必要的物资,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物资,如粮食、经济作物、重要工业原料、器材以及贵金属等,是十分必要的。象我们这样一个地广、人多、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大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物资少了是经常的现象,而物资多了则是暂时的现象,在分配财政资金中更加需要注意逐步充实物资后备力量,建立物资储备制度。在一般情况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储备物资应当逐年有所增加,而不能随便动用。因此,在每年的国家预算中都有一笔国家物资储备支出。这一笔支出,从资金形式上看,它是支用出去了,但是从物资形式上看,它仍然储存在那里,并没有动用。所以,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只是把资金转化成物资,做为国家的后备力量储存在那里而已。
企业流动资金,是用以使每个企业拥有必要的物资储备的,以保证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顺利进行。随着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需的物资储备也要相应地增加。增拨企业流动资金,也带有财政后备的性质。特别是我国商业部门某些消费品的库存,有一部分实际上是起着国家物资储备的作用,对这一部分商品库存所拨的流动资金,实际上也就是增加国家的物资储备。
我国工商企业的一部分流动资金是由银行贷款解决的。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预算存款、企业机关存款。国家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收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二者必须综合平衡。国家预算增拨了必要的银行信贷资金,充实了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实际上也就增强了财政后备力量。
此外,为了增强国家财政的后备力量,还必须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增加生产,就会增加社会财富,使财政收入超额完成计划;厉行节约,就能够节减开支,从而减少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超额完成计划,支出减少,这也就增强了财政后备力量。因此,增产、节约,是增强财政后备力量的可靠的源泉。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四○一页。
②邓小平:《关于一九五四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5版()
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战后美国对世界咖啡贸易的控制
  南集
长期以来,咖啡是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其贸易额仅次于石油而列居第二位。由于生产和出口咖啡的都是经济“不发达”国家,而进口和消费的绝大部分是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
(其进口量经常占世界总进口量的半数以上),因此咖啡贸易在帝国主义对经济“不发达”国家农矿产品的掠夺中,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美国是世界咖啡贸易的最大控制者
世界咖啡的生产国全部是经济“不发达”国家,而咖啡的消费国绝大部分是北美和西欧工业发达国家。最近几年世界咖啡的消费量已较战前增加了约百分之七十,而消费的分配情况与战前基本上相同。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估算: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美国占世界总消费量的百分之四十一,西欧国家合计约占百分之三十,这和战前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八年咖啡分配情况比较,基本上相等,如果再除去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日本等国家所占的消费量,那么咖啡生产国自己,消费的也就很有限了。
世界的咖啡进口地区分配,也同样集中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其中美国一直处于垄断购买者的地位。战后,美国咖啡的进口量比之战前有了显著的增长,在一九五六——一九六○年期间,已较战前增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英国和意大利增长的幅度虽然更高些,但在比重上却依然很小。法国和西德直到五十年代的后期进口量才达到战前的水平。战后,西欧四国合计进口量虽然增加不少,但也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美国在咖啡贸易上的垄断地位在战后不仅没有减弱,而且是进一步加强了。事实上,美国不仅是拉丁美洲咖啡的最大买主,而且也是战后发展起来的非洲咖啡的最大买主。
战前,美国、西德、意大利主要从拉丁美洲进口,英、法则主要从非洲进口。战后,美国垄断资本为了加强对咖啡世界贸易市场的控制,从非洲大量地进口次质咖啡制造溶解咖啡精,在市场上销售并向国外推销,因而战后美国逐渐增加了从非洲进口咖啡,相对地就减少了从拉丁美洲的进口。这样,美国垄断组织一方面以此来压低拉丁美洲咖啡出口价格,另一方面以此加强对非洲咖啡生产国的经济渗透和控制,与英、法争夺原料产地,推行其新殖民主义政策。
美国是最大的垄断购买者。据一九五七年统计,美国从事咖啡进口的公司较大的有七十八家,其中最大的五家(“通用食品公司”、“阿隆公司”、“大西洋及太平洋茶叶公司”、“奥蒂斯公司”及
“弗尔戈兄弟公司”)占咖啡进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它们在国内不仅经营咖啡的进口,而且还从事咖啡的批发和加工制造,有的还设有遍及全国城镇的零售机构,对国外不仅经营咖啡和其他原料的进口,而且将美国的工业制造品出口向经济“不发达”国家推销,进行不等价交换的掠夺。它们在咖啡生产国家的重要产地和出口港,遍设分支机构及代理人,控制着咖啡出口业务,进行直接收购。有的还进行直接投资,拥有面积很大的咖啡种植园,如“美国咖啡公司”(“通用食品公司”的子公司)和“利翁·以色列公司”在巴西的巴拉那州拥有面积很大的咖啡园,这两家公司同“哈特·兰特公司”、“安德逊·克莱顿公司”共同控制着巴西咖啡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它们都和美国洛克菲勒财团有密切的联系,直接或间接地操纵着巴西的经济,干预着巴西的内政外交。从属于美国垄断组织的美国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多方面地为美国垄断组织的利益服务。
美国咖啡垄断组织对“不发达”国家的咖啡出口一直采取压价掠夺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纽约的巴西圣多斯四号牌价或在美国进口咖啡的单位价值,都只有二十年代价格的三分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食品价格指数上升了百分之五十五,工业品出口价格指数上升了百分之六十,而咖啡价格却在美国政府的限价政策的控制下,始终未变。当时,虽然拉丁美洲咖啡出口国一再要求提高限价,但是美国政府蛮横无理地坚持压价政策,不予改变。战后,随着限价取消,同时,在战后初期咖啡求过于供和美帝发动侵朝战争、大量囤购原料的刺激下,咖啡价格曾一度上升。美国咖啡垄断组织立即动员其御用报刊、广播,煽动舆论,把巴西的调整出口价格说成是对美国的高价勒索,甚至提出要对巴西实行经济制裁。美国参议院及联邦贸易委员会等机构纷纷组织调查委员会,调查咖啡涨价的原因。一九五四年八月,美国策动巴西政变,瓦加斯总统被迫自杀。主张提高巴西咖啡出口价格的巴西财政部长哈贾也随之去职。同年下半年,美国咖啡垄断公司大举抛售存货,并减低对巴西咖啡的进口,转而从非洲进口大量咖啡,迫使巴西咖啡出口价格再度下降。自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三年,在美国咖啡垄断组织的垄断操纵下,世界咖啡价格一蹶不振,直线下降。由此可见,战后,世界咖啡价格之所以不断下降,是美帝国主义压价掠夺政策所一手造成的。
压低咖啡出口价格,给经济“不发达”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在美帝国主义的长期压价下,咖啡生产国家在咖啡出口贸易上所遭受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由于统计资料的缺乏,其全部损失,还不能做出较精确的计算,在这里只能就一九五○年以后的情况,加以初步核计。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料,从一九五○年到一九六二年的十三年间,经济“不发达”国家共出口了咖啡二千九百零二万七千吨,其实际出口总值为二百八十二亿六千万美元。如果按一九五四年出口单位价值计算则为四百十五亿四千万美元,出口国家共损失了一百三十二亿八千万美元。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二年的八年内,咖啡价格持续下跌,经济“不发达”国家所遭受的损失也最重,在这八年间,经济“不发达”国家共出口了咖啡一千九百五十二万九千吨,出口总值为一百七十二亿美元。如果按一九五四年价格计算应为二百七十九亿四千万美元,共损失一百零七亿四千万美元。在咖啡生产国家中,巴西的损失最多,在一九五○——一九六二年共损失了六十一亿七千万美元。仅巴西一国在这时期由于咖啡价格下跌而遭受的损失,就大大超过了战后美国给予拉丁美洲十四个咖啡生产国家的所谓“援助”(据一九六三年美国统计摘要资料,从战后起直到一九六二年底,美国对这些国家提供的“援助”共二十五亿七千万美元)。
反之,从帝国主义国家方面来看,从一九五○年到一九六二年的十三年间,六个帝国主义国家共进口咖啡二千一百九十九万四千吨,进口总值共为二百十九亿三千万美元,如按一九五四年进口单位价值计算应为三百十六亿五千万美元,共攫取了额外收入九十七亿二千万美元,其比例分配是美国占百分之七十五点九,英国占百分之二点一,法国占百分之九点五,西德占百分之八,意大利占百分之四,日本占百分之零点五。如果就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六二年计算,那么八年间六个帝国主义国家就攫取了七十七亿二千万美元。
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对咖啡出口压价,给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性后果。
首先,由于价格持续下跌,虽然出口量增加了,但是咖啡生产国的出口收入却大大减少了。
以一九六一年与一九五一年相比,世界主要咖啡出口国家的出口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六,而其出口值却减少了百分之十八;如以一九六一年与一九五六年比较,出口量增加了百分之十三,而出口值却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六。
结果是,这些国家贸易逆差剧增,国际支付逆差不断扩大,外债累累,例如,巴西财政部长平托今年初指出,仅外债利息巴西每年就得交给帝国主义国家一点五亿美元,相当于出口贸易收入的百分之十五。
其次,在帝国主义操纵下咖啡价格长期下跌,这些国家的外汇收入剧减,进口能力萎缩,财政收入大大减少。通货膨胀,严重地阻碍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许多国家国内生产停滞,经济混乱,人民生活困苦的重要因素。
根据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的计算(按生活费指数调整过),巴西咖啡生产者的收入大大减少了。如以一九四九年为一百,则一九五八年为八十三,一九五九年为五十五,一九六○年为五十四,与五十年初期比较,差不多减少了三分之二。由此可见,由于咖啡跌价,经济“不发达”国家各国的咖啡生产者是越来越贫困了。
近些年来,很多国家为了缩减生产,不得不将仍在生产的咖啡树荒废或是砍掉改种其他作物,这种对生产的破坏,严重地威胁着几千万咖啡生产者和咖啡生产工人的生计。由于咖啡生产的前景不佳,现在巴西有成千上万的咖啡工人被大种植园主解雇,其中有许多人没有拿到种植园拖欠他们的工资,他们被置于忍饥挨饿和无家可归的境地。同时,还有无数的咖啡小生产者的小块种植土地落入大地主手里,陷于破产的境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