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在广阔的天地里成长
——访在福建音西大队落户八年的大学毕业生林鸿达
黄岑 孙明
我们是在繁忙的春收和插秧季节来到福建省福清县音西公社音西大队访问林鸿达的。这位在音西大队蹲点扎根将近八年的大学毕业生,打着赤脚从田间回来,把我们带到他的家。
林鸿达现在是福清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干部,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特约研究员,今年春天,被评选为省的先进工作者。他是一个学农的大学毕业生扎根农村、为社会主义农业服务的榜样,他所走的道路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林鸿达向我们叙述了大学毕业后的历程。
生动的一课
“一九五四年夏天,我在福建农学院农学系毕业了,被分配到福清县,当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在音西乡陈金土领导的初级社驻点。音西农民见我是大学毕业生,都以一种既尊敬又好奇的眼光看待我。我当时也自命不凡,认为指导一个初级社的农业生产不成问题。不久,老农陈世良跑来问我:究竟我们这里一亩晚稻,配多少人粪,多少草木灰,多少垃圾才适合?这一下就把我难住了,只好含含糊糊地支吾过去。我看到音西大队当时作物产量很低,水稻每亩两季才五六百斤,番薯一季才三四百斤,原因是红壤地带地力很差,肥料又少。我翻翻外国农业教科书,看到‘草田轮作制’一章,便向干部老农们建议是否采用这种办法来增强地力。他们听了哈哈大笑道:林同志,我们这里一口人摊不上一亩地,拿一半地种草,岂不是要叫我们喝西北风吗?
“农民要我解决的事解决不了,我要农民推广的新技术推广不了。我怀疑自己在农村的作用,以为农民要的是生产经验,不一定是科学理论。这种技术推广工作用不着大学毕业生来干。”
“这种思想是怎么转变过来的呢?”我们问。
林鸿达接着谈起他在农村生活中的第二段经历。
“一九五五年冬天,农业局领导上派我参加农业生产潜力调查组。在整整四个月时间里,我和其他同志跑遍福清县的山区、平原和海岛,向农民调查轮作制度、农事活动、作物品种分布、肥料潜在力、土壤分布类型等等。这次调查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初步看到了农村的复杂实际和农民的丰富生产经验。
“比如,在学校里我以为草田轮作制是世界上最好的轮作办法,可是我在调查中发现农民从来不把田地种牧草,他们采用水旱轮作办法,在一块地里,一年种水稻,一年种花生,或用豆——薯、油菜——稻等等养地和耐肥作物隔季轮种法,既解决了保护地力、增加肥料和避免病虫害等等复杂问题,又取得了相对的高产。又如我在沿海看到一种‘下里胡’稻子,八级大风也刮不掉谷粒;在滨海地区,有一种‘杠莱稻’,用海水灌溉也能长穗结实;在野猪很多的山区,当地农民培育出一种叫‘野猪梗’的水稻,每颗谷粒上都长有一条尖利的芒刺,野猪一啃,喉咙就被梗住,因此它们见到这种稻子,就远远避开。这次调查,使我相信,农民有科学,有知识。
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调查结束后,县里把我调到新建的海口农场工作。在那里两年,我经受了反右派斗争教育,又通过参加体力劳动,学会了挑土、挖土、整地、施肥等技术,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
“一九五八年我又回到音西。当时人民公社已经成立了,社员们意气风发,我也受到很大鼓舞,暗暗下定决心要在农村干出一点名堂来,还把爱人、孩子等一起带到音西落户。后来,我倡议的一些新技术逐渐被干部和社员所采用,于是我的头脑发热了,对一些外地先进经验,不分主客观条件,一味照搬。例如我去龙田公社参观了番薯大畦密植经验回来,干部问我音西能不能推广,我一口肯定‘能’,没有考虑人家是沙质地,此地是粘土地。结果,那年冬天番薯结得像胡萝卜一样,一株只有几两重。社员们为此给我提了不少意见,还贴了我的大字报。
“当时,我很难过,好几夜睡不着。我的邻居贫农林孝捷见我心情不好,跑到我家说:‘你这个人工作还肯干,只是年纪轻一点。种田这件事是无底深坑,上季和下季不一样,上丘和下丘地也不一样,你要用新方法,先试一试,不要一下子种那么多。’
“‘那增产不是慢了吗?’
“‘不会慢,今年慢一点,明年后年就快了。我们农民不会那么笨,有增产好办法不去学。我们是有把握的才学。你是拿工资的,搞失败了还有工资拿,我们农民要是不管成败,那怎么行呢?你想想我们的心,就知道人家批评你的用意了。你不要灰心,还应该好好把稳当的新技术教我们。’这时,党总支书记陈德顺和工作组长余敷蕴也来开导我:干革命还能一点错误都没有?有错就改嘛!搞试验总会有失败的时候,不要怕。出了问题我们来负主要责任。我们要用搞好生产的实际行动回答群众的批评,今后我们合搞些试验田,好好干它一下。
“听了这些亲切的话,我又惭愧,又感动,夜里躺在床上睡不着,挑灯读着毛主席《青年运动的方向》这篇文章,里边的几句话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
最大的幸福
“从此以后,我关心生产,决心向群众学习了。我学习插秧、犁田、整畦、施肥等本领,留意观察社员们的耕作栽培方法,并详详细细地作了记录。我还拜了当地富有生产经验的干部和老农为师,随时向他们请教。党总支也加强了领导,根据当时生产需要,出些题目让我研究,又安排我和干部、老农合作搞小片试验田,帮助制订技术推广计划。
“一九五九年春天,有些富裕中农起来反对密植试验。有五个种田经验丰富的富裕中农联合起来种一丘‘稀植试验田’,株行距竟达一尺左右,扬言要创音西最高产量。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我和几个老贫农就在他们的‘稀植试验田’隔壁搞个‘合理密植试验田’。结果,他们每亩收了五百十五斤,我们却收了六百四十六斤,他们只好低头认输。社员们高兴地说:阿达哥(这是社员对我的亲切称呼),从前你搬书本和外地的东西,我们不相信;现在,你们做出了样子,我们一看就明白了,希望你多想些这样的种田新办法。县里修建了大水库,音西实现了自流灌溉,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有些生产上的难题还无法解决,小麦防冻就是一个大难题。种早小麦怕冻害,种晚小麦怕锈病。我和干部、老农研究了当地群众的经验,想到了更换良种的办法。于是,我从省农科院要来一些抗锈力强的麦子,进行了对比试种,结果发现‘华东五号’比较理想。收获时,支部组织社员来参观评比,大家相信了这一种麦子可以抗锈,就纷纷把早麦改成晚麦。现在音西百分之五十麦地用了这种良种,已取得高产稳产的效果。
“我本来怀疑农民不一定需要的农业理论,后来才知道事情并不是这样。前几年,在上级的领导下,我们普查了音西大队的土壤,发现这一带的红壤土,酸性强,土壤含氮钾较多,含磷很少。这是当地群众习惯施用人粪尿和草木灰的结果。我用过磷酸钙和钙镁磷等磷肥作施肥对比试验,果然,施过磷肥的作物,结实特别饱满。这两年来,若干作物实行了氮、磷、钾结合合理施肥,对提高单产起了作用。老农林孝德怕春寒烂秧,我翻书给他看,说明这里习惯用的深水育秧会烂秧,用浅水湿润秧田能防止。林孝德一试很灵,很快就在全大队推广了。
“我在音西快八年了。这段期间,我亲眼看到在党的领导下,农村面貌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我刚来时,这里年年闹旱,而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田地实现了自流灌溉和电动灌溉;我刚来时,这里每年要国家供应二三十万斤粮食,而现在一年有两百万斤粮食卖给国家;我刚来时,社员住得不好,吃得也不好,而现在村村盖了新房子,家家有了余粮,户户装上电灯,而且,新的学校、医院、工厂、商店都在这里出现了……当我看到这些,想到在音西的变化过程中,有着自己的一份劳动时,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之感。
“对于科学研究工作,我更有另一番体会。从前我看到一些同学,在学校当助教、当讲师,有时也写出一些科学研究论文,我曾怀疑过农业科学工作者是不是非下乡和农民结合不可。现在,我看清楚了,要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只是关起门来研究,他只能在一大堆第二手的材料里打圈子,他可以写论文,可是,他却没有办法创造出类似音西群众这样的科学轮作的经验,更不可能体会到科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知识分子和工农结合后的好处。每当我想到这里,我便深深地感谢党、感谢毛主席教导我走上这条康庄大道……”
路越走越宽
林鸿达对记者的谈话就到此为止,但是,还必须补充一些他自己没有说过的事情:
林鸿达自从和农民打成一片,通过与干部、农民结合的办法进行科学实验工作以后,他的路就越走越宽了。他成为受到音西社员欢迎的人,社员们都亲热地称他“阿达哥”。
八年来,特别是一九五九年后的五年中,林鸿达与社员一起,测定各种田地的土壤特性,总结传统耕作经验,摸清音西大队土地的脾气,又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向社员传授农业科学技术。他指导各生产队先后引进和培育了几十个水稻、小麦、大豆等优良品种,并推广了其中的二十七种。他传授了各种化肥和农家肥的综合施肥经验,研究了当地水稻、花生、甘蔗、小麦等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办法,以及田间管理的措施。他建议大队推行在冬闲田里种植绿肥和豆科作物以改良土壤的经验,他把外地的先进轮作方法介绍进来,又和干部社员一道试验适合当地的水旱轮作、间作、套种的方法,创造了红壤地带以田养田、以作物养作物而又能提高复种指数的轮作复种制度,这是音西大队产量逐年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九六三年,这里的四千六百三十亩双季稻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二百六十斤,花生平均亩产达到五百三十七斤,甘蔗平均亩产达到一万零一百二十一斤。这个成绩固然是全队五千社员共同努力取得的,但与林鸿达的积极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是分不开的。
在省委的关怀下,音西大队成立了科学研究委员会,生产队组织了科学研究小组,参加这些组织的有干部、老农、知识青年等二百多人。最近省有关部门抽调了几位学农的大学毕业生,作林鸿达的助手。他对这批新来的同志们说:“党就是阳光、雨露,党就是温床,有了党的领导,先进的科学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我们的任务是:沿着毛主席指示的方向,更紧密地和农民结合。群众就是我们的先生,大田就是我们的实验室,我们要在音西田野上扎扎实实地干,拿出更丰硕的成果来。”
我们访问了大队干部和社员,听听大家对林鸿达的反映。
社员陈德顺说:“‘阿达哥’生活朴素、作风艰苦,和干部、社员都合得来。这同刚来时比较,简直变了一个人。”许多社员谈了不少“阿达哥”的好事,但是最使我们感动的还是这样两件事:
一九六○年,福清暴雨成灾,东张水库有漫堤的危险,领导上动员社员全部搬上山暂避,林鸿达听了什么也不带,只把大队珍藏的三十斤小麦良种扛走;
前二年,社员们养的猪有好几头病了,大家都在发愁,这虽然不是林鸿达份内的事,他也跟着发了愁。他专门到畜牧兽医站住上好几天,学会诊断、治疗猪牛病的技术,回来后,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凡是社员猪生病了,他都上门应诊。一次社员林家金的猪得了急性肺炎,已经磨好刀准备宰掉,事情被林鸿达知道了,夜里十点钟赶去,又打针,又针灸,一直守护到天亮,结果治好了。一年之内,他共治好五十多头病猪。他还学会了为牛、鸡治病。社员们都夸奖他:“我们的‘阿达哥’真能干,什么都会呵!”林鸿达和广大农民群众结合以后,他的思想感情变了:他爱上了音西,爱上了音西群众,爱上了音西的一草一木;而音西的人也爱上了他。


第5版()
专栏:短评

做个完全的知识分子
大学毕业生林鸿达下乡之初,认为自己“指导一个初级社的农业生产不成问题”。但是,事与愿违。一个老农民随便提了一个关于稻田施肥的问题,就把他难住了。他根据书本知识提出了“草田轮作制”的办法来增加土地肥力,完全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被当地农民作为笑谈的资料。
这些现象奇怪吗?一点也不。毛主席说:“学生们的书本知识是什么知识呢?假定他们的知识都是真理,也是他们的前人总结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经验写成的理论,不是他们自己亲身得来的知识。”他又说:“象这样的人是否可以算得一个完全的知识分子呢?我以为很难,因为他的知识还不完全。”正因为林鸿达的知识不完全,所以不能解决种田的实际问题。
林鸿达可贵之处,在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缺陷之后,就下定决心,诚心诚意地向农民学习。八年来,他同音西大队的农民一样,田里跑,地里转,扛锄头,肩挑担,不怕脏,不怕累,晒黑了皮肤,也炼红了思想,由一个只有书本知识的大学生,变成了能文能武的“全才”。也就是说,他学得的书本知识同农民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了,他的知识成为比较完全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发挥了作用。因此,群众信任他,爱护他,把他当作自家人,亲热地称他“阿达哥”。
林鸿达和别的许多同样的知识青年走过的道路,是知识分子革命化的道路。他们是有志的知识青年学习的榜样。
一个知识分子要把书本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不仅仅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立场观点问题,阶级感情问题。这问题只有长期深入到群众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去,真正地同劳动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解决。林鸿达在音西大队推广外地的番薯大畦密植的先进经验时,为什么只从主观愿望出发?这除了他缺乏生产实践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当时不懂得农民的心。有个农民批评他:“你是拿工资的,搞失败了还有工资拿,我们农民要是不管成败,那怎么行呢?”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他。从此,他每做一项工作,首先考虑的是群众的得失,是群众的需要,工作态度严肃了,工作作风实在了,工作做出了成绩,他也就受到了群众的爱戴。
林鸿达所走的道路,是党和毛主席所指出的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林鸿达和千千万万革命知识青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光明大道。然而,这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平坦的道路。林鸿达在确立革命的人生观和进行科学实验的斗争中,有不少曲折的甚至是痛苦的经历,但是他坚持下来了,斗争胜利了。他在农村落户的八年,就是自我思想改造的八年。这中间,社员们对他提了不少意见,甚至贴大字报批评他;在生活中、劳动中、科学实验中也遭受过多次的波折。这一切没有使他泄气;他接受批评,经受考验,思想改造由不自觉转为自觉。他的胸襟开阔了,勇于放下架子,勇于知错改错。这是一种可贵的革命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使他在每克服一个困难,每越过一个障碍时,使自己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在思想感情上同劳动人民也更靠近了一步。他真正感到自己在农村生活的意义。今天,音西大队的人夸奖他,离不开他,而他也离不开音西大队的劳动群众了。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在我们国家里,在广大农村里,“飞”“跃”的天地是广阔的。但是,要学会“飞”“跃”的本领,决不能光凭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投身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革命的群众运动中去,在大风大浪中勤学苦练,取得实际知识;并且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结合起来,变片面的知识为完全的知识。


第5版()
专栏:

化工部门制成十种新农药
其中有除草剂“敌稗”,杀虫效力高的有机磷制剂和防治某些农作物顽症的新农药
新华社十五日讯 北京农药厂最近又试制成功一种新的除草剂。这种除草剂在南方稻田试用证明效果很好,田里的稗草全部枯萎了,但是水稻却生长得更加旺盛,鱼类和青蛙等有益的水生动物也都没有受到损害。
这种除草剂名叫敌稗。它是我国目前能够生产的几种除草剂中最好的一种,也是我国化学工业部门今年试制成功的第十种新的化学农药。
化学工业部门今年生产和试制的其余九种新农药,有四种是杀虫效力比一般农药高几十倍的有机磷制剂。天津农药厂生产的“三九一一”,不但可以杀死一般害虫,而且防治棉花前期虫害——红蜘蛛和棉蚜有特殊效果。用这种农药拌种,药性可以渗入棉籽内部,长出的幼苗也有抵抗虫害的能力。这个厂生产的另一种有机磷制剂“一○五九”,防治虫害的耐久性特强。把它喷射到植物的枝叶上,能被植物吸收,害虫吃了这种植物的枝叶就会中毒而死。
有些新农药还能防治某些农作物的顽固病症。例如各染料厂所生产的对氨基苯磺酸钠(也是一种染料中间体),可以防治小麦锈病。上海农药厂生产的“四○一”杀菌剂,可以防治甘薯的黑斑病。用滴滴涕副产品生产的三氯杀螨剂,既能破坏昆虫对“一六○五”等农药的抗药能力,对杀除红蜘蛛的幼虫和螨类害虫也有特殊效用。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大好形势的出现,今年各地农村农药需要量大增。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统计,上半年各地农药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五十。有些地区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今年化工部门在增产原有农药品种的同时,还组织各厂积极生产和试制了许多新的高效农药。天津农药厂为及时满足华北产棉区防治棉花红蜘蛛和棉蚜虫害的需要,五月份以前就生产出了三十多吨“三九一一”。上海、天津、江苏等地的染料厂,上半年为支援各地防治小麦锈病,突击制造了几百吨对氨基苯磺酸钠,及时供应了农村。
(附图片)
保定席家庄公社二十里铺生产大队第五生产队社员,在棉田里喷洒1059农药,消灭棉蚜虫。 火力摄(保定日报供稿)


第5版()
专栏:

南京化工公司磷肥厂
成批生产过磷酸钙粒肥
据新华社南京十五日电 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磷肥厂今年成批生产一种新产品——过磷酸钙粒肥。过磷酸钙粒肥是用粉状的过磷酸钙,经过中和、粒化、干燥等过程加工制成的。它的有效磷含量比粉肥高,便于储存和运输。粒肥还可以用普通播种机和种子一起播种入土,能使种子从发芽到整个生长期间都吸收它的养分,增产效果大。
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磷肥厂从去年六月份开始试制过磷酸钙粒肥。今年以来这个厂已生产了二万多吨过磷酸钙粒肥,供应浙江、福建、江苏、四川、湖北、湖南、新疆等省区农村,受到农民欢迎。


第5版()
专栏:

张掖大面积种植绿肥作物
这个措施对河西走廊自力更生解决肥源有普遍意义
新华社兰州十五日电 甘肃河西走廊张掖县今年大面积试种的三千二百多亩草木樨等绿肥作物普遍生长良好。有关部门认为,这是河西走廊解决肥料不足问题,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措施。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产区之一。这里耕地面积宽广,依靠祁连山雪水灌溉,产量比较稳定。解放后,特别是公社化以来,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耕地面积逐年扩大,而肥料不足就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据张掖县甘浚、明永等四个公社的调查,当前秋播作物还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边远地无肥可施;有百分之十的耕地因缺肥而采取轮歇种植的办法。
解决肥料问题的出路,是依靠国家增加化肥供应,还是自力更生开辟新肥源?中共张掖县委的主张是后者。县委和县有关部门经过几年的试验和调查研究,认为种植绿肥作物是解决肥料不足问题的一条好途径。过去几年小面积的重点试种证明:一亩草木樨一般产草量为二千五百斤左右,相当于八十斤硫酸铵的含氮量;用草木樨作基肥的春小麦,一般要增产一倍以上;而张掖县具备种植绿肥作物的许多有利条件。这里的夏秋作物都是一年一熟,百分之六十以上面积是夏粮。其中大部分是麦类作物,收获期多在七月中旬,收割后多不复种,伏耕后就休闲等待种麦。从七月份作物收获后到九月这段时期,气温适于绿肥作物的生长。当地可种植的绿肥作物有草木樨、香豆子、紫花苜蓿、蚕豆等五六种。草木樨一般在五月间结合冬小麦浇头次水时进行套种,或与春小麦、青稞等作物进行混种,九月底翻压。香豆子一般是在八月上旬播种,九月下旬翻压。种植这两类绿肥作物,不占粮食作物茬口,也不影响合理轮作倒茬制度,同时也不影响秋耕翻晒。张掖县历年夏田面积约三十万亩,如果每年都有计划地播种或套种十万亩绿肥作物,每年就可解决十万亩地的肥料问题,而且可以在三年内把全县夏田轮种一遍,五六年内可将全部耕地轮种一遍,能养地肥地。这就等于在这个县办了一处年产四千吨硫酸铵的小型化肥厂。
今年春季,中共张掖县委在县、社、队三级干部会议上,把有关种植绿肥作物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就立刻行动起来。各公社纷纷召集老农和社员座谈了种植绿肥作物的好处,研究了播种和套种的技术。为了给社员做出样子,县委书记王全茂和党政领导干部,首先在南华公社南华大队,和县农业技术站的干部、生产队的老农一起种了二亩绿肥试验田。接着,各公社党委书记和社长也以身作则,在自己的试验田里种上了草木樨等绿肥作物。
张掖县是河西走廊二十个县(市)中的一个。这个县试种绿肥作物成功,对解决整个走廊地区缺肥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第5版()
专栏:

废物利用 矿渣制砖
新华社十五日讯 在北京石景山地区兴建的一座矿渣制品厂,第一期工程已在最近完工,并且开始试车生产。
这座工厂邻近石景山钢铁公司。它利用这个公司每天排出的工业废料矿渣,掺和少量石灰作为原料,来制造矿渣砖和矿渣砌块等建筑材料。它的生产过程,从粉碎原料到制成砖,都是机械化的。全部建成后,每年能利用二十万吨矿渣,生产九千万块矿渣砖。
石景山钢铁公司排出的矿渣,过去一直堆积着,占用场地,很难处理。现在有了矿渣制品厂,这些废物就可以逐步得到利用了。
据有关部门鉴定,矿渣砖的强度比一般粘土砖高,是一种良好的建筑材料。制造粘土砖,需要从农田里挖取粘土作为原料。改用矿渣制砖,既充分利用了工业废料,生产也不受季节影响。


第5版()
专栏:

通风机不再吵人了
据新华社十五日讯 北京京西煤矿和河南平顶山煤矿的掘进工作面上,最近试用了一种消除通风机噪声的消声器。装上这种消声器以后,通风机运转时发出的强烈而刺耳的噪声会马上低沉下来。
工作面上通风机噪声大,有时会使工人连行车信号和各种电铃的讯号声都听不清楚。这样很容易发生事故。据技术测定,安上新制成的消声器,可以使通风机噪声的响度减弱百分之六十二。这种设备体积轻,成本低,制造和安装都不费事。
这种消声器是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几名青年技术人员研究成功的。今年三月,首先在京西门头沟煤矿现场试用,改进后又在平顶山五矿试验,都获得了煤矿职工的好评。


第5版()
专栏:

广东利用赤眼蜂防治蔗螟
凡是放蜂的蔗田,枯心苗已降到百分之三左右
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今年开始在大面积的甘蔗田利用赤眼蜂防治螟虫。据有关部门检查,凡是放蜂的蔗田,甘蔗因受螟害而产生的枯心苗,已降低到百分之三左右。
甘蔗螟虫是蔗田的主要虫害。受螟虫为害的甘蔗幼苗很快就枯死;甘蔗生长中后期,螟虫进入茎内蛀茎,减低甘蔗含糖量,经过螟虫蛀食的蔗茎容易被风吹断,影响甘蔗产量。蔗螟繁殖力很强,每年为害期长达五六个月。过去蔗农采用农药或人工防治,在甘蔗生长期内,要喷药六七次,不仅成本高,花费劳动力多,而且效果也不够理想。而赤眼蜂是蔗螟的天敌,它在产卵的时候,把卵产在螟虫卵内寄生孵化,破坏了螟卵。利用赤眼蜂这一寄生习性,可以防治甘蔗螟虫、玉米螟虫、水稻螟虫、麦蛾等许多种虫害。而且,赤眼蜂的繁殖力很强,一对赤眼蜂在一个月内可以繁殖几万个后代。大量繁殖赤眼蜂,在螟虫为害的地区释放,可以有效地控制螟虫为害。
我国试用赤眼蜂防治蔗螟是从一九五三年开始的。在这以前,赤眼蜂很难用人工大量繁殖。经过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系统研究,终于找到了用人工大量繁殖赤眼蜂的办法。两年前在顺德、遂溪等县甘蔗集中产区建立的赤眼蜂繁殖站,进行了大量繁殖和田间释放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大面积防治甘蔗螟虫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第5版()
专栏:

宁夏黄河两岸果树香
据新华社银川十五日电 宁夏黄河平原水果生产正在迅速发展。今年,这里新增加的苹果、桃、梨、葡萄和核桃等果树,达四千九百七十多亩,等于全自治区原有果树的七分之一多。这些果树,绝大多数都是人民公社的生产队集体栽种的。
宁夏黄河平原,雨量稀少,日照较长,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果树的生长。解放以前,这里零星栽植过一些果树,但品种不多,大多是杏树、李树等。农业合作化尤其是公社化以后,这里的果树生产有了飞快的发展。仅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三年间,成片栽植的果树就有一万六千多亩,品种达三百多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