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7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世界屋脊上的光辉
——记西藏阿里藏汉族干部艰苦奋斗建设边疆
本报记者 格来 周郁夫
在西藏阿里地区参加生产建设的广大藏汉族干部中,有许多人已在这风雪高原上艰苦奋斗了十几年。他们处处和群众同甘共苦,在祖国边疆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不久前,我们越过巍峨的昆仑山,跨过峰峦叠嶂的冈底斯山,渡过汹涌的狮泉河,登上号称“众山之巅、众水之源”的阿里高原,访问了阿里干部。
用勤劳的双手变荒滩为良田
来到阿里,首先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荒滩上长出的庄稼和修盖的新房屋。当我们到达噶尔昆河和一些县区所在地时,还看到干部们自己动手盖房屋的情景,他们袒露着胳膊,有的背土,有的和泥,有的砌墙,浑身上下溅满了泥水。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把他们的双颊晒得黑里透红,但大家仍精神抖擞,干劲充沛。
在日土县的一个国营农场里,我们参观了藏族拖拉机手驾驶“东方红”牌“铁牛”翻耕土地的情形,又参观了堆满麦场的丰收的青稞和小麦。这个农场的副场长王保书风趣地对我们说:“这里物质的东西虽少,精神的东西却很多。”接着,他向我们谈起了他们在这风雪高原上创办农场的经验。
那是一九六○年春天,王保书从拉萨原“七一”农场调到阿里工作,他一到日土(地名),就被肥沃的荒原吸引住了,决心要在荒滩上办起一个农场来。当时有人对他说:“这里什么都没有,农场很难办起来。”王保书说:“白纸才能画出最美丽的画图。”从此,在他的领导下,全体干部和荒原展开了搏斗。铁锹、十字镐在他们的手里一把接一把地被磨秃了,每人的手上打满了一层又一层的血茧,可是沉睡了多年的大片土地终于被唤醒了,使过去的荒原,一片一片地变成良田。当地的藏族群众看到干部们收获了粮食,也纷纷开荒种地,庄稼连年获得了丰收。这一丰硕的结果,使王保书和他的伙伴们建设边疆的干劲更大了,他们说:“自己的劳动能给人民群众作出一点一滴的有益贡献,对一个革命者,对一个共产党员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具有王保书这样思想的人,在阿里地区岂止一个。我们在札达县托林乡的一处偏僻荒山沟里就遇到了第二个荒原播种者——雷邦定。为了让千年荒原变粮仓,他进入一处“不毛之地”后,一年四季住在山洞里,就用一把铁锹开垦了大片的土地,不光种出了粮食,还种出了三十多斤重的南瓜和十多斤重的哈蜜瓜,还有几斤重的洋芋、西红柿。这些作物要是在祖国内地毫不稀奇,但长在风雪高原上却是一个惊人的奇迹。很多人一提起雷邦定,都伸出大拇指,夸奖他有革命的干劲。
把知识和力量献给藏族人民
冒着凛冽的风雪,我们来到了阿里的革吉县。草原上已盖起了第一批新房屋,有百货门市部、银行、邮电局、卫生院等。这些房屋,除木料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外,其余都是由这个县的干部们用双手修建起来的。当中共革吉县委和革吉县人民政府建立的最初两年,他们还不能不在帐篷里办公。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天,一个穿着褪色黄军装的革命老战士,背着糌粑口袋,携带着帐篷,领着一伙到牧区开展工作的干部,出现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他们当中有医生、兽医、邮电员、翻译,还有财贸人员。一路上他们爬冰卧雪,餐风宿露,白天黑夜和风雪搏斗。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革吉草原,在草滩上架设起了第一座绿色的帐篷,安起了锅灶。之后,他们白天分头下部落、进帐篷,到藏族牧民的家里访贫问苦,了解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晚上回来再自己动手烧茶做饭。
这座绿色的帐篷刚一架起来,狮泉河两岸的藏族牧民便纷纷从远道赶来,给设在帐篷里的人民政府献哈达,他们载歌载舞,欢庆草原上有了自己的政府。那个穿着褪色黄军装的革命战士,就是后来的中共革吉县委副书记冯天信。
从那时以来,革吉县的干部,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很多干部每逢下乡时,宁愿背着行李在雪地里步行,不肯轻易雇用牧民的牲口。有的干部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是在牧民的帐篷和跟着牧民的畜群度过的。春天,他们到牧场去帮助牧民们接羔育幼,等到新的羊羔肥壮后,又领导牧民搞好牲畜的抓膘、配种和剪毛;冬天,严寒降临时,更是起早摸黑,跑东跑西,进帐篷、钻畜圈,领导和帮助牧民修搭棚圈,贮备饲草,为牲畜作好各项越冬准备工作。
他工作在草原上,生活条件是差的。没有床,就睡在地上,没有办公桌子,就用土坯或草皮砌一个小台子。许多人,对艰苦差事总是抢先去干,而有了什么可以“享受”的,大家却又推让起来。有一次,组织上为了照顾冯天信同志的身体,给他制作了一张木床和办公用的木桌子,但他把这些让给新来的同志,自己照旧睡过去用草皮堆砌的床和使用土坯砌的“土桌子”。
阿里专区畜牧兽医总站站长、共产党员萨中伦也是一个一心只想到群众利益的人。他在阿里的五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牧民中,一面积极为牧民的牲畜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一面帮助牧民总结经验和培养兽医人员。几年来,他通过深入牧场、畜群、观察、试验,总结出了二十七种用土法治疗牲畜疫病的方法,又把自己从牧民经验中总结出的这些方法传授给牧民,有效地遏止了一些流行的牲畜疫病。萨中伦来西藏前,在内地一所大学里任讲师,现在他对能够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藏族劳动人民,感到很大的光荣。
让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光大
在这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阿里干部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着一个又一个困难前进的。噶尔气象站的气象员蓝万平,初到阿里做气象工作时,没有一点现成的气象资料,而这里的气候又是一日十多变,很难掌握。为了当好人民的气象“参谋”,他和伙伴们一起,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上山下乡,跑农村,串牧场,进行气象调查,收集气象资料,向农牧民学习观天的经验,还随时把自己观测的气象趋势拿到群众中去证实。经过一两年的艰苦努力,他们终于从群众中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气象资料,初步摸出了阿里变化多端的气象规律,对发展阿里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在阿里地区工作的干部们,对阿里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像爱自己的家乡一样热爱阿里。中共阿里分工委行政科副科长、共产党员陈国钧就是这样的人。陈国钧来阿里工作已经十多年了,一贯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从无怨言。十多年前,他随军来阿里高原时,一路上爬冰卧雪,翻越六七千米的雪山,途中饿了用冰雪拌糌粑充饥,夜里就睡在雪地上,衣服破了用麻袋补,鞋破了用野马皮包脚,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战胜了重重困难,终于把祖国的第一面红旗,插上了阿里高原。十多年过去了,陈国钧始终保持着那时的艰苦传统和作风。生产繁忙的季节,锹镐、粪筐很少离他的身。这里开垦的很多荒地、修建的很多房子,都有他的汗水。今年陈国钧已经五十岁了,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身体,让他回内地,但他说什么也不肯。
十多年来,阿里干部的这些优良传统不断得到了发扬光大,随着阿里生产建设的发展,新的同志一批接一批地来到了阿里高原,他们在老同志的影响和帮助下,也都能保持和发扬这种光荣的传统。以艰苦为荣,这就是阿里干部的一种高尚风格,它在这世界屋脊的屋脊上发出了灿烂的光彩。
(附图片)
阿里高原普兰县的藏汉族机关干部,在孔雀河畔第一次种出了马铃薯和萝卜。图为干部们在收马铃薯。
新华社记者 格来摄


第5版()
专栏:

昔日景象荒凉 如今六畜兴旺
茂汶羌族人民在高山荒岭绣出新图
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人民聚居的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生产发展,六畜兴旺,解放前那种满目荒凉的凄惨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最近,记者到位于岷江上游的茂汶羌族自治县访问时,只见重重山峦中牛羊成群,庄稼茂盛,许多地方正在修水库、建电站,到处一片欣欣向荣。自治县有关部门告诉记者,这个县目前的粮食产量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一倍半,改变了以往一向依靠国家大量供应粮食的情况,初步实现粮食自给有余。马、牛、羊、猪等牲畜总头数达到六万多头,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一倍,林业、副业也都有很大发展。
解放前,羌族人民在历代封建王朝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压迫下,大都被迫搬到十分偏僻的高山地区。羌族聚居地区土地大量荒芜,生产水平很低,人们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苦难生活。由于疾病流行,加上民族间和民族内部经常发生械斗,羌族人口逐年减少。松坪沟大小二十四个村寨,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前夕,不到四十年间,人口减少将近一半。临解放时,这个我国历史上较大的民族已濒于绝境,住在四川境内的羌族只剩下二万多人了。解放后,羌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逐步建立起各级民族自治政权,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现在,自治县人民委员会的二十三名委员中,羌族委员有十二人。县、区、乡、社四级羌族干部占全县干部总数一半以上。这些羌族干部同其他民族干部一起,带领羌族农民积极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努力发展生产。现在,羌族农民已改变过去耕作粗放的习惯,学会使用新式农具,注意增施肥料,采用合理密植,并积极兴修小型水利,扩大灌溉面积。解放十四年来,羌族地区的灌溉面积已扩大到三万一千多亩,为一九四九年的一倍多。一九五八年全县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以后,羌族农民又掀起改良土壤和农田基本建设的热潮,加厚土层,平整地面,改坡地为梯田。到现在,全县经过改良土壤的土地已达四万六千多亩,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一九五八年这个县还设立了拖拉机站,现在全县机耕面积已达三千多亩。这样,羌族地区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同心协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出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新气象,过去的“冤家”现在成了亲密的朋友和兄弟。过去,黑水地区的藏族和赤不苏区的羌族互相械斗了二十年,双方劫杀百次以上,死伤五六百人。现在他们团结一致,经常交换种籽牲畜,共同发展生产。曾经械斗过十多年的百溪乡五个寨和瓦底乡三个寨的农民,解放后共同动手兴修了一条十多里长的渠道,扩大了灌溉面积,他们把这条渠命名为“团结渠”。
过去,羌族人民深居高山地区,往来仅靠崎岖的羊肠小道。解放后,这个县新修公路一百多公里,现在从县人民委员会所在地乘汽车可以直达成都,全县并有三个区、十一个乡镇有公路相通。此外,全县还新建改建骡马道一千五百多公里。这些,已经使全县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随着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羌族人民解放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难生活已经根本改变,人民购买力成倍增长。仅国营商店货物的销售额,去年比一九五一年增长六倍以上,其中食盐增长四十倍,棉布增长三倍。暖水瓶、搪瓷盆等日用工业品,几乎每个羌族家庭都有了。
这里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也相应地有了很大发展。目前,这里有中学一所,小学七十一所,学生人数比解放前增加一倍多。自治县还开办了民族干部学校,派出本民族干部到西南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等院校学习。全县现有医疗机构二十三个,相当于解放前的六倍。医疗人员解放前只有二十人,现在已有一百三十五人。过去长期危害羌族人民的黑热病、钩虫病,现在已经基本被消灭。
由于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民族团结代替了民族械斗,再加上卫生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大大减少了疾病的流行,羌族聚居区解放后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人丁兴旺。据统计,全县羌族人口已比解放初期增加百分之五十。
(据新华社讯)
(附图片)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茂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女社员用脱粒机给水稻脱粒。 新华社记者 朱于湖摄


第5版()
专栏:

景色秀丽的毛难族山区
广西僮族自治区西北部丛山峻岭中的毛难族聚居区,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等各项建设事业发展很快,到处一片繁荣昌盛景象。
毛难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只有二万四千多人。他们分布在广西的环江、河池、南丹等县,百分之七十以上聚居于环江县下南区。在这个景色秀丽的山区里,各村寨新建的一幢幢两层楼房十分美观,村里猪牛满圈,鸡鸭成群。在晒场上和田野里,一群群毛难族男女社员有说有笑地在收麦、插秧,清脆婉转的歌声不时地在山间缭绕。
解放前深受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毛难族人民,大部分住岩洞、茅棚,睡草窝,衣不蔽体,常年主要靠南瓜、野菜为生;解放后,毛难族人民在国家的支援下,陆续修建水井、水塘。引水渠和水库四百多处,使几千亩农田得到灌溉。过去的刀耕火种,逐渐改变为精耕细作。因此,这里的粮食产量不断上升,已由严重缺粮变为自给。
过去,毛难人买一根针、一两盐,也要爬山涉水,到几十里甚至一百多里以外的城镇去买。一九五六年,毛难族人民和附近的汉、僮族人民一起,修筑了一条公路,把毛难族经济中心——下南墟和黔桂铁路连结起来。交通部门开设了通达毛难族聚居区的定期公路班车。国家在下南墟设立了农具、百货、花纱、针织、文具和医药等门市部,把大量日用工业品和生产工具运入毛难族聚居地区,并把当地的牛肉、麝香、樟脑等土特产品运到城市。
在毛难族人民聚居的县、区,由毛难族的干部担任副县长、区长、副区长。一批毛难族基层干部也逐步成长起来。
(据新华社讯)


第5版()
专栏:

云贵高原上仡佬族繁荣昌盛
散居在云贵高原东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仡[gē哥]佬族,正在一天天繁荣昌盛起来。
记者最近访问了仡佬族聚居的贵州遵义县平正公社,这里到处是崇山峻岭,仡佬族同胞的一幢幢崭新的瓦房,散布在绿树翠竹之间,几乎家家户户的墙上都挂着成串的玉米、辣椒。满面红光的孩子,三五成群地在房前屋后嬉戏。田野里,男社员们在驱牛犁田,衣着鲜艳的女社员忙着播种、送肥,人群中不时响起嘹亮的山歌声。
仡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两千年前,仡佬族的祖先——僚人,就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目前这个民族共有二万四千多人,散居在云贵高原东部的二十多个县里。一九五六年,在贵州省仡佬族居住比较集中的遵义和仁怀两县建立了两个仡佬族民族乡。
仡佬族人民解放前使用简陋的农具,广种薄收,生产水平非常低下。人们长期靠野菜野果为生。近些年来,平正公社仡佬族人民的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已由缺粮变成了粮食有余。一九六三年,这个公社的粮食产量比解放初期提高一倍多,油料、烤烟、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也获得增产。如今仡佬族社员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
解放前居住在这个被称为“棕衣乡”里的仡佬族人民,多数穿的是用棕片缝的“衣服”,盖的是用野草编的草被,许多六七十岁的老人一辈子连双草鞋也没穿过。现在,这里的仡佬族社员们都有足够的衣服、棉被和其他生活用品。公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这里的仡佬族人民修建了近六百间瓦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仡佬族社员搬进了新居。而十多年前他们住的是不能避风雨的茅草屋,有的甚至住在岩洞里,过着穴居野处的生活。仡佬族没有文字,沿用汉文。但由于缺少识字的人,合作化初期这里的仡佬族人民还不得不用刻木画道、数玉米粒等方法来记账。现在,这里百分之三十的仡佬族青年已经具有高小以上的文化水平,公社还办了两所小学,使大部分适龄儿童都入了学。解放后仡佬族还培养出了自己的医生、教师、拖拉机手、汽车司机以及其他技术工人和农业技术人员。
这里的仡佬族人民感触极深的是,在旧社会他们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雇工和佃户,反动统治阶级轻蔑地称他们是“仡佬儿”。他们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利,还饱受民族歧视。许多人不堪当地统治阶级的压榨和剥削而流落他乡,不敢说出自己的民族身世。现在,仡佬族人民在政治上翻身作了主人,公社的各级干部就有近半数是仡佬族人。县人民代表大会中也有仡佬族的三位代表,有的仡佬族干部还担任了区长等职务。党和政府还不断选送一些青年人去各种专业学校深造,为仡佬族人民培养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材。(新华社)


第5版()
专栏:农业知识

黑光灯
——诱集农业害虫的新工具
许多昆虫都具有一种趋光的习性,它们在夜间喜欢向有光亮的地方飞扑。人们常见的飞蛾投火,就是这种现象的一种。
一般光亮对有趋光性的昆虫都有一定引诱力,但是,它们和黑光灯相比,则是望尘莫及。一只二十瓦黑光灯的有效面积为七十五亩,如按每一瓦平均的有效作用面积计算,普通电灯是四分之一亩,高压水银灯是二分之一亩,而黑光灯是三亩半。另据田间试验,一只二十瓦的黑光灯的诱虫力,比六十瓦的普通电灯高三倍以上。有的地方,一只黑光灯一夜间曾诱到三化螟成虫三千七百只、蝼蛄二千六百多只。
为什么黑光灯有这样大的引诱力呢?这要从昆虫喜爱的光波谈起。人们虽然早就采用过这种杀虫方法,但是摸不清什么样的光线对趋光昆虫最有引诱力。近年来,经过人们的探索,才知道多数昆虫最喜欢的光线是一种人们看不见的短光波光线。据试验证明,光波越接近三百六十毫微米,对趋光昆虫的诱集力越强,波长长于五百毫微米的光线,对昆虫几乎没有引诱作用了。黑光灯发出的光波正好三百六十毫微米,是趋光昆虫最喜欢的光线,所以它的引诱作用也最大。
用黑光灯诱集害虫,目前主要用于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工作上。各种害虫的发生、消长都有一定的规律。逐年积累诱虫灯下的虫量,就可以给测报虫情提供依据。用灯光诱集的害虫,可以做鱼的饵料或家禽的饲料。有的单位把黑光灯装置在养鱼池的水面上,每夜都能给鱼儿增添许多食物。在农村普遍有了电源以后,这种灯也可以直接用于植物保护上,用它把虫子诱来,然后消灭掉。
黑光灯的外形、尺寸、规格和安装方法同普通日光灯一样。一些地区使用的黑光灯,都是我国制造的。
刘正忱 田文(附图片)


第5版()
专栏:农业知识

园田雨后灌溉的道理
——谈谈“涝浇园”
“涝浇园”通常指的是在盛暑季节,下过“热雨”以后,用清凉的井水浇一次园田。
“涝浇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经验。这个经验在蔬菜生产上有很大的价值。
下了雨,园田得到了一定的水分,为什么还要给它浇水呢?这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
夏季,太阳很毒,地温很高,这时下雨,水分就会很快蒸发,使田间变得闷热。这对作物的生长是很不利的。在这种环境中,植物的呼吸作用很强,养分的积累受到不利影响;同时高的空气湿度也不利植物的蒸腾作用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体内液流的速度减小了,养分的运转也受到影响。湿热的环境也是很多病害发病的有利条件,如蕃茄的脐腐病,黄瓜的霜霉病、角斑病,茄子的绵疫病等,往往都是在这种环境中造成大流行的。“涝浇园”所用的清凉井水降低了地温,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也就消除了田间的高温高湿,给作物生长带来良好条件。
土壤在雨滴的打击下,一些孔隙就被堵死了,这样,土壤里的二氧化碳不能放出来,空气中的氧气也不能进入土壤里。维持土壤中有一定的氧气,是十分必要的。以植物根系来说,它吸收水分、养分都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就要消耗“能量”;根系的生长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都来自根系的呼吸作用。没有足够的氧气供根系呼吸,当然就没有足够的能量产生,根系的生长和根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就会受到阻碍。耕地在积水的情况下,某些作物却表现萎蔫(生理干旱),甚至死亡,就是这个缘故。同时,土壤中的大部分养分是通过土壤微生物的转化以后,才能为作物利用。这些转化养分的微生物基本都是好气性的,有充分的氧气,才能旺盛活动。如果土壤中缺氧,另一些厌气性微生物就活跃起来。它们的活动能使一些养分受到损失。如反硝化细菌,会把植物能利用的硝酸盐还原成植物不能利用的氮气等,并且,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如氨气,使植物受到毒害。根系本身在缺氧情况下进行呼吸,也会产生对根系本身不利的有毒物质,如酒精等。此外,二氧化碳过多,对根系也有毒害作用。
“涝浇园”不但可以用含氧(溶解于水里的氧)较多的井水供给土壤一部分氧气,而且灌溉的井水会占据二氧化碳原来占据的位置。当二氧化碳被排挤出去的时候,因雨堵塞的孔隙口就被冲破,含氧多的空气可以乘虚进入土壤。
“涝浇园”还附带起着清洁植物表面的作用,对作物也有一些好处。
“涝浇园”并不是供给植物水分,所以在灌水时,就要把灌水口和排水口都打开,使水一跑而过。
建东


第5版()
专栏:农业知识

浅海滩上的“篱笆”——蛎竹
在福建等省的一些沿海浅滩上,人们时常看见一排排分布均匀的“篱笆”。这种看去像篱笆的东西是人工养殖水产品牡蛎的蛎竹。在牡蛎的繁殖季节里,游动在浅海中的牡蛎苗,必须附着在一定的物体上才能定居下来。人们就根据它的这一特点,在沿海浅水滩上,扦插一排排短竹(蛎竹),或是投放许多大的石块,作为它们建立新居的地基。
“牡蛎”是书刊上、水产工作者对它的称呼。沿海地区一般不叫它牡蛎,而称之为蠔(在广东、福建等地)、蛎黄(在浙江一带)、海蛎子(在山东半岛等地)。
广东菜中的一种名贵调味品蠔油,就是用它制成的。牡蛎肉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据分析,蛋白质约占百分之四十五到五十七,脂肪百分之七到十一。
我国沿海的牡蛎有二十种左右,其中常见的有:密鳞牡蛎、大牡蛎、近江牡蛎和僧帽牡蛎等几种。
牡蛎的繁殖季节一般在五至九月。人工养殖期一般二三年。到了收获的时候,人们就用特制的蠔刀,破开外壳,取出壳中的肉,然后加工成成品。
 田植
(附图片)
上图:福建霞浦县东吾洋牡蛎养殖场扦插在浅海滩上的竹子固着器——蛎竹。 新华社记者 相知摄


第5版()
专栏:答读者

麦锈病菌对人畜有毒吗?
今年我们这里部分麦田发生了锈病。受病害小麦的秸秆和籽粒,对人、畜有毒吗? 河北深县 杜广阔
小麦锈病分布极广,世界各国都有,我国各麦产区也都有这种植物病的为害。但是即使严重发生的年份,我们也没有听到过有关它能引起人、畜中毒的报道。牲畜吃了染过锈病的麦秸因而中毒的反映虽然有过,但是据试验认为,中毒是混在麦秸中的其它有毒物质引起的,与麦锈病菌无关。有的地区如果发生牲畜吃了染过锈病的麦秸而中了毒,可以进行饲喂对比试验,找出中毒原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欧阳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