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影评

欲与天公试比高
——看纪录片《登上希夏邦马峰》
李达
中国登山队在今年五月二日,将五星红旗插于亘古渺无人迹的希夏邦马峰顶峰。消息传来,使人激动,兴奋不已。最近又几次看了《登上希夏邦马峰》纪录片,每次都有新的感受。跃然于银幕上的我国登山运动员与高山进行顽强战斗的形象,引起人们许多联想。
我国登山运动员在党和毛主席亲切关怀和教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胜利地征服世界上最后一座拔海八千米以上高峰的事实,反映了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在中国人民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征服不了的高峰。纪录片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我国登山运动员顽强的斗志和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它是一部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的好影片。
影片突出反映了这次登山活动是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下进行的。尤其是西藏自治区的党政领导、西藏军区直接指挥了攀登希夏邦马峰的这场战斗。在登山队进入西藏抵达拉萨后,受到中共西藏工委、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和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对登山队的工作作了多方面的指示和热情的鼓励。藏族同胞也以巨大的热情,支援了登山队。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西藏地区领导同志与登山运动员亲切的谈话、登山队队长许竞代表全体队员向首长递交决心书的特写;藏族人民热情为登山队运输物资的动人场面。为了征服地球上最后一座八千米以上的处女峰,藏族人民选派了优秀的儿女与汉族、回族、满族兄弟一起担当了这项重任。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城市为登山队赶制了质地良好的高山装备和富有营养的高山食品。在登山运动员凯旋归来时,他们又受到拉萨、兰州、北京等地领导和人民的热烈欢迎,这给了登山队以巨大的鼓舞。
影片大量地反映了登山运动员在攀登希夏邦马峰过程中的英雄事迹,表现了革命英雄气概与科学求实精神相结合、雄心壮志和踏实苦干相结合的战斗作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壮丽的图景,登山运动员们忍受着高山缺氧,冒着严寒,步履艰难地行进在冰雪云雾之间。险恶的山势,瞬息多变的气候,数不清的冰雪裂缝,风暴卷起的漫天雪雾,巍峨耸立的冰塔林……形成了一道道天险。队员们有时在悬崖峭壁上攀登;有时横跨冰雪裂缝;有时穿过冰塔林……真是险象丛生,令人担心。可是,这些困难都没有吓退在党和毛主席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国登山运动员,他们面向高峰,斗志昂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比一步登得更高了。
从影片中,我们还可以看见震天动地的雪崩,直上云霄的卷风等等,都是罕见的奇观。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在拔海六千八百米处,登山运动员与一场暴风雪战斗的场面:天空暗淡低沉,雪粒漫天飞舞,整个画面都模糊了,只能看到一点点队员们的身影。雪不停地劈头盖胸扑来,风在狂呼怒吼。面对如此险境,登山健儿毫无惧色,肩并肩地靠拢在一起,以集体的巨大力量,抗拒着使人难以抵御的天威。
当登山英雄登上七千八百米附近时,缺氧的情况、体力消耗都很严重,可是面前横着一个二十米、倾斜五十度的冰坡(下面是直通山麓的断壁),这是通向顶峰的必经之路。这时,登山队员们凭着平日锻炼成的全身过硬功夫,用登山运动中最困难和最费体力的“三拍法”,横切过了天险,胜利地登上了顶峰。祖国五星红旗招展在拔海八千零一十二米的希夏邦马峰峰顶。在这里表现了登山队员既藐视困难又重视困难的辩证精神,表现了他们过硬的本领,这也是他们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学人民解放军的成果。
登山运动员们具有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艰苦的战斗中,充满信心。在五千八百米第二号营地上的一场风趣横生的新疆舞表演,使人们看到登山运动员在严峻任务面前,誓将天险变“通途”的信心和决心。
在拍摄这部纪录片过程中,摄影师和承担了摄影工作的登山队员,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为了拍摄一些宝贵的镜头,有时需要比别人走更多的路,甚至不避危险,离开队伍选择画面。在拔海六千三百米以上,由于摄影师身体条件不允许他们继续向上攀登,摄影工作的重任便全部落在登山队员的身上了。在高山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负责摄影的登山队员们以顽强的意志,在完成登山任务的同时,又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这件事情本身,也是一桩可歌可颂的事迹。
《登上希夏邦马峰》影片的上映,生动地向全国人民报告了登山队员们攀登高峰的经历,同时,也必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它将鼓舞各个战线上的广大人民群众,奋力攀登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高峰,争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更大胜利。
(附图片)
攀登希夏邦马峰的登山队员们,在拔海七千七百米陡滑的冰坡上行进,冰坡下方,是直通山麓的悬崖。邹兴禄摄
这是希夏邦马峰拔海五千八百米冰塔区的冰洞、冰桥和高耸的冰塔。登山队的科学考察人员在这里进行了科学考察工作。
王敬德摄


第6版()
专栏:

新的长城颂
葛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报”告诉我们:又有九股美蒋武装特务全部就歼了。除有另外五股特务,被派到我广东、福建、山东等省沿海进行袭扰破坏,慑于我沿海军民的威力,鼠窜夭夭以外,所有特务,或降、或俘、或毙,没有一个漏网。
对我们全国人民来说,这是喜报,也是警报。我们喜的是:再一次看到了天罗地网的威力,或者如话剧《南海长城》所说:在我们的海防前线,的确有着一座不可逾越的长城。
然而,这毕竟又是一个警报。它告诉我们:尽管派来的特务十股、二十股的被全部歼灭,尽管他们再派来还要再被全部歼灭,但敌人还是“绝不会死心的”。“公报”不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匪帮还在继续训练武装特务,阴谋对我大陆沿海地区进行捣乱破坏,他们还可能采取一些新的花招。”
问题还不仅仅是这样。看吧:美帝国主义正加紧对我国的军事挑衅活动;加紧对印度支那的军事侵略。约翰逊叫喊必要时要冒战争的危险;美国的宣传机器也扬言道:约翰逊政府将“运用一种最后可能同中国打起来的边缘政策”。一言以蔽之,美帝国主义最近对中国的战争威胁和挑衅达到了十分猖狂的地步。
中国人民是吓不倒的,我们从来没有在任何武力威胁面前屈服过。面对今天的形势,我们必须更加准备好我们的力量,以便应付美蒋的任何挑衅行动。只要我们随时有所准备,我们就会经常站在有利的地位。“备而无患”,此之谓也。
我们已有了一支有着高度革命觉悟、顽强战斗意志、军事技术熟练的现代化的人民解放军。我们还要在全国各地,普遍加强民兵的建设,要使村村有民兵,处处有民兵。对人民说来,广大民兵将筑成一座新的长城,捍卫祖国的安全;对一切敌人说来,广大民兵将成为遍布全国的天罗地网,投入者只能束手就擒;前来者只能焚身、丧命。我们要时刻警惕着、准备着。高唱我们的国歌:“……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把我们新的长城筑得更为坚固。


第6版()
专栏:知识小品

希夏邦马的“水晶世界”
中国登山队科学考察人员 季子修
神话中有过奇妙的水晶宫,但它只不过是虚构的梦幻。
今年三月间,我们随中国登山队来到西藏境内的希夏邦马峰,在这里进行科学考察,发现了一个真正的“水晶世界”。
千姿万态的冰塔
希夏邦马峰北坡的山谷里,有一条名叫野博康加勒的冰川。我们一踏上冰川,就出现了一幅料想不到的景象。千姿万态的冰塔,亭亭玉立,一座座像水晶和碧玉的雕刻品似的,纯净、透明,而且多姿。
富丽堂皇的冰塔在喜马拉雅山冰川特别多,这里纬度低,阳光强,冰面融化不均匀,形成崎岖的冰面地形。
在这些冰塔中,有的像威武的骑士,手持一块盾牌,巍然屹立;有的像闪亮的宝剑,狭长锋利,一直插入云霄;有的则像慈祥的老人,弯着腰身,在给你诉说喜马拉雅山的奥秘;有的还像窈窕的白衣少女,显露出绰约的丰姿。
许多乳白色的冰塔上,还缠绕着一些蓝色的条带,有的平系着,有的斜绕着,犹如敦煌壁画中“飞天”身上的飘带。这些条带,有一部分是冰川向下运动时强烈挤压成的气泡特别少的冰层,有一部分是冰川裂缝灌水后冻结起来的冰脉。这些蓝色条带,再加上曲曲弯弯的冰层,把冰塔装扮得更加壮观、奇丽。
有时,阳光普照到冰塔裂缝的断口上,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光芒。黄昏来临前,冰塔下部已经开始苍郁,而二三十米高的冰塔尖顶上,却像宝石一样闪烁着刺目的银光。它为辛勤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撒出了最诱人的娇色。
明镜般的冰湖
就在这些秀丽的冰塔下面,常常点缀着明镜般的冰湖。一个个圆形冰湖好似一颗颗镶嵌在冰塔群中的明珠。有的冰湖几百平方米大,有的则大到几万平方米。小的冰湖是极理想的滑冰场,冰面平光,湖周“水晶墙壁”环抱。每个走进冰湖上的人,都不免会兴奋得挥动手脚,翩翩起舞,转上几个圈儿。大的冰湖简直是一片冰的原野,视野宽广,使人心胸开阔。平坦的冰面上有时突出一个个冰丘,冻裂开花后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牡丹。
在冰塔区下部冰湖的北面和西面冰坡上,因为碎石较多,常常生成许多柱子状的白色“冰芽”。它们一个高似一个,一层迭上一层。远远望去,就像山坡上密密层层的针叶树林。在这些冰芽顶上,有的还戴着一顶大石帽,形成奇特的“冰蘑菇”。
有些冰湖是封闭的,有些是和冰面、冰下河流连通的。冰面河流上窄下宽,曲曲折折。湍急的流水撞击着冰体,发出铜铃般的响声。
水晶宫似的冰洞
四月十八日,我们在拔海五千六百二十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极有意思的冰洞。这可把我们迷住了,左看右瞧,东量西丈,手摸摸,脚蹬蹬,四五个人忙碌了大半天。
这个冰洞长十四米,洞口高宽达三米,可以容纳二三十人。
从洞口向里看,在幽深的冰洞后壁上有一个小洞,光线像一盏探照灯似地射进来。从洞内向外看,只见洞口冰层上一圈圈的花纹,不同色调的错综配合,给人一种大自然独有的美的享受。冰洞侧壁上,冰层的美丽一层胜似一层,层层有特色。形形色色的气泡,一簇簇、一行行、一个个,犹如夏夜的繁星,又如节日的灯火。有的大气泡活像一些别致的壁灯。洞顶上还有一个带几道圆圈的特大气泡,它就像一盏豪华的宫灯。
冰川的惊人搬运力
在我们走下冰川,踏上希夏邦马峰北坡草原时,那里的景物又给了我们一种不寻常的印象:地面起伏不平,碎石遍地散布。这些石块大小不一、棱角突起。其中有许多体积非常庞大,它们零乱地分布在草原上。
在远离了希夏邦马峰三十公里的地方,矗立着一块六七米高的巨石,估计有一千四百公方大,四千多吨重,奇怪的是它的上面还摆有一块两米高的大石头。
是什么力量把这些巨石搬到草原上来的?又是谁在那块四千多吨重的大石头上又摆上一块两米高的石头?
是河流搬来的吗?不是,流水带来的石头多是圆的,但它们一点儿也不圆。而且流水也搬不动这么大的石头。
是风吹来的?不是,再大的风也没有这样的力量。
是不是山坡上的碎石滚下来的呢?也不是。因为它们有的石块已经离开山地几十公里了。
是不是土生土长的呢?也不像。这些石头和它下面的岩石没有丝毫相同之处,而且它们之中也不只是一种石头。
经过反复考察,科学工作者认为,这些巨石是由冰川“搬运”的。
只要见过冰川的人,他对冰川这种特殊的搬运力量就根本不会怀疑。我们在野博康加勒冰川上,看到了现在正被搬运的巨大石块。在拔海五千七百五十米的高度,有一块几百吨重的石块崩落在冰面上,并随着冰川一起在“向下移动”。它在起伏的冰面上“漂浮”着,好像海面上的一只船舶。地理学上把这种石块形象化地称为“漂砾”。
冰川运动到哪里,哪里就可能留下这样的漂砾。根据这些漂砾的分布范围,就可以恢复古代冰川作用的规模。
在希夏邦马北坡拔海五千米的土地上,今日的草原是昔日冰川作用的场所。科学考察的结果,初步揭开了希夏邦马的历史:在最近的一百万年内,这里有过两三次的大冰川作用,那时的规模要比现在大上好几倍。


第6版()
专栏:

我们这一代〔歌词〕
党永庵
我们这一代,
豪情满胸怀;
走在大路上,
东风扑面来。
脚下踩着山和水,
怀里揣着全世界,
火红的年华,
火红的时代,
革命的重任扛在肩哟,
昂首阔步朝前迈!
我们这一代,
豪情满胸怀;
走在大路上,
东风扑面来。
永远不忘阶级苦,
泥里水里脚不歪,
红心誓不改,
斗志永不衰,
毛主席的话儿牢牢记哟,
葵花朵朵向阳开!
我们这一代,
豪情满胸怀;
走在大路上,
东风扑面来。
高楼要靠我们盖,
宝山等着我们开,
伏虎敢登山,
擒龙能下海,
浑身的武艺都过硬哟,
浪花丛中长成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