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总结推广各个示范基点试行李村大队治碱措施的经验
河南积极稳步改良利用盐碱地
李村大队的综合治碱措施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组根据群众多年治碱经验总结出来的。去年有四十个县九十六个示范基点在麦田试用这项措施,普遍获得大幅度增产。
据新华社郑州二十七日电 河南省新乡县洪门公社李村大队以开沟播种为中心的一整套改良利用盐碱地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在豫东、豫北四十个县的九十六个示范基点上,通过一年来种麦的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最近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在郑州市召开了治碱工作会议,总结了各示范基点的经验,要求在今年秋播中有组织有领导地积极稳步地大力推广。
李村大队以开沟播种为中心的一整套改良利用盐碱地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驻新乡基点工作组根据群众多年治碱经验总结出来的。去年七月开始在全省盐碱地区进行了多点试验、示范和推广。一年来,除李村大队继续采取这种措施,一千二百余亩小麦又获得增产外,豫东、豫北四十个县的九十六个示范基点,采用这项措施播种的八千亩大、小麦,以及群众自动采用这项措施播种的二万七千多亩麦田,普遍获得了大幅度增产。据三十九个县八十四个示范基点的统计,在七千余亩麦田中,采用这项措施的麦田,比一般麦田增产一成到五成的占百分之三十三点四,增产六成至一倍的占百分之二十三点九,增产一倍以上的占百分之四十二点七。在这些取得显著增产效果的沟播麦田中,有历年只捉苗二三成的次生盐碱地,也有多年弃耕的老盐碱地和荒地,有地下水位高低不同的地,有一年一麦的晒旱地,也有两年三作的轮作地。
一年来,各示范基点都因地制宜,对沟播的适宜范围、开沟方式、深度、时间以及播种量、播种期、耐盐品种、施肥方法和播种绿肥作物等问题,进行了试验对比,取得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资料,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李村大队的经验。各地还试制和改制出一批开沟播种的工具。这些经验的积累和工具的试制成功,为大面积推行李村大队经验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学习推广李村大队经验的同时,各示范基点在治碱工作上还逐步向农、林、水综合治理的方向发展。许多示范基点在推广以沟播为中心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时,还兴修了排涝沟渠,打深井,利用地埂、路边、盐碱荒地,栽种红荆、枣、桑、梨等耐碱林木,以改良土壤。各地传统的治碱经验,也得到进一步的运用。(附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学专家王守纯一九六○年在李村大队落户,和群众一起研究改良利用盐碱地。这是他(右二)和当地技术员们一起观察盐碱地上小麦生长的情况。
周淑丽摄
(河南日报供稿)


第2版()
专栏:小资料

李村大队的经验
以开沟播种为中心的一整套改良利用盐碱地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驻新乡基点工作组和河南省新乡县洪门公社李村大队的社员一起,从一九六一年以来,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来的。这个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是:
一、伏前耕翻晒垡,伏期冲沟蓄雨淋盐,以减少耕作层的盐分,实行躲盐巧种。
二、适应盐碱地地温春季上升较慢,秋季下降较快的规律,小麦要比一般好地提早播种一个月左右,春播棉花则要适当推迟。
三、彻底除治地下虫害。
四、早春土壤返盐季节要加强作物管理。及早中耕松土,阻止盐分向根层移动,有条件的要灌水压盐,同时,还应增施有机肥料,选用耐盐的作物品种。
推广这一套技术措施,必须在降低地下水位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如果地下水位在一米以上,必须首先排水,地下水位降低到一米以下,就可以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宜地采用这项措施。(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湖北最大农用输变电工程竣工
湖北最大的农用输变电工程——十一万伏的锅顶山长江埠线路和长江埠变电所最近全部建成,已经正式并入武汉冶电力系统运行。
锅长线输变电工程,是把武汉的电力送到湖北省汉江以北广大农村的骨干工程。按照建设规划,待相应的输配电线路、降压变电站和电力排灌站建成后,湖北省孝感、汉川、应城、安陆、云梦五县全部水田和天门县部分田地共二百多万亩,将能使用电力排灌,脱粒、加工也能用上电力。


第2版()
专栏:

海南岛驯化野鹿
海南岛建立不久的第一个养鹿场,已经驯化了一批野鹿,其中有些幼鹿经过人工饲养,体重已达一百多斤。
海南岛山区野鹿很多,为了更好地驯化和利用野鹿,国家于一九六三年一月在屯昌县建立了海南第一鹿场,从事驯化饲养野鹿的工作。


第2版()
专栏:

丽江坝子纳西族人民用上了电
过去用松明作灯、用双手舂米的滇西北高原丽江坝子的纳西族人民,现在用上了电灯和各种电力机械。
这里已有农业专用的高压线路四十九公里,有二十五个人民公社的二百八十三个生产队安装了电灯;还建立了一个电力抽水机站,安上了电动脱粒机、电磨和电碾。


第2版()
专栏:

胶底皮鞋模压机
用它压制的皮鞋,轻便舒适,坚固耐穿;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辽阳制鞋制革厂自己设计制造成功了一种可以模压胶底皮鞋的模压机。
这种模压机用粘合绱鞋,比原来的做法减少了七道工序,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同时可以节省鞋绳、领条皮等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绱出的鞋坚固、耐穿,轻便、舒适,外观没有绱鞋绳码、没有条子开缝的缺点,后掌没有钉子,不磨脚,不掉掌。(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陶都的新产品
以出产多种陶瓷器皿闻名全国的鼎蜀镇在最近一年半之内又试制成功七十多种陶瓷新产品。
这些新陶瓷产品包括硬质精陶、青瓷、耐酸耐温砖、耐酸泵、耐酸球阀、紫砂工艺品和耐火电瓷等。这些新产品不仅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鼎蜀镇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宜兴县,生产陶瓷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它与江西省的景德镇一起,分别被称为我国的瓷都和陶都。


第2版()
专栏:

哈尔滨亚麻厂干部不满足于参加一般劳动
学会操作技术 变成真正内行
据新华社哈尔滨电 哈尔滨亚麻纺织厂不久前举办了一次干部技术操作表演。参加表演的一百二十六名干部,有一百一十二名能够独立操作,达到“合格”标准。
这个工厂定期举办这种技术操作表演,督促干部学好一两手技术。
最近的这次表演是在这个厂梳麻、前纺、细纱和织布等六个车间的几十道工序进行的。第一个表演的是前纺车间主任陆跃云。经过一个多小时操作,由车间教练员和老工人组成的评定委员会宣布陆跃云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而且麻条优级品率达到百分之九十,超过工厂规定标准。他的操作成绩被评为“优秀”。接着,各车间党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工段长和各科室干部都轮流进行了表演。参加表演的一百二十六名干部,有一百一十二名干部能够独立操作,达到了“合格”的标准,其中有六十二名干部取得操作“优秀”成绩,只有十四人因为所学的技术比较复杂,还不能独立操作。
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的干部过去在参加生产劳动中,大多是做一些推纱、送布、摆纺管等技术性不强的活。他们越来越感到只有掌握技术,才能准确及时地处理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年初,他们总结了参加生产劳动的经验。在讨论中,大家认为不能满足于过去参加一般生产劳动,需要学习和掌握操作技术,成为真正的内行,以便更好地领导和组织生产。工厂党委很重视这个意见,号召全厂干部学会操作技术。
许多干部到车间拜师学艺。党委副书记毛伟鹭,为了掌握技术,每天早晨到细纱车间跟工人一起劳动。现在,她已经学会做湿纱络纬和摇纱两种活。干部逐步掌握生产技术以后,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更加准确及时了。(附图片)
辽宁锦西水泥厂制成车间副主任赵兴华一向坚持参加劳动。他总是通过劳动,先向工人请教,吸收群众意见之后,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然后和工人一起执行。这是赵兴华(中)和工人研究改进设备。
新华社记者 刘非摄


第2版()
专栏:

空军驻上海部队施行人工降雨
六月底以来,上海大部地区未下雨,这次人工降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好处。
新华社上海二十六日电 人民解放军空军驻上海部队,二十三、二十四日先后出动飞机五架次,在上海郊区的宝山、崇明、嘉定、川沙、青浦等县上空喷撒催化剂,进行人工降雨。
上海地区从六月二十八日以来,除七月十八日局部地区下了一次雷阵雨以外,大部地区均未下雨。现在,经过空军飞机喷撒催化剂,宝山、崇明、嘉定、川沙、青浦等地都不等量地降了雨,对农作物生长有些好处。
二十三日,民航局也曾出动民航飞机,载着科技人员,进行人工降雨试验,并收集科学资料进行研究。


第2版()
专栏: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考察改进产品质量
重庆农药厂职工和农民一起种试验田
据新华社重庆电 重庆农药厂一批职工目前正在农村同农民一道种试验田。他们通过这种做法,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农药生产取得重要依据。
这个工厂今年年初曾在生产工人中进行了一次普遍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工人都不能识别农作物害虫,也不了解它的危害。厂领导认为农药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品,厂里的干部和工人如果不了解各种农作物害虫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危害,就难以真正树立起一切为了保证农业增产的指导思想。因此决定由领导干部带领部分干部、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亲自到农村种试验田。这样既可以熟悉农业生产情况,又可以检查、鉴定自己的产品的功效和质量。他们决定要把这种作法长期坚持下去,每年轮换一次。
今年,他们的试验田选在四川省农业劳动模范张泗洲领导的简阳县模丰公社。在棉花播种前,负责领导试验田生产的一位副厂长,就带领一批职工前来落户。公社为他们划出了十多亩地作试验田。随着棉花的生长,他们在试验田里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对比试验。
生产农药的人亲自来种试验田,就使他们掌握了各种农药实际效能的第一手资料。例如过去根据实验室的测定,规定施用“乐果”农药时要加一万倍水,否则就会对作物发生损害。这次经过在试验田里亲自试验,发现按照现有的实际效能,施用时只能加三千倍水。
职工们把在试验田里发现的问题带回工厂后,引起全厂职工的重视。职工们检查了只管生产不问使用效果的思想,表示今后一定要把一切方便于农民使用放在第一位。这个工厂生产的有些农药杂质较多,过去许多基层单位都有反映,但是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现在他们已在原有的生产工序以外,增加了三四次药物过滤;在检验成品时,还在原来规定的检验项目以外,新增加了喷雾器检查,对每批产品都要喷雾一百公斤左右,证明完全合乎使用要求以后,才准出厂。


第2版()
专栏:

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大账和小账
在南方水稻集中产区,冬季,在稻田里种一茬麦子,利大还是弊大?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湖南湘潭县日华公社在日华大队作了一番调查,算了一笔大账:一九六二年冬播时,这个大队的一部分生产队,在水田里种麦子,一部分生产队种蚕豆。麦子,平均亩产一百斤,收了麦子季节迟了,只能种一季稻谷,平均亩产四百斤。蚕豆,平均亩产五十斤,收了蚕豆赶上种双季稻,平均亩产六百斤。一算账,干部和群众恍然大悟,说:在水田里种麦子,是贪小利、吃大亏,再干不得了。
新湖南报发表了一篇杂文,题目是《要学会算大账》。文章说:日华公社算大账的方法告诉我们,衡量一件事情对群众是否有利,不应当单凭主观愿望,也不应当只看一点一面;而应当深入调查,全面分析,这就是要算大账。
杂文说:做任何事情都要算大账。例如:应当不应当多投工的问题,应当不应当开展多种经营的问题,还有开荒与水土保持的问题,修水库与淹没土地的问题等等,都有利弊得失。有的事情,暂时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但是可以使群众和国家得到更大的利益;有的事情,暂时可能得到一点好处,但是,可能因此招致长期的重大的损失。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不为吝啬一点小的代价而放弃了大的利益,不为贪图眼前小利而损害了长远的利益。总之,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
宽严之间
种地剩下一把绿豆种子,菜地拔下几个萝卜,只有这么一点点,似乎顺便给了哪个干部、或者哪个社员,都不成为什么问题,谁还计较这点“小事”呢?可是,华县华州公社丝巷生产队队长张武俊却十分“计较”这种“小事”。他说这是队里的东西,自己不能随便要;东西本身虽小,关系到制度就大了。
《陕西日报》就张武俊一尘不染这件事发表短评说:什么是宽和严的标准,什么是正确和错误,什么是好和坏,似乎并不怎么难划分。但是,划清界限,有了标准,并不等于就能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张武俊可贵的一点,就是他在宽严之间,有一股子“犟死牛”劲,不利集体的事,“洋利”不吃,横财不沾,邪门歪道扭住不干;有利集体的事,不怕苦,不怕难,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这股子“犟死牛”劲,是坚定的革命意志的表现。
怎样按革命者的要求看待宽和严?评论引用张武俊同志的话说:“宽了,好吃懒做,养成习惯,就会走邪路;严了,吃点苦,劳累些,思想上不容易出麻烦。”因此他能在工作、劳动和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发扬无产阶级本色,抵制资产阶级的侵蚀,不断使自己革命化。
评论指出:在宽严之间采取什么态度,从哪里着眼来看宽和严,绝不是可以这样或者可以那样的“小事情”,而是关系到能不能革命化的一个大问题。
让绝技流传
《山西日报》最近报道了长治县手工业经坊五金社郭保伍老师傅外出传授生产红钉的“绝技”的消息,同时发表了《把“绝技”接力棒传出去》的评论。评论说:“七十二行,行行有诀”。“诀”,就是独特的“绝技”。在旧社会流传着一句话“一诀难得”。“诀”,何以难得?因为在人吃人的社会里,劳动人民生活没保障,他们苦费心思、忍辱受气,从师学艺,“偷”得一诀,岂敢轻易传人!许多人甚至把终身学得的一技随身埋在土里。这是社会的损失,也是有“绝技”的人的悲剧。
评论说:社会主义为一切新生事物开辟了康庄大道。任何人的任何一技之长,都有用武之地,也都有责任传给别人。社会主义为人们创造了空前无比的好条件,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热烈地欢迎“献宝”者,手持“绝技”接力棒的青年人,早已伸出诚恳的双手,等待着接棒起跑了。


第2版()
专栏:

董锡和制服桃小食心虫
《大众日报》记者 孙汝纯 新华社记者 于德
在山东省林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举行的一次苹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学术座谈会上,一位老汉滔滔不绝地介绍了他防治桃小食心虫的经过。他的报告使到会的四十多位专家和技术工作者感到极大的兴趣。有人一面听,一面不断地点头称赞老汉:“过得硬,过得硬!”
这位老汉名叫董锡和,今年五十七岁了,是威海市田村公社河东大队的果树技术员。他在对付苹果的大敌之一——桃小食心虫方面,确有一套过得硬的本领。比如,看一看虫娥的颜色,他便知道这娥还能活几天;看一看虫卵的颜色,他便知道这卵是在哪一天生的,哪一天能孵化出幼虫。靠着他的这种硬功夫,生产大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去年苹果的好果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看出了门道
这种硬功夫是董锡和六年苦钻苦练的结果。六年前,他甚至还没有听说过桃小食心虫这个名字呢!那时候,果农们只是对一种叫“穿皮龙”的害虫大伤脑筋,这种虫不吃花、不吃叶,专在果实里面穿来穿去,一面吃,一面排泄粪便,好端端的苹果叫它糟蹋得连猪也不喜欢吃,只得用棍棒敲落,埋到地里当肥料。可是怎样整治这种“穿皮龙”,在这里谁也没有个好办法。
一九五七年,技术部门告诉董锡和说,“穿皮龙”就是桃小食心虫,还告诉他,这种虫冬天做一个土茧在土里过冬,夏天就出来吃苹果。他得到这个线索以后,就决定亲自来和这小虫斗一斗。那年冬天,他就到苹果树下去挖这种越冬土茧。可是挖了半天,连个土茧的影子也没有。后来他到威海市果树园艺场去,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种土茧在地下约一寸深,挖深了就找不到。他们又把自己挖到的土茧送给他三十余粒作样子。这是一些比豆粒还小的“土豆豆”,董锡和回家后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分别埋到三个木匣里,然后把一个木匣放在屋旁的自留园里,另外两个放到生产队的两处果园里去。他每天到果园,便蹲在木匣旁边瞅一阵,回家后又急忙跑到自留园里去望一望。三个小木匣象三块吸铁石一样地吸引得董锡和天天转来转去。他的这项研究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当第一个粉红色的小虫从自留园那个木匣里的土中爬出来的时候,董锡和立刻掏出小本,在上面记下了一句话:“村养桃小食心虫在六月十二日出土一个。”从此,他观察更上劲了。有时戴上老花眼镜瞅一阵,有时用放大镜瞄一气,有时掏出怀表来算一算时间,他仔细地看着小虫出土以后怎样爬行,怎样吐丝绣茧,又怎样变成蛹儿,象看电影一样,生怕放过了一个镜头。
当小虫由蛹儿变出一个小蛾儿的时候,董锡和意识到这小东西要开始对付苹果了,于是他立即通知果业队:“喷药!”果园里喷雾器丝丝地响起来,药雾腾腾,全村几百亩果园中很快就弥漫着药雾。以后,每羽化出一批蛾儿就喷一次药,改变了过去打“保险药”的作法。由于根据虫情适时喷药,这一年虽然比往年少打了几遍药,但苹果的好果率却由过去的百分之八十左右一下子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五。
看穿了秘密
第二年、第三年,董锡和接连培养了更多的越冬土茧。经过这两年的观察,他对桃小食心虫的生活规律有了更多的了解:摸清了适宜它出土的温度和湿度;摸清了它每年出土的批数,以及每一批出土的时间和比数。但是这两年好果率却没有继续上升,仍有百分之五的苹果遭受到桃小食心虫的危害。
有一次,在喷过药的两天以后,董锡和从细心的观察中发现有些苹果又淌出了“泪珠”。苹果“流泪”是桃小食心虫的幼虫进入果内的标志,这说明这次药喷得晚了,在喷药以前虫子已经钻进果实里去了。这个发现引起了他的深思,他想,只抓住羽化期来喷药不是最牢靠的办法,还得弄清楚幼虫是怎样钻进果子里去的。从此,他的眼睛便从那三个木匣子转向苹果树上去。过去,董锡和以为桃小食心虫的幼虫钻进果实里去,是蛾尾刺进去的,因为果面上并没有孔洞。后来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幼虫在果面上转来转去,便把这个苹果摘下来放在地上看。那小虫在果面上一直转游了约有三个小时,便咬破了果皮钻进了果内,这个发现推翻了他以前的想法,因此,一九六一年开始,他放弃了培养越冬土茧的办法,改用查卵的办法,要设法在幼虫刚从卵中孵化出来尚未钻进果子里去时就制服它。
一九六二年,董锡和终于在苹果上找到了桃小食心虫的卵,那是象针尖大的一种卵子,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到的。这个发现使他的研究工作又向前迈出了一步,他立即在有卵的苹果上作了记号,天天去看,到了第七天,一条条幼虫果然孵化出来了。根据这一情况,他断定只要在产卵以后的五六天喷药,幼虫一出来正好碰上了,准治得了它。
可是,这里面还有个账,就是一批批成虫产卵的时间是不一致的,产卵期前后跨着五天,喷上药,既要挂着前面的又得捎着后面的才行,这就和药效时间有密切关系。因此董锡和又开始进行了一连串的药效试验。为了观察药效,他有时候还得披上蓑衣、冒着大雨跑到果园里去。有一天晚上,他把一个带着幼虫的苹果摘了回来,在灯下盯着看,从六点半盯到十一点十分,一直到那个小虫翻了几个筋斗死去,知道了药效能持续多长时间以后,他才高兴地睡了。经过反复观察试验,他终于计算出一个最牢靠的喷药时间,那就是在最先产的卵子孵化的前两天。
但是,第一次试验却失败了。喷药以后仍旧看到有些幼虫钻进了果内,原因是产卵时间没有把准,药喷早了,到最后一批卵子孵化时,药剂已失去了效力。怎样才能正确断定卵子是哪一天产的呢?还是老办法:“看”!科学不负有心人,看来看去,到底被他看出来了:原来刚产的新鲜卵子是粉红色的,以后就逐渐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暗红。经过千百次的观察对比,老汉终于能根据卵子的颜色来准确地断定产卵的时间,并立即计算出一个理想的喷药时间。
看到了一条路
当记者在河东大队访问董锡和时,他正在果园里用放大镜观察一个小小的苹果。我们看了看那个绿色的小苹果,除去表面上的一些细毛毛以外,什么也没有发现。
“一个红蜘蛛的卵。”他指着这个小苹果说。经他这一指点,我们果然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红点,在五倍的放大镜下,那好象是一粒缩小了的红仁丹。
红蜘蛛的生活习性是他今年研究的新课题之一。我们问他为什么会对这些小虫这样着迷,他说:“就是觉得有意思,越摆弄越有趣味。”接着,他又意味深长地说:“不过,象在解放前光是一家几张嘴巴还忙活不过来的时候,我是不会有兴趣摆弄这玩意的;可是现在,有了人民公社,生活无忧无虑,为了要想保证咱公社的苹果增产,不摆弄这玩意怎么行呢!?”
从果园里出来,我们伴随着董锡和来到他的家里,在他的院子里,有一株结果累累的大苹果树,树干上挂着一支温度计。这支温度计,算是董锡和六年来进行研究所使用的唯一的近代化仪器。刚一到家,他就兴致勃勃地从一个木盆里拿出四个小本子随手递给我们,我们翻开一看,这原来是他几年来进行苹果虫害研究的原始记录,也可以说是一些害虫的传记、小史。六年来,他每次来到果园,都总是先观察一阵,然后就把他所看到的一一记在这些小本上,到年底再归纳、整理一遍。
“不管那些害虫是怎样的秘密,只要不断地观察,细心地看,天长日久,就能看出一些门道来。”老汉对我们说。的确,六年来,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汉正是凭着一颗热爱集体的心和两只不知疲倦的眼睛,终于看穿了自然界的小小害虫的秘密,找到了制服这些小虫的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