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跳出企业小圈子为国家算大账
昌潍储运公司职工宁愿多费事少收入,千方百计为货主节约开支
据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昌潍专署商业局储运公司职工,跳出本单位小圈子,算国家大账,一点一滴为国家和货主节约开支。
这个储运公司主要是为商业部门储存和运输商品的,在仓库的使用、物资的包装和运输上,节约的潜力很大。这里面,除了水电、办公用品外,多数费用都是由货主开支的,而且要节约,又和他们本身的工作有矛盾。例如:要使货主的物资少占用仓库,节约租费,本单位就要少收入,还要增加保管人员的工作量;要给货主节约运费和包装费,本单位职工就要付出很大的劳力,增加许多麻烦。所以一些人长期以来存在着“费事越多,收入越少”的思想,不愿多费事。
为了扭转这种情况,公司党总支除了经常对职工进行节约教育外,还组织全公司一百多名职工,专门学习了《一厘钱精神》的文章,引导大家跳出本单位小圈子,算国家大账,使大家认清为货主节约就是为国家节约。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他们根据自己几年来厉行节约的经验,提出从十五个“一”做起:储存物资时,尽量少用一米仓容,为货主节约仓租费;替货主运送货物时,尽量多装一斤货,少走一里路,为货主节约运费;包装物资时,从一根铁腰、一个钉子、一块箱板、一米草绳做起,为货主节约包装费;在办公用品、水电等的使用上,从一分钟、一厘钱、一度电、一两汽油、一张纸、一个标签、一瓶墨水、一个笔尖着手节约。
仓库保管员为了节约一米仓容,自己动手建起货架子,把垫木垫石垒成楼台,下面放重货,上面放轻货,再上面放零星货。去年全年仓容利用率提高了百分之七点六,多存商品一千多吨。
中转仓库负责运输的人员,从少走一里路尽量缩短运输里程做起,两吨以上的物资就直接从车站、工厂发运,减少运到本公司中转环节,节约搬运费。两吨以下的零星货物,他们尽量用自己的车辆搬运,让货主少花搬运费。
商业部门的货,除交电器材外,多是轻浮货物,而且零星、分散,装运时常常不能满载,浪费运力和运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车辆调度员和保管员,专门对各种型号车辆的载重量和车厢的大小作了调查,在给货主运货时,先仔细计算好货物的重量和体积,选择合适的车辆,装车时轻重货搭配起来,尽量多装一斤货,使车辆满载。有时轻浮货多,车厢装不了,不装又浪费运力,他们就装上去,卸下来,连续返工二三次,直到满载才算完。
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一九六三年汽车实载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四点二,比一九六二年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一点二,今年一到五月份,平均又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点二。十五个月中,仅少用一米仓容,多装一斤货,少走一里路这三项,就为货主节约了三万多元。
为了坚持发扬“一厘钱”精神,他们把十五个“一”的节约活动,当做一项任务固定下来。每一个项目都根据实际可能,按季度订出节约指标,连同计划落实到各个小组。小组还按月做出节约计划,保证季度计划的实现。有条件的,并把各项指标落实到人,按月检查,按季评比。
公司领导还从各个方面创造条件,帮助职工实现节约指标。过去拆箱子,都是用铁棍子撬,经常损坏箱板。自从开展“一块箱板”的节约活动以后,他们就给有拆箱任务的三十多个保管人员每人配备了一把羊角锤子,有的小组还配备了开箱钳,既保证了节约箱板计划的实现,又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
领导上的支持,使职工对节约就更加积极主动了。凡是有木箱包装的仓库,职工都做了木头盒,开箱时起下来的废钉子,都一个个放到盒里,空闲的时候,就用小锤一个个砸直,包装时再用。大多数小组还设立了“聚宝箱”,拆下来的铁腰、草绳、碎纸,都放到里面,能用的再用,不能用的当废品卖,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十五个月中,他们从节约一根铁腰、一个钉子、一块箱板、一米草绳中,给货主少开支了一千零一十五元。


第2版()
专栏:编后

小账和大账
“费事越多,收入越少。”昌潍储运公司考虑节约货物储运费的时候,碰到了这个矛盾。货物储运费是由货主出的,节约储运费的工作是由储运公司做的。自己费力越多,收入越少,这样的事情应该做么?
以前,有些职工认为不应该做。自从去年全公司展开尽量为货主节约的群众运动以来,大家都说应该这样做。这个变化是怎么来的?
关键在于人们对“自己”的理解不同了。以前,“自己”指的是包括一百多名职工的储运公司;以后,“自己”扩大成了六亿多人的国家。按照小我算账,是吃亏的事,按照大我算账,就成了很上算的事。“为货主节约,就是为国家节约。”这样,所谓“多费事”,就变成光荣的事情、豪迈的事情,而全力以赴了。
怎样理解“自己”,是关系一个人、一个单位能不能正确地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事。做任何事情都从国家利益着眼,从集体利益出发,自觉地无条件地使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全局利益,这才是真正彻底的革命者。


第2版()
专栏:

海南岛——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
新华社记者 于长钦 张广友
四季有种有收的海南岛,正在被开发和建设成为我国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
记者沿着环岛公路和纵贯南北的穿山公路,作了一次周游全岛的旅行。一路上,南国风光如画似锦,一片片橡胶林、椰子林、油棕林等等热带植物各显异彩。凉爽的清晨,胶林景色分外诱人,胶叶顶着亮晶晶的雨露,割胶工人紧张地从这棵树转到那棵树,他们的刀锋所经之处,树身立刻流出一道乳汁。炎热的中午,椰林里来了“爬树王”,他们转眼间就爬上笔直高大的椰树,抽出腰里的砍刀,成串的硕果纷纷落地。记者在各处都看到一片丰收景象。
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岛热带作物的产量虽然一年比一年多,去年热带作物的产值已经达到占全岛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三以上,今年还将超过这个比例数。可是,目前能够提供产品的还只是已种植的全部热带作物中的一部分,今后若干年内将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全岛三万三千五百多平方公里,地处热带,全年平均温度在摄氏二十二度到二十八度之间,适宜发展热带作物,是我国热带资源的一个宝库。但是,在解放前历届反动政府统治期间,这里的热带作物遭受严重破坏。解放时,只有椰子等几种热带作物,种植面积总共不过十二万亩,仅占全岛可利用面积的百分之零点五。解放后,党和国家有计划地投入大批人力物力,逐步发展了热带作物的垦殖事业。从一九五一年秋季开始,一面陆续兴建以经营热带作物为主的国营农场,一面发动有条件的集体生产单位,自力更生地发展热带作物。现在,全岛已经建立起一百多处国营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同时,人民公社集体兴办的小型热带作物农场已有将近三百处。目前,全岛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种植的各种热带作物总面积,相当于解放前的二十五倍。近几年来,每年都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油料、饮料、香料、调料、药材和品类繁多的热带水果。
记者到海岛东部万宁县境内的国营兴隆华侨农场时,正赶上男女工人忙着收采胡椒、咖啡等。农场领导人说,今年已经采收的各种产品,都比去年同期增产很多。这个从一九五一年秋天开始在山谷荒野上建设起来的农场,现在已经成为拥有五千多名职工,经营九万多亩耕地的大型现代化农场。海岛西部儋县那大公社石屋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对记者说,他们就是靠发展热带作物改变贫困面貌的,今年全大队热带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将近八千亩。去年,由于大量发展热带作物,全大队一百三十多户,总收入达到二十八万多元,今年将超过这个数字。
此外,全岛还兴办了二十多个国营林场,和国营农场、人民公社一道,栽植营造了各种热带、亚热带林木八十多万亩,其中有不少是热带珍贵的树种。
在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大量繁殖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热带作物的同时,这里的科学研究部门和部分国营农场,还从国内外引进各种稀有的热带植物,进行栽培试验,丰富我国热带作物的品种。记者在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和几处大型国营农场里,看到从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欧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引进的几百种热带、亚热带植物,正在旺盛的生长,有一些已经开花结果,有的已进入盛果期。
更令人兴奋的是,随着热带作物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里,正在形成一支通晓热带作物栽培知识的技术队伍。热带作物的栽培和管理技术的要求都很严格。拿割胶来说,如操作不熟练,割得过深,胶树就会长瘤,降低质量。记者在各地访问时,看到掌握热带作物专业技术的人,绝大多数是青壮年。他们当中有人民解放军的复员建设官兵,有城市下乡的知识青年,有归国华侨的子女等,都兴致勃勃地为发展热带作物的垦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单是在国营农场系统里,掌握了经营热带作物技术的职工,就有十万多人。同时,一批专职的科学技术人员,正和农场职工、公社社员一道,从事热带作物的考察和栽培研究,以便提高经营管理的技术水平,争取热带作物在高速度发展中,实现高产量、高质量和低成本。


第2版()
专栏: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各界庆祝成立十周年
新华社乌鲁木齐二十一日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各族各界八千多人十八日举行盛大集会和游行,热烈庆祝自治县成立十周年。
自治县今春牧业喜获丰收,幼畜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六,比去年提高百分之一点五。哈萨克族牧民们兴高采烈地骑着骏马,纷纷从夏季牧场赶到山城木垒来参加大会。
自治县县长热加夫在会上介绍自治县成立十年来的成就时指出,一九六三年同一九五四年相比,自治县粮食产量增长百分之七十一点五,各种牲畜增长了一倍。自治县一九五八年曾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并在会上荣获国务院的奖状。
他在谈到自治县各族人民生活的变化时说,全县牧民收入折合现金计算,比解放前夕增加了好几倍。他们解放前住的是破烂不堪的帐篷,吃的是少量的羊奶,身上裹的是旧羊皮、破毡片。现在,他们能吃到丰富的奶品、肉食和粮食。解放前严重危害牧民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已完全得到控制,草原上出现了人丁兴旺的景象。在牧区还建立了二十七处设备比较完善的定居点。
热加夫说,自治县十年来的成就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结果。他还感谢国家和兄弟地区人民对自治县建设事业的大力支援。
会上通过了向党中央、毛主席的致敬电。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代表参加了庆祝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向大会发来了贺电。自治县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居住着哈萨克、汉、维吾尔等八个民族的居民。自治县是一九五四年七月十七日成立的。


第2版()
专栏:

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
斯行健逝世
新华社南京二十一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斯行健,十九日下午在南京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斯行健先生治丧委员会已由郭沫若、惠浴宇、管文蔚等四十一人组成。将于二十三日在南京举行公祭。


第2版()
专栏:

四川名贵药材大幅度增产
我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的四川省,今年以来已经收获的川芎、麦冬和泽泻等名贵药材都获得了大幅度增产。到六月底,全省川芎收购量比去年同期增加四倍以上。目前,四万多亩当归、白姜等春播药材普遍生长旺盛。驰名各地的江油附子即将开始收获。
四川许多地区人民公社生产队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很高。今年全省仅十七种主要春播药材的种植面积就比去年同期扩大一半以上。


第2版()
专栏:

海州湾大带鱼丰收
江苏省连云港外海的海州湾渔场伏季带鱼丰收。赣榆、连云港市等地区的渔业公社和江苏省海洋捕捞公司投入生产的一批机帆船,已捕获的带鱼比去年同期多四成以上。
每年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带鱼进入海州湾渔场产卵,于七月中旬分批游向外海。这种带鱼肥大,经济价值很高,一般宽三市寸左右、长三四市尺,每条重二市斤多,因此又叫“大带鱼”。


第2版()
专栏:

·山东大麻收成好·
山东省十四万多亩大麻获得好收成。目前,大麻产区各公社生产队正在收割和沤制。大麻集中产区泰安、莱芜、新泰、肥城等县,最近一周已收剥两万多亩。
山东大麻,质地柔软,拉力强,向受省内外欢迎。今年种的大麻,施肥多、管理精细,因此麻秆长得均匀,出麻(皮)率高。各生产队在收割、沤制过程中,做到割茬矮、沤泡适度、冲洗干净,以提高大麻产量和质量。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饶兴礼和贫农
本报记者 白夜
对待阶级兄弟真似鱼水之情
饶兴礼是个贫农。从什么时候穷起的?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的父亲、祖父,也不清楚。现在,饶兴礼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浠水县望城公社党委书记,兼十月大队党支部书记,是全国有名的劳动模范。他一直没有忘记穷朋友,同阶级兄弟相处,真似鱼水之情。
贫农万登安,同饶兴礼住在一个绿水盈盈的弯子里。人们都说他过去是有名的大穷人;这也就是说,是最穷的人。他成年脸朝黄土背朝天,卖工夫过活,刚交了地主的租,就要讨饭了。
在旧社会里,饶兴礼和万登安就心心相印,互相关怀。全国解放了,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粉碎了地主的枷锁。可是,要想进一步发展生产,还必须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饶兴礼响应党的号召,组织了浠水县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头。当时有人嫌万登安没家底,地又不好,不让他入社。饶兴礼磨破了嘴皮,说干了唾沫,把大家的心讲亮堂了,才吸收万登安入了社。
万登安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积极肯干,虽然收入年年增加,可是因为劳动力少,孩子多,还是穷。饶兴礼常来看他,帮助他解决困难。一个冬天的大清早上,北风吹得山摇地动,滴水成冰。饶兴礼记挂万登安家光景,就去看他,只见他正犯着胃病,身上只披了一件千补万纳的破袄。饶兴礼看了,心中难受,就把棉袄脱下来,送到万登安面前。“给我?”万登安知道,饶兴礼是真心送给他的,不过他还为饶兴礼担心,“你穿什么呢?”“不要紧,”饶兴礼说,“我家中有办法。你这个胃病,碰到冷天,就受不了,你穿着吧!”万登安看着饶兴礼,热泪把饶兴礼送来的棉袄沾湿了。
饶兴礼没有忘掉万登安,也就是没有忘掉自己的贫农的根本。“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毛主席的话深刻地印在饶兴礼的心中。他跑遍了全社的贫农的家庭,同他们交朋友。哪个生了病,碰到了生活的困难,他就帮助他们想办法。他的钱经常借给这些人,可是,不要人家还。人家要还,他说:“我还用不着哩,你先用着吧!”万登安知道,全社的贫农都受到饶兴礼的关怀,不过他是个大穷人,饶兴礼对他关怀更多一些罢了。
万登安更爱集体了,天天起早睡晚,在集体里滚。人们看他忠诚老实,积极肯干,对他的印象好了,就推举他喂养鸭子。他把鸭子喂得肥肥的,人们无不夸奖。到了冬天,社里要添资金,就派万登安赶鸭子到鄂城去卖。这个时候,他的妻子陶凤英快要生孩子了。他想,为了集体需要,不能留在家里。饶兴礼也对他说:“你去吧!家里事我帮你照顾。”万登安也就放心走了。
不久,陶凤英果然生孩子了,碰巧是个难产,大出血不止。她的妈妈守着她,急得百爪挠心。饶兴礼知道了,连忙找了三个人,连他是四个,抬着陶凤英翻过山坡,送到浠水医院。
陶凤英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身体将息好了。这天下午,她出院了,走到汽车站旁边,正好碰到万登安从鄂城回来。万登安一惊,连忙询问详情。他还有什么说的呢?只有在内心深处感激党,感激饶兴礼!然而,饶兴礼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情记在心上,他考虑的是万登安第二个儿子万细文的事情。
说起万细文,还得说到解放前。那个时候,万细文还是个五六岁的孩子。这年冬天,北风呼呼地叫,滴水成冰。万细文抱着妹妹桂兰,哄着她不哭。两个孩子靠在火炉旁烘火,哪知道一阵北风吹来,卷起一个火炭,落到万细文的棉裤上烧起来了,他怕烧着屋子,连忙跑出门外,把桂兰丢到地上,自己乱抓挠,浑身像个火人,腿上烧满了鸡蛋大的燎浆泡。万登安回来看了,只是蹬脚,有什么办法呢?
“老天哪,你不给穷人过了?”
哪是老天不给穷人过?是地主不给穷人过的。万登安整天地里忙,哪里有工夫给他调治?总以为他慢慢地会好了起来。哪知道孩子的腿烧厉害了,皮都塌了,腿常弯起来,伸不直,日子久了,小腿肚同大腿肚竟长得连起来了。一天,万登安偶然发现了这事,吓得直抖,连忙把孩子抱到浠水的一个医院里,请求医治。那个包金牙的人,用憎恶的眼光看了看说,“先交三十元白洋。”不要说三十元白洋,万登安连一元白洋也拿不出来。他只好含泪对细文说,“孩子,不是爸爸舍不得钱给你治,实在我没得钱。”
解放以后,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收入一年一年多了。饶兴礼看到万细文十来岁了,怪端正清秀的一个孩子,就是不能走路,盘着腿向前挪,心中实在难受。他想,这样一个好孩子,一个好劳动力,难道就不能治好了么?他常对万登安讲,带孩子去看病吧,集体想法子支持你!万登安总是怀疑,难道孩子的腿能治好么?饶兴礼每看到万细文,就感到自己对他有未尽的责任。可是,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只好暂时搁下。
分析农村矛盾识别阶级敌人
人民公社成立了,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了。人们看到万登安养鸭很细心,就调他到第七生产队去养猪。他养起猪来,更是周到。过了不久,猪养得肥肥的。第七生产队队长郑海华夸奖说,“这猪很好,你用了心。”万登安受到表扬,也自然高兴。不料,一天早上,发现死了三头肥猪。万登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坐卧不安。
过了三天,饶兴礼从外面开会回来了。队长郑海华告诉他,“说不定是万登安害死了三头猪”。“万登安会害死猪?他为什么要害死集体的猪?”饶兴礼心中充满了疑团,“这可能吗?不可能。”
不可能!万登安是贫农,是赤贫农。他在旧社会里受苦最深,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他热爱集体经济,把集体经济当作命根子。他是全大队最穷的人,是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的台柱子,难道他会破坏集体经济吗?不会,不会!一定有阶级敌人从中捣乱。饶兴礼帮助他作了详细的阶级分析,郑海华还是半信半疑。
晚上,饶兴礼把万登安找到自己家里来,向他了解了前后情况,对他说,“你同我都是苦打出身的人,我还不了解你?你不会闹猪的事,怎么办?这是我的事情,你不要怕。”万登安这几天来,闷破了肚子,忽然听到了这样贴心话,感动得落泪。当下谈到了半夜,饶兴礼的妻子郭凤兰,做了面条,弄了点酒,请他们吃了夜宵,万登安才回去安息。
过了两天,事情终于弄清楚了,原来是坏分子万国规毒死了猪。他一向不肯劳动,在旧社会里是个流氓、兵痞。后来他在队里喂牛,也喂不好。万登安时常批评他,他恨上了万登安,恨上了新社会,就下了这个毒手。于是,万国规被逮捕法办了。
万登安的事情洗雪了,人们更加相信他了,也更加相信饶兴礼了。饶兴礼能够从阶级观点上来分析农村矛盾,能够识别谁是集体经济的敌人,谁是集体经济的台柱。在他的领导下,在十月大队里,在望城公社里,贫农、下中农树立起绝对优势,组成了一支坚强的阶级队伍,生产越来越好,成为湖北省的一面红旗。万登安的阶级觉悟更加提高,主人翁的责任感逐步加强。人们看他表现好,就选他做大队保管员。
热心帮助贫农的儿子治好腿
饶兴礼在百忙中间,又想到了万细文。这个孩子十八岁了,身体各方面发育都很好,就是不能走路。如果把腿治好了,就是一个好劳动力。然而,他现在只能在地上挪着放牛。饶兴礼又去找万登安,对他说,“把细文的腿看看吧!”万登安为难地说,“这几年生产好了,手头也有些积蓄,怕还不够呵!”“不要怕,”饶兴礼说,“我们大队队委会研究过,你的钱不够,由队里先借出一些来,你家以后有了再还。把细文腿治好,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好处呵!”
饶兴礼到浠水县立医院去打听,他们说,早治还成,现在这样,他们的技术设备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怎么办呢?饶兴礼常到武汉去开会,想到那里有大医院,一定能够把细文的腿治好。
不久,饶兴礼又要到武汉开会,他就同万登安商量,一起把细文带到武汉去。中共浠水县委书记还给他们写了介绍信。
一个早晨,饶兴礼和万登安,带细文上浠水汽车站去。他们从浠水上了汽车,坐到兰溪,准备过江。万登安带了父子两个需要用的东西,就已不少。饶兴礼便来驮细文,从车站驮到码头,又驮上船,走上里把路。他们过了江,到黄石上岸,去搭火车。从码头到火车站,有三四里路。饶兴礼驮着细文,一路走到车站。细文的心贴着党支部书记的心,一起跳动着。万登安背了东西,跟在后面,一直说,“细文,你记着,你自家娘老也没得这样!”
他们坐火车到了武昌。饶兴礼帮助办好了一切手续,细文住了湖北医院。
过了不久,细文的腿做手术了。从早上,一直到晚上,十好几个钟头呵!细文从麻醉状态中醒来,发现他的两腿已经伸展开了。一天,一天,他先拄着棍子走路,再扶着墙壁走路。最后,他自己走路了!看吧,一个小孩子长大了,有十几年没有伸直腿走路,如今自己能走路了,那是多么大的快乐呵!他一直盼望着这种快乐,共产党把这种快乐送给他了。细文站起来了!
细文的妈妈正在家里盼着呢!一个夏天的下午,人们告诉她,“你的细文回来了!”她连忙跑出去迎细文,跑过那个绿草如茵的山坡,只见许多人簇拥着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走回来了!饶兴礼在左边,万登安在右边,那中间难道是细文吗?细文去的时候,在地上挪着走,不过二尺多高,现在怎么成了四五尺高的小伙子了?是细文来了!他的脸色又红又黑,脚步又快又稳,多远就喊道:“妈妈!”陶凤英含着热泪,去迎接长高了的儿子。许多年青姑娘也围着来看细文。细文,以前只是盘着腿坐在地上仰着脸看人,别人又要低下头看他,如今,他面对面地看到妈妈了,面对面地看到那些熟悉的人了。从前后不同的角度上看,娘儿两个似相识,又似不相识。万登安走过来,向着陶凤英说:“我全身都是共产党的,这孩子也是共产党扶起来的!”陶凤英不由得又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万细文成了队里的生产积极分子、强劳动力,一年能做三千多工分。他热爱集体,不断受到表扬,已经参加了共青团。他的哥哥万文祥,参加了共产党,因为生产好,工作好,还当上了生产队副队长。他的大妹妹万桂兰,成了五好民兵。万登安在保管员的岗位上,更是忠于自己的职守。由于队里连年增产,又多了细文一个全劳动力,万登安家日月一年比一年好,积蓄一年比一年多。他家借队里治病的钱,逐年分批地还给了队里。
贫农成了集体经济的台柱子
夏天到了,金黄的麦子又上场了。社员打好了麦子,向仓库里送。
说也巧,第一天送小麦来的,是万登安的大儿子万文祥,送的麦子不干净,还有点潮。万登安发了火,说道:“这样的麦子也送来,拖回去!”儿子不大服气,顶了两句嘴。万登安眼里直冒火,他骂道:“这麦子是你六队的,交到这里来,是十月大队的,我要你对全大队社员负责!今天得把麦子拖回去!”
大队长听了,赶来劝架,对万登安说:“麦子送来了,就在仓库门口弄干净,今天又是好太阳,晒到下午再收,你看行不行?”万登安这才答应了。万文祥同三个社员,在仓库门口忙了大半天,才把麦子入了库。
社员听到了,哪个不夸奖万登安,铁面无私,是一把锁。饶兴礼常常勉励万登安,要好好干,并且在社员代表大会上,表扬万登安的爱护集体的行为。万登安把仓库当做自己的家,成天在里面滚,头发、眉毛、胡子,天天蒙上一层白霜。
三月里,正是发桃花水的时候,半夜雷声隆隆,把万登安震醒了。他连忙爬起来,只见电光闪闪,雨像瓢浇似地下来了。他拿了手电筒,在谷堆上到处查看,有许多地方漏雨。他急了,连忙找盆来接雨,盆不够,又拿碗,碗不够,又拿钵。雨下大了,漏的地方更多了。他又找了几条麻袋,遮在漏雨的地方。到最后,他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把床上的被子抱来遮雨。可是,还有漏的地方,他看看身上的棉衣。这棉衣,是饶兴礼送给他的呵!这棉衣,多少年来一直温暖着他的心,他不忍拿它去挡雨。可是,爱护集体财产,爱护粮食,不是饶兴礼常对他讲的吗?他于是把棉衣脱下来,放在漏雨的地方。三月雨夜,春寒料峭,万登安冻得上下牙齿直打抖。忽然,一阵打门声传来:“开门,开门!”
谁在半夜里打门呀?加上又下大雨。他走到门口一听,原来正是饶兴礼的声音。他开了门,只见饶兴礼浑身湿了。原来饶兴礼看到下大雨,担心仓库出问题,就顶着雨跑来了。他看到万登安穿件小褂子,冻得抖抖的,他的那件棉袄,正放在漏雨的地方,湿了一大片。饶兴礼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好,我知道没事,你可不要冻出病来呵!”
万登安说:“你呢,浑身湿了。”
十月大队里的贫、下中农,像万登安一样,心贴心地靠着饶兴礼,靠着共产党,成了集体经济的台柱子。


第2版()
专栏:在劳动岗位上

赵耘是河北省天津市东郊区军粮城人民公社苗街大队第三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和队长,最近又当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中央委员。他是于一九五七年初中毕业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这里落户的。七年来,在党的培养和各级干部的帮助下,努力改造思想,积极学习生产技术。
新华社记者 王旭东摄


第2版()
专栏:

  捉蛤蚧
广西左江、右江流域各县的公社社员,正在利用农闲的时间上山捕捉蛤蚧。捕到之后便卖给医药部门。
蛤蚧形似壁虎,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能补肾、壮阳、润肺、定喘。用蛤蚧浸泡的蛤蚧酒是名贵药酒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