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见缝插针”
湖南桂阳县大塘公社盐沙石岭生产队队长邓众保,平时善于“见缝插针”做思想工作。有一回,队里派十几个社员挑藠[jiào 叫]头到市场上去卖。有几个社员为了多得点钱,在路上以洗藠头为名,将藠头沾满了水。恰巧邓众保到市场上来,他发现藠头上有水,当场就问这几个社员:“人家是买藠头还是买水,你们是卖水还是卖藠头?”那几个社员红着脸,最后把藠头晒干了再卖。又有一回,队上分红薯,邓众保的儿子选了一担大个的挑回来。他一看就严肃地对儿子说:“孩子,你读过书就该知理嘛,我问你,你要大的,小的给谁?赶快挑回去!”儿子红着脸挑了回去。下一次又分红薯,他站在旁边让别人先称,剩下最后一担才挑回去。
这是新湖南报五月二十日一篇杂文中讲的故事。文章继续说,人不论什么时候都有思想活动,人不论到什么地方都有思想活动。那么,做人的思想工作,就应当抓紧一切机会,抓住一切空隙,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要做。农忙的时候要做,农闲的时候也要做;开会的时候要做,不开会的时候也要做;在家里的时候要做,在外面的时候也要做;在田里劳动的时候要做,上市场的时候也要做。总之,要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文章说,可是,有些人做思想工作,只满足于在会议上讲一番道理,平时纵然发现了群众的思想问题,也把它装了起来,等着开会再解决。他们认为在平时“见缝插针”,是零敲碎打,不能系统地解决思想问题。我们说,靠会议解决思想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在会外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许许多多的思想问题,往往在会议上不一定能发现得了,或者解决得好。而且,当着工作、生产忙的时候,恰恰是不能多开会的时候,又恰恰是要解决思想问题的时候,等着开会做思想工作,就无法做得及时。


第2版()
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很值得一办
挖三棱草根,把田间的弯路改直,这在整个农业增产过程中,看来实在是个微小的事情。但是它们在增产中所能起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改直田间车路,能成倍地提高运输效率,就等于一个队多了几套车马;在播种前把三棱草根拾出来,就会得到灭草、省工、增产和合理使用劳力的好处。
对“小事”的态度,也能说明一个人、一个单位的工作作风。我们提倡多做日常细小、麻烦的工作,少说漂亮话;提倡实干,反对空谈。这对一切革命工作如此,对种庄稼也用得上。不论措施大小,只要对社会主义有利,只要能多打粮食,就做,就认真负责地做好,做到底,这就是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相反,光有雄心壮志,光有增产理想,而不肯去抓那些看来细小而确实有用的具体措施,不肯付出细致而艰苦的劳动,壮志和理想岂不是终究会落空的吗?
宁夏日报五月二十一日报道吴忠县和灵武县的两个生产队及早根除三棱草和灵武县崇兴公社中北大队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因地制宜修直田间道路的消息,并发表了上述短评。


第2版()
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从一张照片谈起
不久前,山东大众日报登了一张照片:一个男同志走在前面,右手抱着一个婴儿,左手领着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后面跟着一位青年妇女。这是一家人在外出旅行吗?不,原来是掖县汽车站服务员王启林在照顾妇幼旅客上车。这种热情为旅客服务的场面,在掖县汽车站已经是一种“家常便饭”了。他们时时刻刻把帮助旅客解决困难,看作是自己的职责,处处给人以方便和温暖。以王启林为例,他为了做到及时回答旅客的问题,把车、船时间表带到宿舍,一些主要铁路线和航线的车船开行时间、票价等等,背得滚瓜烂熟。
大众日报五月二十三日的“一事一论”专栏文章说,掖县汽车站的出色工作,不仅是商业、服务行业的标兵,也是我们从事其它各项工作同志共同学习的榜样。一切革命工作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人民群众造福。办事情、做工作,是从自己的方便出发,还是为群众的利益着想;是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还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是为群众服务,还是要群众为自己服务?这是真革命、假革命、不革命的一条分水岭!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革命工作,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但是,要革命,要服务得好,既要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又要有从当前一点一滴所谓“小事”做起。不然,就会成为不务实际、言行不一的“空头政治家”。掖县汽车站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把革命的理想、愿望真正地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动中去了。


第2版()
专栏:

领导重心适时转向田间管理
江西青海等省市报纸发表评论要求加强夏季生产领导
本报讯 在许多地区春种春插陆续胜利结束的时候,江西、青海等省市报纸先后发表社论,就适时把领导重心转移到田间管理上,以及如何抓好田间管理,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些社论都要求各地干部全面分析形势,认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不失时机地动员广大群众继续奋斗,扎扎实实加强管理,力争秋季粮棉全面丰收。
比学赶帮活动要密切结合当前生产
江西日报在题为《踏踏实实,继续战斗》的社论中说:如何开展以田间管理为中心的夏季生产活动呢?第一,要把长远性的比学赶帮和季节性的比学赶帮紧密结合起来。要根据主观和客观条件,制定当年或几年内发展生产的规划,竞赛才有明确的方向。又要以搞好每个季度、每个阶段的生产来作保证。第二,既要鼓足革命干劲,又要坚持劳逸结合,以使群众的干劲经久不衰。第三,既要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又要贯彻党的政策。提倡关心集体,勤奋劳动,提倡先进帮后进,互相支援,同时要做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第四,要善于把本地经验和外地经验正确结合起来。本地的经验容易为群众接受,应当认真总结推广。学习外地的经验,要考虑自己的具体条件,活学活用,讲究实效。条件不具备,不要急于推广;即使有条件推广的,也要经过试验,逐步推广。第五,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参加劳动,又要领导生产,做好工作。参加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做好工作又必须从参加劳动着手。这样才能不断解决比学赶帮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引导比学赶帮活动健康地向前发展。
调 动 女 社 员 的 积 极 性
青海日报在《加强对田间管理的领导》社论中说:田间管理以除草为中心,而除草的主力是广大女社员。因此,要关心广大农村妇女的思想状况,做好对妇女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解决她们的家庭拖累和其他困难,以调动妇女的积极性。田间管理期间的妇女工作,不仅是妇联的工作,而且是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重要工作。
社论说,从抢时间的角度看,田间管理的重要性,丝毫不低于春耕。有人认为田间管理是“慢工细活”。这是不对的。田间管理是“细活”,但绝不是“慢工”。时光催人,要拿出泼辣劲来,既要做得细,又要做得快,才有更大把握争取农业连续得到好收成。
关键在于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
新湖南报的社论《狠抓早稻田间管理》说:插秧结束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是把田间管理措施紧紧抓上去。今年早稻面积比往年大,田间管理工夫相应增多;特别是一些新扩种地区,对早稻的田间管理,经验不多,尤其要加强领导。另外,插秧结束后,部分生产队有自满松劲情绪,田间管理抓得不紧,该补蔸的未补、该点安蔸灰的未点、排灌不及时。这些都应该引起注意。我们决不能满足于前段插秧的成绩,不能认为秧苗下田就万事大吉了。要用一分为二的“两分法”来检查当前生产,克服盲目自满和松劲情绪。
加强田间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今年,许多地方学习了汉寿县洲口公社小港十三队的经营管理经验,正在研究和改进田间管理责任制度,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根据历年的经验,一些大农活,实行划分责任区、大段包工到组、责任到人,一般小农活,实行包工到人,这种集体责任制和个人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办法,和目前生产队农事活动的情况,是相适应的。这里,应该着重强调两点:第一、生产队必须坚持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坚持执行奖罚制度。其次,要经常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反复教育社员关心集体,认识提高农活质量的重要性。要及时表扬先进,开展竞赛,把认真维护制度、模范执行制度的好人好事记上功劳簿,作为每段农活结束时评比五好社员的依据。各级领导要采用蹲点的办法,深入总结和研究本地的经验,同时认真学习外队的先进经验,把田间管理水平提高一步。
及时抓好肥和水争取大面积增产
广西日报的社论《加强早稻田间管理,争取全面增产丰收》说:水稻获得高产,要保证过好育秧、插秧、分蘖、孕穗和结实五道关,最后三关都是要在田间管理中过的。田间管理,实际是水稻在本田栽培的全部过程。“三分种,七分管”,真正决定收成好坏,在于田间管理。
社论说,早稻田间管理的内容很多,工作也很复杂,但归根到底,要抓好水和肥,使水和肥能充分满足早稻生长发育的需要。怎样才能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田间管理呢?最重要的是必须有实现大面积平衡增产的指导思想。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有先进,也有后进,一垌好田里有三类田,一块好田里也有三类禾蔸,以前基础好的一类禾,如不加强管理,也可能转变为三类禾。只有察觉出这种不平衡的状态,才能不满足于一部分地区、一部分田增产,才不满足于前一阶段的某些成就,也不致产生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的思想。要大面积平衡增产,大幅度增产,光靠良好的愿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要扎扎实实地去干。譬如,没有肥,得要解决肥源;没有水或水不够的,要节约用水,要设法蓄水保水,做好防旱抗旱的准备;除稗要在幼穗分化期前除得干净,病虫害要经常检查,及早治,彻底治,等等。
结合农事活动推广科学技术
北京日报社论《要用科学技术管庄稼》中说:郊区庄稼一般出苗齐全,为实现今年的农业好收成,打下了一个好根基。能不能在这个好根基上乘胜前进,有一个重要条件是,能不能按照“农业八字宪法”的要求,在田间管理中进一步推广科学技术。
社论说,如果说在播种过程中,掌握新的技术措施,关键在于训练好“三把手”(扶耠子的、撒籽的、撒粪的),那么在进入管理时期以后,关键就在于发动更多的群众,使他们首先能充分认识掌握新技术的好处,并且能切实掌握它,运用它。怎样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快地为群众所掌握呢?首要的是统一和提高思想认识。这就是说,需要结合当前的每一项田间管理活动,使大家充分理解到为什么应该严格按照新的技术要求去做的道理。要反复利用本地或者邻近地区采取科学技术增产的典型经验和事例,使大家从对比之中,看到按科学管庄稼的好处,认清怎么管符合科学要求,怎么管是不科学的。这是在田间管理中进一步推广科学技术的群众基础。其次,需要在每一项田间管理活动开始前,按照科学的要求,做好技术训练工作。第三,把认真执行各项科学管理措施,订为农活质量的主要要求,落实到组,落实到作物,按照它来检查活茬质量,计算劳动报酬。只要这样把思想工作、技术传授和责任制度三方面结合起来,田间管理的各项科学技术就会进一步为广大群众所掌握,获得实际的效果。


第2版()
专栏:短评

胸有全局
闽侯上寨公社经过一番讨论,在干部和群众中统一认识了一个重要问题:既要种好一部分近田、肥田,也要种好全部远田、瘦田。这场讨论,促进了稻田管理,消灭了三类苗,而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人都胸有一个全局。
进行任何工作,如果要取得成功,主要的和首先的问题就是要正确地关照全局,否则一定失败。孟子说过一段话:“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意思是说,为了治疗一个指头,而不注意损害了整个肩背,这只是昏愦的医生才这样干。因此,无论治人、治事,不当庸医,就一定得胸有全局。
上面所说的只是一个比喻。而上寨公社的讨论,则提供了活生生的事例,说明在日常工作中,对全局的注意和不注意,其得失往往是相差极大的:上寨公社叶邦福生产队,胸有全局,去年对肥田、瘦田同样精心管理,早季收成增产一成六。而周道容生产队则由于胸无全局,只抓肥田,不抓瘦田,肥田虽然增产,但算起总账来却吃了大亏。
上寨公社的这场讨论,虽然只涉及一个早稻田的管理问题,但就农业生产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这点来说,却有着现实的普遍意义。全局的观点,是事物整体性的反映,是更全面、更深刻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和对局部的认识相比较,对全局的认识乃是认识的更高阶段。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就必须首先提高农业领导者的认识,在办任何一项事的时候,都要先想到全局,像上寨公社那样,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举一个例来说吧,我国是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全国十六亿亩耕地,每人平均还不到二亩半,加之季候风的影响,每年总要出现一些灾害。为了更好发挥地力,促进农业增产,许多公社都正在创造部分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的基本田,这项措施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要作好这项工作,也必须先从全局考虑。这就是要在种好十六亿亩的基础上,加强高产田的建设。换而言之,就是既要抓高产多收,也要抓多种多收;既要抓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也要抓总产量的不断增长;既要抓基本田的建设,也要对非基本田进行力所能及的和必要的建设。只有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才有利于全面增产,也有利于基本田的建设。
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方面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诸如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计划,山区建设和平原生产的全面安排,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莫不需要有一个全局观点作指导。
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从这个观点出发,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时候,他强调地指出:“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又提出了“全国一盘棋”,“全面安排、综合平衡”的方针,号召我们办一切事情都要从六亿人口出发。这都是讲的要注意全局。让我们遵循毛主席的教导,人人胸怀全局,争取在祖国锦绣棋盘上每投下的一个棋子,都是同全盘的胜利紧密相联的好棋。


第2版()
专栏:

蚌埠麻纺厂认真总结经验发掘内部积极因素
先树本厂样板 再赶外地先进
据安徽日报报道 蚌埠麻纺织厂在学外地和总结推广本厂先进经验时,真正做到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比学赶帮活动。
不久以前,这个厂派人到东北辽阳麻袋厂“取经”,其中两人学习细纱挡车工作法。当时,辽阳麻袋厂的职工们惊奇地问道:“创造《李洪兰细纱挡车工作法》的李洪兰就在你们工厂里,怎么还跑到这里来学?”最后,辽阳麻袋厂的同志又热情地说:“你们既然来啦,就在我们这里看看吧。”
经过二十天的学习,他们带回来有关操作、设备、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二十一项先进经验,同时也带回来两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李洪兰同志早就来了,为什么一直没有推广他的操作法?自己厂里现成的经验一点没有推广,为什么偏要跑几千里路到东北去?厂党总支、厂部专门开会讨论,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检查了不重视本厂先进经验的做法。李洪兰同志来的时候,曾在车间里传授过他的操作法,但没有引起工厂领导的重视,因而一直没有推广起来。他们从这件事情上体会到:在学先进中,既要远看天边,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更要近看眼前,推广本厂的先进经验。
这个工厂在讨论制订赶辽阳麻袋厂的规划时,因为有十一个工序没有派人去学,工人们说:“我们不知道辽阳麻袋厂是个什么样子,去的人也没有学我们工种的经验,叫我们怎么赶辽阳麻袋厂?”在推广辽阳麻袋厂的人字形铺麻法时,同是一个操作法,但因为各人的技术水平不同,有的人铺得很好,有的人却铺得弯弯曲曲。这些实际情况又使厂里领导同志看到,只有发动全厂职工比先进,找差距,层层总结自己的经验,把推广外地先进经验和本厂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把先进经验学到手。
四月份,这个厂发动职工找出本厂的先进人物和先进经验,然后又组织这些先进人物进行实际操作表演。党总支书记、厂长、工程师和工人们一起观看,一起总结,把每个人的操作归纳出几大特点,组织大家学习。全厂整个生产过程的十五道工序共树起了三十五个活样板,每道工序都推广了一项到四项自己的先进经验。织部车间挡车工孟丽华接头好,潘惠兰换梭快,戴佐囡处理坏布及时,厂里把她们三个人的特长综合起来推广,使织部挡车工有了一套先进的操作法。副厂长、工程师还帮助李洪兰同志整理细纱挡车工作法,印成小册子发给每个挡车工,并采用办业余训练班的办法,由李洪兰同志逐条讲解。
通过层层树样板、传经验,全厂六百多工人根据自己的现有技术水平,各找学赶对象,实事求是地订出了比学赶帮规划。大部分人以本工种、本班组的快手为师,一部分人追赶全厂最先进的水平,一些做样板的技术尖子赶辽阳麻袋厂。这样全厂既有赶辽阳麻袋厂的总目标,各工序、各班组和各种工人又都有具体步骤,赶先进的热潮不断高涨。各班组的工人们都抓紧班前、班后的时间,到快手跟前看操作、学经验,积极钻研技术。经过一个多月的技术练兵,三十多名细纱挡车工全部学会了《李洪兰细纱挡车工作法》,以前经常出现的细纱脱头、大肚纱的现象大大减少了。本厂二十多项先进经验,都在各个工序开花结果。随着工人们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辽阳麻袋厂学来的人字形铺麻法、平铺错根梳麻法、织布换梭法等先进经验都推广得很好,促进了生产。


第2版()
专栏:

树立全局观点 讲求生产实效
上寨公社同样细管肥田瘦田
七百多亩远田瘦田早稻三类苗已经分别赶上一类苗二类苗,一千七百多亩近田肥田的早稻普遍生长良好。
据福建日报消息:闽侯县上寨公社大抓边远田、山田、瘦田的早稻田间管理,促使全社三类苗普遍升级,早稻苗平衡生长。
五月初,全社插秧结束后,白沙区委书记和公社党总支书记到上寨大队江述登生产队蹲点劳动,发现这里社员虽然热情很高、劲头很足,但大部分功夫都花在近田、好田上,对产量较低的远田、瘦田却很不重视。有些边远田,自从插秧后没施过一次追肥。随后他们又到新坡、洋中等几个大队检查,那里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这些队为什么不重视边远田?”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访问生产队干部和社员。有的社员说:“远田土质瘦,就是灌上人参汤也无用。”有的说:“这些三类苗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增产没油水。”部分生产队干部也透露了自己的想法:“有花戴头前,有金贴门前”,近田生产好人人知道,检查评比时光采。
公社党总支分析了这种情况,认为全社边远田、低产田占早稻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管好边远田、低产田的早稻,才能实现夏季平衡增产。因此从五月上旬起,公社和大队主要干部十四人,都分头下到生产队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在抓好近田好田的同时,大抓边远低产田早稻管理的重要性。员溪大队干部、社员总结了叶邦福、周道容两个生产队去年早季生产的经验教训,批判了搞生产单纯追求锦标的思想。叶邦福生产队去年对肥田瘦田同样精心管理,夏收时肥田每亩平均单产四百五十斤,十五亩低产田单产也从二百零五斤提高到三百二十斤,全队早季增产一成六;而周道容生产队去年抓了肥田,放松了瘦田,结果肥田早稻亩产虽比叶邦福队多收五斤,瘦田平均亩产却只有二百零二斤,算起总产,吃了一个大亏。大家从这两个队的实例对比中受到教育,都说:搞生产就要讲实效,光图好看,结果一定会不好看。
新坡大队林诗孝生产队社员也从总结经验中,扭转了所谓“瘦田没油水”的看法。这个队原有三亩“犬骨田”,去年庄稼矮小,社员认为“就是神仙下凡也变不了”。可是队长林诗孝带了六个青年社员,给这三亩田送了九十五担猪牛粪,除草、砍塝、治虫等工作样样“下双料”,结果亩产四百零一斤,“犬骨田”变成了增产“冠军田”。
全社各生产队普遍通过经验总结、算账对比,提高了干部和社员的思想认识,他们纷纷表示:远田、瘦田增产也是个大头,一定要使这些田在田间管理中变个样子。
干部、社员的思想统一了,公社党总支就组织各生产队干部、老农、技术员深入田间进行全面检查评比。过去这个社检查评比只走近田、不走远田,这次先看远田、后看近田,先看瘦田、后看肥田。全社经过检查评比,找出早稻生长较差的边远低产田七百三十多亩。干部、老农、技术员“三结合”进行田头会诊,分门别类订出田间管理措施。各生产队还根据边远低产田路途较远、土质较硬、耕作较难等特点,合理调整劳动定额,使在边远低产田耕作的社员,能得到适当的工分报酬。
社员群众以高涨的劳动热情投入边远低产田的早稻管理。现在全社七百多亩边远低产田的早稻三类苗,经过加工加肥、精心管理,已开始改变面貌,分别赶上了一类苗或二类苗;其余一千七百多亩近田肥田的早稻也没放松,现在稻苗生长粗壮、分蘖旺盛,即将封行。


第2版()
专栏:

中国登山队路过兰州受到欢迎
新华社兰州二日电 征服希夏邦马峰的中国登山队在前往北京途中,今晨一点钟到达兰州。
当登山队员们在队长许竞带领下走下火车时,等候在车站上的欢迎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群甘肃省运动员向他们献了花。
上午十一时半,甘肃省和兰州市的党和政府领导人,以及兰州部队的负责人接见了全体登山队员。接见以后,甘肃省和兰州市的人民委员会举行便宴,欢迎全体登山队员。甘肃省副省长何成湘和兰州市市长李维时一再向登山英雄们举杯祝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甘肃师范大学副校长袁敦礼在席间也同登山队员们亲切交谈。
中国登山队的全体队员是在五月二十四日离开拉萨的。今天傍晚,他们已经告别兰州,继续乘火车前往北京。


第2版()
专栏:

广东男女羽毛球队双获六单位赛冠军
据新华社广州电 一九六四年全国六单位羽毛球锦标赛的男女团体赛结束,广东男子队蝉联了冠军,广东女子队首次获得冠军称号。去年男子团体亚军福建男子队和女子团体冠军福建女子队都获得了亚军。


第2版()
专栏:

二十五岁选手黄智梧破男子跳远全国纪录
据新华社讯 广东二十五岁的田径选手黄智梧在北京参加的一次田径比赛中,以七米六八的优秀成绩,打破了上海选手邓力行在去年六月下旬创造的男子跳远七米五四的全国纪录。
这是我国田径运动员今年以来打破的第六项全国纪录。


第2版()
专栏:

上海女子选手陆美中破百米蝶泳全国纪录
据新华社合肥电 在一九六四年华东区游泳比赛前夕举行的一次游泳测验中,上海选手陆美中以一分十六秒七的成绩,打破了解放军选手林冉和保持的女子一百米蝶泳一分十六秒九的全国纪录。这是这位二十一岁的选手今年以来第二次打破这个项目的全国纪录。


第2版()
专栏:

学习解放军“一帮一”“一对红”经验
南岸皮革厂“架桥”帮后进
多数水平较差的工人生产效率提高重庆其它企业开展同样活动效果好
新华社重庆电 重庆南岸皮革厂正在开展为后进者“架桥”赶先进的活动。这项活动是学习人民解放军开展“一帮一”和“一对红”的经验而开展起来的。
这个厂是全国轻工业系统的先进企业。前些时候,厂的领导干部对每个车间的操作水平都做了逐组逐人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全厂还有一百零六名生产工人完成生产任务较差,同先进工人之间有较大的差距,其中有技术水平低的问题,也有思想问题。
他们发现了这种差距之后,便吸取解放军的经验,组织了许多同工种的思想红和技术过硬的先进生产者同后进者配成对子,订了七十多份“一帮一”、“一对红”的合同。楦头组的三个技术水平较差的工人同三位老工人配成对子之后,把工作台搬在一起,白天面对面地边做边教边学,晚上还抽出一定时间针对薄弱环节互相交换意见。有时候,他们还在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互相鼓励克服困难。
这样做的结果,后进者的技术水平和思想水平都有了提高。最近,这个厂的领导方面又做了一次细致的测定工作。他们发现,原来那一百零六个水平较差的工人已经有九十多人在生产效率方面提高了百分之五到二十。
这种“一帮一”、“一对红”的先进帮后进的活动,不仅在南岸皮革厂取得了效果,而且在重庆市其它许多厂矿企业里也取得了效果。这些单位的职工普遍反映,“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使许多先进生产者、老工人同后进者之间架起了一道交流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的桥梁,从而把比学赶帮开展得更扎实更活跃了。


第2版()
专栏:

天津春华织布厂在比学赶帮活动中,积极推广先进经验,改进操作技术。这是三车间的女工刘桂芳在作“一剪一拉”的先进技术的示范操作。 操惠、国汉摄(河北日报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