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希夏邦马山区野外考察丰富了高山科学
在地质、古生物、地貌、冰川、测量等方面取得很多科学资料,对这些学科和有关喜马拉雅山区的研究很有价值。
新华社拉萨二十四日电 中国登山队科学考察队在希夏邦马山区的野外考察活动已经全部结束。这次考察的结果,在地质、古生物、地貌、冰川、测量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科学资料,对这些学科和有关喜马拉雅山区的研究很有价值。
科学工作者们这次获得的资料,许多都来源于高拔海地区,有一部分是过去在喜马拉雅山区从来没有获得过的,有的还是中国登山队队员从希夏邦马峰峰顶搜集来的。
地质工作者们在定日县苏热山的海相地层中采掘出一批巨型古脊椎动物化石,同这些化石在一起的,还有海星、瓣鳃、菊石等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后来又在聂拉木县的土隆地区海相地层里,发现和采掘了同类型的古脊椎动物化石,除了肋骨、脊椎骨以外,还新发现了牙齿。
地质工作者认为,新发现的化石进一步证明:这种古脊椎动物很可能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它可能是世界上尚未发现过的中生代三叠纪(距今两亿年左右)或侏儸纪(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左右)的巨大爬行动物的新种。它不仅对研究古代生物的进化有很大价值,而且为研究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和这一带的古地理提供了线索。
地质工作者通过对希夏邦马峰和附近地区地层剖面的研究,初步划分了这一带地层的岩系,并且在有些岩系中找到了相当数量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进一步研究这些化石,将对确定各个岩系的地质时代和了解它的构造有很大帮助。他们还在希夏邦马峰下的陆相地层里,发现了阔叶树的树叶化石。这在喜马拉雅山北坡还是很少发现的。
为了研究高山上雪变成冰的原因,冰川工作者们曾经在希夏邦马峰雪线以上的雪和粒雪层中挖坑,并对冰的结构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他们认为,在这个山峰拔海七千米以下的地区,冰体的形成同雪的融化、渗浸和再冻结作用有关。
这个山峰拔海七千米以上地区雪变成冰的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根据登山队员从顶峰采下来的粒雪样品,以及对在拔海七千七百米高度的雪和粒雪坑的初步观察,证明在拔海七千米到八千零一十二米的顶峰,粒雪分布普遍,而且很厚。由于粒雪是由雪融化再冻结以后形成的,因此可以说,在希夏邦马峰的上部,也存在着雪层的融化现象,这同这里的太阳辐射强、风速大和地形陡峻等因素可能有关。这一事实,同某些外国学者认为喜马拉雅山高峰上部的冰主要是由雪层本身的压力所形成,没有或很少有融化现象的推测有所不同。
现代冰川工作者还根据这一带冰塔的形态,对冰塔的形成和消亡的规律,并对国内罕见的平顶冰川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经过考察,地貌工作者第一次探明了这里有名的朋曲河真正的发源地为希夏邦马峰的野博康加勒冰川。科学考察队的测量工作者对希夏邦马峰和相邻一些高峰的高度和位置,进行了精确的测量。科学考察工作者们还在山区一带采集了一些动物、植物和土壤标本。
中国登山队科学考察队是在今年三月中旬到达希夏邦马山区的,在五月中旬结束了对这里的野外考察活动。考察队的负责人、冰川学家施雅风和地质学家刘东生一直参加这次科学考察工作。
这次考察中获得的科学资料,现在已经分别带回北京、兰州等有关单位,准备作进一步的研究和鉴定。
(附图片)
登山队科学考察队的科学工作者施雅风(中)等跨过危险的冰桥,到希夏邦马峰的冰塔区进行考察活动。
新华社记者 马竞秋摄(传真照片)


第2版()
专栏:

十笔支援账 写在村史上
中共河北省武强县孙庄公社耿庄大队党支部书记 孙万蠢
我们这里去年遭到严重的水灾,今年的小麦却长得特别好,连八九十岁的老人都说,没记得耿庄长过这样的好麦子。社员们说:麦子到了嘴头儿了,应该算一算受灾后亲人对我们的关心账,写封信表表我们的心。
根据群众的意见,我们把灾后党和国家所发给的粮、款、物,一项一项开列清单,综合成十笔,并把它写在村史上。这不光是要我们这一代人记住共产党、毛主席和各兄弟地区对我们的关怀,同时还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十笔账是:
第一笔,粮食账。灾后十个月来,国家供给了我们大批粮食,品种多样,既能吃干的,又能吃稀的。
第二笔,蔬菜账。全国各地,给我们运来了多种多样的蔬菜。有些菜,甭说吃,连听也没听说过。像海藻、大薯、木薯、芋头等。令人惊喜的是,十冬腊月里,还吃上了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等夏季蔬菜。
第三笔,烧煤账。国家救济了我们许多煤和渣子,不但做饭用煤,家家户户都生上了煤火炉子,暖暖和和度过了严寒的冬天。
第四笔,穿盖账。国家发给了布匹、棉花。人人穿得齐整整,简直不像是灾年。
第五笔,治疗账。社员有病,免费治疗,医生们不辞劳苦,跋山涉水而来,登门给人们看病。
第六笔,牲口寄养账。受灾后,我们把牲口寄养在唐山地区,去时二十四头,在那里又下了一头,回来二十五头,头头膘肥体壮。唐山地区人民,发扬了高度的共产主义风格,寄养当中,人吃马喂,分文不要。
第七笔,种子账。我们村共播种小麦一千一百五十亩,国家供给了我们麦种,还供给了我们玉米、高粱、谷子、花生、棉花等各样种子,保证了适时春播。
第八笔,盖房账。国家又给款,又给料。我们发挥集体力量,搞互助协作,解决了盖房的各种困难。
第九笔,救济款账。全大队共用国家救济款八千五百多元。
第十笔,运输账。灾后生活所用的一切东西,都是从四面八方运来的,光我们见到的有北京汽车队,天津航运队,把我们所用的东西运到了家门口。
十笔账算出以后,全体社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人们越讨论,对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看的越清楚,对党和各兄弟地区人民的关怀和支援越感激。大伙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定要搞好“三夏”工作,在夏季丰收的基础上,争取秋季大丰收,支持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夏收以后,本着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的原则,保证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的征购任务。在交粮中,保证做到“三不交”,即:粒小粃瘦的不交;扬不干净的不交;晒不干的不交。


第2版()
专栏:

科学家在希夏邦马
新华社记者 周郁夫 刘金桐
今年三月间,一支科学考察队随着中国登山队来到了希夏邦马山区。他们为了揭开希夏邦马峰的秘密,丰富祖国的高山科学,一到山下,便不顾天寒地冻和高山缺氧,背着行囊,带着钉锤和冰镐,出没在希夏邦马峰的北坡、东南坡一带,在方圆数百里内,历尽艰险,进行广泛的科学考察活动。
不畏艰险不怕困苦
新老专家同攀高峰
科学考察队的负责人施雅风和刘东生都是四十开外的人,是考察队中年纪最大的,身体都不太好,但他们同青年人一样,坚持进行野外考察工作。有一次,地质学家刘东生为了弄清希夏邦马峰的地质、地貌情况,同青年人一起到拔海五千八百米的高度进行考察。沿途满是风化松动的滚石,有的地方还复盖着冰雪,高山空气稀薄,连呼吸都感到困难,他一边喘着气往上走去,一边兴致勃勃地敲着各种石头,不小心一脚踩翻了松动的滚石,跌了一跤,但他爬起来后,只是叮咛后面的同志小心,自己又继续向上攀登。
上到五千七百米,强烈的高空风席卷着雪粒扑打着人们的脸,大家只能弯腰侧身行进,刘东生也顽强地一步步地走着,从拔海五千三百米到五千八百米大约十公里的路程,他走了整整十个小时。疲劳加剧了高山反应,晚上他不停地咳嗽,一夜难眠,同志们劝他下山,但他仍然坚持不肯下去。第二天,他又以极大的毅力同青年科学工作者一起观察希夏邦马峰的地质、地貌情况。
共产党员、冰川学家施雅风率领的冰川工作者,走过了希夏邦马峰北坡拔海六千米以下的许多现代冰川、古代冰川遗迹和山谷冰川、平顶冰川,第一次为我国取得了比较完整的高拔海地带的冰川资料。
有一次,施雅风同青年科学工作者季子修、黄茂桓走进希夏邦马峰北坡绵延数千米的冰塔地区。冰塔千姿万态,冰塔丛中那些冰湖、冰帘洞、冰墙和雪桥景色奇丽。他们过雪桥、走冰岩,不觉已经走出十多里路。正折返时,忽然发现在五六十米远处,一堵几十米高的冰塔上,闪烁着蓝色的光彩,好像一条蓝色绸带从上面披挂下来。这是冰川的冰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蓝带,对研究冰的结构很有价值。这时太阳已经西沉,要不要考察呢?施雅风毫不犹豫地向前走去。可是快到冰塔面前,又有十多米深的冰崖阻挡着去路。施雅风没有灰心,他用手紧抱着凸出的冰牙,脚尖踩着凹凸不平的冰面,一步一步吃力地向下走去。后面的季子修和黄茂桓也紧跟着他,直到全部考察完毕,才在暮色中返回营地。
年轻的科学工作者谢自楚和季子修虽然都有高山反应,但是为了取得冰川温度和雪变成冰的有关资料,他们一直坚持在拔海五千三百米以上的地带工作,而且担负着在冰川上打钻、挖雪坑等比较繁重的劳动,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一次,他们决定在拔海五千六百米的冰川上用手工操作打十米深的钻孔,以便取得最可靠的冰层温度资料。第一天,他们在登山运动员的帮助下,很顺利地打到五米五的深度。第二天,冰层越深越硬,钻头钻进五厘米后,就像碰到铁板一样在原地打滑,再也打不下去了,最后钻头都坏了。当时已近傍晚,他们重新锉尖了钻头,用力旋转钻杆,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钻到十米深,测到了冰温。
追根究底严谨认真
发现冰塔形成新因
在这次探索希夏邦马的秘密中,科学工作者们不仅表现了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顽强战斗精神,而且表现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他们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总是坚持不懈,追根究底。
关于冰塔形成的原因,过去某些文献资料说,是由于低纬度的冰川受到太阳强烈辐射,在消融的过程中形成的。但是,施雅风等冰川工作者在考察中发现,在低纬度的希夏邦马峰,也并不是所有的冰川都能“发育”成冰塔;即使表面看来条件相同的冰川,“发育”的冰塔也不尽相同。显然,过去的说法是不够完整的。但究竟形成冰塔的原因还有些什么呢?他们又反复进行考察、分析和比较。
在拔海五千六百米,他们看到强烈折皺的冰层和被流水切开的冰崖,便踩着薄冰,沿着弯弯曲曲的冰河,有时还冒险穿过冰洞,观察冰河对冰塔、冰洞的消融作用。他们还曾登到冰塔的源头——拔海五千九百米高度的三条支冰川去作分析研究比较,发现这三条支冰川的冰塔发育有着显著差别,可以看出冰川构造对冰塔发育的影响。
又有一次,为了找出古冰川在移动时“搬运”下来的石块和泥沙(即冰碛物)原来所在的高度,施雅风带着年轻的地貌工作者郑本兴沿着冰碛坡从拔海五千八百米上到六千一百米,看到了老冰碛物所形成的台地。但是上面还有更高的山坡,而且山坡上还有几块很像冰碛物的石头,他们就又登到拔海六千二百五十米的山头,发现这些石块都是山体本身岩石被风化造成的,不是冰碛物,从而避免了错误的判断。地貌工作者崔之久为了查明朋曲河的发源地,翻越崎岖不平的冰碛丘陵,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真正源头,从而改正了地形图上的错误。
大海捞针顽强探索
找到许多珍贵化石
要了解希夏邦马山区的历史,化石就是最可靠的钥匙。但是,在山区浩瀚无边的石海中寻找化石,简直像在大海捞针一样。然而,科学工作者们却有着这种“大海捞针”的顽强精神。当科学考察队乘汽车去希夏邦马峰东南坡考察时,坐在车上的地质工作者张明亮忽然紧盯住前面一个矮山包,看了又看,激动地抓住古生物科学工作者王新平的手说:看,那地方的地层结构不是同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定日苏热山的地层结构一样吗?他们立即下车,果然发现了不少瓣鳃、腕足、菊石等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接着又发现了牙齿、肋骨、脊椎骨等化石,又一个巨型古脊椎动物化石被发现了。
另一次,他们发现了一块拇指大的阔叶树树叶化石,为证明这座直耸云霄的高山在遥远的古代还是一个拔海较低、树木茂盛的温暖地区提供了初步证据。但是这块含树叶化石的岩石是由冰川运动时“搬运”下来的,它们出生在什么地方?地质工作者熊洪德和张明亮到了希夏邦马峰东面拔海五千九百米的山坡后,终于发现了含树叶化石的出生地层。
几个月来,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和不同专业的科学工作者们互相帮助,虚心学习,表现了新中国科学工作者的新风尚。测量工作者周季清和于吉廉经常挤出时间,不怕劳累,帮助地质、地貌、冰川等工作者测量和绘图。地质学家刘东生非常热心地为别人搜集资料。他是研究第四纪地质的,但是在他的笔记本中、标本箱里,也搜集了许多其他资料。他还经常指导青年科学工作者考察,帮助他们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第2版()
专栏:

全国春茧收购计划超额完成
各地交售的春茧普遍比去年同期多,质量也较好
新华社二十四日讯 全国主要桑蚕产区今年的春茧收成比去年好,一部分地区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产。各地已经交售给国家的春茧,普遍比去年同期增多。
今年各主要桑蚕产区的春蚕饲养量大都比去年同季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饲养管理工作也有所加强。因此,除个别地方外,春茧产量都高于去年。浙江、江苏、四川、广东和湖北等省的不少桑蚕产区,春蚕饲养量和春茧收获量,分别比去年同季增长两三成,个别地区增长幅度还大一些。由于春茧收成好,各地交售春茧十分踊跃。
目前,全国春茧收购计划已经超额完成,实际收购量比去年同期多一成以上。不少地区现在还在继续交售。
今年各地春茧的质量也比较好,主要特点是茧形大、茧层厚、茧丝长、茧色正。江苏省许多地区今年上等茧的比例比去年提高百分之五左右;浙江省已收购的春茧中,上等茧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各桑蚕产区为争取春茧增产,曾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桑园的培育管理,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许多地区今年桑园施肥、治虫和修枝等工作,大都比去年做得好,春叶产量有所提高。适应桑蚕生产发展的需要,各地还扩充和添置了蚕室和养蚕工具、设备。


第2版()
专栏:短评

思源忆本
大面积小麦丰收之后,耿庄大队社员们确定:把去年受灾之后国家和各地人民对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支援,归纳成十笔大账,载入村史,作为经常教育社员鼓干劲,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教材,而且要教育子孙后代,永记不忘。耿庄大队这种作法是值得提倡的。
河北受灾地区一个老贫农教育他的孩子们说:“去年咱们这里受了灾,全国人民省吃俭用支援咱。咱家吃到了内蒙古的粮食,新疆的土豆,福建的萝卜,北京的白菜,烧着山西的煤。现在咱丰收了,可得计划用粮,多向国家卖余粮,支援国家建设。”这就是河北一些受灾地区人民的声音。而且这种支援,哪一样也是顶呱呱的。从内蒙古调来的粮食,连一块土坷垃都没有。北京的白菜,棵棵去了帮。新疆的土豆,都装上了麻包,下大雪的时候,押运人员献出自己的被子盖在车上,不叫土豆受冻。从福建来的萝卜,个个洗了泥。耿庄大队载入史册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支援。这种支援,包括吃的粮食、蔬菜,烧的煤,盖房子用的款项和物料,恢复生产用的种子,连治病、吃菜,以至牲畜寄养等等都在内,样样都是送到家门口。这种支援,是伟大的,感人的,的确不应该忘记。
耿庄大队今年小麦丰收了。耿庄大队的社员们在丰收之后,“饮水思源”,不忘丰收之本,而且要永远记住,这是完全必要的。这个源和本是什么呢?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制度。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就不会有这种支援,也就不可能想像能在几个月内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获得丰收。在旧社会,遭灾就是遭难,劳动人民遭灾,是反动统治阶级发财的机会,是更加残酷的剥削,是老弱的死于沟壑,少壮的逃奔四方。在新社会,情景完全相反,一个地区受灾,四面八方支援,迅速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这两种情景,我们永也不要忘记。
“饮水思源”,不忘本,就会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奋发图强。这就是耿庄大队为什么要把国家和各地人民支援抗灾的十笔大账载入村史,要子孙后代永不忘记的原因;也就是耿庄大队社员为什么经过回忆对比,能够自觉地开展以搞好夏收夏种为内容的五好评比竞赛,搞好秋田管理,争取全年农业丰收的原因。我们要像耿庄大队那样,经常思源忆本,从中汲取力量,建设更幸福的明天。


第2版()
专栏:

内部挖潜力 增产不增人
芜湖纺织厂职工提高技术增开纱锭月月超额完成计划
哈尔滨毛织厂改进劳动组织抽出劳动力支援新建车间
据新华社合肥二十四日电 安徽芜湖纺织厂从多方面挖掘企业内部生产潜力,在没有增加人的情况下,比去年增开三万二千纱锭,仍然月月全面超额完成生产计划。
芜湖纺织厂今年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增开了三万二千纱锭。能不能实现增产不增人呢?开始,这个问题在干部和工人中引起了激烈争论。有的人说:“去年开五万纱锭,人员已经很紧,要再增开纱锭,非增加人不可。”也有些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说:“现在厂里人员安排还不完全合理,在劳动力的使用上还有浪费。同是一个工种,有的忙,有的闲。”厂的有关单位搜集了北京国棉二厂各项技术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同样的机器每万纱锭他们要比北京国棉二厂多用六十一人,每百台织布机要多用四十人,非生产人员也比北京国棉二厂多用百分之二点零八。职工们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认为企业内部大有生产潜力,实现增产不增人是有可能的。
职工群众发动起来以后,厂的领导就根据找出来的差距,结合本厂具体情况,首先组织职工勤学苦练基本功,每周以两小时的时间练习单项技术,提高操作水平,统一操作。各车间、工段和小组又定期组织操作能手进行操作表演和对手赛,技术比较差的由生产组长或教练员负责包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全厂一等操作能手由原来百分之三十八点五四增加到百分之六十六点七,看台能力普遍有了提高。梳棉机每人由看二十五台扩大到看三十台,并条由每人看两节扩大到四节,并纱由每人看五十锭扩大到七十五锭,细纱机由每人看二点五台扩大到三台。在发动职工勤学苦练基本功的同时,厂里认真调整了劳动组织。通过能减的就减,能并的就并和尽量压缩非生产人员的办法,全厂共抽出一百多人支援南纺车间增开纱锭。
这个厂经过发动群众,进一步找差距,从多方面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做到了增产不增人。今年一至五月份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六点九,国家计划月月完成,主要产品华达呢和市布的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
据新华社哈尔滨二十四日电 哈尔滨毛织厂从原有车间挖掘潜力,为新扩建的精梳车间抽调出了二百多名劳动力。
哈尔滨毛织厂扩建的大型精梳车间,将在今年建成投入生产。这个车间投入生产后所需要的劳动力从哪里来?有人认为,既然国家批准扩建车间,当然也会批准增加新工人;有人认为不能光伸手向国家要劳动力。厂领导研究了本厂的具体情况,坚决采取了从内部挖掘潜力的办法,来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
这个厂是个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工厂。设备陈旧,但生产逐年提高,能不能够再挖潜力,抽调出人力支援新建车间呢?工厂领导以“还有没有潜力可挖”为题,组织全厂职工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大家把本厂各项经济指标拿来和全国先进企业对比,发现不少工序的劳动生产率不高。大家认为差距就是潜力,只要认真解决这些差距,就可以节约出大量人力。因而在全厂范围内掀起了提高生产率的热潮。
原毛车间织毛机工人,过去是上班后才上水和放汽,上班后一个小时内把水加热才开始干活,每班只能洗毛一千二百斤,三班洗三千六百斤。后来他们改进了劳动组织,每天有一人提前上班放水放汽。这样,上班铃响水已加热,上班后就能生产。每班洗毛提高到一千八百斤,两个班就完成了过去三个班的任务。经过一段试验,这种办法完全可行,现在工厂已经撤销了一个班,染整车间洗呢机的工人,过去每班用六小时洗两槽呢子,剩下的时间再洗一槽不够了。这个时间就浪费了。现在班与班之间密切协作,每班可洗五槽呢子,同时又改进了洗呢工艺,两班也完成了过去三班的任务。
各个车间除了改进劳动组织,还从推广先进经验着手挖掘劳力潜力。
全厂职工大力找差距、挖潜力,到五月初就从原毛、织布、染整等车间,陆续抽调出二百多名工人。这些工人调到新车间后,五月份全厂的生产计划仍然全面超额完成。


第2版()
专栏:

青年技术员潘骏寿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发言权
一项建议节约投资十一万元
在北京市市政设计院技术室担负设计审核工作的青年技术员潘骏寿,一天上午到本院设计组去,忽然看到作设计的同志们正给北京一个新建厂设计厂外供水用九百毫米口径的管道工程。他心里一动:那个工厂的用水方案已经改变了,用水量也减少了,怎么还用九百毫米口径的管子?为什么不改用小口径管子呢?他当场提出了这个问题。设计人员回答说:意见很好,但我们不好解决,因为厂方来信要求我们这样设计。
潘骏寿回到办公室,脑海里一直在翻腾:真的不好解决吗?他想到这是关系到国家投资能否合理利用的问题,就去向党支部书记汇报,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党组织支持他。潘骏寿随即对这项设计工程从水力计算、供水安全度、造价、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个厂最初提出的设计要求是采用直流水,水量为每小时三千九百吨,需要用九百毫米口径的铸铁管作输水管道,但是后来用水方案改为循环用水,进水量减少到每小时七百吨。这样,供水管道只要用六百毫米口径的管子就可以了,如果再用九百毫米的管子,就会浪费投资十一万元,还把一百九十吨铸铁管材白白埋在地下损失掉。经过计算,潘骏寿向领导上建议修改这条供水管道的设计。但是有人不同意,理由是:这批管材已经到货,已经有关领导部门批准,工期又紧迫,设计正进行等等,因此这项设计不好再变动了。
潘骏寿听到这个意见,思想上引起一些波动。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意见符合党所教导的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决心坚持下去。同时他也想到要实现自己的建议,首先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把新建厂备料、施工时间等具体情况弄个水落石出,才能取得更大的发言权,促使有关方面迅速解决这个问题。当天下午,他跑到那个新建厂去,看到厂外堆积着大批铸铁管,有些管子不像九百毫米的,随手拿出计算尺一量,发现有六百毫米的。这时他心花怒放,高兴极了,心想现场已经有这样的管子更便于修改设计了。可是,他到厂里同一个技术员交谈后,心又凉了半截,因为厂方的意见和他在市政设计院内听到的理由几乎完全一样,并且得知现存的那批六百毫米口径的管子已经决定调给四川成都,有一部分调走了,剩下的也即将启运。
潘骏寿在赶回市政设计院时,人们告诉他:院长和副总工程师等领导同志当晚要听取他关于这件事的汇报。在这次会议上,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大家一致同意他提出修改设计的建议。
在院方的积极支持下,潘骏寿四处奔走,主动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情况,陈述自己的建议。他想到工厂现存的那批六百毫米口径的管子,如果全部调走,将来修改了设计还得重新运来,又要白白增加一笔运费,因而特地向中央管理物资的部门说明情况,得到了支持。就这样,他经过十几天的辛勤奔波,有关领导部门终于确定把那条供水管由九百毫米口径的改为六百毫米的。
(本报有删节)
新华社记者 孙世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