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把科学技术献给农业
——记北京小麦科学工作者的田间实验活动
新华社记者 高洁 于英士
今年春天,大地刚刚解冻,小麦还未返青,首都一批研究小麦的科学工作者,走出研究所实验室和学校的大门,来到去年在郊区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建立的试验研究基地,和干部、工人、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种试验田,进一步探讨小麦增产的途径。在这次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科学工作者同农民水乳交融,密切合作,既推动了生产,收到了研究成果,又改造了人。这样才不是“纸上谈兵”
“粪大水勤,增产不用问人。”
“种不种在人,收不收在天。”
这是在中国农民中间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的两句话。今天,在北京郊区,人们听到的却是另外两句:
“粪大水勤,增产还要问人。”
“种不种在人,收不收也在人。”
同样两句话,几个字的差别,表现出了农民对待生产有了多么不同的态度:一个是做大自然顺从的奴隶;一个是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要当大自然的主人。这变化是在党的领导下,干部、科学工作者、农民一起进行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带来的。
北京郊区的小麦去年获得好收成,平均亩产比上一年增加三成多。今年,小麦收成将胜过去年。特别是在一些有科学工作者“蹲点”的试验研究基地的试验田里,几百亩、一千多亩的大片小麦,普遍长得植株密、穗头大、秆子粗,像一领席一般整齐。人们喜悦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社员说:“小麦增产有科学家一份功劳。”老农说:“人家科学家就是有些道理。种田不光粪大水勤,还得认真讲究点科学。看来,种不种在人,收不收也在人!”公社干部说:“看今年,想明年。今年初步懂得了科学的道理,学到了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明年在更大面积的土地上照样做,一定会是个更好的收成。”几乎在每一处产麦地区,人们都听得到这同样的议论。
这些话给农业科学研究人员很大的鼓舞。近年来,许多农业科学研究人员一面坚持在所内的小区试验,一面定期定点地到郊区考察农业生产。越来越深入的考察研究,使他们越感到农业科学工作者要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必须深入到生产实际中去,到农民中去,把在实验室和小区实验场地的研究工作,和在大面积生产实际中的科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科学研究才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道路。于是,到公社生产队建立试验研究基地,和社队干部、农民合办试验田的活动,便由少数单位的少数几处,发展到全市仅小麦的“三结合”试验田就有七十多处。
正如小麦老专家蔡旭教授所说:“这是一场农业科学实验的革命运动。”然而,这场革命带来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农业科学工作者本身。在研究所里根本办不到
“理论联系实际太重要了。搞农业科学研究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对农业生产有所贡献。”
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副研究员曾道孝,向我们谈他在农村基地工作的体会时所说的第一句话。
曾道孝是研究小麦栽培的。走出青云店镇不远,就可以看到大片茂密的麦田。曾道孝在这里和社员一道亲自管理五百零七亩丰产试验田。曾道孝从一九五九年开始研究小麦丰产的栽培方法。他在研究所小区试验地里亲自管理的十多亩小麦,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连续获得亩产七八百斤的高额产量;一九六三年一部分小麦发生倒伏,每亩仍然收获五百多斤。从这里,他总结出一套自认为是最理想的栽培管理方法,写了论文在学报上发表。来到生产队以后,他发现实际情况和他的研究条件有很大距离,他感到原来的一套是土地条件好、肥料多、用工费、成本高的栽培管理方法,而实际生产部门要求创造更加经济合理的适合大面积生产采用的栽培方法。
曾道孝没有立即拿出自己总结的栽培经验去套,而是从调查研究入手,事事和生产队干部、老农商量。生产队对他通过试验研究肯定了的机器播种方式有顾虑,他就和队干部到地里去看。他发现二村三队和二村二队准备划做试验田的四百亩地,去年亩产二百多斤,地力并不太差,当年每亩备有底肥二千斤,预备来年追肥用的化肥还有四五十斤、饼肥一百斤,如果使用得当,实行科学的栽培管理,每亩可望收获三四百斤以上。他和两个生产队队长商量,三队队长同意先试播一部分,二队仍然有顾虑。他让三队先在九十亩地上用机器播种,实行小垅密植,一星期后出苗了,又齐又壮,队长很高兴,立即把其余八十亩也改用机播。二队按照老方法用畜力、宽行方式播种的,出苗情况显然不如三队。这毗连的两块地,立即成为全公社宣传机播的活样板。
曾道孝的试验证明,提早在小麦返青后追肥效果最好,而青云店农民历来没有给返青小麦追肥的习惯,他们认为拔节以后追肥才有用,可以长大穗。曾道孝在大块试验地中选出一畦在返青起身时一次肥不施,和其他田块进行对比。一星期以后,变化越来越明显,不施肥的一畦地像个营养不良的孩子,长的又黄又瘦。公社在这里开了现场会,许多社员天天结伙来这里参观。他们说:“专家的话是不假呀,应当早追肥。”回去以后,人们就自动照样做了。
曾道孝在这里除了指导青云店公社的五百零七亩试验田外,还在大兴县其他八个公社的四十多处样板田里进行丰产栽培的系统调查和试验研究,在青云店公社还进行各种施肥对比试验和优良品种试验。这些试验田和重点调查田全都有田间档案,由公社技术员和由回乡知识青年组织的科学小组成员,协助他进行从种到收的各种田间记录。他说:“这样联系实际的大面积科学实验,一次取得这么丰富的系统调查材料,是在研究所里根本办不到的。”“三结合”太重要了
进入郊区通县境内,明显地看出来今年小麦的长相和去年大不相同。普遍的、大面积的小麦都长得秆粗、穗大、茂密,一派喜人的景色。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王世之,向我们谈起他今年春天在这里进行的一场紧张的战斗。
小麦“立夏怀胎小满抽穗”,这是在农村中流传多年的农谚。北方农民种麦的习惯是小麦返青不须多管,认为拔节以后追肥才正当时。王世之近年来专门从事小麦高产规律的探索和研究,今年在通县“蹲点”搞小麦丰产的科学实验。他知道小麦在二三月间返青起身以后,麦穗就开始孕育成长,这时适当松土、施肥,可以促使穗子长得更大,增加码子;拔节以后追肥就只能壮粒了。农民的习惯是不符合科学的。通县通镇公社新建大队靠温榆河岸有一块一千二百亩的大片小麦试验田,是他的试验研究基地。三月初,麦苗已经返青。他发现这里的麦苗和其他地方一样,有的长得过密,有的过稀,块块地不一样,加上今春气温转暖慢、地温低,对小麦返青很不利,必须赶快松土提高地温,苗子过旺的要搂麦蹲苗,苗子弱的要灌水施肥。可是生产队里毫无动静,有的社员还说:“这是涝茬地,土肥,不用管,也能稳收一二百斤。”
时间不等人。他邀了县农林局技术员,通镇公社的干部、生产队长和公社技术员、老农一道查看麦苗,他又带一部分麦苗回公社,仔细地剥开叶片放在显微镜下,一个个米粒头般大小、通体透亮的麦穗生长锥果然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眼下了。“真的,小麦起身就怀胎啦!”这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公社当晚就开会布置各个生产队紧急行动起来,查苗、松土,该蹲苗的蹲苗,该松土、施肥的立即进行。
通县县长听了这事说:“这个办法好!”第三天就在新建大队开了四个公社干部参加的第一次现场会,请王世之讲怎样区分旺苗、壮苗、一般苗和弱苗等四类苗,怎样管理,一边讲,一边表演搂麦、施肥的技术。四个公社行动起来以后,全县又调集二十多架显微镜,出动大批技术员,带了介绍搂麦、施肥技术的挂图在各处地头向社员传授经验。王世之和通县副县长魏继庚也拿了显微镜和挂图到各处转了三天,开了十三处地头会,边看、边讲、边操作表演。许多社员奔走相告,说是打开了眼界,明白了道理。十天之内,把科学管理麦田的道理和技术交给了广大干部和群众,使全县半数以上的麦田都及时松了土、施了肥。以后,别的县也照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件事给王世之的启发很深。他说:“党经常教导我们要实行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工作要走群众路线,总感到很抽象,现在觉得很具体。三结合太重要了。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群众的自觉行动,再好的科学技术也推广不开呀!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在三结合方式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
实际生产情况复杂,在农村建立基点能不能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呢?曾道孝、王世之和小麦老专家蔡旭都告诉我们,不仅能,而且有很多在研究所里没有的有利条件。例如,研究小麦实现高产应当具备怎样的栽培条件?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小麦在各个生长期的表现形态如何?这是实际生产中也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问题。过去各单位在自己的小区试验地里进行,一般是几亩地,十几亩地,最多几十亩地,取得的资料毕竟有限。现在,分布在全郊区的小麦丰产试验田有七十三处、三万多亩,有设在高产地、水浇地的,也有设在旱地和盐碱地的,全都有详细的田间记录,这是一笔了不起的科学财富!又如经济施肥的试验研究是全国农业科学研究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过去,各单位在自己的小区试验地里进行,因为地力太肥,多施和少施三五十斤化肥,竟很难看出明显的差别来。现在,各处基点联合进行研究,可以预见,这个项目今年也将是个“大丰收”年。


第2版()
专栏:

比“宝刀” 传经验 促生产
上海组织各种活动推广加工效率高质量好的切削刀具
长春汽车厂举行“比刀会”依靠群众解决生产关键问题
新华社上海电 最近一个多月来,上海市推广先进切削刀具的活动十分活跃。
不久前,记者在上海第二锻压机床厂的金工车间看到一种新颖刀具的切削表演:车床上的工件在飞快地转动,却不见有铁屑出来。一会儿车床停了,工件被加工的部分十分光亮,简直像磨床磨的一样,没有一点刀子切削过的痕迹。原来,这种刀子没有刀刃,叫做无刃轧光刀,加工的时候,它用一百公斤的压力,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挤压磨擦。来自其它工厂的切削能手和技术人员,伸手摸摸工件,纷纷提出问题:“光洁度达到多少?”“这种加工方法对工件的质量有无影响?”等等。上海第二锻压机床厂工人出身的厂长汤效忠解答说:“这种刀具最大的好处是加工的工件表面很光洁,可以代替磨床加工,解决了我们工厂磨床设备不足的问题。工件经过挤压以后,表面的硬度增加了,内在质量比用一般方法切削的更好。”
从五月二十三日到六月三日,像上海第二锻压机床厂这样的先进刀具的示范表演,全市先后有江南造船厂、上海机床厂、上海电机厂等八个工厂举办过,参观的有四千多名切削工人和技术人员。
五月份以来,上海还举行了由著名切削能手、刀具革新者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等二千多人参加的经验交流会,以及切削刀具先进经验交流会、刀具专题座谈会等。这些活动是上海市工业生产委员会、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等有关部门,针对机电行业和其它行业今年机械加工任务增加,质量要求又高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的。在这些活动中,各方面的先进人物聚集一堂,有的介绍经验,有的互相取经献宝。一些著名的切削能手除了参加表演以外,还具体地介绍了先进刀具的特点,受到热烈欢迎。
最近举办的上海市切削刀具先进经验展览会,反映了近几年来上海切削刀具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展览会上陈列着从全市二百六十多把先进刀具中精选出来的七十六把刀具,包括车刀、刨刀、镗刀、铣刀、铰刀、拉刀、钻头和特种刀具共八大类。这些先进的刀具中,有能够几倍、十几倍地提高切削效率的强力、高速切削刀具,有适应新产品生产增多的要求、能够切削不锈钢、精密合金、硬质合金等硬度较高的合金材料的割刀和铰刀,还有一些是职工们为了提高零件加工的质量而革新的刀具,如既能切削又能挤压、几道工序一次完成的新型刀具等。此外,还有加工橡皮、石滚等特种用途的专用刀具。
通过各种经验交流活动,许多先进刀具迅速在全市工厂中推广了。上海机床厂切削能手盛利试用了彭浦机器厂五好工人朱兆金改进的一种硬质合金扩孔钻,加工效率比原来使用的刀具提高两倍,使用寿命延长了三倍。上海电机厂有十六台大型机床,使用先进刀具以后,切削效率一般提高百分之二十以上。上海第二锻压机床厂革新的无刃轧光刀,经过现场推广之后,不少工厂过去认为没有精密磨床设备就无法加工的曲轴轴颈,现在用这种刀具就可以加工了。
据新华社长春电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前不久举行了一次“比刀会”。
参加“比刀会”的,除开汽车厂的金属切削能手,还有来自长春、白城、吉林、四平、通化和辽源等城市的劳动模范或先进生产者。会上,汽车厂工人带来了最先进的刀具,有车刀、刨刀、铣刀,还有拉刀、齿轮刀、空加工刀、螺丝刀等等。
“比刀会”的会场上挤满着大群观众。他们围着这些先进刀具观摩、研究、探询。刀具的主人把这些刀具的性能、效率、制造方法、使用方法等等,都毫无保留地做了解答。
参加“比刀会”的人,对汽车厂的劳动模范、底盘车间车工张国良改革的刀具和他的钻研精神,特别表示赞佩。被称为革新闯将的共产党员张国良,在会上一个人就带来了十把先进刀具,这些先进刀具都是他自己从长期生产实践中钻研和设计出来的。他设计的压光刀架,是一种加工细长部件的一刀成高效工具。一般车工认为,加工中最难的是细而长的活。张国良创造的压光刀架,可以一次车成各种细长部件,精密度高,光洁度也高。许多老车工看到这种奇妙的“宝刀”,都爱不释手。张国良为了攻克加工细长部件这一难关,曾经用六年的时间,经过上百次的试验和改进,才最后设计成功这一先进刀具。他的另一“宝刀”——滚挤工具,不仅能加工长内孔,也能加工外圆、端面等难活。这把“宝刀”,也是经过几十次的试验才成功的。
另一种一刀能车好一个圆球的刀具,使大家更为惊讶。车圆球也是车工们公认的一种难活,现在有了这把“宝刀”,困难就解决了。这把“宝刀”不仅容易制作,使用起来也很简便。用它车出的圆球,精度相当高。它是长春汽车厂四十五岁老车工刘荣带来的家传“宝刀”。这把刀具是刘荣已去世父亲——一个曾有四十年工龄的老车工所珍藏的。在旧社会,曾经有人想以高价买它,但是老车工拒不出卖,只传授给儿子。在这次“比刀会”上,刘荣终于把家传“宝刀”献了出来。
在“比刀会”上,还有好多工程师和技术员设计的先进刀具,也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这次“比刀会”,共摆出了一百三十八把各式各样的先进刀具。这些先进刀具的工作效率,比一般刀具高出一倍到五倍。
“比刀会”是长春汽车厂职工开展群众性技术协作活动的一种形式。除此以外,他们还经常举办先进技术表演和技术讲座,借以交流经验,互相传授先进技术。通过这些活动,今年以来他们已经为工厂解决了二十五项生产关键,生产效率都提高了一倍以上。他们还帮助沈阳、长春、吉林等地的一些企业,解决了多项生产技术关键问题,同时也学习了别人的许多先进经验。
(附图片)
著名革新能手、上海锅炉厂工人蔡林鹤(中)等正在研究改进镗床工具。     新华社记者 唐允仁摄


第2版()
专栏:

兰州手工业部门向全省传播外地先进经验
层层学 就近学效果好 花费少
据新华社兰州二十日电不久前派人到上海和北京等地学习先进经验的兰州市手工业部门,现在已经成为向全省传播先进经验的“转运站”了。
最近两个多月来,全省各地已经有一百三十多个手工业厂和手工业社派人到兰州学习,并且带回一千五百多条先进经验。这些手工业厂、社的负责人说,他们的技术条件同上海、北京的差距较大,跟兰州的厂、社却比较接近。上海、北京的经验经过兰州厂社的“消化”以后,学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就近学习,花费时间较短,费用也省得多了。
今年上半年,兰州市手工业部门派往上海学习的职工回来以后,根据本地区的条件反复试验,把上海的先进经验和甘肃的地区条件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加以推广。兰州市布鞋社在上海学习了制造塑料底布鞋的经验以后,一方面推广了上海绱塑料底布鞋的先进操作方法,使布鞋久穿不走样;另一方面又根据甘肃人民爱穿鞋头肥大布鞋的习惯,经过研究和试验,修改了上海带回来的鞋样、鞋楦,做出来的鞋质量既好,式样又适合当地居民的爱好。
兰州市生产玻璃镜框的手工业单位从上海学习回来之后,根据西北人民爱好鲜艳色彩的特点,设计了好多种漆边镜条,用上海的先进油漆上光方法加工,制成了新产品。天水市日用品社从兰州学习了这种新的油漆方法之后,回去制造了一批漆边镜条,不到两天就全部销售一空。
采取层层学、就近学的办法,不但效果好,而且节省了学习所花的费用开支。酒泉木器生产合作社的几个工人到兰州有关工厂学习了四十天,学会了刷树筋、修理带锯等十种先进经验,全部车旅费和生活费用只及去上海的十分之一左右。
(附图片)
正在建设的青海河卡草原新牧区,人欢马跳,到处呈现一派兴旺景象。河卡乡和一些人民公社都新建了小学。图为河卡乡小学的藏族学生们在作游戏。
新华社记者 李子青摄


第2版()
专栏:

山东·山西·河南·河北
推广芽苗移栽方法 大部棉田基本全苗
新华社二十日讯 我国主要棉花产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省许多公社生产队,今春用山西植棉模范吴吉昌创造的棉花芽苗移栽法为棉田补栽的棉苗,长得很好,成活率一般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大部分棉田基本上达到了全苗。
今年,这几个省用芽苗移栽法为棉田补苗的面积比任何一年都多。山东省聊城、德州等六个专区用芽苗移栽法补苗的棉田就有二百四十三万亩,河北、山西两省用这个方法补苗的棉田也各有一百多万亩。河北省历年缺苗比较严重的碱地和丘陵旱地,今年用芽苗移栽法补苗以后,这些棉田一般比往年增加了三四成苗。山东省由于采用芽苗移栽法补苗,全苗的棉田达到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吴吉昌棉花芽苗移栽法成功后,两三年来许多地区试验推广,获得良好效果,受到农民普遍欢迎。今春,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学习推广这项经验的公社、生产队越来越多。山西省无论是老棉区还是新棉区,今年都推广了这项经验。晋南、晋中、晋东南等专区采取了开现场会、技术交流会、搞样板田等各种办法向干部、社员传授移栽技术,许多领导干部也深入基层,带头参加移栽活动。山东省的一些重点产棉地区,采取领导干部蹲点试验,组织参观学习等办法推广这项经验。河南省安阳、浚县、淇县等县许多公社还制造了六千多件移栽工具,训练芽苗移栽技术员四万多名。


第2版()
专栏:

藏南农民治理雅砻河两万多亩耕地免除洪水威胁
据新华社拉萨电 西藏南部雅砻河中段治理工程最近竣工。这是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兴建的一项最大的水利工程,是翻身农奴运用集体力量根治河流的创举。
三千多参加治河的翻身农民,经过两个多月的劳动,疏浚了淤塞的泥沙,开挖填直了河道,并在两岸各筑起一道三四米高、六里多长的石堤。为修建这项工程,国家拨给了八万多元投资。
这项工程的建成,使雅砻河中游两岸两万六千多克(相当于亩)耕地和一千一百多户居民免除了洪水威胁。


第2版()
专栏:

灭鼠灭虫 兴修水利 种植良草
青海加强草原建设
据新华社西宁二十日电 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青海省,从今年四月以来,已经在三百九十四万多亩草原上完成了消灭鼠害的工作。根据检查,灭鼠的效果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消灭草原鼠害,是青海省草原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此同时,全省广大牧区还进行了消灭草原其他虫害、兴修草原水利工程、封滩育草、种植牧草和改良草种等各项草原建设工作,以促进牧业生产的发展。
青海省可利用的草原面积有五亿亩左右。据调查,其中鼠、虫为害的面积有四千八百多万亩。有些过去鼠害严重的地方,草原植被已遭到破坏。青海省从一九五八年开始进行草原灭鼠工作以来,已经收到初步成效。经过灭鼠的地方,牧草生长茂盛。
危害草原的害虫主要是毛虫和蝗虫。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共计已消灭草原虫害四百一十九万五千亩。今年的灭虫工作,又在海北、玉树、果洛三个藏族自治州的草原上展开,并且采用了飞机灭虫的先进方法,效果很好。
兴修水利也是草原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去年由国家投资在河卡地区开始兴修的草原管道输水工程,目前正在继续施工。这项工程完工以后,可解决河卡地区二千多居民和十几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扩大草原利用面积三十五万亩。另外,据到一九六三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各族牧民在国家的帮助下,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已先后兴修小型渠道一千九百多条,打井挖泉二千六百多眼,挖修水库、涝池和堵水坝五百八十多个,总共可灌溉草原一千五百多万亩。
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草原和建设草原,全省广大牧区今年将继续推行封滩育草、分片分段放牧和两季、三季或四季轮牧等草原管理办法,有些地方还将种植新草和改良草种。省一级和各自治州的牧草种植试验站、牧草良种繁殖场等单位,已经在牧草培育和改良方面做了许多科学研究和试验工作。海北、黄南、海南三个藏族自治州,最近已播种了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牧草三万多亩。


第2版()
专栏:

开封
人们说旧开封有“几多”:有闲阶层多,供消闲阶层吃喝的饭馆多,澡堂多;除了几家简陋的修配厂外,没有一个百人以上的工厂,从事生产的职工不到三千人。如今,开封市已经发展起七十多家工厂,一百二十多家手工业合作社和合作工厂,职工总数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旧时代人们的印象里,似乎反映北宋全盛时期的一本《东京梦华录》、一幅《清明上河图》,已绘写尽了汴京开封府的繁华景象。岂知,今日开封古城的年轻新貌,远不是当年的“盛世”所可比拟的。
沿着古老的大相国寺前的大街一直向东,穿过旧城墙,走出宋门,只见绵延十几里的高压输电线附近,矗立着几十座现代化工厂的大厂房。过去这里是一片萋萋荒草,如今已经形成为以支援农业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了。那中间耸立着一个个高塔和满布各种管道的,是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建设的大型化肥厂,今年“五一”已建成第一期工程,生产出来了高效氮肥。环绕在化肥厂周围的,是相应地发展起来的为化肥工业配套的几个工厂。这里有新建的大型热工仪表厂、高压阀门厂等,现在都在试制新产品。紧挨热工仪表厂的新建拖拉机电机电器厂,也开始生产拖拉机上专用的线圈和调节器了。
在这个新兴工业区里,还有一座专门制造联合收割机的工厂,每年麦收前都要开出几百台联合收割机,支援东北、新疆等地的国营农场。
过去,人们提起六朝故都开封就联想到它的龙亭、铁塔、禹王台、繁塔等名胜古迹。现在,这些历史古迹的原有风貌都还完好地保留着,但是在它们的周围却开放了许多新时代的新花朵。在北宋皇宫御花园遗址的龙亭,以及建造于九百多年前北宋时期的铁塔等附近,陆续建起了化工和纺织等很多家工厂。在古城东南郊的禹王台,相传春秋时代的大音乐家师旷曾经奏乐于此,唐代的李白、杜甫、高适等诗人也来过。现在,就在这禹王台和宋代修建的繁塔附近,新建起了河南省最大的化学制药厂和一家烟厂。
过去,人们说旧开封有“几多”:有闲阶层多,供消闲阶层吃喝的饭馆多,还有澡堂多。至于工业,除了几家简陋的修配厂之外,没有一个百人以上的工厂,从事生产的职工不到三千人。现在,开封市已发展起七十多家工厂,还有一百二十多家手工业合作社和合作工厂,职工总数占了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
解放之后,在党和政府大力恢复和扶植之下,开封古城一些有传统特点的名牌产品也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了。目前这里出产的有着历史传统的名牌产品,诸如邵家全锄,王葫芦镰刀、鲍乾元毛笔、何家鸡毛掸帚等,共有五十多种。
开封还有一座汴绸厂。据说,这座绸厂的前身是明朝开设的丝绸作坊,曾经以手工织造的汴绸、手帕和包头等闻名当朝。现在汴绸厂的产品更丰富多彩了,它目前的产品有素绨、丽花绸和星点绸等许多种。
(据新华社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