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嫁妆、风尚、人心 葛德
嫁女要送嫁妆,不知何时和怎样兴起来的。但嫁妆好像具有时代的特征。它反映着一定的社会风尚和人的意识。从嫁妆的变迁,可以看出社会风尚和人心的变化。
剥削制的社会的风气是尚财,是贪恋舒适生活。那时的嫁妆也主要是金银首饰、箱笼橱柜、衣服被褥、家具摆设等等财物和生活用品。那时,娘家门第和新娘身价的高低,都是要用嫁妆的厚薄来衡量的。嫁女者,盼望女儿过门后能有较为有利的家庭地位和较为优裕的生活,办嫁妆总是要勉力而为的。当然,也有的只能“抱着梳头匣子上轿”,但那是被剥夺得太穷困了的缘故。土地改革以后,有人开始陪送镰刀、锄头、粪叉、粪筐之类的农具。这意味着社会的风气已转而崇尚劳动,鄙弃不劳而食了。爱女者祝愿女儿过门后,能用勤劳创造幸福。
现在则有了更新的嫁妆:“九女植棉组的姑娘出嫁时,由队里陪送四样‘嫁妆’:一份经过试种、在当地产量最高的棉花良种;一本植棉技术手册;一份在总结九女植棉组历年丰产经验基础上制订的一九六四年植棉计划;一面镜子”。(《嫁“银花”》五月十八日人民日报)。除了那面镜子以外,其余三样,都是为了把本队先进的生产技术经验推广到其他社队去,以求得共同丰产,处处开花。这说明我们的社会风尚有了新的变迁,人们崇尚的不再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劳动,而是热爱集体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高尚行为了。赠嫁者在殷切期望:出嫁的人到婆家后,也能像在本队时那样的爱社、爱队如家,从集体生产的发展中去获取幸福生活的永久保障。
我们并不主张嫁女一定要送嫁妆。但是,我们高兴看到,透过嫁妆反映出来的这种高尚风格和集体主义的意识,能够不断发扬光大起来。我们主张,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方法、形式,对下一代进行集体主义思想和热爱集体劳动的教育,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促进其他社队的发展。永台大队党支部在这个方面创造了榜样,嫁妆、送别、探亲,不过是方法、形式的一种而已。


第6版()
专栏:

蓝江两岸红焰舞
——看越南舞剧《义静烈火》 程光锐
我刚从蓝江访春归,
衣襟上还沾着蓝江的水。
归来夜夜梦蓝江,
今晚又来到了蓝江上。
江边的绿竹,江畔的人,
绿竹多美呵,人多亲!
蓝江两岸红焰舞,
革命斗争一幕又一幕——
江上撑起逆水的船,
又回到三十四年前。
农民的泪呵,工人的血,
蓝江的流水声呜咽!
黄连路呵,可有尽头?
翻身还要靠自己的手。
砍下江边竹万棵,
蓝江儿女起干戈。
一杆红旗迎风飘,
上绣着斧头和镰刀。
万面大鼓咚咚响,
蓝江上掀起滔天的浪。
苏维埃鼓呵,苏维埃旗,
鼓响旗飞惊天地。
革命的炉火红灿灿,
烧毁那千斤的铁锁链!
江边舞呵,炉边歌,
人民初尝胜利的果……
突然风卷乌云起,
革命呵,湮没在血泊里!
多少好儿女倒江边,
江边的绿竹呵,
血斑斑!国际悲歌歌一曲,
一人倒下万人起。
义静的烈火扑不灭,
革命的火种永不绝!
蓝江的浪接红河的浪,
八月的风暴满天扬。
北方呵,春来花如血,
又见当年苏维埃红旗色。
南方呵,千里战歌雄,
又闻当年苏维埃大鼓声……
红棉树呵,根连着根,
中越人民心连着心。
黑牢里锁住蓝江的娥,
仿佛渣滓洞江姐受折磨。
江岸上倒下蓝江的贵,
仿佛龙华的桃花被风雨摧。
蓝江呜咽湘江哭,
红河欢笑黄河舞。
鼓相应呵,旗相招,
中越的革命路一条。
竹矛长呵,红缨红,
枪杆写的史诗万古青。
蓝江的火呵,井冈的旗,
映红了大路千万里。
江边上望呵,山岗上瞧,
几大洲烈火漫天烧?
遍地的歌声天上闻: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烈士们泪洒彩云间,
化作长虹舞翩翩……
〔注〕蓝江是越南中部的河流,
流经义安、河静两省。
娥和贵是剧中的女主角和
男主角。


第6版()
专栏:影评

海阔凭鱼跃
——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 艺军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集,给观众介绍了一批活跃在农业第一线上的当代青年英雄:敢想敢干、锐敏果断的复员军人高占武,憨厚而“内秀”、绰号“七十三行”的曹茂林,在工作上泼辣爽朗的姑娘孔淑贞,以及小翠、二狗等。此外,影片还介绍了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犯过错误的中学毕业生李克明。就是这样一群青年人,在党的三面红旗指引下,劈山开渠,给世世代代为干旱折磨的高垣村引来了泉水。在改变自然面貌的斗争中,这批年轻人自己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中,这些生龙活虎般的青年人又重新跨进银幕。虽然事隔四年多,这些青年人在续集中再出现时,我们仍像熟悉老朋友那样地熟悉他们,被他们带领着走进影片规定的环境里,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分享他们胜利的喜悦,挫折的苦恼和生活的幸福。
这一次他们承担的是一项新的任务,要在这个山村里建设一个小型水电站,并且还担负为全公社培养一批电气化的人才。从劈山引水到修建水电站,意味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摆脱“一穷二白”的斗争中,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还是穿着那套旧军装的高占武,担任着这项任务的具体领导和组织工作。他的高瞻远瞩和大公无私,在新的战斗中又有了某些发展。他不同意老社长只顾眼前生产的作法,坚持要建水电站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在周村修建水电站碰到困难时,他以无私的共产主义风格派出最好的一个技术员去支援。在工作方法上他更成熟了,然而他的急躁情绪有时还是情不由己地爆发出来。这就是我们在上集中所熟悉的那个高占武。曹茂林这个土专家,在钻研技术上进入了一个新领域,他现在琢磨的不光是土玩意了,而是土洋结合的木制水轮发电机之类的技术。由于建设水电站的工作在技术上更多要依靠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青年,曹茂林的作用和形象的鲜明性不如上集那么突出。在建电站中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的孔淑贞,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离开高垣村,在影片中的地位不如上集那么重要。像二狗、小翠、小亮这样一些人物,增添的新的色彩是:他们不只在忘我地劳动着,而且还在努力掌握科学技术知识。
在续集中性格发展最明显、在影片中的地位有显著加强的人物是李克明。在上集的结尾,暗示出他开始在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在续集中人物一出场就有焕然一新之感。他专心致志地设计电站、木制水轮机的图样,尽力传授电气知识。虽然在工作中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情绪上也产生过波动,但是他已经能够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帮助,并很快改正缺点。这个本来带着满身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毛病的知识青年,在生产斗争中已经锤炼成一个新人了。他有一段自白很扼要地道出了这种思想变化:“中学毕业刚回来的时候,我天天闹着要离开……总觉得在农村有点屈才,自己是个中学生,本事大得了不得。现在看看,连这么个水轮机都搞不成。”认清形势,看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前景,意识到参加农业生产不是“屈才”而是自己的那点知识远远不能适应客观环境的需要,这是李克明思想转变的契机。在广大的农村知识青年中,这种思想变化的过程是很有代表性的。
除了上述的这些上集中熟识的青年人外,在续集的主要人物中还出现了一个陌生的青年人冯巧英。冯巧英的性格与孔淑贞有很多近似之处,开朗、爽直、泼辣,而她更纯朴更带泥土气息。这表现在她两次对李克明的率直的批评中,也表现在主动地对李克明表示自己的感情。冯巧英在影片中着笔不少,如果吹毛求疵,这似乎有点走题,因为她不是“我们村的年轻人”。关于这一点可以替作者找出不少理由来辩解,例如她这一段时间是在“我们村”劳动,或者她不久要嫁到
“我们村”来;不过我以为最好的解释是: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我们村”的这个概念扩大了,它包括的不只是一个村子。
像上集一样,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中,斗争并不轻易,工作是严肃的,生活又是那么绚丽多彩。影片蓬勃向上的精神,乐观欢悦的气氛,健康明朗的调子,组成了一首热情洋溢的社会主义农村劳动和生活的颂歌,给人以鼓舞力量和欣赏乐趣。马烽同志的语言简练、生动、富于生活气息,而且充满幽默感和生活情趣,赋予影片以浓郁的喜剧色彩。苏里同志的导演处理很好地体现了原著的风格,明白晓畅,层次分明,合乎我国群众的欣赏习惯。那批扮演青年人的演员,基本上能把捉住我们时代的农村青年的共同特征和各自不同的个性。这部影片无疑地好像上集一样受到观众特别是农村青年观众的欢迎。
如果作进一步的要求,续集中也还存在令人感到不满足的地方。影片中的某些冲突,如高占武和老社长之间的冲突,从内容到表现方式上基本上是上集的重复;另一些冲突如周村借技术员引起的纠纷,孔淑贞因腿受伤而产生的爱情波折,既不那么自然,也未揭示更深刻的社会矛盾。由于冲突的基础不够坚实,整个斗争也嫌简单了一些。在人物性格上大部分人物在续集中性格的发展不那么显著,这群可爱的青年人固然还是为我们所喜爱,但却没有增添很多的新的性格上的光彩。此外,影片中爱情的描写似乎多了一些,布景略嫌华丽花哨。
影片里的这一群青年人在党的召唤下,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不过劈山引水、修建小水电站还只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迈开的第一步。要把我国的农业改造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农业,还要进行许多许多的战斗。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社会主义农村中正是青年们大显身手的场所;在农村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也是锻炼人的最好场所。在现实生活中涌现了无数的像《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那样的青年人,在银幕上已经涌现而且还会涌现出更多的更鲜明的青年人。(附图片)
孔家庄的水电站建成了,孔淑贞和高占武之间的误会也消除了。


第6版()
专栏:

杨家岭纪行 吴德烈
四月的延安,湛蓝湛蓝的天空,像一块晶莹的宝石,格外美丽。
我们沿着一条宽广的公路,驱车北行。两旁矗立着一排排的山峁。耸立在城南嘉岭山上的宝塔,像一个刚毅不屈的战士,守卫着群山环抱的古城。蜿蜒的延水河,缓缓地流向延安城的东南方。过了清凉山、王家坪,行不到半小时,只见山岭之间屹立着一座雄伟的建筑——“中央大礼堂”。这里就是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故居——杨家岭。
这时杨家岭上一片葱绿,春艳宜人。大礼堂周围,松柏和杨槐,都已吐放出绿油油的嫩叶。满院桃树,盛开着红白相间的花朵,真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我们走进大礼堂。大厅内悬挂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和“在毛泽东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标语。大礼堂的后面,有一座三层楼房。这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所在地。楼梯旁,门外有一座小桥,通往毛主席住过的窑洞。窑洞前,栽着几棵名贵的银杏。窑洞里的陈设,和二十多年前毛主席住的时候一模一样。会客室兼食堂,只有一张没有上油漆的矮木桌,几把小木凳子。寝室和办公室,放着陕北农村常见的方桌和罗圈椅。毛主席的床是用木板搭在土炕上的,在木板上铺了薄薄的白粗布做的褥子、被单。就是在这陈设简单的窑洞里,毛主席在煤油灯下,以非凡的精力,写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
今天,距离毛主席在延安的窑洞里写这些论著,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然而毛泽东思想却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全世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革命人民和所有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民,把毛主席著作当作他们最珍贵的礼物。古巴朋友把毛主席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油印本,称为“来自中国的粮食”。非洲朋友说毛主席著作给他们提供了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使他们从中找到了非洲革命的道路和方法。
我们站在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前,心情有说不出的激动,只觉得这里的每一座山头、每一条溪水、每一棵树木花草,都在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这时,一位同志走到我跟前,指着对面方方的一块地说,那是毛主席曾经种过的地。今天,杨家岭的农民,以耕耘毛主席种过的土地而感到骄傲。他向我们介绍:一九四三年大生产运动时,党中央的负责同志和广大干部,响应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都在这里开荒生产。中央领导同志,在灼热的阳光下,扶起木犁,举起镢头,精耕细作,做到了丰衣足食,从而胜利地克服了蒋介石、胡宗南匪帮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所造成的困难。
杨家岭啊,你这充满了春意的圣地,真不愧为一座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里程碑。今天,你和凤凰麓、王家坪、枣园一起,成了千万革命人民永远瞻仰怀念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