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64-06-14

1964-06-14新闻联播 文字版

深沪春意浓似酒——福建抒情

第7版()<br/>专栏:<br/><br/> 深沪春意浓似酒<br/> ——福建抒情 曹靖华<br/> 福建泉州东南约三十公里处,有个深沪湾,东南岸有个同名的小地方。这个不见于经传的地方,外省人很少知道它。可是本省人,尤其本省沿海一带人,却少有不知道的。解放前,邻近各县,一提到它,都不由得会想到这样的传言:<br/> 有钱不置深沪地,<br/> 有女不嫁深沪男,<br/> 谁肯睁眼下苦海,<br/> 春风不到深沪湾。<br/> 福建沿海一带,处处山水秀丽,物产富饶。唯独深沪,当年确是人间苦海。一提到它,不禁令人想起唐代文豪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黯兮惨悴,风悲日曛……鸟飞不下,兽铤忘群……”<br/> 深沪不是战场,也是战场。几百年来,呻吟于虐政和沙魔之下的人民,满怀美好的热望,前仆后继,同人祸天灾,进行了勇猛顽强的搏斗。世世代代,在这一片荒漠上洒下的血泪,倘使把它聚集起来,怕比深沪湾的海水还深呢!<br/> 深沪好像鸭嘴一样,伸入海中,东北临海,西南同内陆相连,海岸线约十公里。因晋江流域被复不良,大量泥沙倾入泉州湾。海潮一起,又把它推入深沪湾。使湾南岸方圆二十来平方公里的良田,化为一片荒漠。每年八九月到次年二三月,风季一到,飞沙蔽天,如同浓雾。使每年本可三熟的富庶之地,变为贫瘠不毛之区。这样,就只能在立夏后,趁风小沙少时,将积沙清除,抢种一季番薯,每亩仅收一百五六十斤薯干而已。有些地方,连这还收不上呢。<br/> 不仅这,近百年来,就有三个村庄,约百户人家,被沙埋葬了。<br/> 海边有个龙寮村,解放前有二十九户人家,其中有的卖土地,有的卖儿女,有的卖苦力,有的沦为乞丐,有的逃亡,能免于冻馁,不妻离子散者,没有一户。<br/> 有一年,海尾村一夜之间,流沙滚滚,淹没了十八所房子。多少人家,一觉醒来,积沙封门闭户,直及屋顶,人从室内把屋顶扒开,田鼠似的,一个个从洞里钻出来。现在村里有位老人施至拔,当年房子被沙埋起来,夫妻俩光挑沙就挑了三年,最后还是被迫逃走。<br/> 比沙祸更凶的是暴政。在这荒漠不毛之地备受煎熬的人民,已骨瘦如柴,奄奄一息了,而那些贪官污吏、豪绅地主、流氓把头们,却咬牙瞪眼说:<br/> “任你是一块干麻饼,我也要榨出四两油来!”<br/> 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无可奈何中,只有冒着被海浪吞没的风险,驾起一叶扁舟,远走高飞,谋食南洋。<br/> 野人怀土,小草恋山,人情之常,古今皆然。这些漂洋过海,远逃异国的华侨,在椰风蕉雨中,在横受殖民主义者及资本家的欺凌压榨之余,对故土眷恋之切,梦寐难忘。他们节衣缩食,汇钱到故乡治沙,而连这些钱也一批批地都被那些吸血鬼侵吞了!<br/> 岁岁年年,世世代代,人祸天灾,有增无已!“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深沪呵,因无枝可栖,当年连飞鸟也绝迹了!<br/> “敢教日月换新天”,解放后,党领导着当地人民,试种老鼠刺、竿草①和相思树、榕树、桉树、梧桐等等,并筑防沙堤,向沙魔进军。可是这敌人是凶顽的,不会轻易就范。所栽各种树苗,不是碱死,便是干死。其它措施,也收效甚微。不过今非昔比,人民有了党这个靠山,任何顽敌,任何困难,不被粉碎,绝不罢休!<br/>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成立后,从海南岛引进了木麻黄,栽下去,活了!这在深沪人心目中,种下了信念:树可活、风可挡、沙可治!人民组织起种树大军,高举红旗,向猖狂数百年的沙魔总攻了!<br/> 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就造了十八条林带,总长四十六公里。此外还有七百亩固沙片林,共一百四十余万株。一九六二年春,又栽了四十五万株。造林面积,逐年扩大。每隔二百五十米至三百米有一条林带。远远望去,宛如一扇扇浓荫遮天的翡翠屏风,同从东北来的主要害风成垂直,横立于沙荒、农田和村落之间。举目四望,郁郁葱葱,翠海无边……当心呀!现在即令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几年不见,也会在这林海里迷路了。不信吗?沙岗寮首丰大队有位侨眷叫洪乌话,一九五七年出去,一九六一年冬天回来,就在这林海里迷失了。由前港村到她的村子本来不到一小时路程,她却绕来绕去,整整走了大半天才摸到家。<br/> “敢教日月换新天”,新天呀,沙魔在此逞霸之日永远结束了!<br/> 一般说,数字总不免枯燥,缺乏诗意。可是它往往更有力,更明快地摆出事实。<br/> 如果这样,那就不妨来几个数字比比看吧:<br/> 还是那个灾难重重的龙寮村,从前有二十九户人家,人不满百口,其中只一人识字。现有一百四十来口人,其中大学、中学、小学的学生就有四十余人。一九五八年这村子还吃国家一万多斤救济粮,一九五九年起,每年却卖给国家一万多斤余粮。<br/> 沙岗寮五个生产大队,一九五七年,国家拨了十二万斤救济粮,一九六二年却卖给国家二十四万斤余粮。<br/> 这一带,从前每年只能抢种一季番薯,现在一年种两季,或两年种五季,且正努力向邻社看齐,争取一年三熟呢!除番薯外,大豆、麦子、花生、蔬菜及其它作物都可种,产量也逐年提高。<br/> 这以往的鬼地方,从前不但缺吃,而且也缺烧,不缺的只有川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流沙。现在不但不缺吃,不缺烧,而且森林修枝下来的柴,本地烧不完,支援邻社。当年的鬼地方,现在成了不缺柴的地方了。<br/> 林带内的气候、土壤都在变。风小了,沙少了,雨量增加了,相对湿度提高了……这些使农作物播种期比以往提早了。例如大豆,从前谷雨下种,才不致被风沙打死,现在春分就可下种了。这样,就不难追赶一年三熟。<br/> 从前大风一起,沙雾蔽天。人民世代抱怨的:“关门吃饭,包头出门”的时代一去不返了。现在日丽风和,浓荫处处,花香鸟语,风物宜人,成了别有情致的海滨大花园。<br/> 一九六三年十月末,我从泉州到了著名的侨乡石狮,由石狮一直来到这“海滨花园”里。碧波万顷,环抱“花园”。海面风帆点点,鱼船如织。岸上齐齐整整的林带和固沙片林之间,一块块齐齐整整的农田,简直是翠柏环绕的花坛。木麻黄的墨绿色的针叶,远远看来,简直要把它认作马尾松了。阵阵树脂香,随风飘荡,令人神爽。一九五九年栽的不到一米高的树苗,现在已有十多米高。它根深、固沙、倔强、抗风、耐碱、耐旱。它的针叶既可防止水分大量蒸发,又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br/> 我漫步在林海、田间。鸟语盈耳,清香四溢,确是令人流连忘返。<br/> 翠林如带,环绕村庄。一个村子边缘,绿荫里坐着一位老奶奶。轻风徐徐,掀动着她的丝丝银发。她望着林海,似在追忆,又似在遐想。总之,显然她是陶醉在春酒里了。<br/> 我怕惊扰她,远远在背后站了一会,然后悄悄儿绕到她身前:<br/> “老奶奶,你好!”<br/> 她微笑着勉强站起来,指着自己的耳朵说:<br/> “不行了,听不清。”<br/> 我提高嗓子重复了一遍,大声问道:<br/> “日子过得好吧?”<br/> 她称心地笑道:<br/> “好!天天过年!”<br/> “你家几口人?”<br/> “几口?多着呢!一猛说不清。”<br/> 她似在心算,稍停一下,说:<br/> “大概两万七千一百八十八口②。”<br/> 我正惊疑问,还没待开口,她接着说:<br/> “全家待我可好着呢!……”<br/> 话没落定,两个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从屋里跑出来:<br/> “奶奶,饭好了。”<br/> 说着,就扶她进去吃饭。<br/> 她猛抬头,扬起那顿然显得有力的胳膊,用手向屋里一指,说:<br/> “天天过年,这一切全都亏他老人家。”<br/> 我顺着她的手望去,屋里墙上原来挂着很大一幅毛主席像。她停顿一下,又说:<br/> “瞧,我的孙女多好!……”<br/> 说着就抚摸着两个小姑娘的头,幸福的笑了。<br/> 往事像黑影似的,不觉浮现眼前:她丈夫和大儿子先后被国民党抓丁,一去无消息;两个女儿未成年就被特务糟蹋死了;剩下一个儿子,被迫远走南洋,一出海,遇到风暴,身葬鱼腹了。孤零零剩她一个,逃到外地打短工、讨饭。深沪人都以为她早离人世了,不料一解放,第一个回到家乡的就是她。党替她盖了房子,安了家。她耳聋眼花,行动不便,村内少先队员们,课外轮流替她料理一切……<br/> 近年来,每当想起往事,她总逢人爱问:<br/> “我是不是在做梦?呵……”<br/> 她想起当年有一次讨饭,摸呀,摸呀,摸到老远老远,连那地方的名字她从来都没听说过。一天,她摸到据说是一位乡村女教师家里,那家没别人,只孤单单地住着一个年青的女教师。她常帮她洗衣服。女教师知道了她的身世之后,有一次,悄悄对她说:<br/> “共产党快来了,那时一切都好了……”<br/> 她一辈子都没听过这样的话。女教师为人极正道,心肠好,她就信这些话。还没待女教师说毕,她就连忙问道:<br/> “到那时,没饭吃的人还要饭吗?”<br/> “到那时,所有穷人都翻身了,都有活做,有饭吃……”<br/> 说着就赶紧叮嘱一句:<br/> “这话可别对人说,说了可不得了……”<br/> 她不懂什么叫翻身,也不懂为什么到那时没饭吃的人会不要饭,更不懂为什么这话不能对别人说。<br/> 过了不久,她讨饭又到这里,女教师没有了。她东打听,西打听,谁也不敢提女教师。最后才听说,一天晚上,几个国民党特务把女教师抓去杀害了。<br/> 寒来暑往,岁月如流。她照旧到处打短工、讨饭。晚上住在破庙里,夜深人静,隔着破庙顶,望着满天星斗,默默想着女教师,想着她那两句似懂非懂的话。无论何时何地,女教师的面影和她说的话,永远永远都牢牢地藏在她心里。每次一想起这些话,就像有一股热浪,从身上滚过去,浑身也觉得顿然有力了。<br/> 现在呵,生产队里,人民公社里,学校里……处处都有共产党,连支部书记还常来看她呢。她想起女教师的话,看见这些共产党,就坚定地对自己回答说:<br/> “这不是梦!……”<br/> 想当年呀,<br/> 嗨,想当年,<br/> 春风不到深沪湾,<br/> 人祸天灾交相煎。<br/> 纵令有心迎春至,<br/> 难得春神一顾盼。<br/> 到如今呀,<br/> 嗨,到如今,<br/> 深沪春意浓似酒,<br/> 春神一来便不走,<br/> 古人无计留春住,<br/> 而今深沪春常留!<br/> ①都是能固沙的草。<br/> ②现在深沪人民公社总人口数。

黄山之歌

第7版()<br/>专栏:<br/><br/> 黄山之歌 郭沫若<br/> 我生峨眉下,<br/> 未曾登峨眉。<br/> 峨眉号称天下秀,<br/> 不知是否信如斯。<br/> 今我五月来黄山,<br/> 深信黄山天下奇。<br/> 奇峰虽云大小七十二,<br/> 实则七十二万尚有奇。<br/> 八百里内形成一片峰之海,<br/> 更有云海缭绕之。<br/> 森罗万象难比拟,<br/> 纵有比拟徒费辞。<br/> 瞬息万变万万变,<br/> 忽隐忽显,或浓或淡,<br/> 胜似梦境之迷离。<br/> 苍松郁郁森峭壁,<br/> 竟将花岗岩石当成泥。<br/> 下有杜鹃花,<br/> 似愁群峰高寒,<br/> 为之披上“红霞万朵百重衣”。<br/> 天女含苞犹待放,<br/> ?锦带海棠正纷披。<br/> 冰绡点缀银绣球,<br/> 清香来自野蔷薇。<br/> 想到春时桃花峰,<br/> 红雨作浪随心飞。<br/> 想到秋时枫叶丹,<br/> 排空万面树红旗。<br/> 时闻八音鸟,<br/> 林间音乐师。<br/> 鸣声谐琴瑟,<br/> 伉俪世间稀。<br/> 闻如猎者捕其一,<br/> 其配甘愿自投罗网相追随。<br/> 闻有四不像,<br/> 古时谓之麋。<br/> 西方传说中华已绝种,<br/> 黄山今已证其非。<br/> 名花佳木、珍禽异兽随处是,<br/> 狮子峰头曾产长年之灵芝。<br/> 其高及尺色斑斓,<br/> 株如珊瑚茎九歧。<br/> 惜哉未见金丝猴,<br/> 白猿亦未闻其啼。<br/> 或者畏人施毕弋,<br/> 应加保护莫毁摧。<br/> 又闻唐时李白曾来此,<br/> 碧山问路访胡晖。<br/> 为何不为黄山作歌谣,<br/> 只为白鹇致谢辞?<br/> ?黄鹤楼头有崔颢,<br/> 李白尚且不敢题。<br/> 黄山奇拔万万倍,<br/> 无怪诗人搁笔殊如痴。<br/> 人言此乃天之都、仙之府,<br/> 凡人只能窥藩篱。<br/> 天都仙府怪诞耳,<br/> 实乃天造地设之雄诗。<br/> 雄才逸兴被压倒,<br/> 画者亦仅传其皮。<br/> 九牛一毛何以异?<br/> 沧海一粟微乎微。<br/> 劳动人民闻此发大笑,<br/> 知识分子何自卑!<br/> 徒夸天造忘人力,<br/> 我今为歌以鼓吹。<br/> “黄山黄山诚足奇,<br/> 尚有温泉足比华清池。<br/> 久旱不涸雨不溢,<br/> 无色无臭无瑕疵。<br/> 流量正常无变化,<br/> 平均四十八吨每小时。<br/> 温度摄氏四十一,<br/> 泉含矿质可饮可疗医。<br/> 皮肤关节驱风湿,<br/> 肠胃分泌得其宜。<br/> 小池洁白清于玉,<br/> 窗明椅净解人疲。<br/> 大池浩荡如大海,<br/> 冬季亦可游鲸鲵。<br/> 如无人工济天造,<br/> 天工虽巧何能为?<br/> 请看,登山梯道何止三万九千级,<br/> 穿岩架壑使险化为夷。<br/> 请看,光明顶上海拔一千八百四十米,<br/> 设有气象台站预报风雨晦明之时期。<br/> ‘天都’人可上,<br/> ‘狮子’失其威。<br/> ?铁翼乘风瞬息至,<br/> 激水发电生虹霓。<br/> 登山将有缆车道,<br/> 跨峰将设喀布儿。<br/> ?如嫌攀登费气力,<br/> 扶摇而上,<br/> 将有直升之飞机。<br/> 人力解放非昔比,<br/> 要与天工决雄雌。<br/> 请看山头大书一‘人’字,<br/> ?天已甘愿俯首听指挥。”<br/> 逈非神仙语,<br/> 不仰鹦鹉杯。<br/> 黄山三日游,<br/> 濡笔染淋漓。<br/> ?天女花,亦名仙女花或小木兰,属木兰科。我国仅产于黄山,分布在海拔一千一百——一千八百米的高处,朝鲜与日本亦有之。叶具膜质,阔倒卵形。茎高一点五——五米。花期五月上旬至六月下旬,果实成熟期九月下旬。花色纯白,有清香。 <br/> ?李白曾游黄山,有《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一诗,殆天宝十三年(七五四)李白五十四岁时所作。白曾亲往碧山访问胡晖,向村人问路。闻有问余亭与太白书院遗迹。此外有关黄山的诗尚有数首,但均不足与《庐山谣》、《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相匹敌。相传李白曾游武昌黄鹤楼,欲题诗,但前人崔颢已有《黄鹤楼》一诗,李白自觉无法超过,因而不敢再题。自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br/> ?天都峰昔人以为黄山最高峰,其实仅海拔一千八百一十米,居第三位,低于莲花峰五十米,低于光明顶三十米。<br/> ?喀布儿乃是英语悬空缆车之音译。<br/> ?黄山有人字瀑,瀑形如人字。大雨后特为显著。

烟云

第7版()<br/>专栏:<br/><br/> 烟云 宁宇<br/> 鞍钢的云<br/> 世界上有什么云朵,<br/> 能比鞍钢的美丽多采,<br/> 每时每刻变幻无穷,<br/> 天空盛一个翻滚的云海。<br/> 谁说云的份量很轻很轻?<br/> 一朵云,一包沸腾的铁水,<br/> 一朵云,千块通红的钢锭,<br/> 一朵云,万吨优质钢材……<br/> 记得刚刚解放的年代,<br/> 地上没有钢,<br/> 天上没云彩,<br/> 烟囱对着蓝天叹冷气,<br/> 乌鸦成群做窝在平台……<br/> 如今烟云越聚越多,<br/> 数十里天空铺洒开——<br/> 烟云下,新厂房像春笋出土,<br/> 烟云下,新产品如流水涌来。<br/> 我走进车间登上平炉,<br/> 投完料,工人们赤膊敞怀,<br/> 一根汗毛挑一颗晶莹的汗珠,<br/> 全化成气体,飞升变成云彩。<br/> 我穿过大街来到宿舍,<br/> 发现工人最爱看云的变幻,<br/> 五色烟云映亮赤诚的眼睛,<br/> 明亮的眼睛把美丽的心窗打开。<br/> 啊!新品种钢,新品种材,<br/> 带着鞍钢工人的骄傲往外开——<br/> 钢轮铁犁在大地上奔驰,<br/> 铜墙铁壁沿十二海里筑起来。<br/> 飞吧!鞍钢的云,<br/> 飞向北京,飞到国境线外,<br/> 向党向毛主席汇报新成绩,<br/> 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一个新时代!<br/> 煤都的烟<br/> 我是多么地熟悉啊,<br/> 这迷迷茫茫的浓烟——<br/> 在火热的工厂锅炉旁,<br/> 在飘香的主妇灶炊间;<br/> 我是多么地热爱啊,<br/> 这呛人喉咙的浓烟——<br/> 它推动海轮迎风劈浪,<br/> 它命令机器飞转发电。<br/> 如今我来到抚顺煤都,<br/> 烟啊,日夜在身旁袅绕回旋,<br/> 我寻找这浓烟的家乡,<br/> 发现全凝进黑亮的石岩。<br/> 我登上高高擦天的卷扬塔,<br/> 山峦、江河列队涌向眼前,<br/> 我听到所有紧张工作的烟囱,<br/> 向煤都发出挑战的语言。<br/> 矿工用隆隆的炮声应战,<br/> 满溢的煤车装上来了心愿,<br/> 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雄心,<br/> 烟云写上了祖国的蓝天——<br/> 于是湛蓝深邃的祖国天空,<br/> 夜夜燃烧着赤红的火焰,<br/> 全世界人民抬起头瞧,<br/> 中国,跃进!几个大字深深印进心间。

杭州三轮工人(图片)

第7版()<br/>专栏:<br/><br/> 杭州三轮工人<br/> (新风俗画) 庸非<br/> 分秒必争<br/> 导游人<br/> 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