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第一轮结束
演出的五个剧目以新的思想内容和风格赢得京剧界和首都观众的赞扬
周恩来董必武陆定一康生等领导人分别看了演出并祝贺演出成功
据新华社十日讯 正在首都举行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已经在九日结束了第一轮演出。十一日起,观摩演出将进入第二轮。
第一轮演出的五个剧目是《奇袭白虎团》、《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革命自有后来人》和《箭杆河边》。它们以新的思想、新的内容和新的风格,赢得了京剧界和首都观众的热烈赞扬。
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陆定一、康生等分别观看了第一轮演出的剧目,并在演出后上台和演员们见面,祝贺演出的成功。
根据各报刊的评论和观众的反应,第一轮演出的剧目最突出的特点是成功地塑造了新的工农兵形象,特别是革命战士的形象。宋玉庆等演员在《奇袭白虎团》中扮演的一群志愿军侦察兵,个个生龙活虎,勇敢机智。他们不仅外形具备了战士的特点,而且充分体现了战士的精神气质。在《芦荡火种》中饰演阿庆嫂的演员赵燕侠,在《革命自有后来人》中饰演铁路工人李玉和的演员梁一鸣,在《智取威虎山》中饰演杨子荣的演员李仲林等,都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革命者的生动形象。
第一轮演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许多演员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传统程式和技巧来表现现代生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奇袭白虎团》的演员们,一方面将部队生活中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加以概括、提炼,创造了一些用来表现特定内容的新程式,同时,他们又从生活出发,不是硬搬,而是适当地运用京剧传统的武打程式,使它们和新的战斗生活溶成一体,恰到好处,造成了很好的演出效果。《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和《革命自有后来人》等剧,在运用传统程式和技巧来表现现代生活方面,也有所创造。
京剧界对第一轮演出的剧目反应十分强烈。老演员们感到很振奋,认为看了这些演出,不仅使他们相信京剧的唱、做可以用来表现现代生活,就是武打程式经过适当选择、加工,也可以用来表现现代生活,因而更增强了演好京剧现代戏的信心。许多青年演员看了《奇袭白虎团》之后,改变了过去认为演现代戏用不着武功,因此可以放松练功的想法,认识到要演好现代戏,不仅要深入生活,还要更好地掌握京剧的基本功。
第一轮演出的五个剧目,除观摩演出外,都分别举行了两场公演。公演广告发出之后,几小时内,各场戏票就争购一空。每个剧目的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争看京剧现代戏的观众中,有职工、干部、教师、解放军官兵,还有居民和郊区农民。他们有的是京戏迷,有的过去很少看或从来不看京剧,现在看了这些戏之后说:这样的京剧我们爱看。


第2版()
专栏: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两条腿走路走得远
粮食高产区要不要抓多种经营?这是福建日报六月四日一篇短评中提出的问题。这家报纸当天报道了龙海县黎明大队和长乐县塘屿大队克服“单打一”的思想,今年在抓水稻的同时,积极抓多种经营的初步成就。
短评说,在不同的地区,生产的内容可以有所侧重。粮食高产区用主要的力量抓粮食生产,以便向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这是完全对的。但是,如果粮食高产地区单抓粮食生产,不抓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这就不对了。因为农业生产是要综合经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多种经营发展了,才能充分发挥劳动潜力,增加社员收入,进一步提高社员集体生产的积极性;只有多种经营发展了,才能从资金、肥料等方面更好地支持粮食生产,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才能以更多的农副产品支援建设,对国家、集体作出更大贡献。显然,发展多种经营不仅不会影响粮食高产,相反还能促进粮食高产。
短评说,黎明大队一位生产队长说得好:“只抓水稻不抓多种经营,就像走路只用一条腿,走不远;抓好粮食生产又抓好多种经营,是两条腿走路,走得快,走得远。”这些话,很值得认真想一想。
鞭子是给牲口指路的
谁使唤牲口都离不了鞭子;但是,怎样使用鞭子却各不相同。
有的社员为了图快,牲口走慢了,就任意鞭打。牲口不免受累或受伤,有的孕畜甚至因此流产。结果,对集体和个人都不利。有的社员处处以集体利益为重,爱护集体的牲口,千方百计摸牲口的“脾性”,拿在他们手里的鞭子,只是用来给牲口指路的。结果,既有利于牲畜繁殖,也有利于农业生产。
宁夏日报六月三日介绍银川市掌政公社孔雀大队第五生产队社员爱护牲口、不乱打牲口的新风气;同时发表一则编后说,任意鞭打牲口,乍看是“小事”,其实事关重大。孔雀五队平均每头役畜要负担约三十亩地,畜少地多,不得不把母牛和孕牛用于帮车、帮辕。但是,母牛照样发情,孕牛胎位很稳,达到全配满怀,三年来全队增殖了三十六头幼畜。主要原因之一是社员爱护牲口成风。结果,他们的田耕得细,车拉得多,牲口增殖得快,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商店里的新事
工厂里生产出了产品,一般人认为它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重庆市一些工厂的职工却认为自己的任务没有完结。他们走出工厂大门,亲自到商店里站柜台,现场介绍商品的质量、性能,并听取顾客对本厂产品的意见。他们发扬了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商店里卖出货物,钱货两清,一般人认为它的任务也算完成了;但是,重庆百货采购批发站附属商店的职工却认为自己的工作远没有做完。他们不仅保证做到“包掉、包换、包退”,而且还经常为消费者添一个锅盖、补一个铆钉……。他们同样地发扬了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四川日报五月二十四日报道了这个商店的新气象,并且发表了上述议论。


第2版()
专栏: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为当前生产出谋献力
湾马村“管得宽”越来越多
据河南日报报道 河南舞阳县二郎公社湾马村发扬“管得宽”精神,社员普遍为当前生产出谋献力。
湾马村的四个生产队,去年被评为舞阳县农业生产的一面红旗。去冬小麦出苗以后,贫农马全德等五个青少年,自觉组织起来,巡视麦地,防止人畜践踏。今春,人们战胜了阴雨和寒潮天气,麦子棵深垅厚,增产有望。不少社员为了保证丰收和种好夏田,或明或暗地做了许多工作。社员马三畏,主动地把队里的一头瘦驴牵到自己家里,加工加料精心喂养,以便参加大忙生产。社员马二欣提出建议:今年夏收需要添一辆大车,扩大场地。队委会根据他的建议,立即着手进行准备。
这些关心集体的行动,在社员中广为传诵,热爱集体的社员们被人尊呼为“管得宽”。公社和各生产队的干部深深体会到:发扬“管得宽”的精神,是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夏收夏种的重要保证。为了把这个精神变为广大社员的实际行动,湾马村的党组织和各生产队的队委会普遍发动群众,以“管得宽”为题开展了一次讨论。讨论中,群众热情洋溢,给社员马三畏总结了四十多条模范事迹,公认他是“管得宽”中的标兵。贫农马西山是三队的技术副队长,年年给生产队培育的烟苗、薯苗又肥又壮;平时队里有什么难题,他也积极出主意帮助解决。社员们称赞说:“西山面前无困难。”贫农社员陈相,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大娘,平时生产积极,爱管集体的事,不怕困难,大家也都敬爱她。
集体主义思想大发扬,自觉关心集体的事也就愈来愈多了。三队饲养员马新建向队委会提出建议:大忙期间,畜力紧张,应当分工合作,四犋大牲畜可以集中用于抢种,其余三犋集中用于打场。他还提出改变喂牲口的时间,保证牲畜不受热,又能多干活。社员马长福注意到今年夏季天气多变,就建议农活安排要做两套打算。根据他的建议,队委会立即在每个场里加添了席子、帆布等防风防雨的设备,并整修了仓库。贫农女社员效欠看到孩子多的妇女参加大忙生产有困难,建议队里办农忙托儿所。现在,各生产队根据她的意见,本着亲邻相帮、自愿互利的精神,组织了农忙托儿组织。
社员们的这种“管得宽”精神,也推动了干部积极参加生产,改进工作作风。第三生产队队长马新年,在劳动中发现有些农活劳动定额不适应农忙的特点,就通过队委会研究,调整了劳动定额和工分报酬。为了加快夏收进度和保证质量,各生产队干部都主动组织“管得宽”的贫农下中农代表,对麦田逐块进行了检查,根据生长情况和收割难易,定额包工,使人人心中有数。社员们满意地说:“干部群众一条心,黄土一定变成金。”


第2版()
专栏:

机械工业部门为农业技术改造作出新贡献
供应成套设备扩建骨干农机厂
目前制造好的设备近一千台(套),已经开始启运。三百多家农业机械修配厂大都分布在粮棉产区,扩建以后,将增强对农业机械的维修能力。
新华社十日讯 我国机械工业部门为增强各地农业机械维修能力而制造的成套设备,现在已经开始启运,给正在扩建中的三百多个农业机械修配厂。已经制造好的设备有将近一千台(套),包括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修理专用机床如移动式镗缸机、磨汽门机、主轴瓦、连杆瓦镗床,以及起重设备等。
正在扩建中的三百多家农业机械修配厂,大都分布在东北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黄河流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粮棉产区。它们是我国现有农业机械修理厂中的骨干厂,规模都比较大,修理技术较好,一般都能担负拖拉机和动力排灌机械的大修任务。这些厂在过去几年虽然都承担了农业机械的修理任务,但是因为设备不齐全,影响了维修质量和维修进度。今年这些工厂除了扩建一部分必要的车间厂房之外,都要重点充实设备,填平补齐薄弱环节。
组织供应农业机械修配厂成套设备是一件新的工作,也是机械工业部门今年支援农业技术改造的一项重要措施。过去,各地农业机械修配厂需要的设备,是由当地有关部门根据需要统一分配的,因为要求增添设备的工厂较多,难于保证重点需要。现在这些设备改由机械工业部门和设备成套机构统一安排生产和组织成套供应。这样,就可以保证重点项目的需要,使国家用于支援农业的设备充分发挥作用。


第2版()
专栏:短评

再赞“管得宽”
集体经济的道路越走越宽。湾马村的“管得宽”们越来越多,对集体的事情,也越管越宽,越管越有味,越管越有劲。“管得宽”的集体主义精神,正在那里跟夏天的庄稼齐生齐长。
读者大概还记得,半年以前,本报曾经报道过湾马村“管得宽”的事迹,并且配了一篇《赞“管得宽”》的短评。事隔不久,湾马村的“管得宽”精神就有了这样新发展。当初,湾马村发生过不少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人家去管他,他还不服管,讽刺人家“就你管得宽!”经过一场辩论,这些人认输了,“管得宽”加封受权,手中有了一把无形的“黑虎铜锤”,可以“上打天子下打臣”。此后,集体主义风气大大发扬。这样一来,“管得宽”们岂不是无事可管,无人可管了吗?不!
既然集体经济的道路越走越宽,不用说,要管的事情也必然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每一个公社社员理当越管越宽,而不是无事可管。如果没有很多损害集体利益的事可管,却该有更多直接为集体谋利的事可做。湾马村有的社员主动把队里的瘦驴拉到家里,加工加料精心喂养,喂得膘肥体壮,好让它参加夏收夏种大忙生产;有的社员向队委会提出大忙期间合理使用牲畜和改进饲养的主张;有的社员向支部建议安排农活要作两套打算,准备应付天气的突然变化,等等。他们就是这样,争先给集体多出主意,多做好事,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到的事,把坏事尽早消灭,把好事尽早做好。大伙出谋献力,把集体的家业越管越好。
这就是湾马村“管得宽”精神的新发展:“管得宽”们由少数变为多数,被“管得宽”们所管的人变为“管得宽”,“管得宽”的重点由反对坏事变为发扬先进。事物的运动就是这样,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浅到深地向前发展的。
湾马村“管得宽”精神的变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产生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着广大群众的思想革命化;广大群众的思想革命化,反过来又促进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这个过程自然还将继续下去,自然还会不断产生新的更动人的结果。
不过这里要有一个前提:必须像湾马村党支部那样,不是躺在果树下面等待果实自行落下,而是善于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条件,一步深一步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发扬这种集体主义的“管得宽”精神,加速群众的思想革命化,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不然,何以理解湾马村之类的地方有越来越多的“管得宽”们,而另外的地方却没有或者少有这样必然的结果呢?


第2版()
专栏:

思想工作做到田间
引导社员精收细打
黟县领导干部从几把没有收打干净的油菜秸上,发现了社员不愿复打的原因。随后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又帮助生产队合理修订了工分定额,调动了社员细收细打的积极性。
新华社合肥十日电 安徽省黟[yī一]县县委领导干部在夏收大忙季节深入生产队,从几把油菜秸上发现问题,把思想工作做到田间,把政策落实到具体环节,促进了细收细打。
黟县县委副书记宋金声和农村工作部部长吴广,最近到龙江公社汤蜀大队检查生产时,在两个生产队田里看到社员们把未经复打的油菜秸就用火烧掉作肥料。他们拾起几把菜秸,见上面还有一些饱饱的菜荚没有打掉,估计每亩至少要损失七八斤菜籽,就动员社员复打一遍。但是社员不大愿意。女社员胡银鸾笑着说:“今年油菜长得好,还怕麻雀吃一点吗!”有的社员说:“损失只是一星半点的,没有估计的那么多。”因此他们继续把刚刚脱粒未经复打的菜秸朝火堆上丢。
宋金声见到这种情形,感到光动嘴不动手,说服不了社员,于是,就在当天下午组织蜀四生产队的社员,选择一块打得比较干净的油菜田进行复打。结果,只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就从这块二亩大的油菜田中复收到二十五斤菜籽,每亩平均十二斤多,超过了原先的估计。社员们见到这种情况,都纷纷表示要细收细打,把菜秸复打一遍。
但是,有些社员对复打油菜籽的工作仍不重视,认为增产菜籽,对国家对集体有利,对社员没有多大好处。经询问了解,原来是收打油菜的工分定额和复打油菜的工分报酬不合理:一般生产队都没有根据油菜的收割、脱粒和复打等环节的不同情况,分别制订工分定额,只笼统规定每打一百斤菜籽,记十八个工分;一个社员一天能够脱粒六七十斤菜籽,得十来分,但是复打一天只能打出十来斤菜籽,得一两个工分。经过这一分析,使不少生产队干部都认识到这不是一件小事,也不能怪社员斤斤计较,这是关系到正确执行按劳分配政策,进一步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的大问题,应当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合理修订油菜收打的工分定额,适当提高复打油菜的工分标准。有些生产队长怕提高复打油菜工分后,收的菜籽的价值抵不上工分值。宋金声又帮助他们算了一笔账:一个社员一天能复打出十斤菜籽,按照国家牌价值二元三角;而一个劳动日的工分值,预计秋后可分得一元,两相比较,复收菜籽对集体还是有利。
汤蜀大队干部和社员在宋金声等的具体帮助下,民主讨论修订了油菜收打的工分定额后,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蜀四生产队只几天时间,就复打了十几亩菜秸,打出了一百四十多斤菜籽。蜀三生产队在两天中,也通过复打增收了二百三十多斤油菜籽。(附图片)
安徽阜阳县范沟大队小王庄生产队社员正在收割小麦。
杨荣敏摄


第2版()
专栏:

西宁市回族女孩子大批入学
解放前,这里回族人民受到封建军阀残酷统治,文化落后,特别是女孩子不准受教育。现在,这里回族人民聚居地区已由过去的一所小学,不到一百个学生,发展到五所小学,三千多个学生,其中女学生约占一半。
新华社西宁十日电 解放前只有一所小学和不到一百个小学生的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回族人民聚居地区,现在已经发展到有五所小学和三千多个学生,其中女学生约占一半。
解放前,这座城市的回族人民受到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文化落后,特别是女孩子更是受到歧视,不准受教育。她们在六七岁时就要戴上绿色盖头,禁止出门;往往在没有成年时便被迫出嫁,盖头也从此换成黑色的。现在,这个回民聚居地区历史上从来没有女学生的落后现象已经改变了。每天清晨,街道上可以看到女孩子们背着书包去上学。每所小学里,都能听到女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和歌唱声。
在著名的东关清真大寺旁边,有一座房舍整齐、设备完善的东关回族女子小学,这所女子小学是人民政府为了适应一部分回民不愿女孩子同男孩子合校的心情而创设的。刚创办时只有十三个学生,现在已经拥有五百多个学生了。其中除回族外,还有部分撒拉族和汉族的女学生。这所回族女子小学创办十五年来,已经有五百多名女学生毕业,她们有的升入了中学和大学,还有的担任了人民教师、医生、护士、拖拉机手和技术工人。
这个地区除了政府办的一所女子小学和三所男女合校的小学外,一九六二年秋季,当地的回族群众又兴办了一所民办小学。现在,这所回民自办的小学设备也很完善,有七百多名男女学生。为了便利学生上学,这所民办小学又分别在回民聚居区的东部和北部设立了分校。
这些小学绝大多数都配备有回族校长和回族教师。目前在民办小学中教语文和算术的四位青年女教师,就是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八年从东关回族女子小学毕业的,她们在经过进修以后又回到本地,为发展本民族的儿童教育服务。


第2版()
专栏:

连南瑶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解放前这里没有学校,现在有了七十八所小学和一所中学
新华社广州九日电 解放前没有一所学校的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山地区,现在已建立了七十八所小学和一所民族中学,有四千三百多名瑶族少年儿童和青年在这里上学。
连南有三万一千多瑶族人散居在高山上。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沿用汉字。解放前,连南瑶族绝大多数人是文盲。一九五三年连南瑶族自治县建立以后,人民政府增拨教育经费,调派师资使瑶山上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几年来,广东各地几百名汉族知识青年,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不怕艰苦,把文化知识带上瑶山。
在连南瑶族人民中间,传诵着许多汉瑶两族知识青年艰苦办学的事迹。南岗公社油岭小学校长王世英,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来到瑶山当教师。他在当地干部和社员协助下坚持办学,十年如一日,使原来只有二十多名学生的油岭初级小学,发展为今天拥有二百六十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王世英曾先后被评为公社、县、专区、省和全国的教育先进工作者,并且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员房担火二过去是给地主放牛的瑶族青年,解放后在党的培养下获得了文化知识。一九五八年他回到自己家乡,没有花国家一个钱,在塘梨坑小瑶村和绿暗小瑶村开办学校。附近大坳的孩子们到绿暗小瑶村小学读书,要走好几里路,攀越一座山岭,房担火二每天清晨都到大坳去接学生,放学后又护送他们回家。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给瑶山带来了许多新变化。记者最近访问了连南的几个瑶区公社,看到这里一些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有了从自己学校里毕业的有文化的瑶族青年,充当会计员、记工员和管理员。在这些解放前还是“刀耕火种”的地区,一些受过教育的瑶族青年社员已学会使用尼龙薄膜育秧。有些瑶族青年,成了具有初步现代医学知识的卫生人员。高高的瑶山上,经常可以听到从学校传来的读书声和革命歌声。


第2版()
专栏:

征服新的高度
——记吴浮山打破女子跳高全国纪录 傅业 田培植
六月九日十二点多,在太原市人民体育场举行的华北区田径运动会,只剩下女子跳高比赛还在紧张地进行着。
当时,一万多人的视线都集中到跳高区,特别是集中到北京选手吴浮山身上,因为只剩下她一个人有资格试跳一米七九——这个我国女子跳高的新高度。
身穿红背心、白短裤的吴浮山上场了。她舒展了几下腰肢,就缓慢地走到离横竿十几米的地方。面对着这个超过自己身高十一厘米的横竿,看来吴浮山显得有些紧张,她第一次试跳时把横竿碰掉了,观众齐声为她惋惜。
吴浮山当天是从上午十点半开始试跳第一个高度——一米五五的。以后,她又以熟练的“剪式”动作跳过了一米六十、一米六五、一米六八、一米七二和一米七六这五个高度,而且每一次都是一跃而过。算起来,她已经参加比赛将近两个小时了。
第一次试跳一米七九的高度失败以后,她的教练郭乃莹握着她的手说:“刚才的助跑动作很好,只是最后几步慢了,起跳也不够果断。别紧张,就像前几次那样跳,一定能跳过去。”
女子跳高全国纪录保持者郑凤荣也亲切地拍着她的肩膀,鼓励她说:“加油!好好跳,一定能过去。”
时针已经指向十二点半,吴浮山开始进行第二次试跳。她步伐稳健、神态自若地走到助跑的起点上。这时,全场鸦雀无声,吴浮山镇定地注视着横竿,然后就以轻快、准确而有节奏的助跑向横竿冲去。只见她临到横竿前的时候,又做了一个有力的蹬地纵身动作,“好!”全场观众立刻欢腾起来。
这位二十一岁的姑娘终于征服了我国女子跳高史上的新高度——一米七九,打破了全国纪录,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三个能跳过这个高度的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
数不清的手伸向吴浮山,祝贺声此起彼伏。郑凤荣高兴得跑上去热烈地拥抱她,两名少先队员向她献了鲜花。郭乃莹的手也同她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是教练的祝贺同时也是吴浮山的感谢。
中共山西省委候补书记王大任、省委秘书长史纪言、山西省副省长武光汤也一一同吴浮山握手,祝贺她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比赛结束以后,吴浮山对记者说:“今天取得这个成绩,首先应该归功于党的教导,归功于教练和同志们的帮助。”她还向记者叙述了自己成长和锻炼的经过。
她说,她在上中学的时候,就爱上了跳高运动,在一九五九年时第一次达到了当时的女子跳高运动健将标准——一米五八。几年来,吴浮山锻炼得很刻苦,特别是在学习解放军以后,在训练中她都要求从难从严。她说,她除了练习跳高以外,有时还练习顶风跑,也常常练习举重,现在能举起六十公斤重的杠铃。这个重量整整超过她体重六公斤。
吴浮山一九四三年四月出生在山西省浮山县的一个革命家庭,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的熏陶。她在一九五九年加入共青团,去年曾被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今年一月间,她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据新华社太原十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