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下乡七年的一点体会
天津市军粮城公社苗街三队党支部书记兼队长 赵耘
一九五七年,党向知识青年提出了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号召。那时,我刚要初中毕业,在我思想上引起了激烈的斗争。我想到家里祖祖辈辈受苦,我是第一代读书人,我从进入校门那一天,就下定决心,下苦功学习,将来大学毕业以后当个科学家,根本没想过当农民的事。同学们也都认为我的家庭环境不错,经济条件好,自己学习成绩也不错,将来考大学没多大问题。可是,我又想到,在旧社会里,父亲给地主扛活,母亲给地主当奶妈,二哥活活饿死……没有革命,中国不解放,像我这个穷孩子连饭都吃不上,哪能上学!是党给了我学习的机会,给了我知识。现在,党需要我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道我能把知识占为“己有”,作为将来当“专家”的本钱?党和人民给了我知识,我应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党需要我去农村耕耘,我又是革命干部的子女,应该学习革命前辈那样对党忠诚,才不愧为革命的后代。我下定了到农村去的决心。
临走那天,父亲和我谈到深夜。他嘱咐我:要在农民当中扎根,向农民学本事,学吃苦,走好阶级路线。还把我平常最喜爱的书:一套《毛泽东选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十几本书给了我,叫我好好学习毛主席思想,学习党的政策。这是吃不完,用不尽的精神食粮。就这样,我离别父母、老师和学校,来到天津东郊区军粮城。
初到农村的时候,队里照顾我,叫我干些拔草等轻活,但干一天回来,也觉得大腿根疼得迈不开步。当时,党支部书记亲切地鼓励我说:“万事开头难,经过一段劳动就会好些。”割稻子是我头一天干累活,一开始,割得不像样子,割不齐、放不顺,在我旁边的王大爷就指点我,听了他的话当真顺当多了。但终究是个没受过苦的人,干一会腰痠、腿疼,就得直直腰休息一会儿。老大爷说:“年青人累一点不要紧,歇一宵就过来了,庄稼活,心不狠就练不出本领来。”我脸上热呼呼的,觉得这话在理,我如果不能干累活,还提得上当农民!建设新农村更是空话。我咬着牙,下狠心干,手上起了八九个血泡,左手也割破了口子,再疼再累也不直腰,当第一次不直腰和农民一起割到地头的时候,心里比打了胜仗还高兴。几天以后血泡变成硬茧,腿也不那么疼了,腰也好多了,干活也轻松了。这使我体会到:困难像弹簧,你软它就硬,你硬它就软,只要坚持斗争,困难就能克服。
以后,我到猪场当了饲养员。开始,整天闻着猪粪的臭味,猪食的酸味,确实不习惯;再看猪都是一个样,两只耳朵,四条腿,一条尾巴,一张嘴,没有啥区别。但是,在老饲养员眼里,不仅能在长像上找出特征,还能从神态、粪便、叫声的不同知道猪是否有病。我认识到养猪也有学不尽的知识,我决心学会养猪本领,索性把行李搬到猪场的小破土屋里住。干了十几天,猪和我混熟了,我下圈挖粪时,有的啃我的脚后跟,有的在我的身上蹭痒,有的在我面前摇头撒欢,我开始对养猪产生了浓厚兴趣。每天是先拌料煮食,喂完猪,刷完槽再做自己的饭。我向老饲养员请教,向老兽医请教,向书本请教,有了这三个老师,再加上领导支持,我逐渐学会了打各种防疫针,能治一般猪病。在猪场的劳动中使我认识到:工作不能分高低,只要对人民有益,就要决心把它干到底,只要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成就,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刚到农村的时候,农民对我非常热情,但是也有少数人说:“这些年青人是在大城市长大的,吃不了农村的苦。”“看着吧,兔子尾巴长不了。”我听了觉得刺耳,不好受。但仔细一想,人家说得也在理,我还和农民有距离,应该在生活上和农民打成一片,在劳动中向农民学习,争取获得农民资格。
我看见贫农李如青老大爷晚上跪着睡觉,挺奇怪,我便问他为什么,他说:“旧社会里折磨的病,躺不下。”虽然这样,可他一天还要煮十几缸饲料,从来不歇工,几年如一日,使我深受感动。张步伦老大爷已经六十八岁了,他人勤俭、热爱集体,哪怕是掉了半个菜帮子,一个锈钉子,也要拣起来。我看到这些老贫雇农这种革命精神,深深感到自己还差得很远。特别是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过去我们依靠这些人打倒了三大敌人,今天仍然要主要依靠工农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从此,我和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了,对他们更加尊敬了。他们对我也像亲人一样。平时他们不光在生活上照顾我,在生产上、在政治上更加热情地帮助我、关心我。他们主动地告诉我阶级敌人的活动情况;他们耐心地教给我农业技术。我有了不对头的地方,他们也认真地、及时地给我提出来。从实践当中,我深刻地领会到毛主席指示的知识分子和工农结合的意义。
一九六二年春天,真没想到社员选我当生产队长。接受了这个任务以后,我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党和社员信任我,担心的是担子太重,怕挑不起来,给国家和集体带来损失。我把自己的思想告诉给公社党委书记,书记鼓励说:“担子重不可怕,勇敢地挑起来,练练就行了。”并且教导我要虚心地向老农请教,紧紧地依靠贫下中农办事情。我想,孩子哭了找娘,我有问题依靠党,依靠群众。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我进一步熟悉了工作,熟悉了生产,在生产和工作上取得了发言权,掌握了主动权,逐步学会了一些领导生产的方法。
我起初担任队长的时候,原以为最大的困难是不懂生产,却没有想到迎头碰上的主要问题是阶级斗争。当时,我们队里有少数地主、富农分子和那些资本主义思想极重的人们,利用国家因受三年自然灾害而发生的暂时困难兴风作浪。有的干部和社员在他们的影响下,一时迷失了方向。我反复地向大家宣传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绝大多数人被说服了,有的人仍然对我不满,说我是“政策队长”。开始,我听了这种话,心里真是难过,可是,冷静地想了一想,用阶级观点分析了一下,就明白了。听党的话,按党的政策办事,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欢迎,受到了少数的地富分子和有资本主义思想的人的反对,那说明我走对了路子。所以,我振起了精神,和大家一起,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巩固集体经济。
我参加农业生产已经七年了。如果说有一些进步,那完全是由于党的教导和抚育,由于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我深深感谢党对我多年的培养教育,感谢毛主席给知识青年指出了革命道路。而我自己,在农村锻炼才仅仅是开始。今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学习人民解放军。同时,虚心向农民学习,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运动中,更好地锻炼自己,使自己更能适应革命的需要。


第6版()
专栏:

以天下为己任
马铁丁
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我们所说的穷,是指经济落后;我们所说的白,是指文化落后。这种落后状态,又主要表现在广大的农村。
全国解放之后,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终究还是比较落后的。面对着这个现实,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一种人认为:它落后它的,与我何关?中国人多得很。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有我一个不多,无我一个不少,又何必非我到那落后地区不可?这种人已经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失去了起码的责任感。如果这种人的思想,任其泛滥,那么,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就永无改变的希望!
另一种人与此相反,他们不仅在理论上认识农村工作的重要,而且身体力行,在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积极地劳动与斗争。董加耕是这样的人,邢燕子、侯雋是这样的人,一切身在农村、真正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革命青年都是这样的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对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他们真正做到了以国家的兴亡、天下的兴亡为己任。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千千万万人合在一起,就会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上画出最新最美的画。
革命的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结合在一起,曾经在抗日战争中、人民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革命的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结合在一起,也一定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建立自己继往开来的丰碑。
所谓更广阔的范围内,那就是我们已经取得了全国政权;所谓更深刻的意义上,那就是我们所指的“结合”,有了新的内容。新型的劳动者与新型的知识分子再也不是分开的两个方面,而是融合于一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界线的消灭,将从这里开始。……
知识分子必须同劳动人民结合,因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毛主席:《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单有一个革命的愿望,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革命者,真正的革命者是在去掉自己非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而取得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时候。要取得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又只有在与劳动人民直接接触、并在休戚相关的共同生活中才有可能。应该指出:感情的转变特别不容易,感情的活动是思想活动中最细微最深入的一种活动。如果没有在实际生活中同劳动人民的彼此交流,那么,一个知识分子很难完成脱胎换骨的改造的。
同工农兵生活在一起,只是具备了思想改造的客观条件,至于能不能改造好,还要加上每个人的革命自觉性。没有思想感情上的彻底改造,那个抽象的革命愿望是靠不住的,是经不住任何严重的考验的。
劳动者、工农兵群众也需要知识分子。因为在历次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毛主席:《五四运动》)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它不能在工人群众中自发地产生,当然更不能在农民群众中自发地产生。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靠革命的知识分子从外面灌输给工农群众的。如果工农群众没有用革命的理论来武装自己,那也是无法求得解放的。
无论过去与现在,革命的知识分子都有在工农兵群众中传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责任。毫无问题,教育者必须首先受教育。革命的知识分子应该进一步加强自己对革命理论的学习和修养。
当知识分子的文化科学知识停留在书本上的时候,停留在口头上的时候,那是没有效果的或者是效果不大的。但是,当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一经同劳动人民的丰富经验结合在一起,就会立刻光采焕发。事实不正是这样吗?当成千上万的青年知识分子深入广大农村之后,不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各个方面作出了自己大大小小的贡献吗?
当劳动人民的丰富经验,还没有用文化科学知识来加以整理与提高的时候,也有它的局限。尽管初到农村的知识分子会闹出麦子韭菜不分、在排水沟里压绿肥之类的笑话。但是,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天长月久,总是可以进步的。在这里,骄傲自满、知识分子的优越感等等是前进中的大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又毕竟掌握了初步的文化科学知识。劳动人民的丰富经验,如果通过他们插上文化科学的翅膀,就会如虎添翼。事实不正是这样吗?许多老农、老把式的经验,经过文化科学知识的整理与提高,不是更完整、更系统、因而也更有用了吗?
农村的天地本来就是广阔的,而且越走越广阔。
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画出最新最美的画,是每个革命者,特别是每个革命的青年人所应有的使命!


第6版()
专栏:

革命军中一代人
沈仁康
我们年纪轻,
十八九岁二十才挂零,
社会主义的建设兵——
革命军中一代人。
祖国命令去出征,
大道连云千里行。
井冈山的红旗前面领,
东方红的歌声飘头顶,
山崩于前不变色,
海啸于后胸脯挺。
走南闯北都是家,
五湖四海扎大营。
哪里需要哪里去,
哪里艰苦哪里停。
荒原,我们第一次过,
高山,我们第一次登,
风沙拌饭笑盈盈,
天作篷帐月当灯。
边疆——我们的居民点,
一山一水故乡情;
农村——我们的练武坪,
朝霞扑面太阳升。
洗天的胆识刷地的劲,
铁镐凿出了好风景:
上山山更绿,
下水水更清,
沙原开水井,
田野似画屏。……
青春的火焰这样燃!
壮丽的人生这样行!
重担上肩不摇晃,
千场风雨骨头硬。
我献祖国心一片,
祖国使我青春闪光人年轻!
我们年纪轻,
十八九岁二十才挂零!


第6版()
专栏:编后小语

大有作为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说:“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从那时候,千千万万知识青年,响应党和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号召,下乡上山,志在耕耘,到农村去参加劳动锻炼,参加阶级斗争和生产,在那广阔的天地里,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竭尽全力,并且立下功劳。
我们从今天起在副刊上开辟这个《在广阔的天地里》的专版,目的就是为了更多地反映农村知识青年的生活、思想和面貌,反映他们“大有作为”的先进事迹,反映他们的希望和要求;也向广大读者介绍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看一看这一代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如何在又红又专的大路上阔步前进。
我们希望农村的知识青年们,写下你们在那广阔天地里的切身感受、体会心得;希望老一辈人写下你们的关怀和期望;希望文学艺术工作者通过文艺的形式,歌颂农村知识青年的新人新事……我们希望在大家的协助下,把这个专版逐渐办得更好。


第6版()
专栏:

立志在农村(宣传画) 秦天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