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做革命的文艺战士,唱革命的歌
——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
安柯
鲜明的革命性,强烈的战斗性,浓郁的民族色采,豪迈的部队气魄是总政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的演唱风格。
他们以富有革命激情和战斗气息的歌声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文艺会演的序幕。演唱了《四好连队之歌》、《五好战士最光荣》、《神枪手》、《打得准开得动》等歌唱部队波澜壮阔的“四好”、“五好”、“三手”运动的队列歌曲,以及《支援农业车马忙》,《前进吧,祖国》等反映全国人民大力支援农业第一线和赞颂伟大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艺术歌曲。歌子唱得有气魄,声音宏亮和谐,咬字清晰准确,表演生动亲切,有战士气质。听众深深地为他们的歌声所激动、所振奋,从他们的歌声中,我们听到了前进中的人民解放军的雄健步伐和革命气概,感受到强烈的时代脉搏。
“不经几番寒霜苦,那得梅花放清香”,当我们有机会访问这支优秀的合唱队,了解了他们十几年所走过的路程后,也真切地体会到他们正是在党的精心培育下,沿着党所指引的又红又专的道路,思想上经过了多少斗争生活的锤炼,艰苦环境的陶冶,艺术上经过了多少辛勤的钻研和探索,春华秋实,才结出了今天丰硕的成果。
千条万条,毛泽东思想挂帅是第一条
革命激情来自火热的斗争生活
他们十多年的亲身经历和深刻体验告诉我们要唱好革命的歌,首先是解决人的革命化问题。怎样才能做一个彻底的革命者,千条万条,毛泽东思想挂帅是第一条,只有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做一个有出息的文艺工作者。
当部队的文艺工作随着革命的发展,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合唱队时,有的同志对这种艺术形式不熟悉,脑子里问号比较多:“站一辈子唱台,唱一辈子歌?”“能对革命工作有多少贡献呢?”这些问题在他们反复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后,得到了明确的答案,体会到只有把个人的命运纳入到宏伟的革命事业之中,才能做一个有利于革命的人,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工农兵服务,在歌唱艺术事业中献出自己灿烂的青春。
合唱队的成员,从指挥到演员,绝大部分是在部队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宣传队员、文工团员和来自战斗连队的优秀战士,他们中间有的同志过去连用简谱都不熟练,但为了完成党所交付的任务,他们就以“愚公移山”的顽强精神,刻苦钻研,提高业务能力。最近他们在迎接全军会演的准备工作中,《缚住苍龙》、《前进吧,祖国》、《反帝进行曲》等六首合唱歌曲,就是在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刻苦钻研中排练出来的。
他们遵循着毛主席关于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改造自己的思想,“和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教导,多次下放当兵,进行锻炼。他们每个同志都把能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连队这个革命大熔炉中考验和锻炼自己,看做是最大的幸福和光荣。因此,他们在下放锻炼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和战士们同甘共苦。许多同志在五千多米的高原地带和战士们一样,背着枪支、弹药、干粮、水壶,身负几十公斤的重荷,在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中,和连队一起行军野营。连队战士那种吃大苦,耐大劳,为了战斗胜利,把个人一切置之度外的高度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和教育,洗刷了自己思想上的渣滓,横扫了作风上的“娇”“骄”二气,和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他们还有许多同志,在轰轰烈烈的练兵热潮中,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苦练五大技术,苦练二百米内硬功。一起采矿炼钢,修筑水库,参加助民劳动。让斗争生活锤炼自己的思想,从中进一步体验战士的思想情感,用战士的光辉形象来丰富自己艺术创造的革命激情。由于他们兢兢业业刻苦锻炼,在历次下放当兵的过程中,都涌现出大批的五好积极分子。一九六三年下放当兵的同志,全部被评为五好战士。
就是在慰问部队的演出空隙中,他们也不放过向战士学习,向生活学习的机会。每到部队驻地,便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为战士洗衣理发,缝补被褥,帮炊事班烧水做饭,打扫环境卫生,和战士们促膝谈心,交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理想和愿望。有一次他们参观了一个连队的忆苦思甜账,看到百分之九十的同志祖祖辈辈都在旧社会受过苦,遭过难,饱经旧制度的压榨和摧残。这些阶级兄弟的辛酸历史,使他们再一次受到了生动的阶级教育,也使他们更增强了对部队的热爱,增强了向战士学习和表现英雄部队的热烈愿望。因此在演唱部队歌曲时,内心激情更加旺盛,更加饱满。
他们在演出中,一切从部队需要出发,除为驻地比较集中的大部队演出外,他们还深入前沿阵地、边防哨卡,深入炊事班、医院病房,让战士们都能看上演出。由于他们在演出中热情饱满,艺术创造态度严肃,工作成绩显著,许多同志立了功、受了奖,一九六三年去部队演出的同志,全部在阶段评比中被评为“优秀”。
在辅导连队文娱活动时,由于他们政治挂帅,不仅工作非常细致,思想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许多同志表示:自己没有经过战争年代艰苦环境的考验,今天能为战士做点事、吃点苦,实在算不了什么。因此,他们不仅扎扎实实开展了连队的文娱活动,学习了战士的思想品质,也给部队带去了好的作风。一九六三年下连辅导的同志,全部受到部队各级领导的嘉奖和表扬。当他们工作结束时,许多战士满眼含泪舍不得他们归去。部队给予他们的评价是:“继承和发扬了红军宣传队和老八路宣传队的光荣传统。”
一九六一年开展四好运动以来,他们认真地贯彻了以四好为纲,坚持四个第一,大抓艺术生产中的活思想,开展了学习雷锋的运动,掀起了比学赶帮的热潮。全队呈现出“政治思想向上,人人关心集体,事事想到四好,人人争做五好”的升腾气象。一九六三年度,由于工作成绩显著,荣获了四好单位称号,全队涌现出三十七名先进工作者和五好文工团员。
“人人争五好,雷锋是标兵”首先体现在进一步树立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专业思想,甘愿做一个革命的螺丝钉。同时,也体现在进一步加强了集体主义观点,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例如有些同志为了支援灾区的阶级兄弟,悄悄寄去汇款;有些同志在公共汽车上扶老携幼,为病人清扫呕吐脏物;有些同志利用演出空隙打扫剧场的公共厕所;在全国人民欢度元宵佳节的时候,有些同志给失去父母的孩子们送元宵,使孩子们感到解放军待他们似亲人,感到新社会的无限温暖;……像这样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好事,在他们那里是屡见不鲜的。
密切结合政治任务
充分发挥歌唱艺术的战斗作用
多年来,他们按照党和军委及总政首长对部队文艺工作的要求,为紧密配合部队任务和思想情况,为兴无灭资,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密切军队和广大群众的联系,扩大我人民解放军在国内外的影响,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充分发挥了歌唱艺术的战斗作用。
他们曾随歌舞团三次赴朝慰问志愿军。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冒着枪林弹雨,不畏风雪严寒,为“最可爱的人”演出,为部队做战勤工作,深刻地体验了志愿军战士的思想感情,创作和演出了《不朽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等激动人心的歌曲,塑造了光辉的英雄形象。
当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庆祝建国十周年的日子里,他们演出了《祖国颂》,纵情歌唱了祖国宏伟的建设成就,歌声里响彻着时代的强音。
在部队进行两忆三查运动时,他们深入连队和战士一起参加忆苦大会,算剥削账,演出《白毛女》片断和《忆苦谈甜握紧枪》,《我们的营长》等歌曲,有力地推动了运动的发展。战士们看过他们的演出后,回忆起祖辈遭受的苦难,激发了深刻的阶级仇恨,掀起了热火朝天的练兵高潮。
他们还创作和演出了《长征大合唱》、《解放军大合唱》、《祖国万岁大合唱》等歌颂我党我军的光荣斗争历史的歌曲。当这些歌曲在部队演出后,使广大官兵受到了生动的革命历史教育。
他们在支援亚非拉美人民的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的重大斗争中,总是以高度的政治热情,连夜编排节目,立即走上街头或搬上舞台,紧紧配合全国人民轰轰烈烈的声援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创作和演唱了《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前进吧,亚非拉美人民》、《反美风暴大合唱》等歌曲。
他们曾派出人员参加轻骑队式的演出小分队,到康藏高原、边防哨卡和东海岛屿,为那里的战士们演出。
在历次深入部队演出中,他们为了从节目内容上更紧密的配合部队现实斗争,经常先派出尖兵,了解驻地部队的英雄人物、模范事迹,连夜编写,次日演出,使部队感到十分亲切,给了战士们巨大的鼓舞,成为部队政治工作的有力助手。常常在演唱时,台上台下融成一片,战士们激动地高呼口号,表示苦练硬功,保卫祖国的决心。有一次,驻守边防的战士看了他们的演出,立即跳上舞台说:“头可断、血可流、祖国寸土不能丢!”
多年来,他们积累了大量优秀的队列歌曲、艺术歌曲、各族民歌及许多国家不同风格的外国歌曲,共约四百五十多首。
在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上
阔步前进
十多年来,他们坚定不移地遵循着党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正确方针,及时结合政治任务,及时配合部队和国内外的重大斗争。同时,为了使自己的演唱更富有民族色彩,以便更深刻的反映时代精神,他们在进一步探索民族声乐的特点,掌握民族声乐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上,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尤其在党号召大搞民族化以来,全队同志纷纷购买各种戏曲唱片和曲谱,请戏曲界的前辈作报告,传经验。向戏曲学校的同志们学习京剧唱法和表现技巧。把学习和观摩民族传统艺术问题,安排到工作日程上去。订立规章制度,采取具体措施,保证了落实。从指挥和声部的排练工作到教学训练计划,都就如何掌握民族的语言、吐字、行腔、归韵、表现民族感情和韵味等问题做了细致的安排。有时,他们为了使一句歌的情感表达准确或为了使一个字吐得清楚,常常进行几十次的反复练习,并且组织
“过硬比武”会,以检验每个同志在每首歌曲的吐词咬字、情感表现、音乐处理上是否能过得硬。经过积极向民族传统艺术学习和刻苦钻研,思想感情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初步树立了民族美学观点。听了他们最近的演唱,深深感到他们在歌唱艺术的民族化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他们在多年的工作中,还体会到要使革命化的内容深入人心,还必须在形式上、创作和表演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因此,当他们在部队生活的时候,常常从连队文娱活动中吸取营养,受到战士们大胆创新精神的启发,迫切感到需要突破专业演员在艺术表现上的思想束缚,努力使自己的表演具有民族风格、战士气质,把歌子唱得活起来。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他们创作及演唱了《五好红花寄回家》、《库尔班大叔你上哪儿》、《战士齐把连长夸》、《说稀奇不稀奇》、《想念毛主席》等形式新鲜,表演生动,有一定人物和情节的表演歌曲,从另一方面丰富了男女小合唱的艺术形式。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又跨出了一步。
为了更高的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做革命的文艺战士,唱革命的歌,坚决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他们正在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第7版()
专栏:

一支活跃在部队的文艺轻骑兵
文群
北京部队战友文工团曲艺队,是连续三年的四好单位。几年来,他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面向连队,为兵服务,紧密结合部队中心任务,及时反映现实斗争,发挥了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受到广大官兵的赞扬。“快、活、好”地把节目送到基层
三年来,他们下部队二十三个月,演出五百三十七场,观众五十五万多人次。他们除为北京部队演出外,一九六二年曾到西藏地区进行慰问演出。行程一万八千多公里。在演出中,作到能上能下,能大能小,能分能合,能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发扬了八路军宣传队的优良传统。不管条件好坏,不论观众多少,都能认真演唱,有时对待单个观众也不例外。在西藏某医院演出后,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伤员,听了数来宝后还想听,他们立即为他再演唱一次,深深地感动了全体伤员。他们还抓紧时机,争取为更多的同志服务。一次行军碰到一支汽车部队正在河滩洗车,他们立即停下来就地为台,进行演出。他们沿途不分昼夜的演出,部队随到随演。有时演员已经睡觉,但只要部队一到,就立即起床凑到正在吃饭的同志面前,为部队演出。为使人人看到演出,演员轮流下台,替炊事员做饭,替哨兵站岗;女同志随身带针线包,在自己演出完了后,和战士一起边看演出边给战士缝补军装。有一次演出结束,他们已登上汽车,忽见一个小分队执勤归来,就立即下车,在战士宿舍里挂起幕布,战士们坐在床头看了他们两个半小时的节目。艺术指导高元钧同志,虽已年近五十,但在舞台上仍是精神抖擞,感情充沛,严肃认真,每场演出都是汗流浃背;见到炊事员没看演出,他就在吃饭时主动打起板来为他们演唱。
在演出中,他们发扬了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初到气候严寒的高原时,许多同志不适应,发生头疼、呕吐现象,可是他们想到长期战斗在高原的战友,就克服困难,坚持演出。
去年九月他们为防汛抗洪部队演出,抢时间,赶场次,争分夺秒,时分时合。根据“三多”(场次多,观众多,转移多)的特点,强调“三快”(行动快、展开快、走的快)。一场演出从下车装台、演员化妆到正式开幕,仅用十八分钟;有时提前去人装台,只需十二分钟即可开演。演出中,任务越紧张,他们就越强调“三严”,做到又快、又活、又好,不断提高演出质量。部队对他们的评价是:情绪饱满、演唱认真,作风朴实、节目感人。
去年十一月的一天,在为部队比武大会演出时,马上就要开演,听说有一个连因准备上阵比武不能看演出,演员们纷纷提出利用赶场的办法进行小型慰问,前边的演员下了场,马上奔赴战士宿舍演出,部队反映说:“没想到你们把戏送上门来了,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积极反映现实斗争
几年来,他们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明确地认识到革命的文艺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遵循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积极反映现实斗争,部队干什么就反映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反映什么。根据毛主席的教导,他们深入到火热斗争中,扎扎实实地体验生活进行创作。写出作品后,演给战士看,征求战士的意见,反复加工修改,虽然他们没有专职创作人员,但由于干部和演员具有高度的创作热情,仍作到了跟的紧,抓的准,反映快。当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以后,他们创作了《打好思想仗》《鼓足干劲争四好》《毛主席著作闪金光》等节目。几年来,他们根据不同任务的需要,创作了二百四十多个节目,其中《人民首都万年青》《从军记》《夸西藏》《两代神炮手》等节目,质量较高,在群众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平时,他们在演出的过程中,还坚持了现编现演,走到哪里就演唱哪里的先进事迹;每到一地,立即搜集材料,用部队的活人活事编成节目,当晚演出。演员刘学智在西藏地区演出时,因为不适应高原气候,胃病复发,但他的创作活动从未停止过,白天行军,晚上演出,虽然已经很疲劳,还要连夜进行创作。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是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对部队中的先进事迹,不及时反映出来,感到内心有愧。”全队类似这样坚持创作活动的同志举不胜举,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的创作热潮。三年来,歌颂部队好人好事现编现演的有四百多件,受到部队广大官兵的热烈赞扬。
为了提高创作和表演的思想艺术质量,他们除严格坚持基本功训练外,并虚心向地方学习,如数来宝演员向高凤山、李润杰请教,西河大鼓演员向马增芬、艳桂荣请教,学习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他们还经常向部队兄弟文艺团体学习,向战士业余演出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高元钧同志最近演唱战士作品时,就请战士作者作了具体指导,使他的表演更加符合战士要求。每当下部队演出时,他们就广泛召开座谈会,听取官兵们的意见,及时改正存在的缺点。达到更好地为兵服务的目的。
登门辅导,有求必应
曲艺队一向把辅导连队业余文娱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每年都有具体安排。下连当兵时就开训练班,到部队演出时就集中骨干看演出,边看边辅导。或者前台演出,后台辅导。有的演员和连队直接挂钩,建立固定联系点,随叫随到,登门辅导。三年来,他们为部队培养了四百四十多名业余文艺骨干。此外,还写了《山东快书研究》《数来宝的创作和表演》等辅导性材料,受到战士们的欢迎。由于他们辅导工作主动热情,认真负责,有求必应,经常收到部队的表扬信。通过辅导业余文艺骨干,也使他们学到了战士们的好作品、好作风。从实践中,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毛主席教导的无限英明正确。毛主席说:“在教育工农兵的任务之前,就先有一个学习工农兵的任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曲艺队的同志下定决心,永远要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第7版()
专栏:文艺短评

可贵的革新精神
部队文艺工作者,是我国文艺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红军、八路军时期的宣传队直到今天的文工团,在党的英明领导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坚决贯彻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大会中,我们兴奋地看到,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取得了新的成就;这个新成就的标志之一,就是体现在一批优秀节目中的革新精神。它使得这些节目能够更好地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以及部队的崭新面貌。
这个革新精神不是别的,它首先是在明确的政治方向下的革新。部队文艺工作者继承了光荣的革命传统,不但使自己锻炼成为名副其实的文艺战士,同时力求在舞台上塑造富有时代特色的兵的英雄形象,使它们成为对广大战士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有力武器。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他们成功地作了不少新的尝试。
其次是在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基础上的革新。部队文艺工作者以“下连队当兵”的实际行动,响应了“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的伟大号召。这样,他们便能够熟悉部队的生活,了解战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不论在创作、在表演时都有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艺术才能的广阔天地。通过歌颂党和毛主席,歌唱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颂雷锋、赞八连、说四好、唱五好”等等,不仅生动地反映了部队丰富多采的生活,而且富有感染力地表现了社会主义时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新风貌。
再其次,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革新。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传统的宝藏中,音乐、舞蹈、曲艺、杂技都有许多群众喜爱的形式。这些艺术形式产生于旧时代、旧社会,因此不可能不受到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如过去的相声就沾染了较浓厚的小市民习气,评弹也以说唱才子佳人见长。由于部队文艺工作者有了明确的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又有了部队现实斗争生活的深刻体会,他们根据新的内容的需要,将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加以改造,使它们出现了既能够表现社会主义内容,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面貌。这样的推陈出新,将使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获得更大的发展,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
广大的文艺工作者,今后应该认真地向部队文艺工作者学习,为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共同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7版()
专栏:

文艺队伍中的硬骨头
——记前卫歌舞团胡天泉同志
  王印泉
“为人莫做下三流,戏子、剃头、吹鼓手。”这是旧时代统治阶级对民间艺人的卑鄙辱骂。民间艺人在旧社会是处于最底层的人物,他们一代传一代,受尽欺凌、剥削和迫害。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前卫歌舞团的笙独奏演员胡天泉同志,就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
他出生在山西忻县,十一岁起就跟随父亲四处流浪,以吹奏唢呐讨饭为生。在吃人的旧社会,穷人的活路窄,还在童年的胡天泉,不得不经常赤着趾甲碎裂的双足,跟随父亲远离家乡外出沿门乞讨。有时在财主门前拼命地吹上一两小时才挣得一个窝窝头吃。每当为财主家做红白喜事时,天不亮就要动身,饿着肚子走四五十里路,到了财主家还得等吹奏完了散场之后,才挣得一斤窝窝头拿回家吃。这样的生活,在胡天泉童稚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直到解放,党才把他从火坑中救了出来。
一九五四年一月,他怀着对党和毛主席的无比崇敬和热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文工团工作。在党的关怀和培养下,十年来,他飞快地成长了起来。
胡天泉同志的十年是这样度过的:——
一九五五年他被评为三等功臣。
一九五六年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一九五七年,在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获得金质奖章。
一九五八年受奖一次,并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一九五九年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六○年被评为山东省文教积极分子;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年终又被评为五好文工团员。
一九六二年被评为优秀演员。
一九六三年被评为五好文工团员,业务标兵。
他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写下了自己十年来鲜红的历史篇章。
和胡天泉同志相处过的人,都异口同声称赞他那种蓬勃的革命朝气。他几乎从来不知道疲倦,人们总是看到他在紧张地工作。同志们清楚地记得,一九五八年歌舞团参加黄河防汛时,他曾两天一夜不合眼,奔忙在大堤上下运土运料,而且人们见他总是那样神采奕奕,使得任何看到他的人都受到了情绪上的感染。力量从哪里来?按他自己的话说:毛主席著作就是我思想的动力。
一九六三年二月,前卫歌舞团到成都部队进行慰问演出,在演出空隙中,参观了举世震惊的美蒋反动派集中营“渣滓洞”,参观了血迹斑斑的杀人魔窟“白公馆”。面对着无数革命烈士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遗迹,胡天泉同志含着激动的泪水,暗自下定了决心:“烈士同志们,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为了党的文艺事业,我决心贡献一切,直到我的生命。”当时他正病后,体力相当弱。在这种情况下,他坚持了艰苦的长途行军,毫不叫苦,并再三要求参加演出,领导上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几次叫他休息,但他再三说明自己能够坚持,最后领导不得不批准了他的要求,但也明确规定只准他参加两个节目(吹打乐和笙独奏)。演出开始,当他走上台去的时候,同志们都紧张地看着他的表情,但他却是精神振奋毫无病容地演奏着。看着他那满面笑容精力充沛的表情,许多同志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当他在掌声中走下台来的时候,已是满脸汗水,几乎晕倒在后台,同志们赶忙扶住了他。他的这种惊人的毅力和革命精神,以及为兵服务的高度责任心,深深激动了我们。
胡天泉同志的优秀品质往往是在“节骨眼”的地方体现出来的。一九五九年,上海矫正口吃的医生来到了济南,胡天泉同志多么盼望能借这个机会解脱自己的痛苦啊!领导上也大力支持他的想法。但恰恰就在这时歌舞团接受了下部队演出的任务,这是他到济南后的第一次下连演出,也是自己直接为战士演奏,为他们服务的好机会,他坚决要求随队下连,放弃了治病的机会。
在革命大家庭里,人人都是阶级弟兄,胡天泉同志不单从学习毛主席著作中懂得了这个真理,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这个真理。特别是当毛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之后,他反复地阅读了雷锋同志的日记,订出了学习计划,首先从助人为乐做起。
对待新同志,他像哥哥似地关怀体贴,为了弄通一桩思想问题,他有时和别人谈心到深夜,有一次竟谈到凌晨四点钟。班里来了新学员,不善于照料自己,他就在紧张排练的空隙,替他们把脏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学员们反映:“胡天泉同志这样爱护我们,我们一定要加紧学习,争取早日参加工作。”在排练当中,他发觉别人的乐器有毛病时,便悄悄地替他修理好。
十年来,胡天泉同志不乱花一分钱,艰苦朴素,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自己有困难,他总是想:有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尽量减少组织的负担。
在如何正确对待荣誉问题上,胡天泉同志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政治进步显著,业务成绩突出,每年都受到党的奖励和表扬。在荣誉面前,他兢兢业业,把成绩归功于党,归功于领导,归功于周围同志,从不沾沾自喜。他待人虚心诚恳,经常汇报思想,争取组织的帮助,通过相互谈心,取得战友的帮助,通过虚心请教,取得兄弟团体以及业余和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帮助。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一致认为他虚心热情,平易可亲,经过他辅导的同志都纷纷来信感谢,表示要向他的优良作风学习。仅从一九六三年十月至一九六四年二月的五个月里,他就辅导上课近百次,收到了表扬信一百多封。
为了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必须熟练地掌握自己手中的文艺武器。一个对社会主义事业有高度责任感的文艺战士,应当千方百计为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而努力。胡天泉同志深深认识到这一点。他在学习中刻苦用功,认真进行基本功训练,使得他在技术上得到迅速的发展。入伍后,除了精益求精地提高了自己原有的传统演奏技法外,还不断地刻苦钻研,创造了呼舌、喉音、虚打舌等演奏技巧,并有意识地注意了向西洋借鉴,吸收了许多西洋管乐器的演奏技巧如颤音、和弦奏法等。现在他不仅能根据曲子的需要演奏四音以上的和弦,而且在必要时能奏出七音以上的和弦,这对丰富乐曲色彩,增强演奏音势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像他的笙独奏《红旗招展》中结尾乐段的那种磅礴气势,就是运用这种演奏方法造成的。
为了突破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技术难点,他都是拿出自己全副精力来进行钻研的。有一次在广播中听到一位演奏家在笙独奏曲中运用了一个滑音,他便急切地想学会这种技巧。但笙是一种有固定音高的簧片乐器,吹奏如歌似的滑音是比较难的。他在无人指教的情况下,边听边研究,几经试验揣摩,才掌握了它的奏法,并成功地把它运用到《草原骑兵》一曲中去。
虽然笙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但长期以来,它在演奏中所处的地位总是以烘托意境,填补空隙或伴奏主调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很少有人用它来单独演奏曲调。胡天泉同志第一次把它搬上独奏席位的时候,也曾有很多人表示过反对,但经过他多年来不间断地努力,补全了乐器的半音,扩展了音域,发展了演奏技法,为它创作了独奏乐曲,使它成为一件完整的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在改革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他的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能使广大工农兵听到更多更好的笙的演奏,这种扎扎实实的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是他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原因。
技术提高了,表现手段丰富了,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手段为现实服务,又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主要课题。
沸腾的斗争生活鼓舞着他,突飞猛进的社会主义事业鼓舞着他,文艺工作者要反映现实斗争,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要为部队服务,他不安地问着自己:难道我所献给战士的就只能是《大得胜》和《凤凰展翅》么?难道自己不能用笙来反映火热的现实斗争么?能,一定能!他又一次从毛主席著作中吸取了无比的精神力量。
一九六○年秋天,他访问了微山水库的建设工地,沸腾喧嚣的劳动生活,高涨蓬勃的革命意气,山上山下红旗似海的浩大气魄,这一切深深激动了他。在这种兴奋的心情里,他和董洪德同志合作写成了《红旗招展》,以崭新的音调雄壮健康的感情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一九六一年他和原野同志合作写成了《草原骑兵》,刻划了边疆巡逻战士的英雄形象,特别是中段,以粗犷的曲调奏出战士豪迈的气质,受到群众热烈的赞扬。就是在这些乐曲的创作和演奏过程中,胡天泉同志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他擅长演奏大幅度的感情起伏,气魄宏伟,音质坚实,有时人们从他的独奏声中似乎听到了整个管弦乐队的音响,而在表现像《海岛晨曲》中的劳动节奏时更是维妙维肖,使人很难相信这是由一支所谓“优雅”的乐器——笙所奏出的音响。
胡天泉同志出身贫苦,能有较高的阶级觉悟,是党和毛主席教导的结果。他非常重视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如果你有机会看到他的那本《毛泽东选集》时,你会惊讶地觉察到,书籍已经被他翻得起了厚厚的毛边。当他碰到问题之后,自己总要像在毛主席面前接受指示那样学习,直到问题解决为止。由于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他的为兵服务的观点更加明确了,十年如一日为兵创作,为兵演奏,成为战士喜爱的作者和演奏者。由于学了毛主席的著作,他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困难面前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学了毛主席的著作,他处处把集体利益摆在个人利益之上,在婚姻、家庭、生活问题上从未向党伸过手,提过要求。难怪很多同志称他为文艺队伍中的硬骨头。
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能作为胡天泉同志的战友,作为和他朝夕相处的阶级弟兄而感到自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