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龙庆村婚姻习俗的大变化
许步晨 刘再明
旧习俗
广东阳江县合山公社的龙庆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说不上穷,说富裕也数不上它。
去年大旱,当地农民辛劳了一年,庄稼庆幸获得了个好收成。每日三顿干的稀的都不用愁。杂粮也吃不尽。村里的猪,个个都像打了气的模样。就是现金收入少一些,家底还很单薄。论理,家底丰厚的也应当提倡勤俭持家,家底薄的还用得着多嘴吗?说句公道话,农民一年到头克勤克俭,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唯独他们办起婚事来,就大手大脚地花钱,教旁人看了也心疼。(按:自己也是心疼的。可是为什么又要做呢?因为旧风陋习的繁文缛礼束缚着人的思想意识。)每逢喜讯一传开去,村内村外,亲戚朋友,老老少少,都不免要来恭贺一番。有的还挑着行李远道而来。主人家也少不了一番张罗。宰猪、杀鸡,开大锅饭。论酒菜,少的有七八围,多的有十几二十围的。人手摆弄不过来,有的生产队干脆停止生产,调些精壮社员来当临时炊事员。至于客人的热闹自不必多说。新知旧好,穿梭往来,熙熙攘攘,笑声满堂。论亲疏,讲交情,有的吃一餐,有的吃上三四餐。有些亲朋也送点儿礼,可是,丰里来,丰里去,俭里来,也得丰里花。待到席终人散的时候,老两口慢慢地拨一下算盘,心里就活像飘来了一阵淡淡的愁云。今后的生活,还得费心思量思量呢。千百年来的老规矩,“办喜事,谁家都是这样。”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因袭的重担,沉重地压在人们的头上,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就都照着这个老规矩办了。要破除这旧俗,说易也易,说难也难。没有人去提倡,没有个样板,要破除它倒也是难的。(按:说得有道理,许多事物确是不立不破。所以要先立个新样板,使群众办事有所遵循。)这里说的龙庆村,不就是世世代代都沿着旧俗办婚事的吗?说易倒也容易,只要领导上能够体贴群众的冷暖,提倡、号召一下,又有正确的工作方法,而且做出个样板来,要改变它也不算一件什么难事。
龙庆村今年一月头一宗的婚礼,还是旧式的。结婚的是一个姓张的贫农青年。一月十八日他结婚的那一天,喜酒整整摆了十五围。参加宴会的有男女老少上百人之多,有的一连吃三餐。除了他的亲戚朋友之外,他所在的生产队大都出席了。生产队不但派了十二个劳动力帮他办喜事,还停了两天生产。
婚礼过后,新郎算了一下账,全家去年的积蓄全用光了。这笔开支,相当于他全家三个劳动力去年整年的现金收入,还要另外从生产队借下四十多元。可是,村里的人谁也没有去议论它。事情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新样板
一月二十二日,村中另一位贫农青年张秀祯结婚了。事情的变化,就从这里开始。那时候,刚是这个村庄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第八天。不用说,张秀祯早就准备好了一大笔开支。家里的一头大肥猪,准备随时杀了。喜事临门,家里的人也分外忙碌。事情给参加当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同志们知道了。他们认为,需要好好地给农民办个新型的婚礼。这样,张秀祯便成了一个被说服的对象。
一月二十二日傍晚,龙庆村的男女老少,听说当晚村里举行一个新型的婚礼,都带着热烈而好奇的心情,涌进贫农张锦风的家里,参加他的儿子张秀祯的婚礼。
客人真不少。公社党委书记来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来了,共青团县委副书记也来了。厅堂内、天井里,挤得透不过气来。煤气灯很亮,桌子上摆着花生、糖果、饼干、甘草榄和削净了皮的甘蔗。青年们围桌而坐,婚礼还未开始,厅堂内早就闹成了一片。(按:这说明广大群众赞同这种新型的婚礼,因为这符合农民一贯的勤俭的思想。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加以提倡,热情地给予支持。)
新郎的父母张锦风夫妇笑迷迷地走了出来。他们活了五十多岁,还未见过今晚这种婚礼。老人们所熟悉的,总是些杀鸡宰鹅,大鱼大肉,亲友满座,大吃大喝的场面。亲友们朴素的送上两三元的“封礼”,阔气的担上三四十斤大米,再加上酒、鸡、鞭炮、贺联等物,这就是当地千百年来的老规矩。张锦风夫妇原也想按照这个老规矩给儿子办喜事的。老两口暗自盘算:这几年农业丰收,家里还算宽裕,去年有三百多元积蓄,又养了一头肥猪,这场喜事可要办得像个样子才好。(按:难道铺张浪费办事才算像个样子吗?这是剥削阶级思想意识的影响。剥削阶级挥霍劳动人民的血汗当然在所不惜,我们劳动人民应当爱惜自己劳动的果实。)他们准备把猪杀掉,喜酒也准备摆上十七八围。可是,后来一切都改变了,猪不杀了,亲友的贺礼不受了,喜酒不摆了,代之以今晚这个别开生面的婚礼。前一天,老两口还在担心婚礼会弄得冷冷清清。现在,眼前这个热气腾腾的情景,却使他们无法按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一群穿花衣裳的姑娘簇拥着一对新人来到厅堂。新郎张秀祯和新娘陈秀球,两口子笑盈盈地走着,大大方方地转过身来,面向着大家。这时,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宣布婚礼开始。
少先队员向新郎新娘献花,两朵大红花戴在这对新人的胸前,显得分外好看。人们说,这是光荣花。(按:对!光荣应当属于这一对敢于同封建习惯势力决裂的青年。)张秀祯为了说服父母亲,在结婚前,曾经接连开过两次家庭会议。起初,老人家说:“不管怎么讲,大喜事,不摆酒,不好看,人家会笑话。”秀祯说:“听党的话,移风易俗,勤俭办事,这才好看!”最后,老人家总算半通不通地将就了。(按:青年人对待移风易俗的事情,态度应当坚决。有些老人一时半通不通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张锦风夫妇看见儿子和媳妇胸前挂着大红花,热热闹闹,心里十分安慰。
接着,公社党委书记柯华林和共青团阳江县委副书记李华水致贺词。团委副书记向青年们讲了一番婚姻法。党委书记则热情洋溢地向老人祝贺,向新人祝贺,向龙庆村祝贺——祝贺村里出现这一件移风易俗的新鲜事!他热情地对着新郎新娘说:“你们给村里的青年带了头,你们这个头带得好哇!今后望你们好好地带头生产,把集体经济搞好!”
热情的勉励,亲切的祝福,句句话打动着张锦风夫妇的心。起先,他们对眼前的一切还觉得不太习惯,仿佛同这个新型的婚礼隔着一层薄薄的轻纱。现在,这层轻纱消失了。张锦风情不自禁地自动站起来,感谢大家的祝贺,并向大家算了一下账:按照原来的打算,这场喜事要用去三百元,四百斤大米;而现在,举行这个婚礼,买花生、糖果等等,总共才花了六元五角。自家省了钱,也替亲友省了钱。老人家满心欢喜地说:“又省钱,又热闹,又文明,办得对!”(按:从不通到半通不通,到称赞新的风气,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过程。它雄辩地说明了新事物肯定要战胜旧事物。)
村里的青年为了给这次新型的婚礼留下最有意义的纪念品,就送上两件不寻常的礼物——象征着为搞好集体生产而辛勤劳动的?子和镰刀!文娱节目开始了。人们唱着革命歌曲——《社会主义好》《听话要听党的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完了一首又一首。
跟着走
这件事情的出现,在龙庆村却是有史以来的第一遭。它不能不强烈地掀动着人们的旧思想、旧习惯、旧感情……。可是,记者碰到的村中的老年人、青年人,都齐口说它办得好,说它办得热烈、隆重、俭朴……。
不久,龙庆村附近合山墟的街头,出现了黑板报。这期黑板报的内容很吸引人,铺张浪费和俭朴办婚礼的对比材料,详细地在黑板报上刊登了。它号召人们要向张秀祯这种俭朴办婚礼的精神学习。
黑板报刊登的这些活教材,公社党委迅速地把它印发到全公社的二十四个大队的党支部去了。
跟着,县里也来电话,催促赶快把稿子送到县里去登刊物,给广播站去广播……。(按:树立了新样板就要广为宣传,使群众议论它,引导群众自觉地同一切旧的东西决裂。)
说也巧,龙庆村今年的喜事特别多。十天刚刚过去,村里的一个中农张秀瑶结婚了。再隔了八天,贫农张秀和又宣布结婚。婚礼都是按照张秀祯的样板办的。
婚礼大都有一个司仪人,一般都由“上届”的新郎担任:有一个经过商议好的婚礼仪式的详细程序表。如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就位,献花,新翁讲话……集体唱歌,拍掌散会。
都是五六块钱的开支:糖果、饼干、花生、甘蔗……。
到会的来宾,大唱革命歌曲,或者唱段“折子曲”,不会唱词的便跟着大伙哼。
参加婚礼的人照样的踊跃,气氛十分热烈。
三月三日,记者又参加了贫农青年张秀海的婚礼。这是从张秀祯开始,村中举行的第四对新型婚礼。看来,这里的群众已经习惯这种婚礼了,他们说,这种新型婚礼有四好:俭朴大方、热烈隆重、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按:新事、好事、符合群众利益的事,终究是会得到群众拥护的。)可见,无论办什么事,都得有个样板才行。而更重要的,倒是那些做领导工作的人,要时时刻刻注意关心群众生活,体贴群众的冷暖,同情群众的疾苦,了解群众的感情和愿望。
愿今后这些移风易俗的鲜花,漫山遍野地盛开起来吧!
(原载《南方日报》,按语是本报编者加的)
(附图片)
英韬画 陋俗 新风


第5版()
专栏:

她们坚决晚结婚
长治县妇联
山西长治县苏店公社东贾大队的青年姑娘们,摆脱了旧思想旧习惯的束缚,坚决晚结婚。
东贾大队的姑娘,在党的教育下,深深地懂得了晚婚对自己、对后代、对国家都有利。但是,村里的许多老年人反对这种作法。说什么“女大不能留,留下要出丑”,“十七八岁不结婚,二十多岁无人问”。个别订了婚的姑娘,婆家也多次催促结婚。这也确实给她们造成了困难。但是,姑娘们在党支部和妇联的支持下,积极和这些旧习惯势力进行了斗争。
她们首先向家长和亲友们讲解了晚婚的好处;同时以本村青年姑娘郭柳英等早婚带来的害处在群众中广为宣传。郭柳英是一九五七年高小毕业的,当时身体结实,工作劳动都好。但是刚刚十八岁,就急急忙忙结了婚,六年中生了四个孩子,不能参加生产,家庭经济困难,现在虽然只有二十四岁,身体却已经很不好了。这种活人活事活道理的宣传教育,初步扭转了老人们的看法。
最难过的一关还是“父母关”。例如,白福枝的妈妈经常借口家庭困难,劝福枝快点找对象。可是福枝不动摇,她说:“只要咱们好好劳动,困难是会克服的,咱可不能靠别人来养活。”她妈看到劝说不见效,干脆找来个媒婆给说亲。福枝知道了,对媒婆进行了批评教育,又再三向她妈作了解释,终于打通了妈妈的思想。
姑娘们在向社员、向家长作宣传的同时,还以自己的行动来表白自己的决心,她们一个个都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努力,劳动上带头。去年,她们每人平均做劳动日一百五十个。社员们看到这些,都喜得合不住嘴了。就是过去那些说“女大不能留”的人,也改口说:“如今时兴的晚结婚就是好,咱们的脑筋也该换换了。”
(按:东贾大队的姑娘做得很对!破早婚旧习,倡晚婚新风,必然是要经过斗争的。青年时代是人们一生的黄金时代,一个人应当在这个时期多学劳动的本领,加强政治思想锻炼,丰富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晚婚是有大好处的。)


第5版()
专栏:

嫁女立新风
——全国劳动模范刘述贤带头移风易俗
著名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陕西渭南县双王公社双王大队党支部书记刘述贤,出嫁女儿不要财礼,不讲排场,用几件农具做嫁妆。这件事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刘述贤的女儿刘聪芳,是中学毕业生。她热爱集体劳动,从去年一月到十月底,就做了二百六十多个劳动日。在家里也是个勤俭持家的好姑娘。因此,提说亲事的人几乎要把她家的门槛踢断了。有的说男家住的高房大院,吃的用的都宽裕,过门以后不用下地劳动;有的还说只要聪芳答应亲事,马上给钱使唤。(按:这真是奇谈。难道结婚是为了住高房大院,为了不再劳动,为了使唤几个钱?这些说法岂不是对妇女的侮辱?)聪芳呢?她要找个思想进步的好青年。李家大队的共青团员李洪金和她从小同学,如今是解放军战士,聪芳就挑中了他。这时候有些乡亲邻里拿旧眼光看新事情,风言浪语地说:“全国劳动模范的女儿,咋寻了个穷汉,家里只有三间房,吃用不宽裕,这门亲事就不门当户对嘛!”这话传到了刘述贤的耳朵里,他不这么看问题。他觉得对待女儿的婚姻大事,是一场新与旧的思想斗争,也就是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尚的过程。作父母的应当正确地处理儿女的婚姻大事,何况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和干部,事事都应当给群众作出榜样。他向女儿说:“新社会跟旧社会说的门当户对可不是一码事。洪金家里是贫农,咱家也是贫农,旧社会受的一样的苦,如今一块儿翻了身,过上了好日子。你爸是劳动模范,洪金是革命军人,他妈又是李家队里的模范社员,只要你愿意,咱们和他家结亲,才是真正的门当户对哩!(按:刘述贤同志说得好!农村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都应当在移风易俗中以身作则。)如今,只要依靠集体经济,好好参加劳动,就能够由穷变富。你长着这么结实的身体,又有一双勤快的手,不愁过不好日子。再说,你是共青团员,你到了李家大队,也要把双王大队依靠集体经济由穷变富的传家宝,带到李家大队去。”刘述贤这一席话,说得女儿聪芳怪高兴,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父亲想得宽,通大理。她决定和洪金订婚。
订婚以后,刘述贤常到李洪金家里去,对亲家母反复说:“咱们儿女结婚的时候可要注意勤俭节约,咋样简单咋样好就咋样办。”本来刘大娘也想把婚事办俭朴一些,可是有些乡亲对她说:“你一世只留下这么一个儿子,还不请来一席客!场面总要顾住,好坏总得有个样子。”这么一说,刘大娘心里忽上忽下,拿不定主意了。(按:旧思想、旧习俗好比空朽了的大树,树身虽然坏了,留在土里的根还很深,遇到适宜气候就会发芽。我们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斗争,做细致、艰苦的工作,才能挖得干干净净。)刘大娘正拿不定主意,她那未过门的媳妇和儿子一同劝说她:“咱们结婚当然要像个样子,这样子不是铺张浪费,而是新事新办,勤俭节约。”经小两口这么一劝解,刘大娘觉得还是喜事新办好。
快要结婚的前两天,李家来人向刘述贤说,后天队里套一辆大车来接新媳妇,刘述贤笑着说:“队里生产很忙,套车迎来送去也没有必要,到后天我给聪芳借个自行车就过门了。”
在女儿结婚的先天晚上,刘述贤对聪芳说:“你结婚,我也不给你陪啥穿的戴的,等过些天闲了,到县上给你买一对镢头锨,再给你做一辆架子车。劳动就是咱家的根本,到你家里以后要带头劳动,尊敬婆婆,团结群众,搞好集体生产。”结婚这天,聪芳和姐姐一人骑了一辆自行车,带着她的嫁妆——几件农具来到了李家。(按:骑自行车、带着农具来到婆家,这比坐花轿带嫁妆到婆家光彩得多!也许还有些人看不惯,那不要紧,一条路总是要有人先走开,然后大家跟着走上来。)刘大娘的远近亲戚差不多都来贺喜。举行婚礼的时候,院子里挤满了客人,在欢乐的鼓掌笑闹声中,新郎新娘大大方方地向毛主席像行了鞠躬礼,又向前来贺喜的乡亲们行了礼。
这事像一阵风似地很快传遍了附近的村庄,有人还编了个顺口溜:“劳模嫁女,不要财礼,喜事新办,大家欢喜。”       
  田秉毅


第5版()
专栏:答读者

我对《大寨之路》通讯(见二月十日本报)中提到的试验防治谷子白发病的情况很有兴趣。谷子白发病是怎样为害作物的?有什么办法防止它的为害?希望作一次介绍。
辽宁辽中 王启宏
谷子白发病怎样为害作物
谷子白发病又叫枪杆、露心、糠谷老、谷花、旋心、灰背等,是一种为害谷子(粟)最严重的病害。它为害的地区主要在山西北部、内蒙古、河北北部和西北部分地区。受病严重的谷子,到了后期,叶片组织分裂成细丝,最后剩下灰白色发状叶片组织残余。这就是白发病名称的由来。
谷子白发病是由一种病菌寄生引起的。病菌的“卵孢子”藏在头发状的破叶子里或病穗中,经过风吹雨淋,孢子就落在地面或是粘在谷子的秸秆上。用这种患过白发病的谷草喂牲口,牲口粪里就有这种病的病菌。用带病菌的谷草沤粪上地,也会把病菌传播到地里。大寨大队的八分试验地施用了白发病谷草沤的肥以后,有百分之八十二的谷苗染了病,就是这个缘故。
到了春天,藏在土地、粪里,或是粘在谷种上的白发病卵孢子,就随着谷种的发芽而活跃起来,只要它钻到谷芽里,谷子植株就会被它缠住不放。得了白发病的谷子,一般不能抽穗,少数虽能抽穗,但是穗子又短又粗,上边长满刺儿,刺儿里藏着无数卵孢子。
防治白发病的主要办法是轮作倒茬,同时用药剂拌种消毒谷种。据一些地区的经验,在染病的谷子地里种上二、三年别的庄稼,白发病就会大大减轻。但是别的地块的白发病孢子还会借风力吹过来。另外,谷种上也可能粘有病菌孢子。所以,已染病的谷子地,除了大面积地换种别的作物以外,再种谷子的时候还得用有机汞药剂(赛力散、西力生)消毒谷种,使谷种上粘上一层农药,杀死附在种皮上的卵孢子。用药量是千分之三,即一千斤种子用药三斤,要拌匀。
换用抗病力强的谷种也是防范这种病害的一个办法。抗白发病的谷子品种,华北、东北等地区,都有一些,可以就地选用。
在已经感染白发病的谷子地上拔白尖也有防病作用。拔白尖应该在谷子出穗以前进行。病株被拔掉了白尖,就不可能产生卵孢子了。
(附图片)
谷子白发病的传播途径
由左向右,一、放大的白发病病菌孢子 二、孢子在土壤中侵染萌发的谷芽 三、谷苗的叶子背后长出一片片灰白色短毛 四、病苗快秀穗时,顶上的几个叶片慢慢褪色,变成“白尖” 五、白尖干枯变成“枪杆” 六、“枪杆”分裂成灰白色细丝   (植物保护展览会)


第5版()
专栏:农业知识

防治地下害虫保护春播幼苗
地下害虫是长期生活在土壤里的害虫。随着春耕季节的到来,地下害虫逐渐活跃起来。它们在春季为害,主要是咬食刚刚返青的麦子和春播作物的种子、幼苗,以及根茎。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时候,常常使春播庄稼缺苗断垅,甚至大片没苗。
我国各地农田都有地下害虫为害。北方地区的地下害虫主要种类是蝼蛄、金针虫和蛴螬三种。冬季它们在较深的土层里过冬,当春季土温升高到摄氏四到八度时,才从深土层爬到表土层,等待土温继续上升到适宜它活动的高度。蝼蛄为害盛期的适宜土温,约为摄氏十五度到二十三度;金针虫约为十一度到十九度;蛴螬约为十三度到十八度。
地下害虫的发生轻重,因地区、土质而不同。蝼蛄多发生在水浇地、低湿地、盐碱地和沙性土壤的地里。蛴螬在较粘性的地里较多。金针虫水地、旱地都有发生,但种类不同。有时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地块,也常混生有两种地下害虫。防治地下害虫的时候,必须因地、因虫采用适当的方法。
土墒良好有利于地下害虫的活动。今年北方春季雨雪较多,因此更需要重视防治地下害虫工作,为争取春播全苗创造条件。
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有用毒谷毒杀、药剂拌种和药剂处理土壤等。毒谷主要用来防治蝼蛄,也能兼治金针虫、蛴螬。制毒谷用的农药一般是百分之六的六六六。拌种的农药有六六六和一六○五。一六○五是剧毒农药,使用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人畜安全。药剂处理土壤,目前推行的主要办法是用百分之六的六六六粉兑上细土,在犁地时,或犁后耙前,把兑好药粉的细土均匀撒下,随即翻入或耙入土中。
冬麦田返青后发现金针虫为害,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把兑好药粉的细土顺麦垅撒下,然后锄入土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
魏鸿钧


第5版()
专栏:农业知识

转地饲养 追花夺蜜
我国各地饲养的蜜蜂,一般是固定在一个地区。但是有些地区,则是以定地饲养为主,兼用转地饲养的办法。为什么要兼用转地饲养的办法呢?这是因为:一个地方的蜜源植物不多,或在某个时期里,蜜源植物不能满足蜂群采蜜的要求,人们为了增加蜂蜜产量,就临时把蜂群搬到另一个地方。
转地饲养一方面可以增产蜂蜜和副产品,另一方面有利于蜂群的壮大。据生产实践证明,在早春期间把北京郊区的蜜蜂运到江南饲养,不但每群蜂能采一百市斤春蜜,还能成倍地扩大蜂群。
利用蜜蜂给果树、油菜等授粉,单位面积产量可以提高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二百。转地饲养,对促进放养地区的农业增产也有很大作用。
我国有些地方如江、浙等地,生长着丰富的春季蜜源植物,但是给蜜蜂提供主要蜜源的夏季蜜源植物则很少。另一些地方如河北等省恰恰相反,夏季蜜源植物较多,可是具有培养、繁殖蜂群作用的春季蜜源植物却很少。这样的地区,如果采用转地饲养,追花夺蜜,就能够更快地发展养蜂事业。
当某地大面积进行飞机喷撒除虫药剂的时候,喷药区的蜂群,就得转移到别的地方,这虽然也算转地饲养,但是,转移的主要目的是暂时“避难”。
转地饲养有许多好处,但是进行起来却不很简单。在转移之前要先了解放养地区的蜜源植物、气候等情况;转移的时候要为蜜蜂找到合适的运输工具;在旅途中,还得好好照料,不使它们受到颠簸、震动。
李河 赵林
(附图片)
油菜田里的蜂群 戴星摄 (新华社稿)


第5版()
专栏:

自己走到婆家去
张阳德 朱葵 云鹤
江苏高邮县三垛公社三百六大队第十一生产队,有一对结婚不坐花轿、不办酒席的新婚夫妇。
新郎赵有义,三垛公社排灌站的工人;新娘赵粉英,生产队的妇女队长。他俩结婚前,对于不请酒、不收人情,意见是一致的,至于坐不坐花轿,却有争论。一天晚上,两人在皎洁的月光下筹划婚事。赵有义先说:“终身大事,照理该热闹热闹,可是不能浪费呵!”赵粉英接着说:“我也是这么想。不请酒,不收人情我都同意,不过不坐花轿……,这么大的人,自己跑到你家去多难为情!”有义想,粉英的话也在理,租顶花轿也不过几块钱,算不了什么,也就答应了。
没几天,粉英的母亲张存娣从省里参加党代表会议回来了。粉英把要坐花轿的事告诉了她,张存娣表示不同意,对女儿说:“不该坐花轿,干部家庭应该带头改变旧习惯才好。”粉英经妈妈一说,决定退掉租好的花轿。这消息在队里传开以后,群众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有的说那。“这么大的姑娘,不坐轿,跑到人家去……”这句话触动了粉英的心,她第二次提出要坐花轿。这时候,在三百六大队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潘振球和工作组长陆忍谦,鼓励张存娣拿定主张,带头移风易俗,耐心地说服女儿,粉英终于同意不坐花轿了。
不坐花轿,怎样到婆家去呢?赵粉英还是有点心慌意乱。第二天,大队妇女主任胡小粉,帮她想出了好办法——娘家送,婆家接。
结婚那天傍晚,粉英穿上新衣、新鞋,戴上红花,父母和弟妹把她送到大门口,嫂嫂、舅舅把她送到桥头(娘家和婆家的途中隔着一座桥),后面跟着一群打哈哈的青年男女和孩子们。桥那边,赵有义的嫂子毛兰银等着迎接新娘,后面也跟着一群青年男女。走在桥上,嫂嫂先开口说:“想把我家的妹子带去啦,不给呵!”她故意逗着毛兰银,引得几十个青年发出爽朗的笑声,连新娘子也低着头嘁嘁地笑开了。从娘家到婆家的路上,自始至终洋溢着愉快、幸福的气氛。(按:娘家派人送,婆家来人接,用自己的双脚走到婆家去,一路上有说有笑——这种大大方方的出嫁不是很好么!)
粉英不坐花轿做得对不对呢?做得很对,甚至那些曾经说过闲话的人也改口说好了。(附图片)
陋俗
新风 英韬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