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略论像样子 石燕
婚姻大事,铺张好呢?还是俭朴好呢?我们历来主张俭朴的。陈规陋习好呢?还是新事新办好呢?我们历来主张新事新办的。可是,那些有旧思想、旧感情的人,对俭朴、对新事新办不怀好感,把它们斥之为“不像样子”。
于是,像个什么样子?怎么才像样子?就得讲个清楚,弄个明白。
大摆筵席,大宴宾客,像样子吗?可以说像样子,也可以说不像样子。
说它像样子,那就是:
像样地浪费劳动力;
像样地浪费劳动成果;
像样地沾染了摆阔绰、抖威风的恶习!
它又道道地地的不像样子:
不像劳动人民爱惜自己劳动果实的样子;
不像在新社会树立新道德新风尚的样子。
新事新办,俭朴大方,像样子吗?可以说像样子,也可以说不像样子。
说它像样子,那就是:
它合乎新时代、新社会的要求;
它合乎劳动人民目前的和长远的利益;
它表明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粉碎陈规陋习。
它也不像样子:
如果用旧时代、旧社会的旧眼光来看,那么,它违背了几千年来的祖传老例。
然而,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人是从猴子变来的,难道说,人还要回到猴子的时代去吗?
新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要求有新的道德风尚同自己相适应。但是,新的道德风尚不会自动产生;旧的风俗习惯定会随着旧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的消逝而消逝,但是,旧的风俗习惯也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钟不敲不响,桌子不搬不动,灰尘不扫不去。先进的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是要经过大叫大喊的;落后的旧事物的退位和死亡,是要经过斗争的。用新风尚来代替旧习俗又何能例外?
当然,这一斗争,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因此,特别需要摆事实、讲道理;特别需要循循善诱的说服教育工作;特别需要立个样板,使大家有所遵循。
新风尚必须立、也是能够立的;旧习俗必须破、也是能够破的。广东省阳江县合山公社的龙庆村就是一个例子。那里的新型婚礼开了头,许多人就很自然地跟着走;那里的舆论大改变,称颂新型婚礼好处多。看来,人们已经感到:崇尚俭朴的新婚礼不是不像样子,而是很像样子了。
毛主席讲过这样一段话:“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
我们对待旧的风俗习惯,也应该像对待群众的迷信思想一样,那就是: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根据群众的切身经验,启发群众的自觉,并通过群众自己的手把陈规陋习荡涤干净!


第8版()
专栏:影评

人们满意我们的工作吗?
——看《满意不满意》有感 叶幼琴
《满意不满意》,这是一部喜剧电影的片名。许多人看过电影以后,都感到很大的满意。这部影片,是由江苏省苏州、常州、无锡三个市的滑稽剧团和无锡市曲艺团演员联合参加演出、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既有上海话片,又有普通话片。电影通过服务性行业的变化,使人呼吸到浓厚的时代气息。在一家普通的饭店——得月楼面饭馆里,人物仅是服务员、顾客,情节也不过是送菜端饭,但从这些日常生活里,使人看到了我们时代新人的精神面貌,看到了沸腾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党的教育改造人的伟大力量。
电影开始,一声:“当心嘛来哉!”银幕上出现了三号服务员沈师傅,他那亲切的笑容,周到的服务态度,让要去赶轮船的顾客尽快吃到面,把这位顾客失落的工具包送到码头,主动为评弹演员送饭到书场……他热忱地把方便送给每一位顾客,使顾客们都感到满意。从这些情节中,使人具体地看到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老服务员的形象。在旧社会,他们受尽了压迫,被人踩在脚底下,是“低人一等”的“堂倌”。随着解放,他们从屈辱的社会底层走出来了,不但在政治上翻了身,经过党的十多年的教育,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现在是社会上受人尊敬的人民勤务员,他们觉得光荣和自豪。旧社会给他们留下的烙印,使他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新社会的可爱,更加感到自己职业的光荣。于是,当他们为顾客服务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漾出了发自内心的亲切的微笑。他对青年服务员杨友生说的一段话,说出了他对服务员工作的正确认识:“要是没有人服侍你,我看你一天也活不下去!要是没有农民种地,我看你只好穿棉花胎,没有理发师给你理发,你只好留根小辫子,在新社会是大家互相服侍的,这个叫社会分工。我们当服务员的,服侍人也是一种崇高的工作……”这些朴素的思想是他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得来的,所以更使人觉得真切动人。
但是,由于旧观念、旧习惯的影响,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特别是在一些青年人中,对待所谓“服侍人”的服务员工作是有不正确认识的。电影中的青年服务员杨友生便是其中的一个。他受了旧社会的所谓“有福之人人伺候,无福之人伺候人”的影响,不安心作服务员工作。从银幕上,我们看到他酣睡迟到,送错面饭,泼翻面汤,同顾客争吵等一系列事件。他的这些行动,正说明他的思想上有疙瘩,不安心于服务员工作。
当饭馆同志对杨友生进行批评以后,他表面上接受同志们的意见,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思想问题。他采取了所谓“压”的办法勉强克制自己,避免和顾客争吵,强迫自己做到对顾客“笑脸相迎”、“笑脸相送”。银幕上出现杨友生几个扭曲着脸的“强笑”,以至把不少顾客吓走的镜头,给予观众的印象是很深的。这说明,在个人主义思想没有解决,对服务员工作没有正确认识的情况之下,即使是“笑”,那只是假笑,顾客依旧不会满意的。
对于这样一个年青人,怎样使他正确认识自己职业的光荣,克服错误思想呢?影片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反映出党对杨友生耐心细致的教育。三号服务员沈师傅(杨友生的师傅)处处为顾客服务的模范行动;商业局王科长下放到得月楼来跟班劳动;商业局局长的女儿、初中生小顾对待服务工作的正确态度;全国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烈气氛……杨友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些先进人物当中,先进的思想、时代的激流使他不得不逐渐扬弃个人主义的丑恶东西,投身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洪流中来。
杨友生曾经气忿地说:“我年纪轻轻,什么事儿都会做,我不要别人伺候。”事实怎样呢?当他骑车摔伤以后,汽车司机热心地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护士细心地为他治疗。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人都在辛勤地劳动,都在做着伺候人的人民勤务员。在我们的社会里,不管你多么有能耐,也不管你是不是意识到,事实上别人都在伺候你,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客观规律。杨友生从现实生活中碰了壁,受到了教育。从杨友生不安心到安心,顾客对他由不满意到“我们很满意”,具体地说明了我们党教育改造人的伟大力量。
《满意不满意》不仅使从事服务工作的同志受到教育,也使从事其他工作的同志受到启发。影片使人们去联想、去思索这样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人民对我们的工作“满意不满意”?怎样才能使得人民满意我们的工作?如果我们都能像三号服务员以及其他先进的服务员那样,忠诚地为人民工作,得到人民的赞许:“我们很满意”,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更加迅猛地向前跃进。(附图片)
电影《满意不满意》中的青年服务员杨友生


第8版()
专栏:

将军和他的孩子们 沈仁康
将军夫妇有两个孩子:淮海和粤西。
淮海出生在战火纷飞的淮海战场上,曾经寄养在皖北的一户贫农家里,三岁时才领出来;粤西是在解放海南岛时,在雷州半岛出生的,等到他懂得咧着小嘴微笑的时候,全国人民早已投身在轰轰烈烈的经济恢复工作中了。按照通常的说法,他们出生在战争的年代,但却是在糖水里泡大的。
学校要放暑假了,寄宿在学校里的淮海和粤西要回来了。这一对健壮活泼的孩子,每学期带回成绩单都是五分,品行也总是甲等。按照一般父母的想法,孩子们回来了,也许做点可口的给孩子吃,买点好看的给孩子穿;但将军夫妇想到的却不是做吃的,买穿的,而是楼前的那块空地。
楼前的那块空地,原本长些稀稀朗朗的杂草,泥土下面,尽是石灰渣,是盖房时没有清除掉的垃圾。因为土质不好,一直任它荒芜。现在,将军夫妇想到要开垦它了。
淮海粤西回家的第一天晚上,一家四口人就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说起开会来,两个孩子都是乐意的。这种时候,爸爸妈妈总爱讲故事,讲那些书本上没有的、他们听起来特别新鲜的故事。听着这样的故事,心上仿佛多打开了一扇窗子。今天的会议是动员开垦楼前的“小南泥湾”。主席是将军,他的动员报告很特别,他又讲开故事了:
“我跟你们这般岁数的时候,都是小战士了,手臂上缠一块红布,肩膀上扛一杆梭标。铜锣一响,我们就跟农会会员们一起去打土豪劣绅,一起去分田分地,站岗放哨!淮海今年十五,粤西今年十三。现在,你们不用打江山了,可是要保卫江山,建设江山。这建设江山的劳动本领,就得从小时候开始学。”将军用手指点了一点楼外的那片地,“明天开始,我们开始开垦这块‘小南泥湾’!”
两个孩子在学校里也劳动过,现在听了爸爸的话,兴致更大了。
这天是星期天,一家四口都在荒地上战斗;可是一锄头下去,却刨不出几星土来,全是砖角瓦片。淮海粤西最先凭一肚子热情,光着膀子刨呀锄呀,时间长了,膀子酸了,阳光晒得身上发痛,渐渐地劲头不那么大了。但是,看到爸爸妈妈不歇手,不吭声,也只好坚持下去。一上午,只开出几张桌面那么大的一块地,随手撒上了白菜种。之后,就休息了。一会儿,粤西从厨房里蹦出来,像发现了什么秘密似地说:“妈妈,我问了阿姨,白菜才五分钱一斤呀!我们流了这么些汗,出了这么些力,也种不出几角钱的白菜来啊,太不划算了,买点吃吃算了。”
妈妈觉得这是怕艰苦思想的萌芽,应该在它没有长叶的时候连根拔了。妈妈说:“晒了半天太阳,举了半天锄头,害怕了吧?”她又把这事告诉了将军。将军把两个孩子叫到跟前说:“白菜才五分钱一斤,可是向谁去买呢?”
两个孩子有点诧异,还是粤西回答道:“阿姨说菜场上多的是,要一担十担都有,农民伯伯挑出来卖的呀!”
将军又问:“我们种菜怕吃苦,不划算,应该闲着,让农民伯伯种了给我们吃,是不是?农民伯伯种菜不一样吃苦吗?”两个孩子被问住了。
将军接着说:“你爷爷给地主扛过一辈子活,后来叫地主逼死了;你爸爸,我,九岁开始给地主放牛,十二岁就帮你爷爷种田了。淮海粤西,别忘了你们是农民的后代。为什么你爷爷、你爸爸、你妈妈能做的事,你们就不能做,觉得不划算呢?好好想想。为革命拿出自己的一切,永远是划算的事!”
从这一天起,兄弟俩一天接一天,把这片空地开垦了出来。除了种上白菜,还栽了几丛香蕉、几株木瓜、几棵菠萝蜜,原来空空荡荡的地方,显得热闹起来。淮海粤西眼看这园子一天一天兴旺起来,也像着了迷一样,见天在那里弄这弄那,还在硬纸板上写上“小南泥湾”四个红字,钉在地边的一根木桩上。
快开学了,家里给淮海和粤西作上学的准备。淮海和粤西各缺一条毯子,可是家里只有一条旧的,于是又到百货公司添置了一条新的。谁要旧的,谁要新的呢?一天饭后,将军又给两个孩子讲起故事来。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二年,太行山区:
“那年,太行山的冬天特别冷,碰上北风呼啸,雪花纷飞,那冷更不要说了,可是不少战士连棉衣都穿不上。有一回我受了伤,躺在担架上,只觉得冷气从四面八方逼来。担架走过正在行军的部队身边,忽然有人叫抬担架的停一停,一位战士赶上来,把自己身上披着的一条毛毯解下来,盖到我的身上,毛毯还是温热的,可他穿着单薄的衣服,跑去追赶部队了。因为行走匆忙,我连他的姓名都没有来得及问一问。我伤好后,重上前线,一直背着这条毯子。有一次敌人的子弹打穿了背包,就在那条毯子上留下了七八个小窟窿。以后我到东北,虽然缴获敌人的东西像山一样多,几次可以换用新的美国军毯,我总不肯把那条旧的扔了。我一见那条毯子,眼前就出现一位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在老北风里,气昂昂地走远去了。我总记得他。”
将军看了看凝神静听的淮海和粤西,站起身来,从衣柜里抽出一条姜黄色的毯子来,说:“就是这一条!”
妈妈这时又捧出一条新毯子说:“你们上学,行李不够,每人再带一条毯子。你们看,谁要新的,谁要旧的?”
两条毯子一齐抖出来,一新一旧,新的颜色鲜艳,织得细,柔软暖和;旧的有几处斑痕、几个小窟窿不说,织得粗糙,握在手里发硬。要在平时,当然是那条新的好,可是听了爸爸的故事,淮海和粤西都伸手去抓那条旧的,因为这条毯子上有过那位英雄战士的体温、染过爸爸的鲜血。
最后,决定每人轮用一个学期,才肯罢休。
将军显得高兴,他又说:“这条毯子虽破旧,可是二十年来,这毯子也总在教育着我,时刻记着革命斗争的艰苦生活。要是你们这一代都是这样的战士,那我们的革命就会万年兴旺!”
淮海粤西各自打着自己的背包。背包打好了,日用品整理好了,淮海粤西每人背上背一件,手里提一件,告别了爸爸妈妈,告别了那块“小南泥湾”,雄赳赳地向学校步行去了。这时,什么地方的扩音器正传来雄劲的《解放军进行曲》。


第8版()
专栏:

列车在飞奔 黎之
彩色的原野,
彩色的云,
彩色的道路,
列车在飞奔。
拉开窗帘,
看窗外是什么时辰:
东方是红霞朵朵,
飞起了红日一轮。
桃枝抹红,
柳条涂金,
又是一派大好春色,
又是一个美妙的早晨。
大地春光美,
车外景色新,
回头看,
车内的春色更动人。
那一位小伙子要到矿山,
这一位姑娘要到农村,
也许是车上初逢,
他们却谈得那样起劲。
“高山和平原,
都有无尽的宝藏,
我要去取那金钥匙,
打开这宝库的大门。”
“肥沃的土地,
正等待着播种,
我要用双手,
把大地耕耘。”
这里话音未落,
那里笑声又闻,
一对老战友车上巧遇,
把别后的经历谈论。
“我踏遍祖国的土地,
为的是把地下宝藏探寻,
这事儿真不容易,
比当年‘捉舌头’还难几分。”
“我就要到国外去,
接触陌生的工作陌生的人,
现在正在当小学生,
一个字一个字学习外文。”
“老行当用不上啦,
一切得要从头学起。”
“不,走到天涯海角,
也丢不了咱们的传家宝
——革命精神!”
这儿正在热烈地谈话,
那边发生了“纠纷”,
一位是乘务员,
一位是解放军,
两个人你夺我抢,
争着打扫车厢里的灰尘。
“我来吧,你们休息一下。”
“不,还是让我干,
这是我们的本分。”
他们争执不下,
一对孩子抢走了扫帚和抹布:
“叔叔、阿姨别争了,
这活儿还是让给俺红领巾。”
处处是歌声,
满车是欢欣,
车厢显得窄小,
容不下这热情的气氛;
车轮显得太慢,
比不过一颗颗飞腾的心。
远方在把人们召唤,
新的事业在把人们吸引,
前进的列车啊,
更快地转动你的车轮,
向着远方,向着太阳飞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