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不爱红装爱武装” 郭沫若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毛主席:《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民兵组织在中国革命史中是有光荣的传统的。
远在一九二七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的时期,毛主席亲自率领了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到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又把当地不脱离生产的农民,组织成为赤卫队。这就是民兵组织的滥觞。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号召之下,又迅速地普遍地建立了抗日自卫队和民兵,配合着八路军和新四军,广泛地展开了抗日游击战争。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他们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敌人来了就打仗,敌人走了就生产,实现了劳武结合、兵民一体的建制。
民兵组织,活用了毛主席游击战术的思想,发明了不少的作战方法。有所谓麻雀战、破击战、地雷战、地道战、联防战、围困战等等,专门困扰敌人,消耗敌人,毁坏敌人的交通,割断敌人的电线,打破敌人的封锁,为主力部队创造有利的作战条件。有时他们竟能逼使优势的敌人无法立脚,只好逃走。
据不完全的统计,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民兵共作战二十九万余次,打死打伤敌人十万以上,缴获长短枪械两万余枝。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民兵组织的优越性,是不能分开的。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一九四六年七月,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全力支持下,撕毁了停战协定,向解放区疯狂进攻。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因而爆发了。
在这时,广大的民兵组织又动员了起来,英勇地堵击了敌人的进攻。特别是在决定中国革命胜利全局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即自一九四八年九月至一九四九年一月的四五个月中,各地解放区支援前线的民工共五百三十九万人,粮食九亿五千万斤,担架十一万付。而在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各地民兵参加作战共十一万次,打死打伤敌人二十余万,缴获各种枪械五万多枝。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民兵的优越性,也是不能分开的。
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蒋介石的万恶统治,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势力从中国大陆上完全扫荡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于是全国各族人民更普遍地成立了民兵组织,作为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以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并以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
民兵的基本任务已经归纳成为三条:
一、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中起带头作用;
二、配合军队巩固海陆边防,防空防特,维持社会秩序;
三、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打击侵略者,保卫祖国。
解放以来,民兵组织认真地在执行着这些任务。他们在平时除积极参加生产之外,在剿匪、镇压反革命、保卫土地改革、护林、护路、歼灭美蒋特务、消除害兽等等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单以消除害兽而言,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八年便打死了虎豹豺狼、野猪野牛等害兽共五千九百余万只。“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pí 皮]”,似乎可以引用来,作为对民兵的赞美了。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民兵组织的伟大作用,更是值得振笔特书的。
一九五○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扬言要把战争推行到鸭绿江以北。同时还占领了我国领土台湾,威胁着我国的安全。为了支援邻邦,为了保卫祖国,中国人民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运动。各地民兵在这时继承和发扬了以往的光荣传统,踊跃地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英勇的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激烈的战争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终于把在武装上占绝对优势的美帝国主义赶回了三八线,使它不得不坐下来进行谈判,并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美帝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它在第二次大战后,继承了法西斯轴心国家的衣钵,企图独霸全世界,奴役全人类。它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它的疯狂的扩军备战,是危害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总根源。世界人民要反对它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要支持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正义斗争也是理所当然的。
美帝国主义把我们当作了眼中钉。它不甘心在中国大陆上的失败和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千方百计地想扼杀我们,遏制我们,封锁我们,孤立我们,搞了十四五年了,然而终归是枉费心机。中国人民发挥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踏步地前进,在全世界获得了愈来愈多的真正朋友。被孤立了的不是我们,而是在全世界横行霸道的美帝国主义自己。全世界的人民不是都在高呼:“美国佬,滚回去!”吗?
美帝国主义者自以为聪明,总爱玩弄它的“贼喊捉贼”的惯技。它爱说我们中国人“好战”,我们中国人“侵略”成性。最近又发明了一个新名词,说我们“像孤独的狼”。这个新名词倒是满有画意的。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美帝国主义者从我们这面镜子中所照出的它自己的形象。不过,美帝国主义这匹“孤独的狼”倒也并不简单,在它的身上是还披上了一件羊皮的。
最出人意外的是,自称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却和这匹“孤独的狼”同声相应,同样地说我们“好战”,说我们“像公鸡好打架那样热中于战争”,甚至于说我们的民兵组织在原子弹面前只是“一堆肉”。这种不折不扣的拜物教的逻辑,比起美帝国主义者的诬蔑来,倒真是有着“创造性的发展”了。照着这种逻辑推演下去,自然的结论是:凡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行为,都是“愚蠢的”;反帝的星星之火,可以引起毁灭全人类的核战争。那么,怎么办呢?最“明智”的办法不外是向核霸王叩头膜拜了。其实核霸王如果真要把全人类都毁灭干净,那它还有什么霸头呢?它能在充满着放射性物质的世界废墟上称王作霸吗?全世界敢于革命的人民都懂得这一点,他们并不怕原子弹。反而是在原子弹被发现乃至曾经被使用过之后,反对帝国主义与新老殖民主义的浪潮却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日本人民,他们是吃过美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的,却最勇猛地战斗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最前哨。请问:难道日本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只是“一堆肉”吗?是的,“一堆肉”论者就是希望反对帝国主义与新老殖民主义的人民成为“一堆肉”。他要大家解除一切的武装,包含着精神上的武装在内,而真真正正地成为“一堆肉”。那样,核霸王们就真正有了霸头了。三两个有原子弹氢弹的大国就可以并肩拥抱,共同宰治全人类了。算盘打得倒很如意,可惜觉醒了的人民却决不能让它们如意。觉醒了的人民深深地相信:人民会消灭核武器,决不是核武器消灭人民。
我们中国人民是不会被那些核霸王们的讹诈政策所吓倒的。我们藐视那些“泥足巨人”,藐视那些纸老虎。我们的民兵要照常武装自己,锻炼自己,老老实实地向解放军学习,作为解放军的有力助手和坚强的后备力量。不仅男民兵是这样,女民兵也是这样。毛主席《为女民兵题照》七绝一首,已经替我们作了正面的回答。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首诗是“一九六一年二月”写的,简简单单的二十八个字,概括了三十多年的民兵发展史,并暗示了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光荣任务。在这儿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有革命与取消革命的对立,有反对帝国主义与联合帝国主义的对立,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有“多奇志”与“一堆肉”的对立。到底是“不爱红装爱武装”,还是“不爱武装爱红装”呢?中国人民坚决地选择了前者。我们欣赏民兵的“英姿”,赞扬民兵的“奇志”。毛主席替我们塑造了出来,我们将要长远地保持下去。我们将要继续端正我们的立场,强健我们的体魄,提高我们的纪律性,发扬我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斗争精神,有胆力敢于把革命进行到底。
杜甫的《丹青引》中有“英姿飒爽来酣战”句,“飒爽英姿”就是从这儿导引出来的。“飒爽”是双声联绵字,也作肃爽。王国维认为就是《诗经·七月》“九月肃霜”的肃霜。飒爽、肃爽、肃霜,是高洁的意思。故马有肃爽或肃霜(字或从马旁)是白马,鸟有肃爽或肃霜(字或从鸟旁)是白雁,裘也有肃霜(有鸟旁)是白狐裘。水有潇湘,也是由于水色清白。(以上王说,见《观堂集林》卷一《肃霜涤场说》。)
因而“飒爽英姿”,如果译成现代语,便是光明磊落、生动活泼的英俊姿态。这样英俊的姿态,身上穿着素朴的制服,手里拿着五尺长的步枪,整齐严肃地在清早的操场里操练,有旭日初升的阳光照耀着,这是多么朝气勃勃的形象呵!我们从这里不可以充分领取革命的现代美感和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吗?
主席的诗,无疑,是充满着以表扬为主的精神的。女民兵中有不少的模范人物。单举解放以来的例子,如福建的穆桂英班十姊妹,浙江的海上女英雄十二女将,山东的钢铁姊妹连和神枪手姑娘,……都是值得表扬的人物。她们能文能武,在好些服务工作上胜过男子。但在主席诗中受到表扬的,据我看来,却不仅限于女民兵,而是男女都一样。值得注意的,诗中提的是“中华儿女”,而不是“中华女儿”。
当然,为了平仄的关系,“中华女儿”在诗律上是失调的。这儿的第四字,严格地说,不能用平声。但如果主席的表扬是仅限于女性,那么尽可以写成为“中华少女”或“中华女子”;然而不是这样,而是“中华儿女”。这无疑是由女民兵而联系到了所有的民兵。因而“不爱红装爱武装”句,也就不是仅仅限于女性了。这句话,在我看来,应该放大开来看,不能只拘泥在字面上。这是要我们不爱安逸爱劳动,不爱偷闲爱学习,不爱享受爱生产,不爱粉饰爱朴素,不爱散漫爱纪律,不爱柔弱爱刚健,不爱妥协爱革命,不爱自私爱集体,不爱孤芳自赏爱团结一致,不爱苟全性命爱反抗侵略,不爱故步自封爱比学赶帮,不爱红在表面爱红在内心……。我对于主席的诗是作这样的体会的。我认为,“中华儿女”四个字不能泛泛地看过。
目前有民兵组织的国家不限于中国了,古巴也有,而且也有女民兵。一九六一年年初,我在古巴访问的时候,一月三日美国政府宣布同古巴断交,古巴的女民兵怀抱着冲锋机关枪,立即在靠近海岸的美国大使馆的周围警卫了起来。她们监视着美使馆人员离馆,提防意外的破坏。那样的“飒爽英姿”,至今也还活鲜鲜地保留在我的记忆里。我在《古美绝交前后所见》一诗中曾经提到过这件事:“使馆高楼深锁定,女兵围裹抱冲锋”。(《东风集》一一六页)。现在读到主席这首七绝,禁不住要发生联想。那就是“古巴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了。
最近在非洲国家中,有的也有了民兵组织。这是必然经历的过程。凡是认真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国家,人民群众必然要武装自己。没有人民的武装,决不可能应付帝国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的干犯,而求得真正的独立;独立了也无法保障胜利的果实。人民的武装如果仅限于正规的军队,力量也是有限的。既有为人民服务的正规军,又有不脱离生产的民兵作为正规军的助手,一旦遭受到敌人的侵略,便形成全民皆兵的形势,作战的力量便无比雄厚了。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是一九三八年五月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说过的一句话。(《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五○一页。)这句至理名言,在我们的革命斗争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古巴人民的革命斗争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古巴离开美国仅仅九十海里,而敢于同美帝国主义斗争,并敢于胜利,就因为它的人民武装力量有着“最深厚的根源”。
民兵组织是毛主席的战略思想的一项结晶,主席不仅赞赏这种组织,而且希望我们把它推广。他曾经说过:民兵师的组织很好,应当推广。这是军事组织,又是教育组织,又是体育组织……。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
(毛主席对新华社记者谈话,见《人民日报》一九五八年十月一日)
这种革命的战略思想,愈来愈深入人心。民兵组织不仅在中国得到了推广,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在逐步地得到推广。全世界被压迫民族,或早或迟地,都会有自己的人民的正规军队和民兵组织,以粉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枷锁,而使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本身成为历史上的名词。
《为女民兵题照》这首七绝,使读者可能发生联想的范围,无疑,会因民兵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而推广。这或许可以称为诗的连锁反应吧。那就是:
“全球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第7版()
专栏: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青年英雄的故事》代序 马铁丁
这是一本英雄的书,战斗的书,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书。
刘胡兰、董存瑞、王孝和、丁佑君、杨根思、罗盛教、黄继光、丘少云、安业民、杜凤瑞、龙均爵、向秀丽、李贡……是人民的优秀的儿女,是青年们学习的榜样。
学习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诚。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有的人庸庸碌碌度过自己的年华;有的人在革命事业发展的长河中,写下令人怀念的诗篇:这中间,可以是轰轰烈烈的尖锐战斗,也可以是平平常常的革命实绩。
生命,对任何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但是,当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革命的利益需要献出自己的生命的时候,那也是义无返顾的。
小说《红岩》中,有这末一段描写。
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头子徐鹏飞用死来威胁革命者许云峰,许云峰作了如下的回答:
“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
是的。同许云峰一样:刘胡兰、董存瑞等同志正是把自己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光荣,而且是祖国的光荣,人民的光荣。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因为有像刘胡兰、董存瑞等同志这样优秀的儿女,不能不感到是无上的骄傲!
他们是如此爱憎分明:对人民由衷的爱。他们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以人民的乐为乐,以人民的忧为忧。他们紧紧地与阶级兄弟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把能够有机会、有条件为人民服务,看做是自己最大的欢乐与愉快。同时,对人民的敌人,则是刻骨的恨。爱得深,恨得透,为维护人民的利益,对人民的敌人进行英勇的战斗。
他们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人们可以从他们的永葆青春的精神宝库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穷力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是没有这种人:在敌人的威迫利诱之下,为了苟安、为了保命,可以牺牲理想、牺牲原则、牺牲革命者的立场,从而甘愿从狗洞里爬出去,向敌人屈服求饶,这种人也许能够暂时地活着,但是,那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不值分文。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切为人民、为祖国利益而牺牲的人,比泰山还重;反之,就比鸿毛还轻。
学习刘胡兰、董存瑞等同志克服困难的精神。
生活就是战斗。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的。更何况是革命?革命是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改造人的工作。从旧世界到新世界,从旧社会到新社会,是翻天复地的大变化;从有旧思想、旧意识、旧感情的人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人,是脱胎换骨的大改造。在这中间,有困难、有曲折、有阻碍,那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如何对待困难,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态度。在困难前面,第一种人分析困难的性质,研究产生困难的原因,寻求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办法;第二种人一遇到较为严重的困难,就动摇退却,成为可耻的逃兵;第三种人甚至利用国家的困难、人民的困难、集体的困难,谋一己之利。
刘胡兰、董存瑞等同志是第一种人。管你是多大的风浪,管你是什么样的艰险,无论是面对着杀人的屠刀,无论是面对着枪林弹雨,无论是面对着熊熊烈火,无论是面对着彻骨寒流,无论是面对着各色各样的逆境,他们从没有拜倒于困难的脚下,而是站稳革命者的立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关于刘胡兰的牺牲,书中写着:
刘胡兰两只眼狠狠瞪住敌人,向阎匪军官大喝一声:“我咋个死法?”许得胜、张全宝凶恶地说:“一个样!”敌人用枪把子强逼群众来拉刘胡兰,但是没有一个人动手。
刘胡兰昂首挺胸腾腾地走到铡刀跟前……
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气魄!一棵参天的大树、盖世的英雄、不朽的巨人的光辉形象,屹立在我们的眼前!
学习刘胡兰、董存瑞等同志的革命勇敢与机智。正因为他们对人民、对祖国、对革命赤胆忠诚;正因为他们大公无私,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正因为他们连自己的生死也置之度外,正因为这一切,他们无所畏惧。
他们的大无畏的思想和行动,或则体现了革命者的崇高气节;或则保证了战斗的胜利;或则卫护了祖国的资财。……
革命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与这一群虎将的勇猛精神分不开的。
勇敢不一定就能机智,但是,革命的机智又常常与革命的勇敢联在一起的。你想:如果一个人在千钧一发的关头,在与敌人直接交锋的时刻,尽是双腿发麻,直打哆嗦,那么,他又怎么可能保持镇定,并迅速地分析情况,随机应变?
刘胡兰、董存瑞等同志,是勇敢的人,又是机智的人。
当我读到董存瑞和小李、王德胜一枪不发,拿下敌人碉堡的那一节,真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敌人并不都是糊涂蛋,他们中也有非常狡猾的。你看:那两个守夜的哨兵就不简单。他们背靠背地站着。就是走动,也是一个站在原地转,一个向前十步,向后十步机械地踱方步。他们四面关照,使你无从下手。但是,董存瑞细心观察,仍然找到了敌人的漏洞,他利用了敌人的口令,在几句简短的对答间,把敌人的哨兵擒住。
王孝和与特务头子万一在一个办公桌上办公。那时,正值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打击之下,望风披靡,节节败退。
王孝和究竟是什么人呢?特务头子万一一时还摸不清楚。于是,走出来探听口风。
万一首先表示对内战很“痛恶”,接着说:“这种战争,打不出什么名堂。你瞧,喏,东北这种局面、多么尴尬……唉……”他摇摇头,立即把话题一转,盯着王孝和问:“像这样发展下去,你觉可喜呢?还是可怕?”
王孝和非常沉着、非常洒脱地说:“这就要看工人了。我是做工会工作的,工人觉得高兴的事,我也高兴;工人反对的事,我也一样……”
真回答得好。既坚守了自己的革命立场;又使敌人找不出什么把柄。
不用说: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炸敌桥,黄继光以自己的身躯堵敌人的枪眼……这些革命英雄主义行动的本身,既是勇敢的,又是机智的。
学习刘胡兰、董存瑞等同志的高度的革命组织性与纪律性。
列宁说过:“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进一步,退两步》)他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谈到苏维埃人民战胜外国武装干涉和白匪军的原因时,又指出:“如果想想一个被削弱了的贫困落后国家为什么竟能战胜世界上几个最强的国家,想想发生这种历史奇迹的根本原因在哪里,那么,我们可以看出,根本原因就在于集中制、纪律和空前的自我牺牲精神”。
丘少云同志在体现革命的组织性、纪律性方面,是个可贵的典范;丘少云同志的英勇行动又为列宁同志指示的全部正确性,提供了可歌可泣的例证。
为了缩短冲击距离,保持战斗的突然性,上级决定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黑夜,将部队潜伏到敌人的前沿。几百个人,要在敌人的眼皮下,藏二十多小时。
如果有一个人暴露目标,不仅全功尽弃,而且会带来莫大的牺牲。
不幸,一颗燃烧弹恰好落在丘少云的身旁。一团烈火在他的周围燃烧。丘少云咬紧牙关,一声不吭,直到自己停止了呼吸……
严守革命的纪律,空前的自我牺牲精神,对丘少云同志说来,那是当之无愧的!
树有根,水有源。刘胡兰、董存瑞等同志在刹那间的壮烈牺牲,决非偶然。那是在实践中长期锻炼,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的结果。有些青年朋友,有这样一种想法:“我一不在战场上,二不在刑场上,三又没有遇到什么突然事变,我纵有学习英雄之心,但是,我的赤胆忠诚又从何表现?”
其实,第一,一个人的赤胆忠诚,固然可以在刹那间的壮烈行动中表现,同时,更多、更经常地却表现在日常的劳动或工作中,日常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中;向英雄们学习,如果斤斤于这种、那种具体行动,那的确是无法学习的。不在战场上,就不可能有与董存瑞、黄继光、杨根思等同志完全相同的经历,即使在战场上,条件与环境,也未必就是一样的,因而,个人的经历,总是千差万异。不能提出这样愚蠢的要求:学习董存瑞就是要同志们抱着炸药去炸桥梁,学习黄继光就是要同志们用自己的身体去挡住敌人的枪眼。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大公无私的精神。这精神是时时用得着,处处用得着的。一事当前,先考虑集体的利益呢,还是个人的利益?这个问题普遍存在,难道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地都碰得到吗?正是在这里,英雄们向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范例。第二,刹那间的壮烈行为是结果,不是原因。一个人如果没有长期的自我修养、自我锻炼,那么,在一个紧急的关头,会突然出现什么奇迹,那是不可能的。
一个工人阶级战士的成长,主要依靠两条。一条是党的领导,还有一条是每个人对真理的自觉地追求。
举例来说:董存瑞、杨根思、罗盛教等都是在部队里成长起来的。人民解放军是在党直接领导之下的革命队伍。人民解放军本身就是一个熔炉,它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在里面受到锻炼。董存瑞、杨根思、罗盛教首先是在这个大环境里受到革命的影响。但是,一般的政治影响还不够,这里又往往通过具体的人对他们的具体帮助。董存瑞与连长王万发的关系,杨根思与排长孙福生的关系,罗盛教与炊事班副班长王书玉的关系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党的领导,同志们帮助,是一个人所以能够进步的条件之一,但是,更主要地是每个人自觉地改造自己。董存瑞、杨根思、罗盛教正是这样的。一开始,他们并不就是一个坚强战士。他们身上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仅有一心学好的善良愿望,而且对自己的行动,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他们没有辜负党和同志们的期望,他们用自己的实践作证:在真理追求之路上,迈开大步,走得扎实,一步一个脚印。
劳动人民出身的人,他的阶级地位决定了他比较容易地接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却不能因此得出结论,一切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人,就根本无法改造。不,不是这样的。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人,如果他真正自觉地进行自我改造,一样可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坚强的战士。丁佑君、李贡就在这方面向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实例。
毛主席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毛主席的这八个大字,是赞扬刘胡兰的光辉的一生。其实,这八个大字,对本书中的其他烈士们,也是完全适用的。
这本书是以传记体裁写的。但是,仍然不乏文学的色彩:朴质生动,平易近人。可以看出:在语言、结构、剪裁诸方面,作者们都是经过推敲、下过工夫的。固然,革命英雄们的一生,本身就是感动人的。但是,用文字把它体现出来,作者们也是有着自己的贡献的。
〔本书即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第7版()
专栏:

读《秋色赋》 谢云
读峻青同志的散文和报告文学集《秋色赋》,有一个突出的感觉:作者总是把他的摄影镜头对准着现实生活中激动人心的情景和场面,对准着火热的斗争,对准着新生的事物。由于紧密地反映了现实的生活斗争,《秋色赋》里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在这里,我们不但看到了我国人民最近几年所进行的伟大斗争的侧影;而且通过那些反映解放战争中敌我斗争的作品,听到了解放区军民义愤填膺、奋起战斗的呼声。这些作品,今天读来仍然激动人心,具有很大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
峻青同志用满腔热情,热烈地歌颂了那些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战斗、奋不顾身的革命战士。在解放一江山岛战斗中牺牲的吕有库的形象是特别动人的。虽然残废,还坚持学习文化准备为祖国服务的张明山,民兵英雄李成万和李守先、孙玉敏,还有那些长期坚守在没有房屋、没有树木的海岛上的海防战士们,……所有这些平凡而伟大的革命战士和他们的革命精神,都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峻青同志不但在记述这些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的时候,蘸满了感情的墨汁,而且常常用火一样的语言直抒胸臆,或者径直向读者发言。在《敬礼,光荣的海防战士》中一连串的发问,会使人们联想到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思想、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并且从而产生出力量。
在反映故乡生活的一组文章中,感情是显得更为亲切的。在革命战争的烽烟里,峻青同志曾经在自己故乡的土地上,同乡亲们一起,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现在,他重返久别的故乡,看到故乡的人们不但医治好了战争的创伤,而且胜利地经受了几年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创造出繁荣昌盛的新农村。他们豪情如火,壮志凌云,英雄气概不减当年。看到这些,作者心中充满了兴奋、自豪和欢乐,抚今追昔,感奋万端。这种感情,溢于字里行间,使我们看到:新生活的灿烂阳光和革命战争的熊熊火光交织在一起,眼前绚丽烂漫的景色和历史上革命斗争场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种动人心魄的图画。通过这样的图画,作者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经过革命战争血和火的考验的人民,是任何困难也吓不倒的;它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正是当年浴血奋战争取来的,我们要永远不忘过去的艰苦斗争,不忘国内外的阶级敌人,不忘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要永远保持光荣的革命传统,永远发扬英勇的战斗精神。
《秋色赋》中有不少篇章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新巧的构思。解放战争前夕写的《胶济线上》、《李家埠在战斗》,通过具体的事实和现象,揭示了当时的斗争形势,唤起人们的注意,相当深刻有力。《罪恶的魔影》的结尾:“夜深了。昌南之夜,是阴沉沉地,邻村有枪声在响,犬在狂吠。然而,太阳永远是人民的。”寥寥数语,成功地写出了当时的气氛,表达了作者的思绪,给人很深的印象。在近几年的作品中,《秋色赋》是最引人注意的一篇。作者用饱蘸各种颜色的彩笔,描绘了绚丽灿烂的迷人秋色。然后笔锋一转,提出了“不行春风,难得秋雨”的生活哲理。并且通过一个老人的话指出:这春风不是自然界的春风,而是党的集中力量加强农业生产的号召。这就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使人的眼界顿时感到开阔而新鲜。文章首尾都提到欧阳修的《秋声赋》,不但增加了文字的波澜和色泽,而且结尾处指出:欧阳修眼中的秋所以和作者眼中的秋迥然有异,乃是不同时代在人们思想上引起的不同的反应,从而把对秋色的赞美转而成为对我们伟大时代的赞美,使作品的思想境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更严格的要求来说,我觉得有些作品锤炼还不够,显得有点松散。有些篇章在材料、意境甚至语言上都有重复的感觉。我觉得:作者写革命战争中的人和事是相当有声有色的,而写生产建设中的人和事还显得不如前者得心应手的样子。希望作者在新的作品里能够更深刻动人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生活里的新人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