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头发·服装·美
梅原
《天津晚报》最近开展了关于发型问题的讨论,很有意思,我也来说几句,顺便也谈谈服装的问题。
头发长在脑袋上,衣服穿在人身上,这些都是属于人的外表的东西。年长者常劝一些年青人找对象勿以外表取人。这是对的。外表的漂亮与否,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灵魂是否漂亮。那是两码事儿。同样,我们也不能完全以发型、服装来断定一个人的思想如何;烫头发的,并不代表他(或她)的思想就是资产阶级的,剪短发的,也并不代表他(或她)的思想就是无产阶级的。我们有些归国侨胞,他们热爱祖国,在穿着上和原在国内的人有些不同,这是他们过去长期在国外所带来的生活习惯。所以,我们反对完全从发型、服装来看人的方法。
但是,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完全等同起来,也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一定的形式反映了一定的内容。发型和服装,反映出一个人的审美观,有时候在有的人身上,也还反映了他爱好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甚至他的政治信仰是什么。这决非危言耸听。清王朝被推翻以后,一些“遗老”“遗少”的后脑勺上,还坚持拖着一根辫子,到天津见了下了台的“末代皇帝”,就疾趋三步,随即“噗”的一声跪了下去;你说,他的发型——那根辫子不就代表那脑袋的花岗岩性质吗?解放前在上海,有些青年崇拜好莱坞“明星”,也留着鸭屁股式的“大背头”,鬓角一直留到耳朵下,穿着花衬衫,你说,这不反映他们的资产阶级思想吗?那时有些妇女,烫起一种乱鸡窝式的头发,梳洗一次得花很长时间,你说,如果不是有闲阶级的太太小姐,谁有那闲功夫去留这种头发?而在今天,一个向上、愿把精力花到工作、学习上的人,当然更不会去烫这种既麻烦又怪模怪样的发型了。
穿着者小事也;那指的是我们不值得把精力花在这上面。但反过来也可以说:穿着者大事也;那是说,如果有人把衣着、发式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那就险了。因为这样的人受资产阶级思想侵蚀显然很深。在审美观点上,也有一场斗争的。早先在右派分子向我们进攻时,就有人攻击过我们朴素的蓝制服、老棉袄,说它土里土气,很难看。现在美帝国主义向别的国家施展侵略阴谋时,首先就是千方百计地把他们黄色的电影、书刊、音乐舞蹈和奇形怪状的服装、发型等等送进去。如果有人受到这些东西的迷惑,思想就会随之变化。因此,对发型、服装问题,如果联系思想来检查,又是一个未可忽视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并不认为,不修边幅就代表思想进步。随着建设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正在而且应该丰富多采起来。服装专家和理发师们考虑如何使衣着、发型大方美观,姑娘们、小伙子们想把自己修饰得清洁整齐,都是容许的。我们反对的,只是那种奇装异服,是那种怪模怪样的发型,是那种脱离劳动人民、把时间浪费在梳妆打扮上的生活作风,是那种一味追求吃穿玩乐的资产阶级思想。奇装异服和怪模怪样的发型,在我们眼中看来,都不是美,而是丑。我们眼中的美,是劳动,是雷锋那样红色的思想、纯洁的灵魂;我们眼中发型和服饰上的美的原则,是朴素、大方、整洁、方便。这是劳动人民的审美观,是真正的美。这种美,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也正体现了我们年青一代的健康的成长。


第6版()
专栏:

说唱最新最美的今天
沈彭年
北京市曲艺现代题材曲目观摩演出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新节目,北京曲艺团的数来宝《壮志凌云》和相声《举目皆亲》是其中的两个,说唱的是新人新事、好人好事,歌唱了最新最美的今天。今天,社会主义正在大步前进,人们的共产主义风格正在毛泽东思想的培育下,“春风杨柳万千条”般地生长着。
《壮志凌云》歌颂了中国工人阶级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描述了北京拉锁厂职工自力更生制造尼龙拉锁的光辉事迹。“尼龙拉锁不简单,这种东西是尖端,不怕碱,不怕酸,不怕折,不怕弯,样式精致又美观,节约金属又省钱,它的寿命很延年。”立志要生产这种尖端产品的拉锁厂是怎样的一个厂呢?“拉锁厂,我去过,厂房简陋不宽阔,各个车间不起眼儿,几间小屋不大点儿,房子窄,顶又矮,两架机器挤着摆。”就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而且一无图纸,二无经验,硬是要把生产尖端产品的机器造出来。外国的资本家说:“你们中国做不了!”在新中国的工人阶级面前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没有不可攀登的高峰。拉锁厂的职工说:做的了!他们“日日夜夜熬心血”,奋战了二十八个月,试验了二百多次,完成了战斗任务。
《壮志凌云》生动流畅地说唱了这个事件,反映了这个事件中所包含的充沛的革命精神和曲折复杂的战斗过程。它以速写画的笔法勾勒出了拉锁厂的英雄群像,其中又着重地描绘了几位英雄人物的战斗姿态,落墨不多,却又刻划得神采飞扬。为了这一战斗任务,
“不知流过多少汗”的许师傅,“苦思索,仔细算,袖口全都磨开线”。他在大雪飘飘的冬夜里,进攻的脚步也不稍停。为难了,“抬头看见主席像,浑身增加新力量。眼前有个红太阳,一股暖流入心房”,于是继续前进。“刘师傅,去休养”,却念念不忘这场攻坚战斗,“他要在休养所里摆战场”。“人家下棋他划线,人家游泳他计算。绿绿的海水漫无边,对对的渔船挂白帆”,刘师傅“手拿小本坐海滩,一颗红心在车间”。这些精采的片断,都写得那么有情有景,人物形象又那么凸出活跃,使人感到他们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正气扑面而来。
《壮志凌云》在写人写事之外,还有说理的部分。要打赢这一仗,首先就要“工人思想树红旗”,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在工人思想里飘扬起来了,三面红旗在工人思想里飘扬起来了,就“定叫困难把头低”。同时也要“党领导,下车间,亲自挂帅闯难关”。还要通过“试验小组动起来”的科学试验。加上“多少单位来支援”,终于解决了战斗。夹叙夹议,并且夹上了由于批评落后思想而来的笑料,说理说得有力量,说得活泼风趣。
这段数来宝在形式上也做了一些试验性的突破。例如写到各方支援的一段,“技术进口公司,轻工业出口公司,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百货批发公司”是四个很拗嘴的名称,放在数来宝里是不大好念的。作者紧跟着写道:“这公司,那公司,全是大公又无私”,点出了全国一盘棋的精神,收束住了这个段落,而且散韵结合,把“全是大公又无私”这一句衬托得更为雄浑有劲了。数来宝的起头有这样两句:“说新人,唱新事儿,歌颂先进鼓干劲儿”,作者完成了这个任务。
《举目皆亲》写的是北京崇文区五个失去双亲的孩子,受到党和政府以及无数亲人的关怀,“孤儿不孤”的感人故事。歌颂了我们光辉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风尚。五个孤儿“也是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也是全院的孩子,也是街道的孩子,也是人民公社的孩子,也是工人的孩子,也是农民的孩子,也是军人的孩子,也是政府的孩子”。五个孤儿“是咱们国家的孩子”,这是响亮的社会主义的声音,共产主义的声音。“孤儿不孤”,因为:“全国各地处处伸出温暖的手”。
《举目皆亲》突出地表现了孤儿的亲人们的两个特点。第一是他们不露名姓、不声不响地为孩子们服务,第二是他们不仅仅关心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更为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哥哥姐姐们给孩子们送了年画,更重的一份心意是画上的题词,哥哥姐姐为这些孩子们题上了自己心里的话,希望五个弟弟妹妹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做红色的接班人,做毛主席的好孩子。
相声要表现这样一个题材有不易之处。《举目皆亲》却能够引动笑声。作品批评了相声演员甲所代表的稍稍落后于大家的人。自己的爱人已经为孤儿们不声不响地做了许多事,自己却毫无所知,毫无所闻。于是他急起直追,为孩子们去修理电灯开关,晚到了一步,想带孩子们去理发,又晚到了一步。认识上一步落后,行动上步步落后,这就会引起笑声。笑声激励我们每一个革命者更好地关心集体,关心别人,树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风格。演员甲也终于如愿以偿,为孩子们帮上了忙。在无数“你不相识的同志,你不知道的同学,你不相识的姐姐,你没见过面的小朋友,你不认识的阿姨”,和“北京的钢铁工人,上海的机关干部,沈阳的公社社员,福建的解放军叔叔”当中有一位新疆的少数民族叔叔给孩子们寄来了自己的十块钱奖金。
甲:我把十块钱拿走
了。
乙:啊?!
甲:我给他们买书去。
乙:买书去呀!
这是这段相声的“底”,是一个很好的结尾。演员甲是遵新疆叔叔之嘱为孩子们去买《毛泽东选集》。
《举目皆亲》运用了“倒口”,也就是学方言语音的手法刻划了几个人物。体贴孩子们的田大婶儿是天津人,为孩子们义务理发的理发员是京东人。从《打牌论》、《剃头挑子》那种低级庸俗的“倒口”,一变而为这种饱含阶级感情、感人肺腑的“倒口”,是多么大的变化!从这里也可以悟解到必须努力说新唱新,才能够促使曲艺在艺术上大出社会主义之新。
这两个节目只是曲艺团同志们新收获的一个部分,却也是他们得到更大收获的苗头。我们一定要高歌猛进,说唱最新最美的今天,奔向更新更美的明天!


第6版()
专栏:影评

华尔街在风暴中颤抖
——看《世界人民公敌》后
高汉
当人民用胜利的欢呼淹没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枪声以后,人类的历史进入了新的里程。在欧洲和亚洲的大地上,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世界上第一次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与此同时,美国统治者、垄断资本集团,出于本性的要求,也由于受到战时军火买卖赚来的五百多亿美元横财的鼓舞,看中了可取的历史时机,就像一条得意忘形的章鱼似的,把罪恶的触角向西一直伸过太平洋和日本,缠住了中国;向东一直伸过大西洋和西北欧,进入了西柏林。它多么想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啊。这种野心,在总统杜鲁门一九四六年的国情咨文中写得明白: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对全世界人民负有重大责任的国家了”。
就这样,美帝国主义开始了它那君临天下、奴役全人类的迷梦。它哪里料到,正是这个迷梦“驱使全世界的人民大众走上消灭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的历史时代”。
纪录片《世界人民公敌》所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雄伟、激荡、复杂的时代。
影片把锋芒直指美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它揭露了这些人在这个时代所干下的罪恶勾当。在影片里,我们看到:美帝国主义在急急忙忙地进行扩军备战和核爆炸形成的冲天烈焰。它在世界各地霸占领土,建立军事基地,飞行间谍飞机、扶植蒋介石、李承晚、吴庭艳等一批政治垃圾。它一面控制西北欧、东南亚,复活西德和日本的法西斯余党;另一面公然进兵黎巴嫩,威胁伊拉克,反对阿尔及利亚人民革命,杀害卢蒙巴,空袭哈瓦那,登陆吉隆滩。此外,它还时时刻刻打起“和平”、“友谊”、“援助”等幌子,利用经济掠夺、政治颠覆和推销美国生活方式等来祸害世界各国。对于本国的劳动人民、特别是黑人,它也从未放过任何勒索和迫害的机会。它成了世界人民的公敌。
就是这个美帝国主义,在我国大陆上赔了枪炮又丢脸,最后不得不狼奔鼠窜而去。接着它又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确认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惨重的失败。它一手支持的伊拉克费萨尔王朝复没了,古巴巴蒂斯塔反动政权崩溃了;而它所反对的阿尔及利亚人民武装起义,却取得了胜利。艾森豪威尔要访问日本,派他的新闻秘书哈格蒂去打前站,但是这位先行官到了日本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示威群众站到他座车的顶篷上,喊着要他滚回去。肯尼迪那支侵略的雇佣军,虽然经过苦苦训练,但是一爬上吉隆滩,不出七十二小时,就全被粉碎了。好容易制定了“特种战争”政策,在南越却遭到南越人民的坚决回击,如今已深陷绝境。而世界各地,包括它的后院拉丁美洲在内,连巴拿马也不例外,反美的浪潮正此起彼伏、方兴未艾……。
看来这偌大一个地球,对于美帝国主义来说,倒是没有一块安稳清静的土地。即使在它自己的家里,也到处响彻了黑人愤怒的呼喊,笼罩着经济危机的阴影。
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排解的矛盾。它们是如此之尖锐,以致不久之前还是白领高冠、不可一世的总统肯尼迪,居然如影片所纪录的,在刺客的手下死于非命。
如此美国,不是纸老虎又能算得上什么呢!
影片就用这样一些无可争辩的事实,论证了在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要自由、要革命的人民眼里,美帝国主义就算它长着“核牙齿”,也不是不可抵制的,不是不可击败的。各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实践,识破了它这种外强中干的本质,不断地掀起了革命的风暴,震撼了华尔街,把世界的历史车轮推向前进。
这部影片,纪录了战后十八年间,在帝国主义与世界人民之间所展开的侵略与反侵略、迫害与反迫害、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不管斗争怎样反复,它指明,革命是历史的主流;美帝国主义的反动势力只不过是一股逆流,而且正在日益走向衰落。影片用丰富的形象体现了片头导语中毛主席的伟大预见:“世界将走向进步,决不是走向反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第6版()
专栏:

迎春
——写在四川德阳县一九六四年春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
海棱坐大船,不怕风险,阳关道——通往幸福彼岸。要造人间乐园,哪怕流血汗?愚公移山,把旧天地来改换。毛主席的话发聩启顽,是顽石也把头点。东风吹,群芳争艳;红旗挥,抖擞精神迎战。风流人物遍地是,个个是好汉。比学赶帮,争把英雄本色显。天外还有天,须看得远。要胜利,谁说不敢?


第6版()
专栏:

大保和二保(儿童诗)
佟希仁大保和二保,明天去割草。哥俩要比赛,看谁起得早。公鸡刚刚叫,二保起来了。身边摸一摸,心中暗暗笑。偷偷来到小河边,忽见银镰在闪耀。二保心中直纳闷:是谁在那割夜草?悄悄上前看,原来是大保。银镰唰唰响,早割一大抱。二保吃一惊:
“早起倒迟到,方才摸那硬脑袋,准是放的葫芦瓢。”小二保,心眼多,一条妙计早想好。偷偷溜进林背后,割草唰唰不直腰。清晨太阳红,大保见二保,他说弟弟睡懒觉,割草的事儿早忘掉。二保听了眯眯笑:“哥哥你别太骄傲,我草早送饲养室,你的把戏我也知道!”饲养员,李大爷,站在一旁嘿嘿笑:“你俩都是好娃娃,评功谁都记一条!”


第6版()
专栏:

锦上添花(水印套色木刻)    
  蓝玉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