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提高工业产品质量的若干关系问题
胡式如 杨公朴 李斗垣
工业产品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一项主要标志,也是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证。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工业产品质量,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要使得这一任务能够顺利实现,首先,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企业中的全体职工都能树立起“产品质量第一”的思想。实践证明,在人们的精神面貌起了变化,革命精神得到发扬后,就能在物质技术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生产出质量较好的产品;在物质技术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生产出质量优异的产品。其次,还需要采取严格的科学态度,老老实实地、认真细致地解决各种生产技术问题。就这一点而言,除了要解决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外,正确地处理好工业产品质量与产品技术标准、原材料、劳动力、机器设备和工具以及经济效果等几方面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业产品质量与产品技术标准之间的关系
工业产品的技术标准是判断和评价工业产品质量优劣的客观依据,也是提高和改善工业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它不仅对工业产品应具有的性能,如产品的重量、尺寸、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与机械性能等方面,作了具体和详细的技术规定,而且还对产品的用途、规格、检验方法以及包装和储运条件等方面,也都相应地作了明确的技术规定。从工业产品技术标准的上述规定中,就十分明显地反映出它在提高和改善工业产品质量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般说来,工业产品技术标准能够从以下各个方面来促进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为合理制定各种工艺规程和技术图纸,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质量还未达到技术标准的某些工业产品揭示出其缺点所在;为工业产品质量赶上先进水平,指出了一定时期的具体奋斗方向;对产品的零件和部件逐步实行标准化和通用化,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原材料入厂、在制品加工以及产品的最终完成等方面,规定了应当采用的检验仪器和检验方法。由此可见,工业产品技术标准在促进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使上述的作用正常地和充分地得到发挥,并在工业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就应当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并考虑今后发展的需要,正确而合理地制定产品技术标准。正确而合理地制定工业产品技术标准,一般说来,应当符合以下一些要求:产品的实用性、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使用上的安全性和生产上的可能性。这几项要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忽视其中任何一项要求,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制造铁钉的工厂在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时,不注意实用性这一要求,因而,不恰当地把提高和改善铁钉表面的光洁程度,作为一项改善产品质量的措施,并将其纳入产品技术标准中,其结果,就不仅会大量地浪费许多辅助材料和劳动力,而且还有降低铁钉使用价值的可能,因为表面过于光滑的铁钉,只是外表美观,而不实用,它难以与木制物件钉牢在一起。不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这些要求,同样是不正确的。例如,在仪表厂中,如果不从改革产品结构或改进元件质量着手,来提高和改善普通仪表的质量,而只是在仪表外壳上,采用有机玻璃以代替普通玻璃,这种单纯在产品非关键部分上选用高级原材料的做法,不过是徒然地增加了产品成本,而不能达到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的目的。为了对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国家财产负责,保证产品在使用时安全可靠,是不容许有丝毫疏忽的,这一点,在产品质量提高和改善工作中,需要特别加以注意。此外,忽视生产上的现实可能性,不顾我国经济资源的条件和当前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来制定工业产品技术标准,也是十分错误的。又例如,如果在高级合金钢材产量还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要求将高级合金钢材大量地使用在日用工业品生产方面,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被允许的。
有了合理的工业产品技术标准,还需要严格地、全面地加以贯彻执行,才能使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得到可靠的保证。组织企业职工认真学习和切实掌握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和内容,是顺利贯彻执行产品技术标准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产品技术标准的学习,使他们牢固地树立起“产品质量第一”和严格遵守产品技术标准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掌握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和内容,以便在各个生产岗位上,认真贯彻执行产品技术标准。只有这样,工业产品技术标准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根据需要和可能,将工业产品技术标准进行分解、落实和具体化,是贯彻执行产品技术标准的又一项重要措施。只有将产品技术标准,按部件、零件或工序进行逐级分解,分别制定出部件、零件或工序的技术标准,才能为车间、工段或小组以及每个生产工人在进行生产技术活动时所掌握,并使他们明确各自加工对象在质量方面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从而,可以保证最终成品的质量,符合产品技术标准的规定。
产品技术标准,通常都是根据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发展需要和生产力水平来制定的,而且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又是先进合理的。因此,每个工业企业都需要奋发图强,力争达到或超过现行的产品技术标准。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在我国各工业部门和企业中,所采用的并据以贯彻执行的产品技术标准,一般说来,并非产品质量的最高标准,不少工业产品技术标准与当前世界上最先进工业国家的产品技术标准相比,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即使有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已经达到了目前产品技术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要求,也不能因此而自满,还需要进一步树立起雄心大志,制定出更高、更新的产品技术标准,生产出质量更加优异的产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工业产品质量与原材料之间的关系
在工业中,除采掘、采伐、捕集等部门外,其他部门的产品,都是由消耗一定数量的、并具有某种性能和用途的原材料加工制造而成的。原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对路,性能良好,会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相反,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不完全符合生产技术上的需要,就会对产品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不同的产品在加工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原材料好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也就随着产品加工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就采用冶炼、分解和化合等工艺方法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业部门和企业来说,当因原材料发生变化而影响到产品质量时,通常企业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即通过工艺配方的合理改变、工艺操作方法的改进以及原材料的分级、拣选和预先提炼去杂等措施,来弥补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等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从而,使用这些原材料,能够生产出质量合乎产品技术标准的产品。这种情况,在冶金、化学等工业部门中也是不乏其例的。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冶金工业的发展史中,得到佐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低品位矿藏也具有开采和利用的价值,矿石的临界品位在逐步下降,同时,冶金产品的质量却在不断提高和改善,质量优良的产品在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可见,用较低级的原材料生产出合乎产品技术标准要求的工业产品,是这些部门生产技术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趋势。
再就采用切削、装配、涂染等工艺方法从事生产活动的工
业部门和企业来说,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只是改变了原材料的尺寸、大小、几何形状、外观状况,但未改变或很少改变原材料的内在质量,因而,原材料性能的好坏,对于这些部门
中的产品质量,就有着较多的影响。即使如此,但是,人们在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的工作中,也并非完全无能为力的。一般说来,可以采用下列措施,来防止和减少原材料性能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首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分析和掌握原材料性能不好的原因,以便针对不同情况来改进原材料的管理工作,克服和弥补原材料性能方面的某些缺陷。对于好坏混杂的原材料,可以进行挑选、修补、划区分类和分档堆放,将性能好的原材料用在重要产品和产品的关键部分上,将性能较差的原材料用在产品的次要方面。也可通过简单的加工,来改变原材料的外部缺陷和某些性能。此外,还可通过原材料验收、运输和保管工作的改进,以避免原材料品种和规格不对路、以及变质、损坏等情况的产生。其次,主动地与原材料供应单位取得密切的协作联系,及时提供有关原材料性能方面的各种要求和情况,并尽可能地协助供应单位共同设法改善原材料性能。再次,寻找适当的代用原材料,根据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通过试验,并在不降低产品质量和不提高产品成本的前提下,合理地和正确地选用代用原材料。最后,有些原材料,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通过产品加工精密度的改善,来弥补原材料在性能上的某种缺陷。例如,提高产品在切削加工时的光洁度,以适当增强材料在使用中的耐磨程度;缩小公差以部分抵消材料的膨胀系数过大的缺陷,等等。
工业产品质量与原材料消耗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会影响原材料消耗的增长或减少。通常,在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措施的实行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消耗一些原材料。例如,为了加强产品的技术检验工作,需要增加产品破坏性试验的次数,或者由于工艺上的某种合理要求,需要适量增加一些原材料的消耗,尤其是,当半成品合格率还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出厂成品符合产品技术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就会在生产过程中剔出数量较多的废次品和退修品,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原材料消耗量的增加。但是,从总体来看,提高和改善工业产品质量,是会有利于原材料消耗量的降低。这是因为:第一,产品质量取得稳定提高和改善后,生产过程中的废次品和退修品,不仅不会增加,而且还会大量减少;第二,产品中某些结构的合理改革,既可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又可适当地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量;第三,在生产中,广泛运用无切削和少切削等先进工艺,以及提高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可以大大降低原材料的消耗量;第四,在全面地、普遍地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的内容中,也包括了原材料性能的提高和改善在内。原材料性能越好,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损耗和废弃也就越少;第五,对某些工业产品来说,不断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也是不断简化产品结构,使产品由笨重变为轻巧,由大变小,从而降低原材料消耗量的过程。上述分析,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在一定场合下,可能会增加一些原材料的消耗量,但是,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已取得稳定的效果后,就会更加有利于原材料的节约。
工业产品质量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
劳动力是企业生产技术经济活动中,最革命和最积极的因素,也是工业产品质量取得不断提高和改善的最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广大劳动人民革命精神的发扬,文化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及力争产品质量第一流思想的树立,这就为工业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工业企业中,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与节约劳动力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提高和改善工业产品质量,需要贯彻和实现一系列技术组织措施,其中包括要求增添若干加工工序或检验工序、提高产品的精密度、增加备品附件、扩大产品的用途、延长工艺加工时间和严格剔除废次品等措施,所有这些措施,都需要多消耗一些劳动量和适当增加一部分劳动力,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但是,不能单纯据此而认为,要提高和改善工业产品质量,就不可能节约劳动力,以致于把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完全对立起来。事实上,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首先,应当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挖掘和利用的劳动潜力也是无穷无尽的。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改善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加强生产的节奏性和均衡性,提高工人技术熟练程度,改进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各种技术组织措施,都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因此,即使由于实现某些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的措施,而需要适当地增加一部分劳动力时,也并不排斥从其他方面挖掘劳动潜力,消灭或减少某些工时损失,以节约更多劳动力的可能性。第二,应当全面估计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既要看到它的不利方面,又要充分估计到它的有利方面。通常,在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过程中,需要相应地加强设备的检修工作,提高工人的技术操作水平,建立和健全工人的岗位责任制,以及改善其他各项生产管理工作,这些有关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的措施,对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时损失,也能起着良好的作用,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第三,也应当看到,在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对劳动生产率增长不利的因素,通常只具有暂时的性质。这些暂时性的不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转化为有利因素。如前所述,在产品质量还不稳定的情况下,要保证出厂的产品符合产品技术标准中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就会使得废次品和退修品的数量增多,因而引起大量的工时损失,甚至,还会出现产品质量事故。当采取某些措施,而使得产品质量取得稳定提高和改善之后,上述的各种工时损失就可大大减少甚至消除。第四,在正常情况下,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因为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所带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节约,归根结蒂,就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只要这种节约大于因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而增加的支出,就能使得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在实际工作中,生产一件质量优良的工业产品,有时确实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活劳动或物化劳动的消耗,但是,由于产品的坚固耐用程度有所增强,或者使用效率有所提高,或者使用范围有所扩大等原因,一件产品能抵得上过去的两件或三件产品来使用,从整个社会来看,劳动力是节约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仍然是提高的。这种情况,在机电设备等生产资料方面,反映得尤为明显。当机电设备质量得到提高和改善后,由于它的性能更好、效率更高、修理周期延长、使用中故障减少、机械化水平提高,就能在使用过程中,节约出很多的劳动力,从而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由此可见,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对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中,对那些可能会降低企业劳动生产率,而能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产品质量措施,宜于坚决贯彻执行。反之,那些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虽然有利,而会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产品质量措施,就应当坚决否定。从以上分析中,清楚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处理工业产品质量与劳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能够在产品质量取得提高和改善的同时,节约劳动力,从而,促使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
工业产品质量与机器设备和工具之间的关系
机器设备和工具是现代工业企业中的重要生产手段,是人们赖以与自然界进行斗争的武器,也是提高和改善工业产品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机器设备和工具的状况如何,对于工业产品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工业企业的日常生产技术活动中,关心机器设备和工具的维护、修理和保管,使之经常保持良好完整的状态,就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反之,如果平日忽视机器设备和工具的保管和爱护,只管使用,不管维修,以致机器设备“带病”运转或者超负荷运转,其结果不仅会使机器设备遭到严重损坏,而且会使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要使机器设备和工具经常保持完善,首先要求改造人们的思想面貌,改变旧习惯和旧作风。人们的精神状态变化了,革命热情激发了,就会主动地去摸透机器设备和工具的性能结构,严格遵守操作制度和维修保养制度,认真苦练并切实掌握预防机器设备发生各种事故的硬功夫。不仅如此,随着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机器设备的面貌也有可能会得到相应的变化。某机床厂曾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愚公移山》等有关著作,思想认识有了普遍的提高,在这基础上,全厂开展了一次机器设备“脱黄袍、拭黑油”,大搞机器设备完整性的群众运动,从而使得机器设备面貌焕然一新,各类工具放置得井井有条,文明生产的秩序建立起来了,这样,就有力地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其次,需要合理地建立一整套机器设备和工具的管理制度,以加强机器设备的经常保养和维护。机器设备和工具的科学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中的其他一些科学管理制度一样,是在群众性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使机器设备和工具的管理工作完善起来,看来,需要建立和健全以下的各项管理制度:生产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机长制或包机制、计划预修制度、备品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日常维护制度、工具领用和保管制度等。有了这些管理制度后,还要求人们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自觉地和严格地加以遵守,并且通过实际生产斗争,不断地使之丰富和完善。做好这些工作,就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机器设备和工具发生故障和损坏,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
工业产品质量与机器设备和工具的性能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机器设备已丧失了应具有的精密度,当然无法制造出精密度要求较高的工业产品,即使机器设备本身性能良好,而工具性能不好,也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如切削工具性能不好,就无法加工出符合产品技术标准规定要求的产品,计量工具性能不好,也无从正确判断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达到应具有的精密度。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没有精密的、良好的机器设备和工具,通常是难于制造出高级质量要求的工业产品。但是,精密度要求高的机器设备和工具,也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作为工业产品制造出来的。追根溯源,高度精密和性能良好的机器设备和工具,也是人们在简单生产工具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不断摸索,不断提高,不断改进而逐步形成的。这就是说,高度精密和性能良好的机器设备和工具,是在性能较差的机器设备和工具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和长期实践,克服了各种困难后生产出来的。
工业产品质量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
提高和改善工业产品质量,一般说来,都应当取得一定的经济效果。产品质量与经济效果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近年来,实际工作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改善,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的工作中,有时也还存在有不讲究经济效果的现象。如果允许这种现象任意发展,就会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因而,正确认识和处理产品质量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确处理好上述的工业产品质量与产品技术标准、原材料、劳动力、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几方面之间的关系,就能在提高和改善工业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此外,在提高和改善工业产品质量工作中,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所取得的节约额,应当大于因此而增加的费用支出。某些农业机械,增加少量的零件和部件,可以扩大其使用范围。这对于生产单位来说,可能增加了一些费用支出,但是,它却为使用单位带来了不少方便,使这些农业机械用于多种农业生产方面,从而大量节约农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如果由于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而增加的费用支出,大于其使用时所能获得的节约额,那么这种产品质量提高和改善的措施,通常就不宜采用。第二,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必须与产品的用途相适应,不能单纯地为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提高,为改善而改善。一般说来,适宜于南方使用的某些工业产品,需要具有耐热的特殊性能,一般并不需要同时具有耐寒的特殊性能,同样地,适宜于北方使用的某些工业产品,需要具有耐寒的特殊性能,而往往并不需要同时具有耐热的特殊性能。如果对于销售于南方的塑料鞋底,要求它具有耐热性能的同时,还要求耐寒性能达到摄氏零下五十度,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不合理的要求,会使得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就会使得由于提高使用价值而增加的这部分费用支出,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第三,需要按照不同工业产品的特点,首先从最主要的方面着手,来提高和改善产品的质量,以便于花费最少的费用,达到最大限度地符合消费者和使用单位的要求。不同工业产品在质量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不相同的,先从主要方面来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就能更好地符合节约原则。第四,提高和改善产品质量要与当前工业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和国家经济资源情况相适应。第五,要善于全面评价工业产品质量提高和改善的经济效果。某些产品质量提高和改善的经济效果,不能单纯从其本身价值来衡量,还要考虑到由于这种工业产品质量不善而引起的一系列与此相联系的损失,包括经济上的损失和政治上的影响。对于这些工业产品的质量更应予以充分重视。第六,当工业产品通过改型来提高和改善其质量时,需要妥善考虑原有的在制品、半成品和工模夹具如何处理的问题,对于可以暂缓改型的工业产品,应当通过适当安排,在合理处理各种在制品、半成品和工模夹具之后,再予以改型。这样,在产品质量提高和改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或减少浪费。
上述有关工业产品质量的几个方面关系的问题,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有机联系。在实际工作中,每一项产品质量提高和改善的措施,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与上述各方面关系同时发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处理产品质量与某一方面的相互关系时,就不宜于孤立地来进行。一般说来,应当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从国民经济利益出发,权衡利弊得失,从而得出结论,确定较适宜于采用的产品质量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工业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获得比较圆满的结果。


第5版()
专栏:

森林与农业的关系
张廓玉
森林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森林不但能够直接为我们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供应祖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各方面的需要,而且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好处。
森林是庄稼的“护身服”。在平原的风沙地区的农田里,营造护田林带,能够防风固沙,挡住“飞沙走石”的狂风,保护庄稼和肥沃的表土。根据历年来在全国各地的实际观测,当风吹到林带的时候,风速平均降低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穿过林带以后,风速更大大降低,而超过林带树高的二十至二十五倍的距离以外的风速又会加大起来。因此,根据树木生长的高度,采取适当的距离营造林带,就能够大大减低风速,从而避免暴风剥蚀肥沃耕地的表土、刮走播下的种子、幼苗,刮倒或折断庄稼等危害,保障农作物的顺利生长和收获。
森林是调节雨水的“能手”。干旱是庄稼的死对头,造起护田林带来就能够起到田间抗旱作用,像能够“呼风唤雨”控制大自然的“能手”一样。冬天能使田间的积雪不致被风吹走,均匀地复盖在耕地上,使全部的积雪变成了土壤中的水分,增加土壤湿度。由于林带能够减弱风力使风速降低,还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根据部分地区的观测,在有林地比无林地平均能够减少蒸发量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五;林地上空空气的相对湿度,比无林地高百分之十五至二十,因而使潮湿的空气容易凝结成雨水落下来,这样在森林区的雨量,比无林区的雨量平均要多百分之十七点三。在林带保护区的田间空气湿度,要比在相同条件下的无林地区提高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七,林带保护区的农作物和土壤水分蒸发量,要比无林地区减低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在干旱的年度,在风沙地区或草原上,森林的这种作用更是明显。
森林是一架天然的“抽水机”。庄稼离开了水就不能生长;但是,积水多了,庄稼也不能很好地生长,营造护田林带就能够调节庄稼用水过多过少的矛盾。森林就像一架天然的抽水机一样,能够把地下水抽上来,送到空中,再降到地面上。这是由于树木生长着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长的须根,可以从土壤中不断吸进水分,通过树茎的内部组织,输送到枝叶,然后再从枝叶上蒸发掉,散布到空中去。据计算,每亩阔叶树在夏季能蒸发出一千六百多吨的水分。森林地区容易下雨就是这个缘故。在土壤水分较多的地带,通过树木的蒸发,进行生物排水可以防止地下水位提高,还可以使盐碱土的地下水位降低,减轻返碱现象。因此在低洼地区造护田林,还有排水和防止土壤盐碱化的作用。这就给庄稼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森林是水土保持的“尖兵”。如果在山区或是黄土丘陵地带,没有树林的保护,每年雨季,大雨来临,造成山洪暴发,就会破坏农田,冲毁庄稼,冲走肥沃的表土。大量泥沙,流到河里,抬高河床;流到水库里,影响水库蓄水。如果在河流的上游营造森林,就可以阻挡地表的流水,积蓄水源,防止雨水冲刷土壤,减少水旱灾害。因为雨水降到森林里以后,大约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被树枝和树叶挡住,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在林地的表面蒸发掉,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虽然穿过树木枝叶,降到地面上,但是,雨水打击的能力已经减少,而且其中的百分之十一左右的雨水,又被枯枝落叶所吸收,其余的雨水经过枯枝落叶层的阻挡和过滤,渗入地下,成为清清的泉水,或者再慢慢地流入附近的河流里。因此,森林地区溪水潺潺,细水常流,雨季河水不会陡涨成灾,旱季清水常流不息,形成常年土壤湿润,达到保土蓄水,使水养树,使树保土,从而促进庄稼的丰收。
植树造林对保证农业丰收有很大的作用。例如,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地区的彰武县双庙公社二台子大队,过去风沙灾害严重,土质瘠薄,生产极不稳定,历年都有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耕地因风剥、沙压而毁种几次。经过营造千亩丰产林和改造了一千五百亩小型林网以后,两千多亩耕地减轻了风害,产量提高一倍多,使一千多亩的轮耕地变成了固耕田,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产量。科学实验证明,在大地上如果能有百分之三十的森林,并且均匀的分布生长起来,就能够减少各种自然灾害,使农业生产达到稳定丰收;在同样的条件下,林区内的庄稼比无林区的庄稼,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至三倍以上。植树造林,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涝防旱,防风固沙。因此,植树造林,是逐步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的一项重大措施,是保证农业稳定增产的重要条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