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会议最后公报
会议在十分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会议决定了第二次亚非会议的目的、临时议程和邀请参加的国家;一致希望第二次亚非会议将像第一次会议一样,对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彻底解放、对增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对促进普遍尊重人权和实现持久和平作出重大的贡献;决定在第二次亚非会议前夕举行一次外长会议,会议应特别注意经济发展和合作问题。会议的参加者对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召开筹备会议的倡议,对这个东道国政府作出的妥善安排和给予他们的殷勤款待深表赞赏。
新华社雅加达十五日电 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会议最后公报。全文如下:
第一、应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的邀请,并根据一九五五年四月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通过的关于五个发起国在同与会国协商的情况下考虑下次会议的召开问题的建议,下列亚非国家的代表一九六四年四月十日至十五日在雅加达集会,为第二次会议作准备:
一、阿富汗,二、阿尔及利亚,三、柬埔寨,四、喀麦隆,五、锡兰,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埃塞俄比亚,八、加纳,九、几内亚,十、印度,十一、印度尼西亚,十二、伊朗,十三、伊拉克,十四、利比里亚,十五、摩洛哥,十六、尼泊尔,十七、巴基斯坦,十八、菲律宾,十九、叙利亚,二十、坦噶尼喀,二十一、土耳其,二十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在亚非团结的万隆精神感召下和第一次亚非会议规定的十项原则指导下,会议在十分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第二、会议一致重申,在国际形势发展的这个时候,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具有极大的重要意义。
鉴于第一次会议是在亚洲举行的,会议决定,第二次亚非会议应于一九六五年三月十日由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一级在非洲举行;担任会议东道主的政府由非洲统一组织选定。
会议决定,在第二次亚非会议前夕举行一次外长会议,外长会议应特别注意经济发展和合作问题。
会议还决定建议被邀请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并有代表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各国政府,指示它们在日内瓦的代表团团长在这个联合国会议结束后举行会议,根据第二次亚非会议的临时议程来研究和估价这个联合国会议的结果,以便拟定有关经济问题的建议。没有派代表出席这个联合国会议的亚非国家应当被邀请出席这次会议。
第三、会议决定,第二次亚非会议的目的如下:
按照一九五五年在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的精神,并且注意到自从那次会议以来,亚非的独立国家和人民的数目已大量增加以及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一、促进和加强亚非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并为共同的利益进一步交流经验和情况;
二、对亚非各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争取实现完全和彻底的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的革命变化所引起的根本问题,取得共同的了解;
三、在平等、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为发展亚非团结寻求保证亚非国家间继续不断而充分的合作的适当方法;
四、制订和平解决争端和放弃在国际关系中以武力进行威胁或使用武力的政策;
五、在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力更生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的基础上,恢复亚非各国人民的精神传统,充分开发他们的自然资源,以用于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进步和发展他们的民族特性;
六、制订指导原则和拟订实际措施,以便:
(甲)、进一步鼓舞亚非各国人民继续对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和外国经济剥削作斗争;
(乙)、保证恢复由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阴谋、由于侵犯人权的行动而被赶出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的居民的合法居住权;
(丙)、保证还受外国统治的国家获得彻底解放;
从而使亚非国家在这个变化中的世界上发挥它们应有的建设性的和进步的作用,以实现以尊重基本人权和国际法准则为基础的正义、繁荣和国际和平;
七、加强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合作,作为巩固和维护这些国家的独立和提高它们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手段。
第四、根据上段所提出的目的,会议同意下列第二次亚非会议的临时议程:
一、参照第一次亚非会议,对国际形势作全面的回顾,并对万隆十项原则作出评价。
二、非殖民主义化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斗争。
三、人权:
(甲)、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问题;
(乙)、灭绝种族问题。
四、世界和平与裁军:
(甲)、严格的国际监督;
(乙)、禁止各种类型的核试验和热核试验;
(丙)、不扩散核武器和热核武器;
(丁)、建立无核区;
(戊)、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一切核武器。
五、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在国际关系中放弃以武力进行威胁或使用武力:
(甲)、解决亚非国家之间的争端的基本原则。
六、加强联合国:
(甲)、重新审查联合国宪章;
(乙)、对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的遵守;
(丙)、联合国会员国执行联合国决议的情况。
七、经济发展和合作:
(甲)、审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结果,特别是亚非国家在同工业化国家的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乙)、亚非国家为获得经济解放而进行合作的基本原则。
八、文化合作。
九、和平共处:
(甲)、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
十、是否需要建立一个常设秘书处以便利亚非国家间的有效合作。
第五、甲、会议决定邀请下列国家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
(甲)、曾参加万隆会议的所有二十九个亚非国家;
(乙)、作为非洲统一组织成员国的非洲国家;
(丙)、从现在起到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时将成为独立国的那些亚非国家;
(丁)、蒙古、北朝鲜、南朝鲜、塞浦路斯、科威特、西萨摩亚、安哥拉临时政府。
乙、非洲统一组织所承认的尚未获得独立的非自治地区中和亚洲尚未获得独立的地区中所有民族运动的代表,都可以出席会议和发言,请东道国为他们出席会议提供便利。这一规定也适用于南非、南罗得西亚、阿曼、亚丁和巴勒斯坦。
丙、关于第二次亚非会议的组成,
一、有人建议向苏联发出邀请。有一些代表团支持,而另外一些代表团则反对邀请苏联的建议。若干代表团声明他们需要向本国政府请示。经过讨论之后,没有能够得出一致意见。
有一些代表团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提交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去考虑。另外一些代表团反对把这个问题提交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去考虑。因此,没有得出一致意见。
二、还有人建议向马来西亚发出邀请。在这个问题上,有人希望能够消除使得邀请问题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的障碍。在那种情况下,就应该尽早发出邀请。承认马来西亚的一些国家声明自己的立场说,马来西亚完全有资格被邀请,而且应该被邀请。
第六、会议一致表示希望,第二次亚非会议将像在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一样,对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彻底解放、对增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对促进普遍尊重人权和实现持久和平作出重大的贡献。
第七、会议的参加者对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召开筹备会议的倡议,对这个东道国政府作出的妥善安排和给予他们的殷勤款待深表赞赏。
一九六四年四月十五日于雅加达


第1版()
专栏:

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电贺赫鲁晓夫七十寿辰
贺电表示:“尽管目前我们同你们之间存在着关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系列原则问题的分歧,存在着不团结的状态,但是,我们坚决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一旦世界发生重大事变,中苏两党、两国和我们的人民就会站在一起,共同对敌。让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在我们的团结面前颤抖吧,他们总是会失败的。”
新华社十六日讯 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今天打电报给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祝贺他七十岁寿辰。贺电全文如下: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谢·赫鲁晓夫同志:
亲爱的同志,在你七十寿辰的时候,我们向你祝贺,祝你健康和长寿。
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于生长在列宁主义故乡的、具有长期革命传统的苏联共产党人和苏联人民,一向怀着深厚的兄弟情谊和最大的尊敬,对他们在十月革命以来的几十年间所获得的伟大成就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苏两个伟大兄弟国家的人民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斗争目标。从根本上说来,只要我们采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就决不会放松他们的反苏、反华、反共、反革命、反人民的政策。我们坚决相信,由于我们两国人民的要求,由于全世界各国革命人民的要求,中苏两党、两国和我们的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团结,支持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运动,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从长远看来,总是要紧密地团结起来的。
尽管目前我们同你们之间存在着关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系列原则问题的分歧,存在着不团结的状态,但是,我们坚决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一旦世界发生重大事变,中苏两党、两国和我们的人民就会站在一起,共同对敌。
让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在我们的团结面前颤抖吧,他们总是会失败的。
中苏两国人民的伟大团结和友谊万岁!
战无不胜的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万岁!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主 席 刘 少 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朱 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一九六四年四月十六日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接见阿尔及利亚客人
阿文化代表团离京去我国南方访问
新华社十六日讯 毛泽东主席接见了由团长、阿尔及利亚国家指导部顾问马利克·本·纳比和副团长、阿尔及利亚外交部文化司司长本·科比率领的阿尔及利亚文化代表团全体成员。毛泽东主席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代表团的团员是:哈立德·阿卜德·拉齐兹,哈姆达尼,布术克,麦斯里·绍克利,麦斯洛伯,穆斯塔法·本·奥马尔,乌勒德·摩萨,梅格尔比·马福德,布阿卜德拉。
接见时在座的有丁西林、周而复、卢耀武等。
新华社十五日讯 由团长、阿尔及利亚国家指导部顾问马利克·本·纳比和副团长、阿尔及利亚外交部文化司司长本·科比率领的阿尔及利亚文化代表团,结束了在北京的访问,今天上午由对外文委副主任丁西林等陪同去我国南方访问。代表团将在访问我国南方后回国。(附图片)
上图:四月十六日毛泽东主席接见了由团长、阿尔及利亚国家指导部顾问马利克·本·纳比和副团长、阿尔及利亚外交部文化司司长本·科比率领的阿尔及利亚文化代表团全体成员。
毛泽东主席和马利克·本·纳比团长(前左五)、本·科比副团长(前左八)等合影。
新华社记者 孟庆彪摄


第1版()
专栏:

刘主席周总理电贺叙利亚国庆
新华社十六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今天打电报给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革命司令部全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哈菲兹,热烈祝贺叙利亚国庆。电文如下:大马士革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革命司令部全国
委员会主席兼总理阿明·哈菲兹将
军阁下:
在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国庆的时候,谨向阁下、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政府和人民表示热烈祝贺。祝叙利亚人民在维护民族独立和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中,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取得新的成就。祝中叙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日益巩固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 席 刘少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一九六四年四月十六日


第1版()
专栏:

我国际贸易促进会主席、妇联、政法学会分别发出电报
呼吁各国有关团体和人士制止巴西当局暴行
希望他们主持正义施加影响促使巴西政变当局立即释放我被捕人员
本报讯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南汉宸,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分别致电各国经济贸易组织和知名人士、各国妇女组织、各国法律组织和知名人士,呼吁他们主持正义,抗议巴西军事政变当局非法逮捕和迫害我国九名贸易人员和记者,希望他们运用自己的影响,采取可能的行动,对我国被捕人员给予有力的声援和支持,促使巴西政变当局立即释放我被捕人员(详见第三版)。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南汉宸在分别发给三十二个国家五十六个经济贸易组织和知名人士的电报中,呼吁他们抗议巴西政变当局非法逮捕和迫害我国贸易人员和记者。
电报请各国经济贸易组织并呼吁世界上一切主持公理、正义的人士共同起来谴责这种损害国际经济贸易与友好合作关系正常发展的无理行径,要求巴西政变当局立即将王耀庭等九人释放,切实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电报最后希望通过各国经济贸易组织和知名人士的努力和运用他们的影响,以适当方式,对我国被捕者给予有力的声援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在分别发给十九个国家二十三个妇女组织的电报中说,我们向各国友好的妇女组织,并通过你们向你们国家所有主持正义的姐妹们发出呼吁:对巴西军事政变当局这一践踏国际法准则并对人权和自由进行挑战的暴行表示公正态度,并为声援我国在巴西遭受迫害的九名人员采取各种可能的行动,促使巴西政变当局认真考虑中国人民的严正要求,立即释放我国被捕人员。
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向二十二个外国法律组织发出紧急呼吁,请他们主持正义,立即采取各种措施,运用他们的影响,抗议巴西军事政变当局对被捕中国人员的人身自由和正当权益的严重侵犯,制止巴西军事政变当局践踏国际法准则、蹂躏基本人权的罪行,要求巴西军事政变当局立即释放我被捕人员,恢复他们的自由。并且希望在此之前,请各国法律界采取一切力所能及的办法,协助营救我被捕人员。


第1版()
专栏:社论

拉丁美洲人民的革命斗争一定能取得最后胜利
四月十七日,是古巴人民吉隆滩战役胜利纪念日,也是亚非人民支援古巴人民和拉丁美洲人民斗争日。我国各人民团体自今日起,联合举行“支持古巴和拉丁美洲人民斗争旬”,声援正在同美帝国主义进行英勇斗争的古巴人民和拉丁美洲人民。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不但有着长期经受殖民主义奴役的共同遭遇,而且面临着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共同任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每一个胜利和发展,都是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的打击,从而有利于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民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不断加强彼此的团结和相互的支持。这些地区的民族解放斗争,已经汇聚成为直接打击帝国主义的世界革命风暴。
拉丁美洲人民,站在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的前沿。
英雄的古巴人民,在菲德尔·卡斯特罗总理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不断粉碎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挑衅阴谋,并且坚定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继续向前推进。古巴人民坚持两个《哈瓦那宣言》的精神,坚决支持拉丁美洲各国的革命运动。英雄的、战斗的古巴,高举着革命的旗帜,昂然屹立在加勒比海上,鼓舞着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斗志和信心。
在整个拉丁美洲大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日益广阔地发展着。反美风暴到处兴起,巴拿马人民反美爱国斗争,像一声惊雷震撼了华盛顿。各国广大人民反对亲美独裁和封建寡头势力的群众斗争汹涌澎湃,工人运动此伏彼起,农民夺地斗争连绵不断。在委内瑞拉、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多米尼加等国,反美反独裁的武装斗争烈火四处蔓延。这一切都表明,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更加高涨的阶段。美帝国主义要想任意摆布拉丁美洲国家,已经是越来越困难了。
美帝国主义一向把拉丁美洲当作它可以恣意横行、予取予夺的“后院”。一个多世纪来,美帝国主义不断加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主义势力,建立了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控制。目前,美国在这个大陆拥有一百几十亿美元的投资,垄断了巨大份额的对外贸易,掌握了各国的经济命脉,每年掠夺无数的重要资源,销售大量的出口商品,搜括几十亿美元的利润。而且,美帝国主义在推行独霸全球的狂妄侵略计划时,还把拉丁美洲作为它的基地和工具,从加勒比海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建立了“锁链式”的军事基地网。因此,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特别使美帝国主义心惊胆寒,坐立不安。
武装镇压,从来是美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拉丁美洲的主要手段。一百多年来,美国在拉丁美洲策动的军事政变和公然进行的武装干涉,为数以百计。但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拉丁美洲人民,从来没有在美帝国主义的血腥镇压面前低头。他们不屈不挠地坚持着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一部美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的侵略史,也就是一部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古巴人民的革命胜利和保卫祖国的斗争实践表明了,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武装镇压面前,革命的人民只要敢于用革命的武装来反对反革命的武装,遵循正确的路线,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最后一定能够粉碎美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古巴革命胜利的鼓舞下,拉丁美洲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新的高涨,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约翰逊政府在拉丁美洲加强镇压行动,只能使拉丁美洲人民更加坚定地相信,走古巴的道路,是唯一的出路。
美帝国主义向拉丁美洲人民使用欺骗手法,也是由来已久。“睦邻政策”就是在三十年以前提出来的。但是,三十年来,美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的控制和掠夺不断加强,干涉和镇压从来没有停止过。事实教育了拉丁美洲人民: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是根本不能“和睦相处”的,被压迫者接受压迫者的“睦邻关系”只能意味着越来越深重的奴役。至于“争取进步联盟”计划,从肯尼迪提出的时候起,就在拉丁美洲国家受到普遍的冷遇。原因很简单,美帝国主义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剥削者,是使拉丁美洲陷于贫困的主要祸首。美国的所谓“援助”,不过是保持和扩大掠夺的工具,决不是为了拉丁美洲人民的利益。过去的历史和当前的现实都表明,拉丁美洲人民的利益和美帝国主义的利益是根本不可调和的。
拉丁美洲国家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而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是美帝国主义所不能容许的。最近美国指使巴西的亲美反动势力发动政变,推翻了古拉特政府,建立了亲美独裁军事统治,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可见,拉丁美洲人民只有在摆脱美帝国主义的殖民压迫以后,才有可能真正走上独立发展的大道。在这方面,革命的古巴是一个光辉的榜样。
正是因为这样,美帝国主义就把革命的古巴看作眼中钉,恨之入骨。最近美国政府还一再叫嚷古巴“这个政权是一个临时性的政权”,表示决不改变扼杀古巴革命的政策。但是,五年多来美国接连遭到失败的事实,难道还不足以证明,真正强大的是古巴人民,而不是美帝国主义么?革命的古巴在美帝国主义家门口日益巩固壮大,生动地表明了拉丁美洲的形势越来越有利于各国人民,而不利于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大陆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古巴式的国家,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发展的趋势。
拉丁美洲人民伟大的反美爱国斗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击着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削弱着美帝国主义对全世界进行侵略的力量。现在,这个被美帝国主义作为它的“后院”的大陆,已经成了烽火连天的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前线。被美帝国主义长期奴役的拉丁美洲人民,必将摆脱来自北方的一切控制和压迫,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人民一直把兄弟的古巴人民和拉丁美洲人民的斗争看成是自己的斗争,把支援古巴人民和拉丁美洲人民看成是自己的国际义务,把古巴人民和拉丁美洲人民的每一个斗争的胜利看成是对自己的支援。中国人民坚信,不管前面还有多少困难,不管道路是多么曲折,拉丁美洲人民一定会摆脱美帝国主义的奴役,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1版()
专栏:

“支持古巴和拉丁美洲人民斗争旬”今日开始
首都今日集会支持古巴和拉丁美洲人民反美正义斗争
新华社十六日讯 中国各人民团体,从四月十七日起,将联合举行“支持古巴和拉丁美洲人民斗争旬”。
在这个期间,首都、上海和广州各界人民,将分别隆重集会,表达中国人民对古巴和拉丁美洲人民斗争的支持。有关方面将举行诗歌朗诵演唱会,访问古巴摄影作品展览会,有关人士将同在北京的古巴以及拉丁美洲国家的朋友举行友谊联欢,首都的一些电影院准备放映古巴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影片。
发起举行“支持古巴和拉丁美洲人民斗争旬”的人民团体,有中古友协、中拉友协、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全国青联、全国学联、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科学技术协会。
新华社十六日讯 首都各界人民将在十七日举行集会,坚决支持古巴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斗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十七日下午两点五十五分开始,用第一套节目的频率转播大会的实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