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凉山一枝花
——记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的革命作风
林平兰 陈元通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人民热情地送给自己的文工团一个荣誉称号——凉山一枝花。
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他们运用凉山地区彝族人民生活中的广泛的题材和彝族语言,编成具有民族风格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歌舞、乐曲、戏剧上演,不仅受到大小凉山地区广大农民的热爱,在成都、重庆等城市演出时,也受到城市观众以及文艺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重视。
一个年轻的普通的山区文工团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吸引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一直遵循着党和毛主席指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经常按照革命的文艺战士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且深深地扎根在群众之中。这支包括六十多名彝、汉族演员的文艺队伍,多年来坚持上山下乡。他们走遍了大小凉山的广大乡村以及附近一些专区、县、公社的四百多个点,边演出,边劳动,边做群众工作,边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群众说他们既是宣传队,又是工作队。他们以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来从事文艺工作,取得了思想艺术双丰收。
长年累月送戏上山
纵横千里的大小凉山,平均拔海两千多米,最高处达四千多米,不少地方终年积雪不化,气候变化无常。彝族人民散居在这些高山上,交通十分不便,一些边远的村寨仍然只有陡峭的羊肠小道相通。凉山彝族自治州文工团就是活跃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长年累月地送戏上山,为群众服务,终于练就了一身“钻山”本领,创造出一套艰苦、顽强的活动方式。
他们把这些经验,总结为四个字:小、巧、轻、便。
小,就是队伍小。他们下乡常常是组织二、三个演出队,每队二三十人,到区、乡群众便于集中的地方,就集中演出,到了深山老林分散的村落、田间和院坝,就化整为零,组成五至十人的演出组活动,即使再高的山,只要有人住,他们也去演。有些时候常常是台上的人多于台下。一次,他们从昭觉到金阳县,路过三千多米高的波萝梁子,周围几十里无人烟,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演员们呼吸也有些困难。当他们听说山上住着十个武装自卫队员时就爬上顶去,为自卫队员演出了十七八个节目,还编了快板表扬自卫队员。
巧,就是灵巧。他们天晴在坝子里演,落雨在房子里演,草坪田埂无处不是他们的剧场和舞台。有时连房子和坝子都没有,他们就修场筑台。一次,他们爬一座二十多里的陡山来到山顶上的城南乡,但那里连一块几尺见方的小坝子也没有。男女演员就借来锄头、铁镐,七手八脚,一会儿便修起一块平坝来。有一次他们来到喜德县冕山乡的深沟村,当时天黑风大,灯火难明。怎么演出呢?共产党员周光国和几个演员一研究,办法想出来了,一声?喝,演员群众齐动手,刹时间烧起四堆大火,借火光演起戏来。
轻,就是轻装前进。他们下乡演出,男女演员都自己背行李和服装道具,干净利落,行动轻便。
便,就是方便群众。有一次,一个演出队从金阳县城出发,爬九十里大山,从早晨走到天黑,来到金沙江边的灯厂乡,原计划休息一天再演,可是附近的群众已聚集在一起,有的甚至从几十里外带着“炒面”赶来看演出。六月的金沙江边,气候暴热。演员们长途跋涉,已精疲力竭,有的跳进金沙江洗澡去了。这时领队向大家说:“演不演?”躺着休息的舞蹈队队长坐起来说:“演,坚决演。”接着在场的演员纷纷表示:“不但要演,而且坚决演好。”就这样,当晚演出了一场丰富多采的节目,每个演员都用汗水“洗了一个澡”。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群众”,是这个文工团的战斗口号之一。他们在深山老林里演出时,自带油、盐、粮食,自炊自煮,尽量不麻烦群众。
还练出一身劳动本领
演员们在山村演出时,经常参加劳动,练出了一身劳动的好本领,彝族群众给他们起了一个漂亮的名字:“一牌风”,形容他们参加集体劳动干脆利落,效率高。正当一九六○年播种玉米的季节,文工团三十多个演员来到雷波县五官乡。他们放下背包,脱鞋下地和社员一起抢种。种了三天,社员们发现他们种的又快又好,把他们都评成“全劳动力”。后来,干脆分给他们几十亩田。演员们还和社员们发起了友谊竞赛。他们白天劳动,晚上照样演出,演员们夜里睡在农民的竹楼上,和农民一起发出阵阵鼾声。一天半夜,社长阿鲁小心翼翼地走到文工团团员身边,轻轻唤醒他们,把一块块甜荞粑塞在每个人手里。第二天起来,演员们说:世界上有什么山珍海味能比这半夜送来的荞粑更美、更香甜呢!
文工团的演员,既关心群众生产,又关心群众生活,在山里演出的时候,见到对群众有利的事,就立刻去做。
文工团走到哪里,还常把当地的好人好事编成快板,宣传鼓动。几年来,他们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到一地,在打前站的人员中,都安排一个编快板的人,马上编,马上演,这种短小精悍的节目,共编了一千多个。
勤采风苦学艺
演员们同彝族人民广泛交朋友,日子久了,发现凉山真是歌舞之乡。在乌觉乡,一个六十多岁的彝族老大娘跑来找女演员唱歌。她从下午三点唱到晚上九点,唱了四十多支民歌。她的嗓子虽不够清脆,但那曲调和歌词确实太鼓舞人,太美了。下面是她唱的一首:
“青草长起来了,
太阳出来了,
金沙江的水被金子染成黄的了,
锦鸡也跳起来了,
红纱鸟也唱起来了。
跳呀,唱呀,
为什么呀?
毛主席来啦,
解放军来啦,
汉族老大哥来啦。”
演员们掏出笔记本,迅速地记下音调和词儿。但更使演员难忘的是她那代表着几十万彝族翻身奴隶对社会主义建设心花怒放的阶级感情。
文工团演员为了学习民歌和民间舞蹈,走遍大小凉山每个县。一九五八年,他们组织了八个采风小组,协助群众举办民间会演,收集了很多民间歌舞。这以后,他们共计收集了民歌一千二百多首,民间舞蹈动作五百多个,并加工整理成《彝族舞蹈基本训练》等小册子,作为演员练基本功的教材。
舞蹈演员黄石初来凉山时,担心原来学的舞蹈节目演完,就没有新东西可演了。他深入生活以后,才知道这种顾虑是多余的。解放后彝族人民汹涌澎湃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的纯真的心情,大大丰富了彝族人民固有的舞蹈艺术。一九六二年秋收时节,黄石和群众一起爬山涉水送公粮,一路上细心地观察青年的各种欢乐情绪和动作,从而编写出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舞蹈《阿哥,进》,这个舞蹈很快就成为广大彝族人民喜爱的舞蹈之一。黄石在深入生活中,还创作了《凉山之春》、《幸福水》、《锦鸡翎》等十多个舞蹈。青年音乐工作者郭万春,白天同彝族社员一起下地,边劳动边唱歌。社员们在集体劳动中欢唱的民歌深深吸引了他,手磨破了也不觉得疼,收工后,他饭也不吃,就把社员们唱的歌子记下来细心琢磨,第二天又把编成的新歌唱给社员听,一次,再次,直到社员认为可以才罢休。他写的优秀歌曲之一《选出最好的礼物送给毛主席》,就是在美姑县林木甲谷的田野上,和群众一起构思,并在群众中唱了三次,改了三次,才写成的。
几年来,这种在群众中创作的方式,已成为大家的习惯。
文工团还请彝族民间艺人住团传艺。葫芦笙手捏觉补惹、月琴手沙玛乌芝加入文工团以后,都带了许多徒弟。他们和汉族音乐工作者一起,去粗取精地继承了传统的彝族演奏艺术,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党员郭万春虚心向有几十年在民间演奏经验的捏觉补惹学习吹葫芦笙,并且建议将葫芦笙的五根竹管增加到七根、八根。老艺人吹起新葫芦笙,感到好似“锦上添花”,分外增色。现在,彝族的葫芦笙、月琴、马布,已经成了这个文工团的主要乐器,他们还培养出一支道地的民族乐队。
文工团员们还下苦功夫解决语言问题。现在,这个团的汉族演员一般都能准确地用彝语唱歌。他们创作的《选出最好的礼物送给毛主席》这首彝语新歌,迅速地传遍了大小凉山。目前他们正在把新创作的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独幕剧《阿妈你错了》译成彝语,带下乡演出。
× × ×
人民群众是培育文艺香花的土壤。凉山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到十年,就哺育出这样一支崭新的文艺队伍。这个文工团和人民群众结下了患难之交、手足之情,演员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刚进凉山时,不少青年演员还打算过几年再回大城市去。近两年来,他们却产生了另一种想法,不仅这一辈子要建设新凉山,就是子孙也要为凉山人民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在党和人民的教养下,文工团的演员们经过刻苦锻炼,不仅炼红了艺术,更炼红了思想。这个团原来只有一个党员、十几个共青团员,现在,党员发展到十个,团员发展到三十多个。原来几乎全没有艺术实践经验,现在,已培养出一批有一定水平的独唱、独舞、独奏演员和一支专业创作队伍,话剧演员的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这个文工团原来只有五个彝族演员,现在,已发展至将近二十个。
 (据新华社成都电)


第2版()
专栏:

第二批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陕西队的队员们在渭南县双王公社朱王大队,为社员演出河北民间舞蹈《跑驴》。
新华社记者 和坪摄


第2版()
专栏:

不愿个人红一点 但愿大家红一片
张万福掘进队帮助兄弟队赶上先进,自己也得到提高
新华社太原电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这是先进生产者张万福领导的掘进队帮助兄弟队赶上先进,使自己队更加先进的体会。
张万福是大同永定庄煤矿六一掘进队的队长。他领导的掘进队是全国工业战线上的先进集体单位。几年来,这个掘进队真诚帮助别人,使一些后进的兄弟队赶上了自己的先进水平,而他们自己也得到提高。
随着生产的发展,一批批新工人调来了,一个个新掘进队成立了。
当新成立的六二掘进队在生产上发生困难的时候,张万福把自己队里最拔尖的一班人马抽出来支援了六二队,充当骨干力量。这样,使这个队刚投入生产,就跨进了先进者的行列。
刚刚成立的六三掘进队绞车少,运不出煤,达不到生产指标。张万福队马上把自己的绞车卸下来,送给了六三队,而自己却用双手推煤车。结果,六三队的生产指标节节上升,登上了光荣榜。
六四掘进队每天消耗的火药、雷管超过了定额,掘进进尺达不到要求,张万福亲自带了两名出色的打眼工人到了六四队的工作面,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找角度打眼,如何装炮药,直到他们个个都掌握了先进操作技术才放心。
原来,张万福队也有许多人有过这样的顾虑:帮助别人会不会影响自己的生产呢?如今,活生生的事实做出了答案:“不会。”几年来,张万福队在帮助兄弟队,向兄弟队传授先进经验的同时,也从后进的兄弟队那里找到先进因素,把兄弟队的一技之长都集中起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提高了技术水平。张万福去帮助六二队解决煤车经常跑出轨道这一问题的时候,看见六二队的绞车安装在坡下面,从下往上倒拉煤车,既省劲又安全,就把“经”取回来,在自己队里推广开了。六四队原来是采煤队,对井下支柱有一套办法,张万福去帮助打眼装药的时候,也把这套办法学了回来,结果降低了坑木消耗,顶板支得牢靠,保证了生产安全。
张万福队在帮助兄弟队赶先进的过程中,不仅生产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全体队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风格也大大提高了一步。前年八月,矿上要组织一个六三掘进队,想从张万福队抽调一些技术熟练的工人,但考虑到张万福队新手多老把式少,眼下不能再抽调了。张万福听到这件事,就向党总支委员会请求:“六三队新手更多,技术力量更薄弱,完成任务没有把握,我们还可以抽一个小队支援他们。”当时有人背地里埋怨张万福:“人家有粉往自己脸上擦,可我们队长专为打扮别人。”张万福反复地向大家解释:“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火车头的力量再大,跑的再快,要甩掉了车皮,也起不到作用。”工人们一听,觉得张万福说的有理,便同意了。人抽调给六三队,张万福的心也跟着去了六三队。他每隔一天,总要跑到六三队的工作面去看一看。张万福和队员们知道六三队绞车少,煤运不出来,他们毫不犹豫,把自己队里的绞车卸下来,送到了六三队的工作面。
张万福队成立以来,不断有技术熟练工人调出,新的工人进来,成了培育人材的熔炉。从这里先后调出一百四十名工人支援了兄弟队,有八名工人担任了队长的职务,有的还被评为五好队长。而张万福掘进队,不是更弱了,而是更强了。


第2版()
专栏:

一套旧工作服
兰州第二毛纺织厂去年派了一批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到上海学习。出发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换上了新衣服,同时又各自带了一套新工作服。他们想:上海是个有名的大城市,工人们一定都很阔气,去上海学习不能显得太寒伧。
到上海之后,他们被分配到上海第一毛纺织厂学习。开始学习的第一天,他们每人都穿着崭新的工作服来到车间,按各人的专业和学习项目分别拜了师傅,然后到各工序参加实际操作。老工人王德有学的是梳毛机大平车和保全,他一到车间,看到机器都擦得明明亮亮,可是师傅们没有一个穿新工作服的,不少人的工作服上还缀补着一个又一个的补钉。王德有想,搞保全和平车,整天要和油污打交道,穿破旧工作服,是怕油污。但他看见挡车工也没有一个穿新工作服的。下班以后,他把这个情况向一起来的职工讲了。他们也说,看到的生产工人全是这样。经过一段学习之后,他们才了解到,上海职工穿打过补钉的工作服,一不是穷,二不是没有,而是他们有着一颗勤俭办企业、处处为国家打算的红心。上海第一毛纺织厂职工的一套工作服,比兰州厂职工多穿一倍以上的时间。他们对待国家的财产也是如此。织机上用废了的皮结子,兰州厂的工人一向是当废物随手扔掉了,而上海第一毛纺织厂的职工却用水泡开,把小块皮拆下来做成皮垫圈用;地上掉一星点毛条,也总是立即拣起来。厂长办公室里,只摆着两张小办公桌和几把椅子。
兰州厂的干部工人们看到这些情况很受感动。他们下定决心,不仅要学习上海职工的先进生产经验,也要学习上海职工的先进思想。
经过两个来月的学习,他们带着学到的五十四条先进技术和操作经验回到了兰州。同时,老工人王德有还专门带回一套上海工人穿过的打着十几个补钉的旧工作服。
工厂领导将王德有带回的旧工作服先后在各车间巡回展出,许多工人看了很受感动。洗毛车间拣毛女工马玉兰带动全车间三十多名女工提出自己缝补工作服,延长使用期限。梳纺车间的皮搓板,过去用一次就报废了,现在刨了槽再用,可以反复好多次。
(据新华社兰州电)


第2版()
专栏:

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的农村小学教师章焕
农村小学教师章焕利用课余时间宣传革命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得到群众的好评。
章焕是浙江省兰溪县虹霓山小学的教师。这所小学的所在地建设公社虹霓山大队,是一个有四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庄,学校附近有两个茶店。有一次,章焕到茶店冲开水,听吃茶的人尽是扯些封建迷信、荒诞无稽的故事,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人民教师,不仅有义务教育学生,也有义务教育群众,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群众。于是,他就到茶店里去讲一些新故事给大家听。开始,他担心不受群众欢迎。出人意外的是,群众很爱听新故事,这对他鼓舞很大。此后,他就把教学工作作了安排,抽出业余时间,收集资料,每周利用两个晚上的时间,分别去两个茶店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每次演讲之前,还张贴海报,成为茶店的固定节目。
这些讲座的内容,由于思想观点鲜明,故事生动有趣,或是知识实用,群众很喜欢听。不久前,章焕向大家讲解了报纸上刊登的通讯《一个振撼人心的午夜》。这是报道江苏省扬州市党和政府在几小时内发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十几万人口的城市中找回错卖出去的两包“滴滴涕”药粉,防止了误用,保障了群众安全的经过。讲完以后,听众对党和人民政府对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很感动。许多人回忆说: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不顾人民死活,如今,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这样负责,真叫人高兴。通过这样的宣传教育,人们进一步提高了觉悟,更加热爱新社会。有一次,章焕看了科学教育影片《不平静的夜》。回来后,他就到茶店去,把这部影片内容讲给群众听。过去,许多社员有迷信思想,认为猫头鹰是“不祥之鸟”,见了就要打;听他讲了,知道猫头鹰能捕捉老鼠,是保护庄稼的益鸟,都说:猫头鹰原来是个“无名英雄”,往后可不能打了。
群众还很喜欢听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国际斗争知识。章焕就根据报刊上的报道编成故事,讲给群众听。支援巴拿马人民反美爱国正义斗争中,章焕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巴拿马的国际知识。当时听众把茶店挤得满满的。章焕一边讲,一边张贴了世界地图和自绘的巴拿马详图。群众了解了美帝国主义侵略巴拿马的真相后,都很愤怒,表示坚决支持巴拿马人民的斗争。
章焕是兰溪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会员。他除了定期到茶店进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外,还分别在两个茶店建立了“科技知识宣传窗”,张挂《学科学》、《科学大众》等杂志,以及一些科学小报和自己油印、剪贴的资料,供群众吃茶的时候阅读。
章焕除了利用茶店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普及科学知识阵地外,还利用各种场合,针对群众思想进行宣传工作。一九六二年秋天,章焕发现一些有迷信思想的家长,把孩子带到附近山上的白露殿去求神拜佛,他从报章杂志上收集了《人生病是鬼神作怪吗?》、《生病应当求医》、《降神完全是骗局》等许多资料,首先用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然后,又发动学生回家向家长、亲友和附近群众开展宣传。他还把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汇编,在白露殿设立了一个“破除封建迷信,普及科学知识”的宣传栏。不少人看了这个宣传栏内张贴的揭露鬼神、巫婆、神童等封建迷信真相的材料,听了受到封建迷信毒害的人的控诉后,逐渐醒悟过来。
去年秋天,章焕到外村一个小学去开会。在路上,他看到一丘田里插了一些破扫帚。根据群众迷信习惯,他知道这丘田一定发生了虫害。他想:不使用农药,插破扫帚怎么能治虫呢?迷信真害人。他开会回来,立即去找建设公社社长叶春良商量。他建议利用黑板报宣传科学知识,破除迷信,并介绍农药的使用方法,迅速开展治虫运动。叶春良热情支持他的建议,并根据群众的思想情况,提出了一些宣传意见。这时的害虫主要是螟虫和稻飞虱,章焕一面宣传害虫发生的规律,破除迷信;同时宣传治虫要“治早、治少、治了”的道理,还介绍了使用“六六六”和“二二三”药剂的方法。这样连续宣传以后,引起了群众的注意,对开展治虫运动,保证晚稻丰收起了很大的作用。
章焕做这些社会工作,都是利用课余或休息时间,不仅没有妨碍教学业务,而且由于联系生产,联系群众,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些活动,他还在改造自己的思想,提高阶级觉悟,培养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新华社杭州十六日电)


第2版()
专栏:短评

踏实才能坚持
到十四日为止,辽源发电厂连续三年八个月,分秒不停地安全供电,并且把煤耗降到同类厂的最低水平,在全国电厂中成为安全经济最好单位之一。这个荣誉称号,反映了他们的干劲是充沛的,作风是踏实的。
在长期实践中,辽源发电厂的领导干部掌握了一条真理:机器设备总是由人管理的,要使机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就必须把人的工作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抓住已经发生的问题或者苗头,踏踏实实地进行思想工作,提高职工群众的责任感,树立安全思想,消灭隐伏事故。辽源发电厂连续三年零八个月安全供电,是踏踏实实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相结合的结果。没有细致的思想工作,踏实的工作作风,严格的科学管理,要想几年如一日地安全运转,那是不可想像的。
踏踏实实的作风也是节约用煤的前提。发电厂节约煤炭是按克计算的。辽源发电厂为了使每度电能够多节省几克煤,技术人员不知进行了多少次的研究,计划人员不知做了多少次的核算,领导人员不知费了多少脑筋,工人不知做了多少试验。结果,每发一度电的煤耗量由一九四九年的七百六十克降低到四百九十四克。十三年来,他们节约煤炭一百万吨。
辽源发电厂的踏实作风,还表现在长期坚持那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制度方面。这个厂的技术革新活动从来没有中断过。这个厂的小指标竞赛已经坚持了九年;每季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制度已经坚持了六年;文化、技术、业务、政策、时事、政治理论学习已经坚持了十一年到十四年。
辽源发电厂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无产阶级踏踏实实的革命作风是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有些工矿企业在生产、经营等等方面,曾经创造过一些好的制度,因为缺乏踏踏实实的作风,未能坚持下去。对于这些单位,辽源发电厂正是一面镜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