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南越人民武装捷报频传
南部各省美伪军连遭重创丢兵弃甲疲于奔命 越人民军联络代表团谴责美国屠杀南越人民
新华社河内二十一日电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南越各地人民武装力量最近连续发动进攻,使敌人一再遭到沉重打击。
据报道,美萩省人民武装力量二月九日迫使驻在会山的敌人撤走,解放了这个镇的五千居民。二月五日夜里,他们又袭击了富美区敌驻军一部,歼敌七十名。二月三日夜里,这个省的军民第二次攻进美福西“稠密区”,破坏一个发电厂和四个碉堡。与此同时,高岭游击队还歼灭了美安的敌人指挥所及其附近的一个排,缴获武器二十件和无线电收发报机一部。
在二月头五天中,塔梅平原的人民武装力量在约一百平方公里的草原上连续向敌人发动进攻,袭击了敌人的两个重要军事据点,击毙、击伤敌人二百多名,缴获各种枪械一百多支。
这家通讯社说,茶荣省长隆、隆全两个乡的游击队和人民,在一月下旬的十一天中击溃了敌军一千多人在飞机、大炮和水陆两栖登陆艇的掩护下和美国“顾问”的指挥下的进攻,消灭敌军一百四十二名
(内有两名美国侵略者),击落击毁敌机四架。
在迪石省,人民武装力量于一月二十九日全歼敌人刚建立的一个别动连,俘虏了两名连队指挥官,缴获了这个连的全部武器。
新华社河内十九日电 越南通讯社今天报道:越南人民军总司令部联络代表团十八日写给国际委员会一封紧急信,强烈谴责美国和南越新傀儡当局在西贡以北西宁省滨桥地区投下六十吨炸弹和进行炮轰,野蛮屠杀南越居民。
代表团在信里说,二月六日进行的上述轰炸和炮轰的结果,有一百人被炸死,两百人受伤,一千所住房被毁。
代表团指出,上述行动再一次暴露了南越新统治者的野蛮和法西斯本质。
联络代表团要求国际委员会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对这种违反日内瓦协议的行为作出适当的结论。
代表团还要求国际委员会建议美国和南越当局对受伤者给予紧急救治,给受害者家属以赔偿,停止恐怖的扫荡,结束在南越的侵略战争。
代表团在二月十日写给国际委员会的另一封信中,抗议美国一再向南越驻有国际委员会常驻小组的地区运入许多吨的美国武器、弹药和战争物资。
新华社河内十九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南越金瓯省约一万人举行示威游行和大会,抗议美帝国主义者及其仆从自从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以来一再在南越撒放化学毒药。
这家通讯社说,一月二十七日,金瓯省农村居民同三千名城市人民一道在金瓯市举行大会,谴责美国侵略者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毒药。
示威者高举横幅标语,散发传单,并高呼口号,反对美帝国主义者撒放化学毒药,要求赔偿受害者和居民所遭受的损失,要求美国侵略者撤出南越和停止对南越人民的“扫荡”。
驻扎在金瓯市的南越伪军一个主力营的三百名士兵参加了人民的这一斗争。(附图片)
南越美萩省解放区的农民担着粮食踊跃支援自卫武装力量。
越南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第4版()
专栏:

斗争中的拉丁美洲
秘鲁万余农民抗议当局暴行
利马消息:秘鲁东南部库斯科省西库亚尼城一万五千名农民最近向库斯科省会库斯科进军,抗议警察野蛮杀害占地的农民。
警察部队曾用武力企图把占领了地主庄园的农民赶走,当时同农民发生了激烈冲突,由于警察向农民开枪,结果有二十多个农民被杀害,另外还有许多农民受伤。当局还逮捕了一些农民领导人以及工人和学生的领导人。
事件发生后,秘鲁政府宣布在库斯科省停止宪法保障三十天,同时继续派出军队和警察去库斯科加强镇压。库斯科省农民联合会、大学生联合会和工人联合会发表声明,坚决要求当局立即释放被捕者。
乌拉圭农民要求没收大庄园
蒙得维的亚消息:乌拉圭北部阿提加斯省的二百多名种植甘蔗的农民连同他们的妻子儿女二十日开始向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六百公里的进军。要求把该地区两个大庄园的土地交给农民,并且要求建立劳动介绍所和增加工资。
进军的农民准备在经过的乌拉圭内地的一些地区、村镇和城市举行集会,宣传他们的主张。
这次农民进军预计在三月五日到达蒙得维的亚。乌拉圭的农民和工人团体将举行盛大的游行和集会来欢迎他们。
乌拉圭工人中央工会以及大批的农民和工人组织和各左派政党已经纷纷表示热烈支持农民的这次进军。
智利工人罢工抗议物价上涨
圣地亚哥消息:智利北部的塔拉巴卡省、安托法加斯塔省和阿塔卡马省的工人十四日停止工作二十四小时,抗议物价上涨。
与此同时,这三个省的主要城市的公众也举行了集会。参加罢工和集会的有各工会的职工,以及商人和工业家等各界人士。这三省的罢工是由保卫北部指挥部组织的。
上述三省盛产钢、铁和硝石,并有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如渔业、汽车装配工业和其他大工业企业。(附图片)
阿根廷贫苦的蔗农们从各地纷纷赶到图库曼城,举行盛大的集会,反对大庄园主的剥削。         新华社发


第4版()
专栏:

日驻美大使指责美国贸易歧视主张发展日中贸易
对美贸易很不利 对华贸易很重要
据新华社二十一日讯 日本驻美国大使武内龙次,二十日在洛杉矶发表的一篇演说中批评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政策,主张日本同中国发展贸易。
武内在谈到日美之间的不平等贸易时说:
“在日本的商界人士中有些人认为,美国只在合乎它的目的时赞成自由贸易,但是当它发现不方便的时候,它立刻又回到保护主义。他们还指出,当日本向美国出口的某些货物开始出现上升的迹象时,美国就立即采取各种各样的限制性措施。日本向美国出口的三分之一都要受到美国任意的控制”。
武内要求美国注意这样的事实:日美贸易在过去十年中造成了数十亿美元对美国有利的差额。武内对美国征收利息均衡税表示不满。
武内还指责美国当局在海运方面干涉其他国家。他说,这引起了许多航运国家(包括日本在内)的严重不安。
他说,日本决心同中国扩大贸易,日本认为同中国的贸易对日本经济是很重要的。日本政府批准了私营企业根据延期付款方式对中国的出口。这是正常的通商关系范围内的做法。


第4版()
专栏:墨西哥通讯

墨西哥石油产区访问记
新华社记者 吴楚
发展中的墨西哥石油工业在拉丁美洲产油国家中仅次于委内瑞拉而名列第二位,平均年产量达一千八百万吨。同时,它在全世界产油国家中占有一定地位。墨西哥引为自豪的是,石油资源和生产完全掌握在它自己手里,而不再为外国垄断资本所有。
一九三八年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实行石油国有化以后,二十五年来,墨西哥在采油和炼油方面都获得了长足进展。据一九六三年的官方统计数字,国有化后的第一个十年(一九三八——一九四八),原油年产量自三千八百多万桶增至五千九百多万桶;第二个十年(一九四八——一九五八),进一步增至一亿零六十多万桶;在从一九五八到一九六二年的四年间,继续增加到一亿二千多万桶。与此同时,天然气也有了大量增长。一九三八年年产量仅为六亿八千多万立方英尺,一九六二年增至一百零五亿多立方英尺。
石油国有化以前,在墨西哥原有过几家美、英、荷石油公司的厂矿。帝国主义反对墨西哥石油国有化的做法,是施加各种压力,首先是经济压力,使墨西哥币值无法稳定而不断贬值,其次是制造政治上的不稳定。可是,墨西哥举国上下都拥护石油国有化政策,抵抗外来压力,惨淡经营。这个国家在采油、炼油、技术、资金和勘探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培育了成批技术人材,在行政管理方面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首都的墨西哥大学增设石油学系,另在工艺学院增办石油专业。现在,全国各地石油厂矿已有许多青年工程师技师和职工,都是从国内石油院校学成,或从实际工作中培养出来的。
墨西哥石油资源是丰富的。据一九六三年的官方报告,全国石油蕴藏量约在十亿吨以上。然而在石油国有化以前,外国专家们的结论却是:“这是一个贫油国,即使有天然气可供炼油,那也微不足道。”可是,石油国有化后二十五年来的事实证明,这是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家的别有用心的歪曲。
目前,墨西哥全国的产油区集中在大西洋沿岸的墨西哥湾一带,从连绵起伏的丘陵到沼泽密林,到处出产石油和天然气。这个油区的长度超过二千公里,宽度约为五十至一百公里。从墨西哥湾内海底,也已采出油来的有土斯班和夸萨夸尔戈斯等地区。
为了便于管理,墨西哥的全国石油产区划分为北中南三个管理区,由北而南,北区以勒诺萨为中心,中区以波萨里加为中心,南区以石油城为中心。
在对墨西哥产油区的历时十多天的两次访问中,记者遇到许许多多油厂职工,他们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友谊实在使人难忘。交谈起来,这些墨西哥朋友对我国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表示无限赞美。他们说,“我们能够读到的只限于人民画刊,知道的不算多,却也看到许多令人赞羡的事物。”工程师和技师们不仅热诚周到地招待我们,陪同我们到所有车间、仪表室、输油站、输气站、钻油井参观,同时向我们介绍了生产情况、操作技术经验,也谈到发展计划。有时遇到一些非语言所能解释的难题时,他们不厌其烦地搬出大叠图纸,用笔描画解剖,那种开诚布公的态度令人十分感动,他们表示衷心希望中国在石油工业上取得更大发展,也问到中国现有产油区和产量,希望中国能派技术人员到他们的厂矿考察和工作。
产油区工地地形复杂,有山陵、沼泽、密林、海底。但是,墨西哥国营石油公司作了周密安排,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交通工具,从汽车、汽艇,到中小型飞机和直升专机,使我们顺利地在石油区进行了参观访问。
历时旬余,行程几千里,我们一路看到的是一片壮丽的景色。当我们乘上汽艇,沿着新凿通的运河深入产油区的时候,可以看到两岸刚被切断的密林,远处随风传来钻井机器的轰鸣声。
自然景物是那么曼妙,但更重要的是天然资源的无限富饶,气候又那末良好,四季皆春,难得看到落木和衰草。得天独厚的墨西哥人民在把本国的石油资源掌握在自己手里以后,通过辛勤劳动,正在取得重要的成就。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十九日电)


第4版()
专栏:

美国的制裁招来讥笑和反击
法报讽刺美国此举是离奇的决定 英舆论警告说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新华社巴黎二十日电 法国保卫新共和联盟的报纸《民族报》说,美国政府决定对法国等停止“援助”,这是“一个离奇的决定”。
《民族报》指出,对法国来说,美援早就停止了,而且法国往往用数以亿计的美元来提前偿还了华盛顿在一九五八年以前提供的借款。
这家报纸说,在这种情形下,就很难说什么美国给了法国“援助”。
谈到美国也对西班牙等国发出了停止“援助”的威胁时,报纸说,即使美国给了西班牙以数量可观的“援助”,这也是以在西班牙设立美国基地为条件的。
《民族报》认为,美国这种动不动就用停止“援助”来胁迫别国的作法已经失灵。它说,美国取消几笔贷款显然不可能有任何“实际上的重要性”。
这家报纸最后说,“可以设想,华盛顿是要借此警告它的盟国,叫这些国家不要增加同古巴的贸易”。但是,这样作也就“证明了他们向外国提供的援助是附带政治条件的”。
日内维埃夫·塔布伊也在今天的《今日巴黎》报上写道,美国这项决定是“对所有拉丁美洲国家一个警告”,“也是为戴高乐拉丁美洲之行作的一种‘准备’”。
塔布伊还说:“至于美国措施的政治影响——对法国的实际影响是不足道的——这只会加深法美之间的不和,而这一次却不能指责法国先下手了。”
新华社伦敦二十日电 拥有八千万英镑资本的英国雷兰德汽车公司的负责人昨天晚上对美国在英国同古巴做生意的问题上向英国施压力的作法,进行了反击。
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唐纳德·斯托克斯在公司的年会结束以后说,美国政府撤销对英国的军事援助,并不能制止英国按时把四百辆公共汽车运往古巴。他说:“要是我们准备接受这一套政治压力,那就是在世界上做了一件不体面的事情。”
他还说,由于美国威胁着要把运货到古巴的一切船只列入黑名单,这批公共汽车不能由英国船来运送,“这是一件可惜的事”。
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威廉·布莱克再一次表示,他的公司将继续同英国有商业和外交关系的一切国家贸易。
《每日电讯报》今天以《在古巴问题上的争执》为题,发表社论说,美国对古巴的贸易封锁是“一个错误的政策”。社论警告说:“对一个盟国实行制裁的事情不仅是不合道理的,而且有可能招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泰晤士报》昨天的社论也说,美国这种措施“会扩大(美国和英国在同古巴贸易问题上的)基本意见分歧”。


第4版()
专栏:短评

制人反制己
不出所料,美国对英法停止“援助”的制裁,立即招来了嘲弄和反击。
法国《民族报》讥笑这是“一个离奇的决定”。法国已不是当年的“穷亲戚”,它已用数以亿计的美元提前偿还了美国借款,哪里还稀罕什么美“援”呢。因此,美国并没有抓住别人的痛处,制裁也打不到别人的痛处,这当然是离奇可笑的了。
但这是华盛顿所知道的,它所以还要装模作样地抡起大棒,显然别有打算。法国《今日巴黎》报揭露,美国企图在戴高乐访问拉丁美洲之前,借此提出“警告”,就是例证。可是,从巴黎的反应看来,法国对此也是有恃无恐,准备还它两手的。《今日巴黎》报就来一个反警告:“这只会加深美法之间的不和”。
无独有偶,伦敦的反应,也是够强烈的。《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都发出警告:美国干涉英古贸易,只能扩大美英“基本意见分歧”,后果“不堪设想”。伦敦的警告和巴黎的反警告,都是很有分量的。美国霸主挥舞大棒,本来是想显一显有气无力的威风,结果却使自己大扫威风;本来是想压一压“盟国”的背离,结果却加速分崩离析。这样,制人反制己,大棒倒打了华盛顿的最痛处。


第4版()
专栏:

美国资本对英国的渗透
李一川
最近,英国的两家石油垄断企业——英国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突然宣布,它们准备以约三亿英镑的巨资收买英国缅甸石油公司。
英国石油垄断企业这样做是由于美国的石油资本正在打算把英国缅甸石油公司买过去,因而它们就来一个“先下手为强”。这件事情反映了英国垄断资本同加紧向英国渗透的美国资本之间斗争的尖锐。
无孔不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资本大举侵入英联邦国家,排挤英国的势力。最近几年,美国资本更是加紧向英国本土渗透。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在英国的直接投资十二年来增加了三倍半,比战前美国投资多了十倍。这种投资在一九五○年时是八亿四千七百万美元,而到一九六二年已增加到三十八亿美元。美国投资增长率也逐年增加。从战后到一九四九年止,美国在英国投资的增长率每年是百分之五点六。以后几年从每年百分之十增至百分之十三。在最近六年,每年平均增长率则达到了百分之十五点七。据美国商务部的数字,美国在英国已握有一千一百个企业,而其中许多是在英国举足轻重的大企业。因此,英国《利物浦邮报》惊呼道:“如果美国大公司继续保持它们目前这样(向英国)的扩张速度的话,英格兰大部分都要被吞掉了。”
美国资本在英国无孔不入,但重点则集中在新兴工业和利润优厚的部门。在英国的许多重要工业部门中,美国资本的阵地越来越扩大。由于美国福特公司兼并英国福特公司的股票后,美国资本已掌握了英国汽车生产的将近一半。美国的三家汽车轮胎公司控制了英国轮胎生产的五分之二。在化学部门,约有四十家美国公司分布于各种产品部门,产值约占英国化工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到十二。美国资本在英国石油加工工业中的份额也在增大。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埃索石油公司,在英国南安普敦设立的炼油厂,是西欧最大的一家炼油厂。许多药物和化妆品,虽然贴着英国的商标,而实际上都是美国的子公司制造的。美国资本已经渗入到英国经济的每根血管。据西德《世界报》报道:伦敦人士埋怨说:美国“静悄悄地把我们变成它的殖民地了”。
千方百计
美国资本侵入英国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的:一是吞并、收买英国的企业和股票,二是在美国原有企业的基础上进行扩大投资,三是利用英美资本“合作”的形式对英国资本进行控制。
美国垄断资本认为采用兼并的手段,既可以避免由投资注册到建厂生产以至推销会遇到的麻烦,又能最迅速有效地控制英国经济。美国吞并英国企业的风潮接连而起。不仅许多中小企业被吞并,一些大企业也不能幸免。美国雷诺兹金属公司在一九五九年即把英国有名的英国铝公司弄到了手,从而得以实际上控制了英国制铝工业。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一九六○年又兼并了其在英国的子公司中英国的百分之四十六的股票,从而改变了英国汽车制造业中英美资本实力的对比。华尔街的大亨们继续派出许多人员去伦敦,为兼并而寻求“新机会”。
美国资本一旦打入英国之后,即利用在英国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和从美国的母公司中拨出的巨额资金,对在英国的子公司进行扩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英国子公司沃斯霍尔在一九五三年固定资产只一千六百万英镑,但到一九五六年即迅速地膨胀到四千八百万英镑,在四年的工夫中,即增加了百分之二百,发展成为英国仅有的四大公司之一。美国埃索石油公司在英国最近两年的扩建投资即达五千八百万镑,而在过去的十年中,这家公司的投资达到两亿零五百万英镑之多。
美国以“合作”、“合营”等形式对英国进行经济渗透近若干年来更是风靡一时。美国资本赤裸裸地吞并英国企业已引起英国各界人士的反对,因而美国就经常采用较隐蔽的方法。美国《华尔街杂志》就公开宣扬同外国公司签订各种内容的“许可合同”,说它是美国扩大出口、开辟投资市场的最稳妥有利的途径。仅在一九六○年一年中,美国企业同英国企业之间即建立了七十三项这样的合同。同时,美国资本还积极同英国资本“合作”开设公司。美国垄断资本是要依恃它的雄厚资本,先诱使英国资本上钩,然后逐步加以吞并。
美国资本特别是乘英国遇到经济困难和金融危机的时机进行渗透的。例如:美国攫取英国的特立尼达石油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于这家年产一百万吨石油,并且控制着英国石油销售网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公司垂涎已久,并且早在它的石油提炼上插上一手,但是苦无机会把它整个买过来。一九五六年英国由于苏伊士运河危机,英镑信用动摇,黄金储备由二十二亿美元减少到十九亿美元。美国资本看到英国的困难,就乘虚而入,拿出一亿七千万美元的高价把英国的特立尼达石油公司弄到手。又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一九六○年吞并英国福特汽车公司也是利用英国发生严重经济困难和国际收支危机时下手的。当时,英国工业生产,特别是汽车工业生产不振、黄金储备锐减八亿美元。美国资本就乘机买下英国资本握有的百分之四十六的股票,完全控制了这家大公司。
危害严重
美国资本的大举入侵已使英国深受其害。
首先,英国工业遭到沉重打击。由于美国资本疯狂地扩张它的势力,英国的企业,甚至许多大企业,日益遭到被吞并的威胁,大量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根据英国官方统计,一九六○年英国企业破产、清算案件达二十三万起之多,而且其中大部分发生在美国资本较集中的部门,如化学、机械、食品、商店等,在一九六一年又增至二十八万多起。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都落到美国资本的掌握之中。在美国铝公司打进英国的制铝工业后,美国的雷诺兹金属公司又吞并了巨大的英国铝公司,而紧接着,美国的另一家大铝业公司又渗入英国,同英国资本建立起一家新的铝公司——杰姆斯—希特铝公司。这样,美国资本就很快地垄断了这个部门。汽车工业、炼油工业也有类似的情况。
由于英国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被解雇。英国的失业问题更形严重。苏格兰是美国资本最集中的地区,而苏格兰同时也是英国失业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第二,美国资本以英国为基地,越过“帝国特惠制”的关税壁垒,大摇大摆地闯进英联邦和
“小自由贸易区”的其他国家,英国资本受到更剧烈的排挤。美国资本在英国全部或部分控制的企业的产品出口,已占到英国产品出口的百分之十二。而在一些新兴部门中,美国公司的产品出口占的比例更大,一般约占百分之四十至四十五。农业拖拉机,家庭用冰箱,办公室用具,洗衣机等,占到百分之五十到七十四,石油钻井机械和缝纫机等甚至占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第三,由于美国投资的猛增,美国资本的利润扶摇直上。这不仅对英国劳动人民是一种直接的掠夺,而且对于英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英国政府为了缓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危机,给美国资本打开方便之门,但这种饮鸩止渴的后果是可以想见的。英国事实上已逐渐由吃进贡的国家,变成给美国上贡的国家。从一九五○年至一九六一年,美国投资所获得利润共达三十一亿美元,美国的投资利润在一九五○年是一亿四千多万美元,而到了一九五八年以后,每年已达到三亿六千多万美元。因此,英国实际上是要把它在海外投资的一部分收入转交给美国,而且这个数目正在逐年增大。尽管美国垄断资本拿了这笔钱还在英国滚雪球,但是终归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是随时都可以抽走的。雪球越滚越大,对于英国国际收支的威胁当然只能是越来越严重。
美国资本对英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已引起英国各界人士的日益不安。英国舆论界问道:难道我们要步加拿大的后尘吗?英国的垄断资本对于美国资本的登堂入室,也越来越感到了不满。明争暗斗正在日益猛烈地展开。这种斗争不可避免地要加剧美英之间的矛盾,因为英国垄断资本也并不是好欺负的。


第4版()
专栏:

宾至如归   方 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