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五看《二月》的前前后后
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 林纯业
在全国大力开展批判影片《早春二月》之际,我愿意把自己几次阅读小说、电影文学剧本及看电影的前后体会写出来。通过这次批判,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这部作品对我思想上的腐蚀,看到这部作品对我们今天的青年学生的毒害,从而使我更加坚定改造自己的决心,坚决要走革命化的道路。
我前后看了五遍《二月》:小说两遍,电影文学剧本两遍,电影一遍。在这段过程中,经历过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境界。
空虚 苦闷 颓唐
一九六二年初,由一位同学介绍,我第一次看小说《二月》。看了以后,我对作品的主人公萧涧秋产生一种敬佩的心情。我觉得萧涧秋这个人风流潇洒、落落大方;又肯仗义疏财、行仁施义;有学问,有见识,真有那种“味”,确实是一个行侠仗义的“正人君子”,于是,就产生了向他学的想法。当看到街上有小孩穿得破破烂烂,我就想:一旦有了钱,就给他们每人做件新衣服;看到那些没有考上学而又不愿下农村参加劳动的学生,我就想:一旦当了管理教育的人,就一定要让人们都能上学,做个被人崇敬被人感激的人。当时,我自己的专业思想很不巩固,出于个人的虚荣心,我感到上师范学院是倒霉,学习没劲,感到精神非常空虚、无聊、无所寄托。因此,我总想法摆脱这种处境,到一个既平安又恬静的地方去生活,去取得名和利,伸张自己的“雄心大志”。这样,我对小说《二月》所描写的芙蓉镇发生了深厚的感情,它成了我心目中所向往的世外桃源。我想:算了吧!在此隐忍四年,将来毕业后找这样的世外桃源去生活。因此,我对班里交给我的工作认为是多余的负担,不愿做了,整天胡思乱想,幻想着那美好、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我深深地陶醉在书中的花花世界里,感到书中的主人公萧涧秋是那么崇高、那么伟大,我俨然如对“救世主”一样的对他膜拜。
由于对书中描写的人和事很感兴趣,不久,我第二次读了这部书。我的思想往坏的方面又滑下了一大步。我同情萧涧秋的遭遇,觉得这样的“好人”应该有好报,应该事事如愿。对他被人诬陷,我替他抱不平,感到冤屈。我自己有些行为引起同学们的反感和不满,我便认为自己受了委屈,感到世间的人情竟然如此冷淡,觉得自己的生活与萧涧秋所走的路是一样的,内心深处对他更是无限同情,这也更加坚定了我避世的决心,我宣扬保持中游思想,扬言今后要做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士,从而博得志向清高的美名。然而,现实环境又使我不能做到,于是,头脑中产生了厌世思想,厌烦世上的一切。到班上,觉得大家对我都是横眉冷对,冷冰冰的。我于是和一些同学在宿舍里谈天、说地,讲吃讲喝讲穿讲戴,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过着远隔大家的蛰居生活。并认为只有象萧涧秋、陶慕侃那样的生活,才够大学生“派头”。
我第三次看电影文学剧本,那是在一九六二年九至十月间。我读着、读着,眼中流出了热泪,感到萧涧秋的生活、他所经受的一切,和我的生活与经历是那么吻合,看到他就好象看到了自己。我感到苦闷,感到冤枉,心中有一种皇皇不安的感觉,我得出一个结论:“做人难”,“做一个好人更难”。此后,我对班里不闻不问,对班内的同学越来越抱有成见。班上同学对我帮助,我总认为这是找岔,对我苛求。我感到生活穷极无聊,心中是空虚、孤独,真象萧涧秋一样,成了一个飘荡四方的“孤雁”。我感到生活在六十年代的我,还不如生活在二十年代的萧涧秋“幸福”。他虽不幸,还有一个人——陶岚了解他、安慰他、鼓励他、支持他,我却连这么一个人都没有。我企图借恋爱来度过时光。我找到一个女同学,经常形影不离,过着离群的生活。在遭到同学的非议后,我认为这是自己的事,在实践中体现着《二月》里陶岚“我行我素”的思想,而一意孤行下去。结果更遭到同学的非议,我灰心了。认为反正也不好了,反正也入不了团了,而且快要超龄了,决心破罐破摔,心里更加沮丧,更加空虚,更加无聊,觉得混一天算一天,尤其感到自己当“研究生”、成名成家的
“理想”破灭了,空虚的心更加颓唐。
思想开始转变
就在我委靡不振、生活无着之时,有几件事情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思想开始有所转变。
这学期开学不久,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事:有两个同学搞恋爱荒废学业,甚至在大街上打架,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这件事使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自己,看来,资产阶级恋爱至上的观点确实也在我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思想使我丧失了革命进取心,使我远远脱离了集体,使我成为鼠目寸光的人。别人“身在师院,胸怀全球”,而我想的却是卿卿我我的小家庭生活,别人整日紧张地工作与学习,而我却把大好时光消磨在谈情说爱之中。想到这里,我异常痛恨自己、痛恨自己受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
我们班的新班风,也迫使我非变不可。我们班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受到了教育,大家热心为集体。脱离集体的作风,在班上遭到批评,党团组织也一再谆谆教导自己,耐心批评自己。开始我还认为这是大家嫉妒我。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这样说,就使我不能不扪心自问,难道大家都不对吗?不!不是的!这正象大家指出的,是我那孤僻、高傲的个人英雄主义在作怪,是我步萧涧秋后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我那满脑子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在作祟!
我开始感到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不是简单的一时疏忽,也不是认识上的问题,而是立场、观点、方法上的问题。这时报上展开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几大争论,我看了对影片《早春二月》批判的文章。我过去看完《二月》这部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以后,就一直希望看这部影片,在看了《大众电影》的介绍,更加迫切地想看这部影片。我对它抱有很高的希望,现在看到了别人的批判文章,感到非常惊讶。尤其是当我仔细地阅读了景文师《〈早春二月〉要把人们引到哪儿去?》一文以后,就陷入矛盾混乱之中。这篇文章与我的看法完全相反,针锋相对,这推动我在九月十六日第四次翻阅了电影文学剧本《二月》。我抱着几个问题去细细研读。看着、看着,我对自己过去的看法发生了动摇,由完全肯定而逐渐有了部分的否定。但是,仅只是对一些表面上的东西能够看出来,如从陶岚的一番话,可以看出她是个极端露骨的个人主义者;影片没有触及当时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等等。然而我仍是同情萧涧秋的,认为他并不象别人所说的那样坏,认为他对文嫂的资助还是出于恻隐之心,是出于对穷苦人的同情;认为他是要一心搭救文嫂的,不是抱有个人私欲的,甚至认为他对文嫂的帮助与无产阶级之间的互助是一样的。对于剧本光明的结尾,我觉得象萧涧秋那样的对穷人关怀备至的好人,是一定会走上革命道路的,也是一定会有光明前途的,否则,那岂不是世上的好人只有恶报,这不是太惨了吗?然而,回过头来再看一看别人的批判文章,我又发生了疑问与动摇,难道别人的文章都不正确吗?我仔细思考、仔细琢磨,仍不得要领,不能知道问题的根源何在,这时,有些同学帮助我进行分析,使我认识到这是自己立脚点不对的根本性问题,是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不对,也认识到这是自己思想与作品中所宣扬的落后、消极的东西合拍的缘故。这样就必然会对作品作出错误的评价。由于党团组织和同学们的帮助,结合当时“党史”课所学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深入地批判自己的家庭,挖掘自己的思想根源,看看家庭究竟给了我一些什么影响。我早年的家庭生活是比较富裕的,我生活在富足、愉快、安静的环境中,不愁吃、不愁穿,对外界的一切不闻不问,想到的只是自己,看到的也只是自己眼前脚下的一小块地方。家中兄弟姊妹又少,于是养成我孤僻、高傲的个性,也养成我追求舒适安逸生活的希望和要求。后来渐渐大了,父母教导我的又是明哲保身,不惹人的“好人”思想。告诉我“读好书、有学问,才能过好的生活,才能有好的前途”,“只有读好书才能扬名于后”,……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感到人就应当为名,为利,为自己而活着。正是这种个人主义的思想,使我对萧涧秋、陶岚一见如故,将他们奉为至圣先师,作为是自己学习的模范。正是这种个人主义思想遭到挫折,使我灰心丧气,企图寻找理想的世外桃源,去当隐士;也正是由于这种个人主义的思想使我的眼睛被蒙蔽,使我接受了《二月》这部作品落后的、反动的、消极的一面,使我不仅不能认清影片编导者的意图和萧涧秋的本质,而且还被他迷惑,为他洒同情的眼泪。
重新认识影片
九月二十日我看了电影《早春二月》。这是第五次看这部作品了,这一次由于已经受到不少批判文章的启发,认识有所提高,但是,思想改造不是一次突然的质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彻底解决的。当影片描写到文嫂的孩子死了,萧涧秋关怀她的生活时,我的心不由自主地又产生了“好人”是应该可怜她们的想法;看到萧涧秋一个人在校园中愁窘时,我也产生过这个人实在太可怜了的想法。尽管这些想法只是一刹那之间涌现出来的,很快就警觉起来,然而终究还是重新出现过恻隐之心,还是被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再次击中。想起来真是可耻。但是,这也使我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改造的不彻底,自己的灵魂中还存在着卑鄙的东西,因而才会给旧思想的再现造成可乘之机,才会对萧涧秋卑鄙的灵魂,丑恶的行为一再产生同情心。
这时,我们学校举办了几次有关影片《早春二月》的讨论会,许多教师和同学在会上热烈发言,通过他们的分析,使我的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影片和萧涧秋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我过去很欣赏作品所描写的芙蓉镇,把它看作是“平安而质朴”的“世外桃源”,把它当作自己的归宿,时刻向往着到这样的地方去生活。现在,我觉得自己那样想是错误的。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脱离开阶级斗争,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脱于阶级斗争之外。影片所描写的芙蓉镇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在二十年代也只是对社会现实的严重歪曲,是不能出现的幻想。影片编导者宣扬芙蓉镇的安静生活,正是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唱对台戏,宣扬“超阶级”的社会生活,掩盖社会上的阶级斗争,为宣扬阶级调和、为宣扬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服务,宣扬“超阶级”的人性,抹煞阶级斗争。我也仔细地分析了自己从前的看法,觉得希望到这样的“世外桃源”去生活,希望过这种平安而舒适的生活,其实质不过是对旧的剥削阶级腐朽生活的留恋,是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欣赏,是企图脱离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斗争,是逃避现实,远远躲开当前我国三大革命运动的可耻行为。
我过去认为萧涧秋对文嫂的同情帮助是一心要救文嫂一家的,他没有个人的私欲,甚至认为萧涧秋对文嫂的帮助与无产阶级的互助是一样的。真象我想的那样吗?不是的。萧涧秋从革命的中心城市跑出来,到芙蓉镇去躲避那革命的风暴。他害怕革命斗争,为了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为了获取“救世主”的美名,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用小恩小惠来帮助文嫂,在这里,他不得利是不干的,他不求名也是不去做的。对于他这样一个“乐善好施”的“正人君子”为什么对王福生的悲惨遭遇只给予表面上的同情,而实无任何行动,这些不都正说明萧涧秋的世界观是极端利己主义的吗?他对文嫂的救济以及他向文嫂所宣扬的“只要我们能够好好地活下去,就是各人的幸福”的消极思想,这与无产阶级对自己阶级弟兄的帮助是根本不相同的。无产阶级也重视互相帮助,但是,他们更重视向别人讲清痛苦生活的根源,启发自己的阶级弟兄觉悟起来,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去,用自己的双手把吃人的旧制度推翻,建立新社会,从而改变自己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而萧涧秋所做的那一套只是用虚伪的同情心和小恩小惠去扑灭人们对剥削阶级和反动势力的反抗的怒火,是用庸人的哲学来禁锢人民群众的头脑,阻止人们起来进行革命斗争。因而,他这一套作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不能使他们摆脱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而且也决不能触动统治阶级的宝座,实际上起着麻醉群众斗志,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反动作用,是瓦解人民斗志的“精神鸦片烟”,是同革命的利益、劳动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的。通过这个分析,也使我认识到自己过去所以对他那么崇拜,完全是由于自己头脑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对自己有名有利的事,才积极去干,对自己没什么好处的事,就懒得去管。
我过去认为象萧涧秋这样对穷人关心的好人,一定会走上革命的道路,一定有光明前途。但是,经过学习,提高了认识能力,觉得这个论断也是不能成立的。萧涧秋害怕反革命的屠刀,对工农革命运动又恐惧万分。因此,就在群众革命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之时,离开了革命的漩涡中心,跑到芙蓉镇,去寻求个人的安乐窝;一旦这个“世外桃源”般的“避风港”起了“茶杯里的风波”之后,他就灰溜溜地、狼狈地、怯懦地跑走了。象这样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久久不愿跟着时代前进,怎么一定能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呢!正如鲁迅在《〈二月〉小引》中所指出的,他不是“涛头”的“弄潮儿”,而只是“衣履尚整,徘徊海滨的人”,是“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远远地离开去。象这样一个大革命风暴的彷徨者和旁观者,又怎么能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洪流中,走上革命的道路呢?!我认识到过去自己所以认为他能走上革命道路,投身到革命的洪流,这实际上正是因为我自己害怕革命,害怕火热的群众运动,惧怕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缘故,我给他设想的道路,正是我自己幻想着要走的道路。
只有两条道路
通过五看《二月》,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资产阶级思想对自己的腐蚀,我无限追悔与痛恨,追悔自己几乎走上歧途;痛恨自己成了罪恶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俘虏,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接班人”。我现在已经认识到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这是关系着我一生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只有两条道路:不是做六十年代社会主义的革命青年,就是做二十年代革命的逃兵萧涧秋;不是走社会主义青年革命化的道路,就是走萧涧秋消极、颓废、避世的死亡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无限光明与宽广的,走萧涧秋的道路只会是死路一条。我决心在这刚刚迈出的新的第一步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投身到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去,在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脱胎换骨,沿着党所指引的青年革命化的道路奋勇前进!
编后: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林纯业写的这篇文章,谈到自己读小说《二月》和看影片《早春二月》以后的思想变化过程。从林纯业的坦率的自述和自我批评中,可以看到,这部作品对一部分青年的毒害是多么深!这篇文章,用具体事实批判了那些赞扬和歌颂《早春二月》的论点。我们欢迎这类文章。


第6版()
专栏:

这就是我们的后代
——报告文学《最鲜艳的花朵》读后
续磊
《最鲜艳的花朵》是我国报告文学园地里开放出的一朵新花。草原英雄小姊妹的事迹,在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饱含激情的笔下,耀然生辉,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揭示出无比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境界。当人们读到昏迷的龙梅在医院苏醒后的第一句问话:“这是哪儿?……我的羊群呢?”谁会不感动呢。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培育出了多么勇敢坚强、多么品格高尚的革命后代啊!在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和陶冶下,在集体的革命熔炉中,有多少杰出的儿女正在迅速成长!他们是我国千千万万成长中的革命接班人的典范和化身。
三月份我们就看到过关于小姊妹英雄事迹的报道,看了五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报告文学《最鲜艳的花朵》,那曾经使我们万分感动的同一事实,益发产生着渗人心脾的感人力量,给予读者更加深刻的教育。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是正确认识一切事物的规律,对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报告文学也十分重要。这篇报告文学正是紧紧掌握着这一规律,遵循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逻辑,通过生动的形象描述,揭示出事件所反映的深刻的思想本质和时代意义。
首先,作者不是孤立地描述这一事件,而是特别着意于前因后果的铺叙和回叙,使之与事件本身形成完整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脉络,回答了读者想要进一步知道的,小姊妹的崇高品德和坚强性格是在怎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里形成的。故事一开始,就画龙点睛式地交代了龙梅和玉荣成长的时代环境和家庭特点。春节前夕,内蒙古草原的人民公社,洋溢着赶办年货、缝制新衣、清扫房舍的欢乐气氛,助人为乐的爸爸,一早就去帮助别的牧民粉刷房子去了,因此按照惯例,就由被邻人誉为
“牧羊姑娘”的龙梅和玉荣前去放牧羊群。这两位小牧人,一心想让包放公社的三百八十四只羊吃个饱,不甘心让它们啃嚼那近村处稀疏的草梗,也出于小姊妹对自己这个“真正牧人”的自信和相信爸爸中午会来找的,她们毅然走向远处茂盛的草原。这是遭遇风暴的起因,它说明小姊妹有一个乐于助人的爸爸,说明龙梅和玉荣的劳动态度是何等认真。要知道,在气候变幻莫测的草原,牧人们常常只凭着勇敢耐劳和与风险搏斗的精神,在为牛羊牧食丰盛的饲草。当作者写到小姊妹初遇风暴的情景时,曾用回叙的镜头,介绍了小姊妹坚强性格的锻炼经历,说明她们怎样从小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集体主义教育。长工出身、热爱公社集体利益的爸爸,有一次,当龙梅放牧丢了一只羊羔时,曾狠狠地批评她说:“你放的是公社的羊,集体的财产怎么能马马虎虎?”为了锻炼女儿爱护集体财产的观念,他决然让小龙梅摸黑到几里路以外找回了丢失的羔羊。由于这种严格的考验,使龙梅、玉荣能在另一次放牧遇到狂风暴雨时,沉着机智地在山洪来临前把羊群赶上了丘陵,胜利地保护住了公社的财富。
当小姊妹失踪后,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爱人阿迪娅舍己忘我、带病相助的感人行动,蒙汉社员、兽医与支部书记紧急动员分路寻找,特别是白云鄂博车站职工发现已冻成冰人般的龙梅后,小心地用雪揉擦她的全身,细心地一口口喂食泡软的面包,找回了被深雪掩埋的小玉荣,将小姊妹即刻送往医院的抢救过程,以及各级领导同志的关怀慰问,这一切围绕事件发生前后的各种人物的活动,构成了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亲密团结、相依相助的巨幅画卷,深刻地表明:热爱和关心集体的人如何受到集体的热爱和关心。
夹叙夹议的抒情格调,是作品的第二个特点。作者写到事件发展的每一动人场面时,都插入几句简短的议论,及时表达了自己按捺不住的激动和感慨,扣人心弦地点出小姊妹不平凡的举止所蕴藏着的深刻意义。例如叙述到小姊妹初遇风暴,龙梅叫玉荣回去找爸爸,而小玉荣眼看姐姐力单难敌,羊群就要跑散,便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去而复返,和姐姐合力保护羊群,这时,作者停止叙述抒发道:“……是呵,两个小孩子在这样大的暴风雪里由于力不从心而放走羊群,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龙梅和玉荣,没有想过一个‘回’字,占据她们整个思想的是保护住羊,羊,羊,公社的羊!”作者用对比的语调说明了支持小姊妹勇敢地与狂风暴雪搏斗的精神力量是什么,揭示了小姊妹舍己为公的高度责任感。在她们幼小的心灵上,“公社的”和“我们的”是同一个概念。公社的羊,就是她们的命根子。
小姊妹在零下三十七度的暴风雪中,忍冻挨饿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搏斗,忽然在黑夜的迷途中发现了远处的灯火。那温暖的小屋,那诱人的热奶茶,丝毫引动不了坚守岗位的小英雄,在暴躁的羊群顺风逆灯而行的情况下,玉荣为了保护羊群,一口拒绝了姐姐要她去找灯火人家暖和暖和的建议,坚决地说:“不,留你一个人,羊群跑散怎么办?只要你受得住,我不怕。”看到这里,谁不掂量掂量这句话的份量!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下,小姊妹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深情,跃然纸上。作者更深一层地阐明产生这种坚强毅力的思想动力:“……羊群,公社的羊群,她们就是为了它,才抵御得住这暴风雪的袭击、饥寒劳累的折磨!她们虽然两腿已经变得踉踉跄跄,但是她们的心,没有分毫的动摇,她们的生命力没有些微的减弱!”当我们继续跟随小姊妹奔跑的脚步,看到龙梅发现玉荣的毡鞋早已丢失,双脚结成了厚厚的冰坨子的时候,作者激越的感情也达到了顶点,发出了无限敬佩的赞叹:“玉荣,亲爱的孩子!是什么东西那样有力地吸引了你的全部精神,以致你丢掉了毡鞋,你腿部的肌肉、神经、骨髓都被冰雪损害了的时候,你都一点也没有感觉出来?”“玉荣,亲爱的孩子!在你幼小心灵的土壤上,公社、集体的树根,扎得那么深,那么牢啊!”
一段叙述,几句抒情,有力地揭示了英雄小姊妹高尚美丽的共产主义心灵世界,也带动读者的情感随着小姊妹的一举一动起伏呼应,强烈地感染了读者。
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唯妙唯肖地刻划孩子天真的言谈举止,是作品的另一成功之处。这篇作品既是报告文学,又是出色的儿童文学,主人公是两个九岁和十一岁的孩子,因此表现在她们身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共产主义风格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是独具特色的。作者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处处注意儿童形象的塑造和儿童语言的运用,使幼小的身躯显现出高大的形影,生动地表现了两位小英雄热爱集体的深度和革命乐观主义的顽强性格。关于龙梅和玉荣曾经经受过的一次牧羊遇险的回述,洋溢着浓厚的儿童生活情趣,呈现出小姊妹在放牧中给自己和心爱的小羊戴上用五颜六色的野花编成的花环,有说有笑、时舞时唱的美妙景象。写到狂风暴雪中冻死一只羊,小姊妹认出这只羊是去年出生的羊羔时,作者又插入一段生动的回述,述说龙梅、玉荣如何喜爱这只小羊羔,曾特地从野外薅来新草喂它,为了不让初生的羊羔吞下羊毛,肚里生羊毛疙瘩,她们别出心裁地把青草吊在墙上喂小羊吃,还特别给这只乖觉的小羊起了“套来”(小兔子)的绰号。这些富有儿童趣味的描写,表现了小姊妹聪颖活泼的性格和对公社羊群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
最使人感动的一段描写,是当小姊妹经过一昼夜的苦战,龙梅忽然发现妹妹的毡鞋没有了,两只脚冻成了冰柱,不知拖着厚厚的大冰坨子跑了多少路,姐姐吃惊地问玉荣:“你的毡鞋呢?”小玉荣却满不在乎地、调皮而幽默地回答:“毡鞋怎么也不会戴在头上,不是穿在脚上吗,可暖和呢!”当小玉荣低头看见自己冻成冰坨的光脚后,却只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一回答,这一皱眉,表现出多么顽强的毅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啊!谁看到这里会不心痛、不爱怜、不敬佩、不赞叹!只有在毛泽东时代,这幼小的身躯才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只有在毛泽东时代,这幼小的心灵才能焕发出如此伟大的光辉!正如文章结尾所说:我们有这样坚强的革命接班人,可以相信,革命的火炬一定会永远地、一代一代地相传下去!


返回顶部